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测技术设计书
测绘工程项目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内容

测绘类工程项目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提供缩写提纲。
测绘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个人交流学习使用目录目录11.技术设计书名称 (2)2.任务概述 (2)2.1....................................................................... 目标22.2................................................................... 区域概况22.3................................................................... 资料情况23.技术设计方案 (3)3.1...................................................... 编写技术设计书的依据33.2............................................................. 级平面控制测量33.3.......................................................... 等级高程控制测量33.4................................................................... 地形测量33.4.1.航空摄影测绘 (3)3.4.2.野外数字测绘 (4)3.5................................................................... 工程测量43.6............................................................... 沉降变形测量43.7............................................................... 专题地图编绘44.新技术、新仪器的要求 (5)4.1............................................................. 各工序作业要求54.2................................................................. 建议和措施55.提交资料 (5)6.测绘技术总结报告编写提纲 (5)6.1................................................................... 控制测量56.1.1.概况 (5)6.1.2.施测执行规范 (6)6.1.3.已有高等级控制资料 (6)6.2................................................................... 地形测图86.2.1.执行规范 (8)6.2.2.参考规范 (9)6.2.3.地形测图 (9)6.3................................................................... 工程测量91.技术设计书名称2.任务概述2.1.目标说明任务名称,来源,委托方单位全称,作业区范围、地理位置,行政隶属,工程项目内容,工程量,产品种类及形式,要求达到何种规范要求及何种特殊要求,完成期限和产品接收单位等。
1:500航测技术设计书

河北泊头市1:500航空摄影测量设计书一、任务来源与地理概况“数字泊头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建设将紧密结合泊头市特点,以满足泊头市委、市政府及政府各部门信息化工作为基础,以城市管理和领导科学决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数字泊头基础建设。
“数字泊头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项目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大比例尺地形图、数字航空正射影像图、三维建模、地名地址等基础数据采集,以“三维建模”软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为支撑,建立泊头市多尺度、多分辨率、多种类的城市空间数据基础体系,构建统一的、权威的城市地理空间基础平台,促进地理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推动城市信息化进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为市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基于空间位置的应用服务。
随着“数字泊头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的启动,20xx年5月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河北省第二测绘院为中标单位。
基础数据的准备是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根据“数字泊头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工作内容及泊头市国土资源局对项目的工作安排和技术要求,编制了本项目控制测量、1:500地形图测绘及地名地址调查技术设计书,作为本项目实施的作业依据。
二、现有控制资料测区内有高等级平面控制点共有5个,分别为国家B级控制点1个:1149、国家C级控制点4个:C144、C152、C161、C164。
经检核,已有控制点精度良好,可以作为本次二等、四等平面控制网的起算点。
测区内有国家二等水准点13个:II沧沉121、II沧沉122、II沧沉123、II沧沉47、II沧沉46-1、II沧沉16、II沧沉15、II沧沉14、II沧沉9、II沧沉13、II沧沉48、II沧沉49、II高铁26,经检核,已有水准点精度良好,可以作为本次四等水准网的起算点。
