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B》 第四章 中值定理及导数的应用 第2节 洛必达法则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等数学B(经管类)》课程教学大纲

(完整版)《高等数学B(经管类)》课程教学大纲

《高等数学B(经管类)》课程教学大纲(Advanced Mathematics B(Economics and Management))课程编号:161990172学分:10学时:160 (其中:讲课学时:160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适用专业: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开课部门:理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目标本课程属于经管类公共基础必修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一元函数微积分及其应用、多元函数微积分及其应用、无穷级数与常微分方程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运算技能,以及在经济管理中的一些简单应用,为学习后继课程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同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第1章函数(4学时)[知识点]集合、函数的基本性质、复合函数与反函数、基本初等函数与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经济学中的常用函数[重点]函数概念,基本初等函数;经济学中的常用函数[难点]建立函数关系[基本要求]1、识记:函数的基本性质;复合函数、反函数的概念及其运算;2、领会:基本初等函数的类型,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3、简单应用:简单问题中函数关系的建立;4、综合应用:经济学中的常用函数关系的建立[考核要求]回顾中学相关知识,介绍有关函数的新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第2章极限与连续(18学时)[知识点]数列的极限、函数极限、无穷小与无穷大、极限运算法则、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连续复利、无穷小的比较、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重点]极限运算法则,求极限的方法,无穷小的比较、函数的连续性[难点]求极限的方法;函数的间断点的判定[基本要求]1、识记:数列极限的定义和性质;函数极限的定义和性质;无穷小的定义、性质及其与无穷大的关系;函数连续性、间断点的概念;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2、领会:理解极限运算法则,掌握求极限的方法;理解极限存在准则,掌握两个重要极限,;掌握等价无穷小及其在求极限中的应用方法;3、简单应用:等价无穷小及其在求极限中的应用;4、综合应用:经济学中的连续复利问题[考核要求]要求学生能直观理解极限的含义,掌握求极限的方法,明确本章的重要地位。

高等数学课件同济版第二节洛必达法则

高等数学课件同济版第二节洛必达法则
,
汇报人:
目录
洛必达法则的起源和历史
洛必达法则是由法国数学家洛必达提出的 洛必达法则是微积分中的一个重要法则,用于解决极限问题 洛必达法则在17世纪末被提出,并在18世纪初被广泛应用
洛必达法则在微积分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现代数学和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洛必达法则在高等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洛必达法则是微积 分中的一个重要定 理,用于解决极限 问题
洛必达法则在高等 数学中广泛应用于 求极限、求导数、 求积分等问题
洛必达法则是解决 复杂极限问题的有 效工具,可以提高 求解效率
洛必达法则在高等 数学中具有重要的 理论价值和实际应 用价值
洛必达法则的定义和定理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洛必达法则:一种用于求极限的方法,由法国数学家洛必达提出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法则的逆形式
洛必达法则的变种:包括洛必 达法则的推广形式和洛必达法 则的逆形式
洛必达法则的变种和推广形式: 包括洛必达法则的推广形式和 洛必达法则的逆形式
总结洛必达法则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洛必达法则是微积分中的重要定理, 对于解决极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洛必达法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 解和掌握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洛必达法则在工程、物理、经济等 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洛必达法则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 以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分析洛必达法则在高等数学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
洛必达法则是微积 分中的重要定理, 广泛应用于求极限、 导数、积分等领域
洛必达法则在高等数 学中的地位:是解决 复杂数学问题的重要 工具,也是理解微积 分概念的重要途径
添加 标题

高等数学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4.2.1)--洛必达法则

高等数学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4.2.1)--洛必达法则

不存在并不意味着
lim
xa
f (x) g(x)
不存在
■ 推论
在定理的条件中 x a 改为 x ,有
l
f (x) g ( x)
■ 定理( 型 )

(1) lim g(x) xa
(2)f (x),g(x) 在 a 的邻域可
且 g(x) 0

A
法法法法法
0 0
型的极限
lim
xa
f (x) g(x)

lim
xa
f (x) g ( x)
在右端有意义 的情况下成立
证明方法 : 怎样应用 Cauchy 定理?
x a+( 或 a-, 等 ) 法则仍适用
应用法则时勿忘等价无穷小替换

lim
xa
f (x) g ( x)
Chap 4 .2
L’Hospital 法则

定理(
0 0

)
(1)lim f (x) lim g(x) 0
xa
xa
(2) f (x),g(x) 在 a点邻域可导 且 g(x) 0
(3)lim xa
f (x) g ( x)

