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检测(十一) 小说阅读(三)——中外小说
专题检测(十一) 小说阅读(二)——外国小说

专题检测(十一)小说阅读(二)——外国小说(时间:45分钟满分:40分得分:________)一、(2011·盐城模拟)阅读下文,完成1~4题。
(20分)看护父亲的孩子(意大利) 亚米契斯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一个满身泥水的乡下孩子,来到那不勒斯市一家著名的医院门口,递了一封信给看门人,说要找他入院不久的父亲。
看门人瞥了一眼信的大致内容,就叫了一个护士领孩子过去。
看着病人的样子,孩子哭起来。
病人很瘦,头发变白了,胡须变长了,肿胀的脸又青又暗,皮肤像要破裂似的发亮,眼睛变小了,嘴唇变厚了,全然不像父亲平日的模样。
呼吸很微弱,只有额头轮廓和眉毛还有点像父亲。
孩子叫着:“父亲!父亲!认得我吗?我是西西洛!母亲不能来,叫我来照顾你。
请看看我,跟我说句话吧!”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
“父亲!父亲!你怎么了?我是你的儿子西西洛啊!”正胡乱想着,有人用手轻轻拍他的肩膀,抬头一看,原来是医生。
“不要担心,他脸上发丹毒了。
虽然病情很厉害,但还有希望。
你要细心照顾他!你在这里真是再好不过了。
”从此,西西洛就细心照顾起父亲。
病人常常看着西西洛,好像不很清醒,不过注视他的时间慢慢变长了。
当西西洛用手帕捂着眼睛哭的时候,病人总是凝视着他。
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
他昏睡之后清醒一点儿的时候,总是睁开眼睛寻找看护他的人。
西西洛自己也很高兴,把母亲和妹妹们的事情以及平时盼父亲回国的情形都说给他听,又用深情的话劝慰病人。
到了第五天,病人的病情忽然加重,护士送来的药和食品,只有西西洛喂他才肯吃。
下午四点钟西西洛依旧独自流泪,忽然听见屋外有脚步声,还有人说话:“护士小姐!再见!”这使西西洛跳了起来,激动地抑制住叫喊的冲动。
一个胳膊上缠着绷带的人走了进来。
西西洛站在那里,发出刺耳的尖叫——“父亲!”那人回头一看,也叫起来:“西西洛!”箭似的跑到他身旁:“啊!西西洛,这是怎么回事?你认错人了!你母亲来信说你已经来到医院了,快把我担心死了!西西洛!怎么这样憔悴?我已经好了,母亲、孔赛德拉、小宝宝都好吗?我正要出院!天呀!竟有这样阴差阳错的事!”西西洛想说家里的情况,可说不出话来。
大学中外小说鉴赏练习与答案

1.什么是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中外小说的主要差异表现在哪些地方?4.一个完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5.小说按题材上分,有武侠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讽刺小说、推理小说、神怪小说等;按题旨上分,有、、等;按文体来分,有、、、等;按篇幅上分,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等。
6.小说欣赏要注意些什么?小说鉴赏必须要注意三点:1)、要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作者写作、发表时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子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领会小说所揭示的主题思想;2)、要认真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对有关描写方法的研究,剖析人物形象,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从而深入领会小说的思想和艺术;3)、要研究小说的故事情节、线索、结构式怎样为塑造形象、表达主题服务的。
7.简述中国小说的发展概况。
答:我们把先奏两汉看作是中国小说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说等,都孕育着小说艺术的亦如诗,至唐而一变”。
从中国小说发展史的角度来审视,唐人小说是一次质的飞跃。
