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商品住宅市场价格收入比研究

合集下载

论收入房价比指标

论收入房价比指标

CONSTRUCTIONECONOMY2007年第11期(总第301期)建筑经济1房价收入比指标的缺陷一直以来,国内外普遍使用房价收入比指标来反映居民的住宅支付能力。

房价收入比是指一套中等水平住宅的市场价格(元/套)与中等水平的居民家庭年收入(元/年)的比例,反映的是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1]。

从概念可知,房价收入比反映的是居民家庭年收入在不吃不喝、不穿不用以及无其它任何支出前提下购买一套中等水平住宅需要多少年。

本文基于对房价收入比指标的影响因素和理论上的系统误差的剖析,修正了该指标,提出了收入房价比指标。

1.1房价收入比指标理论上的系统误差国际上通常用一套中等水平住宅的市场价格与中等水平的居民家庭年收入的比例来计算房价收入比,从而衡量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

这个定义在理论上有三点不足:第一、不论国外还是国内,“中等水平的居民家庭年收入”中“中等水平”的标准很难界定。

第二、“居民家庭”含义不清,是否包括农村居民家庭难以度定。

第三、不论国外还是国内,“中等水平住宅的市场价格”很难界定。

其实,目前国内在实践中已经对该指标进行了一次修正,把两个“中等水平”修正为两个“平均”,即房价收入比是指平均每套住宅的市场价格(元/套)与平均每户居民家庭年收入(元/年)的比例。

然而,修正后的房价收入比还是存在系统误*基金项目:安徽省建设厅委托项目(2006340001002527)[作者简介]司武飞(1969-),男,安徽肥东人,合肥学院经济系讲师,管理学硕士,主要从事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论收入房价比指标*■司武飞,朱德开(合肥学院房地产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22)[摘要]收入房价比指标反映城镇居民的住宅支付能力,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购买多少平方米的住宅,是一个时期指标,也是一个地域指标,由统计年鉴中已有的“城镇居民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商品住宅每平方米均价”两个统计指标相除得到。

收入房价比指标不受住宅构成和住宅标准的影响,克服了房价收入比指标理论上的系统误差,还能够反映个人福利的大小。

我国居民最高房价收入比的测算与研究(一)

我国居民最高房价收入比的测算与研究(一)

我国居民最高房价收入比的测算与研究(一)摘要以居民住宅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国情,对房价收入比进行了较为严密地推算,以说明房地产的价格相对于居民经济收入承受能力的关系,并做出了相应的解释。

关键词最高房价收入比住宅价格家庭年收入测算研究中图分类号F293.35文献标识码A本文之前,已有许多权威文章论证了商品房价格与居民收入的相关关系,其结论是两者间呈明显的正向线性关系,即商品房的价格随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上升。

根据相关资料表明,国际认可的比较恰当的房价收入比为3:1~6:1。

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在国内,房地产界权威人士都承认“房价收入比”是衡量一个国家居住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监测市场运行、制定相关住房政策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然而,我国这一指标的具体数值争议颇多,至今仍然没有一个权威的数值供参考,更无从寻觅一些公认有效的测算方法。

本文从中国居民经济状况的实际出发,以城镇居民为分析对象,并根据居民习惯和国家相关的政策提出了一系列假设,对符合我国国情的居民能承受的最高房价收入比进行了大致推算。

推算思路:通过对居民消费状况的实证研究,得出居民能用于购房的年均最大支出,当这一数值能够偿还购房按揭贷款的年还款额时,计算得到的房价收入比即为居民有能力购房的最大房价收入比。

1模拟消费关系式笔者通过对历年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的研究,发现居民的消费支出各项中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见表1)。

笔者运用SAS数学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处理,得到YZ 与SP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8832,当取自信度为0.05时,与相关系数0.98832相对应的自信误差为0.0001<0.05,说明YZ和SP之间的确存在相关性;同理SB与SP,JT与YL,JY与YL,JZ与YL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3112、0.99181、0.99654、0.97254,与各相关系数相对应的自信误差分别为0.0003、0.0001、0.0001、0.0001,均小于0.05,检验说明的确线性相关。

什么是房价收入比?房价收入比如何计算?