A
( A 可以为)
lim
xa
f (x) g(x)

lim
xa
f (x) g(x)

A
(3)lim xa
f (x) g ( x)

A
( A 可以为)
x a+( 或 a-, 等 ) 法则仍适用

0 , , 00 , 1 , 0 型 化为
0 0

《高等数学B》第四章中值定理及导数的应用第2节洛必达法则

《高等数学B》第四章中值定理及导数的应用第2节洛必达法则

《高等数学B》第四章中值定理及导数的应用第2节洛必达法则洛必达法则(L'Hôpital's rule)是一种常用于求解极限的方法,该方法是由法国数学家Guillaume de l'Hôpital在1696年提出的。

洛必达法则适用于形如$\frac{0}{0}$或$\frac{\infty}{\infty}$的极限。

具体来说,如果对于函数$f(x)$和$g(x)$,当$x \to a$时,$f(x)$和$g(x)$分别趋于0或无穷大,且$f'(x)$和$g'(x)$都存在(其中$f'(x)$和$g'(x)$分别表示$f(x)$和$g(x)$的导数),则有:$$\lim_{x \to a} \frac{f(x)}{g(x)} = \lim_{x \to a}\frac{f'(x)}{g'(x)}$$其中,等式右边的极限表示对$\frac{f'(x)}{g'(x)}$求导后再取$x \to a$的极限。

这个法则的推导基于泰勒展开的思想。

我们知道,对于充分光滑(即具有连续的导数)的函数,它在其中一点周围可以用泰勒级数展开。

假设$f(x)$和$g(x)$在$a$的邻域内都可展开,则有:$$f(x) = f(a) + f'(a)(x-a) + \frac{1}{2}f''(a)(x-a)^2 +\cdots$$$$g(x) = g(a) + g'(a)(x-a) + \frac{1}{2}g''(a)(x-a)^2 +\cdots$$根据极限的定义,我们希望求解的极限是$x \to a$时的极限,因此可以将$x-a$看作一个无穷小量。

我们忽略展开式中的高阶无穷小量,得到:$$\lim_{x \to a} \frac{f(x)}{g(x)} \approx \lim_{x \to a}\frac{f(a) + f'(a)(x-a)}{g(a) + g'(a)(x-a)}$$将$a$代入极限中,我们可以得到:$$\lim_{x \to a} \frac{f(a)}{g(a)}$$上述结果是前提条件$f(a)=g(a)=0$下的结果,而当$f(a) \neq 0$或$g(a) \neq 0$时,我们可以对$\frac{f(x)}{g(x)}$做除法的等价变形,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除法变化为乘法,然后再求极限。

第四章 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第四章 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证:令F ( x) f ( x) g( x),
则F( x) f ( x) g( x) 0.
F( x) C, 即f ( x) g( x) C.
上页 下页 返回
例3、证明 arcsin x arccos x (1 x 1).
2
证:(arcsin x arccos x) 1 1 x2
由f ( x)、g( x)在[a,b]上满足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条件,
f ( ) f (b) f (a) (1)
ba
g( ) g(b) g(a) (2)
ba
(1) (2)得: f ( ) f (b) f (a) . 这样证可以吗? g( ) g(b) g(a)
分析:条件中比罗尔 b a y
定理少了第三个条件.
C
y f (x)
M
B
由于直线AB对应的函数为
A
N
g(x)
f (a)
f
(b) b
f a
(a)
(
x
a).o
a
x
D
bx
且从图中可知 f ( x)与g( x)在x a及x b的值相等,
故G( x) f ( x) g( x)在[a,b]上满足罗尔定理的条件.
证: f ( x)在[a,b]上连续, o a
bx
f ( x)在[a,b]上必取得最大值 M 和最小值 m.
(1) 若 M m,则f ( x) C,所以在(a,b)内,有 f ( x) 0.
(a,b),有f ( ) 0,故结论成立.
上页 下页 返回
3、罗尔定理:设f ( x)在[a,b]上连续,在(a,b)内可导
2
2
故 arcsin x arccos x (1 x 1).

