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烧试验2

合集下载

药物灰分测定操作方法

药物灰分测定操作方法

药物灰分测定操作方法
药物灰分测定操作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样品:取一定数量的药物样品,通常为2-5g,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 烘干:将药物样品放入事先称好质量的干燥皿中,将其放入烘箱中,在100-105摄氏度下烘干2小时,使样品中的水分彻底蒸发。

3. 冷却:将烘干后的样品取出放在干燥器中,使其冷却到室温。

4. 焙烧:将样品所在的干燥皿放入预热到550-600摄氏度的焙烧炉中,进行焙烧。

根据药物的特性和实验要求,焙烧时间通常在2-3小时之间。

5. 冷却:将焙烧后的干燥皿取出放在干燥器中,使其冷却到室温。

6. 灼烧:将冷却后的干燥皿中的灼烧残渣用酸洗净。

7. 烘干:将洗净的干燥皿放入烘箱中,在100-105摄氏度下烘干1小时,使其完全干燥。

8. 冷却:将烘干后的干燥皿取出放在干燥器中,使其冷却到室温。

9. 称量:将干燥皿放入电子天平上进行称量,记录下干燥皿的质量。

10. 计算:根据质量差值计算出样品中的灰分含量,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实验器皿的干净和干燥,避免任何可能引入灰分的污染物。

此外,根据不同药物的特性,可能需要对操作方法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和改变。

cufes2焙烧化学方程式

cufes2焙烧化学方程式

cufes2焙烧化学方程式
CuFeS2是一种含铜的硫化物矿石,也被称为黄铜矿。

焙烧是一种通过加热来进行化学反应的过程,可以将CuFeS2转化为铜金属和铁氧化物。

在焙烧过程中,CuFeS2的结构会发生变化,硫化铜和硫化铁会被氧化分解,产生硫酸铜和氧化铁。

以下是CuFeS2焙烧的化学方程式:
2CuFeS2 + 7O2 → 2CuS + 2FeO + 4SO2
在这个方程式中,CuFeS2和氧气反应生成了硫化铜、氧化铁和二氧化硫。

CuFeS2中的硫化铜被氧气氧化成了硫化铜,而硫化铁则被氧化成了氧化铁。

同时,CuFeS2中的硫也被氧化成了二氧化硫,释放出来。

这个反应反映了CuFeS2焙烧的基本过程,但实际上,焙烧过程可能会有一些副反应和其他化学变化。

例如,在高温下,CuFeS2中的硫化铜会进一步氧化生成Cu2S和SO2。

此外,在一定条件下,CuFeS2还可以与氯化铵反应生成铜和氯化铁。

焙烧是一种常用的冶金过程,用于从硫化矿石中提取金属。

通过控制焙烧的温度、氧气供给和反应时间,可以实现对CuFeS2的高效转化。

焙烧的产物中,硫化铜可以进一步经过冶炼和电解过程得到纯铜,而氧化铁可以用于其他工业应用。

总结一下,CuFeS2焙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CuFeS2 + 7O2 → 2CuS + 2FeO + 4SO2
这个方程式描述了CuFeS2在焙烧过程中与氧气反应产生硫化铜、氧化铁和二氧化硫的化学反应。

焙烧是一种常用的冶金过程,可以将硫化矿石中的金属提取出来,为工业生产提供重要的材料。

探讨二次焙烧隧道窑的工艺流程优化设计

探讨二次焙烧隧道窑的工艺流程优化设计

探讨二次焙烧隧道窑的工艺流程优化设计摘要本文以二次焙烧隧道窑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传统浸渍电极支持下二次焙烧隧道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研究了建立在内燃式电极支持下二次焙烧隧道窑的基本工艺流程,在此基础之上针对整个工艺流程有待改进的问题做出了详细分析与研究,旨在于引起各方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二次焙烧;隧道窑;工艺流程;优化;设计;分析1 传统二次焙烧隧道窑存在的问题分析大量的工程实践研究结果显示:在应用浸渍电极支持二次焙烧作业的过程当中,不利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燃料的消耗较高,对于环境污染影响较大;其次,由焦油沥青挥发所产生的可燃性气体极有可能在窑内作业环境下出现燃烧问题,导致整个二次焙烧生产系统的使用寿命严重下降;最后,无法确保二次焙烧制品在整个预热过程中预热性能的均衡性,受到上下部位置较大的温度差异因素影响,无法确保制品质量的有效性。