什么是房价收入比?房价收入比如何计算?

什么是房价收入比?房价收入比如何计算?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买房,房价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房价收入比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合理的房价收入比的取值范围为4-6,国际上通用的房价收入比的计算方式,是以住宅套价的中值,除以家庭年收入的中值。

房天下为大家整理了房价收入比的概念方式与计算方式,希望为您提供帮助。

所谓房价收入比(HousingPrice-to-Income Ratio),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

以北京为例:2009年一套4环以内普通两居室新房80平米,按疯狂涨价后单价2万5千元计算,平均200万左右;若以工作五年的中产阶级家庭为单位买房,假设夫妇月工资为2000元,则家庭月收入达到4000元,年收入为4.8万元。

这样房价收入比则为40,比美国的10倍大了30倍,严重偏离合理的房价收入比。

一般认为,合理的房价收入比的取值范围为4-6,若计算出的房价收入比高于这一范围,则认为其房价偏高,房地产可能存在泡沫,高出越多,则存在泡沫的可能性越大,泡沫也就越大。

国际上通用的房价收入比的计算方式,是以住宅套价的中值,除以家庭年收入的中值。

家庭年收入则是指全部家庭成员的年度税前收入,通常包括夫妇二人。

家庭年收入同样取中值。

在发达国家,统计家庭年收入只要看纳税记录就很清楚,但在中国情况要复杂得多........按照国际惯例,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认为,房价收入比在3-6倍之间为合理区间,如考虑住房贷款因素,住房消费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应低于30%。

我国各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是不平衡的,中小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多在六倍以上,属于房价过高的范畴,据调查,全国大部分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超过6倍,其中北京、沈阳、贵阳、南京、广州、大连和西安的比率都超过了20甚至更高。

房价收入比是一个有严格内涵的概念,具体应用时要注意其到底是什么情况下的房价收入比。

在西方,房价收入比有新建住宅的(新房交易)、也有旧有住宅的(二手房交易),所选取的房价是中位数价格,家庭收入是中位数收入。

京国土房管方字【2001】年1027号文

京国土房管方字【2001】年1027号文

关于印发《北京市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加快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指导意见》的通知2001-10-20 0:0【大中小】【我要纠错】发文单位: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房改办公室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总工会文号:京国土房管方字[2001]1027号发布日期:2001-10-20执行日期:2001-10-20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建设部、财政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加快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通知》(建房改〔2000〕105号)和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京发〔1999〕21号)的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北京市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加快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指导意见》,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进一步深化企业住房制度改革,关系到广大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有利于尽快解决国有企业职工住房问题,理顺企业内部的收入分配关系、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逐步实现企业的主辅分离,把住房建设和维修管理职能从企业生产经营职能中分离出来,减轻企业办社会负担,实现住房建设和维修管理的社会化。

各区县、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做好组织实施工作,确保本市企业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顺利进行。

执行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请及时反馈。

附件:北京市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加快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指导意见根据建设部、财政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加快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通知》(建房改〔2000〕105号,以下简称《通知》)和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京发〔1999〕21号,以下简称《方案》),结合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房地产行业指标分析

房地产行业指标分析

房地产行业指标分析在行业研究中,我们经常用一些行业特有的量化指标来分析行业的景气程度,以及判断未来的发展方向,下面就让店铺带大家了解一下有关房地产行业的指标分析吧。

房地产行业指标分析:房价收入比看空房价的分析师往往喜欢用“房价收入比”来论证房价太高。

房价收入比指某地一套房屋的平均价格与家庭年平均可支配收入之比,通俗点说就是“不吃不喝多少年可以买套房”。

由于不同机构采用的原始数据不同,计算结果也存在差异,下面是易居研究院计算的2015年度35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大家注意,这个数字是用当地平均房价计算的,也就是北京包括了大兴、房山,上海包括了奉贤、金山。

如果你要限定在什么环以内,那数字会更高。

另外,这个数字也没有包含贷款利息。

国际上通常认为,正常的房价收入比应该在3-6之间。

即使不考虑国际情况,就是我们定性地想一下,北京不吃不喝15年才能买一套房,那要吃要喝不是得30年?而一个大学毕业生能挣钱的时间差不多就是30年,也就是工作一辈子就为买套房;如果是考虑五环以内,或者说限定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那可能得100年,这个太不合理了。

