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头痛病例讨论
头痛医患共同决策案例

头痛医患共同决策案例病案:王某,男,73岁,患高血压病10余年,血压控制不理想。
患者最近2年经常出现发作性头部跳痛,且每次发作前多有左颞侧麻木、闷胀不适,继之出现左颞侧头痛,每次持续时间不一样,短则10余分钟,长则可达两三小时,疼痛难忍,影响进餐及睡眠。
患者曾在医院做头颅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按血管痉挛给予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治疗,疗效一般。
患者病情反复发作,遂来笔者所在医院。
就诊时,患者神情一般,时有咽干口苦,双目干涩,视物昏花,舌质暗,苔薄黄,脉弦细。
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型头痛,治以平肝潜阳、通络止痛,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药物如下:天麻15克,煅石决明15克,杜仲12克,川牛膝10克,黄芩6克,首乌藤12克,茯神15克,益母草15克,钩藤15克,桑寄生15克,炙甘草3克,川芎15克,细辛6克,8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后,患者头痛明显缓解,咽干口苦基本改善,时有右耳后呈发作性跳痛状,睡眠质量一般。
上方去益母草、煅石决明,加葛根15克,谷精草15克,继续服用。
三诊:患者照上方服用10剂,头痛未再发作,效不更方,继续服用一个月余,以善后。
按:本案患者为老年男性,年过七旬,肝肾阴虚,加之既往患高血压病,平时性情急躁,久之则肝阳暴张,气血逆乱,复因忧思劳累,思虑过度,扰动心神,使心血暗耗,则阴血亏虚,阴不制阳,阳亢化风,气血上扰清窍,则头痛。
结合舌脉辨证属于肝阳上亢型头痛。
以肝肾阴虚为之本,阳亢于上为之标,治以平肝潜阳、标本兼治,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
阴虚为本,以桑寄生、杜仲补益肝肾;阳亢于上,风阳内动,以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潜阳熄风。
头痛日久,久病入络,久病为瘀,加血中之气药川芎、延胡索以止痛;头痛较剧,久痛不已,以善走头面之虫类药蜈蚣、全蝎、僵蚕搜风剔络止痛;佐以细辛,辛散通窍止痛。
诸药合用,阴虚滋养,阳亢得潜,标本兼顾,疗效显著。
发作性头痛病例讨论共33页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பைடு நூலகம்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发作性头痛病例讨论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神经内科急性头痛的处理与案例分析

急性头痛的病例分析2
本病例为一名50岁男性患者,突发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呕吐。患者既 往有高血压病史,近期血压控制不佳。头痛发作时,患者血压明显升 高,且出现右侧肢体无力。
急性头痛的随访管理
定期复查 1
评估头痛症状改善情况
生活方式调整 2
避免诱发头痛的因素
药物调整 3
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
预后评估 4
判断头痛复发风险
定期随访管理对于控制头痛症状,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随访计划,包括定期复查,调整治疗 方案,评估预后等。
急性头痛的预后评估
神经内科急性头痛 的概述
急性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症状。它可以由各种原因引起,包括脑血 管疾病、颅内感染、颅内肿瘤、代谢障碍等。急性头痛的诊断和治疗 需要神经内科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gh by gdadgsd hrdhad
急性头痛的常见原因
1 1. 血管性头痛
包括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是成人 中最常见的头痛类型。
脑血管痉挛
使用血管扩张药物,改善脑 血流,预防脑缺血。
视神经炎
给予激素治疗,减轻炎症反 应,保护视神经。
急性头痛的住院治疗
入院评估
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评估患者的病情,判断是否需要住院治疗。
监测与治疗
根据病情,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辅助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相关辅助检查,如脑脊液检查,脑电图,脑血管造影等,帮助明确诊断。
