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习题

合集下载

地理的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练习题

地理的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练习题

地理的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练习题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环境保护则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举措。

以下是一系列与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地理知识。

一、选择题1、下列气体中,属于温室气体的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氢气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A 太阳活动加剧B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C 火山喷发频繁D 地壳运动活跃3、以下哪种现象不是由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A 海平面上升B 极端天气增多C 土地沙漠化D 地震频发4、为了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我们应该()A 多使用一次性餐具B 大量砍伐森林C 减少能源消耗D 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5、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 煤炭B 石油C 天然气D 太阳能二、填空题1、全球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方面的变化。

2、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人类活动。

3、环境保护的三大原则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4、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三、简答题1、请简述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气温升高会改变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导致一些物种的栖息地缩小甚至消失。

例如,极地的冰川融化,使得北极熊等极地动物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威胁。

其次,气候变化会影响动植物的繁殖周期和迁徙模式。

许多候鸟可能因为气候异常而改变迁徙路线或时间,导致繁殖成功率下降。

再者,气候的变化还可能引发病虫害的增加,对森林等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另外,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的湿地和红树林等重要生态区域,破坏生态平衡。

2、请列举三种常见的环保行动,并说明其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常见的环保行动包括垃圾分类、植树造林和推广公共交通。

垃圾分类有助于减少垃圾的总量,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高中世界气候地区试题答案

高中世界气候地区试题答案

高中世界气候地区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地球上的气候类型主要分为几大类?A. 三大类B. 四大类C. 五大类D. 六大类答案:B2.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A. 北极地区B. 亚马逊盆地C. 高纬度地区D. 内陆地区答案:B3. 地中海气候的显著特征是什么?A. 常年高温多雨B.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C. 四季分明,雨量均匀D. 常年寒冷干燥答案:B4.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A.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B. 四季分明,降水均匀C. 常年高温,雨量充沛D. 冬季温暖,夏季凉爽答案:D5. 极地气候的主要特征是什么?A. 常年温暖湿润B. 夏季短暂温和,冬季漫长严寒C. 雨量充沛,四季不明显D. 常年高温,日照充足答案:B二、填空题1. 位于赤道附近的地区,由于________的影响,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纬度低,阳光直射2. 地中海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常绿灌木丛橄榄树3.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特点是四季温和,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的影响。

答案:海洋气候调节4. 极地气候区的生物种类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该地区________。

答案:温度低,生存条件恶劣三、简答题1. 请简述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答案: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其特点是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雨季湿润多雨,旱季干燥少雨。

这种气候的形成与季风活动密切相关,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大量降水,冬季风则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较少。

2. 为什么高山地区会有独特的高山气候?答案:高山气候的形成主要是因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气压逐渐减小。

高山地区由于地形阻挡,降水分布不均,山风和山谷风现象明显。

此外,高山地区的日照时间较长,紫外线辐射强,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独特的高山气候。

3. 请解释为什么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昼夜温差和季节温差都比较大。

答案: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主要分布在中纬度的内陆地区,远离海洋的影响。

高中地理《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后果有()①全球陆地面积缩小②喜马拉雅山雪线降低③中纬度耕作区将会退化成草原④高纬度地区因变暖而蒸发加强,比原来降水更少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下列地理事物基本不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是()A.南极冰川面积B.地震发生频率C.动物栖息地范围D.农业耕作方式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若①是自然资源,②是能源,则③不可能是()A.常规能源B.水资源C.矿物能源D.可再生能源4.若①是矿产资源,②是燃料原料,则③可能是()A.煤、石油、核能B.铁矿、水能、沼气C.地热、天然气、煤D.石油、水能、铁矿内蒙古兴安里湿地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首个高纬度地区森林湿地,该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维持、改善、提高海拉尔河流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生态环境及调节区域淡水资源数量和提高水资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内蒙古兴安里湿地的支撑服务体现在()A.维持生物多样性B.净化空气和水质C.提供美丽的风景D.提供动植物资源6.内蒙古兴安里湿地的多种服务功能()A.是无条件的B.可永续利用C.是同时存在的D.经常相互冲突7.下面四幅图中能基本反映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是(Q表示资源量,t表示时间)()A.B.C.D.盐穴是古人利用水溶开采方式在地下较厚的盐层或盐丘中采矿后形成的地下洞穴,体积巨大密封性好,具有将裂缝自动愈合的特点。