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7°,投影面为参考椭球面。
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三、作业技术依据1、《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CH/Z 3001-20102、《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CH/Z 3002-20103、《低空数子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CH/Z 3003-2010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 3005-20105、《数字航摄仪检定规程》CH/Z 8021-20106、《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7、GB/T 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8、《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9、《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1) ;10、《1:500 1:1000 1:2000 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15967-2008);四、作业流程4.1 平面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7°,投影面为参考椭球面。
航测技术设计书范本

航测技术设计书范本(正文)项目名称:航测技术设计书范本项目背景:航测技术是一项在航空器上应用技术手段,通过对地球表面进行摄影、测量和遥感的系统科学,为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国情监测和资源环境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
为了规范航测技术设计,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特制定本航测技术设计书范本。
一、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建立统一的航测技术设计书范本,以规范航测技术设计过程,提高航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技术要求1. 航测机对空间定位和姿态测量精度的要求;2. 航测机相机系统的参数和性能要求;3. 航测机飞行平台和数据采集系统的要求;4. 航测数据处理和加密传输的要求;5. 航测产品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的要求。
三、技术设计书内容航测技术设计书应包括以下内容:1. 总体设计部分(1)航测区域范围和任务要求;(2)航测机选型和配置参数;(3)航测相机系统参数和性能需求;(4)航测数据处理和传输方案。
2. 系统设计部分(1)航测机与航测相机系统互联配置;(2)机载传感器与航测机接口设计;(3)航测座舱布局和人机工程设计;(4)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3. 算法设计部分(1)航测机空间定位和姿态测量算法;(2)导航遥感成像算法;(3)数据处理和加密传输算法。
4. 产品设计部分(1)数据产品定义和生成流程;(2)产品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
四、技术标准航测技术设计书应符合以下技术标准:1. GB/T 30933-2014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规范;2. GB 50473-2009 航测工程地图质量控制规范;3. GB 50201-2006 数字地图质量规范;4. GB 50189-2005 航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规范。
五、项目进度计划本项目的进度计划如下:1. 项目启动和方案设计(1个月);2. 技术要求和设计书编制(2个月);3. 验证和修改设计书(1个月);4. 完善和发布设计书(1个月)。
六、项目团队与资源本项目的团队与资源包括:1.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和协调工作;2. 技术专家:负责对航测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设计;3. 数据处理人员:负责对航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4. 项目资金和设备支持:提供项目所需的经费和设备资源。
航测各阶段任务流程

一、前期技术准备项目合同签订以后,技术管理人员应该到测区完成两个任务。
第一项任务是了解甲方需求,完成工程的技术交底。
现场进行踏勘,了解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气候情况、交通状况、地质地貌特点、地物复杂程度等,并和用户进行技术上的沟通,确定所要使用的坐标系统、中央子午线、投影面高程、高程系统、基本等高距、图幅分幅规格及图号编排、数据格式等,并询问用户有无规范之外的特殊要求。
第二项任务是收集已有成果及图件,为工程技术设计提供资料。
同时向用户收集有关资料:测区基本用图(1:10000、1:50000地形图)测区范围、已有控制点成果(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点之记。
随后即可编写技术设计书。
二、航摄技术设计书与航空摄影有关资料收集到受益后,摄影公司即可编写航摄技术设计书,根据工程任务挑选合适的摄影仪器,按照合同要求选择合适的摄影比例尺对整个测区进行航空摄影,获取合格的航空摄影像片。
三、航测内外业技术设计书根据现场踏勘及技术沟通情况,并依据合同内容,技术科应尽快编写内、外业技术设计,确定整体施工方案,及时安排外业队外出测区作业,这样才能尽快拿出外业成果,提交内业工序作业,这样也才能够保证工期。
