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题库1-4-10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多项选择题第21-2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行为人用下列哪几种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可以认定为妨害公务罪?( )。
A.暴力方法B.威胁方法C.拖延方法D.不作为方法正确答案:A,B,C,D解析:《刑法》第277条第1、2、3款规定了妨害公务罪的行为方式限于“以暴力、威胁方法”,但是根据该条第4款的规定,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1款(妨害公务罪)的规定处罚。
这意味着在特特殊情况下,妨害国家安全工作任务并且造成严重后果,即使“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也可构成妨害公务罪。
“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中可包括拖延方法和不作为方法。
知识模块: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2.张某系个体商贩,某日,曾与其一起服过刑的钱某找到他,拿出3万元现金让张某为其保管。
当张某问“是什么钱”时,钱某做了一个“偷”的手势,让其不要多问。
半个月后,钱某取走2万元,数日后交给张某一个塑料纸包,说是“白面”(毒品),找到买主就取走。
后来,钱某被公安机关查获。
按其交代,公安人员从张某处起获毒品和剩余的1万元。
张某的行为触犯( )。
A.窝藏毒品罪B.非法持有毒品罪C.窝藏赃物罪D.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正确答案:A,C解析:张某前后有两个窝藏行为,但对象不同,分别构成不同的罪。
知识模块: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3.李某制作、复制大量的淫秽光盘,除出卖外,还多次将光盘借给许多人观看。
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应该如何处理?( )A.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和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B.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和传播淫秽物品罪C.以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和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数罪并罚D.以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和传播淫秽物品罪数罪并罚正确答案:B,D解析:《刑法》第363条第1款和第364条第1款分别规定了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和传播淫秽物品罪,二者区别的关键在于前罪要求具有“以牟利为目的”,后罪无此要求。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下)——真题与解析

第贰拾伍期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下)——真题与解析|「12-02-62」(多选题)关于毒品犯罪的论述,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追究刑事责任B.缉毒警察掩护、包庇走私毒品的犯罪分子的,构成放纵走私罪C.强行给他人注射毒品,使人形成毒瘾的,应以故意伤害罪论处D.窝藏毒品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属于窝藏毒赃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法条竞合,应以窝藏毒赃罪定罪处刑【参考答案】ABC【考点】毒品犯罪、法条竞合【解析】窝藏毒品犯罪所得的财物的,成立窝藏毒赃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前罪属于特别法条,按照法条竞合时特别法条优于普通法条的处理原则,应以窝藏毒赃罪定罪处刑。
缉毒警察掩护、包庇走私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仅构成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由于放纵走私罪的主体只能是海关人员,故缉毒警察不构成放纵走私罪,谈不上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和放纵走私罪之间有竞合关系。
但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和包庇罪、徇私枉法罪之间,可能存在竞合关系。
法条竞合的处理:(1)法律有明文规定如何处罚的遵循罪刑法定原则;(2)法律未规定的一般按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3)若法律未规定的一般按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不能达到罪刑相适应的,按照重法条处理。
A项,在所有毒品犯罪中,成立犯罪不要求数量的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其他犯罪实际上都要求达到一定数量(无论法条是否规定数量较大,都要求数量较大,毕竟成立犯罪要求严重危害社会)。
如乙醚需400千克以上不满3000千克。
A选项说法错误。
B项,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放纵走私的行为,因此缉毒警察掩护、包庇走私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不成立放纵走私罪,而是成立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B选项说法错误。
C项,强迫他人吸毒罪,是指违背他人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强制手段迫使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对他人强行注射毒品的,构成强迫吸毒罪,而非故意伤害罪。
D项,窝藏毒品犯罪所得的财物的,成立窝藏毒赃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前罪属于特别法条,按照法条竞合时特别法条优于普通法条的处理原则,应以窝藏毒赃罪定罪处刑。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上)——真题与解析

第贰拾肆期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上)——真题与解析|「12-02-19」(单选题)甲路过偏僻路段,看到其友乙强奸丙的犯罪事实。
甲的下列哪一行为构成包庇罪?A.用手机向乙通报公安机关抓捕乙的消息B.对侦查人员的询问沉默不语C.对侦查人员声称乙、丙系恋人,因乙另有新欢遭丙报案诬陷D.经法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作证【参考答案】C【考点】包庇罪;犯罪竞合【解析】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故意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
包庇者作假证明可以针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也可能是与案件有次要关系的情节以及与案件本身关系不大但足以对司法机关裁量刑罚发生影响的事实,例如,捏造事实证明受贿罪的被告人曾经试图在案发前退赃。
包庇罪和窝藏罪不同。
窝藏,是指为犯罪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
提供隐藏处所、财物,与帮助其逃匿之苘,不是列举与概括的关系,更不是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的关系,而是并列关系,是指为了避免被司法机关发现、逮捕而提供藏匿的场所、资金,协助其逃走的一切方法。
换言之,帮助犯罪的人逃匿的方法行为,不限于为犯罪的人提供隐藏处所或者财物。
窝藏的方式包括两种:(1)有形的方式。
为被告人化妆、换衣服,提供逃走的资金、伪造的身份证、逃匿必须的工具(如地图、伪造的身份证、指南针等),假扮本犯站在司法机关追捕罪犯所必经的场所。
(2)无形的方式。
用手机等通讯工具或者其他方式向犯罪的人通报侦查或者追捕的动向、劝告犯罪人逃避、将搜查的形式告知逃避中的犯罪者、对欲告发、告诉犯罪的第三人施加压力、为犯罪的人指使逃跑路线。
包庇罪和伪证罪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梳理。
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具有证人身份,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虚假的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陈述,构成伪证罪和包庇罪的竞合,不数罪并罚。
A选项,甲虽然明知乙是犯罪的人,但只是向乙通知警方抓捕的消息,并未向公安机关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
警辅试题及答案

警辅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处以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
以下哪项不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A. 故意制造噪音影响他人正常生活B. 擅自进入他人住宅C. 故意损毁公共设施D.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公安机关的职责?A. 维护社会治安B. 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C. 管理交通秩序D. 管理国家经济答案:D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贪污公款C.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D. 捡到遗失物不归还答案:D二、判断题1. 公安机关在执行职务时,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身体搜查。
()答案:正确2.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协助公安机关工作。
()答案:正确3. 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可以对任何人进行无理由的拘留。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主要职责。
