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本科生通识课程
浙大15级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培养方案

大
文物鉴定 文物保护
学
2.0 1.0-2.0 三 春 4.0 3.0-2.0 三 春夏 3.0 2.0-2.0 三 春夏 2.0 2.0-0.0 三 夏 3.0 3.0-0.0 四 秋冬 3.0 2.0-2.0 四 秋冬
浙
(2)选修课程
25 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江
04122841 04129001
大 04122871
i (2)学生境内外交流学习的课程、学分所转换的课程、学分。
a (3)学生修读的各类综合性的分析类系列课程、工程设计类系列课程,以及各类具有专业
ng 与学科特色的科研实践、人文成果、工程设计成果、学科成果等创新创造类系列课程。
5.第二课堂
+4 学分University
(2015 年 7 月 21 日修订)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3.0 +6
二短
3.0 +6
三短
4.0 +8
四 春夏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4189020 毕业论文
8.0 +10
四 春夏
Z(1)学生可根据自己意愿和兴趣修读本专业推荐的专业选修课程,也可跨大类自主选择修
j 读其他大类的大类课程或跨专业自主修读其他专业的专业课程。
ni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浙 ve 1.通识课程
42+6 学分
江 r 见人文类培养方案中的通识课程。
大 si 2.大类课程
23 学分
学 ty 见人文类培养方案中的大类课程。
3.专业课程
83 学分
(1)必修课程
40 学分
Z课程号
课程名称
2016-2017学年浙江大学秋冬学期本科生课程表

人文社科类
人文社科类
社会科学类 社会科学类
周一第9,10节;周四第9,10节紫金港西1-219(多)*;紫金港西1-219(多)* 秋 专业课 周二第3,4,5节 周二第11,12,13节 周一第11,12,13节 周三第11,12,13节 周五第3,4,5节 紫金港西2-201(多)* 紫金港西1-218(多) 紫金港西1-218(多) 紫金港西1-216(多) 紫金港西2-411(多) 秋冬 秋 秋 秋 秋冬 专业课 通识课 通识课 通识课 专业课
第 1 页,共 5 页
2016-2017学年秋冬学期本科生课表
课程代码 011L0100 011L0100 01121070 011A0030 011H0020 011H0020 011H0020 011H0020 011A0050 011A0011 011L0010 01120730 01120350 01120830 01120421 01193050 01121230 01121200 01121130 01120730 01192371 01186020 011A0060 01121060 课程名称 中国经济热点解读 中国经济热点解读 国际财务管理 计量经济学 集邮与文化 集邮与文化 集邮与文化 集邮与文化 金融学 宏观经济学(甲) 当代中国经济 证券投资学 国际营销学 发展经济学 金融市场营销学 国际商务 政治经济学 国际服务贸易 金融经济学 证券投资学 信托与租赁 投资学 中级微观经济学 博弈论 周学时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4.0-0.0 4.0-0.0 3.0-0.0 4.0-0.0 3.0-0.0 3.0-0.0 4.0-0.0 3.0-0.0 3.0-0.0 3.0-0.0 学分 教师姓名 上课时间 周四第6,7,8节 周四第6,7,8节 周三第3,4,5节 周三第11,12,13节 周四第11,12,13节 周四第11,12,13节 周二第11,12,13节 周二第11,12,13节 周二第6,7,8节 周二第3,4,5节 周二第11,12,13节 周四第11,12,13节 周一第3,4,5节 周二第11,12,13节 上课地点 紫金港西2-504(多) 紫金港西2-504(多) 紫金港西2-219(多) 紫金港西1-102(多) 紫金港西2-203(多)# 紫金港西2-203(多)# 紫金港西2-203(多)# 紫金港西2-203(多)# 紫金港西1-216(多) 紫金港西2-103(多研) 玉泉教7-306(多) 紫金港西1-307(多) 紫金港西1-416(多) 玉泉教7-504(多) 上课学 期 冬 秋 秋冬 秋冬 冬 秋 冬 秋 秋冬 秋冬 秋 秋冬 秋冬 秋冬 课程性质 通识课 通识课 专业课 大类课 通识课 通识课 通识课 通识课 大类课 大类课 通识课 辅修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人文社科类 历史与文化类 历史与文化类 历史与文化类 历史与文化类 人文社科类 人文社科类 经济与社会类 社会科学类 社会科学类 社会科学类 社会科学类 社会科学类 课程归属 经济与社会类 经济与社会类 1.5 景乃权 1.5 景乃权 3 景乃权 3 孔伟杰 1.5 来雄翔 1.5 来雄翔 1.5 来雄翔 1.5 来雄翔 3 李壑 3 李建琴 1.5 李建琴 3 李兴建 3 陆菁 3 罗卫东 2 马良华 2 马述忠/余林徽 3 牛海霞 2 牛海霞 3 钱彦敏 3 唐吉平 2 唐吉平 3 外聘 3 汪淼军 3 汪淼军
2浙江大学团队教学高级讲师职务评聘条件

