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练习二(北京课改版)(共12张PPT)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练习二(北京课改版)(共12张PPT)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1.6 练习二(北京课改版)(共12张PPT)
绿地C的形状和大小都与绿地B接近。
返回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1.6 练习二(北京课改版)(共12张PPT)
练习二
解决问题。
北京到哈尔滨的铁路长1388千米,一列火车从北京
开往哈尔滨速度是140千米/时,用4.5小时能行完
全程的一半吗?
练习二
选择题。
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到百分位约是2.56,这个 三位小数最大是( A ),最小是( B )。
A. 2.564 B. 2.555 C.2.559 D. 2.563
要使这个三位小数最 大要考虑“四舍”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1.6 练习二(北京课改版)(共12张PPT)
要使这个三位小数最 小要考虑“五入”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1.6 练习二(北京课改版)(共12张PPT)
返回
练习二
1.完成练习二第3题。 先让学生认真读题,看懂统计表后独立解答。最后引导学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据分析观念。 2.完成练习二第7题。 列竖式计算并说说算理。 3.完成练习二第8题。 可以观察、比较左右两个算式的特点,不计算,通过简单的推理得到比较的结果,体现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 4.完成练习二第9题。 让学生先计算出结果,再连线。 5.完成练习二第10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强调让学生通过列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熟悉方法,培养笔算能力。 6.完成练习二第11题。
练习二
复习旧知
小数乘法的 把小数看作与各自接近的整 估算方法 数来计算。
3.9×3.1≈12(米²) 4 × 3 =12(米²)
得数不是准确 数,所以用“≈” 连接。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2 练习二教案与反思牛老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2 练习二教案与反思牛老师

1.判断。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涵亚学校陈冠宇
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2.求底是24,高是底的一半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有一块三角形葡萄园,底34米,高18米,如果每平方米收葡萄2千克,这块葡萄园可以收葡萄多少千克?
1.×
2.24×(24÷2)=288
3.34×18÷2×2=612平方厘米)
答:这块葡萄园可以收葡萄612千克。

【素材积累】
辛弃疾忧国忧民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

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

后七篇旧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

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练习二》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练习二》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练习二》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练习二》主要是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计量单位换算等内容。

本练习题目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计量单位换算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分数的运算规则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出错;部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计量单位换算还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加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计量单位换算,提高学生的计量单位运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几何图形的认识,计量单位换算。

2.教学难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几何图形的认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计量单位换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准备好笔记本和文具。

3.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练习题、几何图形模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练习二详细答案课件PPT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练习二详细答案课件PPT
70.5×3.4=239.7(千米)
答:他坐汽车的路程是239.7千米。
12. 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
小于1
小于1
756×0.9 < 756
1×0.94 < 1
4.25×1.1 > 4.25 31.4×1.2 > 31.4
大于1
大于1
13.
电费每千瓦时0.5元。
节能冰箱一天 的耗电量是
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1 小数乘法 练习二
1. 计算下面各题。
1.8×23 = 41.4 0.37×0.4 = 0.148
1.8 × 23
54 36 4 1.4
0.3 7 × 0.4
0.1 4 8
先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 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 点上小数点
1. 计算下面各题。
1.06×25 = 26.5 0.082×0.14 = 0.01148
0.0 0 9 0
0.0 0 9 0
360 72
30 105
0.0 1 0 8 0 0.0 1 0 8 0
7. 1头蓝鲸体重150 t,体长25.9 m。一棵巨杉的质量是 这头蓝鲸体重的18.7倍,高是这头蓝鲸体长的3.2倍。这 棵巨杉重多少吨?高多少米?
150×18.7=2805(t )
7. 1头蓝鲸体重150 t,体长25.9 m。一棵巨杉的质量是 这头蓝鲸体重的18.7倍,高是这头蓝鲸体长的3.2倍。这 棵巨杉重多少吨?高多少米?
1.0 6 × 25
0.0 8 2 × 0.1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3 0 2 12 2 6.5 0
328 82 0.0 1 1 4 8
积的小数末尾有0的,要根据小数的性质进行 化简;乘得的积位数不够时,要用0来补足。

