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磷含量的测定方法
磷的测定方法

磷的测定方法1.原理食物中的有机物经酸氧化分解,使磷在酸性条件下与钼酸铵结合生成磷钼酸铵。
此化合物经对苯二酚、亚硫酸钠还原成兰色化合物--钼蓝。
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60nm处测定钼蓝的吸光值,以测定磷的含量。
反应式为:H3PO4+12(NH4)3MoO4+21HNO3→(NH4)3PO4·12MoO3+21NH4NO3+12H2O2.适用范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2393-90,此方法适用于所有食品及保健品中磷元素含量的测定。
3.仪器722可见分光光度计4.试剂(1)硝酸(G.R),高氯酸(G.R) 硫酸(A.R)(2)混合酸消化液:硝酸+高氯酸按4+1混合(3) 15%(V/V)硫酸溶液:取15ml硫酸缓慢加入到80ml水中,并定容至100ml。
(4) 5%(W/V)钼酸铵溶液:取5g钼酸铵,用15%硫酸溶液稀释至100ml。
(5)对苯二酚溶液:取0.5g对苯二酚于100ml水中,溶解后加一滴浓硫酸。
(6) 20%(W/V)亚硫酸钠溶液(注:此溶液需在每次实验前临时配制):称取一定量的亚硫酸钠,用蒸馏水溶解即可。
(7)标准质控物:猪肝粉(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提供),质控物需室温干燥保存。
(8)国家标准物质中心提供:磷标准储备溶液,浓度为1000μg/mL(9)标准中间液的配制:吸取1ml磷标准储备溶液,然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ml ,浓度为10mg/L5.操作步骤5.1样品消化:实验操作需在无元素污染的环境中进行。
准确称取样品干样(0.3-0.7g左右),湿样(1.0g左右),饮料等其他液体样品 (1.0-2.0g左右),然后将其放入50ml消化管中, 加混酸15ml(油样或含糖量高的食品可多加些酸),过夜。
次日,将消化管放入消化炉中,消化开始时可将温度调低(约130℃左右),然后逐步将温度调高(最终调至240℃左右)进行消化,一直消化到样品冒白烟液体变成无色或黄绿色为止。
电位法磷元素检测

电位法磷元素检测磷元素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化学元素之一,它在农业、工业、生物学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在农业中,磷元素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但是过量的磷元素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准确地检测磷元素的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电位法是一种常用的磷元素检测方法,它基于电化学原理,通过测量电极之间的电势差来确定磷元素的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快速、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水质、土壤、植物等样品中磷元素的检测。
电位法磷元素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磷元素与电极表面发生反应产生电势变化。
在检测过程中,首先需要准备好电极,常用的电极有玻璃电极、银电极等。
然后将待测样品与电极接触,并施加外加电压,使电极与样品之间建立电化学反应。
通过测量电极之间的电势差,可以得到磷元素的含量。
电位法磷元素检测的具体步骤如下:1. 样品的准备:首先需要收集待测样品,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如过滤、稀释等。
确保样品的纯度和稳定性。
2. 电极的选择:根据样品的性质和检测要求,选择适合的电极。
常用的电极有玻璃电极、银电极等。
3. 电极的校准:在进行实际检测前,需要对电极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过程中可以使用已知浓度的磷元素溶液进行比对。
4. 样品测量:将校准好的电极浸入待测样品中,等待一定时间让电极与样品充分反应。
然后使用电位计等设备测量电极之间的电势差。
5. 数据分析:根据测得的电势差,通过已知的标准曲线或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样品中磷元素的含量。
电位法磷元素检测的优点在于其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结果可靠。
与其他常用的检测方法相比,电位法具有快速、无需样品预处理等优势。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农业生产等领域。
然而,电位法磷元素检测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电位法只能测量溶液中磷元素的含量,并不能直接应用于固体样品的检测。
其次,电位法对样品的处理要求较高,如样品的纯度、稳定性等。
此外,电极的选择和校准也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钼锑抗比色法测磷方程式 解释说明