它可用于支撑电网削峰填谷、也可用于为电网提供备用电源。

其运行原理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8.空气储能电站的运行时间()A.用电低谷时耗电放气B.用电低谷时充电充气C.用电高峰时发电充气D.用电高峰时发电放气9.盐穴空气储能电站()A.西北分布较广B.能源浪费降低C.占用土地较多D.投资成本较高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由于高山冰川融化加剧,青藏高原大约70%的湖泊正在扩张,湖泊面积从2.56万平方千米增加到3.23万平方千米。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课后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课后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课后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请将自己的答案填写在表格当中)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 ℃~5.8 ℃,约是20世纪升温幅度的2~10倍。

据此回答1~2题。

1.气候变暖的影响可能有( )①冰川退缩②冻土融化③气候更加适宜生物生长,各地动植物数量增加④高原内陆湖泊水量大增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④2.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B.中纬度温带地区变得湿润C.高纬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D.从全球看,利大于弊对野象生活习性的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中。

读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回答3~4题。

3. 公元前500年前,黄河流域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C.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D.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4. 关于该历史时期(公元前500年~公元1830年)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C.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D.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 ℃等温线的位置北移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6℃~0.9℃。

当今全球气候具有变暖的趋势。

读图回答5~6题。

5.右图反映的问题是全球变暖,下列对策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是(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②大面积植树造林③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6.上述气温变化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升高将使森林树种大量增加B.高山冰川将改变规模,有些地方出现减少和退缩C.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度减少D.气候变暖,会使各地人们的新陈代谢变慢,增强身体活力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全球变暖练习题

全球变暖练习题

全球变暖练习题全球变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一些关于全球变暖的练习题,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问题以及相关的措施。

一、填空题1. 全球变暖指的是地球的______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上升。

2. 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所产生的______。

3. 全球变暖引发了许多______问题,如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4. ______是减缓全球变暖的一项重要措施,指的是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吸收二氧化碳。

5. 联合国的______是一个国际合作机构,旨在推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6. ______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替代传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二、选择题1. 下列哪项是全球变暖引发的后果?A.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B. 粮食产量增加C. 人口数量减少D. 自然灾害减少2. 哪种能源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A. 煤炭B. 油C. 太阳能D. 核能3. 下列哪项是减缓全球变暖的措施?A. 大量砍伐森林B. 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C. 增加化学工厂的产量D. 采用清洁能源三、简答题1. 请简要阐述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其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2. 你认为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应对全球变暖?请谈谈你的观点。

四、解释题请解释以下概念:1. 温室效应2. 可再生能源3. 工业排放五、综合应用题某国政府计划减少本国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应对全球变暖。

请你作为该国的环境专家,给出三项具体的政策建议,并说明其实施的可行性和可能带来的效果。

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 温度2. 温室气体3. 环境4. 碳汇5.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6. 太阳能二、选择题1. A2. C3. D三、简答题1. 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其中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

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 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包括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发展清洁能源、加强环境保护等。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气候精选练习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气候精选练习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气候精选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A 风和日丽B 阴雨连绵C 四季如春D 电闪雷鸣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D 人口分布3、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而两极地区终年寒冷干燥,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D 洋流4、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D 人类活动5、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充沛,而东侧降水稀少,影响其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D 洋流6、下列气候类型中,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是()A 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C 热带沙漠气候D 热带季风气候7、地中海气候的主要特征是()A 全年高温多雨B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 全年温和湿润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8、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主要分布地区在()A 南北纬 40°—60°的大陆西岸B 南北纬 30°—40°的大陆西岸C 南北纬 30°—40°的大陆东岸D 南北纬 40°—60°的大陆东岸9、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A 温带大陆性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亚热带季风气候D 热带季风气候10、下列气候类型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A 热带雨林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热带季风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二、填空题1、气候的两大要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热带气候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温带气候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地理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地理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地理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地理学家普遍认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火山爆发B.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C.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D.天然气的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答案:C2.以下哪一项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之一?A.海平面上升B.地震频发C.农作物生产增加D.人口降低答案:A3.下列哪一个选项可以帮助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A.多种植树种,增加植被覆盖B.广泛使用化石燃料C.大量采伐森林D.增加过度放牧答案:A4.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的原因是:A.地球自身的变化B.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C.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D.地震和火山喷发答案:B5.以下哪一项不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之一?A.冰川融化B.海洋酸化C.森林覆盖增加D.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C二、填空题1.气候变化对极地地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气温_______________。