针对以上问题,展开有关建立在内燃式电极支持下的二次焙烧隧道窑应用研究工作。

2 二次焙烧隧道窑基本工艺流程分析1)在二次焙烧制品进入隧道窑生产作业系统内部之后,需要按照预先设定的送车速度均匀通过预热带区域(在本文所研究二次焙烧隧道窑结构系统当中,预热带整体长度表现为9.5个移动车位长度),在此过程当中完成二次焙烧制品的预热处理。

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在于:在预热带的末端位置,需要将隧道窑窑顶位置温度严格控制在300℃单位以上。

2)在二次焙烧制品完成预热处理之后,需要进入烧成带区域进行二次焙烧处理。

在本文所研究二次焙烧隧道窑结构系统当中,整个烧成带共包括15个移动车位长度,总长度约为45.5m单位。

可以说,烧成带区域是整个二次焙烧隧道窑最主要的处理区域。

按照这一区域内工作温度要求的差异性,还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细化。

具体而言,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首先是均热升温区域:这一区域主要包括9个移动车位长度,经由上一步骤对二次焙烧制品进行有效预热处理的基础之上,在制品通过均热升温区域的过程当中,能够通过有效的加热反应确保制品能够基本达到或是接近电极二次焙烧对于制品温度状态的相关要求。

陶瓷材料烧结温度和烧结温度范围的测定陶瓷材料烧结温度和烧结

陶瓷材料烧结温度和烧结温度范围的测定陶瓷材料烧结温度和烧结
7.将试样分成两批,900℃以下为第一批,测定其饱吸煤 油后在煤油中重及饱吸煤油后在空气中重;900℃以上的 试样为第二批,测定其饱吸水后在水中重及饱吸水后在空 气中重。
五、记录与计算
1. 按下列烧结温度与烧结温度范围测定记录表做 好记录。
2.计算

V0=(G2-G1)/γ油
(1)

V=(G5-G4)/γ水

烧后失重=[(G0-G3)/G0] ×100%
(8)
式中 G0 ——干燥试样在空气中质量,g;

G1——干燥试样饱吸煤油后在煤油中质量,g;

G2——干燥试样饱吸煤油后在空气中质量,g;

G3——烧后试样在空气中质量,g;

G4 ——烧后试样饱吸煤油(水)在煤油(水)中质
量,g;

G5——烧后试样饱吸煤油在空气中质量,g;
定坯料在烧成时的安全程度、制定合理的烧成升温曲线以 及选择窑炉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为了决定最适宜的烧 成制度,必须知道坯料的烧结温度与烧结温度范围这两个 重要工艺特性。 本实验的目的: 1.掌握烧结温度与烧结温度范围的测定原理和测定方 法。 2.了解影响烧结温度与烧结温度范围的复杂因素。 3.明确烧结温度与烧结温度范围对陶瓷生产的实际意 义。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是将试样在各种不同温度下焙烧,然后根 据不同温度焙烧的试样外貌特征、气孔率、体积 密度、收缩率等数据绘制气孔率、收缩率一温度 曲线。并从曲线上找出气孔率到最小值(收缩率 最大值)时的温度称为烧结温度;
三、仪器设备 1.高温电炉(最高温度不低于1400℃); 2.取样铁钳、钢丝锯条、细砂纸; 3.高铝瓷托管; 4.天平:感量0.001g ; 5.烘箱; 6.烧杯、煤油、金属网、纱布; 7.石英粉或Al2O3粉。

cufes2焙烧化学方程式

cufes2焙烧化学方程式

cufes2焙烧化学方程式CuFeS2焙烧化学方程式焙烧是一种矿石处理方法,通过加热来使矿石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从而提取有用的金属。

CuFeS2是一种含铜、铁和硫的矿石,也称为黄铜矿。

下面我们将探讨CuFeS2焙烧的化学方程式,并解释其反应过程。

CuFeS2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写作:2CuFeS2 + 3O2 -> 2FeO + 2CuS + 2SO2这个方程式可以分解成几个步骤来解释。

第一步,CuFeS2与氧气反应生成铁氧化物(FeO)、硫化铜(CuS)和二氧化硫(SO2)。

第二步,CuFeS2和氧气之间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CuFeS2中的铜(Cu)和铁(Fe)被氧气氧化,同时氧气还原为二氧化硫。

第三步,生成的铁氧化物(FeO)、硫化铜(CuS)和二氧化硫(SO2)是焙烧过程中的主要产物。

焙烧的目的是将金属从矿石中提取出来。

在CuFeS2焙烧过程中,铜和铁被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铁和硫化铜。

这些产物可以通过进一步处理提取出铜和铁。

二氧化硫则是一种有害气体,需要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CuFeS2焙烧的化学方程式说明了该反应的基本过程,但实际的焙烧过程可能还涉及其他的反应和产物。

