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的风俗习惯

合集下载

黎族文化资料

黎族文化资料

黎族文化
黎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海南岛和广东省的一些地区。

他们拥
有悠久而独特的文化,其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传统和习俗。

语言和文字
黎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是一种与汉语完全不同的语言。


然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系统,但他们借鉴了汉字,并根据自己的语音系统创造了一些汉字表音符号。

这种符号被称为“黎文”。

婚俗
黎族的婚俗十分独特。

在黎族社会中,男女之间的婚姻多由父母和长辈包办。

在结婚仪式上,男女双方要互扎发饰、喝交杯酒,以示新婚之喜。

此外,黎族的新娘子通常会身着锦袍,头戴银质饰品,美艳动人。

饮食
黎族人以米饭为主食,同时也喜欢食用猪肉、牛肉、鱼类等。

此外,他们还有
一些独特的传统美食,如“黎苗肉”、“黎黑猪”等,口味独特,让人回味无穷。

舞蹈
黎族舞蹈是黎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黎族舞蹈多以庆祝丰收、祈福为主题,舞姿矫健、优美,富有激情与活力。

在黎族的节日庆典中,人们常常会跳起欢快的舞蹈,营造出热闹喜庆的氛围。

服饰
黎族服饰以色彩绚丽、图案精美而著称。

黎族男性通常穿着白色或蓝色的长袍,头戴斗笠,脚踩草鞋;而女性则多身着色彩明艳的长袍,佩戴各式珠宝饰品,整体造型华丽而富有特色。

总的来说,黎族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中的一朵瑰丽之花,它的独特性和丰富多
彩的内容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希望更多人可以了解和尊重这一美丽而神秘的文化。

黎族的风俗习惯

黎族的风俗习惯

黎族的风俗习惯
黎族的风俗习惯
黎族的风俗习惯(一):
黎族的风俗习惯
黎族虽然没有本民族文字,但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

其形式活泼,题材广泛,资料丰富,世代相传。

主要包括故事、传说、神话、童话、宗教家谱等。

比较著名的有《人龚的起源》、《五指山大仙》、《洪水的传说》、《甘工鸟》、《鹿回头》等。

既反映了社会历史,总结生活经验,传播各方面的知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寄托了黎族人民的完美期望和追求。

黎族没有构成统一的宗教信仰,各地均以祖先崇拜为主,也有自然崇拜,个别地区还残留着氏族图腾崇拜的痕迹。

黎族信鬼,个性是祖先鬼,祭祖先是黎族的重要宗教活动,以求祖先保
家人平安。

黎族人们为追念黎母繁衍黎人的伟绩,并告诫后人,
女子绣面、纹身是祖先定下来的规矩,女人若不绣面、纹身,死
后先祖不相认--祖先崇拜。

“黎族”的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

“黎族”的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

“黎族”的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一、黎族的宗教信仰黎族自古以来信仰自然灵崇拜,崇奉太阳、月亮、森林、山川等自然神灵。

他们认为自然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自然是紧密相连的。

黎族的宗教信仰中融入了许多神话传说和民间传统,如对祖灵的敬仰、对土地神的崇拜等,这些信仰使得黎族人民与大自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情感纽带。

二、黎族的民俗风情黎族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如丰收祭祀、踩高跷、摆酒宴、唱山歌等。

丰收祭祀是黎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踩高跷、进行歌舞表演,庆祝丰收的喜悦。

踩高跷是黎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也是一种向大地神灵祈福的仪式。

黎族人民还擅长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如竹编、芦苇编等,这些手工艺品展现了黎族人民的智慧和巧手。

三、黎族的服饰文化黎族的服饰文化独具特色,男子多穿白色长衫,女子多穿长袍。

他们喜欢用鲜艳的颜色和复杂的花纹来装饰服饰,使得黎族服饰充满了浓厚的民族风情。

黎族人民还会在节日和婚礼等重要场合穿戴传统的银饰,如银耳环、银胸针等,这些银饰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有着祈福的寓意。