于是,有人就得出结论,说中国的房价太高了,随时可能崩盘。

这个观点已经流行了十几年。

但一个显然的问题是,它没法解释下面这张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照片:也就是说,北京市中心,自从有商品房以来,房价收入比就在100左右,但房价却越来越高,所以房价收入比这个指标靠不住。

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还是以北京为例。

过去的一年(2015年8月-2016年7月),北京一手房和二手房住宅合计成交了34万套,可以简单理解为过去一年有34万个家庭买房了。

另一方面,到2015年底,北京城镇人口1877.7万人,家庭户平均一户2.5人,大约是751万个家庭。

实际上,由于北京存在大量统计外的人口,以及未组成家庭的单身人口,真实的家庭数应该高于这个数。

不过这也不要紧。

就按751万个家庭算,过去一年买房的家庭也仅占4.5%。

建筑工程管理费与利润取费标准

建筑工程管理费与利润取费标准

建筑工程管理费与利润取费标准建筑工程管理费与利润取费标准是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确定的一种费用标准。

建筑工程管理费是指工程建设中进行管理所需要的费用,利润则是指工程建设中从中获得的收入。

一、建筑工程管理费的主要内容建筑工程管理费的主要内容包括招标代理费、设计管理费、项目管理费、施工管理费、质量监控费、材料管理费等。

各项费用在项目建设中占比不同,但总体而言,这些费用的支出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1 招标代理费招标代理费是指在工程建设招标过程中,承担招标工作的中介机构所需要的费用。

这些中介机构会根据招标项目的复杂程度、投标规模、竞争情况等因素,收取不同的费用。

1.2 设计管理费设计管理费是指在工程建设中,为设计管理部门提供的费用。

设计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设计工作的监管、管理、协调等工作。

设计管理费的支出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难度、环保要求等,会有不同的标准。

1.3 项目管理费项目管理费是指在工程建设中,为项目管理部门提供的费用。

项目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管制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等重要事项。

项目管理费的支出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难度、环保要求等,会有不同的标准。

1.4 施工管理费施工管理费是指在工程建设中,为施工管理部门提供的费用。

施工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施工工作的监管、管理、协调等工作。

施工管理费的支出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难度、环保要求等,会有不同的标准。

1.5 质量监控费质量监控费是指在工程建设中,为质量监控部门提供的费用。

质量监控部门主要负责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评估等工作。

质量监控费的支出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难度、环保要求等,会有不同的标准。

1.6 材料管理费材料管理费是指在工程建设中,为材料管理部门提供的费用。

材料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对工程建设所需要的各类材料进行采购、检验、储存、调配等工作。

材料管理费的支出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难度、环保要求等,会有不同的标准。

二、建筑工程管理费的费用标准建筑工程管理费的费用标准是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复杂程度、行业标准等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

北京市普通商品住宅市场分析

北京市普通商品住宅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一、房地产市场的结构
房地产市场是由参加房地产市场的主体、交易对象和市场组织方式构成的。参加者、交易(或流通)对象和组织方式是构成房地产市场的三大要素。
(一)房地产市场的参加者
根据房地产市场参加者所处的地位,可以把其划分为供给者、需求者、中介人和管理者四类。
1.供给者。这是指向房地产市场提供土地或房屋交易对象的经济行为主体。房地产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供人们进行交易的对象作为前提条件,这一对象就是由供给者提供的。房地产市场上的供给者主要有国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居民等。
因此,房地产市场与完全自由竞争市场要求的充分信息、产品同质性和交易双方的自由进入相差甚远,房地产市场的出售或者出租具有垄断性。
三、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房地产业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它所提供的建筑用地和生产用房,是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物质条件,提供的居民住宅,为消费者提供最重要的、价值最大的生活必需品,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城市任何产业的经营和发展都与房地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今,房地产业在许多国家都已成为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众所周知的例子是美国,在战后的经济发展中,与房地产业相结合的建筑业是美国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第一节北京市普通商品住宅市场细分20
第二节目标市场选择的层次分析模型24
第三节房地产企业竞争定位与竞争策略30
第四章房地产市场营销组合策略38
第一节房地产产品策略38
第二节房地产价格策略40
第三节房地产渠道策略43
第四节房地产促销策略46
第五章房地产市场营销计划、组织和控制52
第一节房地产市场营销计划52