钼锑抗比色法测磷方程式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磷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元素,在农业、环境科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准确测量磷的含量对于了解土壤肥力、水质监测和食品安全等方面至关重要。
钼锑抗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磷含量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等特点,因此在实验室和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钼锑抗比色法测磷的原理,包括基本原理和反应机制。
接着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操作步骤,包括试剂配制、样品处理和光度测量等过程。
然后,我们将讨论该方法的应用范围及限制,并提供一些改进的建议。
随后,我们将给出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讨论,以验证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该方法进行总结评价,并展望未来研究和优化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钼锑抗比色法测磷的原理、操作步骤和应用范围,通过实验结果与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还将对该方法进行评价,并提出未来研究和优化的展望。
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实验室技术人员提供有关钼锑抗比色法测磷的全面指导,并促进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和发展。
2. 正文2.1 钼锑抗比色法测磷原理介绍钼锑抗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磷含量的分析方法。
该方法利用钼酸根离子(MoO4)和Sb(III)离子在酸性介质中反应生成的蓝色络合物,与磷酸根离子(PO4)发生还原反应,形成可见光吸收峰来测定磷的含量。
原理涉及到两个关键步骤:首先,钼酸根离子与Sb(III)离子在酸性介质中形成络合物;其次,该络合物与磷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络合物还原为蓝色络合物。
通过检测该蓝色络合物的吸光度,就可以间接确定待测样品中磷的含量。
2.2 钼锑抗比色法测磷操作步骤以下是进行钼锑抗比色法测磷的基本操作步骤:1. 准备试样溶液:将待测样品溶解于适当的试剂中,并将其转移到容量瓶中。
2. 操作前准备:校准分光光度计,调节波长至适宜的检测范围。
3. 试剂添加:将经稀释的钼锑抗试剂加入待测样品中,并进行充分搅拌以保证反应彻底。
p含量测试方法

1. 显色法:显色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磷含量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使用一种显色剂(例如 ,钼酸铵)与样品中的磷反应生成显色产物,通过比色法或分光光度法测定显色产物的光吸收 值,从而确定磷含量。
2. 酶解法:酶解法是一种常用的土壤和植物样品中磷含量测定的方法。该方法使用酶(例 如,酸性磷酸酶)将有机磷转化为无机磷,然后使用显色法或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磷的含量。
p含量测试方法
3. X射线荧光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分析方法,可以测定各种物质 中的元素含量,包括磷。该方法使用X射线激发样品中的元素产生荧光信号,并通过测量荧 光信号的能量和强度来确定磷含量。
4.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测定各种物质中的元素 含量,包括磷。该方法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样品中磷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的强度, 从而确定磷含量。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样品类型和磷含量范围选择使用。在进行P含量测试时 ,建议参考相关的标准方法和仪器操作说明,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水中元素磷常用的分析方法

水中元素磷常用的分析方法磷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岩石、土壤、水体和生物体中。
它在生物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作为核酸、脂肪和能量转移分子的组成部分。
因此,对水中磷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环境和生态学意义。
目前,常用的水中磷分析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光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和生物分析法等。
以下将逐一介绍这些方法。
1.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主要指的是经典的湿化学分析方法,如显色法、比色法和重量法等。
常见的磷含量测定方法有浓硫酸和溴水浸提法、钼酸显色法、钼酸甲酯酸化法等。
其中,钼酸显色法是目前最常用的磷含量测定方法之一,它利用磷与钼酸反应生成黄色的钼酸盐沉淀,通过比色测定溶液中磷的含量。
2. 光学分析法:光学分析法主要指的是利用光学原理进行磷含量测定的方法,如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析法等。
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的量与浓度成正比的原理,通过测量吸收光谱来确定磷的含量。
而荧光分析法是利用物质在受激光的作用下发射出特定波长的荧光,通过测量荧光强度来确定磷的含量。
3. 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主要指的是利用光谱仪进行磷的定量分析的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和质谱法等。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原子或离子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的量与浓度成正比的原理,通过测量样品吸收光谱来确定磷的含量。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利用原子或离子在受激光的作用下发射出特定波长的荧光,通过测量荧光强度来确定磷的含量。
质谱法是利用质谱仪对样品中磷的分子结构和质量进行分析。
4. 生物分析法:生物分析法主要指的是利用生物反应进行磷含量测定的方法,如酶标记法和生物传感器等。
酶标记法是利用酶对特定底物的催化作用,通过测量酶催化反应产生的产物或底物的变化来确定磷的含量。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生物体对特定物质的选择性识别和响应能力进行监测的装置,通过测量生物体的响应来确定磷的含量。
总结起来,水中磷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光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和生物分析法。
磷测定原理

