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测技术设计书
1:500航测技术设计书

河北泊头市1:500航空摄影测量设计书一、任务来源与地理概况“数字泊头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建设将紧密结合泊头市特点,以满足泊头市委、市政府及政府各部门信息化工作为基础,以城市管理和领导科学决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数字泊头基础建设。
“数字泊头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项目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大比例尺地形图、数字航空正射影像图、三维建模、地名地址等基础数据采集,以“三维建模”软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为支撑,建立泊头市多尺度、多分辨率、多种类的城市空间数据基础体系,构建统一的、权威的城市地理空间基础平台,促进地理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推动城市信息化进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为市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基于空间位置的应用服务。
随着“数字泊头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的启动,20xx年5月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河北省第二测绘院为中标单位。
基础数据的准备是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根据“数字泊头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工作内容及泊头市国土资源局对项目的工作安排和技术要求,编制了本项目控制测量、1:500地形图测绘及地名地址调查技术设计书,作为本项目实施的作业依据。
二、现有控制资料测区内有高等级平面控制点共有5个,分别为国家B级控制点1个:1149、国家C级控制点4个:C144、C152、C161、C164。
经检核,已有控制点精度良好,可以作为本次二等、四等平面控制网的起算点。
测区内有国家二等水准点13个:II沧沉121、II沧沉122、II沧沉123、II沧沉47、II沧沉46-1、II沧沉16、II沧沉15、II沧沉14、II沧沉9、II沧沉13、II沧沉48、II沧沉49、II高铁26,经检核,已有水准点精度良好,可以作为本次四等水准网的起算点。
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7°,投影面为参考椭球面。
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三、作业技术依据1、《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CH/Z 3001-20102、《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CH/Z 3002-20103、《低空数子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CH/Z 3003-2010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 3005-20105、《数字航摄仪检定规程》CH/Z 8021-20106、《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7、GB/T 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8、《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9、《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1) ;10、《1:500 1:1000 1:2000 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15967-2008);四、作业流程4.1 平面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7°,投影面为参考椭球面。
航测技术设计书范本

航测技术设计书范本(正文)项目名称:航测技术设计书范本项目背景:航测技术是一项在航空器上应用技术手段,通过对地球表面进行摄影、测量和遥感的系统科学,为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国情监测和资源环境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
为了规范航测技术设计,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特制定本航测技术设计书范本。
一、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建立统一的航测技术设计书范本,以规范航测技术设计过程,提高航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技术要求1. 航测机对空间定位和姿态测量精度的要求;2. 航测机相机系统的参数和性能要求;3. 航测机飞行平台和数据采集系统的要求;4. 航测数据处理和加密传输的要求;5. 航测产品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的要求。
三、技术设计书内容航测技术设计书应包括以下内容:1. 总体设计部分(1)航测区域范围和任务要求;(2)航测机选型和配置参数;(3)航测相机系统参数和性能需求;(4)航测数据处理和传输方案。
2. 系统设计部分(1)航测机与航测相机系统互联配置;(2)机载传感器与航测机接口设计;(3)航测座舱布局和人机工程设计;(4)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3. 算法设计部分(1)航测机空间定位和姿态测量算法;(2)导航遥感成像算法;(3)数据处理和加密传输算法。
4. 产品设计部分(1)数据产品定义和生成流程;(2)产品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
四、技术标准航测技术设计书应符合以下技术标准:1. GB/T 30933-2014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规范;2. GB 50473-2009 航测工程地图质量控制规范;3. GB 50201-2006 数字地图质量规范;4. GB 50189-2005 航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规范。
