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礼文化

中国传统礼文化
中国传统礼文化

中国传统礼文化

一、礼是什么

礼仪之邦,“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1、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实践(《说文·示部》: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也是一套复杂的表情达意的符号系统(礼、乐、诗)。它有观念系统、行为系统、物质系统,有视觉系统,也有听觉系统,还包含心理感受。

与法的异同:礼需要践行,法不能违背,背礼受舆论谴责,违法受刑罚处罚,礼靠自觉,法靠强制。它们都具有社会规范功能,礼的某些规范可以经统治者的立法机关认可而成为法律,某些法律规范在经过长期的传承后可能会变成礼。中国古代的很多礼仪规范实际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法的特点。

2、礼的形态

(1)礼义:礼的精神内涵

我们通常礼理解的礼是礼仪、礼节、礼貌、礼物等意思。这些只是礼的外在表达形式。在涵古人看来,在这外在的形式后面有更为根本的精神内涵,没有这种精神内的礼是虚伪的,也不能很好地践履礼,所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这种意义上的礼通常被称为“礼义”,有时也单用一个礼字。如,孟子的的“四端”中的礼就是这种形而上层面的礼;荀子说的“礼者,人道之极也”,《礼记·乐记》说:“礼者,理之不可易者也”,都是这个意义上的礼。

正是礼具有这样一层含义,所以《礼记·曲礼》中说:“敖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临才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恨毋求胜,分(忿)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毋有(坚持?)。”

这段话讲的是礼的作用,很明显这里的礼是指人行为的内在尺度,也就是一种行为原则。(2)礼仪:礼活动的程序与形式

我们通常说的婚礼、丧礼、寿礼等都指是礼仪,还有古代“五大礼”的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各项中的具体典礼活动也都是礼仪的意思,它们一般都有一套相对固定的行为、器具和礼品的规则秩序。

(3)礼制:具有政治色彩的礼仪质、量化规范(礼数)

礼的一大功能就是孔子说的“正名”,即表征不同阶层人的身份、地位、权利等,所以根据礼仪活动目的以及礼仪主体者身份的不同,古代各种不同的礼仪活动都有相对固定和统一的规制。

《郑伯克段于鄢》:“祭(zhai)仲:‘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孔子的“是可忍,孰不可忍!”,原因:季孙氏举行“八佾之舞”。按照周礼规定,八佾是天子的规制,诸侯是六佾,大夫是四佾,士是二佾。

《礼记·礼器》:祖庙建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一祖),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民无庙)。丧礼: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葬,大夫三月而葬;天子五棺二椁,诸侯四棺一椁或三棺二椁,大夫二棺一椁,士一棺一椁;木材:君椁松木,大夫柏木,士杂木;含饭:天子珠,诸侯玉,大夫玑(不圆的珠子),士贝,庶民谷实。宫室:天子之堂高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等等

(4)礼俗:具有民族性或地域性的礼仪传统与习惯

为了同样的目的,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礼仪形式往往有很大差异。以婚礼为例,汉族的婚礼跟少数民族就同,土家族至今还流行“哭婚”。丧礼差异更大,汉族以土葬为主,少数

民族有的是水葬,有是天葬,有是崖葬等等。

(5)礼节:人与人之间社会交往的礼仪形式

包含态度即礼貌,也包含礼仪。尤其国家之间的交往尤其重要。

胡锦滔没有受到国宴待遇国人不满。

前592年晋(卻(却)克瞎一眼)、鲁(季孙行父秃头)、卫(孙良夫跛脚)、曹(公子首驼背)四国残疾使臣出使齐国(朝聘之礼),遭齐顷公戏弄,后卻克为四国联军统帅打败齐军,兵临齐都临淄,齐顷公只好让人带着传国之保送给四国,并答应承认晋国盟主地位,答应以后按期朝见,并答应归还以前侵占鲁卫的领土。四国还不依不饶,要萧夫人(顷公夫人)做人质,该齐国垄亩为东西走向以利于晋国兵车来往。