五年级上册数学习题练习二

五年级上册数学习题练习二

=0.0464
0.3 9
2.9
× 2.9 × 0.3 9
351 7 8 验算
261 87
1.1 3 1
1.1 3 1
0.5 8 0.0 8
× 0.0 8 验算 × 0.5 8
0.0 4 6 4
64
40
0.0 4 6 4
3.7×200=740 0.18×8.45
=1.521
3.7 ×2
0
0
验算
×
2 3.7
25.35=( )6.5×( ) 3.9 =( )×0.6(5 ) 39
2.535=( 0).6×5 ( ) 3.9 =( )×6.(5 ) 0.39
将小水桶盛满水倒入大水桶中,再次将小水桶盛满水倒入大水 桶中,这时大水桶有8kg水,第三次将小水桶盛满水向大水桶 中倒,大水桶中已有8kg水,大水桶倒满后,小水桶剩下1kg水 。将大水桶中的水倒掉,再把小水桶剩下的水倒在大水桶中, 将小水桶再次盛满水倒入大水桶中,这时大水桶中就有5kg水 。
4. 小娟要冲洗14张照片,每张照片冲洗费0.85元。 她一共要花多少钱?
14×0.85=11.9(元) 答:她一共要花11.9元。
5. 地球直径1.28万千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地球直 径的30倍。月球到地球有多远?
1.28×30=38.4(万千米) 答:月球到地球有38.4万千米。
6. 先计算,再验算。 0.39×2.9 =1.1301.58×0.08
1148
7×0.86 =6.02 0.6×0.39
7 × 0.8 6
42 56 6.0 2
=0.234
0.6 × 0.3 9
54 18 0.2 3 4
27×0.43 =11.601.055×0.06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8、《练习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8、《练习二》

) ) ) ) ) ) )
用激光测远距 离既精确又迅 速。
一次从地球上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约 经过2.56秒收到从月球反射回来的信号。 已知光速是30万千米/秒,算一算这时 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 30 × (2.56÷2) =30 ×1.28 =38.4(千米)
答:算一算这时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38.4千米。
塘下镇中心小学 制作者:张顺英
1、口算:
12.5×8 =100 12.5×0.08 =1 1.25×8 =10 =0.1 1.25×0.08 12.5×0.8 =10
1)、125×8=1000
0.125×0.8 =0.1 1.25×0.8=1
125×0.08=10
2)、25×4 =100
25×0.4 =10
用多种方法计算。 888×1.25 2.5×4.8 =8×1.25×111 =10×111 =1110 888×1.25 =(800+80+8)×1.25
=1000×1.25+80×1.25+8×1.25
=1000+100+10
=1110
用多种方法计算。 2.5×4.8 =2.5×4×1.2 =10×1.2 =12 2.5×4.8 =2.5×(4+0.8) =2.5×4+2.5×0.8 =10+2 =12


2.40元/条
1.25元/袋
1.60元/瓶
3.70元/盒
6.60元/条
1.25+1.60+3.70×4+6.60+2.40 =1.25+1.60+14.80+6.60+2.40 =26.65(元) 26.65元<30元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教案

练习二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经历小数乘法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和归纳的学习方法。

4.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乐学数学、应用数学的良好习惯。

体验知识的归纳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美,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归纳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数的乘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运用这些知识来进行口算比赛,看谁算的既快又对,大家准备好了吗?1.口算:学生抢答:0.24×2= 10×0.36= 0.8×4= 4.3×100=4.2×0.1= 0.9×0.4=5.9×0= 4×2.5=0.3×0.8= 0.42×10= 0.5×5= 0.18×5=2.笔算:6.52×27 0.32×1.250.008×0.425 10.9×0.38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学生回答(1)两个因数一共是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

(2)积的末尾出现“0”时,应先点小数点再划掉末尾的“0”。

(3)积的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师总结:小数末尾要对齐,整数相乘算出积数对数位点对点,数位不足要补齐。

3.小数乘法与小数加减法的根本区别是小数点的位置情况,你还记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吗?笔算:0.85+1.942 5.1-2.094.不计算,判断积的小数位数有几位47 ×0.05() 6.9 ×0.38()4.2 ×1.8() 4.08 ×0.08()0.9 ×0.7() 6 ×0.07()二、巩固练习1.探索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计算下面各题,再比较与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规(1)3.5×1.2 (2)3.5×0.8 (3)3.5×12.4×1.5 2.4×0.5 2.4×15.2×2.1 5.2×0.7 5.2×1提问: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学生汇报:师总结:在小数乘法中,当第二个因数大于1时,积就大于第一个因数(0除外);当第二个因数小于1时,积就小于第一个因数(0除外);当第二个因数等于1时,积就等于第一个因数。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教案(直接打印版)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教案(直接打印版)