四、黎族的传统音乐黎族人民热爱音乐,他们有着独特的音乐形式和演奏方式,如竖琴、竹笛、葫芦丝等。

黎族的音乐富有节奏感,激情四溢,能够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和情绪。

黎族人民会在婚礼、丰收祭祀等重要场合演奏音乐,用音乐传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神灵的敬仰。

总结:“黎族”的传统文化以其丰富多样的宗教信仰、独特的民俗风情、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和动听的传统音乐而闻名。

这些传统特点展现了黎族人民对自然界的敬仰和对生活的热爱,也体现了黎族人民自古以来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精神风貌。

作为我国56个民族之一,黎族的传统文化应该得到更多的宣传和保护,以保持其独特魅力和传承下去。

黎族民俗

黎族民俗

黎族 民俗
五、黎族的社交礼仪 1、在海南省黎族地区,有一种和解 的礼仪,黎语称为“蕊岔”,意为 “给好眼色”。如有双方械斗,若 想停战讲和,言归于好,就各派一 名寡妇出面充当调解员,双方同时 也各出一位代表。寡妇先把若干个 铜钱投入一盆清水中,双方代表从 水中取出铜钱,互相揩抹一下对方 的眼睛,然后,互相接过双方的钱 往脑后抛掉,最后,互相敬酒,以 示和解。 2、待客礼仪 3、婚姻习俗 4、居住习俗 5、礼仪禁忌
黎族 民俗
三、黎族的服饰 黎族妇女束髻于脑后,插以 箭猪毛或金属、牛骨制成的发 簪,批绣花头巾,上衣对襟开 胸无扣,尚青色,下穿无褶织 绣花纹的筒裙 筒裙,有的地方穿套 筒裙 头式上衣 。 儋耳、文面、文身 黎锦
黎族 民俗
四、黎族的饮食特点 一日三餐,主食以大米为主, 也吃玉米、番薯和木薯等杂粮。 喜欢吃各种鼠肉。 “竹筒香饭”、“山栏香 糯”、爱喝“山栏糯米酒”、 爱喝五指山茶 喜嚼“槟榔”
六、黎族的传统节日 春节 三月三 敬牛节
黎族 民俗
பைடு நூலகம்
七、黎族的游艺活动 黎族射弩 攀藤摘花 拉乌龟 打狗归坡 跳竹竿舞
黎族 民俗
一、黎族的形成与人口分布 有约124万人口,90%分布 于海南省保亭、琼中、白沙、 昌江等县,其余散居海南省万 宁、琼海、澄远、儋县、定安 等县。 黎族,俚、赛、孝、岐、美 孚、润、僚等。
黎族 民俗
二、黎族的宗教信仰 未形成完整的宗教体系,但 封建迷信很重,流行祖先崇拜 和自然崇拜,且传统宗教中鬼 神种类繁多,敬畏特甚。如: 山鬼、地鬼、灶鬼、雷公鬼和 祖先鬼等。 此外,崇拜青蛙和牛等。 黎族还流行鸡卜和蛋卜。

“黎族”的服饰和民俗习惯有何特色?

“黎族”的服饰和民俗习惯有何特色?

“黎族”的服饰和民俗习惯有何特色?一、传统服饰黎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独特的服饰文化。

黎族女性常穿着色彩鲜艳、绣满花纹的长袍,袍身上常绣有寓意吉祥的动植物和图案。

这些绣花图案经常是由红、黄、蓝等鲜艳颜色构成,给人一种充满活力和喜庆的感觉。

而男性则常穿宽松的长衫和长裤,常以蓝、黑、灰等深色系为主,体现了他们的朴实和内敛。

二、头饰及配饰黎族人民非常注重头饰和配饰的搭配。

女性常戴着花朵饰品,如花簪、花环等,增添了女性的娇美和柔情。

他们还擅长用珠子和彩色线组成项链、手链、腰带等配饰品,以展示他们的手工艺和审美观。

三、民俗习惯1.祭祀活动:黎族人民对于神灵崇拜非常重视,每年举办各种祭祀活动,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祈祷丰收的心愿。

他们在祭祀神灵时,常常会穿着传统的服饰,手持鲜花,排列整齐地跳起舞蹈,表达着对神灵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2.婚嫁习俗:黎族的婚嫁习俗十分独特。

