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熟语

合集下载

正确使用熟语

正确使用熟语
Page 27
• 4. 谚语

谚语是口头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
刻的固定语句。一般能揭示客观事 理,富有教育意义。
• •
如:众人拾柴火焰高;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Page 28
• 5、格言 一般出于名人之手的警句,在 群众中广泛流传,具有教育意义。
如: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 • 登高必自卑(《礼记》)
成语相互间有意义上的差别,即 使是意义相近、相关的成语仍有语义 轻重的不同、表达重点的不同、范围 大小的不同。
Page 12
例1:“自命不凡”和“自以为是”
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自以为正 确”的意思。但“自以为是”指主观 不虚心,语意较轻;“自命不凡”指 自以为了不起,比别人高明,语义较 重。 ——语义轻重
10、目的关系:削足适履、守株待兔
Page 17
例:“弦外之音”和“弦外有音”
辨析:这两个成语都喻指说话或行 文中另有间接透露而不明说的话。但 “弦外有音”是主谓式,指的是事,多 作谓语、定语、状语;“弦外之音”是 定中式,指的是物,多作主语、宾语。
Page 18
3、从色彩上辨析
成语色彩包括感情色彩和语 体色彩。成语的色彩不同,在使用 时也不同。
Page 43
1 .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 按照线索寻找。 2 .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 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3 .不绝如缕:既形容声音细微,也形容形势 危急。
4 .灯红酒绿:既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5 .独善其身:既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 也指人要搞好自身修养。
Page 25

正确使用熟语

正确使用熟语

D.在国企改革中,某些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打着企业 改制的幌子,侵吞国有资产。
楚汉相争中,刘邦在进军南郑途中烧掉栈道,表示不再返回关中, 用以打消项羽的顾虑;随后又暗渡陈仓,打败楚军,又回到咸阳。 后用来比喻用假象迷惑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 A.李登辉妄言台湾与大陆是“国与国”关系,并 说这是代表“民意”,企图将自己扮装成梁上君 子,真是无耻到极点。 B.乌江市委大力做好公务员队伍的组织建设,使 全市公务员队伍近年存在的良莠不齐的状况有了 根本改变。 C.全世界人民维护和平的力量不可抗拒,战争狂 人妄图推行老殖民主义者弱肉强食的政策,必定 要碰得头破血流。 D.北京十家大医院准备联合推出电话及网上预约 挂号的消息,不胫而走,两天内向有关方面问讯 的人不计其数。
多而杂乱。不能指“我一个人”
D.他虽然很年轻,作品也不多,但在漫画创作方面已是头角 峥嵘,小有名气,受到同行的普遍赞赏。
比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超越寻常,不平凡。
答案:B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形容心里有事。
天津卷
A. 我始终没来得及按照总编的要求修改这个剧本,几年来 我一直耿耿于怀,深感有负他的嘱托。
1、辨明褒贬
3、用准对象
2、识别两可
4、搭配合理
5、吃透词义
7、消除重复 9、摆正谦敬
6、避免混用
8、区别轻重 10、合乎情理
根据字谜填成语
例:染料铺的货品(五颜六色)

盲( 不分皂白 )
牧童玩吉他(对牛弹琴) 六月打颤( 不寒而栗 )
关羽战李逵(大刀阔斧 )
悲剧演完(不欢而散 )
成语 拾趣
答案:D

第05讲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

第05讲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

(七)形近混淆 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 素,在使用上极可能混淆。
如: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 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2008年安徽 卷) 【解析】骇人听闻意思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 事)。“骇人听闻”与“耸人听闻”混淆了。
(六)自相矛盾 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没有错误,但从逻辑事理的 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前后矛盾。如:“拖拉机司机急于赶 路,不走公路,另辟蹊径,沿着江边小道行驶,不料驾驶失控,出了 车祸。”“另辟蹊径”原意是另外开辟一条路,即比喻另创一种风格 或方法。这里如用原意,与“沿着江边小道”相矛盾。如果不注意成 语的意义和整个句子语义的比照,也极有可能使成语的意义和句子的 语义矛盾。 如: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2008年江苏 卷) 【解析】“安土重迁”意为留恋故土,不肯轻易地迁移。而该句说的 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乐意告别家乡,词义与句义完全相反。
第二部分
基础练习
1.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位曾经一文不名的年轻人,经过九年的艰苦奋斗,于2006年创 办自己的公司,如今已是亿万富翁。 B.公司明确规定,严格管理,对春节回家探亲但久假不归的两名人 员已按相关规定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C.千古文章一大抄,说“抄”固然偏激,但写作必然要经过一个模 仿、借鉴的过程,这却是不易之论。 D.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上,中国选手申雪、赵宏博不负众望, 获得了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金牌。 答案 B 解析 B.久假不归:假:借;归:归还。指长期借去,不归还。在 这句话中“久假不归”被误用为长期请假不归。A.一文不名:一 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C.不易之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 的言论。D.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正确使用熟语