第1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二(教科书第19~20页)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到计算的工具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本单元小数除法的学习,已接近尾声,今天我们来看看大家对这一单元的知识掌握情况,一起通过练习二来巩固所学知识。

二、探究新知1.出示教材第19页练习二第1题如下:⑴.让学生读题后,直接比较大小,并在小组内交流。

师:同学们从中发现什么规律?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人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

展示学生完成情况,集体订正。

2.出示教材第19页练习二第2题如下:师:你们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理解后,独自完成,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让学生板演,再集体订正。

3.出示教材第19页练习二第3题如下:先让学生计算出算式的得数,再让学生说说数线上每段是表示多少?让学生动手操作画一画,估一估。

投影出示结果。

师:是怎样确定商的位置的?4.出示教材第19页练习二第4题如下:独立计算和验算,再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说说每一步的意思,展示学生作业情况。

5.出示教材第19页练习二第5题如下:师:小数混合运算顺序是怎么来计算的?学生说一说,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2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二(教科书第19~20页)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到计算的工具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出示教材第19页练习二第6题如下:引导学生读懂题意,再独立计算,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巩固练习1.出示教材第20页练习二第7题如下:⑴.让学生理解题意,估一估后在小组内交流,让学生说说你是根据什么为标准估计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练习二
设计教师:田晓云审核教师: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19-20页。

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

学会与人交流、合作,感受学
习数学的乐趣和数学的价值。

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其正确率。

难点: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

课前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纸条,计算稿纸。

课时划分:第1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与内容学习活动组织与教师活动学生学习活动预设时间
分配补充与反思
一、创设问题情境
二、探究新知,突破重点。

本单元小数除法学习,已经接近尾
声,今天我们来看看大家对这一单
元知识的掌握情况,一起通过“练
习二”来巩固所学知识。

1.出示教材第19页“练习二”第1
题.
第(1)小题:让学生读题后,
直接比较大小,并在小组内交
流。

提问:同学们从中发现了什么规
律?
(引导学生去观察一个大于1
的小数分别乘或除以同一个小
数时所存在的计算特点)。

第(2)小题:学生以小组为单
位,各人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

展示学生的完成情况,集体订正。

2.出示教材第19页“练习二“第2

你们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
息?学生理解题后,独立完成。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让学生板演,再集体订正。

学生认真听老师谈

学生独立完成后,
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说一说:(1)
用总量减去大狗的
数量,再除以小黄
狗的数量,就是平
均每只小狗的重
量。

(2)先求出一
28分

个排球的价格,再乘5。

教学环节
与内容学习活动组织与教师活动学生学习活动预设时间
分配补充与反思
三、巩固练3.出示教材第19页“练习二”第3
题。

先让学生计算出算式的得数,
再让学生说一说数线上每段是表
示多少?
让学生动手操作画一画、估一
估。

投影学生的结果。

师:你们是怎么来确定商的位置?
4.出示教材第19页“练习二”第4
题。

先独立计算和验算,再在小组内交
流讨论说说每步的意思。

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情况。

5.出示教材第19页“练习二”第5
题。

引导复习:小数的混合运顺序是怎
么来计算的。

让学生说一说。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学困生。

集体订正。

6.出示教材第19页“练习二”第6
题。

引导学生读懂题意,再独立列式计
算,指名学生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
法。

汇报。

1. 出示教材第20页“练习二”第
7题。

第(1)题:学生理解题意,估一
估后在小组内交流。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
展示学生的计算结果,最后集体订
正。

2.出示教材第20页“练习二”第8
生汇报:一每个数
之间的中间为0.5
或以每个数四等分
为0.25。

学生验算,再汇报:
生1:我是用商乘除
数看积是不是等于
被除数。

生2:我是用被除数
去除商看是不是等
于除数。

学生汇报:小数的
混合运算顺序与整
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是一样的。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先读题,再独
立完成,小组交流、
讨论。

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第(1)题第
二摞有6个第一摞
那么厚,第(2)题
先计算出每瓶油1
千克要多少钱,再
进行比较。

8分
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