小说发展到宋代,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的产生。
文言文小说逐渐转为以白话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同时文言短篇小说的沿着它的轨迹发展。
这样中国小说史自此由文条线索交互发展。
金元时期的文言短篇小说,无论数量或质量都未超过宋代水平。
但发展线索未断,且有一些较有影响的集子言短篇小说在文言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明代也是白话小说谎蓬勃发展的时代。
明末清初,出现了拟话本创作热潮之后,小说创作走向了低谷,至晚清,小说才又繁荣起来。
综前所述,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大体是:宋代以前,是文言短线发展;宋元时代,文言、白话、长篇、短篇、多线发展,呈现出多资多彩的状态。
8.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有哪些规律?答:第一、中国古代小说是来自民间的。
(完整)高考语文专题小说阅读试题(带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小说阅读试题(带答案)专题十四小说阅读[学法――把握人事,洞察百态] [考题位置――第11题](2015•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马兰花李德霞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
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
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
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
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
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
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
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
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
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
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2023中考新题速递专题11 议论文阅读试卷(含答案解析)

议论文一、现代文阅读命运(节选)刘慈欣【阅读导引】①“我”和妻子爱玛租了一艘小飞船在太空中度蜜月,返航时,发现一颗小行星正在撞向地球,为了拯救地球,我们将一台发动机射向小行星,让其偏离了轨道。
没想到,飞船在此之前误入时间蛀洞,来到了白垩纪的地球,“我”毁灭的这颗小行星正是当初撞击地球使恐龙灭绝的那颗。
地球文明会因此发生怎样的变化呢?②再次穿过时间蛀洞时我们感觉到了,宇宙消失又出现,这过程极其短暂,像是太空眨了一下眼,难怪上次穿过时我们没有觉察到。
在穿过蛀洞的一瞬间,一直寂静无声的地球方向立刻传来了嘈杂的无线电信号,但我们的兴奋马上转为失望——那些信号听上去是一阵阵低沉的鸣叫声,我们和计算机都完全无法理解。
我们向地球呼叫,仍然没有回答。
③由于燃料不足,我们的小飞船降落在靠近澳洲的太平洋上,飞船很快沉了下去,我们靠一个小救生筏浮在海面上。
海是熟悉的海,天是熟悉的天,这世界似乎没什么变化。
④我们在海上漂了半个小时后,远远看到了一艘大船,通过打信号弹呼救,一艘外形很古老的大船驶到我们近前,停了下来。
我们看到船员都皮肤黝黑,看不出是什么人种,穿着粗糙的很有沧桑感的衣服。
⑤“啊,还真有人类!”爱玛喊道,眼中涌出激动的泪花。
⑥“我说过人类是万物之灵,总会登上地球文明之巅的。
”我说。
⑦那名船员把我们领到一位体格强壮、有着银色胡须的老人面前,并向我们说了一句话,我们听不懂他的语言,但我戴在胸前的计算机告诉我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是我们的船长。
