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磷测定测定机制和方法

合集下载

实验室总磷测定方法

实验室总磷测定方法

1、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钼酸盐分光光度法是最常用的总磷测定方法之一。

该方法基于总磷与钼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黄色磷酸钼酸盐络合物,其吸光度与总磷浓度成正比关系。

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即可确定总磷的含量。

钼酸盐分光光度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的优点,适用于水体中总磷浓度较高的测定。

2、高温消解-分子吸收光谱法
高温消解-分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用于测定水体中总磷含量的常用方法。

该方法首先通过高温消解将样品中的有机磷转化为无机磷,然后利用分子吸收光谱法测量无机磷的吸光度。

高温消解-分子吸收光谱法能够准确测定水体中总磷的含量,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水样,尤其适用于含有高浓度有机磷的样品。

3、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总磷测定方法。

该方法基于总磷与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测量电流或电势的变化来确定总磷的含量。

电化学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特点,适用于总磷浓度较低的水样测定。

磷测定方法

磷测定方法

4 试验方法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 668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制剂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 601、GB 603的规定制备。

4.1 磷酸盐含量的测定4.1.1方法提要在酸性介质中,膦酸盐和亚磷酸在硫酸和过硫酸铵存在下,加热,氧化成磷酸。

利用钼酸铵、酒石酸锑钾和磷酸反应生成锑磷钼酸配合物,以抗坏血酸还原成“锑磷钼蓝”,用吸光光度法测定总磷酸盐(以PO43-计)的含量。

然后再减去磷酸(以PO43-计)和亚磷酸(以PO33-计)的含量,计算出膦酸盐含量。

4.1.2试剂和材料4.1.2.1磷酸盐(以PO43-计)标准储备液:1ml,溶液含有0.500mg PO43-称量0.7165克预先在100℃~105℃干燥至恒重的磷酸二氢钾(GB1274),精确至0.000 2g。

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1.2.2磷酸盐(以PO43-计)标准溶液:1ml溶液含有0.020mg PO43-吸取20.00ml磷酸盐标准储备液(4.1.2.1)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4.1.2.3钼酸铵溶液:称量6.0g钼酸铵(GB657)溶于约500ml水中,加入0.2g酒石酸锑钾及83ml硫酸(GB625),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储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储存期6个月;4.1.2.4抗坏血酸溶液:称量17.6g抗坏血酸溶于约50mL水中.加入0.2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GB1401)及8ml甲酸,用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储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储存期15d;4.1.2.5硫酸(GB625): c(1/2H2SO4)=lmo1/L溶液:4.1.2.6过硫酸铵(GB656):24.0g/L溶液,贮存期7天。

4.1.3仪器和设备:一般实验室用仪器。

4.1.3.1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400~800nm4.1.3.2可调电炉:800W4.1.4 分析步骤4.1.4.1 试液制备4.1.4.1.1 称量约3.0g试样,精确至0.0002g,用水溶解后移至5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磷测定原理

磷测定原理

磷测定原理磷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之一,是核酸、磷脂、ATP等生命活动必需的结构和代谢物。

因此,在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磷含量的测定非常重要。

本文将围绕磷测定原理展开,详细介绍磷测定的各个流程和方法。

一、测定磷含量的基本原理测定磷含量的原理就是将样品中的磷元素转化为无机磷酸盐,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其定量。

常用的无机磷酸盐有H2PO4-、HPO42-、PO43-。

根据测定的需求和磷形态不同,测定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也不同。

在测定过程中,一般通过比色法、荧光法、电化学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二、测定磷含量的步骤1. 样品的处理磷含量的测定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

一般来说,不同的样品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对于土壤、废水或污泥等样品,通常需要进行干燥、研磨、筛选等处理。

对于肥料、动物养殖废料等样品,需要进行分散、提取、过滤等处理。

2. 磷的转化和提取在样品处理过程中,磷需要转化为无机磷酸盐才能进行测定。

一般方法是将样品使用强酸进行消解,然后加入含磷化合物,将样品中的磷转化为无机磷酸盐,便于后续测定。

3. 比色法测定比色法是测定磷含量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这种方法中,利用的是磷酸盐和钼酸盐反应形成的蓝色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的颜色深浅与样品中的磷含量成正比。

将样品加入含有钼酸盐的溶液中,待反应后,通过比色计将样品的吸光度与标准曲线相对照,即可得出磷含量的测定结果。

4. 荧光法测定荧光法是一种快速测定磷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荧光分析仪测定样品中的荧光强度,荧光强度与样品中磷含量成正比。

将样品加入荧光试剂中,待反应后,读取荧光分析仪的数值即可得出磷含量的测定结果。

5. 电化学法测定电化学法是另一种测定磷含量的方法,更加精准且操作简单。

该方法一般使用电化学分析仪进行测定。

首先在样品中加入控制流体,形成一个三电极系统;然后加入特殊电极,在电极上加上电压或电流,通过电极反应生成的电荷进行测定,即可得出磷含量的测定结果。

以上就是围绕“磷测定原理”所写的文章,磷含量的测定在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磷含量检测方法