在黎族社会中,常以红色为主要婚礼装饰颜色,寓意着喜庆和好运。

新娘婚礼当天会穿着华丽的黎族传统婚装,头戴花环,由女性长者帮忙打理头发,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3.节日庆典:黎族人民非常重视传统的节日庆典,如黎族年、黎族傈僳族歌舞晚会等。

在这些节日庆典中,人们会穿着传统服饰,载歌载舞,共同庆祝节日的到来。

这些传统习俗使得黎族的文化得以传承和保留。

四、黎族服饰和民俗习惯的意义黎族的服饰和民俗习惯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表达,更是对于他们独特文化身份的体现。

通过这些传统的服饰和习俗,黎族人民不仅继承了自己的历史文化,更加深了黎族人民之间的情感纽带。

这种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不仅对于黎族人民自身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于丰富中国多民族文化,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今天的社会,黎族的服饰和民俗习惯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学习黎族的服饰和民俗习惯,这种传统文化得以继续发扬光大。

通过黎族的服饰和民俗习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黎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中华民族的多元发展与繁荣。

黎族民俗的传统特色

黎族民俗的传统特色

黎族民俗的传统特色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在漫长的岁月里,黎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这些文化深深地烙印在黎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

一、服饰文化黎族服饰是海南岛最具特色的民俗之一。

黎族妇女善于纺织和染织,她们的服饰色彩斑斓,图案精美,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黎族服饰分为上衣、下裤、围裙和头巾,以麻、棉、毛为原料,做工精细,独具匠心。

上衣多为无领对襟短袖,下裤多为宽松的长裤,围裙则多以红、黄、绿等鲜艳色彩制成,上面绣有各种花纹和图案。

黎族妇女的头巾更是独具特色,通常用五颜六色的细丝线编织而成,形状各异,色彩斑斓。

黎族男子的服饰也别具一格,他们通常穿着宽松的长裤和短袖上衣,上衣多为黑色或蓝色,衣领和袖口有彩色的图案。

二、饮食文化黎族的饮食文化也是非常独特的。

黎族人民以稻米为主食,喜欢食用各种热带水果和海鲜。

他们善于烹饪,擅长制作各种美味的菜肴。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黎家酸菜鱼”了,这道菜选用新鲜的鱼肉和黎家自制的酸菜一起烹制而成,酸爽可口,鲜美无比。

此外,黎族人民还善于酿酒,他们用山兰糯米和天然的泉水酿制而成的米酒醇厚甘甜,是黎家人的待客佳品。

三、居住文化黎族的居住文化也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他们居住在自家的船形屋内,这种船形屋既是他们的居所,也是他们的活动场所。

船形屋设计独特,冬暖夏凉,非常适合海南岛的气候环境。

在黎族的村庄里,房屋排列有序,周围种满了各种热带植物和花卉,整个村庄环境优美,充满了浓厚的田园气息。

四、音乐舞蹈文化黎族的音乐舞蹈文化也是非常丰富的。

黎族的民间音乐风格独特,旋律优美,常常以歌唱爱情、生活和劳动为主。

他们的舞蹈更是丰富多彩,既有欢快的广场舞,也有优美的民族舞。

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数“打柴舞”了,这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舞者手持柴棒,边跳边唱,动作简单而富有节奏感,深受人们的喜爱。

五、民间工艺文化黎族的民间工艺文化也是非常有名的。

小议黎族的饮食文化

小议黎族的饮食文化

小议黎族的饮食文化黎族是中国特有的民族之一,黎族人口主要分布在海南省黎族自治县和广西省五指山市等地区。

黎族文化独特而丰富,其中的饮食文化更是别具一格。

从黎族饮食文化的饮食方式、习俗、历史演变以及饮食特点等方面来看,黎族饮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不少经验和启示。