(6)礼教:以礼为内容的教育活动

二、礼的起源、发展与变化

1、礼的起源

礼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的特定仪式起源于原始人的宗教性活动,如图腾崇拜和亡灵悼念。《礼记·礼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bai,分开)豚,汙尊而抔饮,蒉(kui,盛土的草包)桴(fu, 鼓槌)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复!’然后饭腥而苴(ju, 大麻的雌株)孰。故天望而地藏也,体魄则降,知气在上。故死者北首,生者南乡,皆从其初。”这种活动表达的是一种尊敬之情,是一种“爱”之情,所以当社会发生分化,处于对上层人物的尊敬还爱戴,对上层人物的礼也就出现了。由于礼能让人高兴(荀子:礼以顺人心为本……顺人心者,皆为礼),处于交际的需要,不仅对上层而对同层次的人也施礼,甚至对低于自己层次的也施礼。在这里尽管礼的形式和内容可能有差异,但其基本精神——敬重人让人愉快,则是相同的。例如,古礼中的九大跪礼不仅有臣对君的跪礼也有君对臣的跪礼。礼实践的这种相互性,是礼区别于法和刑的一大特点,后者是单方面行为。通俗语言中的“礼尚往来”、“有来无往非礼也”,正是对礼实践这种相互性的反映。这是由“礼以顺人心为本”的精神实质决定的。(这里我们就能很好理解孔子说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依据了)

礼后来泛化到社会关系的各个领域,成为调节社会关系基本手段,有人也从这个角度来解释礼的起源。如荀子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起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使欲不穷乎物,物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礼论》)这里荀子的礼,带有国家法律制度的色彩。很明显,这种意义上的礼,是在政权产生之后或与政权同时产生的。

关于礼的起源还有别的说法,如《礼记·昏义》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礼记·内则》说:“礼始于谨夫妇,为宫室,辨内外。”这主要是作为伦理规范意义上的礼,它也较作为宗教性仪式意义上的为晚出。

关于礼起源的这后两种说法,实际是礼由神文精神向人文精神转向的产物。

2、礼的发展与变化(作为上层建筑和民间习俗)

中国古代礼的发展肯定经历了有民间礼俗到国家制礼、有原始礼仪到文明礼仪的发展过程。孔子曾经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论语·先进》)这是说从礼的发展看,礼先存在于民众(野人),后发展至上层贵族于文人(君子)阶层。

中国礼的发展连同中国整个社会基本是一个连续发展过程,其中有继承也有变化,但一直到中国古代社会结束没有中断过。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周礼继承殷商之礼,殷商继承的是夏礼。当然礼的起源不是夏代。《通典》中说:“自伏羲以来,五礼(嘉、吉、军、宾、凶)始彰;尧舜之时,五礼咸备。”至于这是否属实,现在并没有可靠的证据,它说明

的问题则是中国古代的礼文化源源流长,是在继承中发展的。

在礼文化的发展上,周代初期的周公记但姬旦有过巨大贡献,相传是他制定了《周礼》。周礼是在继承夏商两代礼文化的基础上制定,比前两代有更大进步。在孔子对夏商两代礼文化的评价是:“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而忠焉。先禄而后威,先赏而后罚,亲而不尊。其民之敝,蠢而愚,乔而野,朴而不文。”“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礼记·表记》)对周礼的评价则是“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

周礼可能并不是一人所作,甚至可能不是一个时期的成果,但姬旦作为发起者组织者的贡献应该是不可否认的。

《周礼》在当时的作用可是说就是一部立国法典,准确的说是一部国际法典,内容涉及宗教、政治、军事、教育、经济、外交、节日庆典、日常生活等社会领域的所有方面,因此成为其后中国各朝各代制定各种礼仪的经典参考文献。但其后任何一个朝代都没有再制定如此全面的礼仪典籍,其中主要原因是自战国开始中国逐步走上“法治”社会的道路,法代替礼成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关系的主要工具。此后中国源源流长的礼文化主要以大众文化的方式流传于民间(老子:礼失,求诸野)。但是,在某些方面统治者还重视礼文化建设的,特别是为了配合和加强其集权式统治,各朝都重视朝廷礼仪。《史记》当中就记载过秦统一天下后“悉六国礼仪,采其善,虽不合圣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济济,依古以来。”(《史记·礼记》)汉政权建立后汉高祖命孙叔通指定礼仪,孙“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其后各朝也有相应的礼仪制定活动,但跟秦汉两代一样大都限于朝廷礼仪,且大都继承前代,变化不大。

