(新课标)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地球与地图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第1讲 地球和地图(教师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第1讲 地球和地图(教师版)

第一章行星地球【考点细化预测】【构建知识体系】第1讲地球和地图【归纳梳理知识】——学生课前填写落实基础一、地球1.形状:的椭圆形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

【答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6371千米二、地球仪1.经线和纬线度和为180°。

【答案】赤道赤道经线经线圈4 相等相等相互平行相等赤道东西南北2.经度与纬度北纬南纬东经西经赤道20°W~0°~160°E3.经纬网(1)定义:在或地图上由和相互交织构成的网。

(2)意义:对地球上任一点的位置进行,确定其经、纬度坐标。

【答案】地球仪经线纬线精确定位三、地图的三要素1.地图上的方向(1)一般定向法:。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是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纬线指示。

【答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北南北东西2.地图上的比例尺【注意】关于比例尺容易疏忽的是单位的统一和换算。

图上距离以厘米为单位,实地距离以千米为单位。

3.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文字、数字。

“泰山▲、1532.7”中“▲”属于图例,“泰山、1532.7”为。

【答案】注记四、等高线地形图1.海拔与相对高度图中A为海拔,B为,C为。

【答案】相对高度海拔2.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地图上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2)等高线的判读①等高线稀疏表示缓坡,密集表示。

②主要地形种类山顶: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盆地: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山谷:等高线向处凸出山脊:等高线向处凸出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陡崖:等高线的地方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其中A处表示,B处表示,C处表示,D处表示,E、F相比,E表示部位,F表示部位,G处表示。

(3)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可以反映出海底的深浅和。

【答案】海拔高度陡坡降低升高高低重合山顶山谷山脊陡崖缓坡陡坡鞍部坡度3.地形剖面图(1)概念: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方向下切而显露出来的。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讲地球和地球仪教学案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讲地球和地球仪教学案

《论语》全文及解释《论语》全文注释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释】有得道的人说:“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官长,是很少有的;不喜欢冒犯官长,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君子致力于根本。

根本树立了,道也就产生了。

孝顺和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吧!”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注释】孔子说:“满口是讨人喜欢的花言巧语,满脸是讨人喜欢的伪善颜色,(这种人)仁德是很少的!”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释】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否不够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掌握得是否不够熟练?”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注释】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应做到严肃认真地对待各项工作、讲信诺;节省开支、爱护人材;顺应农时节气调用百姓。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孔子说:“年少后生,在家孝顺父母,在外敬爱兄长;严谨守信,博爱众生,亲近有仁德的人。

这样做了之后如果还有余力,就再去学习文献。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子夏说:“(对妻子)注重品德而不注重相貌,侍奉父母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豁出姓命,结交朋友讲话守信。

这样的人,虽然说没学习过,我也要说他学习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注释】曾子说:“慎重对待死亡,追思悼念先祖,百姓的道德自然就引归淳厚了。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有子说:“礼的用处,和是最宝贵的。

先王的道之所以美好,大小事都根据它。

有不遵守的,知和而和,不用礼去对待它,也是不可行的。

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学案地球与地图

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学案地球与地图

【学情目标】因本部分内容在初中地理讲述,山东高考考试说明中没有提及,但它是学习地理的最基础内容,是学好地理的工具。

要求掌握:1.熟悉经纬网,将经纬网与区域图结合;应用经纬网考查方向、最短航向及距离的计算。

2.理解并掌握地图的三要素;不同类型地图的方向确定,比例尺的计算及缩放,注记、图例的阅读与运用。

3.掌握等高线地图的一般规律、判读方法及其应用;掌握地形剖面图的画法。

【知识导读】1.地球的大小和形状:赤道周长4万千米;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椭球体。

2.经纬线 纬 线 经 线 圆半圆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两极成点 相等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东西方向南北方向经度的判断①自西向东(或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为东经,数值逐渐减小则为西经。

如下图所示:②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两者经度性质相反(一条为东经一条为西经),经度和是180°。

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为x ,那么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y =180°-x(x 、y 所属东西经度不同)。

探究:判定下图的地球自转方向及东西经度纬度的判断①某地的纬度,也就是该地向地心做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如图二中角δ)②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是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或者说就是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如图二中角∅)。

③自南向北数值增大者为北纬数值,减小者则是南纬。

(如图三)特殊纬线:0°: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0°:低中纬度分界线。

60°:中高纬度分界线;长度为赤道的一半。

90°:南北极点,长度为0。

23°26′(一般记23.5°):回归线,热带和温带分界线,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