一、饮食方式黎族的饮食方式非常独特,主食是椰子饭,而其他的则主要是海鲜、山珍、蔬菜等。

椰子饭是传统黎族的地道美食,许多黎族人民在家中都有自己的椰林种植树,用椰子制作成饭;而椰子的汁水也是黎族人必不可少的饮料。

黎族的饮食运用了“炒、煮、蒸、熏”等多种处理方法,将食材烹调出美味可口的餐点,令人垂涎欲滴。

二、习俗黎族的饮食文化与其习俗息息相关,例如初八赛羊、扫坛节、祭祖节等都少不了美食和祈求健康的食品,象征着丰收和团圆。

在传统节日里,黎族人不仅会家族聚餐,而且还会亲戚朋友纳些昭示着团圆和吉祥的食品,例如肥肉、酒类饮品、干果等,并相互道贺,互赠礼物,共度难忘时光。

三、历史演变黎族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黎族饮食文化长时期,饮食文化已经发展为一种充满传统文化和现代的餐饮文化知识。

不同时期的文化、历史与风俗习惯等因素都在不断地影响着黎族饮食文化的形成。

黎族的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着现代饮食文化传入,黎族餐饮文化还出现了不少变动,并发展出五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的餐饮店,满足了更多人的需求、同时也助力了黎族地区的旅游业。

四、饮食特点黎族的饮食文化在口感上,非常推重清鲜、清淡、细嫩的口感。

比如说鱼,黎族人偏爱的是鱼肉清鲜、肉质细嫩的品种,并通常用煮的方式食用,能够完美地呈现出鱼肉的鲜美和味道。

另外黎族人一般喜欢在炒菜中加些草鱼木耳,以此来增加菜肴的鲜味和口感。

总之,黎族的饮食文化特点在于选择食材、烹调技巧、味道清新、利于保健的特征,不同于华北地区的口味重,更显示其独特性。

综上所述,黎族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历史悠久,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黎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及对美味佳肴的要求。

黎族结婚风俗

黎族结婚风俗

黎族结婚风俗
黎族是中国南方一个非常古老的少数民族,其结婚风俗也有其独特的传统。

男方提亲:男方要先派人去女方家中提亲,一般是由男方的父亲或哥哥代表提亲,也可以由亲戚或朋友代为提亲。

聘礼:提亲成功后,男方要准备聘礼送到女方家中,聘礼的内容包括豚肉、鱼、米、茶叶、烟草等物品。

黎族人认为,送聘礼是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感谢。

婚期确定:女方家收到聘礼后,就会和男方商定婚期。

迎亲:在婚期到来的前一天,男方要准备好迎亲的队伍,由男方父亲或长辈领队,手持狮子头或鼓点节奏,引导迎亲队伍前进,同时,女方也会准备好接亲的队伍,穿着黎族传统的服饰,迎接男方。

敬茶:在女方家中,男方要向女方父母敬茶,以示尊重和感激,女方的父母也会回敬一杯茶给男方。

饮宴:婚礼当天,男方要在女方家中设宴招待亲友和宾客,庆祝婚礼的顺利完成。

新房入洞房:在婚礼的最后,男方要带领新娘进入新房,进行洞房花烛夜,象征着两人白首偕老,相互扶持。

以上就是黎族结婚风俗的主要流程,这些传统仪式和习俗代代相传,至今仍为黎族人所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黎族的风俗习惯黎族的风俗习惯(一):黎族的风俗习惯黎族虽然没有本民族文字,但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

其形式活泼,题材广泛,资料丰富,世代相传。

主要包括故事、传说、神话、童话、宗教家谱等。

比较著名的有《人龚的起源》、《五指山大仙》、《洪水的传说》、《甘工鸟》、《鹿回头》等。

既反映了社会历史,总结生活经验,传播各方面的知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寄托了黎族人民的完美期望和追求。

黎族没有构成统一的宗教信仰,各地均以祖先崇拜为主,也有自然崇拜,个别地区还残留着氏族图腾崇拜的痕迹。

黎族信鬼,个性是祖先鬼,祭祖先是黎族的重要宗教活动,以求祖先保家人平安。

黎族人们为追念黎母繁衍黎人的伟绩,并告诫后人,女子绣面、纹身是祖先定下来的规矩,女人若不绣面、纹身,死后先祖不相认--祖先崇拜。

黎族人热爱生活。

节日、婚娶;入新屋、生育、社交等活动,都要摆席设宴饮酒。

平时迎宾会客也以饮酒为情礼,敬酒对歌常通宵达旦,构成自己的酒文化。

黎族是一个尚礼的民族,礼仪在黎族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黎族礼仪有着丰富的资料,涉及了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