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大陆加上文化大革命),传统文化受到强烈批判,传统的礼文化也就到此出现了断裂。现在传统礼文化尽管在民间还有遗存,但那种体系化建制化的礼文化已经找不到了。现代法治代替了传统的礼治,但中国礼文化和礼治传统仍旧给我们的现代教育以可贵的启示:在对人的规范上首先应该注重良好观念和良好习惯的培养,然后才是借助强制和惩罚。

三、丰富繁荣的中国古代礼文化

中国传统以礼治国,因此礼遍布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中国古代礼仪的主要分类

中国古代礼仪分类不只一种。《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五礼”之分,即吉、凶、宾、军、嘉。《礼记·王制》有“六礼”之说,即冠、昏、丧、祭、乡、相见。《大戴礼记·本命》则分为九种,即冠、昏、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五礼”说主要是以国家为礼仪主体的分法,且具有更强的概括性,因此是最通用的分法。“六礼”说更贴近民间大众生活。“九礼”说基本是对前两种划分的取舍合并。

吉礼,“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祗”,即祭祀之礼。由于祭祀的目的是为了向神灵祈求吉祥安福,所以叫吉礼。

凶礼,“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即遭遇不幸时实施的礼仪,又分为丧、荒、吊、襘(gui)、恤等礼。

宾礼,“以宾礼亲邦国”,顾名思义就是接待宾客之礼,主要是指周王朝接待各诸侯国的国君或使臣之礼: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

军礼,“以军礼同邦国”,就是用军(兵)维护统一秩序之礼,分大师、大均、大田、大役、大封等五种军礼。

嘉礼,“以嘉礼亲万民”,顾名思义就是“嘉奖”性质的礼仪,其目的是为了赢得人心,维护团结。又分为饮食(乡饮)、昏冠、宾射、飨燕(天子举行的大宴小宴)、脤(shen,去声)膰(fan,阳平)、贺庆等礼仪。

上述五种礼仪是指周礼中礼仪,主要是以天子或国君为主体的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礼仪。先秦典籍中说的“礼不下属人”中的礼,应该主要是指上述礼仪。但社会的发展和大众文化素养的提高,使得礼不再是王室和贵族阶层的专利,且上述五种礼仪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二)中国古代祭祀之礼

昭穆制度,用尸制度

礼起源于祭祀,祭祀之礼也是中国古代礼仪中最种类最多的一类礼仪。中国古代是个泛神教的国家,不仅有天地山川日月星辰,还有先宗先祖先帝先师,四面八方行行业业,祭神祭鬼祭仙祭佛。这样的祭礼仪也就不计其数,所以这里只能择其要者而述之。

1、祭祀天地

天地之神是中国最大的神,因此只有他们的儿子——天子才有资格祭祀他们。周代祭天叫“郊祭”,因为祭祀的地点选在国都的郊外,一般是在南郊,要建筑一个圆形的祭坛,叫圜丘。时间一般选择在冬至,因为这天开始白天变长,也许在古人看来这标志者天地之神开始复苏,由阴转阳。祭祀这天天子早起身着礼服带领百官来到圜丘,天子面西而立,鼓乐齐鸣,然后开始祭天。祭天的主要内容是向天帝祭献礼品、牺牲和美酒。礼品主要是玉璧、玉圭、缯帛。祭天的牺牲叫太牢,主要牛、猪、羊,在祭坛前把它们宰杀,连同带去的其它礼品一同放在柴垛上,由天子亲自点燃柴垛焚烧它们。烟雾升腾至天上,天帝也就享受到献给他的礼物了。此即为“燔燎”或“禋祀”。酒和牺牲的鲜血无法燔燎,那就找一个代表天帝的“尸”向他敬献。献完鲜血以后,要依次献五种酒,这叫“五齐”。除了向尸献酒、血还献其他食物如全牲、大羹、黍稷等。尸也要代表天向祭献者答谢三种酒,称“酢”。这些仪式之后,天子跟舞队一起跳“云门之舞”。最后是天子与其他祭者分享酒醴,后世叫“饮福”。天子还要把祭祀用的牺牲分给宗室属臣,称“赐胙”。