微积分第4章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微积分第4章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1 x
证明函数不等式 的惯用手段!
证: 设 f ( x) ln(1 x), 则 f 在[0, x]上满足拉格朗日定理的条件.
f ( x) f (0) f ()(x 0), (0 x)
即 ln(1 x) ln(1 0) 1 x,
1
又0 x x x x, 1 x 1
x 0
x0 1 x
② 1 ,00 ,0 型: 化为 e 0·∞型 ( u( x)v(x) ev( x)ln u( x) )
1
例5. 求 lim x x , lim x1 x .
x 0
x 1
1, e1
③ 型: 整理成 1/0-1/0 , 经通分化为 0/0 型
f (b) f (a) f (a (b a))(b a), 0 1
f (a h) f (a) f (a h)h, 0 1.
第四章第1节
6
例3 证明不等式 arctan x2arctan x1 x2x1 (x1x2) 证 设 f(x) arctan x
且等号只在个别点处成立.
推论 设 f(x) 在区间 I 上可导,则
证明函数不等式 的惯用手段!
f (x) 0 ( f (x) 0) , x I
f(x) 在 I 上单递调增 (减).
第四章第1节
20
例2. 证明 ex 1 x , x 0 . 证: 设 f ( x) ex 1 x, 则 f (0) = 0 .
1 (1, 2), f (1) 0, 2 (2,3), f (2 ) 0. 而 f (x) 是二次多项式 仅有上述两个根
第四章第1节

洛必达法则和导数应用

洛必达法则和导数应用
在使用洛必达法则之前,需要检查函数是否满 足可导和极限存在的条件。
验证极限存在性
使用洛必达法则后,需要验证得到的极限是否 与原函数的极限相等,以避免错误结论。
注意计算的复杂性和精度
洛必达法则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复杂的运算和近似,需要注意计算的精度 和准确性。
THANKS FOR WATCHING
函数在某点的极值是指该点附近函数值的最小或最大值。
导数与极值的关系
函数的极值点一定是其导数为零的点,但导数为零的点不一定是 极值点。
判断极值的方法
通过求导数并令其为零,然后判断该点附近函数值的符号变化, 确定是否为极值点。
导数在曲线的凹凸性判断中的应用
凹凸性的定义
曲线在某段区间内是凹的或凸的,取决于其切线的斜率变 化。
角速度计算
角速度是描述刚体转动快慢的物理量, 可以通过导数计算刚体在某时刻的角速 度。例如,匀角速度转动的角速度等于 角度对时间的导数。
VS
角加速度计算
角加速度是描述刚体转动角速度变化快慢 的物理量,可以通过导数计算刚体在某时 刻的角加速度。例如,匀角加速转动的角 加速度等于角速度对时间的导数。
导数在电流和电压计算中的应用
导数的几何意义
总结词
导数的几何意义是切线斜率。
详细描述
在二维坐标系中,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等于该点处切线的斜率。导数可以用来 分析函数图像的形状和变化趋势,如单调性、极值点和拐点等。
导数与函数单调性
总结词
导数可以用于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详细描述
如果函数在某区间内的导数大于0,则函数在此区间内单调递增;如果导数小于0,则函数单调递减。因此,通过 求导并分析导数的符号,可以确定函数的单调性。

第四章 中值定理及导数的应用

第四章 中值定理及导数的应用
B
o
a

b
x
calculus
证明
因为f ( x)在[a, b]上连续,
则 f ( x)在 [a, b] 上取得最大值 M 和最小值 m .
1) 若 M m, 即 f (x )恒为常数,
f ( x ) 0, 可取(a, b)内任一点作 为 ;
a
b
calculus
2) 若 M m, 由 f (a ) f (b) 知, M , m至少有一个要在(a, b)内取得. 不妨设 M 在 ( a , b) 内点 处取得, 即
calculus
因此,在(-2,-1)内至少存在一点1使f ' 1 )=0 ( 在(-1,1)内至少存在一点2使f ' 2 )=0,在(1, ( 3)内至少存在一点3使f (3 )=0,也即1、2、3
'
是f ' x)=0的实根. (
又由于f ' x)=0为三次方程,所以它最多有三个 ( 实根,因而f ' x)=0只能有三个实根,它们分别 ( 在区间(-2,-1),(-1,1),(1,3)内.