避免诱因
尽量避免接触头痛的诱因, 如过度劳累、睡眠不足、情 绪波动等,可以降低头痛的 发生频率。
头痛有关病例分析报告

头痛有关病例分析报告近期,我们接诊了一位患有头痛症状的患者。
以下是对该患者病情的病例分析报告。
该患者是一名40岁的女性,主诉头痛已持续两周。
头痛的程度在轻重之间变化,但始终存在。
她描述头痛为一种紧束感,常伴有轻微的眩晕和恶心。
头痛的疼痛特点是双侧性的,没有明显的搏动感。
患者表示头痛会在她进行一些体力活动或长时间工作后加重。
她没有其他明显的症状,如视力模糊、嗅觉或听觉异常。
在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病史采集后,我们初步怀疑该患者可能患有紧张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其特点是头部周围紧束感和压迫感。
这种头痛通常由压力、焦虑和紧张等因素引起,可以持续数小时或数天。
为了进一步确认诊断,我们要求患者进行一些辅助检查。
首先,我们进行了神经系统的检查,排除了其他潜在的神经系统疾病。
然后,我们进行了头部CT扫描,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如颅内肿瘤或出血。
最后,我们对患者的血液和尿液进行了常规检查,以排除其他全身性疾病的可能性。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我们最终确诊该患者患有紧张性头痛。
为了减轻头痛症状,我们建议患者采取以下措施:控制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工作,适当锻炼身体,规律饮食,避免过度使用药物。
在随访期间,患者报告头痛症状有所减轻,并且她能够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
我们进一步强调了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并建议患者定期进行复诊以监测病情。
总结而言,紧张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通常由压力和焦虑等因素引起。
在诊断过程中,详细的病史采集、身体检查和辅助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头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病例讨论环节发言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仁: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病例,希望通过我们的讨论,能够提高我们对这个疾病的认识,并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以下是我对这个病例的分析和讨论,请大家批评指正。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45岁,主诉:反复发作性头痛伴恶心呕吐2个月,加重1周。
病史:患者2个月前开始出现头痛,表现为持续性钝痛,位于前额部,伴有恶心呕吐,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
患者自述头痛时伴有烦躁不安、乏力等症状。
加重1周前,患者头痛症状加剧,伴有视力模糊、眩晕等症状。
患者既往无类似病史,无家族史。
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7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80mmHg。
神志清楚,精神状态可。
头颅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眼压正常,眼底检查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正常。
脑脊液检查:细胞数正常,蛋白轻度升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诊断:初步诊断为紧张型头痛,需进一步排除其他疾病。
讨论:1. 紧张型头痛的诊断标准根据国际头痛协会(IHS)的诊断标准,紧张型头痛的主要特征为:(1)反复发作的头部钝痛;(2)疼痛部位通常位于头部的一侧或双侧,有时可涉及整个头部;(3)疼痛程度轻至中度;(4)伴有颈肩部肌肉紧张;(5)排除其他头痛类型。
2. 病例中的鉴别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需排除以下疾病:(1)偏头痛:偏头痛的头痛特点为搏动性,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且头痛多发生在偏侧。