66°34′(一般记66.5°):极圈,温带和寒带分界线,有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特殊经线0°: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180°: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20°W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 160°E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3. 经纬网中学生常见的经纬网图有以下三种形式: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呈逆时针方向向东自转,以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呈顺时针方向向东自转,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向四周均为正南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向四周均为正北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学案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学案新人教版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考纲解读知识导图1.结合有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和经度、纬度的划分3.能够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的位置、判断方向、计算距离等4.能够正确判断地图上的方向,掌握比例尺的应用,识记常用的图例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读地球形状图(图1-1),完成下列要求。

图1-1(1)将图中下划线上表达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数据补充完整。

(2)比较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大小,并说明地球形状特点。

2..地球仪(1)地球仪读地球仪示意图(图1-2),回答问题。

图1-2①地轴:地球仪上,地球自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

②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相交的两点。

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与北极相对的一点是。

(2)经线与纬线读经线与纬线图(图1-3),回答问题。

图1-3①经线是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请比照经线定义,说明纬线的含义。

②仔细阅读经线与纬线图,完成下面表格内容。

经线纬线起始线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原址的经线赤道:与两极距离相等的纬线特点所有经线长度都;经线是,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与赤道长度大致相等)每条纬线都自成; 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到两极缩成作用指示(有限方向,北极是地球最北端的地点,南极是地球最南端的地点)指示(无限方向,只有比较,才有东西之分)(3)经度和纬度对比经度和纬度图(图1-4),完成下面表格内容。

图1-4经度纬度划分 从向东、向西各分180°从 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 规律 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 ,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 北纬的度数愈向北 ,南纬的度数愈向南划分 半球 20°W →0°→160°E为 ,160°E→180°→20°W 为 以 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特殊经 纬度 (线) 为东、西经分界线,经线大致与国际日界线重合 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 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学案1 地球和地图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学案1 地球和地图

学案1 地球和地图【考点呈现】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见图例和注记。

【素养目标】 1.利用经纬网确定区域位置,根据地图判定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区域认知)2.根据地图上的经纬线确定地理位置,结合图例分析区域特征。

(综合思维)3.利用地图查询地理位置、选择行进路线。

(地理实践力)基础全面落实基础梳理·夯基固源知|识|梳|理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两极①稍扁、赤道②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答案见图中二、经纬线和经纬度1.经线的两大特点(1)指示方向:⑤南北方向。

(2)形状与长度:均为⑥长度相等的半圆形,长度约为2万千米。

2.纬线的两大特点(1)指示方向:⑦东西方向。

(2)形状与长度:为大小不等的圆圈,长度由赤道向两极(后期)⑧递减。

3.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分类经度纬度图示度数划分由⑨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由赤道(0∘纬线)向南、向北各划分90∘划分半球由⑩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由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以⑪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微点拨] 经纬网图上的方向判断(1)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根据劣弧进行判断,顺地球自转方向为东,逆地球自转方向为西。

(2)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点是最北点,在北极点上所有方向都朝南;南极点是最南点,在南极点上所有方向都朝北。

三、地图三要素1.比例尺(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表现形式典例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5km1:500000形式⑫文字式⑬数字式⑭线段式(3)特点: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就⑮越小,内容越⑯详细,精确度越高。

2.方向地图类型方向判定一般地图面向地图,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箭头指示⑱正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3.图例和注记中“▲”属于⑲图例,“珠穆朗玛峰”和“8 848.86米”为注记。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地球仪与地图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地球仪与地图

[课程内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2.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3.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基本概念]经线、纬线、经度、纬度、比例尺、图例、注记、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

[体系架构]课时1地球仪与地图考点1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的大小2.地球仪(1)经线和纬线经线纬线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图示起始线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赤道:与两极点距离相等的纬线特点形状半圆圆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长度都相等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特别提醒经线、纬线(1)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经度和为180°,东西经相反),平分地球。

(2)所有的经线圈长度都相等。

(3)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纬线中只有赤道平分地球。

(4)纬度相等的两条纬线长度相等。

(2)经度和纬度经度纬度图示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越向东越大,西经度的度数越向西越大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划分半球20°W~0°~160°E为东半球,160°E ~180°~20°W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特殊经纬度(线) ①本初子午线为东西经分界线。

②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界线重合①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②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界线,极圈是温带、寒带界线(3)经纬网①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

②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相对位置和计算距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地球与地图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地球与地图

20ºW 160ºE70ºE160ºE 20ºW110ºWW东半球西半球W 班级姓名【高考目标定位】最新考纲目标在线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判定方向、计算距离等2、地图上比例尺的计算及应用3、不同类型地图上方向的判定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3、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考纲知识梳理】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是一个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2)大小:①地球的长半径(赤道半径)为千米;②地球的短半径(极半径)为千米;③地球的平均半径为千米;④赤道圆周长约千米。