calculus
例4 设f ( x)在[0,1]上连续,在( a, b)内可导, 且f (1) 0, 证明 : 至少存在一点 (0,1)使得 2 f ( ) f ' ( ) sin 2 0.
分析 当 (0,1)时,有 2 f ( ) f ' ( )sin 2 0
' x
[ xf ' ( x) f ( x)] F ( x) xf ( x)
0 [ xf ( x)]
x
0
calculus
例3 设f ( x)在[a, b](0 a b)上连续,在(a, b) 内可导,且f (a) b, f (b) a, 证明在(a, b)内至 f ( ) ' 少存在一点,使得f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0−0 步骤: ∞ − ∞ ⇒ − ⇒ 步骤: . 0 0 0⋅0
1 1 − ). 例8 求 lim( x → 0 sin x x
解 原式 = lim x − sin x x → 0 x ⋅ sin x
(∞−∞ )
1 − cos x =0. = lim x → 0 sin x + x cos x
当 x → ∞ 时 , 该法则仍然成立.
f ( x) f ′( x ) lim . = lim x →∞ F ( x ) x → ∞ F ′( x ) ∞ 当 x → a , x → ∞ 时的未定式 , 也有相应的洛必达法则 . ∞
tan x . 例1 求 lim x→0 → x
0 ( ) 0
(tan x )′ sec 2 x 解 原式 = lim = lim =1. x→ 0 → x → 0 ( x )′ 1
lim x ln x
=e
ln x x → 0+ 1 x lim
=e
1 lim x x → 0+ − 1 x2
= e0 = 1 .
例10 求 lim x
x →1
x →1
1 1− x
.
( 1∞ )
=e
lim ln x x →11− x
解 原式 = lim e
x→0
1 ln x 1− x
=e
1 lim x x →1 − 1
定义 这种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分子分母分别求导再求 极限来确定未定式的值的方法称为洛必达法则 .
证 定义辅助函数
f ( x), f1 ( x ) = 0, x ≠ a, x = a. F ( x) , F1 ( x ) = 0, x ≠ a, x = a.
在 U (a , δ )内任取一点 x , 在以 a 与 x 为端点的区间上 ,
3. 0 , 1 , ∞ 型
0 0

