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解相遇问题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 五年级下册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 五年级下册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 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面向的对象是五年级下册的学生,是数学常见的应用题目类型——“相遇问题”。

对于这类问题,学生在初步了解“相遇”的概念后,需要能够灵活使用“距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等公式,进行方程求解。

本次教学将重点针对这类问题展开讲解,通过教学能够让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了解“相遇”概念,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遇问题;2.掌握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能够独立进行求解;3.通过练习,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质量。

三、教学重点1.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2.数学思维训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1. 了解“相遇”概念(10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教具,向学生介绍“相遇”概念,并引导学生想出日常生活中的相遇场景。

2.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60分钟)2.1 学习距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公式通过通过多组具体的数据示例,让学生了解距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公式的含义和使用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2.2 掌握列方程的方法通过多组相关问题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列方程的含义和使用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举例演练。

2.3 实践演练围绕“相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方程列式演练,并进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程的关键要点。

3. 数学思维训练(2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知识,寻找生活中的相遇问题并解决。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关注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态度,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2. 解答学生问题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回答学生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

3. 实际应用水平评估通过学生课堂练习和作业练习,测试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和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教学并不是一次性的过程,教师需要及时反思课程内容和效果,以便更好地在下一节课中进行适当调整。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列方程解应用题(三)(相遇问题)▏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列方程解应用题(三)(相遇问题)▏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列方程解应用题(三)(相遇问题)▏沪教版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列方程解应用题(三)(相遇问题)▏沪教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主要内容是列方程解应用题(三)(相遇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使用的教材是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本,主要涉及第三章节第一节的内容,即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是解决两个或多个物体在同一时间从不同地点出发,最终在某一点相遇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方程来解决相遇问题,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并运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相遇问题,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等教具,同时要求学生们准备好纸和笔,以便于他们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创设一个实践情景,比如两个同学从学校的东西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最终在学校门口相遇。

我会提问学生们,他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相遇?2.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相遇问题题目,向学生们展示如何使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我会 stepstep 地讲解,确保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掌握解题方法。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独立解决。

我会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和指导。

4.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们分成小组,共同讨论一些复杂的相遇问题,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设计一些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相遇问题的解题步骤和关键公式,方便学生们随时查阅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为了让学生们在课后继续巩固今天所学的内容,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目。

其中包括一些典型的相遇问题题目,要求学生们使用方程来解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对今天的学习进行反思,看看学生们对相遇问题的掌握情况,并根据他们的反馈进行调整。

列方程解相遇问题课程教案

列方程解相遇问题课程教案

列方程解相遇问题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概念,并能够正确画出示意图。

2. 培养学生运用代数方法解决相遇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感知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相遇问题的定义及示意图。

2. 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

3.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相遇问题的本质,灵活运用数量关系列方程。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相遇问题,引发学生对相遇问题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相遇问题的定义及示意图,让学生理解并能够画出示意图。

3. 讲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4. 演示如何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列方程。

5. 练习:让学生独立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并提供练习题进行巩固。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相遇问题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3. 提供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

4.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个别指导。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相遇问题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练习题,评估学生运用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能力。

3. 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过程,评价学生的思维品质。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相遇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如何解决更复杂的相遇问题。

3.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九、教学反思:2.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3. 预测学生在学习下一节课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准备。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之相遇问题教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之相遇问题教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之相遇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并能用数学语言描述相遇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通过对相遇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相遇问题的定义及示意图。

2. 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相遇路程= 甲的路程+ 乙的路程。

3. 相遇问题的方程解答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数量关系及方程解答方法。

2. 教学难点: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转化及方程的建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利用多媒体演示相遇问题,直观地展示问题解决过程。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相遇问题,引发学生对相遇问题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相遇问题的定义、示意图及数量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相遇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答。

4. 方法讲解:讲解相遇问题的方程解答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综合性较强的相遇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9. 课堂反馈:课后收集学生练习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相遇问题定义、示意图、数量关系和方程解答方法的课件。

2. 练习题库:准备一系列不同难度的相遇问题练习题。

3. 分组标签:为了方便学生分组讨论,准备小组标签。

4. 教学笔和板书:用于在黑板上书写关键信息和解题步骤。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与导入:通过简短的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数量关系。

2. 实例演示:利用课件展示一个具体的相遇问题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问题情景。

3. 问题提出: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他们用方程来解决这个相遇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1 列方程解相遇问题 |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1 列方程解相遇问题 |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1 列方程解相遇问题|冀教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列方程解相遇问题的方法,理解相遇问题的本质。

•能力目标:能够熟练列出关于相遇问题的方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遇问题。

•情感目标:通过让学生感受到相遇问题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地解决问题的勇气和毅力。

2. 教学内容列方程解相遇问题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本质,掌握列出关于相遇问题的方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遇问题。

4. 教学方法板书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验法5.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出相遇问题:小明和小红在不同的路程上出发,假设小明的速度是5m/s,小红的速度是7m/s,那么小明和小红什么时候相遇?通过这个引入,让学生们了解到相遇问题的本质,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讲解环节•第一步,教师利用黑板板书教学,让学生掌握列出方程的方法。

•第二步,教师通过案例分析教学,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遇问题。

•第三步,教师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思考并解决一个更加复杂的相遇问题。

•第四步,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相遇问题的本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练习环节让学生们分组进行练习,互相交流和讨论解题思路,加深学生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作业布置在作业中,让学生们利用课上所学知识解决相遇问题,并且让学生们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6. 教学思路在本节课中,通过导入、讲解、练习和作业布置四个环节,让学生逐步理解相遇问题的本质,并且掌握了列出关于相遇问题的方程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遇问题。