答案:上升2.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对地球表面的辐射吸收和再次辐射的影响。

答案:温室气体3.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冰川融化和________________海平面上升。

答案:海洋的膨胀4._________________是温室气体中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最大的气体。

答案:二氧化碳5.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________________影响很大。

答案:繁殖三、简答题1.解释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答案:全球气候变化指的是地球表面的气候状态发生长期变化的现象。

它包括气温升高、降水模式变化、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等。

2.列举两个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答案:一是海平面上升,导致海岸线后退,威胁沿海城市和岛屿的生存。

二是冰川融化,导致水源减少,对供水和农作物生产造成影响。

3.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案:人类活动主要通过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气温上升。

例如,工厂的燃烧过程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汽车的尾气排放也含有大量的温室气体。

阅读技巧新闻阅读材料练习题及

阅读技巧新闻阅读材料练习题及

阅读技巧新闻阅读材料练习题及解析。

阅读技巧:新闻阅读材料练习题及解析一、练习题:阅读下列新闻,然后回答问题:新闻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川融化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北极冰川的融化现象日益严重。

科学家对北极冰川进行的研究表明,北极冰川的融化速度每年都在加快,已经超出了科学家的预测。

这种现象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问题一:北极冰川融化的原因是什么?问题二:北极冰川融化对全球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新闻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病例,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在交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优化交通流量,提高交通效率。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与创新。

问题三:请列举两个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领域。

问题四:人工智能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什么?二、解析:问题一:北极冰川融化的原因是什么?北极冰川融化的原因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温度上升。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包括化石燃料的燃烧释放的温室气体、森林砍伐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等。

这些原因导致大气温室效应增强,进而导致北极地区温度升高,冰川融化加剧。

问题二:北极冰川融化对全球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北极冰川融化对全球生态环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 海平面上升:北极冰川融化会导致大量的冰水流入海洋,使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会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的威胁,引发洪涝、侵蚀等自然灾害。

2. 生物多样性丧失:北极地区是许多独特物种的栖息地,冰川融化会导致物种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

3. 气候变化加剧:北极冰川融化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加速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造成更加严重的气候灾害。

问题三:请列举两个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领域。

1. 医疗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大量患者的病例和医学数据,帮助医生制定更准确的诊断,并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交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和分析数据,优化交通信号灯的控制,减少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气候变化》习题
一、单选题
200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庆祝活动在墨西哥举行,其主题是“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6&0.9 ℃,当今全球气候具有变暖的趋势。

读图完成(1) ~(3)题。

北半球气温5年平均值的变化(以1880~1884年为基准)
1. 图中的气温变化曲线反映的是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这一阶段地球平均气温波动升高
B. 20世纪80年代的气温高于20世纪40年代的气温
C. 该曲线变化的总趋势与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一致
D. 近百年来的气温升高幅度逐年增加
2. 该图反映的问题是全球变暖,下列对策可缓解气候变暖的有
3. ①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量②大面积植树造林
③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
D. ②③④
3. 上述气温变化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温升高将使森林树种大量增加
B. 高山冰川将改变规模,有些地方出现减少和退缩
C. 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度减少
D. 气候变暖,会使各地人们的新陈代谢变慢,增强身体活力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①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②滩涂面积减少③淹没部分耕地④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
5. 建设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5.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①臭氧层破坏②森林被大量砍伐③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④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6. 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全球各地的气温持续上升
B. 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
C. 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
D. 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
7. 能严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物质是()
A. 二氧化碳
B. 氟氯烃
C. 二氧化硫
D. 碳氧化合物
8. 全球气候变暖对工业影响的具体表现是()
A. 温度升高能使工业生产过程中降低能源的消耗
B. 温度升高导致太阳能丰富,太阳能发电可以解决全球能源不足的问题
C. 温度升高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也明显减少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D. 温度升高使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耐干旱的培育技术等获得广阔的市场
2001年初,一份以3 000名科学家的调查为基础撰写的报告预言:到2010年海平面将在现有基础上上升18—80厘米。