正确使用熟语

5、张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 6、那个时候,张大爷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十分令人痛心,到 头来只落得马革裹尸的结局。 7、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 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8、有人对歪风邪气深恶痛绝,可是轮到自己身处其中,也便随 风而走。他们忘了,曾几何时,自己对这些现象又是何等咬牙 切齿。
来源:书面记载的和口头流传的 书面记载的见于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和古代诗 文等,口头流传的包括一些俗语和人们按照成语的 结构规律仿造出来的一些词语。 历史事件:毛遂自荐、完璧归赵、卧薪尝胆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愚公移山、鹬蚌相争 名言名句:老骥伏枥、学而不厌、殚精竭虑、 满招损谦受益 口头用语:七手八脚、欢天喜地、过河拆桥 流行用语:自力更生、舍己救人、百花齐放 来自外语:火中取栗(法国寓言)、天方夜谭 (阿拉伯故事)
例 4. 八年来,张怀书想方设法资助失学儿童的事,实 是罄竹难书,谁也说不清有多少。 例 5. 沙尘暴的形成,与人们对森林的滥砍滥伐有关, 因此,那种目无全牛,忽视整体利益,只顾眼前的行 为是不行的。
【 “罄竹难书” 】 《旧唐书· 李密传》:“密作书移郡县, 数隋炀帝十罪,且曰:‘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 海之波,流恶难尽。’罄竹难书,极言事实之多,难以 尽载,常指罪恶。此句中应改为“举不胜数”或“不胜 枚举” 【“目无全牛” 】源自《庄子· 养生主》,说是庖丁为文 惠君剖牛,文惠王大为惊叹,庖丁释刀曰:“始臣之解 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人们以此喻技艺到了极其娴熟地步,进入得心应手的境
【良莠不齐:好人坏人掺在一起。不表示学习成绩参差不齐。】 【“马革裹尸”意思是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指英勇杀敌,战死 疆场;不是“死得很惨,死后连埋葬的棺材和地方都没有”的意 思。】【“江河日下”比喻事物日趋衰落,情况一天不如一天”。 句中误将“日下”理解为“水流一天天在减少”。】 【“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句中错误地理解为“在 很久以前”或“过了很长时间”。】

正确使用熟语(含成语)

正确使用熟语(含成语)

格言
• 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一般出于名人之 手,而在群众中广泛流传。例如“穷不失 义,富而不骄”(《孟子》)、“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资治通鉴》)、“满招损,谦 受益”(《尚书》)。格言意在阐发事理,多 为警策之辞,所以在议论中引用格言,能 够给人以启示,更富于说服力。
运用熟语提醒:
• ①弄清意思。如“吃白饭” “三只手”。 • ②不少熟语也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熟语 可以是赞扬、歌颂美好品行的,也可用来 调侃人,或用来批评坏人坏事、讽刺不良 现象等。 • ③注重使用场合、语言环境。惯用语等是 民间口口相传的语句,口语化是它的一大 特点,因此公文、报告等严肃的语体文禁 用;在庄重场合、严肃气氛中也不能用, 除非故意用来调节气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全国卷II)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C )
A.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跟他嘻 嘻哈哈,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 B.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 【解析】C项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各尽所能” 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意思是“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主语应该是 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 人,而不能是“博物馆的收费”,应改为“五花 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 八门”。A项“无伤大雅”的意思“指虽有影响 决定。 但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 B项“络绎不绝”意 D.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 思是“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D 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 项“伯仲之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理素质了。
名归。 D.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 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 观止。

正确使用熟语(2)

正确使用熟语(2)