”船长也向我们说了一句话,计算机翻译道:“你们怎么敢独自在海里漂?不怕被吃掉吗?!”⑧“吃掉?被什么?”我不解地问,计算机把我的话翻译过去。
⑨船长指指前面的海面,我注意到,刚才还十分平静的海面上涌现出一个个大浪包,浪包很快破裂,一头体形巨大的怪兽跃出海面,接着又钻出一头,随着哗哗的水声,海面上很快出现了一大群怪兽。
现在,我和爱玛都明白了我们在6500万年前干的那件事的后果。
⑩恐龙一直活到现在。
高中语文外国小说阅读训练附答案

高中语文外国小说阅读训练附答案(镇海中学高三年级2018年5月全真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4题。
(20分)流光似水[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圣诞节男孩子们又要求一艘划艇。
他们的爸爸说:“没问题。
我们回卡塔古娜再买。
”九岁的托托和七岁的乔尔远比父母想像中来得坚决。
他们齐声说:“不,我们现在就要。
”他们的母亲说:“但是,这儿只有淋浴间的水可以划船。
”她和丈夫的话都没有错。
他们在西印度卡塔吉娜的家有个带海湾船坞的院子,还有一个可容两艘大游艇的棚舍。
反之,他们在马德里这边是挤在卡斯特拉纳街四十七号的五楼公寓里。
可是他俩曾经答应孩子们:如果他们在小学得到全班第一名,就送他们一艘有六分仪和罗盘针的划艇,而他们办到了,所以到头来父母双方都无法推拒。
于是做爸爸的把这些都买来,没跟太太说半句,太太是比他更不愿意还赌债的。
那是一艘美丽的铝艇,吃水线有一道金色条纹。
午餐的时候爸爸宣布:“小艇在车库。
问题是,没有办法由电梯或者楼梯把它搬上来,车库也腾不出多余的空间了。
”可是下一个星期六下午,孩子们请同学来帮忙把小艇搬上楼梯,好不容易才搬到女佣房。
爸爸说:“恭喜。
现在呢?”男孩子们说:“现在没怎么样啊,我们只是要把小艇搁在房间里,现在已经放进来啦。
”星期三爸爸妈妈照例看电影去了。
孩子们成了家里的大王兼主子,他们关上门窗,打破客厅里一盏亮着的电灯灯泡。
一股清凉如水的金光开始由破灯泡流泄出来,他们任由它流到近三尺深,然后开了电灯,拿出划艇,就在屋内的小岛之间随意航行。
这次荒诞的奇航是我参加一次家用品诗歌研讨会,说了几句玩笑话的结果。
托托问我为什么一碰开关灯就会亮,我没有勇气多思考。
“光就像水,你一扭开龙头,它就出来了。
”我说。
于是他们每星期三晚上继续行船,学习使用六分仪和罗盘针,等他们的父母看完电影回家,总发现他们在干干的陆地睡得像天使。
几个月后,他们渴望走更远,就要求全套的潜水装:包括面具、鳍状肢、氧气筒和压缩空气枪。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专题11 小说阅读(教师版)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专题11 小说阅读(2024·重庆·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永远的雪域高原乔正芳①那天下午,天气好得出奇。
夹杂着黑丝的绯红色云朵,似乎要把西天点燃。
看得久了,便感觉目迷神摇。
②连长站在山坡上。
马上就要转业了,这雪原、边界、哨卡,他有太多的留恋和不舍。
战士小洪默默地站在他身边。
③连长注视着前方,似自言自语:“我来和老班长告个别。
”小洪知道老班长是连长心里永远的痛。
那是连长刚来雪原不久,一次和老班长巡逻,不慎摔下悬崖,又恰逢雪崩,老班长为了救他被永远地埋在了雪原……④小洪想起他刚来雪原时,由于水土不服病倒了。
那天,连长偷偷塞给他一个苹果,要知道,在零下三十摄氏度的雪原上,一个新鲜的苹果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
小洪吃完,顿觉神清气爽,病似好了大半。
这时,听到门外巍巍的哭声:“我的苹果呢?谁偷了我的苹果?”原来,连长家嫂子带着六岁的儿子巍巍来雪原探亲,嫂子历经千辛万苦带来一袋苹果,给见到的战士每人一个,最后一个留给了巍巍。
⑤连长看起来有些低落。
小洪抬起头,忽见大团的红云已变成灰云,滚动着汹汹而来。
眨眼功夫,狂风裹挟着暴雪似千万条巨鞭狠狠抽来。
连长一把搂住小洪,猛一侧身,靠在了一块巨石上。
只觉耳边山呼海啸、地动天摇,世界正被一只看不见的巨手疯狂撕扯、摇撼……⑥也不知过了多久,他们睁开眼睛,茫茫雪海中,二人渺小如蚁。
⑦“连长,我们还能回去吗?”小洪快哭了。
⑧“能!当然能!”连长笑着说,“我当兵二十三年了,什么危险没见过!等天亮了,部队一定会来救我们的。
