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的护理方法研究

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的护理方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所致。
冠心病患者常常面临着胸闷、气促、心慌等症状,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随着冠心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如何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目前,关于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的护理方法研究并不多见,对于这一领域的探索和总结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深入研究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及自我效能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可以为制定更有效的护理方法提供依据。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提高其自我效能来提升其生活质量,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并促进冠心病患者的康复与健康。
【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如何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态。
通过研究冠心病患者目前的生活状态和自我效能水平,可以更好地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病情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可以增强他们对疾病的控制感和信心,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为护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冠心病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升,为相关领域的护理工作者提供实践指导,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1.3 研究意义研究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的护理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临床意义。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研究如何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对于减轻患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痛苦具有重要意义。
自我效能是冠心病患者在应对疾病时的重要因素,对其心理健康和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可以增强其对疾病的应对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效果。
研究如何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的护理方法,可以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提高护理水平和质量,同时为冠心病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带来实际的改善效果。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的关系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的关系引言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通常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体中。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也开始患上冠心病。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进行自我管理,以维持其健康状态。
而与此这些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也对其康复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与其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之间的关系。
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中青年冠心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进行自我管理,以控制自身的病情并预防疾病的恶化。
自我管理行为包括定期服用药物、控制饮食、保持适当的体重、坚持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等。
这些自我管理行为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由于冠心病的慢性特点和自我管理行为的长期性,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在进行自我管理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通常处于事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时间紧张。
这些因素使他们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自我管理。
年轻人的生活习惯通常较为随意,不愿意改变,因此更加难以坚持长期的自我管理行为。
社交和娱乐活动可能诱发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高油脂食物的过量摄入、缺乏运动等,使得患者难以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自我管理。
由于长期服药和注意饮食控制的需要,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心理和情绪问题,导致自我管理行为的疏忽和不稳定。
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的自我管理行为和疾病带来的不适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面临着由于疾病影响所带来的心理、生理和社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常常感到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由于患者的疾病需要长期的自我管理,可能会导致生活的单调和枯燥,缺乏生活乐趣。
由于疾病的不适和身体状况的限制,患者的社交活动和运动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造成社会活动的减少。
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的护理方法研究

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的护理方法研究冠心病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给全球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冠心病患者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以改善其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
本文以现行的护理方法为基础,探讨和总结了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的护理方法。
1.心理干预冠心病患者具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情绪障碍、焦虑和抑郁等。
因此,护理人员应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情感需求,并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例如,开展心理疏导及心理咨询,让患者正确理解自己的病情,并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提升自我效能,提高生活质量。
2.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该开展健康教育,让患者深入了解冠心病和治疗方法。
该教育的内容包括饮食、运动、药物使用、心理健康等相关知识,以帮助他们预防发作,控制病情,并提高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同时,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以提高教育效果。
