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

合集下载

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1. 引言交通灯控制系统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控制交通灯的信号灯来指示车辆和行人通行状态,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一个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的硬件组成、工作流程和功能实现。

2. 系统硬件设计2.1 控制器交通灯控制系统的核心是控制器,它负责接收输入信号,控制信号灯的状态,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控制器通常由微控制器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构成,具备较强的处理能力和控制灵活性。

2.2 信号灯信号灯是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输出设备,用于指示车辆和行人的通行状态。

典型的信号灯由红、黄、绿三个灯组成,红色表示停止、黄色表示准备、绿色表示通行。

2.3 传感器传感器用于获取与交通流量相关的信息,为交通灯控制系统提供输入数据。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车辆检测器、行人检测器和环境光传感器。

车辆检测器可以通过感应车辆的存在来调整交通灯的信号灯时间,行人检测器用于检测行人的存在并延长绿灯时间,环境光传感器可以根据光线强度自动调整信号灯的亮度。

2.4 通信设备交通灯控制系统通常需要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例如与中心交通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与红绿灯时序控制器进行通信等。

为此,通信设备如无线模块、以太网接口等是必需的。

3. 系统工作流程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接收输入信号:通过传感器获取交通流量、车辆和行人的信息。

2.状态判断:根据输入信号判断当前的交通状况,如车辆是否排队、行人是否需要过马路等。

3.灯光控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信号灯的状态。

例如,如果没有车辆和行人需要通行,则可以使所有信号灯都为红灯;如果有车辆排队等待通行,则根据交通流量调整绿灯的时间。

4.数据更新:根据交通灯状态的变化,更新相关的数据,如交通流量统计、时序控制参数等。

5.状态监测:监测信号灯的运行状态,定期检查硬件设备,如传感器和控制器的正常工作。

4. 功能实现交通灯控制系统主要具备以下功能:•信号灯的时序控制:根据交通流量和行人需求,动态调整信号灯的时序,以保证交通的流畅和安全。

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道路交通越来越拥堵,交通管理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交通信号灯只具备固定时序控制交通流量的功能,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智能化应用的出现,要求交通信号灯具备实时性、自适应性和智能化,因此,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软硬件系统方面,详细介绍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硬件设计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由四个部分组成:单片机系统、交通灯控制器、传感器及联网模块。

1. 单片机系统单片机是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核心,该系统选用了8位单片机,主要实现红绿灯状态的自适应和切换。

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型号和板子,选择时需要考虑其开发环境、风险和稳定性等因素。

2. 交通灯控制器交通灯控制器是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主要实现交通信号的灯光控制。

在控制器的设计时,需要考虑网络连接、通信、数据传输等多方面因素,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传感器传感器主要负责采集道路交通信息,包括车辆数量、速度、方向和道路状态等,从而让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更好地运作。

传感器有多种类型,包括磁感应传感器、摄像头、光电传感器等,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4. 联网模块联网模块主要负责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联网和数据传输,包括存储和处理车流数据、上传和下载数据等。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网络连接的稳定性、数据安全等因素,确保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二、软件设计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嵌入式系统和上位机系统。

1. 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主体,主要设计车流量检测、信号灯状态切换等程序。

为了保证系统的自适应性和实时性,需要采用实时操作系统,如FreeRTOS等。

在软件设计阶段,需要注意设计合理的算法和模型,确保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上位机系统上位机系统主要实现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监控和管理,包括车流量监控、灯光状态监控、信号灯切换和日志记录等。

信号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信号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信号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1.系统简介信号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旨在通过自动调节交通灯的控制策略,使得交通流量能够得到优化和平衡,并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

该系统采用了一种基于传感器和通信技术的智能控制方法,能够根据实时交通状况自动调整信号灯的时序,使得交通能够更加顺畅。

2.系统原理该系统通过部署在道路上的传感器来获取实时的交通流量、车辆速度和车辆密度等信息。

这些传感器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比如地磁感应器、红外线传感器或摄像头等。

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将通过通信技术传输到信号控制中心,信号控制中心将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来决定信号灯的显示时序。

3.系统功能3.1实时监测与数据采集: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道路上的交通状况,比如车辆流量、速度和密度等。

这些数据将被采集并传输到信号控制中心,作为交通灯时序调整的依据。

3.2智能信号灯控制:信号控制中心通过运算分析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确定各个路口的交通情况,并相应地调整信号灯的时序。

比如,在高峰时段,信号控制中心可以将绿灯的时长适当延长,以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

3.3优化交通流量:通过智能信号灯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实时交通状况进行灵活调整,优化交通流量的分配。

