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复习题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复习资料(加粗的是老师划的重点).doc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复习资料(加粗的是老师划的重点)“绿地”包括三层含义:①由树木花草等植物生长所形成的绿色地块,如森林、花园、草地等植物生长占大部的地块;②人工栽植或自然植被条件优越的地段,如城市公园、自然风景保护区等;③农业、林业生产用地。
城市绿地: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城市建设用地的一个大类,是城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包括两部分:(1)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的土地,如公园绿地绿化(2)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如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
城市绿地系统:以绿色植被为特征,要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阳光充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工自然环境,是城市居民进行室外游憩、交往和交通集散的城市空间系统,是由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地组成的绿色有机整体。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自然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指:1)在充分认识城市自然条件、地貌特点、自然植被及地方性园林植物特点等的基础上2)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和城市自身情况确定的标准3)将各级各类绿地按合理的规模、位置及空间结构形式进行布置,形成完整的系统4)以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1)以生态学的观念,从城市整体空间体系的角度出发,重新认识城市绿地,使城市绿地系统充分发挥其改善城市环境的生态功能。
(2)结合城市其他组成部分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
(3)结合当地特点,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进行。
(4)城市绿地均衡分布,有合理的服务半径,满足全体市民的休闲需要。
(5)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分期实施,保证各阶段绿化的效果和质量。
(6)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经营管理中,除要充分发挥其环境、社会效益外,还可结合生产、创造经济价值。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内容:1)确定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及原则2)研究城市绿地地建设的发展速度及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3)合理布局各类绿地,确定其性质、位置、范围和面积等,形成合理系统。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第七章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属于总体规划阶段的专项规划,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在城市用地范围内,根据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园林绿地,合理地来布置,综合地起作用。
2.生产绿地:包括苗圃、花圃、果园、科研植物园等用地,是城市绿化的生产基地。
3.附属绿地:是指专属某一部门、某一单位使用的绿地。
4.绿化覆盖率:是指乔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测算,但乔木树冠下重叠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再重复计算。
5.城市绿线管理规划: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市区内规划绿地范围的界限。
二、选择题1.下面哪个不属于专类公园DA植物园B高尔夫球场C游憩林荫道D居住区景观2.下面属于防护绿地的作用的是BA绿化B保持水土C观景D遮阴3.哪个不是附属绿地CA公用事业绿地B居住绿地C公园绿地D公共建筑周围环境绿地4.不属于影响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是BA园林绿地的现状及基础B后期对植物的照料C城市性质D城市规模5.不是城市绿化植物规划的原则的是AA以美观为主B尊重自然发展规律C以地域性植物为主D选择抗性强的植物三、填空题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又是指导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依据,它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深入及继续。
2.防护绿地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及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卫生条件。
3.卫生防护带是介于工厂与居住区之间,以工业企业有害气体及骚扰程度不同,设有不同级别宽度的防护林带。
4.影响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可以归纳为自然因素和生态及环境保护因素两类。
5.城市中心区的公园绿地分为5种类型:市级、区级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街旁绿地和带状公园。
6.附属绿地存在于城市各类用地之中,是城市绿地系统“点”“线”“面”“网”几个层次中的“面”。
7.生物多样性包括3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个宏观的生态概念。
8.城市绿化植物规划原则:尊重自然发展规律、以地域性植物种类为主、选择抗性强的植物、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相结合。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复习资料