五、项目进度计划本项目的进度计划如下:1. 项目启动和方案设计(1个月);2. 技术要求和设计书编制(2个月);3. 验证和修改设计书(1个月);4. 完善和发布设计书(1个月)。
六、项目团队与资源本项目的团队与资源包括:1.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和协调工作;2. 技术专家:负责对航测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设计;3. 数据处理人员:负责对航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4. 项目资金和设备支持:提供项目所需的经费和设备资源。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湘潭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太浮山旅游公路1:2000数字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学院: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3年5月25日湘潭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XX公路1:2000带状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学号:姓名:专业:指导教师:系主任:一、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主要内容:1、航空摄影技术设计。
航空摄影基本技术指标和要求,航摄参数的确定。
2、基础控制测量。
包括四等首级平面控制网、一级导线加密控制网方案以及四等水准。
3、1:2000数字线划图(DLG)生产技术设计。
航空摄影测量实施方案,1:2000数字线划图(DLG)生产工作流程,像控点布设及测量,内业空三加密,数字线划图成果的制作。
基本要求:1、设计方案可行,精度合理,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2、应提供必要的技术设计图表。
3、应参照《测绘技术设计规定》并结合项目要求编写设计书的基本内容。
4、论文格式及文本要求应符合湘潭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文本要求规定。
二、重点研究的问题1、航空摄影方案设计2、基础平面和高程测量方案设计3、1:2000数字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方案设计四、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应收集的资料:测区范围、测区内地理概况、交通、气象、居民等情况说明;已有测绘资料情况;测区1:1万地形图;[1] 孔祥元,郭际明.控制测量学下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2]中国标准出版社第四编辑室.测绘标准汇编摄影测量与遥感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3]GB/T 18314-2009 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4]GB/T 12898-2009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5]CH 1002-1995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6]GB/T 7929-1995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7]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CJJ 8-99城市测量规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8]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JJG C10-2007公路勘测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9]赵吉先,吴良才,周世健.地下工程测量[M].北京:测绘出版社,2011[10]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王泽民.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11]CH 1002-1995 测绘产品质量检查验收规定.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12]CH/T 1004-2005 测绘技术设计设计规定.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湘潭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评阅表学号5 姓名周技专业测绘工程毕业设计题目:太浮山旅游公路1:2000数字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湘潭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鉴定意见学号:5 姓名:周技专业:测绘工程目录太浮山旅游公路1:2000数字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摘要:航空摄影测量指的是在飞机上用航摄仪器对地面连续摄取像片,结合地面控制点测量、调绘和立体测绘等步骤,绘制出地形图的作业。
航测11000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

107国道以西、黄河大堤以南区域得1:1000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福建省海陆勘测有限公司二零一九年五月十四日107国道以西、黄河大堤以南区域得1:1000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项目承担单位(盖章):福建省海陆勘测有限公司审核意见: 设计负责人:审核人: 主要设计人:年月日年月日批准单位(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年月日ﻬ目录一、ﻩ概述1ﻩ1、测区概况ﻩ12、任务来源 (1)3、任务内容1ﻩ4、主要完成得工作量ﻩ25、投影、坐标与高程系统2ﻩ二、技术要求.................................................. 31、执行技术标准 (3)2、数学基础与图幅规格ﻩ5三、ﻩ准备阶段ﻩ51、前期准备工作结构5ﻩ2、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划分6ﻩ3、成立项目部ﻩ74、编写技术设计书.............................................. 