应该优先完成外业设计,内业设计在内业开工之前完成即可。
四、航测外业航测外业主要包括基础控制测量、像片控制测量、像片(纸图)调绘、碎部测量(野外补充测量)。
外业成果是整个航测工程的基础资料,外业成果的可靠与否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一定要严格按照技术设计作业。
1、基础控制测量一般情况下,测区已有高等级的控制点数量有限,分布也不是很均匀,难以满足航测成图要求,这就要求适当加密一些基础控制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像片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
目前基础控制测量主要采用GPS快速静态定位方法或光电测距导线测量。
测量完后一定要认真检查原始观测记录手簿,没有错误方可进行计算,一定要确保测量成果的精度合乎规范要求。
2、像片控制测量像控点包括平高点、平面点、高程点三种。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湘潭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太浮山旅游公路1:2000数字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学院: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3年5月25日湘潭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XX公路1:2000带状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学号:姓名:专业:指导教师:系主任:一、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主要内容:1、航空摄影技术设计。
航空摄影基本技术指标和要求,航摄参数的确定。
2、基础控制测量。
包括四等首级平面控制网、一级导线加密控制网方案以及四等水准。
3、1:2000数字线划图(DLG)生产技术设计。
航空摄影测量实施方案,1:2000数字线划图(DLG)生产工作流程,像控点布设及测量,内业空三加密,数字线划图成果的制作。
基本要求:1、设计方案可行,精度合理,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2、应提供必要的技术设计图表。
3、应参照《测绘技术设计规定》并结合项目要求编写设计书的基本内容。
4、论文格式及文本要求应符合湘潭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文本要求规定。
二、重点研究的问题1、航空摄影方案设计2、基础平面和高程测量方案设计3、1:2000数字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方案设计四、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应收集的资料:测区范围、测区内地理概况、交通、气象、居民等情况说明;已有测绘资料情况;测区1:1万地形图;[1] 孔祥元,郭际明.控制测量学下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2]中国标准出版社第四编辑室.测绘标准汇编摄影测量与遥感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3]GB/T 18314-2009 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4]GB/T 12898-2009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5]CH 1002-1995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6]GB/T 7929-1995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7]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CJJ 8-99城市测量规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8]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JJG C10-2007公路勘测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9]赵吉先,吴良才,周世健.地下工程测量[M].北京:测绘出版社,2011[10]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王泽民.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11]CH 1002-1995 测绘产品质量检查验收规定.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12]CH/T 1004-2005 测绘技术设计设计规定.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湘潭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评阅表学号5 姓名周技专业测绘工程毕业设计题目:太浮山旅游公路1:2000数字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湘潭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鉴定意见学号:5 姓名:周技专业:测绘工程目录太浮山旅游公路1:2000数字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摘要:航空摄影测量指的是在飞机上用航摄仪器对地面连续摄取像片,结合地面控制点测量、调绘和立体测绘等步骤,绘制出地形图的作业。
航测无人机策划书3篇

航测无人机策划书3篇篇一航测无人机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地理信息数据需求的不断增长,航测无人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升我们在航测领域的竞争力,计划开展航测无人机项目。