磷含量检测方法

磷含量检测方法
嘿,咱今儿就来聊聊磷含量检测方法!这可真是个超级重要的事儿呢!你想想看,磷在好多领域都有着关键的作用呀。

检测磷含量的方法那可不少呢!比如说比色法,就好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棒,通过特定的试剂和磷发生反应,然后产生出不同的颜色,根据颜色的深浅就能知道磷的含量啦!这多有趣呀,就像是一场色彩的大冒险。

还有重量法呢,这就像是一个严谨的法官,精确地称量出磷的重量,从而得出准确的结果,是不是很厉害?
原子吸收光谱法也很不错哦!它就如同一个敏锐的侦探,能够精准地捕捉到磷原子的信号,进而确定磷的含量。

这可真是太神奇啦!还有分光光度法,它像是一个挑剔的艺术家,对光的变化有着极高的要求,通过对光的分析来确定磷的含量呢。

那这些方法都有啥优缺点呢?比色法简单易行,但可能会受到一些干扰呀。

重量法准确可靠,可操作起来稍微有点麻烦呢。

原子吸收光谱法很灵敏,但设备可能会有点贵哦。

分光光度法也有它的独特之处,但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呢。

那我们在实际应用中该怎么选择呢?这就得根据具体情况啦!如果要求快速得出结果,也许比色法是个不错的选择。

要是对准确性要求特别高,那重量法可能更合适呀。

要是不差钱,想要超灵敏的检测,原子吸收光谱法就派上用场啦。

总之,磷含量检测方法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妙!我们要根据实际需求来灵活选择,让这些方法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服务呀!难道不是吗?它们就像是我们的得力助手,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利用磷这个重要的元素呢!。

蛋白中磷的含量测定原理

蛋白中磷的含量测定原理

蛋白中磷的含量测定原理蛋白是生命体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结构复杂,由多种氨基酸组成。

其中磷是蛋白分子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参与调节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因此,测定蛋白中磷的含量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化学意义。

本文将从测定方法、原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测定方法目前常用的测定蛋白中磷的含量的方法有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两种。

1.直接测定法直接测定法是指直接测定蛋白中磷的含量,不经过其他处理。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测定蛋白质中磷酸盐阴离子(PO4 3-)的含量。

这种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步骤:首先,通过水解或者酸解蛋白质,将蛋白质中的磷酸盐转化为无机磷;然后,利用酶促反应或者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水样或者酸性废水中的磷酸盐离子含量。

直接测定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广泛用于生物医药、食品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磷含量分析。

2.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是指通过测定蛋白的其他性质或者组分来间接反映其磷含量。

其中,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和核苷酸是与磷直接相关的成分,可以通过测定氨基酸或者核苷酸含量来推测蛋白中磷的含量。

常用的方法有对映光旋光法、苯胺酮法、核酸定量法等。

这些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但是由于测定结果受到其他成分的影响较大,所以需要进行修正。

二、测定原理1.直接测定法的原理直接测定法的原理是将蛋白质中的磷酸盐转化为无机磷,然后通过酶促反应或者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水样或者酸性废水中的磷酸盐离子含量。

常用的酶有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无机酸磷酸酶等。

酶促反应方法包括酶动力学法、酶电化学法等。

化学分析方法包括重铬酸盐法、余热测定法、分光光度法等。

这些方法都是基于酶或化学试剂与磷酸盐之间的特定反应进行测定。

2.间接测定法的原理间接测定法的原理主要是利用蛋白质中与磷相关的其他成分的含量来推测蛋白中磷的含量。

例如,对映光旋光法通过测定蛋白的光学旋光度来推测蛋白中的磷含量。

苯胺酮法则通过测定蛋白中苯胺酮的含量来推测磷含量。

核酸定量法则通过测定蛋白质中核酸的含量来推测蛋白中的磷含量。

磷含量的测定方法

磷含量的测定方法

磷含量的测定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聊聊磷含量的测定方法。

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事儿呢!你想想看,磷就像个调皮的小精灵,藏在各种物质里,咱得想办法把它给揪出来。

那怎么揪呢?这就得靠一些巧妙的方法啦。

比如说重量法,这就好比是一场耐心的“捕捉游戏”。

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让磷乖乖地沉淀下来,然后咱再去称量沉淀的重量,从而确定磷的含量。

就像你要抓住一只调皮的小猫,得慢慢布置好陷阱,等它上钩。

还有分光光度法,这就像是给磷这个小精灵拍了一张特别的“照片”。

利用特定的试剂和仪器,让磷显示出独特的颜色,然后根据颜色的深浅来判断磷的含量。

是不是很神奇呀?就像你通过看一个人的脸色就能大概猜出他的心情一样。

容量法也不错哦,就像是和磷来了一场精确的“较量”。

通过化学反应,准确地计算出消耗的试剂的量,从而得出磷的含量。

这可需要足够的细心和技巧呢,就跟你下棋要算好每一步一样。

每种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呢,就像不同的工具,有的适合修这个,有的适合修那个。

