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可湿性粉剂容易胀气的原因

合集下载

各种农药剂型的特点

各种农药剂型的特点

各种农药剂型的特点
农药剂型是指农药在市场上销售前的物理形态和包装形式。

不同的农药剂型具
有不同的特点,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常见的农药剂型及其特点。

1. 液体剂型:液体农药剂型包括悬浮剂、乳剂、可湿性粉剂等。

特点是易于稀
释和使用,易于吸附在植物表面,并且具有较好的覆盖性。

悬浮剂在稳定性上较好,可以长时间悬浮在水中使用;乳剂在增溶性上较好,能够与水混合均匀形成乳状液。

但是,液体剂型对于贮存和运输要求较高,易受温度和光照影响,容易降解。

2. 固体剂型:固体农药剂型包括粉剂、颗粒剂、片剂等。

特点是贮存和运输方便,不受环境影响,耐长时间保存。

粉剂和颗粒剂易于均匀散布在农作物上,但易受风吹雨淋影响,降雨后需要重新施药。

片剂携带方便,使用简单,但易受机械挤压和撞击而破碎。

3. 气体剂型:气体农药剂型主要包括烟雾剂和气雾剂。

特点是能够快速扩散到
整个作物范围,渗透性强,覆盖面广。

烟雾剂通过燃烧释放有毒气体,适用于防治土壤传播的病虫害;气雾剂则是将液体农药喷雾成微小的液滴,形成气雾,适用于室内温室和密闭环境中的病虫害防治。

不过,气体剂型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对人身和环境造成伤害。

总而言之,不同的农药剂型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农药的选择和
使用过程中,应根据病虫害类型、作物种类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农药剂型进行防治。

此外,要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使用说明进行正确使用和储存,以确保农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农药可湿性粉剂的质量和助剂问题探讨

农药可湿性粉剂的质量和助剂问题探讨

也 是指 可 湿 粉 被 水 润 湿 的能 力 。如 果 可 湿 粉 加 入 水 中 , 经 空 间 , 刺 激 了不 少 企 业 对 可湿 粉 研 发 和 生 产 的投 入 。 不 搅 拌 , 规 定 时 间 内 即 能 破 水 润 湿 , 明 润 湿 性 合 格 。在 同时 , 在 说 由于 可湿粉不 用化学 溶剂 , 对环 境污 染较小 , 符合
油 、 浮 剂 并 称 为 农 药 三 大 剂 型 , 防 治 农 业 病 虫 草 害 中 悬 在
在 目前农 药市场上 , 于同一品种 和含量 的可湿 粉, 对
起 到 至 关 重要 的 作 。可 湿 性 粉 剂 ( t beP w r WP , 不 同 厂 家 的 产 品 质 量 差 距 很 大 。一 些 企 业 出 于 打 造 品牌 Wet l o e , ) a 简 称 为 可 湿 粉 . 指 可 以 充 分 被 水 润 湿 、 够 均 匀 分 散 在 的 考 虑 , 往 对 可 湿 粉 的 质 虽 要 求 较 高 , 此 , 论 是 外 是 能 往 因 不 水 中的 极 细 粉 末 。 可湿 粉 是 由 粉 剂 逐 步 改 良而 来 。 六 六 观 还 是 内 在 质 量 ,都 经 得 起 检 验 。但 也 有 为 数 不 少 的 厂 六 在 上 个 l 六 、 十年 代 是 著 名 的 农 药 之 一 , 防 治 农 作 家 ,对 产 品 质 量 不 做严 格 要 求 ,或 者 是 由 于 技 术 力 量 不 址纪 七 在 物 害 虫 方 面 得 到 广 泛应 用 , 主 要 剂 型 就 是 粉 剂 。但 粉 剂 足 , 方 未 经 优 化 , 产 的 可湿 粉 往 往 出现 结 块 、 袋 、 其 配 生 涨 分
但 往 往 由于 其 p 值 过 高 或 者 过 低 , 者 与 它 助 剂 配 伍 H 或