(2)丛集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的头痛特点为剧烈的锐痛,多发生在单侧眼眶周围,且伴有眼结膜充血、流泪等症状。
(3)脑肿瘤:患者头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可排除脑肿瘤。
3. 治疗建议(1)药物治疗:可选用抗抑郁药、肌肉松弛剂等药物治疗,以缓解头痛症状。
(2)物理治疗:通过按摩、理疗等方法缓解颈肩部肌肉紧张。
(3)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方法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总结:通过对本病例的分析和讨论,我们认为患者可能患有紧张型头痛,需进一步排除其他疾病。
发作性头痛病例讨论ppt课件

鉴别诊断
1.丛集性头痛(cluster headache) 2.紧张型头痛
23
原发性头痛的鉴别诊断 2011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
2019/5/20
头痛
24
治疗
急性发作期的非特异性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对于轻、中度的偏头痛发作和既往使用有效的重度 偏头痛发作,可作为一线药物首选。
解热镇痛药 剂量 (mg)
邻近脑血管壁 血管扩张—搏动性头痛 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无菌性炎症—刺激痛觉纤维传入中
枢
12
三叉神经血管系统
13
2004年IHS制定的偏头痛分型
1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
2有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 aura)
2.1伴典型先兆的偏头痛性头痛(typical aura with migraine headache)
β-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拮抗剂
苯噻啶
美托洛尔
普萘洛尔 氟桂利嗪
第1周临睡前0.5mg,以 头晕、口干、血象变化(长期应用) 后每5d增加0.5mg,逐渐 增至为1mg,3/d
100~200mg 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 以心 率不<60次/min为限
40~400mg
抑郁\低血压\不能耐受活动\阳痿等
少见(<1%发生率):失眠、噩梦、阳 痿
16
临床表现
是最常见的偏头痛类型,约占80%。患者常有家族史, 多无明显先兆,持续时间较长,可以持续数天,程度较 轻。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额颞部疼痛,呈搏动 性钝痛,疼痛持续时伴颈肌收缩可使症状复杂化。常伴 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出汗、全身不适、头皮触 痛等症状,呕吐偶可终止头痛。
中医头痛医案分析(头痛4年发作半月)

中医头痛医案分析(头痛4年发作半月)司某,女,57岁。
初诊:202*年2月14日。
主诉:头痛4年发作半月。
现病史:患者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成间断性发作,多于秋季时易发作,于半月前因感冒后出现头后枕部,头皮跳动,梳头触摸时均可引起头皮痛,伴有颈部及后背部灼痛,转颈时头晕,时有心烦急躁,胸闷,若长出气则舒,有阵发性烘热汗出。
纳眠可,二便调。
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
辨证:肝郁化火、阴血不足。
治则:疏肝养阴清热。
处方:一贯煎加减。
方药:川楝子9g,白芍15g,枸杞15g,黄柏30g,砂仁21g,生龙牡各30g,炙甘草15g。
7剂,水煎服。
二诊:复诊自述服上方3付头痛就明显减轻,现基本消失。
现症见:感觉后颈部及背部灼痛不适,头懵、心烦,阵发烘热汗出消失,稍胸闷,叹息,鼻干,出热气,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黄腻,脉沉细。
中药:上方加生地12g、黄芩9g、威灵仙15。
按语:头痛,伴心烦急躁,胸闷喜叹息,此肝郁化火上攻所致;阵发性烘热汗出,因肝火过亢,耗伤肝肾阴血所致,
故本病虚在肝肾阴血不足,实在火热上扰。
治当疏肝清热,养阴潜阳,方选一贯煎合封髓丹加减。
前者养阴柔肝理气,后者泻火存阴益肾,加龙骨、牡蛎潜阳敛阴。
头痛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头痛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第一部分现病史女性,34岁,主因头痛6天,加重伴恶心呕吐1天。