”⑨看着连长胸有成竹的样子,小洪点点头。
⑩时间在慢慢熬着,也不知几点几分了。
⑪棉大衣被冷气穿透了,裹在身上像层铁皮。
小洪手脚麻木,茫然四望,看着因长期在高原生活而心脏早已出问题的连长,心一点点沉下去……⑫连长掏出一支烟,哆嗦着手点燃,递给小洪。
平时,连长是不允许他们抽烟的。
过了会儿,连长又掏出一颗糖,想塞到小洪嘴里。
2022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十一 小说阅读 11-4 Word版含答案

课后对点集训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担水的贾大山老魏是个担水的,一条担杖两只木筲,是他吃饭的家产。
那时没有自来水,城里的每一条街道上,有两眼公用水井,每天早晨和黄昏,井台上就站满了人,有担水的,有抬水的。
那些没有劳力的人家,或是有劳力,自己懒得担水、抬水的人家,就雇一个担水的,一担水二百钱(旧币,等于现在二分钱)。
担水也是一个职业。
老魏在西大街担水。
西大街路北里,有一眼古井,东、北两面是人家的墙壁,西、南两面,短墙环绕,亭台似的。
井台上青石墁地,井口的石头上,有两道深深的沟,是井绳和岁月留下的痕迹。
井很深,水很甜,老魏就从这里打水。
老魏高大的身材,浓眉大眼,脸上有一些络腮胡子;夏日赤膊,冬天穿一身薄薄的黑布棉衣,肩上总是搭着一块抹布似的手巾。
他的年岁不小了,可是力气很充分,干活利落又吵闹。
朝井里“放筲”的时候,手不挨辘轳把儿,任那辘轳自己欢快地旋转着。
筲到水面了,用手把井绳猛地一逮,一摆两摆,扑通一声,一筲水就灌满了。
担起水来,眼睛显得更大了,虎视眈眈的,一副奋勇向前的模样……老魏供应着很多人家喝水,除了西大街,府前街上也有雇他担水的。
有一年夏天,我家房东也想雇他担水:“老魏,给我担水吧,一天十担。
”“十担?”“浇花儿,近,钱不少给。
”我家房东是个财主,土改的时候,“愿”了不少房屋,保留下一座小花园儿。
那座花园儿就在井台对面,里面有一座假山,种着一些花木。
老魏想了一下,不干,他说他只服侍人,不服侍花儿。
老魏照旧给人们担水,路近的二百钱一担,路远的也是二百钱一担。
吃老魏的水,不用付现钱,十天结算一次也行,半月结算一次也行。
谁家雇他担水,他便扔下一句话:“账,你记吧!”“你也记吧,以防差错。
”“错不了,一个凉水!”他说。
老魏没有账簿,用户也没有账簿。
所谓记账,就是他担一担水,用户拿粉笔画一道杠儿,有的画在墙上,有的画在树上,有的画在水缸上。
结算完了,擦掉,重画。
夏日的中午,我们放学回家的路上,经常碰见他担水。
专题11小说的反套路题型(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历史小 说
性又使其允许进行适当的想象、概括和虚 构,具有历史的真实性与文学的虚构性相统 一的特征。另外作为小说,作者对原有的故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 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 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三国演义》一方面反映
事会从语言、人物塑造等形式上做一定的 了较为真实的三国历史,照顾到读者希望了解真
正说着,宝玉和探春也来了,也都入坐听他讲诗。宝玉笑道:“既是这样,也不用看诗。会心处 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黛玉笑道:“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 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我给你这一句瞧瞧,更比这个淡而现成。”说着便把陶渊明的“暧暧 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翻了出来,递与香菱。香菱瞧了,点头叹赏,笑道:“原来‘上’字是从‘依 依’两个字上化出来的。”
评:属于评论体,侧重分 析评价作品思想的优略高下, 带有客观评价的色彩。
感:属于引申体,写作结 合本人实际,联系现实,写自 己的感想、体会、收获,主观 色彩更鲜明。
文学短评是在读后感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即感性上升到 理性。