二、项目目标1. 研发性能稳定、精度高的航测无人机系统。
2. 提供高质量的航测数据服务。
三、项目内容1. 无人机研发与制造选择合适的机体材料和动力系统。
集成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
2. 数据采集与处理制定科学的飞行计划,确保数据全面准确。
建立高效的数据处理流程,精确的地图、模型等。
3. 技术团队组建招募具有无人机研发、航测技术经验的专业人才。
4. 市场推广参加行业展会,展示产品和服务。
与潜在客户建立合作关系。
四、项目实施步骤1. 前期调研([具体时间区间 1])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
考察相关技术和产品。
2. 研发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2])完成无人机的设计与制造。
进行多次测试与优化。
3. 数据采集与处理体系建立([具体时间区间 3])搭建数据处理平台。
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
4. 团队组建与培训([具体时间区间 4])招聘所需人才。
开展内部培训。
5. 市场推广(持续进行)制定营销策略。
逐步拓展市场份额。
五、项目预算包括研发费用、设备采购、人员工资、市场推广等各项费用,具体预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制定。
六、风险评估与应对1. 技术风险:可能遇到研发难题或技术瓶颈,通过与专业机构合作、加强研发投入来解决。
2. 市场风险:市场竞争激烈,需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突出优势。
3. 政策风险:关注相关政策法规变化,及时调整项目策略。
篇二《航测无人机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航测无人机具有高效、精准、灵活等特点,能够快速获取地理信息数据,为众多行业提供重要的支持。
本项目旨在研发一款高性能的航测无人机,满足市场对高质量地理信息数据的需求。
二、项目目标1. 设计并制造一款具有先进性能的航测无人机。
航测作业技术流程大纲纲要大纲

航测各阶段任务流程一、前期技术准备工程合同签订以后,技术管理人员应该到测区完成两个任务。
第一项任务是了解甲方需求,完成工程的技术交底。
现场进行踏勘,了解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气候情况、交通状况、地质地貌特点、地物复杂程度等,并和用户进行技术上的沟通,确定所要使用的坐标系统、中央子午线、投影面高程、高程系统、根本等高距、图幅分幅规格及图号编排、数据格式等,并询问用户有无标准之外的特殊要求。
第二项任务是收集已有成果及图件,为工程技术设计提供资料。
同时向用户收集有关资料:测区根本用图〔 1:10000、1:50000 地形图〕测区范围、已有控制点成果〔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点之记。
随后即可编写技术设计书。
二、航摄技术设计书与航空摄影有关资料收集到受益后,摄影公司即可编写航摄技术设计书,根据工程任务挑选适宜的摄影仪器,按照合同要求选择适宜的摄影比例尺对整个测区进行航空摄影,获取合格的航空摄影像片。
三、航测内外业技术设计书根据现场踏勘及技术沟通情况,并依据合同内容,技术科应尽快编写内、外业技术设计,确定整体施工方案,及时安排外业队外出测区作业,这样才能尽快拿出外业成果,提交内业工序作业,这样也才能够保证工期。
应该优先完成外业设计,内业设计在内业开工之前完成即可。
四、航测外业航测外业主要包括根底控制测量、像片控制测量、像片〔纸图〕调绘、碎部测量〔野外补充测量〕。
外业成果是整个航测工程的根底资料,外业成果的可靠与否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 , 一定要严格按照技术设计作业。
1、根底控制测量一般情况下,测区已有高等级的控制点数量有限,分布也不是很均匀,难以满足航测成图要求,这就要求适当加密一些根底控制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像片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
目前根底控制测量主要采用 GPS快速静态定位方法或光电测距导线测量。
测量完后一定要认真检查原始观测记录手簿,没有错误方可进行计算,一定要确保测量成果的精度符合标准要求。
2、像片控制测量像控点包括平高点、平面点、高程点三种。
航测技术设计书

一、任务来源二、地理概况三、项目内容1、制作1:1000地形图(平方千米)四、作业依据一、《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大体要求》CH/Z 3001-2021二、《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CH/Z 3002-20213、《低空数子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CH/Z 3003-2021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 3005-2021五、《数字航摄仪检定规程》CH/Z 8021-20216、《全世界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21);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21);八、《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九、《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21) ;10、《1:500 1:1000 1:2000 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15967-2021);1一、《YS-200无人机操作规程》。
五、飞行平台和航摄仪一、飞行平台:YS-200无人机。
翼展2100mm,机长850mm。