患者缘于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双侧颞部及枕部疼痛为著,程度不剧烈,尚可忍受,呈发作性,初始未在意; 1天前头痛症状较前加重,程度剧烈,不可忍受,并出现频繁的恶心及呕吐,非喷射性呕吐,为胃内容物,无发热、咳嗽、咳痰、流涕等不适,无明显加重及缓解因素,为明确诊治来我院门诊,行头CT示未见明显异常,以“头痛原因待查”收入我科。
第二部分既往史既往“紧张型头痛”病史数年,劳累、紧张、休息不足时易出现,休息后缓解;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个人史:否认吸烟、饮酒史;婚姻史:适龄结婚,育有子女,配偶及子家族史:父母亲健康,家族中无遗传史及类似病史第三部分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常规心肺腹查体阴性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双侧眼球活动自如,瞳孔正大等圆,光反射存在,双侧面部感觉正常,示齿居中,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存在,悬雍垂居中,双侧咽反射存在,转头耸肩对称有力,伸舌居中。
四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正常,感觉及共济运动检查未见异常,颈强(4横指),克氏征阴性。
入院前头CT未见明显异常。
第四部分入院后检查头MRI示未见明显异常,垂体略饱满。
头CTA未见异常头CTV未见异常颈椎MRI+MRA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可疑颅底凹陷症; MRA 未见异常。
入院后给予脱水降颅压、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后患者仍间断剧烈头痛。
由枕部固定部位向上放射性头痛,疼痛示颈部处于伸直状态,约数分钟后可缓解。
根据疼痛性质,考虑枕大神经痛,给予卡马西平、维生素B1、甲钴胺及对症治疗后患者疼痛略缓解,给予枕大神经封闭术(地塞米松及利多卡因)治疗后患者自动出院。
随访3天后患者头痛逐渐减轻,现患者偶有头痛发作,程度轻、时间短、发作频率减少枕大神经痛:枕大神经痛是指由于劳损、炎性刺激等原因导致局部软组织渗出、粘连和痉挛,刺激、卡压或牵拉枕大神经,引起枕大神经分布范围内(枕顶部)放射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神经学说
认为偏头痛为继发于原发性神经功能紊乱性疾病。 偏头痛先兆是由扩展性皮质层抑制()引起。 是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之一及偏头痛先兆的发病机制。
在脑内产生短暂持续的波动,近年的研究发现:光晕与大 脑兴奋性有关,尤其是过度用脑。
指各种有害刺激引起的起源于大脑后部皮质(枕叶) 的神经电活动抑制带,此抑制带以2~5的速度向邻 近皮质扩展,并伴随出现扩展性血量减少;两者均不按照脑 动脉分布扩展,而是按照大脑皮质细胞构筑模式进行,向前 扩展一般不超越中央沟。
,视觉性、感觉性或语言性。通常持续5-30分钟,<60分 钟。 • 头痛期: • 恢复期:疲乏、筋疲力尽、易怒、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头皮触痛、欣快、抑郁、不适等情况。
诊断
偏头痛诊断应结合偏头痛发作类型、家族史、临床表现和神 经系统检查,通常可作出临床诊断。
脑部、、、检查可以排除脑血管疾病、颅内动脉瘤和占位性 病变等颅内器质性疾病。
2.5散发性偏瘫性偏头痛( ) 2.6基底型偏头痛( )
3常为偏头痛前驱的儿童周期性综合征( )
3.1周期性呕吐( ) 3.2腹型偏头痛( ) 3.3良性儿童期发作性眩晕(
) 4视网膜性偏头痛( )
5偏头痛并发症( ) 5.1慢性偏头痛( ) 5.2偏头痛持续状态( ) 5.3无梗死的持续先兆( ) 5.4偏头痛性梗死( ) 5.5偏头痛诱发的痫样发作( )
偏头痛是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患病率 为510%。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多起病于 儿童和青春期,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女性多见, 男女患者比例约为1:2~3,常有遗传背景。其特 征是发作性、多为偏侧、搏动样头痛,中-重度、 光或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可伴有畏 光或畏声,恶心或呕吐,安静环境或休息可缓解 头痛。成人未经治疗,一般持续4~72小时。
病因