农药杀虫剂易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农药杀虫剂易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1、改变乳化剂; 2、同时提高相对亲油性乳 化剂的比例。
浑浊
1、乳化剂的比例不对; 2、溶剂、助溶剂问题或乳化剂 选择不对。
1、可恢复:调整乳化剂比 例;
2、不可恢复:提高溶剂用 量或重新筛选乳化剂。
农药乳油制剂常出现的问题
分解率高
原药降解
1、加入稳定剂; 2、调整助剂; 3、调整溶剂体系; 4、调整 PH 值。
1、加入稳定剂; 2、控制原材料水分; 3、调整溶剂; 4、调整乳化剂。
农药乳油制剂常出现的问题
析晶 析油
1、溶剂用量不够; 剂亲油性不够;
1、提高溶剂用量; 2、调整复合溶剂比例; 3、改变溶剂; 4、改变乳化剂; 5、加入稳定剂。
• 通俗讲制剂是活性的农药原药和其他惰性(非活性)的物 质的混合物。
• 分类(大体12种):乳油(EC)粉剂(DP)可湿性粉剂(WP) 颗粒剂(GR)水剂(AS)悬浮剂(SC)超低容量喷雾剂(ULV)可 溶性粉剂(SP).微胶囊剂(MC)水乳剂(EW)水分散性粒剂 (WG)烟剂(FU)
浮膏、沉淀 分层
变色
原药本身的不稳定
可加入稳定剂
• 在我国早期的制剂产品主要以 :高毒、高残留、高污染
为主。
• 发展前景 乳油、可湿性粉剂 2000 年前后比例在 70%以上,而 2009
年 7 月下降到 60%左右。剂型发展的方向将向水基化、粒状化以及有环保 意义的新剂型发展。但乳油和可湿性粉剂仍占大半壁江山;新剂型如水乳剂, 水分散粒剂发展很快,市场前景广阔;另外一些如缓释剂等发展缓慢,有待 开发。
1、乳化剂的亲油 性不够,具体表现 为乳化 颗粒粗,无蓝光, 但非油珠下沉; 2、乳化剂的用量 不够。
1、原药分解; 2、水分偏高; 3、溶剂互溶性不 好; 4、乳化剂选择不 当。

提高农药可湿性粉剂质量的方法重点

提高农药可湿性粉剂质量的方法重点

提高农药可湿性粉剂质量的方法张荣胜(深圳市朗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关键词:可湿粉润湿剂DCM-82、提高悬浮率助剂wgwin D06、可湿粉润湿快速农药可湿性粉剂是当今农药重要的剂型之一,与乳油、悬浮剂并称为农药三大剂型,在防治农业病虫草害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湿性粉剂(Wettable Power,WP),简称为可湿粉,是指可以充分被水润湿、能够均匀分散在水中的极细粉末。

可湿粉是由粉剂逐步改良而来。

六六六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著名的农药之一,在防治农作物害虫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剂型就是粉剂。

但粉剂有一个缺陷,就是在使用时,由于不能被水润湿,无法兑水喷洒,常常使用喷粉机直接在田间喷粉,受风力气流影响,粉尘常常漂移,利用率很低。

不仅浪费农药,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因此在田间使用越来越少。

取而代之的是可湿性粉剂。

农药可湿性粉剂一般兑水喷雾使用。

可湿粉加入到喷雾器里,按照使用要求加入水,稍加搅拌后,可湿粉即可均匀分布在水中,形成悬浊液。

喷雾时漂移较少,在靶标上分布均匀。

因此,在田间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目前农药市场上,对于同一品种和相同含量的可湿粉,不同厂家的产品质量差距很大。

一些企业往往出于打造品牌的考虑,对可湿粉的质量要求较高,不论是产品外观还是内在质量,都经得起检验。

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厂家,出于降低成本的目的,选用低劣的助剂,对可湿粉产品质量不做严格要求;或者是由于技术力量不足,配方未经优化,生产的可湿粉经常出现结块、涨袋、分解、变色等质量问题,轻则导致药效下降,重则导致严重药害或根本无法使用,造成退货甚至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公司的信誉和经销商对公司的信心。