附件2 浙江大学团队教学高级讲师职务评聘条件一、评审范围在学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中聘在团队教学岗,承担本科生或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或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指导工作的教师。
二、思想道德、业务技能要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身体健康。
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和较好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
三、学历、资历要求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1970年及以后出生的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担任讲师职务5年及以上;或具有博士学位,担任讲师职务2年及以上。
四、工作实绩、研究成果要求1、承担本科生通识课程或大类课程、研究生基础课程、大学生体育文化活动指导工作等,教学效果良好,其中教学评价优良率应达到80%,优秀率应达到40%。
2、参与承担国家文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工科基础课程基地工作,或参与国家级和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或学校通识教育和大类基础课程建设和改革工作,或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工作。
3、公开发表教学研究、教学改革论文2篇及以上;或参与编写并出版全国规划教材或省部重点教材1部及以上;或指导大学生获体育类、艺术类竞赛省部级一等或国家级二等奖1项及以上。
花,只有在凋零的时候,才懂得永恒就是在落红中重生;人,只有在落魄的时候,才明白力量就是在破土中崛起?.因为防备,因为经历,我们学会了掩饰,掩饰自己内心的某些真实,也在真实中,扬起无懈可击的微笑,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困扰。
人生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逝去的当作最美的风景。
所以,不要活在虚妄的世界,不要对曾经存在假设,不要指望别人太多。
有些情,只可随缘,不可勉强;有些人,只可浅交,不可入深;有些话,只可会意,不可说穿。
或许,有这么一段情,陪你度过漫长冰冷的寒冬;有那样一个人,给你抑郁的天空画上了温暖的春阳。
但时光,总会吹散很多往事,把过去一片片分割,移植到不同区域,并贴上标签,印着不同的定义,也定义着自己的人生态度。
正如庄子所说:“唯至人乃能游于世不避,顺人而不失己。
浙大本科培养方案

教学院长签字:韦巍教学系主任签字:姚维浙江大学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具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工程、系统工程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与集成、设计与运行、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工作的与国际接轨、并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具有求是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未来领导者。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连续与离散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大系统的分析与集成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系统分析与集成、设计与运行、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等;3.具有本专业领域内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4.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集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信号分析与处理、控制理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机与拖动、检测与过程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现代控制理论、运动控制技术教学特色课程全英文教学课程:自适应控制双语教学课程: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VHDL硬件描述语言、数字图象处理导论、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原版外文教材课程:自适应控制研究型课程:运筹学、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讨论型课程:信号分析与处理、检测与过程控制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现代传感技术计划学制4年毕业最低学分160+4+5授予学位工学学士辅修专业说明辅修专业:30学分,其中必修20学分标“**”号的课程,选修10学分,在标注“*”号的课程中选。
浙江大学学分制管理暂行规定-浙江大学本科生院