当其中一路口的交通流量过大时,系统可以将绿灯的时长相应延长,以避免交通拥堵。

3.4提高交通安全:该系统能够根据实时交通情况,自动识别道路上的交通事故或危险情况,并及时作出相应调整。

比如,当系统检测到其中一路段有车辆发生碰撞时,它可以及时调整信号灯的时序,保证其他车辆的安全通行。

4.系统优势4.1提高道路通行效率:通过智能信号灯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实时交通状况进行灵活调整,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效率。

4.2降低交通拥堵和排放:该系统能够根据实时交通情况进行灵活调整,避免交通拥堵,减少排放量,降低环境污染。

4.3提升交通安全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交通状况,并及时作出相应调整,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4节约能源消耗:系统通过灵活调整信号灯的时序,减少车辆的停等时间,降低燃油消耗和能源浪费。

交通灯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交通灯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交通灯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一、引言随着城市交通流量的日益增加,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交通灯控制方式已经不能有效地满足实际需求。

因此,设计一个智能化的交通灯控制系统成为了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设计目标本课题的目标是设计一个基于智能算法的交通灯控制系统,通过实时监测道路交通情况,合理分配交通信号时间,从而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性。

三、系统架构本交通灯控制系统包含以下几个模块:交通流量检测模块、信号控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用户界面模块等。

其中,交通流量检测模块通过摄像头、雷达等设备实时监测道路上的车辆情况;信号控制模块根据交通流量检测模块提供的数据,采用智能算法进行信号灯调度;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采集到的交通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用户界面模块为用户提供交互操作界面,方便用户对系统进行配置和监控。

四、智能算法本设计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交通灯控制方法。

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界的优化演化过程的计算方法,通过染色体编码和进化运算,能够在空间中找到最优解。

本设计将交通灯的时间分配看作一个优化问题,通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找到最优的信号灯控制方案。

五、设计流程1.数据采集:使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道路上的交通数据。

2.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噪声去除、数据归一化等处理,以便进行后续的算法运算。

3.遗传算法初始化:根据系统要求和交通流量情况,初始化遗传算法的染色体编码、种群数量、交叉概率、变异概率等参数。

4.适应度评估:根据交通数据和设定的交通灯控制方案,评估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即信号灯控制方案的效果好坏。

5.选择、交叉和变异:根据适应度评估结果,选择适应度高的个体作为父代,通过交叉和变异操作生成新的个体。

6.迭代优化:重复进行适应度评估、选择、交叉和变异的操作,直到达到预设的停止条件。

7.生成最优解:经过多次迭代优化后,得到最优的交通灯控制方案。

六、结论通过本设计,成功地实现了一个基于智能算法的交通灯控制系统。

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拥堵,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成为改善交通流量、减少交通事故的关键。

本文将对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际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二、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实时数据收集、交通流量分析和信号灯控制决策三个方面。

2.1 实时数据收集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车辆和行人的信息,包括车辆数量、车速、行人密度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传输到中央服务器进行处理。

2.2 交通流量分析在中央服务器上,通过对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可以得到不同道路的交通流量情况。

交通流量分析可以包括车辆流量、行人流量、车速和拥堵程度等指标,为后续的信号灯控制提供依据。

2.3 信号灯控制决策基于交通流量分析结果,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交通状况智能地决定信号灯的开启和关闭时间。

优化的信号灯控制策略可以使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效率达到最大化。

三、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实现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实现需要使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

3.1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中的中央服务器需要配置高性能的计算机系统,以支持实时数据的处理和交通流量分析。

同时,通过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信号灯控制策略的优化算法。

3.2 通信技术的应用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需要使用通信技术实现各个交通灯和中央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传统的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技术都可以应用于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中,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

3.3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与交通工具和行人之间的连接。

车辆和行人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向交通灯发送信号,交通灯可以实时地根据这些信号做出相应的决策。

四、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已经在一些城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1 交通拥堵减少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根据实时的交通流量情况,可以合理地分配交通信号灯的开启和关闭时间,从而避免了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提高了道路的通行效率。

交通灯PLC控制系统设计

交通灯PLC控制系统设计

交通灯PLC控制系统设计交通灯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对于保障交通安全和优化交通流量起着关键作用。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在交通灯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将从系统设计的整体框架、PLC程序设计、硬件选型以及系统特点等方面来详细介绍。

交通灯PLC控制系统设计的整体框架主要包括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和执行模块四部分。

信号采集模块主要负责将交通流量、行人流量等信息转化为电信号输入给PLC控制器;信号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如检测交通流量的高低以及行人通过的情况;控制模块根据信号处理结果,生成控制信号输出给执行模块;执行模块实现交通灯的控制,通过电路和执行器实现交通灯的开关。