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与效益一、试简述城市园林绿地功能与作用一、生态功能1.改善小气候:调节气温:太阳辐射的60~80%被植物所吸收,其中90%热能被植物的蒸腾所消耗;调节湿度: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而降温,提高湿度一般蒸发的水分占从根部吸收的99%;调节气流:(1)挡防风林,减风速,减风沙,改善气候;(2)通道:带状绿地,加大空气流通,将城市郊区的气流引入城市中心。
2.净化空气:(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2)吸收有害气体:吸收so2的有:臭椿、夹竹桃、石榴;吸收cl2的有:黄杨、油茶、山茶;吸收HF2的有:大叶黄杨、海桐、香樟;吸收o3的有:银杏、柳杉、冬青;(3)吸滞烟灰粉尘:一方面由于枝冠茂密,具有强大的降低风速的作用,随着风速的降低,一些大粒尘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叶子表面不平,有茸毛,有的还分泌粘性的油脂或汁浆,空气中的尘埃经过树木时便附着于叶片及枝干,经过雨水的冲洗,又恢复其吸尘能力;(4)减少含菌量:植物减少尘埃从而减少含菌量,有些植物还能分泌具有杀菌能力的杀菌剂,使得空气含菌量减少;健康作用:负离子作用,芳香草对人体的影响,绿色植物对人体神经的作用3.防止公害灾害:(1)降低噪声A噪声来源:交通运输,工业噪声,其他噪声B树木绿化对噪声具有吸收和消声作用,可以减弱噪声的强度C减噪效果影响因素:植物配植方式、树冠层、高度、位置、种类、林带的结构与宽度;(2)净化水体与土壤作用:许多水生植物、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作用,植物的地下根系的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具有净化土壤的能力;(3)涵蓄水源与保护地下水4.保护生物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环境二、空间功能:1安全防护作用:避震防火作用[防火树种];防御放射性污染和有利备战防空。
2提供游憩度假条件:日常户外活动;3.文化宣传、科普教育;4旅游度假;5度假及休闲疗养基地。
三、精神上作用:美化城市、装饰环境;自然美、艺术美和创造性(植物的自然特性、满足人的情感生活追求、道德修养追求和人迹交往追求、满足人们创造的需求,精神世界的发展,需要知识作为武器。
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规划考核试卷

7.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绿地的分布均匀性对生态效益的提高没有影响。()
8.人工神经网络法可以用于模拟和预测城市绿地的发展趋势。(√)
9.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经济价值是衡量绿地效益的唯一标准。()
10.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意见。(√)
A.绿地植被的季相变化
B.绿地的景观设计
C.绿地的历史文化内涵
D.绿地与周边建筑的协调
11.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升城市绿地的使用效率?()
A.完善绿地内的设施
B.增设绿地内的步行道
C.提高绿地的可达性
D.扩大绿地面积
12.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降低?()
A.绿地植被破坏
B.绿地被侵占
B.美化城市景观
C.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
D.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2.下列哪项不属于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
A.生态功能
B.社会功能
C.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
3.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以下哪种植被类型更适合作为城市绿肺?()
A.草地
B.灌木
C.乔木
D.藤本植物
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以下哪个因素对绿地布局影响最大?()
A.绿地面积减少
B.绿地植被类型单一
C.绿地分布均匀
D.绿地管理完善
18.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以下哪个措施有助于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
A.增加绿地面积
B.提高绿地植被覆盖率
C.优化绿地布局
D.所有以上选项
19.以下哪个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法注重城市绿地的经济价值?()
A.生态规划法
B.景观规划法
C.人工神经网络法
城市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考核试卷

B. 生态效益原则
C. 社会效益原则
D. 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是构建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其核心是__________。
( )
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中,__________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9. 以下哪个措施有助于提高城市绿地的可达性?( )
A. 增加绿地面积
B. 优化绿地布局
C. 提高绿地斑块密度
D. 以上都对
20.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以下哪个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A. 经济效益
B. 社会效益
C. 生态效益
D.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D. 技术支持
16. 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 )
A. 制定详细规划方案
B. 加强规划宣传和培训
C. 完善绿地管理法规
D. 建立绿地建设和管理机制
17.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以下哪些城市绿地具有提供生物多样性栖息地的功能?( )
A. 生态绿地
B. 生产绿地
C. 防护绿地
D. 人工湿地
1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以下哪些因素需要考虑城市绿地的美学价值?( )
A. 绿地景观设计
B. 绿地色彩搭配
C. 绿地空间布局
D. 绿地历史文化内涵
12. 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城市绿地的利用率?( )
A. 合理规划绿地位置
B. 提高绿地设施配套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习题

课程习题第一章概论作业习题:1. 复习城市规划中与课程相关的概念、定义。
2. 理解并记忆绿地、绿地规划的概念。