步骤: 步骤: 00
0 ⋅ ln 0 取对数 ∞ 1 → ∞ ⋅ ln 1 ⇒ 0 ⋅ ∞ . 0 ⋅ ln ∞ 0 ∞
x→0
例9 求 lim+ x x . 解 原式 = lim+ e
x →0
(0 )
x ln x
0
=e
x → 0+
§2 洛必达法则
0 ∞ 一、 型及 型未定式解法 : 洛必达法则 0 ∞ 定义 如果当 x → a (或 x → ∞ ) 时 , 两个函数 f ( x )与
f ( x) F ( x ) 都趋于零或都趋于无穷大 , 那末极限 lim x →a F ( x ) ( x →∞ ) 0 可能存在 、 也可能不存在 . 通常把这种极限称为 或 0 ∞ 型未定式 . ∞ tan x 0 ex ∞ 例如, 例如 lim , ( ) lim 2 , ( ) x→0 x →∞ x → x 0 ∞
tan x . 例5 求 lim π tan 3 x x→
2
∞ ( ) ∞
sec2 x 1 cos 2 3 x 解 原式 = lim = lim 2 π 3 sec 3 x π cos 2 x 3 x→ x→
2 2
1 − 6 cos 3 x sin 3 x sin 6 x = lim = lim π 3 x →π − 2 cos x sin x x → sin 2 x
1 原式 = lim (1 + cos x ) = 1 . x →∞ x
三、小结 洛必达法则
00 ,1∞ , ∞ 0 型
0 型 0 ∞ 型 ∞
令y = f g 取对数
∞−∞型
1 g −1 f f −g= 1 g ⋅1 f
0⋅∞ 型
f ⋅g= f 1g
f ′( x ) 0 如果 仍属 型, 且 f ′( x ) , F ′( x ) 满足定理的条 F ′( x ) 0 件 , 可以继续使用洛必达法 则, 即
f ( x) f ′( x ) f ′′( x ) lim = lim = lim =⋯. x →a F ( x ) x → a F ′( x ) x → a F ′′( x )
−1
解 取对数得 (cot x )
,
注意: 洛必达法则的使用条件. 注意 洛必达法则的使用条件 例12
x + cos x . 求 lim x →∞ x
1 − sin x 解 原式 = lim = lim (1 − sin x ) . x →∞ x →∞ 1
洛必达法则失效. 洛必达法则失效 极限不存在
1 x 1 − 2 x2 1. 解 原式 = lim 1 + x = lim 2 = x → +∞ 1 x → +∞ 1 + x − 2 x
0 ( ) 0
ln sin ax . 例4 求 lim x→x ⋅ sin bx cos bx 解 原式 = lim =1. = lim x → 0 b cos bx ⋅ sin ax x → 0 cos ax
x3 − 3 x + 2 . 例2 求 lim 3 2 x →1 x − x − x + 1
0 ( ) 0
6x 3x2 − 3 3 解 原式 = lim 2 = lim = . x →1 3 x − 2 x − 1 x →1 6 x − 2 2
π
例3 求 lim 2
x → +∞
− arctan x .
= e −1 .
例11 求 lim+ (cot x )
1 ln x
1 ln x
. ( ∞0 )
=e
1 ⋅ln(cot x ) ln x
1 1 − ⋅ 2 1 ∵ lim+ ⋅ ln(cot x ) = lim+ cot x sin x 1 x → 0 ln x x →0 x −x = lim+ = −1 , x → 0 cos x ⋅ sin x ∴ 原式 = e .
sec2 x − 1 2 sec2 x tan x = lim = lim 2 x →0 x→0 6x 3x 1 tan x 1 = lim = . 3 x →0 x 3
二 、0 ⋅ ∞ , ∞ − ∞ , 0 , 1 , ∞ 型未定式解法
0 0

关键: 关键: 将其它类型未定式化为洛必达法则可解决的 0 ∞ ( ), ( ) . 类型 0
定理 设 (1) 当 x → a 时 , 函数 f ( x )及 F ( x ) 都趋于零 ; ( 2) 在 a 点的某去心邻域内 , f ′( x )及 F ′( x ) 都存在, 且
F ′( x ) ≠ 0 ; f ′( x ) ( 3) lim 存在(或为无穷大 ) ; x → a F ′( x ) f ( x) f ′( x ) . 那末 lim = lim x →a F ( x ) x → a F ′( x )

1. 0 ⋅ ∞ 型
1 1 步骤: 步骤: 0 ⋅ ∞ ⇒ ⋅ ∞ , 或 0 ⋅ ∞ ⇒ 0 ⋅ . 0 ∞
2 x 例7 求 lim x − e . x → +∞
( 0⋅∞ )
ex ex 解 原式 = lim = lim = +∞ . x → +∞ 2 x x → +∞ 2
2. ∞ − ∞ 型
2 2
6 cos 6 x = lim =3. π x → 2 cos 2 x
2
注意: 注意: 洛必达法则是求未定式的一种有效方法 但与 其它求极限方法结合使用, 效果更好. 其它求极限方法结合使用 效果更好 .
tan x − x . 例6 求 lim 2 x → 0 x tan x tan x − x 解 原式 = lim (∵ tan x ∼ x ) 3 x→ x →0 x
f1 ( x ) , F1 ( x ) 满足柯西中值定理的条 件 , 则有
f ′(ξ ) f ( x ) f ( x ) − f (a ) = ( ξ 在 x 与 a 之间) = F ( x ) F ( x ) − F (a ) F ′(ξ )
f ′( x ) f ′(ξ ) 当 x → a 时 , ξ → a , ∵ lim = A , ∴ lim = A, x → a F ′( x ) ξ → a F ′(ξ ) f ( x) f ′(ξ ) ∴ lim = lim = A. x →a F ( x ) ξ → a F ′(ξ ) 证毕。 证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