PLC程序设计是交通灯PLC控制系统设计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输入端口设置、控制逻辑设计、输出端口设置和通信设置等。

在输入端口设置中,确定采集到的数据类型和数据源,如交通流量和行人流量分别通过传感器采集。

控制逻辑设计是根据交通灯的状态和信号控制规则确定交通灯的控制方式,比如根据交通流量高低切换交通灯的状态。

输出端口设置是将确定好的控制信号输出到对应的执行模块,如输出信号控制交通灯的红绿灯状态。

通信设置是实现与其他相关系统的联动,如与监控系统的数据交互。

硬件选型是交通灯PLC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PLC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和电源等。

PLC控制器应该具有高性能、稳定可靠的特点,能够满足交通灯控制系统的需求。

传感器的选型应基于交通流量和行人流量的检测需求,常用的有光电传感器、气压感应器等。

执行器的选型应根据交通灯的类型确定,如LED灯管、数码管等。

电源的选型应满足交通灯控制系统的供电需求,选用稳定可靠的电源。

交通灯PLC控制系统设计具有以下特点:灵活性高、可靠性强、实时性好。

PLC控制器的可编程性使得交通灯的控制逻辑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满足不同时间段的交通流量要求。

PLC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PLC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PLC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文档1-引言1-1 目的和范围本文档旨在设计一套基于PLC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用于实现交通流畅和安全管理。

1-2 定义●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一种可编程数字运算控制器。

●智能交通灯:根据实时交通信息和需求,自动调整交通灯的信号显示。

●交通流畅:指通过合理的交通信号控制,减少交通拥堵和延误,提高交通效率。

●安全管理:通过合理的交通信号控制,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系统架构设计2-1 系统组成部分●PLC控制器●交通灯信号灯●交通检测传感器●人行横道信号灯●数据通信模块2-2 系统工作原理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通过交通检测传感器获取实时交通信息,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向信号灯发送指令来调整信号显示。

同时,通过数据通信模块与其他交通管理设备进行通信,实现跨路口协调控制。

3-系统硬件设计3-1 PLC控制器选型选择适宜的PLC控制器,满足系统的输入输出要求和性能需求。

3-2 交通灯信号灯设计根据道路交通需求和交通管理规范,设计合适的交通灯信号灯,包括信号显示颜色和亮度。

3-3 交通检测传感器选型选择适宜的交通检测传感器,可根据车辆和行人的实时情况,提供准确的交通流量数据。

3-4 人行横道信号灯设计根据行人需求和交通管理规范,设计合适的人行横道信号灯,保证行人安全过马路。

3-5 数据通信模块选型选择适宜的数据通信模块,实现系统与其他交通管理设备的数据交互和远程控制。

4-系统软件设计4-1 PLC编程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控制算法的编写,实现交通灯信号的动态调整。

4-2 信号灯控制算法设计设计合理的控制算法,根据实时交通信息和需求,动态调整交通灯信号显示。

4-3 数据通信协议设计设计系统与其他交通管理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协议,实现数据交互和远程控制。

5-系统测试与验证5-1 硬件测试对系统硬件进行功能测试,确保各部件正常工作。

面向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面向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面向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为物联网时代的交通提供智慧解决方案概述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交通领域也迎来了巨大的变革。

传统的交通管理方式逐渐无法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流量和复杂的交通环境。

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应运而生,致力于提供高效、安全、智慧的交通管理方案。

1. 引言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交通管理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实现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

本文将围绕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展开,讨论其意义、功能以及设计方案等内容。

2. 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意义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在促进交通流畅、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可以根据交通流量合理调整交通信号灯的绿灯时间,提高道路吞吐量,缓解交通拥堵。

其次,系统可以实现智能化交通信号灯的配时调度,根据道路状况和交通需求进行实时调整,减少司机的等待时间,提高交通效率。

另外,系统还可以监测和控制交通信号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维护,保障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行。

此外,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还可以帮助自治区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交通流量预测和道路规划,优化交通布局。

3. 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功能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具备多项实用功能,主要包括实时数据采集、交通信号配时、交通流量控制、交通事故预警和故障检测与维护等方面。

实时数据采集:通过各类传感器、监控摄像头等设备,系统可以实时采集道路交通流量、车辆类型、速度、方向等数据,并进行实时上传和处理。

交通信号配时:系统根据实时数据分析和预设算法,自动优化交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合理分配不同方向的绿灯时间,满足不同道路状况下的交通需求。