衡量农药可湿粉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是悬浮率。

所谓可湿粉悬浮率,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悬浮在水中的农药有效成分占加入的农药有效成分的比率。

悬浮率越高,农药粒子在水中分布越均匀,喷洒浓度越均匀,药效就越高。

悬浮率过低,农药粒子迅速沉降在喷雾器底部,局部浓度过高,造成田间施药浓度不均匀,影响防治效果,有时候甚至导致药害。

农药粉剂与可湿性粉剂有何区别

农药粉剂与可湿性粉剂有何区别

农药粉剂与可湿性粉剂有何区别在使用农药时,粉剂农药和可湿性粉剂农药是常见的两种剂型。

但在使用中许多农民把这两种粉剂等同使用,不但达不到防治效果,给生产带来损失,反而浪费了农药。

虽然两种粉剂外观均为粉末状,但性质及使用方法却有很大的区别。

一是它们的构成成分不同。

粉剂农药是由一种或多种农药原药与陶土、粘土等填料混合,经机械加工粉碎混合而成,粉碎末经过200号筛目,粉剂直径在100微米以下,粉粒较粗不易结块,其有效成分含量只有百分之几;而可湿性粉剂它是由一种或多种农药原药和填料陶土等,加入一定数量的洗衣粉等湿润剂,经机械加工粉碎混合而成,其颗粒细度比粉剂更小,粉粒直径在74微米以下,粉碎细度99.5%通过200目筛目,其有效成分含量高于粉剂农药,一般为20%~70%。

二是粉剂农药不能对水使用。

粉剂农药的使用方法为直接喷粉、撒施、拌种、土壤处理或配制毒饵等,使用前不能对水稀释,因粉剂不易被水湿润,也不能分散和悬浮在水中,所以不能对水喷雾使用。

因此粉剂适用于缺水的地区及需控制湿度的温室、大棚。

在早、晚作物有露水时使用,粉剂易于粘附。

其缺点是在喷撒过程中容易滑落而随风飘移,宜在早晚无风或风力微弱时使用。

三是可湿性粉剂不能喷粉使用。

可湿性粉剂它能使疏水性的粉剂能被水所湿润,并能均匀地悬浮在水中,其悬浮率一般在60%以上,可使液体药剂充分粘着在植物和有害生物体表面上,使药剂发挥触杀或胃毒作用。

因它吸湿性强,加水后能分散和悬浮在水中,所以可湿性粉剂主要是对水喷雾使用,也可用来对水喷药制作毒饵和土壤处理等用。

它含有易吸湿的湿润剂,能使粉剂农药结块或成因,故不能作粉剂喷粉使用,同时也不能作毒土撒或拌种用,因为它的分散性能差、浓度高,易产生药害。

可湿性粉剂使用时配制成液态,故其在作物上粘附性好,防治效果一般比粉剂农药要高。

农药变质的特征有哪些?应该如何保存?

农药变质的特征有哪些?应该如何保存?

农药变质的特征有哪些?应该如何保存?农药是我们农药生产过程中常用到防治病虫害侵袭的一种药剂,国家对农药的使用要求非常的严格。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一些农户买回农药后放了很长时间,实际已经变质或者失去药效了。

那农药变质的特征有哪些?应该如何保存?一、农药变质的特征有哪些?1、热溶法:把有沉淀物的乳剂农药连瓶一起放入50℃的温水中,1小时后,如沉淀物慢慢溶解,说明该药尚未失效。