75、设备筹备 (9)6、人员培训.................................................... 9四、正射影像图生产 (10)1、专业软件10ﻩ2、数学精度要求10ﻩ2、像控点选取要求11ﻩ2、飞行及摄影设备............................................. 133、飞行质量要求14ﻩ4、影像质量要求1ﻩ55、飞行任务规划............................................... 16五、数字地形图生产16ﻩ1、测绘专业软件16ﻩ2、数学精度要求 (16)六、ﻩ数字航测测量建模 (18)1、空三加密18ﻩ2、加密要求................................................... 183、模型分块重构 (19)七、ﻩ立体测图1ﻩ91、工作流程19ﻩ2、数据判绘采集得一般规则20ﻩ3、数据采集21ﻩ4、地物补测................................................. 335、质量检查34ﻩ6、发现得问题及采取得措施..................................... 35八、质量控制与安全文明生产35ﻩ1、质量控制35ﻩ2、安全文明生产措施 (37)九、ﻩ成果整理 (38)1、数据编辑原则38ﻩ2、数据输出38ﻩ十、成果提交ﻩ381、基本文档................................................... 382、首级控制成果38ﻩ3、像控测量成果39ﻩ4、航测法数字地形图成果....................................... 395、正射影像图成果3ﻩ9107国道以西、黄河大堤以南区域得1:1000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一.概述1、测区概况测区位于平原新区南部,东临G107国道,南临黄河,与郑州市郊区隔河相望,西与武陟县为邻,北至黄河大堤,与祝楼乡相望。
航测技术设计书(范本)

航测技术设计书(范本)标题:航测技术设计书(范本)设计书目录:1. 引言2. 项目背景3. 项目目标4. 技术选型5. 设计方案6. 实施计划7. 风险评估8. 项目预算9. 结束语1. 引言本航测技术设计书旨在为航测技术项目的实施提供详细的技术规划和方案。
通过本设计书的编写,可以确保航测项目的高效、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本设计书将涵盖项目背景、项目目标、技术选型、设计方案、实施计划、风险评估和项目预算等方面的内容。
2. 项目背景航测技术项目是为了获取、处理和分析地理信息而进行的测量和数据采集的过程。
本项目旨在利用航空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目标区域进行精确测绘和地理信息数据分析。
通过航测技术,可以实现对目标区域的三维立体测绘、地貌分析、资源调查等功能。
3.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实现对目标区域的高精度测绘、地貌分析和资源调查。
具体目标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高清航空影像数据- 实现三维立体测绘和地貌分析- 生成目标区域的地理信息数据和数字地图- 为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地理信息支持- 提升区域规划、资源管理和环境监测能力4. 技术选型在本项目中,我们将采用以下主要技术:- 航空遥感技术:利用航空摄影仪、激光雷达等设备获取目标区域的影像和地形数据。
- 内业处理软件:利用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 数据存储和管理: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存储和管理采集到的数据和生成的地理信息产品。
5. 设计方案根据项目目标和技术选型,我们制定了以下设计方案:- 航测任务规划:确定目标区域航测的范围、密度和分辨率等参数。
- 航测设备配置:选择适合项目需求的航空摄影仪和激光雷达设备,并进行配置和调试。
- 航测数据采集:组织航测任务实施,采集目标区域的航空影像和地形数据。
- 内业数据处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配准和融合。
- 地理信息产品生成:基于处理后的数据,生成目标区域的数字地图和地理信息产品。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技术设计书

目录1 项目概述 (4)2 测区概况 (4)3 作业依据与基本规定 (4)3.1作业依据 (4)3.2基本规定 (4)4 技术方案 (5)5航空摄影 (5)5.1无人机飞行平台 (5)5.2航空摄影技术参数设定 (7)6.3航空摄影的实施 (7)5.4摄影质量控制措施 (8)6 质量控制 (9)6.1 飞行质量控制 (9)6.2 摄影质量控制 (9)6.3 航摄成果质量检查 (10)7安全生产和风险规避 (12)8 成果提交 (12)1 项目概述略。
2 测区概况略。
3 作业依据与基本规定3.1作业依据3.1.1《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6962-2005;3.1.2《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GB/T 19294-2003;3.1.3《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MH/T 1005-1996;3.1.4《航空摄影仪监测规范》MH/T 1005-1996;3.1.5《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CH/Z 3001-2010;3.1.6《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CH/Z 3002-2010;3.1.7《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 3005-2010;3.1.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 18316-2008;3.1.9《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CH1003-1995;3.1.10《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1995;3.1.11《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3.1.12《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1001-2005。
3.2基本规定3.2.1平面坐标:采用CGCS 2000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3度分带,投影面:0米。