例如,当矿石中还存在其他金属时,这些金属也可能被氧化或还原,并生成相应的氧化物或金属。

此外,矿石中的杂质也可能影响焙烧过程和产物的生成。

CuFeS2焙烧是一种重要的矿石处理方法,通过加热CuFeS2与氧气反应,生成铁氧化物、硫化铜和二氧化硫。

这个化学方程式描述了该反应过程的基本原理,但实际的焙烧过程可能还涉及其他反应和产物。

了解这些反应过程对于矿石处理和金属提取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金属的回收率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氧化铝含铝废渣经硫酸钠水解焙烧提取铝制备氧化铝

氧化铝含铝废渣经硫酸钠水解焙烧提取铝制备氧化铝

氧化铝含铝废渣经硫酸钠水解焙烧提取铝制备氧化铝氧化铝(Al2O3)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陶瓷、电子、建筑材料等领域。

氧化铝的制备过程中,常用的原料是含铝废渣,通过硫酸钠(Na2SO4)的水解焙烧来提取铝,制备氧化铝。

本文将详细介绍氧化铝含铝废渣经硫酸钠水解焙烧提取铝制备氧化铝的相关理论基础和实验步骤。

一、理论基础:1.1 氧化铝(Al2O3)的性质和应用:氧化铝是由氧化铝矿石制备而成的,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

它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具有高的熔点、硬度和化学稳定性,可在高温下保持稳定的形态。

因此,氧化铝被广泛应用于陶瓷、电子、建筑材料等领域。

1.2 含铝废渣的特点和利用:含铝废渣是含有一定氧化铝含量的固体废弃物,通常是铝冶炼过程中的副产物。

含铝废渣的特点是含有较高的氧化铝含量,但同时也含有其他杂质,如铁、钙、硅等。

因此,含铝废渣不能直接用于制备氧化铝,需要进行水解焙烧提取铝的处理过程。

1.3 硫酸钠的水解反应:硫酸钠在水中进行水解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氧化钠。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Na2SO4 + 2H2O → 2H2SO4 + 2NaOH二、实验步骤:2.1 处理含铝废渣:首先,将含铝废渣进行预处理。

将废渣进行破碎、磁选等处理,去除其中的石块和磁性杂质。

然后,将处理后的含铝废渣与硫酸钠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2.2 硫酸钠水解焙烧:将混合好的含铝废渣与硫酸钠放入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然后,将反应釜加热,控制温度在120-150摄氏度,持续反应一段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硫酸钠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氧化钠,并与废渣中的氧化铝发生反应。

2.3 过滤和洗涤:经过水解焙烧后,废渣中的氢氧化钠溶解在水中,而氧化铝则固定在废渣中。

将反应混合物过滤,将固体废渣和液体分离开。

然后,对固体废渣进行多次的水洗,以去除其中的杂质。

2.4 煅烧和氧化:将洗涤干净的固体废渣放入炉中进行煅烧和氧化处理。

首先,将固体废渣进行预热,控制温度在200-350摄氏度,去除其中的水分。

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阶段考试高一化学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1-35.5 K-39 Fe-56 Cu-64第一卷(共48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质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选项 A.铝合金门窗 B.青铜器 C.“故宫红”涂料 D.铀锆储氢合金2.杭州亚运会主火炬用了一种全球大型赛事中从未使用过的燃料——“零碳甲醇”,其制备过程包括:①H2O经太阳光光解制成H2;②空气中CO2与H2反应生成CH3OH。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①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1:2B.过程②既属于化合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CO2既属于酸性氧化物,也属于非电解质D.该制备方式的优点是零污染排放,且循环使用3.五育并举,劳动先行。

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 学科实验:用KMnO4标准溶液测定菠菜中铁元素的含量酸性KMnO4溶液能氧化Fe2+B 家务劳动:用卤水点热豆浆制豆腐卤水中电解质能使豆浆胶体聚沉C 学工活动:用FeCl3溶液制作印刷电路板Fe的活动性比Cu强D 环保行动:宜传废旧电池分类回收电池中重金属可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污水中通入H2S气体除去Hg2+:H2S+Hg2+=HgS↓+2H+B.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Br-+Cl2=Br2+2Cl-C.用KSCN溶液检验FeCl2是否完全变质:Fe3++3SCN-=Fe(SCN)3NH+Al3++4OH-=NH3·H2O+Al(OH)3↓D.向硫酸铝铵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45.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SOA.酸性透明溶液:K+、Fe2+、I-、2-4B.遇铝单质放出H 2的溶液中:Na +、K +、2-3SO 、Cl -C.含有大量Fe 3+的溶液中:Na +、Cu 2+、-3NO 、SCN - D.遇紫色石蕊试剂变蓝的溶液:Na +、+4NH 、Cl -、-3HCO6.复印机工作时易产生臭氧,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使润湿的淀粉-KI 试纸变蓝。