那么黎族的风俗习惯都有哪些方面呢?黎族的风俗习惯之民族禁忌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琼中县、白沙县、昌江县、东方市、乐东县、陵水县、保亭县、五指山市、三亚市等七县二市之内,其余散居在海南省的万宁、屯昌、琼海、澄迈、儋州、定安等市县。

那么黎族的民族禁忌有哪些呢?生活1.凡年初一至初五日不能秽语伤人,不能扫地,不然,不但家里六畜不宁,生产不好,而且影响别人不吉利。

2.凡有病人,当他求鬼时忌外人进屋,一切零食都得避免,不然的话病不会痊愈,病状反会转剧。

3.儿童拜年,不给红封,当年即会不吉利;吃猪嘴和山猪的肝与内脏会招致蛇咬。

4.睡觉忌头朝门外,这乃死人的象征。

5.不能在3、5、9月份结婚,不然的话,会招致新妇生病,子孙后代难以繁衍。

6.须择良辰吉日迁入新屋,不然,生产不振,人畜不宁。

7.人屋门忌刀袋系腰间,这是引棺材人宅的象征。

生产1.“牛日”忌用牛生产,不然牛会死亡或染上瘟症或会烂脚变瘦;虫日不能进因劳动,不然收成不好。

2.收获新谷时,亩头下田途中忌与人谈话,不然的话,禾田会被山猪糟蹋或歉收;吃新米时忌外人进屋和把新米给外人吃,不然的话,作物会歉收或被野兽糟蹋。

3.丧家遇祖辈死的那一日,长子忌下田劳动和5天里不能外出生产劳动,不然,农作物歉收。

4.砍山上大树之日,家人不能纺纱、睡眠、梳头或吵架,不然的话,砍山者会跌下树。

打猎l若给小孩吃山猪腰子或嘴唇肉,以后打猎将会遭到毒蛇或山猪咬伤。

2.未生育1.孕妇忌见死人,不然,会招致胎死。

2.孕妇分娩未满3日和没吃过蒲艾草,不能吃其他的食物,不然会患肚痛。

3.小婴坠地不满四天,陌生人进屋,会使婴孩致病。

4.产妇未满12日,假若食肉类、油类和青菜类,必会脱大肠头。

5.孕妇如吃落地酸梅,就会胎死或小产。

过农历年初四,发生性关系,打猎难获猎物。

宗教1.敬神之物,忌乱翻动,不然会头痛、手痛。

2.凡有祖先牌位的家屋,不能把狗肉端进去,要不然,是有意污秽租公神位,将会招致疾病。

3.挂有青树叶的析神捉鬼家门,外人不能闯进,要不然,会加重病人的疾病或至死亡。

4.用粪溺污亵“土地公”(pa--ja--bom--ts’un),会招致头痛,腹痛。

5.供祭鬼神的牛骨头,忌乱动,要不然,会令放骨头的人家不得安宁,得杀牛宰猪祭鬼才能消灾平安。

黎族的风俗习惯之礼仪习俗介绍宴席礼仪海南省黎族招待客人有一套饮食礼仪。

用餐时,对男客先酒后饭,对女客先饭后酒。

宾主分开对坐。

请酒时,主人先双手举起酒碗向客人表示请酒,然后自己把酒一饮而尽。

之后,把米酒逐个捧给客人,客人把酒喝完后,主人还给每个嘴里送一口肉菜,表示尊敬。

通常,主人只陪客人喝酒,不陪客人吃饭,怕客人不好意思把饭吃饱。

和解礼仪在海南省黎族地区,有一种和解的礼仪,黎语称为“蕊岔”,意为“给好眼色”。

械斗双方,若想停战讲和,言归于好,就各派一名寡妇出面充当调解员。

双方同时也各出一位代表。

寡妇先把若干个铜钱投入一盆清水中,双方代表从水中取出铜钱,互相揩抹一下对方的眼睛。

然后,互相接过双方的钱往脑后抛掉。

最后,互相敬酒,以示和解。

播种礼仪海南黎族一般在农历2月春分前后种植早稻,7月立秋前后种植晚稻。

每季插秧前,都得由亩头先摘采带有绿叶的小树枝,挂在自家门口上,然后亩头的妻子身穿新衣服、新筒裙,一大早先在田角插上100株秧苗,并在身旁插上树叶与红藤叶,表示稻魂有主。