例如,有些患者可能会有药物治疗的担忧,需要进行专业的解释和引导,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3.生活方式改变改变生活方式是预防冠心病发作的重要方法。
护理人员应该鼓励患者减少饮酒、戒烟、避免吸烟和暴饮暴食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此外,适当的锻炼和保持适宜的体重也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必要手段。
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
例如,对于较为年轻的患者可以开展中高强度的有氧运动,而对于年龄较大或身体欠佳的患者,则可以考虑进行适度的步行或太极拳等低强度的运动方式。
4.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并在药物治疗期间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在药物治疗时,护理人员应该提示患者注意药物的副作用,以避免不必要的困扰。
例如,一些抗心绞痛药可能引起头晕、恶心等症状,应该告知患者在服用时的注意事项。
冠心病病人危险因素和自我管理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冠心病病人危险因素和自我管理行为的调查与分析叶晶;张春艳;郁莉芬;王志玲;王玉玲【摘要】[目的]了解住院冠心病病人危险因素和自我管理行为的现状,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应用冠心病危险因素病人调查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对北京市某医院心内科病房100例冠心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住院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总体情况较差;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随着冠心病危险因素数目的增多,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下降(P<0.05).[结论]要加强住院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健康教育,可根据危险因素的数目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策略,达到有效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目的.%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risk factors and status quo of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and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Methods:By using descriptive study design,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100 patients with CHD of cardiology department from a hospital inBeijing,includ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factors questionnaire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elf-management Scale (CSMS).Results: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HD was poor.ANOVA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ce showed that the total score of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risk factors of CHD (P<0.05).Conclusion:To strengthen the health education of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HD,individual health education strategies could be formulated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risk factors,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sincluding control the risk factors of CHD effectively,delay the progress of the diseas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7(015)013【总页数】4页(P1541-1544)【关键词】冠心病;危险因素;自我管理行为【作者】叶晶;张春艳;郁莉芬;王志玲;王玉玲【作者单位】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目前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病,有研究显示,2010年全球共有5 280万人死亡,其中1 561.61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包括702.93万人死于冠心病,占全球死亡总数的13%,冠心病已经成为第一大致死因素[1]。
冠心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及调整

冠心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及调整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和缺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对患者的影响,以及患者如何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以提高生活质量。
一、冠心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1. 身体方面冠心病患者常伴有心绞痛等症状,身体活动能力受限,不能长时间进行体力活动。
这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娱乐活动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2. 心理方面冠心病患者因为疾病的不可逆性和复发性而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担心再次发作,害怕生命的不确定性,这些心理压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3. 社交方面冠心病患者需要定期服药,遵守严格的饮食和休息规定。
这些限制了他们的社交活动,如聚会、旅行等,使他们感到孤独和失落。
二、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1. 良好的治疗冠心病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接受治疗,如定期服药、检查和保持好的心态。
合理的治疗能够减少症状发作,改善心肌供血,提高生活质量。
2. 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冠心病患者应该调整生活方式,遵循科学的饮食、运动和休息原则。
合理的饮食控制,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盐食物的摄入,减少体重,降低心脏负担。
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管弹性,增加身体活动能力。
适当的休息和放松,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减轻焦虑和抑郁。
3. 心理支持与社交活动冠心病患者需要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和专业心理咨询师交流,共同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加入支持性社交团体,参加康复活动,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互相支持,有助于缓解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4. 提高健康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冠心病患者应该加强健康知识教育,了解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健康讲座和自我学习等方式提高健康意识,积极参与患者教育,掌握疾病的自我管理技巧。
结论冠心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但通过良好的治疗和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可以改善症状,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的护理方法研究