秦汉以后尽管祭天的具体形式发生很大变化,但祭天作为国家最高的祭祀活动却一直流传下来。北京的天坛公园就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的场所。天坛公园的主体建筑仍旧是由周代流传下来的圜丘,分上下三层,每层的栏板、望柱、台阶都取天数,即九或九的倍数。天坛公元还有两个建筑一个是用于祈求丰收的祈年殿,一个是供皇帝更衣休息用的斋宫。

中国古代在宇宙观上有“天圆地方”之说,因此祭祀天的祭坛建为圆形叫圜丘,相应地祭祀地神的祭坛则建为方形,称方丘。所以北京除了在东南郊有天坛在东北郊还有一个地坛。古人还认为大地四周是大海环抱,所以地坛是建在水中。祭地的时间是夏至,祭献牺牲礼品的方式也不是焚烧,而是掩埋。这都是针对于地在下主阴的理念。

天子还有一种更为隆重的祭天地的仪式,此为“封禪”。封是祭天,禅使祭地。这种仪式不是在国都的外郊,而是去泰山。泰山古代被认为是最高的山,且在中国的最东边,所以就成了“五岳之尊”。在泰山上祭天是因为那样离天帝更近,也就对天帝更尊。所以封的仪式在泰山顶上,而禅的仪式则在泰山脚下某个地方(一般是东山脚的梁父山)筑坛进行。

去泰山封禅是一件举国上下的大事,去一次无论在时间还是在人力物力上都能称得上糜费巨大,且沿途惊扰民生甚重,所以真正到过泰山封禅的只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寥寥数人。

2、祭祀日月星辰

太阳古人称“大明之神”,月亮古人称“夜明之神”,在古人看来是仅次于天地的两大自然神。故此,北京除了有天坛地坛,还有日坛月坛。日坛在朝阳门外(北京城东面),朝西,月坛在阜成门外(北京城西面),朝东。日坛月坛均为一层方坛。祭祀日月分别在春分和秋分。从明代开始,规定每逢天干为甲、丙、戊、庚、任的年份由皇帝亲自去日坛祭日,其他年份有文臣代祭。每逢地支的丑、辰、未、戌之年,皇帝亲自到曰坛祭月,其他年份由武臣代祭。

星辰之祭主要是五星二十八宿(xiu,去声)。五星分别是东方岁星、西方太白星、南方荧惑星、北方辰星、中央镇星。二十八宿指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此外还有别的重要星辰。

3、祭望山川

在中国古人看来,名山大川各有神主,所以祭祀这些名山大川也能祈求福佑。亲往山川祭祀为祭,在京都四郊远望而祭之为望,所以祭祀山川有这两种形式。中国传统的大山就是五岳,大川为江、河、淮、济,诸朝所祭就是它们。武则天时给五岳四川封了爵号:东岳泰山为天齐王,西岳华山为金天王,南岳衡山为司天王,北岳恒山为安天王,中岳嵩山为中天王;河渎为灵源公,济渎为清源公,江渎为广源公,淮渎为长源公。到宋代山川封号又提升了,五岳为帝号并配帝后,四渎四海为王号。明代朱元璋时废除封号,以其原名称神。

4、祭祀社稷

社稷是现代汉语中国家的代名词,其本义却是两种神。社即社神,名后土,在古代演说中常会听到“皇天后土”之说,后土即指社神。稷,是稷神,本是周人的祖先,相传擅长农业,故被尊为农业神即谷神。社神稷神本为分祭,后合二为一,大概二者实属难分。社稷不象天地日月名山大川离人遥远,而是与民生息息相关,所以其庙与宗庙并列,通常是“左宗庙,右社稷”。现在北京的中山公园即是明清两朝的社稷之庙的位置,在故宫的西面。

祭祀社稷不象祭祀天地日月那样只有天子才有权利,而是自天子至庶民都有权利祭祀。《礼记·祭法》载:“王为群姓立社,曰太社;王自为立社,曰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诸侯自为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立社不仅要封土为坛,还要种植当地有代表性的树,称社树。