磷测定原理磷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之一,是核酸、磷脂、ATP等生命活动必需的结构和代谢物。
因此,在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磷含量的测定非常重要。
本文将围绕磷测定原理展开,详细介绍磷测定的各个流程和方法。
一、测定磷含量的基本原理测定磷含量的原理就是将样品中的磷元素转化为无机磷酸盐,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其定量。
常用的无机磷酸盐有H2PO4-、HPO42-、PO43-。
根据测定的需求和磷形态不同,测定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也不同。
在测定过程中,一般通过比色法、荧光法、电化学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二、测定磷含量的步骤1. 样品的处理磷含量的测定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
一般来说,不同的样品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对于土壤、废水或污泥等样品,通常需要进行干燥、研磨、筛选等处理。
对于肥料、动物养殖废料等样品,需要进行分散、提取、过滤等处理。
2. 磷的转化和提取在样品处理过程中,磷需要转化为无机磷酸盐才能进行测定。
一般方法是将样品使用强酸进行消解,然后加入含磷化合物,将样品中的磷转化为无机磷酸盐,便于后续测定。
3. 比色法测定比色法是测定磷含量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这种方法中,利用的是磷酸盐和钼酸盐反应形成的蓝色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的颜色深浅与样品中的磷含量成正比。
将样品加入含有钼酸盐的溶液中,待反应后,通过比色计将样品的吸光度与标准曲线相对照,即可得出磷含量的测定结果。
4. 荧光法测定荧光法是一种快速测定磷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荧光分析仪测定样品中的荧光强度,荧光强度与样品中磷含量成正比。
将样品加入荧光试剂中,待反应后,读取荧光分析仪的数值即可得出磷含量的测定结果。
5. 电化学法测定电化学法是另一种测定磷含量的方法,更加精准且操作简单。
该方法一般使用电化学分析仪进行测定。
首先在样品中加入控制流体,形成一个三电极系统;然后加入特殊电极,在电极上加上电压或电流,通过电极反应生成的电荷进行测定,即可得出磷含量的测定结果。
以上就是围绕“磷测定原理”所写的文章,磷含量的测定在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元素分析仪中磷元素的测定方法

三元素分析仪中磷元素的测定方法三元素分析仪中磷元素的测定方法解析 1 三元素分析仪中磷元素的测定方法提要在硝酸介质中,磷与钼酸铵生成磷钼酸铵黄色沉淀,过滤后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溶解,以酚酞为指示剂,用硝酸标准溶液滴过量的氢氧化钠。
反应式如下:H3PO4 12(NH4)2MoO4 21HNO3(NH4)3PO412MoO3↓ 21NH4NO3 12H2O2(NH4)3PO412MoO3 46NaOH2(NH4)2HPO4 (NH4)2MoO4 23NaMoO4 22H2ONaOH HNO3NaNO3 H2O 2 三元素分析仪中磷元素的测定试剂配制 2.1 硝酸钾溶液:20g/L 将20g 硝酸钾溶于1 升煮沸过经冷却的水中,摇匀。
2.2 钼酸铵溶液:将A 溶液(70g 钼酸铵溶于53ml氨水和267ml 水中制成)慢慢地倾入B 溶液(267ml 硝酸与400ml 水混匀而成)中,冷却,静置过夜。
2.3 硝酸标准溶液C(HNO3)≈0.1mol/L 量取7ml 硝酸于1L 容量瓶中,用煮沸并冷却的水定容。
2.4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0.1mol/L 称取4g 氢氧化钠(优级纯)溶于煮沸并冷却的水定容至1 升。
标定:称取0.1000 至0.2000g120 度烘2h 的优级纯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于250ml 锥形瓶中,加入50ml 煮沸并冷却的水,溶解水,加入2 至3 滴酚酞(1%)指示剂,用0.1mol/L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粉红色即为终点。
C(NaOH)= m 乘以1000V1 乘以204.2f = C(NaOH)x 1.3471000 式中:m 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C(NaOH)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f 与1.00m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相当的以克表示的磷的质量;204.2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M(KHC8H4O4),g/mol;1.347 磷的摩尔质量,M(1/23P),g/mol。
有效磷的测定