10.【朝思暮想】
形容时刻想念。往往用于思念,而不是
一般意义上的“想”。 误用示例:最近一段时间,寻找好剧本成了不少影视制作
人朝思暮想的事。 . . . . 误用分析:句中的“朝思暮想”可用“梦寐以求”来替换。
11.【不知所云】
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
误用示例: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 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 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 . . . 误用分析:此句指听话人听不懂,而不是陈寅恪先生讲课 内容紊乱或空洞,显然用词不正确。
误用分析:该词只能用于人,不能用于物。
4.【倚马可待】
原意是站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
很快就可以完稿。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 误用示例: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 倚马可待。 . . . . 误用分析:该词不用来形容做事。
5.【炙手可热】
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示例:《大河之舞》自1994年首演以来便炙手可热, . . . . 并且引起了全球的踢踏舞热潮,更被全球艺人一致推崇为 当代最具爱尔兰民族风格的经典音乐剧。 误用分析:该词在此处用错了对象。
8.【噤若寒蝉】
形容不敢做声。噤,闭口不做声。
误用示例:天突然变凉了,同学们衣衫单薄,一个个 噤若寒蝉。 . . . . 误用分析:该词和寒冷没有关系。
9.【火中取栗】
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
大当,无所得。 误用示例:上个月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
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
11.【涣然冰释】
比喻相互间的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
误用示例: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今年春天来得早, 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 . . . . 失所望。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①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 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 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不虞之誉。 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 ②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 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地笑起来。 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 孑然一身地匆匆穿 ③ 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 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 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 一个让人看不懂的店名,能招徕顾客吗? ④一个让人看不懂的店名,能招徕顾客吗? 其实,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贻笑大方。 其实,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万人空巷, ①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 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 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 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②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 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球队望其项背 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 球队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 能够望见脖子和背, (“望其项背”是“ 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 得上”,此当作“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用了) 得上” 此当作“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用了) ③“国足挂帅 一说的准确性到目前依然无从核实, 国足挂帅” ③“国足挂帅”一说的准确性到目前依然无从核实,但人 们都相信这决非空穴来风 空穴来风。 们都相信这决非空穴来风。 空穴来风”指消息、传闻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空穴来风”指消息、传闻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有关方面调解无果后, ④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有关方面调解无果后,不 得不对簿公堂 对簿公堂。 得不对簿公堂。 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 (“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此误解为 到法庭对质” “到法庭对质”)

正确使用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成语(熟语)隋燕一、考点阐释“正确使用熟语”是200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增加的一项内容。

熟语是语言中常用而定型的短语或句子。

“短语”指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句子”指谚语和格言。

将富有时代气息的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熟语纳入考试范围,体现了高考语文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特点。

近年来,成语(熟语)命题的再现率是100%,是高考中的必考题。

成语(熟语)在结构上是个短语,但在使用上只能当一个词来用。

因此,正确使用成语和使用实词原则上没有什么区别。

其难点主要在于:把握成语(熟语)的确切含义,不可望文生义;了解成语(熟语)的使用对象或范围,并结合具体语境恰当使用。

解题难度加大了,更有利于检测考生灵活运用成语(熟语)的能力。

二考向预测:(一)综合性越来越强,由于客观题的逐年减少,有可能把熟语的使用和辨析同义词合二为一,也可能把这一考点和修改病句的考点结合起来以主观题的形式在第二卷出现,这些都使这一考点具有更大的综合性。

(二)选取的测试熟语不避熟就生,都应是大家耳熟能详,应用范围较广的,如雨后春笋,差强人意,一文不名,墙倒众人推,三下五除二,回马枪等,而且不回避以前已经考过的成语三考试形式1、作为选择题中的错别字选项出现。

例: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004全国卷甲)A、梦魇春风和煦不可或缺有志者事竞成B、置喙如日中天轻歌曼舞燕雀安知鸿鹄之志C、忤逆毛骨耸然拭目以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D、什物荆棘丛生天随人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应选B项。

B项书写全部正确。

A项“有志者事竟成”应为“有志者事竟成”;C项“毛骨耸然”应为“毛骨悚然”;D项“天随人愿”应为“天遂人愿”)2、成语、熟语的互换使用。

例: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俗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四字格成语(92年三南卷)①凡遇院中公文,送府用印,孙大人动辄横挑鼻子竖挑眼,当即驳回。