2、地轴、两极和赤道(1)地轴、两极和赤道的概念。

地轴是地球的自转轴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

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2)如何在地图上判读地轴、两极和赤道。

3、经线和纬线经线(子午线)概念:特征(1)所有经线长度都(2)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构成一个(3)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平分地球为(4)经线指示方向纬线:地球仪上与平行的线特征:(1)纬线是的圆圈(2)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3)纬线指示方向(4)每条纬线与每条经线相交4、经度和纬度经度的度量起始点:线(0°经线)度量方法:从本初子午线向东:东经(E)0°~180°向西:西经(W)0°~180°(注:东经180°和西经180°为同一条经线。

最大度数180°纬度的度量起始点:(0°纬线)度量方法:从赤道向北:北纬(N)0°~90°向南(S)0°~90°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

最大度数半球划分:(1)与组成的经线圈为地球东西半球的分界(2)(°纬线)分地球为南北半球5、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经纬网及其意义(1)南、北回归线:即南、北纬,是太阳能够照射的最南、最北界线,也是带与带的界线。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地球和地图)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地球和地图)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地球和地图)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地球和地图)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一)学习目标: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3. 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4. 不同类型的地图上方向的辨别5. 比例尺的计算及大小比较6. 等高(深)线地形图的特征及判断方法7.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判断8. 结合等高线地形图掌握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考情点击:1. 以经纬网图切入,考查方向的判读、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最短航线的确定;2. 以区域经纬网图切入,考查空间定位、区域地理特征;3. 以等高线图切入,考查方向的辨别、距离的计算、地形名称及特征;4. 区域等高线图和经纬网图叠加考查区域地形、气候、河流等特征及其对农业、工业、交通、人口、城市等的影响;5. 以地形剖面图切入,结合某条经线或纬线考查区域地形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基础知识梳理:一. 地球概况:1. 形状:两极部位的不规则球体。

2. 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千米。

2. 经度的判断(1)自西向东(或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为东经,数值逐渐减小则为西经。

(如图c)(2)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为x,那么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y=180-x,所属的东西经正好相反。

(如图c)例1、(2009年苏州模拟)右图中的圆表示一纬线圈,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若A地的经度为20 W,则B地的经度为( )A.170 EB.170 WC.130 ED.130 W1.确定方向(1)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①纬线呈同心圆状,纬度由外向内增加,依据极点定南北,如右图中B在A点的正北方。

②经线呈放射状,依据自转方向和纬线圈的劣弧定东西,如右图中A在C的正西方。

2.确定两点距离(1)同一经线上每隔1隔纬度实地距离相差约为:111千米(2万千米/180),如AB为30 ×111千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 姓名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是一个 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2)大小:①地球的长半径(赤道半径)为 千米;②地球的短半径(极半径)为千米;③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千米; ④赤道圆周长约 千米。

2、地轴、两极和赤道 (1)地轴、两极和赤道的概念。

地轴是地球的自转轴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

指向北极星附近 (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2)如何在地图上判读地轴、两极和赤道。

3、经线和纬线经线(子午线)概念: 特征 (1)所有经线长度都(2)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构成一个 (3)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平分地球为 (4)经线指示 方向 纬线:地球仪上与 平行的线 特征:(1)纬线是 的圆圈(2) 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 (3)纬线指示 方向 (4)每条纬线与每条经线 相交 4、经度和纬度 经度的度量起始点: 线(0°经线)度量方法:从本初子午线向东:东经(E)0°~180° 向西:西经(W)0°~180°(注:东经180°和西经180°为同一条经线。

最大度数180° 纬度的度量起始点: (0°纬线)度量方法:从赤道向北:北纬(N)0°~90°向南(S)0°~90°E东半球西半球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

最大度数 半球划分:(1) 与 组成的经线圈为地球东西半球的分界(2) ( °纬线)分地球为南北半球5、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经纬网及其意义 (1)南、北回归线:即南、北纬 ,是太阳能够 照射的最南、最北界线,也是 带与 带的界线。

(2)南北极圈:即南北纬 ,是有无 的界线,也是 带与 带的界线。

(3)经纬网:由 线和 线相交织;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课前检测1.地球的形状是:( )A.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B.皮球似的正球体C.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D.天圆地圆 2. 地球赤道的周长约是( )A. 40000千米B. 6378千米C. 50000千米D. 60000千米 3.有关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的纬线都是半圆状B. 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C. 所有的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D. 所有的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4.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 0°经线和180°经线的经线圈B. 西经10°和东经170°的经线圈C. 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D. 西经90°和东经90°的经线圈 5.本初子午线是 ( )A.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6.下列各点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 A .西经30度,北纬30度 B .西经10度,北纬10度 C .东经170度,南纬30度 D .东经175度,北纬10度 7、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 ) A. 赤道上 B. 北极点上 C. 南极点上 D. 本初子午线上课内探究案经纬线的主要应用1.定位置: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纬度、经度)。