采用105度中央经线。
3.2.2.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4 技术方案根据本项目的需求,本测区采用无人机低空高分辨率航空摄影,航拍地面分辨率优于0.05米。
本次航摄资料利用无人机搭载高分辨率数码相机拍摄,生产流程如下图:5航空摄影5.1无人机飞行平台1)八旋翼无人机长航时八旋翼无人机主要特点是飞行时间长,轻便简约的设计,使用便捷维护简单,大大降低使用成本。
航测技术设计书范文

航测技术设计书范文1.引言在航空测量领域,航测技术的设计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根据航测技术设计书的要求,详细阐述航测技术设计的内容和相关要素,以期提供一个范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航测技术设计。
2.项目背景本项目旨在开展航测技术设计,对特定区域进行航空摄影测量和三维建模。
该区域地理复杂,有大面积的林地、山地以及湖泊分布。
通过对这一区域的航测,我们可以获得高精度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地图制作和规划分析。
3.目标和需求分析(1)项目目标:通过航空摄影测量和三维建模,获取目标区域的高精度地理数据;制作地图和进行规划分析,为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支持。
(2)需求分析:①对目标区域进行航线规划和飞行参数设计,确保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②利用航测仪器设备进行航空摄影测量,获取高分辨率的航拍影像;③对航拍影像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高精度的三维模型;④根据三维模型制作地图并进行相关的规划分析。
4.技术方案(1)航线规划与飞行参数设计:利用航测软件对目标区域进行航线规划,根据要求确定飞行高度、重叠度和像素分辨率等关键参数,以保证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航空摄影测量:选用高分辨率的航空摄影设备,通过飞机进行航测作业。
在摄影测量过程中,根据预定的航线和飞行参数,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连续拍摄航拍影像。
(3)航空影像处理:将采集到的航拍影像导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包括图像的拼接、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步骤,以获得高质量的正射影像。
(4)三维建模:基于正射影像,利用专业的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以生成高精度的三维模型。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地貌、建筑物等要素的三维重建。
(5)地图制作与规划分析:根据三维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制作高精度地图。
同时,可以进行地理分析和规划分析,为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支持。
5.关键技术和设备选型(1)航测软件:根据航线规划和飞行参数设计的需求,选用功能全面、操作简便的航测软件。
(2)航空摄影设备:选择分辨率较高、像素精度较高的航空摄影设备,以保证航拍影像质量。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技术设计书

目录1 项目概述 (4)2 测区概况 (4)3 作业依据与基本规定 (4)3.1作业依据 (4)3.2基本规定 (4)4 技术方案 (5)5航空摄影 (5)5.1无人机飞行平台 (5)5.2航空摄影技术参数设定 (7)6.3航空摄影的实施 (7)5.4摄影质量控制措施 (8)6 质量控制 (9)6.1 飞行质量控制 (9)6.2 摄影质量控制 (9)6.3 航摄成果质量检查 (10)7安全生产和风险规避 (12)8 成果提交 (12)1 项目概述略。
2 测区概况略。
3 作业依据与基本规定3.1作业依据3.1.1《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6962-2005;3.1.2《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GB/T 19294-2003;3.1.3《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MH/T 1005-1996;3.1.4《航空摄影仪监测规范》MH/T 1005-1996;3.1.5《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CH/Z 3001-2010;3.1.6《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CH/Z 3002-2010;3.1.7《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 3005-2010;3.1.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 18316-2008;3.1.9《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CH1003-1995;3.1.10《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1995;3.1.11《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3.1.12《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1001-2005。
3.2基本规定3.2.1平面坐标:采用CGCS 2000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3度分带,投影面:0米。
采用105度中央经线。
3.2.2.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4 技术方案根据本项目的需求,本测区采用无人机低空高分辨率航空摄影,航拍地面分辨率优于0.05米。
本次航摄资料利用无人机搭载高分辨率数码相机拍摄,生产流程如下图:5航空摄影5.1无人机飞行平台1)八旋翼无人机长航时八旋翼无人机主要特点是飞行时间长,轻便简约的设计,使用便捷维护简单,大大降低使用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张家界东线旅游观光火车工程测绘服务
2、项目实施地点
张家界市慈利县大峡谷管委会
3、项目测量任务(内容)与技术要求:
工程规划道路线,张家界东线旅游观光火车工程项目(阳和至大峡谷段线路规划长度,宽约400m)的航摄测量,地形数据采集与编缉,地形矢量数据缩编资料——成图1:1000