(吹毛求疵)②“豪强”和“官家”,历来一个鼻孔出气,狼狈为。

(沆瀣一气)③本人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又有何妨?(直言不讳)④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正是蚕食鲸吞的时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忌:语义重复,画蛇添足
指出以下句子成语运用出现的问题: 1、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 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难以说出口的隐情
2、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 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3、调查显示,如果丈夫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 男子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对自己进行 心理折磨。 “自惭形秽”指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 愧,成语里已隐含有“感到”之意,故重复。
指出以下句子成语运用出现的问题:
1、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的考 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屡试不爽”指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2、一过春节,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 了;偌大一个村庄只落得万人空巷,好不 清冷。
“万人空巷”,意即“很多人走出巷而聚集在一 块,形容人多,场面热烈”。
3、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价值的石刻作品, 上面的各种花虫鸟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美观,也形容 装饰布置的漂亮. 4、冬天老年人户外锻炼要量入为出,以步 行为益. “量入为出”指根据收入多少来定支 出的限度.
例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 ( ) A.本书如能使读者有所得,不责怪我等瞎说一气, 就心安了。如大方之家不吝赐教,我等就更加敬谢不 敏了。 B.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发人 深省,给今天的座谈会作了一个很好的总结,我下面 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C.课堂上,王丽跟语文老师争论了起来,对这种班 门弄斧的做法,有些老师不以为然。 D.今天我们学习千古美文《赤壁赋》,你们一定要 洗耳恭听,可不要开小差,否则,愧对我们大家都喜 爱的大文豪——苏轼。
3、能得到先生为拙作所写的读后感,正是狗尾 续貂,令我十分高兴。
“狗尾续貂”,指不好的东西接续好的东西。 谦辞,只能用于己身。
5、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 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 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 么道理,多用作自谦,而用于别人不恰当。 根据句意,此处可改为“畅所欲言”。
解析: A.“方兴未艾”意指事物正在发展, 尚未达到止境,褒义词。这里用于“向农民打 白条”这种拖欠农民工资的现象,是褒贬误用。 B.“不可一世”意即不赞许同时代的任何人,形 容人狂妄至极。这个成语是贬义的,用在“最 出色”的政治人才高适身上是褒贬误用。C.“不 可收拾”指场面、形势等往坏的方面发展而难 以控制,为贬义词,不能形容表演艺术家事业 的蓬勃发展。D.“暗送秋波”原意指暗中眉目传 情,后多引申为献媚取宠,暗中勾搭,多含贬 义,符合句中语境。 答案: D
3、很多落马的贪官在受贿之初就心有余悸 “心有余悸”义为危险事情虽然过去了, 回响起来害怕,与“之初”矛盾. 4、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 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 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安步当车”意思是慢慢地步行,表现出 的是一种闲适平和的心情。而句中描述的 是抗洪抢险时的情景,情况紧急又遇上暴 雨如注,该成语与所在的语境很不协调, 是不恰当的。
解析: A.“不期而遇”指事先没有约定而 意外地相逢,含有“意外”的意思;而“突然” 是指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出乎预料,也含有 “意外”的意思,因此句中“不期而遇”和 “突然”重复。B.“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 的意思,句子表达简明准确。C.已经“丰富多 彩”,怎么还“十分”?重复累赘。D.“真知 灼见”意即正确透彻的认识,用“到位”来修 饰它,亦嫌重复。 答案: B
口说耳听往下传授,适用对象一般为学问技艺 等,用于传播消息,对象不当
例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 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栩 栩如生,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B.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 9· 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寥寥无几。 C.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遭遇罕见干旱,洛杉矶市独树 一帜,往水库里投放了近1亿个塑料球,以期高效 节水,这种塑料球能有效阻止湖水蒸发。 D.中国男篮以大比分输给西班牙队后,姚明怨声载 道,指责队员缺乏战斗力。
四忌:敬谦错位,角度不当
指出以下句子成语运用出现的问题: 1、我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 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别人的 敬意,只能对人。 2、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 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有点 敝帚自珍的意味。
“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不好,可是自己珍视。它 是一个谦词,只能对己,不能对人,例句将它用于 编辑对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的态度就犯了谦词敬用 的错误。
正确使用熟语
( 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成语误用类型
一忌: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 语的含义。有些成语有古今两个意思, 但在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它的本义 已经不复存在,而只保留了它的引申义。 命题者利用这一点故意望文生义错用成 语,如不注意这一特点,考生就容易犯 “舍本逐末”的错误。
六忌:不合逻辑,搭配不当
指出以下句子成语运用出现的问题:
1、领导者应当在问题出现之时就未雨绸缪,
而不应在问题出现之后惊慌失措。
“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事先” 显然与“出现之时”在逻辑上有所冲突。
2、王大妈爱干净是这一带出了名的,家中 的各种物件总是摆设得有条不紊。
“有条不紊”的意思是做事或写文章条理清晰, 一点不乱,侧重于“条理性”,与“爱干净” 两者之间缺乏语意逻辑上的联系
5、曾几何时将大展宏图! 时间过去没多久(过去式) 6、在一些大城市,共享单车尽管投放量大, 但是在高峰时段仍然供不应求,我们都司 空见惯了调度单车一刀就被“抢光”的景 象。 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
七忌:范围不清,轻重失当
指出以下句子成语运用出现的问题: 1、每个考生都应该充分作好复习,否则上了 考场万一有三长两短,会影响正常水平发挥。 指意外的灾祸、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此处重词轻用. 2、这个问题,无论伊朗还是美国,其媒体报 道都与美国官方、军方的表态自相矛盾。
例题: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向农民打白条,这种现象方兴未艾,对此国务院及 时发出通知加以制止,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收到预期 的效果。 B.后世合称的“高岑”,此时也登上了边塞的舞台。 高适有着不可一世的气派,整个唐代大诗人中政治 才干最出色、官做得最大的就数他了。 C.如果不是因为他必须得唱,并一唱而不可收拾,终 于成为美国一位家喻户晓的表演艺术家的话,他可 能会在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酒吧里当一辈子默默无闻 的琴师。 D.抗战开始不久,土匪司令王老虎就向日寇暗送秋波, 后来干脆卖身投靠,成了日寇的忠实走狗。
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说得动听。贬义 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褒义 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贬义 倾巢出动:比喻全部出动,多用于贬义 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 论着(多指坏事)。