交通流量控制:通过智能识别和分析,系统可以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

交通事故预警:系统可以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监测道路上的交通状况,识别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风险,并及时预警,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作者xx班级xx学号xx指导教师xx2005 年6月20日《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作者xx班级xx学号xx指导教师xx2005 年6月20日目录第一部分:微机硬件结构组成及原理知识---------------------------------------------------- 2第二部分:微型计算机应用的系统设计------------------------------------------------------- 5一、要求-------------------------------------------------------------------------------- 5二、目的--------------------------------------------------------------------- 5三、内容设计与步骤------------------------------------------------------ 5四、设计结果与分析------------------------------------------------------ 10五、设计体会--------------------------------------------------------------- 10六、感谢--------------------------------------------------------------------- 10第一部分微机硬件结构组成及原理知识一、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关系:微处理器是指由一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中央处理器。

微型计算机是指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配以内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相应的辅助电路而构成的裸机。

微型计算机系统是指由微型计算机配有相应的外围设备(如打印机、显示器、磁盘机、磁带机等)及其它专用电路、面板、电源、机架以及足够的软件而构成的系统。

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运算器微处理器控制器寄存器组微型计算机内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微型计算机系统输入/输出设备及外存储器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电源、面板和机架等二、8086到PentiumIII的发展历程中微处理器发展的特点:1、8086微处理器包括两个独立功能部件:总线接口部件(BIU)、执行部件(EX)。

2、80286微处理器包括四个功能部件:地址部件(AU)、指令部件(IU)、执行部件(EU)、总线部件(BU)。

3、80386微处理器包括六大部件:总线接口部件(BIU)、指令预取部件(IPU)、指令预译码部件(IDU)、执行部件(EU)、分段部件(SU)、分页部件(PU)。

4、80486 微处理器采用了CASH 技术,包括八大部件:总线接口部件(BIU)、指令预取部件(IPU)、指令预译码部件(IDU)、执行部件(EU)、控制部件(CU)、存储管理部件(MMU)、超高速缓冲存储器(CASH)、高性能浮点处理部件(FPU)。

5、Pentium增加了超标量流水线、独立的指令和数据CASH 、重新设计了浮点部件、分支预测技术。

6、PII的特点是增加了三维图象和多媒体方面的可视化。

7、PIII增加了如指掌0条浮点多媒体指令和8个128位单精度寄存器,适用于移动PC。

三、CPU与存储器的接口技术及三种译码方式的优点:1、CPU的带负载能力通常CPU的总线负载能力为一个TTL器件或20个MOS器件,当总线上挂接的器件超过上述规定时,应考虑总线的驱动能力问题。

2、CPU时序与存储器芯片存取速度的配合问题CPU在存储器读写周期中读写时间要大于所选择的存储器芯片规定的时间,需要设计一个插入等待TW周期电路,使之CPU时序能与存储器存取速度相匹配。

3、地址线的连接存储器的容量与地址线的条数有关,由于片存储器芯片的容量是有限的,因此,需要组成一个大容量的存储模块,通常需要几片或几十片存储芯片三种译码方式:①全译码:输出有效状态对应唯一的高位地址. 特点:无地址重叠,接线多;②部分译码:输出有高位地址没有参加译码. 特点:有地址重叠;③线选译码:输出有更多高位地址没有参加译码.特点:地址重叠最严重。

四、CPU通过三总线(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与外设进行的三种信息(数据信息、状态信息、控制信息)的交换:数据信息、状态信息、控制信息通常以数据形式通过CPU的数据总线(微机总线)同CPU进行传送的,这些信息分别存放在外设接口的不同类型的寄存器(端口)中.CPU同外设之间的信息传送实质上是对数据口,状态口,控制口进行读,写操作。

五、I/O接口电路的电路单元组成:I/O接口电路应具有以下电路单元:输入/输出数据锁存器和缓冲器,控制命令和状态寄存器,地址译码器,读写控制逻辑,中断控制逻辑。

六、8255A工作于方式0与方式1的区别:方式0:基本的输入/输出方式,三个端口都可以由程序规定为输入/输出方式,但不能既为输入有为输出,也没有固定的联络信号;各端口在输出方式下有锁存功能,输入不能。

方式1:选通输入/输出方式,A,B口作为输入或输出口都有锁存功能。

七、8255A在工作方式1输入时的过程:(A口)当外设准备好数据,在送出数据的同时,送出一个选通信号STB.8255A 的A口数据锁存器在STB下降沿将数据锁存.8255A向外设送出高电平的IBF,表示锁存数据已完成,暂时不要再送数据.如果INTE==1,这时就会使INTR变成高电平输出,向CPU发出中断请求,而RD结束时的上升沿则使IBF复位到零.外设在检测到IBF为零后,可以开始输入下一个字节。