以《琵琶行》第二小节为例看文学短评
片段一: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用无声衬有声,
1、淡化情节。情节不再是构成小说最核心的因素。它在浓重的抒情语言特点 下展开叙述,显示出散文化的结构特征,缺少传统小说矛盾冲突的戏剧性。 2、淡化人物形象。在传统小说中,作者非常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强调塑造 “典型人物”。而散文化小说却有悖于此。一般以人的心理情绪为结构基点, 小说画面具有跳跃的节奏和较大的空间跨度,显得松散而又随意、自由。 3、散文化小说中,意境是作者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 反映及民情民俗,人的生存的再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检测(十一)小说阅读(三)——中外小说(时间:45分钟满分:43分得分:________)一、(2010·南通、扬州、泰州三市三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23分)哑了的三角琴巴金父亲的书房里有一件奇怪的东西。
那是一只俄国的木制三角琴,已经很旧了,上面的三根弦断了两根。
它高高地挂在墙角,灰尘盖住了它的身体。
可是它从来不曾发过一声悲叹或呻吟。
我叫它“哑了的三角琴”。
有一天午后,好奇的我偷偷溜进父亲的书房,爬上椅子。
当我的手指刚挨到三角琴,耳边一响,三角琴躺在地上,成了几块烂木板。
父亲回来后小心地把它们用报纸包起来,然后慎重地放到橱柜里。
我很后悔,父亲慢慢地抬起头:“孩子,我并不怪你,我不过在思索、在回忆一件事情。
”“说起来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父亲这样地开始了他的故事,他的声音非常温和。
“是我同你母亲结婚后的第二年,我在圣彼得堡大使馆里做参赞。
这一年夏天,你母亲一定要我陪她到西伯利亚去采集囚人歌谣。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监狱里向来绝对禁止囚人唱歌,犯了这个禁例,就要受重罚。
我们来到西伯利亚一所监狱,把来意告诉狱中当局,一个禁卒插嘴说:‘我知道拉狄焦夫会唱歌。
’典狱便叫他把拉狄焦夫领来。
“拉狄焦夫来了,年纪很轻,还不到三十岁,样子一点也不凶恶,如果不是穿着囚衣,戴着脚镣,谁也想不到他是一个杀人犯。
他站在我们的面前,胆怯地望着我们。
当我们说想听他唱歌时,这个囚人暗黑的眼睛里忽然露出了一线亮光,似乎有一种快乐的欲望鼓舞着他。
他望了望典狱,又望着你母亲,略带兴奋地说:‘如果你们可以给我一只三角琴,那么……’典狱叫人找来了一只三角琴。
“这时候秋天的阳光从玻璃窗射进屋子里,正落在他的身上。
他闭着眼睛,弹起琴弦,开始唱起来。
他似乎受到了鼓舞,好像进到了梦里一样,完全忘掉了自己,尽情唱着。
唱完歌,他吻着琴,像母亲吻孩子一样。
“‘尼特加,把三角琴给我拿过来!’典狱毫不动心地对禁卒说。
“禁卒走到拉狄焦夫面前,这个囚人的面容突然改变了:两只眼睛里充满着血和火,脸完全成了青色。
他坚定地立着,紧紧抱着三角琴,怒吼道:‘谁来,我就要杀谁!’你母亲和我,都吓坏了。
“典狱冷酷地说:‘把琴夺下来。
’他这时候明白抵抗也没有用了,便慢慢地让三角琴落在地上,忽然倒在椅子上低声哭起来。
‘我们不能够再帮你什么吗?’你母亲悲声地问。
“‘谢谢你们。
我只想请你们到教堂里点一支蜡烛放在圣母像前,并且做一次弥撒祝安娜的灵魂早升天堂。
’说到安娜这个名字,他几乎又要哭出来,但他马上忍住了。
“门开了,两个兵把他押了出去;脚镣声愈去愈远。
一切回到平静了。
“‘这个拉狄焦夫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凄然地问。
“‘有一天教堂中正在举行婚礼,新郎是一个有钱的中年商人,新娘安娜是本村中出名漂亮的小家女子。
拉狄焦夫忽然闯进来,用斧头把新娘、新郎都砍倒了。
新娘后来死了,新郎成了残废。
拉狄焦夫并没有逃走,他被判了终身惩役罪,也不要求减刑。
从此他的口就永远闭上了。
’禁卒一面说,一面望着桌上的三角琴,最后加了一句:‘三角琴也弄坏了。
’你母亲就花了一点钱向禁卒买来了三角琴。
她把它带回圣彼得堡。
“说来惭愧,我们所答应他的事并不曾做到。