偏头痛的病因尚不明确,多数人仍为偏头痛是一种多 种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多因素疾 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内因:
偏头痛具有遗传易感性,约60%的偏头痛患者有家族 史,其亲属出现偏头痛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6倍。 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呈高度外显率的常染色体显 性遗传
内分泌和代谢因素也参与偏头痛的发病:本病女性多 于男性,多在青春期发病,月经期容易发作,妊娠期 或绝经后发作减少或停止。
先兆性偏头痛发生的 皮层扩散抑制假说 ()
3.三叉神经血管学说
• 其解剖生理基础是三叉神经血管复合体。该学说的周围疼痛机制认为 :三叉神经节损害可能是偏头痛产生的神经基础。当三叉神经节及其 纤维受刺激后,可引起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其他神经肽释放 增加。这些活性物质作用于邻近脑血管壁,可引起血管扩张而出现搏 动性头痛,还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产生无菌性炎症,并刺激痛觉纤 维传入中枢形成恶性循环。
病例特点
• 李某某,女,48岁,发作性头痛10年 • 每次持续24小时以上,不服用药物可持续12-72小时。
单侧,位于左侧上眼眶部及左侧太阳穴部,搏动性, 自述为“酸胀感”,程度剧烈,劳累加重,恶心, 呕吐后症状缓解,不伴畏光、畏声,偶伴流泪,不 伴头晕、眩晕及走路不稳。可由情绪变化诱发,与 睡眠障碍、月经、季节、天气无明显关联。发作时 口服“脑宁”2片,症状可缓解。症状每月均有发生, 每月发生次数不固定。近2年双眼视力下降。
痛等症状,呕吐偶可终止头痛。
本型偏头痛女性多见,常与月经有明显的关系。强烈的 情绪刺激,进食某些事物,饮酒,月经来潮,应用血管
运动药物可诱发。
临床试验: 压迫同侧颈动脉或颞浅动脉头痛可减轻
分期
临床表现
• 前驱期:头痛发作前 • 患者可有激惹、疲乏、活动少、食欲改变、反复哈欠及颈
部发硬等不适症状,但常被患者忽略,应仔细问询。 • 先兆期:头痛发作前出现,可逆性局灶性脑功能异常症状
• 另外,三叉神经及三叉神经节分泌的5-羟色胺(5)参与头痛 发生, 当血浆5浓度下降时,它作用于大动脉张力性收缩性作用消失,血管 壁扩张出现头痛。5既是一种神经递质,又是一种体液介质,对神经 和血管均有影响。
• 研究表明:三叉神经血管周围感觉纤维和外周信号传导通路中三叉神 经尾核的激活与偏头痛的疼痛发生有关。
三叉神经血管系统
• 三叉神经血管复合体:颅内痛觉敏感组织:脑血管、脑膜血管、静脉 窦,血管周围神经纤维
• 三叉神经眼支—三叉神经节 • 后颅窝—2根—脊神经节 • 三叉神经颈复合体:三叉神经脊束核尾端+ 2后角 • 经脑干交叉—丘脑 • 机制: • 三叉神经节及其纤维受刺激—P物质、、其他神经肽释放增加—邻近
脑血管壁 • 血管扩张—搏动性头痛 • 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无菌性炎症—刺激痛觉纤维传入中
枢
三叉神经血管系统
2004年制定的偏头痛分型
1无先兆偏头痛( ) 2有先兆偏头痛( )
2.1伴典型先兆的偏头痛性头痛( ) 2.2伴典型先兆的非偏头痛性头痛( ) 2.3典型先兆不伴头痛( ) 2.4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 )
2. 外因
食 物
含酪胺的奶酪 含亚硝酸盐的肉类和腌制食品 含苯乙胺的巧克力 含谷氨酸钠的食品添加剂 葡萄酒
口服避孕药 药 物 血管扩张剂
其它:强光、过劳、应激以及应激后的放松, 睡眠过度或过少、禁食、紧张、情绪不稳等
发病机制
1.血管学说 认为偏头痛为原发性血管疾病。颅内血管收 缩引起 偏头痛先兆症状,随后颅外、颅内血管扩张 导致搏动性的头 痛产生。
6很可能的偏头痛( ) 6.1很可能的无先兆偏头痛( )
6.2很可能的有先兆偏头痛( ) 6.3很可能的慢性偏头痛( )
临床表现
是最常见的偏头痛类型,约占80%。患者常有家族史, 多无明显先兆,持续时间较长,可以持续数天,程度较
轻。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额颞部疼痛,呈搏动 性钝痛,疼痛持续时伴颈肌收缩可使症状复杂化。常伴 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出汗、全身不适、头皮触
诊断依据(2004年)偏头痛诊断标准。
2004 头痛疾患的分类(第二版) ,2
A.有符合项特征的至2小时 C.有下列中的至少两项头痛特征 D.单侧性 E.搏动性 F.中或重度疼痛 G.日常体力活动(如走路或爬楼梯)会加重头痛或头痛时避免此类活动 H.头痛过程中至少伴随下列一项 I.恶心和/或呕吐 J.畏光和畏声 K.不能归因于其它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