若沉淀物很难溶解或不溶解,则该药已是变质失效了。

2、振荡法:乳剂农药出现油水分离时,可用力振荡,摇动药瓶,静置1小时后,如仍出现分离层,说明此药已经失效。

3、漂浮法:取可湿性粉剂农药1克,均匀地撒在200毫升清水面上,如在1分钟内湿润并沉入水的为未失效农药,反之则是失效农药。

4、稀释法:取乳剂农药100克,放入玻璃瓶中加水300克。

用力振荡,静置半小时后,如果药液浓度不均匀,上面有乳油出现,底部有沉淀物,说明此药已失效。

乳油越多,药性越差。

5、悬浮法:取可湿性粉剂农药50克,放入玻璃容器内,加水搅匀,静置10分钟后,若农药溶解性差,悬浮的粉粒粗,即为失效农药。

二、农药应该如何保存?1、防止日晒。

用棕色瓶子装着的农药一般需要避光保存。

需避光保存的农药,若长期见光曝晒,就会引起农药分解变质和失效。

例如乳剂农药经日晒后,乳化性能变差,药效降低。

所以在保管时必须避免光照日晒;微生物活性制剂受强光照射,活性菌就会失去活性。

2、存放农药的地方,温度应不超过25℃,更要注意远离火源,以防药剂高效分解;微生物源农药保存需要格外引起重视。

低温要注意防冻,温度保持在1℃以上;防冻的常用办法是用碎柴草、糠壳或不用的棉被覆盖保温。

3、挥发性强的农药要注意密封,避免挥发降低药效,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对已失效或剩余的少量农药不可在田间地头随地乱倒,更不能倒入池塘、小溪、河流或水井;也不能随意加大浓度后使用,应采取深埋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4、农药要集中存放在一个地方,做好标记。

农药中毒的症状与紧急救治

农药中毒的症状与紧急救治

农药中毒的症状与紧急救治农药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化学物质,它可以有效地控制农田中的害虫和杂草。

然而,如果不正确使用或处理农药,容易导致人体中毒。

农药中毒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农药中毒的症状及紧急救治方法。

一、农药中毒的常见症状1. 呼吸系统症状:呼吸急促、气喘、胸闷、咳嗽等。

2. 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疼、恶心、呕吐、四肢无力、手脚麻木等。

3. 消化系统症状:腹部不适、腹胀、腹泻等。

4. 皮肤反应:皮肤红肿、过敏性皮疹等。

5. 全身表现:多汗、乏力、全身酸痛等。

二、对于不同类型的农药中毒应采取相应的紧急救治措施1. 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对人体神经系统有很大的影响。

一旦发生中毒,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并确保通风良好。

同时,解开患者紧身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失去意识,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2.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主要通过刺激神经或抑制胆碱酰胆碱钥匙独板的作用起到杀虫作用。

遇到氨基甲酸酯中毒者,应立即将其送至开阔的地方,并避免继续接触农药物质。

3. 除草剂中毒:除草剂主要通过接触皮肤引起皮肤烧伤、红肿等反应。

如果发现有人被除草剂浸湿或溅到,请立即帮助受害者脱离事故现场并带其进行急救处理。

4. 杀虫剂中毒:如果被杀虫剂污染的食物或饮料误食,应立即漱口,然后给患者服用大量的清水。

并前往医院就诊。

5. 其他农药中毒:一般来说,无论何种类型的农药中毒,人们都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开阔的地方,并保证通风良好。

在异色物质不再暴露在身体表面后,可以取下所穿的衣物。

随后,要对受害者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等积极急救措施。

三、预防农药中毒为了降低农药中毒的风险,请密切关注以下几个预防措施:1. 使用农药前仔细阅读产品标签上的说明,并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和处理农药。