第二年你母亲生了你,过了两年她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现在你母亲睡在圣彼得堡郊外的公墓里,三角琴又被你打碎了,而圣母像前那支蜡烛还没有人去点过,为安娜做的弥撒也没有人去做。
……孩子,你懂得了吧。
”父亲的声音里含有眼泪,同时又含有无限的善意。
我觉得我要哭了。
(选自巴金《复仇集》,有删改) 1.小说开头画线部分对“哑了的三角琴”的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文章的开头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开篇点题,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前后呼应,渲染气氛,奠定全文基调等。
答题时,可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确定其作用。
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三角琴的破旧和沉默;(2分)设置悬念,为下文写“我”取琴和父亲讲述琴的故事作铺垫;(2分)营造了哀伤、凄清的氛围,奠定了小说的感情基调。
(2分)2.小说关于拉狄焦夫的情节安排得很有特色,请结合相关情节作简要分析。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小说叙述情节的方法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
对于拉狄焦夫,本文先写他是一个杀人犯,但他不凶恶,却爱好音乐,再写他忘情歌唱、坚定护琴等,从而引出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显然是运用了倒叙的手法。
倒叙的作用是造成悬念,使所叙述的事件显得更曲折动人。
答案:小说用倒叙的手法描写了拉狄焦夫,(1分)先写他是一个杀人犯却不凶恶,而且爱好音乐,再写他忘情歌唱、坚定护琴、放弃抵抗与哭诉,最后含蓄地交代他杀人获刑背后一个凄美残酷的爱情故事,(2分)这样写使小说情节曲折,有波澜,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2分)3.拉狄焦夫身上体现了哪几组矛盾冲突?请分点概括并作简要说明。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本文的主人公是拉狄焦夫,小说围绕他展开了矛盾冲突,这些冲突有他与安娜之间的,也有外部世界与他内在情感之间的,等等。
考生只要认真阅读全文,分析出人物的情感、人物与人物间的关系,即可概括出答案。
答案:①爱和恨的矛盾冲突。
拉狄焦夫爱安娜,却因安娜没有嫁给他而爱深成仇,把她砍死在婚礼上。
②争与忍的矛盾冲突(反抗与顺从的矛盾冲突)。
拉狄焦夫砍死安娜,却不上诉要求减刑;他为了三角琴怒吼要杀人,却又放弃了抵抗。
③灵与肉的矛盾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拉狄焦夫热爱音乐,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然而他又是一个囚犯,丧失了自由。
④情与理的矛盾冲突。
拉狄焦夫为人和善,本质善良,但做事容易失去理智,冲动、鲁莽。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4.小说题为“哑了的三角琴”,请结合全文,探究其蕴涵了哪几层深意。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
作答此题时,要从“哑了”的字面意义和其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两个方面来解读。
从字面上看,“哑了”是指三角琴再也弹不出声音了。
从深层意义上看,这里的“三角琴”是有其象征意义的,对拉狄焦夫来说,它象征的是爱情和自由等;而对父亲来说,“三角琴”则寄托了他对母亲的哀思,承载着对拉狄焦夫的诺言。
“哑了的”则表明这些都没有变成现实。
答案:①“哑了的三角琴”暗指拉狄焦夫不能自由歌唱的痛苦与绝望;②“哑了的三角琴”象征拉狄焦夫因失去美好的爱情和自由幸福而破灭的生活理想;③“哑了的三角琴”写出了父亲对母亲无尽的哀思和没有践行对拉狄焦夫的诺言而深怀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