二、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张家界市慈利县阳和镇处,东临G5503高速,南联,西岭,北接。
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0°40'30.13"-110°43'12.48"之间,北纬29°15'15.05"-29°23'33.49"之间。
境内山水相间,风景秀丽,植被繁茂,空气清新。
终点就位于世界最高、最长的玻璃桥-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
测区整体规划长度16.5公里,测区面积约为8.1平方公里。
阳和镇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人均耕地较少。
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高山。
地势呈北、西北高,南、东南低。
三、项目内容
1、制作1:1000地类地形图,面积约8平方公里。
四、作业依据
1、《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CH/Z3001-2010
2、《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CH/Z3002-2010
3、《低空数子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CH/Z3003-2010
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3005-2010
5、《数字航摄仪检定规程》CH/Z8021-2010
6、《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8、《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9、《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1);
10、《1:500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15967-2008);
11、《YS-200无人机操作规程》。
五、飞行平台和航摄仪
1、飞行平台:YS-200无人机。
翼展2100mm,机长850mm。
续航时间75分
钟,正常续航速度76km/h,弹射起飞,伞降回收。
2、航摄仪:SonyA7R。
3700万像素,焦距35mm。
六、技术设计
6.1坐标及高程系统
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采用高斯投影,统一3°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中央子午线111°。
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基本等高距1:1000为2米,从零米算起,每隔4条首曲线加粗一根计曲线。
密集居民区可不绘等高线。
接边时尽量保证等高线完整,不要随意中断。
6.2成图规格
图幅规格:
6.2.2成图格式
成果格式为DWG文件格式
6.3成图精度
内业加密点和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平面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及图上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如表1规定
注:阴影、摄影死角、森林隐蔽、沟壑和山地等特殊施测困难地区可按此表规定值放宽50%。
表2内业加密点、高程注记点、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m)
6.1作业流程
图4数码航空摄影测量工作流程图
6.2一般规定
采用YS-200无人机野外航测数据采集,采用UASMaster7.0进行空三
加密以及Mapmtrix4.1采编和cass9.0软件进行数字化制图。
本测区投影方式采用高斯-克吕格3°带投影,中央子午线为111度。
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基本等高距为2.0(由于测区属于高山区,1米等高距大大增加作业难度和作业效率)米
地形图分幅按700米倾斜分幅。
6.3、控制网设计
采用湖南省CORS系统,利用已知的控制点为起算点。
6.4航测设计
依据《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5.2.3要求确定基准面高程,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航摄分区的划分和航线布设。
①摄区划分
分区界线应与图廓线相一致;分区内地形高差不应大于1/4相对航高;在能够确保航线的直线型前提下,分区应尽量划大;当地面高差突变或有特殊要求时,分区界线可以破图廓划分。
②航线布设方向
航线按东西向直线飞行。
特定条件下,亦可根据地形走向与专业测绘的需要飞行;常规航摄航线应与图廓线平行敷设。
某些情况下,航线应沿图幅中心线敷设;按专业测绘的要求和特殊的地形条件敷设航线;水域、海区常规敷设航线时,应尽可能避免像主点落水,要确保所有岛屿覆盖完整,并能构成正常重叠的立体像对;测图控制作业非常困难的地区,可根
据用户的设计要求,敷设控制航线。
③摄影时间
航摄季节应选择本摄区最有利的气象条件,并要尽可能的避免或减少地表植被和其他覆盖物(如:积雪、洪水、沙尘等)对摄影和测图的不良影响,确保航摄像片能够真实地显现地面细部。
选择航摄时间,既要保证具有充足的光照度,又要避免过大的阴影,一般根据摄区的太阳高度角和阴影倍数选定。
④航摄范围覆盖
摄区边界覆盖保证:航向覆盖超出摄区边界线应不少于2条基线。
旁向覆盖超出摄区边界一般不少于像幅的50%,最少不小于像幅的35%。
⑤像片重叠度
航向重叠度为75%,旁向重叠度为65%。
⑥补摄和重摄
航摄过程中出现的绝对漏洞、相对漏洞及其他严重缺陷必须及时补摄。
漏洞补摄必须按原设计航线进行。
补摄航线的两端一般需超出漏洞外两条基线。
6.5像控点测量
1、本测区共布设像控点51。
像控点全部采用白色石灰粉
2、像控点的加密:局部地区进行像控点加密。
均选刺在线状地物交角良好的交点上或影像小于0.2mm的点状地物中心,高程变化较小,在相邻像片上影像清晰便于联测的目标。
点位实地的判刺精度为图上0.1mm。
当点位高出或低于地面目标时,均量其至地面比高,注至0.1m。
3、像控点整饰:像片正面整饰,平高点和高程点均以刺孔为中心,绘7mm直径的圆,平高点用红色、高程点用绿色整饰,点号与高程用分式表示。
像片反面整饰用铅笔,略图绘在2cm×2cm的方框内,在方框旁加注点位简要说明,刺孔影像、桩位、略图说明一致。
并注明了点号,选刺者、检查者的签名。
4、像控点联测:像控点联测采用GPSCORS测量技术。
对采用CORS 测量技术进行的像控点的平面和高程作了抽样检验(详见表一和表二)。
检验结果证明,平面坐标中误差为±2.6cm。
高程中误差为±1.7cm均达到像控点测量的精度要求,完全满足了航空测量内业的加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