房价收入比指标研究

房价收入比指标研究
不利于城镇居民住房购买力的形成 不利于消化与吸收现有的空置商品房 不利于扭转住房市场供求结构失衡的局 面 高房价收入比易于使消费者产生持币观 望的心理预期,不利于我国住房经济良 性运行。

谢谢观赏
“ 房价收入比” 指标分歧的 原因
理论导向 计算方法 数据来源

理论导向



房价收入比中的房价是指商品房价值的货币表现,它是通过交换 价值来实现的 ;房价收入比中的收入是指以货币工资为主的家 庭收入 , 它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因此根据同质可比性原 则, 房价收入比的房价与家庭收入的同质性是价值的质的规定 性。 而不是房地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与家庭收入之比。 在商品房市场上, 由供求双方共同作用决定的市场均衡价格作 为参照系, 因而房价收入比的房价是指由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 所决定了的市场价格, 而不是包括空置商品房或未经上市交易 公房的价格。 但由于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房 价格又有极大的差异性。 事实上, 在有效供给的商品房中, 理 应存在着不同种类的房价收入比, 比如新建房价收入比、二手) 房价收入比、新旧房价收入比等。 另外, 商品房的市场交易价 格具有时、空差异性, 因而房价收入比又可划分为全国、省(市 )和地区的房价收入比;东、中、西部房价收入比 ;国内与国际 房价收入比;以及各区域半年、一年、三年和五年等不同时空与 种类的房价收入比。
不同地域间的可比性较差

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有关资料, 不同国家房价收入比的 离散程度相当大。 因为特定国家或者特定地域的房 价收入比受政府住房分配政策、住宅产业政策、土地 使用政策、住房金融政策、货币工资政策以及居民消 费习惯、消费心理等调控与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另 外, 在计算中等价住房的价格(不是市场均价)时的精 确度不易把握, 再加上计算方法、统计口径与统计数 据资料收集来源等差异性, 均会导致不同区域间的房 价收入比值的可比性较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1北京市商品住宅市场价格收入比研究彭鸿斌任宏摘要:房价收入比是衡量居民对房价购买承受力的指标,本文在构建商品住宅市场价格收入比模型的基础上,试图确定北京市房价收入比的合理区间,并进而对北京市商品住宅价格水平进行评估。

本文认为北京市商品住宅市场的房价收入比已经超出合理区间,房价收入比已超过大部分人的承受限度。

当前北京房地产市场购房需求是由少数高收入阶层和大量投机群体所支撑的,商品住宅市场存在较为严重的价格泡沫。

关键词:北京市商品住宅;房价收入比;价格泡沫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0X (2010)1-024-03作者:彭鸿斌,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博士生;任宏,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400030从1998年至2003年,北京市商品住宅市场上一手房价格保持平稳的态势,均价在4500元上下做小幅波动。

但是从2004年开始,北京房价开始飚升,五年内均价从2004年的5053元升至2008年的12584元/平方米,价格上涨之快令人咋舌。

与房价高速上涨不相称的是,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在目前北京房价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商品住宅市场能否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开发商和政府决策者考虑的课题。

房价水平是否可长期维持,可以用房价收入比来进行衡量。

所谓房价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是衡量居民对房价购买承受力的指标之一。

确定房价收入比的合理区间,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影响房价收入比的主要因素从构成房价收入比的主要因素看,制约住房支付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住宅价格、家庭收入、融资方式、储蓄状况、住房消费倾向等。

(一)住宅价格。

住宅价格指新建商品房及二手房等的市场加权平均价格。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住宅价格为房屋单位价格和住宅单位面积的乘积。

可以看出在收入及住宅单位面积恒定的情况下,住房价格与支付能力成反比,单位价格越高,支付能力越弱,反之越强。

同样,在收入及房屋单位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住房价格与支付能力也成反比,住宅单位面积越大,支付能力越弱,反之越强。

