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土地政策与土地法学》在线作业二-0009
地大《土地政策与土地法学》在线作业二答案

地大《土地政策与土地法学》在线作业二答案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100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一、单选题(共7 道试题,共28 分。
)得分:28V 1.土地政策评估的一般标准是衡量土地政策的价值尺度,但评估不能只被理解是(),还必须坚持价值与事实的有机结合,将一般标准化为具体标准,运用现代评估技术与方法,对政策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
A. 发展潜力判断B. 价值判断C. 经济判断满分:4 分得分:42. 政策本身不能(),但可以改变要素配置的环境和相对价格,从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自从产生了阶级和国家,政策就作为一种约束或引导机制而存在。
A. 增加资源B. 能保护资源满分:4 分得分:43. 土地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A. 人们之间B. 人们与自然之间满分:4 分得分:44. 抵押人的义务:(),抵押人有保证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的义务。
A. 保证土地完整性的义务B. 保证抵押金按时到位的义务满分:4 分得分:45. 土地法的特征:法的普遍性、权威性、规范性和()A. 强制性B. 整体性满分:4 分得分:46.土地政策制定,即土地政策主体以一定的土地科学和决策科学等理论及价值取向为指导,依据()与国情状况,围绕着特定的经济社会利益所作出的调整人地关系的决策。
A. 社会发展B. 经常的增长C. 宏观控制满分:4 分得分:47. 土地用途管制的主体是国家,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
A. 土地行政管理部门B. 政府C. 村级组织满分:4 分得分:4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得分:40V 1. 土地法学是以土地法即调整()的()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A. 人与自然B. 土地关系C. 法律规范满分:4 分得分:42.土地政策学是以土地政策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政策科学。
它研究土地政策()与修订过程中的一般规律,以及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使土地政策的制定、分析与评价都更具科学性,以提高土地政策解决土地问题的效率,避免土地政策失误的代价,从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国开电大土地政策学(四川)形考任务二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土地政策学(四川)形考任务二参考答案
题目1.林地资源呈现如下特征。
a. 林地面积依旧下降,但减少率趋于下降。
b. 林地面积分布不均衡。
c. 全球林地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了巨大贡献。
d. 近年来,种植林面积增长放缓,除智利外。
【答案】:林地面积依旧下降,但减少率趋于下降。
;林地面积分布不均衡。
;全球林地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种植林面积增长放缓,除智利外。
题目2.种植林工业原木生产量较大的国家是
a. 巴西。
b. 中国
c. 日本
d. 美国
【答案】:巴西。
;中国;美国
题目3.下列草原应当划为基本草原的是
a. 割草地
b. 重要放牧场
c. 国务院规定应当划为基本草原的其他草原。
d. 草原科研教学实验基地。
【答案】:割草地;重要放牧场;国务院规定应当划为基本草原的其他草原。
;草原科研教学实验基地。
题目4.中国政府实施林地分类利用管理制度,将林地资源划分为
a. 私人林地
b. 公益性林地
c. 商品性林地
d. 集体林地
【答案】:公益性林地;商品性林地。
地大《土地法》在线作业二.90EF543C-E225-4628-A03E-CD4B435DD9C0(总10页)

地大《土地法》在线作业二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潜力不包括()
A:农用地整理可开发耕地资源
B:基本农田
C:待复垦的土地资源
D:待开发的土地资源
答案:B
土地的社会特性是()
A:体现着社会经济关系
B:有用的属性
C:资源属性
D:商品属性
答案:A
以下哪个是不属于我国行政处罚的管辖形式()A:地域管辖
B:临时管辖
C:指定管辖
D:级别管辖及其管辖权的转移
答案:B
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不包括()
A:协议
B:招标
C:挂牌
D:拍卖
答案:C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当事人出让方是()A:土地使用者
B:国家
C:市、县人民政府
D:市、县地政部门
答案:B
土地使用权出租的程序包括签约和()
A:登记
B:审批。
中国地质大学智慧树知到“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管理》网课测试题答案2