2. 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手套、面罩、安全眼镜等。

3. 避免直接接触农药溶液或粉末,并尽量避免吸入浓度高的气体。

不同剂型的农药使用区别

不同剂型的农药使用区别

不同剂型的农药使用区别
一、粉剂。

粉剂不易溶于水。

一般不能加水喷雾,低浓度的粉剂供喷粉用,高浓度的粉剂用作配制毒土、毒饵、拌种和土壤处理等。

粉剂使用方便,工效高,宜在早晚无风或风力微弱时使用。

二、可湿性粉剂。

吸湿性强,加水后能分散或悬浮在水中。

可作喷雾、毒饵和土壤处理等用。

三、可溶性粉剂(水溶剂)。

可直接对水喷雾或泼浇。

四、乳剂(也称乳油)。

乳剂加水后为乳化液,可用于喷雾、泼浇、拌种、浸种、毒土、涂茎等。

五、超低容量制剂(油剂)。

是直接用来喷雾的药剂,是超低容量喷雾的专门配套农药,使用时不能兑水。

六、颗粒剂和微粒剂。

是用农药原药和填充制成颗粒的农药剂型,这种剂型不易产生药害。

主要用于灌心叶、撒施、点施、拌种、沟施等。

七、缓释剂。

使用时农药缓慢释放,可有效地延长药效期,所以,残效期延长,并减轻污染和毒性,用法一般同颗粒剂。

八、烟剂。

烟剂是农药原药、燃料、氧化剂、助燃剂等制成的细粉或锭状物。

这种剂型农药受热汽化,又在空气中凝结成固体微粒,形成烟状,主要用来防治森林、设施农业病虫及仓库害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可湿性粉剂容易胀气的原因问:为什么生产的可湿粉WP,发到市场上不到三个月,就会胀气,包装袋鼓鼓的,甚至连纸箱都胀破了?请问是什么原因?怎样预防?答:可湿粉胀气一般有以下原因:1。

原药与载体的伍配性不好。

因为载体上的电荷分布加速了原药的分解。

2。

原药本身的质量不佳(含量过低、合成工艺、杂质等)制成的成品多少有些问题。

3。

配方组成不合适。

此类问题居多。

选用助剂时没有关注与原药的配伍性。

可能会造成不同成分的反应,导致可湿粉质量变差,可能会胀气。

4。

可湿粉水分含量过高,往往会引起质量问题。

储存时间越长,出问题的几率越大,包括胀气。

农药制剂胀气是农药企业里长期以来没有很好解决的技术难题,也是农药制剂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虽然国家对企业和行业有关农药标准没有具体要求和规定,但是由于影响农药商品外观,畸形怪状而被视为不合格产品,农药制剂胀气不但对生产厂家带来经济损失,而且在安全问题上潜伏隐患,有时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一、常见农药严重胀气表现1. 100ml农药塑料瓶底本来是向内凹,起抗压作用的,结果变成向外凸出。