续航时间75分钟,正常续航速度76km/h,弹射起飞,伞降回收。
二、航摄仪:SonyA7R。
3700万像素,焦距35mm。
六、技术设计作业流程图4 数码航空摄影测量工作流程图一般规定采用YS-200无人机野外航测数据收集,采用UAS 和软件进行数字化制图。
本测区投影方式采用高斯-克吕格3°带投影,中央子午线为117度。
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大体等高距为米地形图分幅按50cm×50cm矩形分幅。
图名应采用地理名称(自然村)、行政或企(事)业单位名称进行命名。
图名精练,唯一。
、控制网设计采用河北省CORS系统,利用已知的控制点为起算点。
航测设计依据《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要求肯定基准面高程,并依照规范要求进行航摄分区的划分和航线布设。
①摄区划分分区界限应与图廓线相一致;分区内地形高差不该大于1/4相对航高;在能够确保航线的直线型前提下,分区应尽可能划大;本地面高差突变或有特殊要求时,分区界限可以破图廓划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任务来源
二、地理概况
三、项目内容
1、制作1:1000地形图(平方公里)
四、作业依据
1、《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CH/Z 3001-2010
2、《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CH/Z 3002-2010
3、《低空数子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CH/Z 3003-2010
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 3005-2010
5、《数字航摄仪检定规程》CH/Z 8021-2010
6、《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8、《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
9、《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1) ;
10、《1:500 1:1000 1:2000 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15967-2008);
11、《YS-200无人机操作规程》。
五、飞行平台和航摄仪
1、飞行平台:YS-200无人机。
翼展2100mm,机长850mm。
续航时间
75分钟,正常续航速度76km/h,弹射起飞,伞降回收。
2、航摄仪:SonyA7R。
3700万像素,焦距35mm。
六、技术设计
作业流程
图4 数码航空摄影测量工作流程图
一般规定
采用YS-200无人机野外航测数据采集,采用UAS 和软件进行数字化制图。
本测区投影方式采用高斯-克吕格3°带投影,中央子午线为117度。
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基本等高距为米
地形图分幅按50cm×50cm矩形分幅。
图名应采用地理名称(自然村)、行政或企(事)业单位名称进行命名。
图名简练,唯一。
、控制网设计
采用河北省CORS系统,利用已知的控制点为起算点。
航测设计
依据《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要求确定基准面高程,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航摄分区的划分和航线布设。
①摄区划分
分区界线应与图廓线相一致;分区内地形高差不应大于1/4相对航高;在能够确保航线的直线型前提下,分区应尽量划大;
当地面高差突变或有特殊要求时,分区界线可以破图廓划分。
分区摄影基准面的高度(h 基),以分区内具代表性的高点平均高程(h 高)与低点平均高程(h 低)之和的二分之一求得。
②航线布设方向
航线按东西向直线飞行。
特定条件下,亦可根据地形走向与专业
测绘的需要飞行;常规航摄航线应与图廓线平行敷设。
某些情况下,航线应沿图幅中心线敷设;按专业测绘的要求和特殊的地形条件敷设航线;水域、海区常规敷设航线时,应尽可能避免像主点落水,要确保所有岛屿覆盖完整,并能构成正常重叠的立体像对;测图控制作业非常困难的地区,可根据用户的设计要求,敷设控制航线。
③摄影时间
航摄季节应选择本摄区最有利的气象条件,并要尽可能的避免或减少地表植被和其他覆盖物(如:积雪、洪水、沙尘等)对摄影和测图的不良影响,确保航摄像片能够真实地显现地面细部。
选择航摄时间,既要保证具有充足的光照度,又要避免过大的阴影,一般根据摄区的太阳高度角和阴影倍数选定。
④航摄范围覆盖
摄区边界覆盖保证:航向覆盖超出摄区边界线应不少于2条基线。
旁向覆盖超出摄区边界一般不少于像幅的50%,最少不小于像幅的35%。
⑤像片重叠度
航向重叠度和旁向重叠度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
⑥补摄和重摄
航摄过程中出现的绝对漏洞、相对漏洞及其他严重缺陷必须及时补摄。
漏洞补摄必须按原设计航线进行。
补摄航线的两端一般需超出漏洞外两条基线。
像控点测量
1、本测区共布设像控点350个,其中巴克什营100平方公里,布设像控点150个,虎什哈160平方公里,布设像控点200个。
像控点全部采用白色反光带。
2、像控点的加密:局部地区进行像控点加密。
均选刺在线状地物交角良好的交点上或影像小于0.2mm的点状地物中心,高程变化较小,在相邻像片上影像清晰便于联测的目标。
点位实地的判刺精度为图上0.1mm。
当点位高出或低于地面目标时,均量其至地面比高,注至。
3、像控点整饰:像片正面整饰,平高点和高程点均以刺孔为中心,绘7mm直径的圆,平高点用红色、高程点用绿色整饰,点号与高程用分式表示。
像片反面整饰用铅笔,略图绘在2cm×2cm的方框内,在方框旁加注点位简要说明,刺孔影像、桩位、略图说明一致。
并注明了点号,选刺者、检查者的签名。
4、像控点联测:像控点联测采用GPS RTK测量技术。
对采用RTK 测量技术进行的像控点的平面和高程作了抽样检验(详见表一和表二)。
检验结果证明,平面坐标中误差为±。
高程中误差为±均达到像控点测量的精度要求,完全满足了航空测量内业的加密需要。
七、实施方案
八、质量控制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