八、8255A在工作方式1输出时的过程:当OBF低电平有效时,CPU已将数据输出到制定的端口,ACK低电平有效时,外设接受数据,INTR端口向CPU发出中断请求,请求CPU再输出后面的数据。

第二部分微型计算机应用的系统设计题目: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一、要求设计一个十字路口的交通灯控制系统。

南北东西四个方向:南北口绿灯亮,东西红灯亮,南北方向通车,时间为20秒;南北口绿灯灭,黄灯开始闪烁5秒,红灯亮,东西口红灯灭,绿灯亮,东西口方向通车,时间为20秒;东西口绿灯灭,黄灯闪烁5秒,红灯亮,南北口红灯灭,黄灯开始闪烁5秒,绿灯亮,南北口通车,以此类推循环运行,按任意键停止。

若有紧急情况,四个路口红灯全亮,紧急车通过时间为本10秒。

二、目的应用、掌握接口芯片与中断技术的硬件电路组成及中断处理程序等软件的编制方法。

三、内容设计与步骤用实验箱上的发光二级管模拟十字路口交通灯信号。

用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来实现该设计。

8255A的B口和C口控制12个LED发光二极管的亮、灭(“0”亮,“1”灭)。

(1) 8255A介绍Intel 8255A是一种通过的可编程序并行I/O接口芯片,又称为“可编程外设接口芯片”,是为Intel 8080/8085系列微处理器设计的,也可用于其他系列的微机系统。

可由程序来改变其功能,通用性强,使用灵活。

通过8255A,CPU可直接同外设相连,是应用最广的并行I/O接口芯片。

8255A的内部结构由四部分组成,数据总线缓冲器,三个8位端口PA、PB和PC,A组和B组的控制电路,读/写控制逻辑。

(2) 并行接口硬件连线如图所示(见下页)图1. 并行接口连线图(3)三个端口均工作于方式0,处于输出状态(4)8255A A口地址为218H,B口地址为219H,C口为21AH,控制端口地址为21BH(5)程序代码DATA SEGMENTPB DB ?MESS DB …Enter any key can exit to DOS!‟,0DH,0AH,‟$‟DATA ENDSSTACK SEGMENTSTA DWTOP EQU LENGTH STASTACK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 CODE, DS:DATA, SS:STACK START : MOV AX, DATAMOV DS, AXMOV ES, AXMOV AH, 09HMOV DX,OFFSET MESSINT 21HMOV DX,21BHMOV AL,82HOUT DX,ALMOV DX,219HIN AL,DXMOV PB,ALMOV DX,21BHMOV AL,80HOUT DX,ALMOV DX,219HMOV AL,PBOR AL,0F0HOUT DX,AL 黄灯亮MOV DX,21AHMOV AL,0F0H 红灯亮OUT DX,ALCALL DELAY10PRT0:MOV AL,10100101B 南北方向绿灯亮MOV DX,21AHOUT DX,ALCALL DELAY10CALL DELAY10OR AL,0F0H 南北方向绿灯灭OUT DX,ALMOV CX,000AHPRT1:MOV DX,219HMOV AL,PBAND AL,10101111B 南北方向黄灯亮OUT DX,ALCALL DELAY1OR AL,01010000BOUT DX,AL 南北方向黄灯灭CALL DELAY1LOOP PRT1MOV DX,21AHMOV AL,0F0HOUT DX,ALCALL DELAY1MOV AL,01011010BOUT DX,AL 东西方向绿灯亮,南北方向红灯亮CALL DELAY10CALL DELAY10OR AL,0F0HOUT DX,ALMOV CX,0008HPRT2: MOV DX,219HMOV AL,PBAND AL,01011111BOUT DX,AL 东西方向黄灯亮CALL DLAY1OR AL,10100000BOUT DX,ALCALL DELAY1LOOP PAT2MOV DX,21AHMOV AL,0F0HOUT DX,ALCALL DELAY1MOV AH,06HMOV DL,0FFHINT 21HJNZ PRT3JMP PRT0PRT3:MOV AX,4C00HINT 21HDELAY1 PROC NEARPUSH CXMOV CX,8000HCCC:LOOP CCCPOP CXRETDELAY1 ENDPDELAY10 PROC NEARPUSH AXPUSH CXMOV CX,0030HPRT4:CALL DELAY1LOOP PRT4POP CXPOP AXRETDELAY10 ENDP CODE ENDS END START5、流程图四、设计结果与分析用8255A设计的结果实现了交通信号灯的控制以及特殊情况的信号处理。

具体实现为:南北东西四个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