祭祀社稷也不象祭祀天地日月那样严肃,而是热闹非凡。在祭社这天,全社的人要停止一切工作,参加祭祀,蒸社羔,做社饼,吃社饭,食社肉,喝社酒,还伴有歌舞。所以,祭祀社稷活动实际就成了民众集会的一个重要节日,由于参加的人多,所以很多人借此机会进行个人社交,或者进行买卖往来。在中国古代,祭祀社神的日子实际是一个集宗教、社交、娱乐与贸易于一身一种重要社会活动形式,所以当西方的society一词来到中国时就被翻译为“社会”了。中国古代土地庙就是民间的社稷庙,几乎村村都有,可见古代此活动之普遍。

5、宗庙祭祀

在中国古代宗庙祭祀重要性仅次于祭祀天地,这仅仅是形式上的主次,在情感上或宗教情怀上,可能更重视宗庙祭祀,因为中国的宗教意识实际是祖先崇拜。战国时期,一个国家消灭另以国家必须毁掉的建筑就是原国君的宗庙和社稷庙。按照古代礼制,宗庙一般建筑在国君家院的左边,与社稷庙相呼应。北京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就是明清两朝的宗庙所在地。

宗庙设置实行“昭穆”制,自始祖开始,父为昭,子为穆,依照世次递嬗排列。跟社稷祭祀一样,宗庙祭祀也不是天子独有的权利,但地位不同宗庙规模不同。周代宗庙制度是: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一祖),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民无庙祭于寝。

宗庙祭祀时间有月(初一)祭,四时(每季孟月)祭,还有三、五年一次较为隆重的祫(xia,阳平)祭和禘(di,去声)祭。此外,每逢大事如出征,新王登基等也到宗庙祭祀。

椐记载,周王祭祀宗庙时先占卜选择吉日。周王要斋戒,沐浴,独居十天,禁止一切娱乐性活动,禁止食荤茹腥,禁止心有旁骛。祭祀用的牺牲礼品都要精心挑选,牛、羊、猪、毛色要纯正,璧、琮(cong,阳平)和束帛要完好无损。祭祀过程中让小儿扮演先祖灵魂。祭祀后将祭祀用过的食物分赐给臣属。

(三)中国古代生产之礼

1、射礼

以弓箭为器具,以兽侯或布侯为目标(靶心称为“鹄”,鹄为小鸟,比兽更难射中,故以其为靶心),以诗乐为节奏(天子配《驺虞》,诸侯配《狸首》,大夫配《采蘋》,士配《采

蘩》)。射礼后来逐步发展成为招待宾客娱乐的宾射礼,并进一步发展成为“投壶”这种简单的酒宴游戏。

2、田猎之礼

田与陈,陈与阵,在古代属通假字,所以田猎就是许多人配合协作的围猎活动。作为一种礼仪在春秋时期一般成为“蒐”(sou阴平)或“大蒐”。《左传·隐公五年》:“春蒐,夏苗,秋狝(xian,上声)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田猎之礼后来主要用于和平时期的军事训练,实际变成了一种军礼。一直到清代还经常举行这种礼仪,如康熙帝第一次废太子(胤礽,reng阳平)就是发生在一次田猎之礼(木兰秋狝)的“帐殿夜警”事件之后。

3、渔礼

即捕鱼之礼。关于这方面的材料不多,但渔礼在古代无疑是存在的。《礼记·月令》记载:“季冬之月,……命渔师始渔,天子亲往,乃尝鱼,先荐寝庙。”

以上三种礼仪应该是起源于以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原始社会。下面三种礼仪则是起源于农业时期的原始社会。

4、籍礼

籍,在这里是耕的意思,所以籍礼就是耕作之礼。一般人的耕作不会成为“礼”,所以这个参加耕作的人不是一般人而是君王。《礼记·月令》载:“孟春之月,……天子乃于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lei,上声)耜(si,去声),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国语·周语上》记载虢文公劝谏周宣王不要废弃天子籍田之礼。根据这以记述,天子籍礼程序大体如下:开犁前九天,掌管历法的官员太史告诉掌管农业的官员稷关于节气的情况,然后稷官禀报天子传达命令,向有关人员作好籍礼的准备工作——修筑土台,准备农具等。开耕前五天,天子和百官要斋戒三日,天子还要沐浴饮醴酒(先以酒灌地行礼,然后饮)。开耕那天,太史在前引导,天子恭敬地跟在后面一起到籍田千亩。到了籍田先有大小官员依次耕作,最后式天子亲耕仪式。耕完之后,稷要检查耕作质量,发放种子,告戒百姓协力耕作。仪式完成后,天子要举行宴会,所饮之酒称“劳酒”。