7.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列方程解相遇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实验等方式加深学生们对相遇问题的认识,让学生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但是本节课重点较多,难度较大,需要在掌握一定基础后才能开展,需要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巩固。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西师大版

教案标题: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2. 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3.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列出方程。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

2. 演示法:通过演示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相遇问题。

3. 练习法: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相遇问题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

-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问题吗?如何解决这类问题?2. 讲授(15分钟)- 讲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如速度、时间、路程等。

- 介绍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如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等。

3. 演示(10分钟)- 通过演示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相遇问题。

- 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列出方程。

4. 练习(15分钟)-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 提问:你们学会了如何解决相遇问题吗?还有哪些疑问?六、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遇问题习题。

2. 思考:如何运用方程解决其他实际问题?七、板书设计1. 板书标题: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2. 板书内容:- 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 实例演示八、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 学生对相遇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3.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4. 如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九、拓展与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相遇问题,还有哪些实际问题可以用方程解决?2.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教案3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教案3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简易方程,P79例5,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教学目标:1、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理解相向而行、相遇的含义,掌握数量关系。

2、结合具体事例,学生自主尝试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

3、根据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4、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正确寻找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式。

教学难点: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等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0.8小时行驶走多少千米?指名口头回答,老师板书。

说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板书)。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个数量关系来解决问题。

二、合作探究1.出示教材第79页例5:小林家和小云家相距4.5千米,周日早上9:00两人分别从家骑自行车相向而行,小林每分钟骑250米,小云每分钟骑200米,两人何时相遇?1).读题,理解题意,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如相向而行、相遇等)2).我们是否可以用手比划一下行走情景?再读题,边读边比划。

3). 小组合作学习:前后4人为一组,合作完成用画图的方法怎样把题目中的信息表示出来?合作要求: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形成共识,再合作画图。

4).学生汇报,小组成员补充。

5)教师完善板演:先用一条线段表示全程,小林与小云分别从相对的方向出发,经过一段时间后相遇,也就是行完了全程。

小林骑的路程小云骑的路程小林家小云家4.5千米米追问:从线段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汇报数量关系式:小林骑的路程+小云骑的路程=总路程。

5).质疑:现在能不能求出小林骑的路程和小云的路程呢?引导学生汇报:都不能求出,因为他们行驶的时间不知道。

再思考:他们两个行驶的时间一样吗?为什么?学生交流后会发现:他们是同时出发,所以相遇时行驶的时间应该是一样的,可以把他们行驶的时间都设为x分。

《列方程解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列方程解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列方程解相遇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的过程。

2、能依据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3、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感情,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正确地寻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列方程解具有两积之和(或差)的数量关系的应用题的解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在相遇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板书:甲速&215;相遇时间+乙速&215;相遇时间=路程(甲速+乙速)&215;相遇时间=路程2.出示复习题:甲乙两列火车分别同时从X和X开出,相向而行。

甲车每小时行12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87千米,经过7小时相遇。

X到X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生做完后,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师画出线段图,并板书出两种解法。

XX甲每小时行122千米乙每小时行87千米?千米第—种解法:用两车的速度和&215;相遇时间:(122+87)&215;7第二种解法:把两车相遇时各自走的路程加起来:122&215;7+87&215;73.揭示课题:如果我们把复习打算中的第2题改成“已知两地之间的路程、相遇时间及其中一辆车的速度,求另一辆车的速度〞,要求用方程解,又该怎样解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列方程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板书课题)二、探究尝试1. 出例如题示意图。

教师口述:X到X的路程是1463千米,甲乙两列火车分别同时从X和X开出,相向而行。

乙车每小时行87千米,经过7小时相遇。

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 指名读题,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和要解决什么问题?生汇报引导学生依据复习题的线段图画出线段图。

XX甲每小时行千米乙每小时行87千米1463 千米3. 7小时相遇是什么意思?两车相遇时,一共行的路程和X到X的距离有什么关系?汇报:⑴、7小时相遇就是7小时两车走完了全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240-130

x=110
• 答:小李平均每分钟大约打110个字.
一辆货车从A城开往B城,前1.2小 时比后1.8小时少行54千米。这辆 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5.(1)学校为舞蹈队的16名 女同学购买上衣和裙子,一共 运去1520元。每件上衣60元,
每条裙子多少元?
解:设每条裙子x元。
列方程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速度和×时间=总路程 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
13.李老师卖两种书,一共用去83元, 其中《历史故事》有4本。 《历史 故事》每本12元,《森林历险记》 每本7元, 《森林历险记》有多少
本?
解:设《森林历险记》有x本。
• 12×4+7x=83
• 48+7x=83

7x=83-48

7x=3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x=5
• 答: 《森林历险记》有5本。


14.小张和小李用25分钟合打了一篇 6000字的稿件。小张平均每分钟大 约打130个字,小李平均每分钟大
约打多少个字?
解:设小李平均每分钟大约打x个字。
• (130+x) ×25=6000

130+x= 6000÷25

130+x=240
• (60+x) ×16=1520 60×16+16x=1520
(2)学校为舞蹈队的女同学购买上 衣和裙子,一共用去1520元。每件 上衣60元,每条裙子35元,一共购
买了多少套?
解 :设一共购买了x套。
• (60+35)×x=1520 60x+35x=15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