CuS氧化焙烧过程的实验研究

CuS氧化焙烧过程的实验研究

CuS氧化焙烧过程的实验研究赵洁婷郭兴敏(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摘要本文采用热重、气体分析以及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对CuS氧化焙烧过程机理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在空气下以3℃/min的升温速率,CuS的焙烧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00℃),CuS氧化生成Cu2S 和SO2,Cu2S进一步氧化生成CuO·CuSO4、CuSO4,最终稳定产物是CuSO4;第二阶段(300~400℃),此过程没有SO2逸出,第一阶段残留的Cu2S和CuO·CuSO4不断地被氧化成硫酸盐;第三阶段(400~600℃),硫酸盐在此温度范围内可以稳定存在;第四阶段(600~760℃),CuSO4和CuO·CuSO4分解生成SO2,最终产物为CuO。

关键词CuS 氧化焙烧SO2热重Experimental Study on Oxidizing Roasting Process of CuSZhao Jieting Guo Xingmin(School of Metallurgical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Abstract The oxidizing roasting mechanism of CuS was studied by employing thermogravimetric (TG), tail assay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oasting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with heating rates of 3℃/min in air. In the first stage (200~300℃), CuS was oxidized into Cu2S and SO2, subsequently Cu2S was further oxidized into CuO·CuSO4 and CuSO4, then final product viz. stable CuSO4 was obtained. In the second stage (300~400℃), no SO2 was detected, whereas Cu2S and CuO·CuSO4 remained during the first stage were oxidized into sulfate constantly.In the third stage (400~600℃),sulfate was found stable in this temperature range. In the fourth stage (600~760℃), CuO·CuSO4 and CuSO4 decompose into SO2, and the final product was confirmed to be CuO.Key words CuS oxidizing roasting SO2TG1 引言近十几年来,我国钢铁工业持续高速发展,铁矿石资源随之日益枯竭,且我国的铁矿资源丰而不富,自给率仅为50%左右,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进口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投笼
投笼要分批进行,每批可相隔2小时左右,一般笼子在炉内留时间约 6~9小时,投笼后5小时就要做好收笼准备。投笼地点在炉顶装料口处。
(五)收笼
收笼地点在炉下两侧搬出机上,投笼5小时后,派专人在搬出机处值 班,每班需2~3人。值班人员对于收笼要特别注意,以避免丢失,已经 破裂的笼子亦需拣出,核对投笼和收笼数量。冬季搬出周围水汽弥漫, 观察矿笼不便,可用管引煤气点燃,以驱散水汽。 (六)试验记录 出炉的每个笼子均需贴上标签,注明出炉时间,以便检查不同焙烧 时间的焙烧矿质量。
也就是说理论上焙烧矿还原度为42.8%时 质量最佳。如R值大于42.8%,说明矿石过还 原,小于42.8%则欠还原。无论是过还原还是 欠还原,矿石的磁性均降低。 据实践得知,不同类型和不同粒度的矿 石,其最佳还原度并不一致。如对于鞍山赤 铁石英岩的焙烧,当矿石粒度为75%~10毫米 时,还原度达52%左右时选别效果较好。
在焙烧试验时,尚需注意以下事项:
1、焙烧矿样必须放在炉内高温带; 2、热电偶插放位置要恰当,不能太深,也不 能太浅; 3、经常检查瓷管,如坏了漏气,必须马上更 换; 4、如矿样含结晶水高,应先预热,去掉水份, 并使物料较疏松有利于还原。
四、实验室还原焙烧试验结果应用于工业生 产的有关问 题
1、试验室焙烧试验结果,可以说明这种铁矿石磁化焙 烧的可能性及指标,所得到的适宜焙烧条件,可供工业焙 烧炉设计参考。 2、影响磁化焙烧的因素很多,只能抓住温度和时间、 矿石粒度、热工制度等,小型试验与大型试验就有很大差 距,在试验室条件下,只能抓住温度和时间、还原剂种类 和用量这几个主要矛盾进行试验。试验室焙烧试验结束后, 必须进行扩大试验,将来生产上用什么样炉型结构,扩大试验 就在什么样炉型结构上进行。
六、焙烧矿质量检查
根据试验研究的任务不同,检查方法也 不同。一般试验室焙烧可取样化学分析计算 还原度,并做磁选管或磁选机单元试验进行 检查,只有扩大试验时,才必须做出连续试 验或流程试验。