答案: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主要职责包括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查处治安案件,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及依法进行治安管理。
2. 什么是正当防卫,其法律依据是什么?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个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采取的制止行为。
其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
四、案例分析题某日,一名男子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引起周围群众的不满。
一名警察到场后,该男子不仅没有停止,反而对警察进行辱骂。
请分析该行为可能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并说明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
答案:该行为可能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规定,具体可能违反了故意制造噪音影响他人正常生活和对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进行辱骂的行为。
根据法律规定,该男子可能面临警告或罚款的处罚,如果情节严重,还可能被处以拘留。
五、论述题论述公安机关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防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防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不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本部分91-10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破坏监管秩序行为?A.殴打监管人员的B.组织其他被监管人破坏监管秩序的C.聚众闹事,扰乱正常监管秩序的D.殴打、体罚或者指使他人殴打、体罚其他被监管人的正确答案:A,B,C,D解析:《刑法》第315条:依法被关押的罪犯,有下列破坏监管秩序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1)殴打监管人员的;(2)组织其他被监管人破坏监管秩序的;(3)聚众闹事,扰乱正常监管秩序的;(4)殴打、体罚或者指使他人殴打、体罚其他被监管人的。
知识模块:防害社会管理秩序罪2.下列哪种人既是脱逃罪的主体也是破坏监管秩序罪的主体?A.依法被关押的罪犯B.依法被关押的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C.依法被关押的劳教人员D.依法被关押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人员正确答案:A解析:《刑法》第316条: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处……知识模块:防害社会管理秩序罪3.下列哪种情形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A.甲明知张三的汽车没有合法有效的来历凭证而购买的B.乙明知李四的汽车发动机号、车辆识别代号有明显更改痕迹,没有合法证明,而介绍买卖的C.丙明知王五的汽车发动机号、车辆识别代号有明显更改痕迹,没有合法证明,而为其提供机动车来历凭证、整车合格证、号牌的D.丁明知赵六的汽车是盗窃所得,而为其提供伪造、变造的机动车来历凭证、整车合格证、号牌的正确答案:A,B,C,D解析:《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解释》第6条:实施该解释第1条等涉及机动车的行为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行为入主观上“明知”:(1)没有合法有效的来历凭证;(2)发动机号、车辆识别代号有明显更改痕迹,没有合法证明的。
司法卷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关于聚众斗殴罪的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众斗殴罪的主体包括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B.聚众斗殴罪的主体还包括所有的普通参加者C.聚众斗殴罪的主体只包括首要分子D.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罪的主体包括首要分子,其他积极参加者和所有的普通参加者2、贾某由于生意失败,将自己的工厂抵押给他人,债务到期后债权人将其诉诸法院,法院判决贾某败诉,该工厂由法院组织拍卖。
法院组织有关部门查封该厂时,贾某鼓动厂里几百名工人阻止有关部门人员进入,而且还扬言谁敢封就干掉谁,最后导致好几名工作人员受伤,经鉴定是轻伤害。
贾某的行为构成:()( )A.妨害公务罪B.聚众斗殴罪C.故意伤害罪D.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3、自从一化学工厂搬入A 村后,该村清澈的河水一年时间内变成了污浊的浑水,而且河面经常飘着死鱼,当地许多村名有各种不良的身体反应。
经村民举报,有关部门彻查发现该工厂的排泄物有放射性物质,而且该工厂为了节省开支,并没有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该工厂的行为构成:()(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A.故意伤害罪B.投毒罪C.污染环境罪D.不构成犯罪4、下列哪些行为不构成犯罪:()()A.以刺探方法,合法获取国家秘密的B.非法持有属于国际机密的物品,拒不说明来源的C.非法销售窃照专用间谍器材的D.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5、李某在城市的各个街边墙上贴售卖开锁工具的小广告,同时在顾客在购买开始工具时,李某就告诉顾客撬锁的技巧,关于李某的定罪量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买卖行为,无罪B.传授犯罪方法罪C.如果具体犯罪情节特别严重,可以对李某适用死刑D.如果具体犯罪情节特别严重,最高刑只能是15年6、孙某开了家造纸厂,由于上游供应链断层,一直找不到新的木材供应商,影响到正常生产,而且孙某刚和客户签订了大单合同。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练习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练习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简答题第26-27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1.简述强迫卖淫罪与组织卖淫罪的区别。
正确答案:两者的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侵犯的客体不同。
组织卖淫罪侵犯的是社会道德风尚及社会治安管理秩序;而强迫卖淫罪除侵犯社会道德风尚及社会治安管理秩序外,还包括他人的人身权利。
二是实施行为的内容不同。
组织卖淫的行为,是指以招募、雇用、引诱、容留的手段,控制多人从事卖淫活动,不违背受害人意志;而强迫卖淫罪是采用强迫手段,违背卖淫者的意志。
三是故意的内容不同。
组织卖淫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组织多人的故意;而强迫卖淫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则具有强迫的故意。
涉及知识点: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法条分析题第29小题,10分。
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2.《刑法》第335条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试分析法条。
正确答案:本条是有关医疗事故罪的规定。
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医疗事故罪的构成特征:(1)侵犯客体是国家对医疗工作的管理和就诊人的生命、健康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医疗工作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就诊人死亡或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由医务人员构成,包括国家、集体医疗单位的医生、护士、药剂师,以及经主管部门批准开业的个体行医人员。
(4)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涉及知识点: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案例分析题第30小题,15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甲与乙等四人承包了一家饭店,为了招徕顾客,甲等人于1999年4月组织了17名妇女在该饭店卖淫,对不愿意卖淫的丙等三人在强奸后迫使其卖淫。
另外,甲还引诱丁等4名卖淫女吸食毒品。
1999年7月8日,嫖客朱某因费用问题发生争执,甲指使他人将朱某打成轻伤,并当场将来某身上的3000元现金抢走。
治安考试题及答案