此后村里一般妇女才可下田插秧。

开始插秧第一天,亩头及妻子白天不能躺在床上休息,路上遇到别人也不能讲话。

民间认为,白天卧床休息,会使妇女们插秧的速度减慢;同外人讲话,会走漏风声,带走好运,不利于稻谷生长。

丧葬礼仪在海南黎族,当病人在弥留之际,家中人仍要喂水喂饭,表示孝敬。

亲人离世后,以鸣枪报丧,亲友们在一齐商量丧葬仪式。

寨中亲邻抬猪、挑酒前来相助。

给死者洗身换上新衣服,衣服务必反着穿。

死者如果是女性,还要在其脸上抹上灶底黑灰,以示生前勤劳,到了阴间会欢迎。

黎族风俗,生前不做棺木,认为不吉利,人死后,由众兄弟上山伐木制棺木。

棺木按黎家习规分为四等,一等棺木用荔枝、黑墨、山丝等好木质制做,使用者丧事以杀牛为祭口,其余三种以杀猪为祭品。

二等是用树皮制做,三等是用竹子编制的竹棺,四等是露兜席棺。

黎族的风俗习惯(二):黎族的风俗习惯黎族是一个尚礼的民族,礼仪在黎族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黎族礼仪有着丰富的资料,涉及了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

宴席礼仪海南省黎族招待客人有一套饮食礼仪。

用餐时,对男客先酒后饭,对女客先饭后酒。

宾主分开对坐。

请酒时,主人先双手举起酒碗向客人表示请酒,然后自己把酒一饮而尽。

之后,把米酒逐个捧给客人,客人把酒喝完后,主人还给每个嘴里送一口肉菜,表示尊敬。

通常,主人只陪客人喝酒,不陪客人吃饭,怕客人不好意思把饭吃饱。

黎族的风俗习惯和解礼仪在海南省黎族地区,有一种和解的礼仪,黎语称为“蕊岔”,意为“给好眼色”。

械斗双方,若想停战讲和,言归于好,就各派一名寡妇出面充当调解员。

双方同时也各出一位代表。

寡妇先把若干个铜钱投入一盆清水中,双方代表从水中取出铜钱,互相揩抹一下对方的眼睛。

然后,互相接过双方的钱往脑后抛掉。

最后,互相敬酒,以示和解。

丧葬礼仪在海南黎族,当病人在弥留之际,家中人仍要喂水喂饭,表示孝敬。

亲人离世后,以鸣枪报丧,亲友们在一齐商量丧葬仪式。

寨中亲邻抬猪、挑酒前来相助。

给死者洗身换上新衣服,衣服务必反着穿。

死者如果是女性,还要在其脸上抹上灶底黑灰,以示生前勤劳,到了阴间会欢迎。

播种礼仪海南黎族一般在农历2月春分前后种植早稻,7月立秋前后种植晚稻。

每季插秧前,都得由亩头先摘采带有绿叶的小树枝,挂在自家门口上,然后亩头的妻子身穿新衣服、新筒裙,一大早先在田角插上100株秧苗,并在身旁插上树叶与红藤叶,表示稻魂有主。