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的护理方法研究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
研究如何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提高自我效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讨论针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方法,以期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并促进患者的康复。
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评估,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患者的具体需求和问题,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护理。
给予冠心病患者有效的药物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
药物对于控制冠心病症状和预防心脏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护士应当具备相关的药物知识,能够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并教育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方式也是关键的护理方法之一。
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吸烟等。
护士可以通过给予患者营养指导,推荐适量的运动,以及帮助患者戒烟来改善病人的生活方式。
护士还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对于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护士可以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技能培训。
这包括如何正确使用药物、监测血压和血糖、控制体重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教育和培训,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提高对疾病的了解和控制能力。
建立冠心病患者的支持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可以引导患者加入心脏康复计划和支持团体,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和情感支持。
护士还可以与家属和社区协同合作,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关怀。
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需要综合的护理方法。
护士应当通过全面的评估,给予有效的药物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提供健康教育和技能培训,以及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来帮助患者恢复和康复。
冠心病的蒙医研究现状

冠心病的蒙医研究现状摘要】蒙医学作为蒙古族传统医学,是祖国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冠心病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并对其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得到了令人可喜的成效。
作者将自己所接触的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整理,为下一步更好的研究冠心病提供相关文字材料。
【关键词】冠心病蒙医学研究现状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病也是多发病,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的心血管病之一,其死亡率占全世界疾病死亡率的首位[1]。
在美国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占全国死亡人数的50%[2]。
它属蒙医“心刺痛”的范畴。
蒙医“心刺痛”是指心前区突然发生剧烈刺痛为特征的一种心脏病[3]。
其特点为突然发作,突然缓解,病人活动后双乳中间点、胸骨后或胸骨左侧、心脏点疼痛。
疼痛情况与人体的体质特性不同而不同[4]。
对此的写法各不相同,无系统的规范,这也是有很多不同科研报道的原因之一,对此各家蒙医学者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和自己的分型方法,及治疗方法。
1 蒙医对心刺痛辨证分型及诊治概况冠心病中的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可归入心刺痛各型。
莫日根图[5]等对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蒙医病证分析单纯楚斯盛型20例(30.3%),楚斯盛型累及白脉31例(47.0%),赫依盛型累及白脉9例(13.6%),合并粘邪型6例(9.1%),并用当贡-3进行治疗得到了很好的疗效。
苏和[6]等对41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蒙医证型分布与病因关系的研究,将冠心病分为楚斯型、黏邪型、胃痧证三个症型,其中比例最高的是楚斯型(87.32%)。
除此之外刘萨仁[7]等在查干教授运用蒙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验辑要中提出将冠心病蒙医分型为:赫依性刺痛、齐素性刺痛、粘性刺痛,他认为动态观察病情、分阶段辩证治疗是蒙医学的重要特点之一。
如冠心病心绞痛发病初期以赫依、齐素交搏居多,逐渐发展为心脉淤阻,病程日久又可转为赫依偏盛,或治疗中过于应用抑齐素之功效的方剂可造成寒性偏盛、巴达干增多,这样病证中赫依、齐素、巴达干夹杂表现,证候显得凌乱、复杂,难以辨认。
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

良事件 和改 善 预 后具 有 重 要 的 意 义 。 为 了更 好 地将 自我管 理 应 用 到 冠心 病 患 者 中 , 现 将 国 内外 冠 心 病患 者 自我 管 理 的研 究 进 展 综
述如下 。 1 自我 管 理 的定 义 及任 务
2 - 2 我 国 的 研究 和实 践 起 步 较 晚 , 涉及病种少 , 主要 集 中在 高 血 压、 糖 尿病 、 哮喘 、 血液透析等 ; 研 究 内容 单 一 , 大 多 为疾 病 自我 管 理 量 表 的编 制 、 患 者 自我 管 理 水 平 及 影 响 因 素 的 现 况 调查 ; 有 部
度, 提 高 其 生活 质量 。 2 慢 性病 自我 管理 的产 生 和 发展 2 . 1 自我 管理 来 源 于心 理行 为 治 疗 领 域 , 是 南心 理 学 家在 实 践 中
自我 管 J  ̄ ( s e l f - m a n a g e m e n t ) 是 患 者 在 应 对 慢 性 病 过 程 中发 展
自我 管 理 的 方 法 开 始 , 泛 应 用 于 慢 性 病 的 预 防 和 控 制 。 目前 发
达 国家 对 于 慢 性 病 自我 管 理 的 研究 比较 成熟 , 涉及病种多 , 研 究 内 容包 括 理 论 基础 、 运行 模 式 、 影 响 因 素及 效 果 评价 等各 个 方 面 , 并且 研 究 与 实践 紧密 联 系 , 一 些 国家 已将 慢性 病 自我 管 理项 目作 为 一种 常 规 的社 区服 务 , 『 t 1 政 府 资 提 供 给愿 意 参 加 的 患者 和家
病 的过程 中发展起来 的一 种管理症 状 、 治疗 、 生理和心理社会变
化 ,以及 做 出 生活 方式 改 变 的 能 力 。 H o l r o y d 等I z 将 自我 管理 释 义 为 在 卫 生 保健 专 业 人 员 的协 助 下 , 个 人 承 担 一些 预 防性 或 治 疗 性 的 卫 生 保健 活 动 。 1 . 2 美 国加 州大 学 护 理学 院J u l i e t 等 将 自我管 理 的任 务 归 结 为3 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地区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
究
摘要:目的:为了了解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的现状,分析影响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的因素。
方法:采用冠心病个人健康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使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选择在2016年11月―2017年4月期间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内蒙古人民医院心内科对住院的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53.40±11.47分,健康管理水平较低。