咱得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方法,不然可就像拿着锤子去拧螺丝,白费力气啦!在实际操作中,可得小心谨慎,不能有丝毫马虎。

就像走钢丝一样,稍有不慎,结果可能就不准确啦。

而且要严格按照步骤来,一步错步步错呀。

你说这磷含量的测定是不是很有趣呢?它就像一个神秘的谜题,等着我们用各种方法去解开。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能更好地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这对很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呢。

所以呀,可别小看了这小小的磷含量的测定哦!总之呢,磷含量的测定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用处。

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掌握这些方法,为我们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服务。

让我们一起加油,成为磷含量测定的小专家吧!。

磷测定SOP_PHOS临床意义_检验科生化项目SOP

磷测定SOP_PHOS临床意义_检验科生化项目SOP
[2]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87~389。
编写:审核:批准:
磷测定
文件编号:
版本号:
页码:第页共页
1检测原理
将无机磷酸盐与酸溶液中的钼酸盐(MoO4)结合生成复合物,该复合物通过硫酸对甲氨基苯酚(PMAPS)和酸性亚硫酸盐进行还原。还原的磷钼酸盐溶液的340 nm吸光率与无机磷的浓度成比例,是使用双波长终点法来测量的。
NaMoO4+ PO4-3磷钼酸盐
磷钼酸盐+PMAPS + NaHSO3PH1.6还原的磷钼酸盐复合物(在340nm处吸收)
3.1.3试剂保存
试剂2~8℃保存,有效期内稳定。
3.2质控品
美国BIORAD液体多项质控品。
3.3校准品
西门子校准品。
磷测定
文件编号:
版本号:
页码:第页共页
3.4仪器
SIEMENS DIMENSION Xpand Plus/RxL Max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
4操作程序
4.1检测过程流程
签收样品→离心→上机检测→审核报告→签发报告→标本保存。
2标本采集与处理
2.1采血方法
空腹采不抗凝静脉血2~3ml。
2.2标本保存
血清标本置2~8℃保存5d,-20℃冰冻保存可稳定3周。
2.3注意事项
采血后尽快分离血清,因为红细胞含有的磷酸盐的浓度比血清中发现的磷酸盐的浓度高出若干倍。应该在一个能容纳10至20 mL6 MHCl的容器中采集24小时的尿液样本。如果采集24小时尿液过程中没有使用防腐剂,需在分析之前将样本酸化为低于pH 3.0。标本应避免脂血、溶血、黄疸。
4.2样品签收

磷测定原理

磷测定原理

磷测定原理
磷测定原理是通过测定样品中磷元素的含量来确定磷的数量。

常用的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火焰光度法等。

其中,分光光度法是在特定的波长下,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并通过比色计算出磷的含量。

原子荧光光谱法则是将样品溶液转化为气态,在高能激发下,磷原子产生的荧光强度与其浓度成正比,从而确定磷的含量。

火焰光度法是将样品溶液喷入高温火焰中,燃烧后形成高温火焰,促使磷原子激发发射特征光谱,通过光度计测量其发射光谱强度,进而计算出磷的含量。

这些方法都需要严格控制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以确保准确测定磷的含量。

同时,由于磷元素在样品中的含量常常较低,因此还需要使用标准曲线等校正方法来提高测量准确度。

总的来说,磷测定原理是通过不同的测定方法对样品中磷元素进行测量,以确定磷的含量。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敏感性,能够满足不同领域对磷测定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中的磷以有机磷和无机磷两种形式存在,红细胞中主要含有机磷酸脂,血浆中磷3/4为有机磷,1/4为无机磷。

无机磷主要以磷酸盐形式存在,构成血液的缓冲系统。

血磷浓度不如血浆钙稳定,新生儿血磷约为1.8mmol/L,6个月时可达2.1mmol/L此后逐渐下降,15岁时达成人水平。

婴幼儿时期血磷高是由于处于成骨旺盛期,碱性磷酸酶活性较高所致,成人血磷也有一定的生理波动。

血磷和血钙之间有一定的浓度关系,正常人钙、磷浓度的乘积在35-40mg/dl之间。

疾病时可升高或降低。

测定方法:血清无机磷的测定方法一般有磷钼酸法、染料法和酶法。

磷钼酸法是血清中无机磷与钼酸盐结合形成磷钼酸化合物,再用还原剂将其还原成钼蓝进行比色测定。

染料法如孔雀绿直接显色测定法。

虽非常敏感,但影响因素多,显色不稳定,重复性也较差,不能用于常规检验。

酶法是一个偶联反应,参与反应的酶有糖原磷酸化酶、葡萄糖磷酸变位酶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反应中使NADP+还原成NADPH,形成NADPH在340nm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该方法不受有机磷酸酯的干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