在过去十年里,海水已经侵蚀了图瓦卢1%的土地。

11月15日,美国权威的华盛顿地球政策研究所专家预言:如果地球环境继续恶化,在50年之内,由9个小岛组成的图瓦卢将全部没入海中,在世界地图上永远消失。

据悉,基里巴斯、库克群岛、瑙鲁和西萨摩亚等低地岛国也面临着和图瓦卢一样的威胁。

9. 近百年来气候因素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原因,而气候变化归结于()
A. 城市热岛效应
B. 地质天文原因
C. 地区现代战争
D. 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10. 全球变暖对局部地区能带来一些好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高纬度地区会变得适宜于温带作物分布
B. 全球变暖,能源消耗总量减少
C. 全球变暖利于美国小麦带的农业生产
D. 冰川大量融化,淡水资源增多
11. 读“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图”,图示时间段内的气候变化属于()
A. 时间跨度较大的气候变化
B. 时间跨度较小的气候变化
C. 历史时期以1万年为尺度的气候变化
D. 比地质历史时期任何时间段内的温度高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读图2-37,完成(1)—(3)题。

图2-37 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
12. 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
A. ①气候变暖②温室效应加强③气候变暖
B. ①气候变冷②温室效应减弱③气候变冷
C. ①气候变暖②温室效应减弱③气候变冷
D. ①气候变冷②温室效应加强③气候变暖
13. 图中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①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地理原理是()
A.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
B.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
C. 氟氯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加强
D. 大气的保温效应加强
14. 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

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是()
A. 引起海平面下降
B. 腐蚀建筑物
C. 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D. 皮服癌患者增多
15. 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对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作出我们应有
的贡献,你认为下列措施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①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耗能工业转移到西部人烟稀少的地区
②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④限制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的消耗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二、双选题
16. 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A. 大量排放的氟氯烃能强烈吸收紫外线
B. 臭氧层空洞使射向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C. 与日俱增的CO2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D. 森林面积减退,使大气中的CO2增加
答案解析:
1 — 3.DDB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近百年来的气温升高幅度有时增加,有时减少。

第(2)题,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主要与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和毁林有关。

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新能源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缓变暖趋势。

第(3)题,气温升高,物种将易于患病和遭受害虫侵袭,生物多样性有可能减少;气温升高,高山冰川融化,出现减少和退缩;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其温室效应可能使部分地区的作物增产;气候变暖使得热带、亚热带地区炎热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从而加快或者扰乱人体的新陈代谢,威胁人体健康。

4 — 5.AB 海平面上升40~50厘米,根据图上高程标示,能淹没部分滩涂,但不能淹没耕地,海水倒灌会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港口设施,不利于港口的建设。

全球气候变暖主要与温室气体含量增加有关,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森林面积减少是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6.D 全球变暖对气候的影响在各地的表现不尽相同,降水量有增有减,河湖水位也是有升有降,其变化具有地域性。

由于不断升温,我国西部山地高山上的冰雪大量融化,从而使得冰雪总量减少。

7.B 氟氯烃化合物上升到大气中的平流层后通过光化学反应消耗大量臭氧。

8.D 全球变暖升高的温度有限,不足以使工业生产过程中降低能耗;从某种意义上讲,太阳能资源的丰富与否,取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温度的高低不是决定太阳能资源的决定作用。

温度升高,高纬变暖,供暖能耗减少,低纬温度更高,制冷所消耗的能源相应增加。

从全球变暖的原因分析,工业生产中大量排放出CO 2使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强,因此受政策干预影响,那些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耐干旱的培育技术等获得广阔的市场。

9 — 10.DA 本题通过揭示因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海平面上升,岛国被海水淹没的事例,来说明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多对全球环境问题带来的严重危害。

考查对当前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影响的掌握情况。

第(2)题,一改传统的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的习惯思维,考查温室效应对局部地区带来的好处。

11.B 图示是1850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应该属于尺度较小的、时间跨度较短的气候变化。

12 — 14.DAC (1)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各环节之间的因果关系。

光合作用减弱,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大,温室效应加强,导致气候变暖;气候变冷导致封冻面积扩大。

(2)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浓度降低后,该作用减弱,造成气候变冷。

(3)目前图中平衡关系失常,主要造成温室效应加强,气候变暖。

主要危害有引起海平面上升和世界各地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5.D 注意题干有两个要求:一个是保护环境,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一个是符合我国国情。

分析过程中一定要全面考虑
16.CD 该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四个选项中提到的氟氯烃应该是与臭氧发生反应破坏臭氧层。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