低价位住房比例越高,居民平均购房能力越强。

反映在房价收入比数值上,即住宅价格和房价收入比正相关(见表1)。

(二)家庭可支配收入。

家庭可支配收入决定中长期住房消费的基本情况,在可支配收入增长的预期下,家庭在住房上的消费会明显增强,其中若干时间所积累形成的家庭积蓄,决定家庭支付首期付款能力。

支付的首付款比例越高,可承受力越强。

在我国长期形成的低消费高储蓄的消费习惯下,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确实对家庭的住房购买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三)融资方式。

融资方式包括可获得抵押贷款类型、贷款价值比、还款期限、贷款利率、首付款比例以及还款方式等。

通常条件下我国居民选择等额还款方法最多。

贷款方式对支付能力的影响表现在:家庭对采用公积金贷款的支付力比商业贷款支付力强;首付款比例低、偿还期限长则居民支付能力强;利率提高则支付能力下降、利率下调支付能力增强。

根据我国现行公积金贷款利率和商业银行贷款利率,采用公积金贷款的支付力比采用商业银行贷款的支付力提高30%左右。

(四)住房消费比例。

住房消费比例是指住房消费占收入的比例,美国住宅与城市发展部(HUD )规定用最多占家庭收入30%的金额作为应该支付的住房消费比例的标准。

通常情况下,参照我国银监会对住房还贷比例上限为月收入50%要求,可以得出我国对住房消费比例的控制为50%以下。

相比之下,我国住房信贷政策较西方国家更为宽松。

(五)其他影响因素。

家庭人口特征、婚姻状况和家庭构成等因素会影响家庭的收入和消费,进而也影响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

根据调查,我国中青年家庭的支付能力强于老年家庭,目前情况是35-45岁年龄段的家庭支付能力最强。

其原因是中青年家庭大多受过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含金量高;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使长辈的代际收益转移,这也扩大了青年家庭的住房购买力。

二房价收入比模型的建立住宅价格、家庭收入、融资方式、储蓄状况、住房消费倾向等,这些影响房价收入比的因素,从长期看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因而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也是动态变化的。

从现行房地产交易的基本状况来看,多数家庭单位在完成首期支付后,仍然需要依靠金融机构的贷款,所以住房消费不仅要考虑现实支付能力,也要考虑未来的偿付能力。

贷款利率和偿还年限作为资金使用的成本,也对居民购房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以居民家庭单位的抵押贷款的可提供性(mort-gage affordability )和抵押贷款的可获得性(mortgage availabili-ty )为出发点,按最常用的抵押贷款等额还款的方式来建立模型,推算居民住房价格的可承受能力。

在等额分期付款的条件下,家庭单位所面对的房价与可支付购买力有如下关系:PˑS=zˑPˑS+kˑAˑ[(1+i)n-1i(1+i)n](1)上式中,z为住房首付款比例,P为住房单位面积售价,S为套建筑面积,k为家庭可接受的还款比例,A为家庭年可支配收入额,(1+i)n-1i(1+i)n即为等额分期付款现值因子。

整理(l)式得PˑSA=k(1-z)[(1+i)n-1i(1+i)n](2)(2)式即为微观层面上,家庭单位在等额还款条件下可以接受的房价收入比模型。

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由于新建住宅和存量二手住宅共同组成住房市场,房价应以进入市场的新旧住宅加权平均价的方式得出,因此(2)式的宏观表达式为:P-ˑSiAi=k(1-z)[(1+i)n-1i(1+i)n](3)(3)式即为统计意义的全社会不同家庭单位在等额还款条件下可以接受的房价收入比。

Si为可交易住房不同面积,Ai为不同收入阶层家庭年户均可支配收入。

从该模型可以得出以下两种现实意义:微观层面上,对家庭单位而言,决定住房购买能力即房价收入比的大小不仅仅与房屋建筑面积(S)、单位售价(P)和家庭年可支配收入(A)有关,而且与长期储蓄所形成的支付首付款比例能力(z)有关,同时与家庭单位对消费房贷负债比率(k)和实际贷款利率水平(i)有关,它们构成对住房有效需求的硬约束条件。