中国地质大学智慧树知到“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管理》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国家对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采取最低限价。
()A.正确B.错误2.影响土地需求变化的因素有()A.人口数量B.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C.人民生活水平D.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状况3.耕地占用税税额的确定要考虑县()的占有量。
A.人均土地B.人均农地C.人均耕地D.人均基本农田4.定级因素分值计算中()反映某块土地上某一因素的优势。
A.因素指标作用B.因素分值C.单元分值D.宗地分值5.地产交易是在()空间位置的情况下进行交易的。
A.很少改变B.改变C.不改变D.以上三者都不对6.土地金融的主要特点有() A.债权可靠安全B.贷款偿还期长,利息率低C.一般要实行债券化D.债券人可以提前要求债务人偿还债务7.土地具有数量有限,稀缺和()等特征。
A.不可替代B.难以替代C.可以替代D.以上都不对8.土地使用权出让,必须符合()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B.城市规划C.年度建设用地计划D.农业区划9.房地产抵押合同签订后,土地上新增的房屋()抵押财产A.属于B.部分属于C.不属于D.可以属于10.土地自然供给是()的。
A.无弹性B.弹性较小C.有弹性D.弹性较大11.依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土地物质是没有价值的,而()具有价值。
A.土地资源B.土地资本C.土地D.资源12.土地关系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问题是()关系A.土地法律B.土地经济C.土地产权D.土地使用13.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出让金的行为。
()A.正确B.错误14.地籍调查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A.土地条件调查报告B.土地权属调查C.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D.地籍调查15.因素分值计算中()反映某块土地质量的优势。
A.因素指标作用B.因素分值C.土地总分D.宗地分值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目的是为全面掌握城镇土地()状况,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城镇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各项土地政策等提供依据A.质量及利用B.数量及质量C.质量及价值D.开发及利用2.土地市场的垄断性是存在地区市场状况的不平衡现象的根本原因。
土地法学习题答案

一、论述题1.土地法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一)土地法学的主要理论的研究(土地法本土资源的研究;土地公有制学说的研究;土地法的生态职能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代物权制度理论的研究;土地自然特性的研究)(二)土地法律体系与法律关系的研究(三)土地地权与产权制度的研究(四)土地金融和市场交易的研究(五)土地租、税、费的研究(六)土地管理制度与监察制度的研究第二章一. 名词解释题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调整一定社会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是社会关系的一种。
法律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区别(1)法律关系的产生是以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2)法律关系不同于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本身;(3)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实现形式,是法律规范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贯彻。
土地法律关系:土地法律关系是由土地法律规范所调整的、人们在对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以土地为构成要素的各种社会关系,具有土地经济内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二. 简答题1.土地所有权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是什么(简述土地所有权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及其内容)?答:土地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土地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土地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是在土地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
1、所有权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主体是特定的,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
2、使用权关系的主体:主体双方都是特定的。
土地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1.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关系的客体:土地2.土地管理法律关系的客体:行为土地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土地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2. 法律规范、法律事实和法律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法律规范是确定法律事实的依据;法律事实则是发生、变更、消灭法律关系的原因;法律关系则是人们之间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三. 论述题1.土地法律关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一)一般特征:1、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并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一种社会关系;2、法律关系是体现国家意志的特种社会关系;3、法律关系是特定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二)特有特征:1、国家对土地法律关系控制的垄断性;2、土地法律关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土地法律关系的确立与变更的法定性。
地大《土地法》在线作业二.C75CC997-AF6F-4849-9C62-7996BD710187(总10页)