三忌:对象不当,张冠李戴
成语均有其特定的使用对象,有的成语 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的只适 用于特定的物,有着特定的“方向性”, 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 把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方向性”有意 弄错。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适用对象, 特定的“方向性”,使用起来就会出现 毛病。
4、来到实习工厂后,厂领导对我们的工作 和生活做了周密安排,真是无所不至. 指凡是能做的做到了(用于坏事) 改为无微不至 5、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 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 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凤毛麟角”,是指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 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褒义贬用
c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一曝十寒 做事无恒心 别无长物 危言危行 三人成虎 形容贫穷。 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误解为不好的言行) 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
会使人信以为真。
(误解为人多力量大)
二忌:褒贬误用,色彩不当
指出以下句子成语运用出现的问题:
1、同学们,考入大学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 让我们志存高远,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老 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直挂云帆济沧海! 2、李局长,多谢您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真是大快人心! 3、有些人起点不高,天资较差,但若能潜下 心来认真积累,长此以往,以岁月的悠长 弥补天资上的缺陷,一样能够取得成就。
3、一年一度的花市又到了,各种花卉,争奇斗妍, 国色天香,美不胜收。 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或比喻人,不用于其它花卉。 4 、李老师当班主任 20 年,日理万机,积劳成疾仍 坚持工作。
“日理万机”常指君王或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于处 理繁多的政务,词义很重,不能用在老师身上 5、社区餐厅明天营业,消息一出,社区居民口耳 相传。
解析: A.“敬谢不敏”意思是恭敬地表 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多作推辞做某事的 婉辞。句中是感激不尽之意,用得不妥。 B.“狗尾续貂”为谦辞,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 到好东西的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 作品),符合语境。C.在行家面前卖弄 本领, 不自量力。但课堂上争论不能说是“班门弄 斧”。D.“洗耳恭听”,谦辞,指恭敬而认 真地听,用于听别人讲话,不能用于要别人 听自己讲话。 答案: B
解析: A.“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
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用来形容“演 出”显然不妥;B.“寥寥无几”意思是 非常稀少,没有几个,符合语境。 C.“独树一帜”指风格独特新奇,自成 一家 。D.“怨声载道”意即怨恨的声音 充满道路,形容很多人怨恨的声音,这 里指姚明个人,不妥。 答案: B
需要注意使用对象、范围的成语: 倚马可待:特指人文思敏捷 天伦之乐:家庭之间的欢乐 让梨推枣:专指兄弟友爱
指出以下句子成语运用出现的问题: 1、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 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 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的本义是形容书籍很多,不指别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