籍礼流传下来,明清皇帝一般在每年谷雨那一天都要参加一次农耕劳动,以示对农业和农民的关怀和重视。

5、蚕桑之礼

《礼记·月令》、《礼记·祭义》、《礼记·祭统》中有记载。一般是在季春,后妃们要斋戒,去东面采桑,不能容颜盛装。采来桑叶后还要到蚕室里面喂蚕。蚕茧出来后要参加缫(sao,阴平)丝,然后再织成布匹,染上红绿玄黄等颜色,作成衣服,由国君祭献给先帝——太暤。

6、养兽之礼

《礼记·祭义》载:“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养兽之官,及岁时,斋戒沐浴而恭朝之。”(四)中国传统人生之礼

人生之礼有人又称“通过之礼”,意思是人一生必须要通过的关口。人一生要通过的关口一般有四个:出生、成人、结婚、死亡,所以相应的人生之礼就有四种,即诞生礼、冠礼、婚礼和葬礼。

1、诞生礼

中国古人十分重视生育,这种重视不是对母子本人的人文关怀,而是为了多子多福。在古代多子就意味着多福,因为多子不仅意味着生产力的增强,也意味着家族的繁盛和势力的强大。香火延绵在中国古代有一种终极关怀的意义,所以中国人最忌讳“绝户”——断子绝孙。

由于重视生育所以中国古人在婴儿出生前就有了准备性仪式——

(1)求子仪式:

古代:祭祀高禖神

少数民族:生殖崇拜(白族——阿殃白)

现代:山东——碧霞元君(泰山奶奶);广东——金花夫人;东北——张仙;闽浙一带——陈靖姑。“拴娃娃”,“偷瓜送子”。

(2)分娩礼

胎教:《颜氏家训·教子》: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斜视,耳不枉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催生礼:送生枣,吹笙,送婴儿衣帽,送滋补品等。

报喜:《礼记·内则》: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shui,去声)于门右。福建漳州一带切石榴供奉祖宗;浙江余杭一带栽枇杷树——同龄书;浙江绍兴一带酿“女儿酒”供出嫁时喝。

(3)诞生后礼仪

三朝礼:洗三

满月礼:剃头,抱出见人

百岁礼:百家衣,百家锁——长命锁

周岁礼:抓周

命名礼:小名随意,大名严谨

童蒙礼:拜师求学

2、成年礼

在世界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几乎都有标志人成年的礼仪。有的民族十五岁为成人年龄的开始,有的十八岁(现在中国法定成人年龄),中国古代是“男子二十,冠二字”,女性一般是“十五而笄”(ji,阴平),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男子以二十为成人标志,女子以十五为成人标志。成人礼中除了冠礼(男)和笄礼(女)外,还有生日礼和寿礼。

(1)冠礼

早期古代冠礼很是烦琐,一般择吉日,请主持人(大宾),在家庙举行。其中最主要的程序就是将原来自然下垂的发型梳成成人发式——发髻并包起来,然后戴上标志成人的帽子——冠。戴上冠之后要相应地换掉原来的衣服,鞋子,然后出来拜见相应的人员。

正规的冠礼要举行三次,第一次加的是用黑麻布做成的布冠,第二次加的是用白鹿皮制成的皮弁(bian,去声)冠,第三次加的是黑红色细麻布和木板做的爵弁冠。它们分别象征一个男子取得了成人、服兵役和参加祭祀的资格。如果是诸侯还要四加玄冕,天子要五加衮冕。

举行冠礼的同时要取字,字也是人名的一种,是更正式的名字。对成年人来讲,称其字是一种尊敬的称呼,称其名是一种随便或不尊敬的称呼。

后来冠礼仪式逐渐简化,也不再三加只一加即可。

(2)笄礼

笄礼是女子成年礼。女子未成年的发式是“垂髫”或“总角”,笄礼后要挽起来做成髻,用黑布包住,插上笄——簪子。后来女子的这种成人礼一般一婚礼一起举行俗称“开脸”。古代女子也有取自的习俗,但后来随着女子社会地位的下降,除极少数人女子就不不再取字了。