2.定“方向”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利用经纬网图确定两点的相对方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或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或正西的关系。

(2)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的方位,既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东西方向。

方格状经纬网图:①确定南北方向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②确定东西方向东西方向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地点,也没有最西的地点。

判定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的经度差值小于180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

a.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b.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c.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两地经度数值之和小于180°,则位于东经度的一点在东方,两地经度数值之和大于180°,则位于东经度的一点在西方。

【典例1】1、2、甲(23°26′N,160°E),乙(23°26′S,160°W)两点,甲点在乙点的A.东北B.西北C.西南D.东南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南北方向,根据距极点的距离判断;东西方向,根据地球自转方向,选取劣弧判断。

判断东西方位最简捷的方法是:在被比较的两地之间的劣弧上画出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箭尾为西,箭头为东。

【典例2】读右图,判断方向。

①B在A的方。

②C在B的方。

③C在A的方。

变式训练:若中心为北极点呢?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1)①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图中AB。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②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AC。

【典例3】读经纬网图,回答下题。

设A、B两地和A、D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S1和S2,则()A.S1=0.5S2 B.S1=S2C.S1=1.5S2 D.S1=2S24.定“范围”(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典例4】1.某人从赤道以北40km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km,最后他位于()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C.出发点东北 D.出发点以东2.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A.甲B.乙C.丙D.乙和丙5. 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长度。

①若两地经度相差等于180°则过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过两极点为最短航程,具体又可分为三种情况:A、同位于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如图中I点到J点)。

B、同位于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如图中的K点到H点)。

C、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时需要讨论,要看过北极点为劣弧,还是过南极点的为劣弧,确定后选择劣弧路线部分即可(如I点到H点——先往南,后往北)。

②若两地经度相差不等于180°(此时往往讨论同纬度的两地),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而是过两极地区(或上空),具体可分为两种情况:A、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a.若同在北半球,则先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C→D);b.若同在南半球,则先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G→F);c.若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第1条中的第3点(H→C)。

B、甲地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a.若同在北半球,则先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D→C);b.若同在南半球,则先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F→G);c.若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第1条中的第3点(C→H)。

【典例5】从A地(60°N,90°E)到B地(60°N,14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A.一直向东走B.一直向西走C.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D.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课堂达标训练1.下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③两地所在经线相互平行B.①地所在纬线长度比②两地所在纬线的长度长C.③地所处热量带为北温带D.④地位于③地的东北方向右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

完成题2~4题。

2.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两地均位于中纬度B.③、④两地均属于东经度C.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D.b地的实际面积比a大3.以下备选项的两个地点中,既分别在东西两半球,又分别在南北两半球的A.①与② B.③与④C.②与③ D.①与④4.图中a、b、c、d四个区域,按实际面积大小排序,正确的是A.b>a>c>d B.b=c>a>dC.b<a<c<d D.b=c<a<d5.读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A.从①→②的方向是:向西南B.从③→④的方向是:先东北后C.①→②的方向同③→④的方向相同D.①→②的方向同③→④的方向正好相反读某岛屿图,回答第6题。

6、该国首都塔那那利佛与R河河口的距离约为()A.280千米B.380千米C.480千米D.580千米7、一架飞机从甲地(40°N,116°E)出发,以111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方向绕经线圈飞行,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9小时后到达乙地,则乙地为A.40°N,64°W B.50°N,64°WC.40°N,64°E D.50°N,116°E读右图,回答8-9题。

8、图中阴影部分实际面积的大小是A.甲与乙相等B.甲大于乙C.甲小于乙D.不能确定9、甲地位于乙地的()A.东南方B.东北方C.西南方 D.西北方10. 读下图,判断A在B的方向,B在C的方向。

11.读右图判断下列问题。

(1)从A到B再到C,方向是:A、先向西南,再向东南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C、先向东南,再向西南D、一直向正南(2)若D点所处经度为60°E,一架飞机从图中①点以每小时1110KM的速度出发,10小时后达到目的,目的地的地理坐标是(120°W,40°N),该飞机选择最近的路线飞行,求①点的纬度。

A、30°NB、40°NC、50°ND、60°N12.读局部地区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1)出下列各地的经度位置:A E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北纬最大度数是180°②东经最大的度数是180°③东、西经180°为两条不同的经线④北回归线是南、北半球的界线⑶判断方向①A地位于B地的方②②C地位于B地的方③③E地位于D地的方④④C地位于E地的方⑷国际上习惯用和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的界线。

请在图上划出这两条经线的大致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