有的像冬瓜屁股,有的像个小炸弹模样无法直立摆放。

经销商要求退货。

2. 笔者曾看见过某单位放在热贮恒温干燥箱上,已经胀成像电灯泡模样的100ml 的热贮农药试样塑料瓶。

3. 200~300ml 的塑料瓶装农药,有的腆着个大肚子,像个罗汉。

4.农药塑料瓶盖子被瓶里高压胀裂开口。

5. 农药热贮试验时,因胀气爆裂瓶子引起燃烧起火,造成严重的后果。

6. 笔者曾打开过一瓶50ml塑料瓶装农药时,“嘭!”的一声像鞭炮炸响。

7. 固体制剂包装袋鼓鼓囔囔,像充满了气似的,等等。

二、农药各种制剂为什么会胀气毫无疑问,胀气是由于制剂本身的蒸气和产生的各种气体的总压力,大于大气压力所造成的,具体来说是由下列诸多原因所造成的。

1. 农药剂型一般来说水性化剂型如微乳剂、可溶性液剂等相对乳油剂型比较容易胀气,特别是热贮14天实验,有胀气现象。

有时甚至很严重,很少有不胀气的。

2. 农药原药农药原药是否容易造成制剂胀气取决于它的挥发性和蒸汽压的高低。

如敌敌畏,灭多威等农药,由于其挥发性强,蒸汽压力大而胀气。

3. 农药原药分解农药原药因各种因素影响如水解、光解、酰基化、烷基化、氧化、还原以及各种酶存在下促使农药化学反应而分解。

稳定性差的农药如乐果、敌敌畏、有机磷粉剂等自然贮存两年的分解率高达30%~50%。

很多分解产物会胀气。

4. 溶剂溶剂的沸点越低,在同一温度下与沸点高的溶剂相比其蒸汽压越大,因而容易胀气。

例如用低沸点溶剂二氯甲烷、甲醇、丙酮等做溶剂复配农药制剂时,胀气严重。

5. 农药制剂里有化学反应发生酸性农药制剂里加入碱性之类助剂,或碱性农药里加入了酸性农药之类助剂,而引起化学反应生成各种气体和水分而胀气。

特别是有化学放热的反应发生,胀气更甚。

6. 为了达到农药制剂所需要的PH值,而用易挥发或挥发性强的助剂如氨水等来调节,非胀气不可。

7. 包装材料被腐蚀复配农药制剂时所用的助剂对包装材料聚酯型塑料瓶有腐蚀作用,使之变薄、变软、变性降低耐压性能而胀气。

如高含量的二甲基甲酰胺、磷酸三苯酯等对塑料瓶的腐蚀十分利害。

8. 包装材料抗压性能差,瓶壁太薄,瓶子抗压设计欠佳。

9. 环境温度过高农药产品长期贮放在高温、日晒场所或高温仓库比较容易胀气。

有资料表明温度升高10℃有机磷农药水解化学反应速度增加4倍。

水解反应产物以及水解产物的进一步降解都可能产生低沸点物质和气体。

温度升高同样对其他类型的化学反应起加速作用和增加蒸气压力作用。

农药塑料瓶子在高温下变软也降低了抗压性能,等等。

三、探讨解决农药制剂胀气的办法1. 阻止农药原药有效成分分解现代现有的农药原药种类繁多,新农药不断开发问世,含量高低不同,所含杂质复杂,要求稳定条件各异,再加上复配一般有二元或三元农药原药混配而增加了稳定技术的难度,因此要阻止各种农药原药的有效成分分解这是个天大的课题,无论从深度和广度去论述都是鸿篇巨著,有待制剂大师、农药泰斗去完成。

笔者只能在这里从较小的视野,有限的角度,一般的经历和体会作一些肤浅的探讨。

如何使农药制剂稳定,在规定的两年贮存期内,原药分解率在规定的分解率指标之内,要根据不同农药原药、组分科学地选择助剂,合适的PH值范围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易水解的农药必须严格把住各种可能给制剂带来水分的进水关。

例如需要用乙醇复配的易水解的有机磷农药乳油制剂,就不能随便选用工业乙醇做溶剂。

因为工业乙醇含有标准的4%~5%水分。

而应选用无水乙醇。

乳化剂也不能选用一般的500#钙盐,因为它的含水指标为≤12%。

而应选用无水500#钙盐。

如果用带水或含有水分高的助剂来复配,水解是肯定的。

胀气也有可能发生。

要阻止农药原药有效成分的分解,实践证明加进相应的农药原药稳定助剂,有助于减少和阻止农药有效成分的分解。

双甲脒原药是很不稳定的农药杀螨剂,在潮湿的情况下会分解,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3月,购进双甲脒有效成分为98%的双甲脒400kg。

由于20%双甲脒乳油制剂不稳定,极易分解而没有生产。

笔者2005年9月到海南正业公司后负责这个项目的制剂研究工作。

从仓库取样送公司质检部门检测双甲脒的有效成分含量时,结果只有86%。

双甲脒原药半年时间减少12个百分点,年分解率为24%,同时样品瓶子胀气。

笔者采取一些阻止双甲脒分解的措施后,经过不断的探讨和实验,终于在今年4月20日的送检样品热贮14天后的分解率只有0.522%,大大低于国家和行业规定的5%的标准。