(3)生日礼和寿礼

中国人很重视生日,小孩子很小就有父母给他过生日,一般是给做好吃的,或送礼物。大了以后会有亲朋好友为他举行宴席。自儿女成人后,子女会为父母过生日。人六十以后不再叫过生日二叫祝寿。但正式的寿礼不是年年举行,一般是逢十或五才举行。

3、婚礼

(1)人类婚姻简史

乱婚(内婚):《吕氏春秋·恃君览》:昔太古常无君矣,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妇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列子·汤问》:男女杂游,不媒不聘。

群婚(外婚)

对偶婚

专偶婚

一夫一妻

(2)人类婚姻形式

抢夺婚

服役婚

表亲婚

交换婚

招养婚

童养婚

典妻婚

指腹婚

共妻婚

冥婚

(3)古代婚姻六礼

纳采——提亲

问名——讨八字(相亲?)

纳吉——定亲(订婚)

纳征——纳彩礼

请期——送日子

亲迎——婚礼

(4)汉族传统的婚姻礼程序

花轿迎娶(宋以前是坐车):压轿童,女方陪送嫁妆

传席:新娘脚不这地

拜堂:三拜

入洞房:双喜的由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

揭头盖:新郎或婆婆,有的地方有秤杆,取意“称心如意”

喝交杯酒:合巹(jin,上声),合瓢;“双杯彩丝连足,夫妻传饮”——饮同心酒

撒帐:原:同心金钱、五色彩果;后:撒糖、花生、核桃,栗子、石榴等

闹新房:闹洞房

回门:“归宁”,婚后三天回娘家。春秋时已经有此风俗。

3、丧礼

(1)先秦对死亡的称呼

天子——崩;诸侯——薨;大夫——卒;士——不禄;庶人——死

(2)丧礼仪程

易箦

招魂——复

报丧

吊唁

穿丧服——戴孝

装殓——小殓、大殓

停棺——殡

出殡——下葬

(3)葬法

土葬

火葬

水葬

天葬

崖葬

悬棺葬

塔葬

衣冠葬

(4)居丧与葬后礼仪

居丧:对象不同,期限不同,一般三年至半年

居丧期间的各种规矩

做七——五七

祭祀:墓祭、祠祭、家祭

(五)中国传统交际之礼

1、交际称谓

(1)以官职或职业称呼

(2)尊称

对有学识的人——子;

对德行高有威望的人——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孟尝君)对有一定权力和社会地位的人——阁下、足下

对一般值得尊重的人——先生

对一般老人——老人家、老丈

对一般年轻男子——郎、郎君

对一般年轻女子——小姐、姑娘

对同辈——尊兄、贤弟(妹妹)

对晚辈——仙侄

对父辈——世叔、年伯

对别人家亲属——令尊、令母、令爱、令妹、尊夫人……

询问别人的一般情况——尊姓大名、仙乡何出、贵庚(芳龄)几何(3)谦称

一般自称——鄙人、小可、愚

朋辈间——愚兄、劣弟、小弟

老人——老朽

妇女——奴、妾

儿子——犬子、愚儿

小辈——舍弟、舍侄

妻子——寒荆、拙荆、贱内

自家长辈——家父(母、兄)

自己基本情况——贱姓、敝乡、贱庚、寒舍、拙稿、拙见、愚意

2、相见礼

跪拜(九种):长跪、稽首、顿首、空首……肃拜

女子万福:相传武则天创立

作揖

寒暄

3、交情类型

刎颈之交

莫逆之交

金兰之交

患难之交

贫贱之交

总角之交

忘年之交

再世之交

泛泛之交

半面之交

酒肉之交

世交

至交

故交

(六)中国传统家庭之礼

四、中国古代礼仪功能

调节功能(礼之用,和为贵;荀子:礼以顺人心为本)、教育功能、规范功能、抒情功能

五、中国现代礼仪漫谈

又一个“礼崩乐坏”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