1、计算还原度
式中
R-还原度 %; WFeo-焙烧矿中FeO含量; WTFe-焙烧矿中全铁含量。
在还原焙烧的情况下,当矿石中的Fe2O3 全部还原为Fe3O4时,焙烧矿的磁性最强。由 于Fe3O4系一个分子的Fe2O3与一个分子的FeO 结合而成,故当全部还原时,矿石中的Fe2O3 与FeO之分子数量相等,此时的还原度为:
焙烧矿石在现场可用磁铁(或永磁块) 检查磁性,或者通过磁滑轮进行检查,试验 时如需要按生产工艺流程进行闭路焙烧时, 通过磁滑轮分出无磁性部分,可以收集起来 装笼回炉再烧,但需计算此部分的产率,以 便确定返矿量。
非常谢谢!
• (4)实验室焙烧试验的常用设备:管状炉、 坩埚炉、马弗炉、实验室型竖炉、实验室型 转炉和实验室型沸腾炉等。 • 炉型的选择一般根据试验要求的深度和 矿石的性质(主要是粒度)决定。 • (5)影响焙烧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温度、 气氛、粒度、时间、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 空气过剩系数等。 • 这些因素的控制与所采用的方法有关。
五、焙烧工业试验-投笼焙烧试验
磁化焙烧投笼试验是在生产竖炉中进行,试验前, 将准备好的矿石装入金属制的网笼中,随给矿同时将 笼子投入炉中,入炉焙烧后,笼子随焙烧矿一起出炉, 取出试验的矿样单独处理,进行取样分析全铁和FeO 计算还原度,然后进行磁选试验。 多年来,在鞍钢烧结总厂还原车间利用生产竖炉做过 很多种矿石的投笼试验(如宠家堡、包头、酒泉、八一、 平乐、荔浦、独山、綦江、屯秋等地的铁矿石和锰矿 石),基本上能够反映实际情况,与大规模工业试验比较, 是多快好省的焙烧试验方法。
二、实验室磁化焙烧试验
还原焙烧 赤铁矿 褐矿
铁 矿 石 的 焙 烧
焙烧气氛
中性焙烧
菱铁矿
氧化焙烧
黄铁矿
三、还原焙烧试验装置和操作方法
1、还原焙烧试验装置
1-氯化钙干燥管;2-压力计;3-气体流量计; 4-反应瓷管;5-管状电炉;6-热电偶;7-高温表
2、操作方法
取适量的试样(粒度为3~0mm,质量为10 ~ 20g)装入反应瓷管中,然后徐徐通入煤气,驱除瓷 管中的空气。在这以后,即可将瓷管移到管状电炉 中加热,并按一定的流量供给煤气。加热焙烧到预 宇的时间(一般温度高,时间可短,温度低,时间 需长些)后,即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停止加热和 切断煤气,改通氮气冷却到200 ℃以下(或将瓷舟 移入充氮气的密封容器中,水淬冷却)然后取出焙 烧矿,水淬或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冷却至室温,再 送去进行磁选试验。
试验步骤及方法如下:
(一)矿石准备 投笼前需将矿样碎至合适粒度,筛出20毫米以下粉矿 (因炉子本身特性的要求,小于20毫米的细粒矿石不允许 入炉)。矿石粒度上限应根据矿石性质而事实上一般不超 过75毫米。 (二)笼子制作
笼子是由金属网制成,考虑到炉内受压,铁丝宜粗些,一般以 1.5毫米为宜。
(三)决定投笼数量 每次试验需30~40个,可分3~4批投入。
焙烧实验
知识回顾
1、焙烧过程的一般原理是在适宜气氛和低于 矿物熔点的温度下,使原料的目的组分矿物发生 物理和化学变化转变为易浸出或易于物理分选的 形态。 2、焙烧的分类: • 氧化焙烧与硫酸化焙烧; • 还原焙烧; • 氯化焙烧; • 钠盐烧结焙烧; • 煅烧;
一、焙烧试验
1、焙烧试验一般是难选矿物化学处理的重要步骤, 由于矿石中某些组分在一定的气氛下加热达到一定温 度会发生化学变化,为后续的物理选矿或浸出作业创 造必要的条件,达到有用组分与无用组分分离的目的。 2、焙烧试验包括还原焙烧、氯化焙烧、硫酸化焙烧、 加盐焙烧和挥发焙烧等。 3、焙烧的具体作用: (1)把化合物中的某种金属转变成在浸出剂中更容易 溶解的化合物; (2)除去矿石中的有害杂质; (3)改变矿石或矿物的理化特性,以有利于或适应于 后序工艺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