宏观层面上,由社会各收入阶层所构成的不同房价收入比,可供政府相关决策管理部门对地区房价高低做出判断,应以各收入阶层中家庭可承受能力为基本出发点,房价如超出目标家庭可支付能力的上限,则需要对住房相关政策加以调整,以适应目标收入阶层的住房购买需要。

三北京市房价收入比分析(一)房价收入比区间数值的确定根据银监会2004年发布的《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中规定:借款人每月供房款(房屋贷款与物业费用之和)不得超过其月收入的50%。

按照黑马·恩德先生所确定的最低月还款额占月收入的15%为下限,最大贷款比例为房屋总值的80%的约束条件,以商业贷款利率6.84%,最长贷款年限30年计算房价收入比的允许限值,可得到居民可承受的具有实际购买力的房价收入比合理区间:0.150.8ˑ(1+i)n-1i(1+i)n≤P-ˑSiAi≤0.50.8ˑ(1+i)n-1i(1+i)n(4)代入相应参数得:2.4≤P-ˑSiAi≤7.9由于上述计算结果采用中央银行和银监会向全国统一公布的住房贷款利率和还款比例并由商业银行执行,因此求得的房价收入比区间是有全国适用范围的,[2.4,7.9]即为现阶段下我国房价收入比的合理区间。

在此区间内,家庭对住房价格是有有效需求支持的。

本模型未考虑收入(含修正后增加的灰色收入)增长所造成对房价收入比的影响,因为按照现行住房贷款政策,对居民收入的高估会增加银行贷款管理的风险,从而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在现实操作中是不可行的。

在现实中,我国商业银行对大多数居民住房融资方法采用的是更为稳健的等额还款法。

但考虑到部分家庭单位优惠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及其利率的可获得性,这时数据区间上限为10.1。

(二)北京市商品住宅房价收入比分析通过对房价收入比区间的分析研究,结合我国具体的住房信贷金融政策及国民基本住房消费习惯,可对北京房价收入比区间进行进一步分析。

根据房价收入比指标的界定,城镇居民住房的价格应该是上市一手房和二手房的平均价格,将二手房的价格和一手房的价格结合起来考虑,2008年北京市全部住宅的房价为12584元/平方米;北京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008年达到28.74平米;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725.0元。

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2008年北京市房价收入比为14.6。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发达国家的房价收入比一般在1.8-5.5倍之间,发展中国家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应该在3-6倍之间。

可以看出,2008年北京市房价收入比已远远超过国际水平。

表1北京市整体房价收入比的纵向比较平均房价(元/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平方米)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年)房价收入比2001428323.411577.88.72002419726.412463.98.92003427324.813882.67.62004505325.1215637.88.12005627432.8617653.011.72006879233.5419978.014.820071042631.6521989.015.020081258428.7424725.014.6资料来源:1.根据2008年卷《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2.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市场一处数据。

3.建设部2001-2008年《城镇房屋概况统计公报》.从表1可以看出,只有2003年房价收入比处于合理区间范围内,其他年份的房价收入比都在合理区间之外;2001年、2002年、2004年偏离合理区间上限的幅度不大,但是从2005年起,房价收入比急遽上升,短短三年内,房价收入比几乎翻了一番,在2007年高达15.0。

表22008年不同收入层次居民房价收入比平均房价ˑ人均建筑面积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房价收入比最高收入户36166456532.5 6.4较高收入户36166443656.18.3高收入户36166436132.910.0中等收入户36166427896.512.9较低收入户36166420345.817.8低收入户36166414384.025.1最低收入户36166410435.634.7资料来源:1.根据2008年卷《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2.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市场一处数据。

3.建设部2001-2008年《城镇房屋概况统计公报》如表2所示,对于2008年北京市所有上市住宅的平均价格(12584元/平方米)来讲,仅有最高收入户能勉力承受,其他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都超出了合理区间2.4-7.9的范围,最高竟达到34.7。

可以看出,北京市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对房价的承受能力都很有限,房价收入比已超过大部分人的承受限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