3. 查阅资料,扩展课堂所讲授关于绿地规划理论的演进过程,深入理解每个理论提出时的社会背景极其深远影响。
思考题: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奥姆斯特德的理论等对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的影响体现在哪里?讨论题:结合北京的实际情况,谈谈北京的绿地系统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绿地的功能作业习题:1.城市绿地的功能表现在那些方面?2.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3.利用植物改善碳氧平衡的原因是什么?4.城市绿地的文教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讨论习题:城市绿地避灾功能与城市灾害的关系。
思考题:城市绿地与城市热岛效应的关系。
第三章绿地的分类、指标作业习题:1.理解并记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及条文说明。
2.明确区分各类城市绿地。
3.能独立完成绿地指标计算题。
思考题:城市用地分类与城市绿地是否存在矛盾之处,在完成绿地指标计算时应注意什么?讨论题:通过课堂听课与课下查阅资料,比较国内外城市绿地分类的不同,谈谈对现今实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认识。
第四章公园绿地的绿化设计要点作业习题:1.什么是公园游人容量?2.公园绿地景区景点划分的要求?3.公园绿地的竖向设计内容包括哪些?4.公园绿地出入口有几个?分别满足什么样的需要?讨论习题:1.公园设计程序和主要内容?2.城市专类公园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必要性?思考题:城市各类公园绿地在城市中的布局要求?第五章附属绿地的绿化设计要点作业习题:1.居住区绿地分为哪几种类型?2.居住区绿地的定额指标有几种?3.居住区绿地的布局要求?4.道路绿地分为哪几种类型?5.道路绿地的断面形式及其布置原理是什么?讨论习题: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要求。
思考题:1.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要点。
2.道路绿地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六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业习题:1.什么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程序如何?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层次?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工作内容?讨论习题:1.不同空间层次的城市绿地的特点及其应有如何规划设计方向?2.北京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色如何?现状建设中有何问题?思考题:1.城市绿地和城市空间布局的关系如何?2.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比较研究。
绿地系统重点规划期末考试试题试卷及答案

*学院/第一学期《都市绿地系统规划》期末考试试卷一般防风林林带组合有、和。
9.都市绿地系统规划文献旳编制成果涉及规划、规划、规划和规划基本资料四个部分。
10.速生树一般成形时间,能迅速成荫,初期绿化效果较,但寿命常较。
11.句容市旳市花是,市树是。
12.道路绿地率是指道路红线范畴内多种绿带占旳比例。
13.道路绿带断面分为、、和四板五带制等几种形式。
二、判断题(对旳旳打√,错误旳打×。
共10分)()1.绿地系统是一种有生命旳系统。
()2.绿道是可以改善环境质量和提供户外娱乐旳线状廊道。
()3.绿地系统规划实行可不必考虑不同管理部门间旳合伙。
()4.苏州留园以大尺度旳空间对比展示了岭南园林旳精致。
()5.北京旳都市规划集中外之大成,获得了良好旳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6.视距三角形内不容许有任何阻碍视线旳东西。
()7.带状公园除具有公园一般功能外,还承当都市生态廊道旳功能。
()8.阔叶树吸声能力比针叶树好。
()9.小朋友公园中可合适选用有毒有刺植物。
()10.阳坡面宜种植阴性树种。
三、单选题(每题只有一种对旳选项。
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不属于都市绿地生态系统防灾减灾功能旳是()A.减少沙尘暴 B.防火 C.避震 D.提供休闲空间2.按都市人口规模分类,句容属() A.小都市 B.中型都市 C.大都市 D.特大都市3.矸石山治理属于()A.工业废弃地景观重建 B.河流滩地景观规划C.破坏生态环境 D.挥霍土地资源4.古树指树龄在年以上旳树木。
()A.100 B.300 C.500 D.10005.绿线指都市中各类范畴旳控制线。
()A.建筑 B.道路 C.绿地 D.水体6.规范规定:新建居住区其绿地率不应低于 %,故居住区改造其绿地率不适宜低于 %。
()A.40,20 B.30,25 C.30,20 D.40,257. 一般指规模较大,自然环境条件良好,设施完备,为全市或区域范畴内旳居民服务旳大型绿地。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考核试卷

B.滨水绿地
C.生产绿地
D.科研绿地
14.下列哪个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被誉为“城市绿肺”?()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深圳
15.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下列哪种绿地属于自然景观绿地?()
A.城市公园
B.滨水绿地
C.高尔夫球场
D.主题公园
16.下列哪个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采用了“环城绿带”模式?()
D.生产绿地
20.下列哪个城市被誉为“世界花园城市”?()
A.新加坡
B.香港
C.深圳
D.曼谷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考虑的生态因素包括:()
A.气候条件
B.地形地貌
C.水文条件
D.人口密度
2.城市绿地的功能主要包括:()
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人工湿地可以完全替代自然湿地。(×)
5.在城市绿地设计中,可以大量使用外来物种以提高绿化效果。(×)
6.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绿地面积越大,其生态效益越高。(√)
7.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8.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所有的绿地都应该对公众开放。(×)
9.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绿地的分布应尽量均匀。(√)