有效磷的测定有效磷是指在土壤中能够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磷元素。
测定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对于合理施肥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有效磷的测定方法和意义。
一、有效磷的意义土壤中的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但大部分磷以无机形态存在,难以被农作物直接吸收利用。
只有一小部分磷以可溶性无机磷的形式存在,被称为有效磷。
有效磷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因此测定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对于科学施肥和提高农作物产量非常重要。
目前常用的有效磷测定方法包括树脂吸附法、离子交换膜法和亚乙酸溶解法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1. 树脂吸附法树脂吸附法是利用树脂对土壤中的有效磷进行吸附和提取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加入一定量的树脂,并充分混合。
(2)将混合物放置一段时间,使树脂充分吸附土壤中的有效磷。
(3)用适当的溶液将树脂中吸附的有效磷进行洗脱。
(4)用适当的仪器测定洗脱液中的磷含量,即可得到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
2. 离子交换膜法离子交换膜法是利用离子交换膜对土壤中的有效磷进行选择性吸附和提取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土壤样品与一定量的离子交换膜接触,使有效磷被膜吸附。
(2)用适当的溶液洗脱离子交换膜上的有效磷。
(3)用适当的仪器测定洗脱液中的磷含量,即可得到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
3. 亚乙酸溶解法亚乙酸溶解法是利用亚乙酸将土壤中的有效磷进行溶解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加入一定量的亚乙酸溶液,并充分混合。
(2)将混合物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振荡或摇床处理一段时间。
(3)用适当的仪器测定溶液中的磷含量,即可得到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
三、有效磷的测定结果解读测定得到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后,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量和土壤的肥力状况来进行合理施肥。
通常来说,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在15-25 mg/kg之间被认为是较为适宜的范围。
如果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过低,可以通过施用磷肥来提高土壤的有效磷含量;反之,如果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过高,可以减少磷肥的使用量,以避免磷的过量积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磷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方法参考ZBG76002—90适用于循环冷却水中磷的测定,其含量为0.02~50mg/L。
1 方法提要
在酸性介质中,膦酸盐、亚磷酸与过硫酸铵在加热的条件下,转变成正磷酸,利用钼酸铵和磷酸反应生成锑磷钼酸配合物,以抗坏血酸还原成“锑磷钼蓝”,用吸光光度法测定总磷酸盐(以PO43-计)的含量。
2 试剂和材料
2.1 磷酸盐标准贮备液:1 mL溶液含有0.500 mg PO43-;称量0.7165 g 预先在100~105℃干燥至恒重的磷酸二氢钾,精确至0.0002 g ,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2 磷酸盐标准溶液:1 mL溶液含有0.020 mg PO43-;吸取20.00 mL磷酸盐标准贮备溶液(2.1)于5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3 钼酸铵溶液:称量6.0 g钼酸铵溶于约500 mL水中,加入0.2 g酒石酸锑钾和83 mL 浓硫酸,冷却后稀释至1L,混匀,贮于棕色瓶中,贮存期6个月;
2.4 抗坏血酸溶液:称量17.6 g抗坏血酸溶于适量水中,加入0.2 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8 mL甲酸,用水稀释至1L,混匀,贮存于棕色瓶中,贮存期15d;
2.5 硫酸:c(H2SO4)=0.5 mol / L;
2.6 过硫酸铵24g / L溶液,贮存期7d;
3 仪器和设备
3.1 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400~800 nm;
3.2 可调电炉:800W。
4 工作曲线的绘制
在一系列50mL容量瓶(或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00,1.00,2.00,3.00,4.00,5.00 mL磷酸盐标准溶液(2.2),加水约20 mL,然后加入5mL钼酸铵溶液(2.3)和3 mL抗血酸溶液(2.4),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25~30℃下放置10 min。
在710 nm处,用1cm的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量其吸光度。
5 试验步骤
5.1 正磷酸含量的测定
吸取20mL经中速滤纸过滤后的水样于50 mL容量瓶(或比色管)中,加入20 mL水,再加入5 mL钼酸铵溶液(2.3)、3 mL抗坏血酸溶液(2.4),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在25~30℃下放置10 min。
在710 nm处,用1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量其吸光度。
5.2 总磷酸盐含量的测定
吸取10mL经中速滤纸过滤后的水样于100 mL锥形瓶中,加入1 mL硫酸溶液(2.5)和5 mL过硫酸铵溶液(2.6),稀释到约25mL,在可调电炉(3.2)上缓缓煮沸15 min 以上至溶液快蒸干为止。
取下,冷却至室温,移入50 mL容量瓶(或比色管)内。
加入5 mL钼酸铵溶液、3 mL 抗坏血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于25~30℃下放置10 min,在710 nm处,用1 cm的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量其吸光度,绘制工作曲线。
6 分析结果的表述
6.1 正磷酸(以PO 43-计)含量(X 1)按式(1)计算:
10001
11⨯=V m X 毫克/升 ………………(1) 式中: m 1—— 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正磷酸(以PO 43-计)的量,mg ; V 1 ——水样的体积,mL 。
6.2 总磷酸盐(以PO 43-计)含量(X 2),按式(2)计算:
10002
22⨯=V m X 毫克/升 ………………(2) 式中:m 2—— 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总磷酸盐(以PO 43-计)的毫克数;
V 2 —— 水样的体积,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