并且消除了胀气现象。

复配农药制剂时尽量选择沸点在100℃以上的溶剂,最好多用高沸点150~300℃的溶剂。

不用低沸点的有机溶剂是防止农药制剂胀气的有效办法。

3. 提高农药制剂的沸点采用高沸点的溶剂能有效地提高农药制剂的沸点,能有效地防止和减少溶剂的胀气现象。

如果从价格和性能方面考虑非要用低沸点的有机溶剂的话,就应该设法提高由低沸点溶剂所造成的沸点下降的现象,才能确保农药制剂不胀气或少胀气。

例如典型的低沸点溶剂二氯甲烷的沸点只有39.7℃。

而农药制剂规定的14天热贮温度为54±2℃。

可想而知,如果不提高二氯甲烷的沸点高于54±2℃以上的话,若用二氯甲烷来复配任何制剂都是不可能的。

因为高于它的沸点它就迅速和大量的蒸发而严重胀气。

虽然二氯甲烷在密封的状态下,其在气相和液相中的含量保持平衡,而农药塑料瓶子胀气成电灯泡模样或可能胀破瓶子酿成事故是非常危险的。

但是如果在制剂里加进合适的助剂,就肯定能把二氯甲烷的混合液沸点提高到140~170℃的范围,此时二氯甲烷就被紧紧地束缚在农药制剂里,有效的阻止它逃逸到塑料瓶子的空间里造成严重胀气的发生。

4. 防止酸碱化学反应发生一般来说大多数农药原药都是在酸性环境里稳定或比较稳定的。

因此切忌加进碱性之类的助剂。

酸碱化学反应的常识就是生成水和盐的反应产物。

如果固体制剂里的有酸碱化学反应产生,则包装袋里的水分既造成粉剂的结块又不断蒸发而憋气,在夏天高温季节非胀气鼓起不可。

5. 不用易挥发性的酸碱作为制剂的PH值调节剂,如果用氨水、碳酸盐类等物质作为PH值调节剂的话,这些助剂在制剂里,特别是在高温的季节则易生成大量氨气、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分而胀气。

6. 对于用易挥发或蒸发压力大的农药原药如敌敌畏、灭多威等原药复配的农药制剂,除避免上述有关胀气的因素外,还要设法增加制剂内部分子、原子和离子之间的引力。

办法是增加制剂的黏度减少其流动性,不使液面上的分子那么容易跑到液面空间里去胀气。

7. 利用一些特殊的助剂吸收造成胀气的气体分子。

例如对苯二酚就能有效地吸收氯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分子。

8. 对于水性化制剂,由于水的沸点在常压下是100℃属低沸点溶剂。

所以水性化制剂的沸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剂含水量的多少。

如果水性化制剂再加进大量的低沸点有机溶剂甲醇、乙醇、丙酮之类的话,则整个制剂的沸点比水的沸点更低。

所以要尽量少使用低沸点的有机溶剂,尽量用高沸点溶剂。

还可以通过增加制剂的含盐量来提高整个制剂的沸点。

使用黏度大的乳化剂,使用增粘剂增加制剂的黏度有利于减少胀气。

9. 少用或限用对农药塑料瓶有严重腐蚀的有机助剂如磷酸三苯酯、二甲基甲酰胺等。

10. 不同容量的农药塑料瓶子壁厚要有统一标准规定,保证壁厚在一定的厚度范围之内,不能为了降低成本而降低厚度。

塑料瓶子的形状结构要符合抗压要求,或尽可能提高抗压能力。

11. 改善贮存农药仓库的通风降温条件有的农药企业仓库夏天库内温度高达40℃左右,农药长时间在此高温下烘烤,瓶内气压升高,瓶子变软,抗压性能降低,胀气难以避免。

12. 采用金属瓶子或玻璃瓶子包装对于容易胀气但是附加值又高的农药品牌可以考虑用铝或铝合金瓶子包装。

对于一般的农药制剂,如果确实无法解决胀气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权衡玻璃瓶不胀气和破损率的利弊与因胀气卖不出的得失,考虑是否可以采用玻璃瓶子来包装农药。

玻璃瓶子内塞不像塑料瓶子铝箔封口那么严密,不管橡胶内塞还是塑料内塞都起到一定的泄压作用,但要保证不漏农药为前提,并注意装卸和运输的安全。

农药原药分解可以造成胀气,但是农药制剂胀气并不等于农药原药一定分解。

笔者在公司负责的商品名为青虫立灵水的农药有效成分灭多威,经热贮14天后检测就没有分解,但是却有胀气,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所以根据农药制剂胀气与否作为农药原药有效成分是否分解失效是不准确的。

但是农药制剂的胀气现象严重影响了农药商品的外观,属不正常状态,难以取信于用户。

这正反映出我国农药在剂型上,在制剂应用研究上的薄弱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