此后村里一般妇女才可下田插秧。

开始插秧第一天,亩头及妻子白天不能躺在床上休息,路上遇到别人也不能讲话。

民间认为,白天卧床休息,会使妇女们插秧的速度减慢;同外人讲话,会走漏风声,带走好运,不利于稻谷生长。

黎族风俗,生前不做棺木,认为不吉利,人死后,由众兄弟上山伐木制棺木。

棺木按黎家习规分为四等,一等棺木用荔枝、黑墨、山丝等好木质制做,使用者丧事以杀牛为祭口,其余三种以杀猪为祭品。

二等是用树皮制做,三等是用竹子编制的竹棺,四等是露兜席棺。

祭礼礼仪祭祖仪式海南黎族人,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要举行民间祭祖活动。

这天,各家各户杀鸡买肉并以五色纸剪成纸衣祭祀祖先。

晚上,每户人家由小孩在家门口插上几枝香,以祭那起无人供祭的祖先。

祭稻公稻婆仪式黎族人在每年稻谷成熟时,要举行稻公稻婆祭礼仪式。

由“畏雅”(带头犁田人)到每块田里捆扎四根稻谷,象征着稻公和稻婆,上放置一小团米饭,求稻公稻婆吃饱,代为看管守护稻谷,以保佑丰收以及全体村民平安。

稻公稻婆平时由畏雅保管,置于谷仓低层,次年收割后,才能将它酿酒分给众人。

黎族的风俗习惯(三):黎族的风俗习惯黎族是一个尚礼的民族,礼仪在黎族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黎族礼仪有着丰富的资料,涉及了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

宴席礼仪海南省黎族招待客人有一套饮食礼仪。

用餐时,对男客先酒后饭,对女客先饭后酒。

宾主分开对坐。

请酒时,主人先双手举起酒碗向客人表示请酒,然后自己把酒一饮而尽。

之后,把米酒逐个捧给客人,客人把酒喝完后,主人还给每个嘴里送一口肉菜,表示尊敬。

通常,主人只陪客人喝酒,不陪客人吃饭,怕客人不好意思把饭吃饱。

和解礼仪在海南省黎族地区,有一种和解的礼仪,黎语称为“蕊岔”,意为“给好眼色”。

械斗双方,若想停战讲和,言归于好,就各派一名寡妇出面充当调解员。

双方同时也各出一位代表。

寡妇先把若干个铜钱投入一盆清水中,双方代表从水中取出铜钱,互相揩抹一下对方的眼睛。

然后,互相接过双方的钱往脑后抛掉。

最后,互相敬酒,以示和解。

播种礼仪海南黎族一般在农历2月春分前后种植早稻,7月立秋前后种植晚稻。

每季插秧前,都得由亩头先摘采带有绿叶的小树枝,挂在自家门口上,然后亩头的妻子身穿新衣服、新筒裙,一大早先在田角插上100株秧苗,并在身旁插上树叶与红藤叶,表示稻魂有主。

此后村里一般妇女才可下田插秧。

开始插秧第一天,亩头及妻子白天不能躺在床上休息,路上遇到别人也不能讲话。

民间认为,白天卧床休息,会使妇女们插秧的速度减慢;同外人讲话,会走漏风声,带走好运,不利于稻谷生长。

丧葬礼仪在海南黎族,当病人在弥留之际,家中人仍要喂水喂饭,表示孝敬。

亲人离世后,以鸣枪报丧,亲友们在一齐商量丧葬仪式。

寨中亲邻抬猪、挑酒前来相助。

给死者洗身换上新衣服,衣服务必反着穿。

死者如果是女性,还要在其脸上抹上灶底黑灰,以示生前勤劳,到了阴间会欢迎。

黎族风俗,生前不做棺木,认为不吉利,人死后,由众兄弟上山伐木制棺木。

棺木按黎家习规分为四等,一等棺木用荔枝、黑墨、山丝等好木质制做,使用者丧事以杀牛为祭口,其余三种以杀猪为祭品。

二等是用树皮制做,三等是用竹子编制的竹棺,四等是露兜席棺。

祭礼礼仪祭祖仪式海南黎族人,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要举行民间祭祖活动。

这天,各家各户杀鸡买肉并以五色纸剪成纸衣祭祀祖先。

晚上,每户人家由小孩在家门口插上几枝香,以祭那起无人供祭的祖先。

祭稻公稻婆仪式黎族人在每年稻谷成熟时,要举行稻公稻婆祭礼仪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