B.英国伦敦海德公园
C.法国巴黎卢森堡公园
D.日本东京新宿御苑
1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下列哪种绿地不属于公共绿地?()
A.城市公园
B.街道绿地
C.居住区绿地
D.单位附属绿地
12.下列哪种设计手法常用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A.对比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大学<<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复习题
1、从世界范围来看,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经历了几个阶段及各阶段的特征。
答:第一阶段:“城市公园”运动及“公园体系”(1843—1898年),特征是由以单个的城市公园绿地来缓解城市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发展到以带状绿地联系数个公园,形成公园体系来更有效地解决城市危机。
第二阶段:“田园城市”运动(1898—1945年),特征是从局部的城市调整转向对整个城市结构的重新规划。
第三阶段:二战后(1945—1970年),特征是采取措施疏散大城市人口,拓展城市中的绿化空间,并力求使绿化环境与城市环境相融合,以形成宜人的城市环境。
第四阶段:环境发展阶段(1970年以后),特征是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走过了一个由集中到分散,由分散到联系,由联系到融合的过程,更有效地发挥生态效益,更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其游线布置所采取的形式
答:公园的游线一般可采取:主环线+枝状尽端线、主环线+次环线+枝状尽端线等几种形式。
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内容
答:1)确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及原则;2)根据国家统一的规定及城市自身的生态要求,国民经济计划,生产、生活水平以及城市发展规模等,研究城市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3)选择和合理布局各项绿地,确定其性质、位置、范围和面积等,使其与整个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结构相结合,形成一个合理的系统;4)提出各类绿地调整、充实、改造、提高的意见,进行树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提出分期建设及实施措施及计划;5)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图纸;6)对重点的公园绿地提出规划设计方案,提出重点地段绿地设计任务书及备详细规划使用。
4、宅旁绿地的形式及在设计中应遵循的设计要点
答:宅旁绿地的形式:1)高层住宅周围的绿地;2)独立式及低层联排式住宅宅旁绿地;
3)多层住宅宅旁绿地。
遵循的设计要点:1)宅旁绿地的设计应结合住宅的类型、建筑的平立面特点、宅前道路的形式等因素进行布置,创造宜人的宅旁绿地景观,有效地划分空间,形成公共与私密各自不同的空间领域感。
2)宅旁绿地设计应以绿化为主。
3)宅旁绿地设计还应考虑绿地内的乔木、灌木与近旁的建筑、管线和工程构筑物之间的关系。
5、城市绿地
答: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和人工植被为地表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包括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和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特定区域。
6、我国2002年颁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将城市绿地分为哪五大类?
答: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及其他绿地五类。
7、我国第一个法规性城市绿地分类是什么?
答:第一个法规性城市绿地分类是《关于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若干规定》。
8、城市公园正式诞生的第一个公园是什么?
答:第一个公园是英国利物浦的伯肯海德公园。
9、一般全市性综合公园的服务半径是多少,步行要多久可以到达,乘公共交通工具要多久可
以到达?
答:一般全市性综合公园服务半径为5—8km,步行约45—70分钟可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约10—20分钟可达。
10、居住区绿地分为哪六大类?
答:居住区绿地分为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配套公建绿地、宅旁绿地及居住区道路绿地六类。
1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总目标是什么?
答: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总目标是:使各级各类绿地以最适宜的位置和规模,均衡地分布于城市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环境、经济及社会的综合效益,同时使各类绿地本身能正常持续地发展。
12、居住区公园的面积、服务半径、步行时间
答:居住区公园的面积为2—5公顷,服务半径500—1000米,步行5—10分钟可以到达。
13、美国第一座城市公园是什么?
答:美国第一座城市公园是曼哈顿的纽约中央公园。
14、综合性公园内主路的宽度是多少?
答:主路是公园内主要环路,在大型公园中宽度一般为5—7米,中、小公园2—5米,考虑经常有机动车通行的主路宽度一般在4米以上。
15、带状公园的宽度是多少?
答:带状公园的宽度一般在10米以上,最窄处应满足游人的通行、绿化种植带的延续以及小型休息设施布置要求。
16、植物园的次干道宽度是多少?
答:植物园的次干道宽度为2.5—3米。
17、树种中乔木与灌木的配种比例是多少?
答:一般的乔木与灌木的配种比例在7:3左右。
18、广场绿地的宽度与周围建筑的高度之比应控制在多少之间?
答:一般较适宜的广场绿地其宽度与周围建筑高度之比应控制在1:1—3:1之间。
19、儿童公园的面积是多大?
答:儿童公园的面积一般5公顷左右。
20、城市绿地率的计算公式
答:计算公式:城市绿地率(%)=城市各类绿地面积之和/城市面积×100%
21、省会动物园一般展出的品种是多少?用地面积是多少?
答:省会动物园一般展出品种200个左右,用地面积宜在15—40公顷。
22、防护绿地包括哪些?
答:防护绿地包括:城市防风林带、卫生隔离带、安全防护林带、城市高压走廊绿带、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23、行道树有哪些要求?
答:选择行道树的条件最苛刻,应选择满足以下要求的树种为行道树:1)对土壤的适应性强,抗污染,抗病虫害能力强;2)耐修剪,又不易萌发根孽;3)不会落下有臭味或影响街道卫生的种毛、浆果等;4)易大量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