关键词:冠心病;健康自我管理;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3-0075-02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且由于冠心病不可治愈,需要终身治疗和控制,这就导致了冠心病患者本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对冠心病的治疗和控制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冠心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延缓的疾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规范和控制患者的生活习惯,以达到控制或减轻冠心病的目的。
健康自我管理是应对慢性病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保健模式,其通过行为调节和心理调节来控制
症状、提高用药的依从性、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以实现长期稳定和维持健康。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的现状调查来了解冠心病个人健康自我管理的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4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内蒙古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随机抽取的200例住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性别不限,意识清楚,发放冠心病个人健康管理量表,并为患者阅读并解释问卷内容,患者作答的同时书写问卷,当场回收问卷。
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200份,回收率为100%。
2.研究方法:(1)一般资料调查:一般资料的调查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籍贯、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共同居住者、居住地、家庭每月人均经济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病程、因冠心病住院次数、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治疗方式、合并症等基础信息。
(2)使用冠心病个人健康自我管理量表对所选中的患者进行调查,根据问卷内容可将问卷分为3个维度,共27个条目,3个维度分别为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和情绪管理。
采用五级评分法为每一个条目赋值,患者获得的分数越高则表明患者的个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越强。
采用百分制评分方法计算各个维度的得分
及冠心病个人健康自我管理水平的总得分。
分数的计算:转化分=(实际分-理论最低分)/(理论最高分-理论最低分)×100。
得分>80分时,患者的个人健康自我管理则为高水平;得分为60―80分时,患者的个人健康自我管理为中水平;得分<60分时,患者的个人健康自我管理水平为低水平。
(3)统计学分析:采用软件SPSS19.0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P<0.05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内蒙古地区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总得分为53.40±11.47分,显示内蒙古地区冠心病患者个人健康自我管理水平为较低水平,其中日常生活管理维度得分为61.19±15.00分,疾病医学管理维度得分为51.78±13.21分,情绪管理维度得分为47.30±11.53分。
在个人健康自我管理量表的几个维度中,日常生活管理水平最高,疾病医学管理水平次之,情绪管理水平最差。
根据这一特征,可以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活动,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多因素分析。
冠心病自我管理能力的总得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可得知性别、职业、文化、饮酒史、居住地、居住者是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
女性患者个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高于男性患者,与家人同住的患者个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高于独居的患者,患者的文化程度越
高,自我管理能力越高,不饮酒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高于时常饮酒的患者,退休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在?的患者,无业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最差。
对于居住地来说,居住在县城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最高,居住在城市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稍差,居住在农村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最差。
三、讨论
日常生活管理得分为61.19±15.00分,处于中等水平,是三个管理维度中水平最高的一个维度,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如抽烟、饮酒的现象很少存在,但是对于盐和脂肪的摄入应加以控制。
一些患者对于盐的具体摄入量不是特别了解,对于这一点护理人员可以用一些具体的实物为患者解释和描述。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对其进行健康宣教,使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有关冠心病的知识和注意事项,并监督指导患者配合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此次研究中,疾病医学管理维度的总得分为51.78±13.21分,个人健康自我管理水平较日常生活管理水平稍低。
据本次调查表明,患者对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例如严格按处方服药、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心绞痛发作时能正确自救)的自我管理做的非常到位,但是在疾病的监测上却疏于管理,这是导致冠心病患者疾病医学管理水平较低的根本原因。
这一现象可能是与患者的文化程度和所居住地区的环境有关,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加强健康教育,
让患者意识到监测冠心病的重要性。
同时也可以指导家属学习有关冠心病的知识和护理要点,在日常生活中协助冠心病患者做好疾病医学管理,提高患者出院后疾病管理的依从性。
情绪管理维度在个人健康自我管理中是水平最低的,为47.30±11.53分,表明冠心病患者情绪管理能力极差,除个别患者外,内蒙古地区冠心病患者情绪管理水平普遍处于低水平,这一现象与冠心病的不可治愈性和冠心病治疗所需要的巨大花费有关。
据本次调查表明,家庭月收入越高的患者的情绪管理水平越好;月收入低者,在面对疾病的治疗时所承受的压力越大,对于这一类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尽量为患者提供费用较低的治疗方案,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其提高情绪管理水平。
此外,寻求患者家属和社区的帮助,子女的关心也是提高冠心病患者情绪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年长的患者,通过家属的开导和关心,可以对患者的情绪管理起到促进作用。
同时,建议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增加见闻,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提高患者的情绪管理水平,减少冠心病的发作。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冠心病患者的个人健康自我管理水平,护理人员应加强健康教育,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个性化教育方案,从而提高患者个人健康自我管理的认知和保持良好的个人健康管理行为,加强与冠心病有关的专业教育,督促患者良好的个人健康自我管理行为的建立,以提高患者的
生活及健康质量。
参考文献:
[1]姜文静.冠心病患者疾病感知与自我管理行为的关系
[D].济南:山东大学,2014.
[2]杜亚男,耿丽华,陈长香.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5):835-839.
[3]常文红,宋琼,陈长香.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J].职业与健康,2016,32(14):1950-1952.
[4]赖秀芳.针对性护理在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健康研究,2015,32(5):594-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