治安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下列哪项行为不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A. 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B. 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C. 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D. 在公共场所大声播放音乐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规定的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A. 非法集会、游行、示威B. 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D.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答案:D3.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下列哪项行为属于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A. 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B. 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C.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D.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答案:A4.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下列哪项行为属于侵犯财产权利的行为?A.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B.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C. 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答案:A5.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下列哪项行为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A.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B.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C. 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D. 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答案:A6.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下列哪项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A.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B.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C.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D. 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答案:B7.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下列哪项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A.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B. 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C.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D. 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答案:C8.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下列哪项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A.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B.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C. 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D. 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答案:D9.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下列哪项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A.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B. 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C.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D. 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答案:A10.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下列哪项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A.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B. 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C.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D. 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1.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下列哪些行为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A. 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B. 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C. 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D. 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答案:ABCD12.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A. 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B. 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C.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D.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答案:ABCD13.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侵犯财产权利的行为?A.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B.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C. 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D.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答案:A14.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下列哪些行为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A.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B.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C. 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D. 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答案:A15.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下列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A.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B.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C.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D. 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包括非法集会、游行、示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题库1-4-10
问题:
[单选]张某多次为寻求精神刺激在公共场所拦截、追逐并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张某的行为构成()
A.聚众斗殴罪
B.寻衅滋事罪
C.故意伤害罪
D.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
问题:
[单选]王某为首组织了一个犯罪组织,该组织拥有上百名成员,并配有枪支、刀棍等凶器,其活动主要内容就是代为索讨高利贷,并从中提成。
在索讨高利贷的过程中,因有些债务人无法归还债务,王某等即对其进行殴打,造成多名债务人终身残废。
王某的行为构成()
A.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B.故意伤害罪
C.组织、领导黑社会组织罪和故意伤害罪
D.聚众斗殴罪
问题:
[单选]蒋某因诈骗被判过刑,刑满释放后,蒋某在家中根据他的诈骗经历和有关诈骗手段材料编写了一本关于如何诈骗的书,印发80多本,并主动让领居王某拿去“研究”。
王某看后深受影响,即行作案,诈骗三次,共骗得人民币3960元。
蒋某的行为构成()
A.侵犯著作权罪
B.诈骗罪的教唆犯
C.传授犯罪方法罪
天津11选5
问题:
[单选]某武警战士因受领导批评而怀恨在心,某日人在执勤时,故意倒挂国旗,引起极为恶劣的影响。
该武警战士的行为属于()
A.不构成犯罪
B.寻衅滋事罪
C.危害国家安全罪
D.侮辱国旗罪
问题:
[单选]某饭店使用不洁餐具,引起甲肝传播。
该饭店的行为属于()
A.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
B.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C.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D.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
问题:
[单选]陈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又以其为原料制造毒品。
对陈某的处理应是()
A.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B.制造毒品罪
C.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和制造毒品罪两罪并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