地大《土地法》在线作业二房地产权属登记所指的权属为()
A:土地所有权
B:房屋所有权
C:房屋使用权
D: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
答案:D
下列属于所有权的消极全能的是()
A:使用权能
B:收益权能
C:排除他人干涉的权能
D:处分权能
答案:C
土地的社会特性是()
A:体现着社会经济关系
B:有用的属性
C:资源属性
D:商品属性
答案:A
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潜力不包括()
A:农用地整理可开发耕地资源
B:基本农田
C:待复垦的土地资源
D:待开发的土地资源
答案:B
我国的用益物权体系不包括()
A:农地使用权
B:地上权
C:基地使用权
D:邻地利用权
答案:B
“收回土地使用权”是对()年内不使用土地的单位或个人的行政制裁方式。
A:4。
地质大学16秋《土地利用与规划》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上、下级规划的关系:上级规划指导下级规划,下级规划落实上级规划,各级规划要相互衔接和协调。
下级规划在落实上级规划时(). 也不全是被动的. 是被动的标准答案:2. 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任务就是(),寻求符合区域特点的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要求的土地利用优化体系。
.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的要求,结合区域内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具体条件. 土地开发利用条件标准答案:3. 县级规划成果包括()。
. 规划文本. 规划说明. 规划图件及附件. 以上三项都是标准答案:4. 牧草地利用规划要根据地形和()植被类型以及畜群结构等,合理划分季节放牧场、割草场、轮牧小区、牧道、设计畜圈、围栏等。
. 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 水源标准答案:5. 果园用地规划设计原则:(). 选树适地. 适地适树. 选地适树标准答案:6. 土地整理的概念: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单位、经济组织或个人通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或工程技术等手段.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环境规划. 历史发展过程标准答案:7. 县级和乡(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
. 属于战略性规划. 主要起宏观调控作用. 制定下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依据. 属于管理性和实施性规划标准答案:8.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
. 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 实用性标准答案:9. 基本农田是()高产稳产田. 种植农作物的. 土地高产稳产田标准答案:10. 土地资源的特性,首先就是由于受地球表面陆地面积的限制,土地资源还具有位置的有限性和区域的差异性。
土地资源各组成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又表现了土地的()。
. 一种自然经济综合体. 整体性标准答案: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中国地质大学智慧树知到“土地资源管理”《土地经济学》网课测试题答案2

中国地质大学智慧树知到“土地资源管理”《土地经济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是指土地()后果,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及其相应产生的政治和社会影响。
A.利用B.保护C.改良2.社会主义级差地租和资本主义级差地租()A.相同B.不同C.没有关系D.有某些共性3.制约土地需求程度的基本因素主要有:()、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对土地产品需求量的大小。
A.人地比例或人口密度B.土地质量C.人们利用土地的知识与技能4.土地的功能:()资源(非生物)功能、蓄积和增殖资产的功能。
A.承载功能B.生产功能5.土地租赁权人为取得土地租赁权就必须向出租方缴纳()A.管理费B.使用费C.地租D.以上都是6.我国现行的土地税制:农业税、()、契税。
A.耕地占用税B.城镇土地使用税C.土地增殖税7.税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由其授权的行政机关规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的总称。
A.法律条例B.法律规范8.就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互关系而言,“两权”合一的是()A.地主B.佃农C.自耕农D.农奴9.我国现行土地金融制度:():商业银行按照资金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经营原则,以银行外币存款作为资金来源,自主经营房地产贷款业务。
包括个人住房贷款和法人房地产贷款。
():政策性住房金融又称委托性住房金融业务,是指银行受各市人民政府和军队、煤炭、铁道、石油等系统的委托,以政策性住房资金为来源而经营的住房金融业务。
A.自营性房地产金融B.政策性地产金融C.业主经营性地产10.土地税收的特点:是国家税收中最悠久的税种、土地税收—土地制度为基础、土地作为征税()比较稳定、土地税是否可以转嫁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A.客体B.资源C.价值11.税收的特点:是国家为实现社会政治与经济目标。
按预定的标准强制地从个人和企业向国家财政的资源转移。
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靠法律强制手段,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分配,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大《土地政策与土地法学》在线作业二-0009
土地抵押权的效力,是指(),对于抵押当事人担保的债权范围等产生的法律约束力。
A:土地抵押权设定后
B:土地抵押权设定前
C:土地抵押金到位后
答案:A
土地市场:指在土地产权()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
A:交易
B:拍卖
C:承租
答案:A
确定耕地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政策的主要依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农业生产需要保有耕地的需求,实行耕地保护目标的潜力。
A:耕地资源的状况
B:开发利用价值
C:土地的完整状态
答案:A
土地法的特征:法的普遍性、权威性、规范性和()
A:强制性
B:整体性
答案:A
土地政策执行:是把土地政策所规定的内容转变为现实的过程,也就是遵循()指令所进行的变革,是为了实现土地政策目标而重新调整行为模式的过程,是将土地政策付诸实施的各项活动。
A:土地制度
B:土地法规
C:土地政策
答案:C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是指国家以()的身份与土地使用权受让人之间,就土地使用权出让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A:土地持有人
B:土地所有权人
C:土地法人
答案:B
地籍,即土地的户籍。
最早,地籍是为了()而建立的一种田赋簿册。
现今地籍是指有关土地的位置、数量、质量、权属、界址、利用状况等的记载。
A:征地
B:征收农产品
C:征税
答案:C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租的程序()
A:划出
B:签约
C:登记
D:交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