(三)鼓励、提倡学习成绩优良且学有余力的学生修读辅修、双专业或双学 位。学生完成该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分,并达到辅修、双专业或双学位规 定的教学要求,可获得学校颁发的辅修、双专业或双学位证书。
一、学期安排 学校实行每学年 4 学期制,分秋学期、冬学期、春学期、夏学期,每学期为 9 周,其中授课 8 周,考试 1 周。秋、冬(或春、夏)学期安排的课程学分一般 在 25 学分左右;另在暑假安排 3—4 周用于教学实践或科研训练。 二、学科专业分类与课程设置 (一)本科学生的培养实行前期按大类培养的模式。学校根据学科要求和专 业特点,将本科专业按文科类、文理科类、理科类、理工科类、工科类、艺术设 计类等6个学科专业大类进行大类交叉培养。 (二)本科课程分为通识课程、大类课程和专业课程三大类。通识课程着重 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课程分为思政类、军体类、外语类、计算机基础类、导 论类、历史与文化类、文学与艺术类、经济与社会类、沟通与领导类、科学与研 究类、技术与设计类。大类课程着重于建立宽厚的学科知识,奠定学生今后学业 发展的基础,课程分为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和艺术设计类;专 业课程着重在于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课程包 括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 (设计)等。 同时,学校还设置一定数量的“个性课程”学分供学生自主选择跨学科的课 程修读;原校公共选修课程(在选课系统里)原则上不列入其中。
-1-
以人为各类课程修读学分参见各专业培养方案。 (三)为扩大课程的选择面,提高课程质量,学校对部分通识课程、大类课 程实行分层次教学,开设多种不同类别、不同规格的课程供学生选读,学生需在 满足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修读课程学分最低要求的基础上进行选择。 三、学分计算 (一)学分原则上以课程重要性和学习成本计算,通常理论课程每 16 学时 为 1 学分,记 1-0 周学时;实验、习题、设计、研讨、上机等实践教学课程根据 特点可按理论学分的 1/2--3/2 计,0.5 学分记 0-1 周学时;暑假集中进行的实验、 实习、上机、社会调查、科研训练等原则上按照实际需要计一定量的学分;毕业 论文(设计)一般记 8—12 学分。课程周学时与学分的对应关系按各专业培养方 案中课程设置的规定执行。 (二)必修课程原则上根据各专业特点和要求已设置课程修读的最低学分, 学生按规定修读并通过考核即可获得学分,若选择高层次课程多修了学分,超出 部分的学分可计算在个性课程学分内。 选修课程通常应在某一课程类、课程组或课程模块中选择修读,学生需获得 相应课程类、课程组或课程模块所规定的学分要求,超出部分的学分可计算在个 性课程学分内。 (三)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设置第二课堂学分,具体计算办法详见 《浙江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管理暂行办法》。 四、课程选修 (一)学生应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修读各类课程。学生在导师、班主任的指 导下,根据本人的情况、需要和学习能力,在客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在如下几 个方面进行自主选择: 1.自主安排学习进程。按一定的选课顺序,在导师、班主任的指导下,学 生可变动课程教学计划的进程安排,提前或延迟修读有关课程,但每两学期(指 秋、冬学期或春、夏学期)修读的课程不得低于 15 学分(毕业班除外)。 2.自主选择课程层次。在实行分层次教学的通识课程与大类课程中,学生
浙江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g 371E0020 形势与政策Ⅱ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2.5 2.0-1.0 一 秋冬 2.5 2.0-1.0 一 春夏 2.5 2.0-1.0 二 秋冬,春夏 4.0 3.0-2.0 三 秋冬,春夏 +1.0 0.0-2.0 一 +1.0 0.0-2.0 二、三、四
U (2)军体类
5.5+3 学分
ian ers 大类培养面向
g i 学生在入学后两年内确认主修专业,进入专业培养阶段,归属专业所在学院(系)管理。理学类(生
t 命、环境与地学)共有 10 个专业教育培养通道,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在不同专业领域的成才发展需求。
U y 理学类(生命、环境与地学)培养主要面向的专业是:
n 1.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070503)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2.0 2.0-0.0 一 秋冬 2.0 2.0-0.0 一 秋冬
以及其他课程号带“G”的课程(不含程序设计类课程)
(5)通识选修课程
13 学分
Z通识选修课程包括人文社科组课程、科学技术组课程,以及通识核心课程(课程号带“S”)、
he 新生研讨课程(课程号带“X”)。其中,人文社科组课程包括:历史与文化类(课程号带“H”)、
Zh 4.0 4.0-0.0 一 春夏 e1.5 0.0-3.0 一 春夏 j4.0 4.0-0.0 一 春夏 i1.5 1.0-1.0 一 夏 an 4.0 4.0-0.0 二 秋冬 g 1.5 0.0-3.0 二 秋冬
2.5 2.0-1.0 二 春夏
University University (2014 年6 月26 日修订)
高和强化外语水平。
Z 课程号
课程名称
he 051F0020 大学英语Ⅲ
浙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15级培养方案

66190070 66190080 66190260 66190100 66190240 66190270
浙 光学器件与系统的建模仿真
光学材料
江
颜色信息工程 现代通信原理
大
现代光学 CAD 技术 精密干涉传感技术与应用
学
1.5 0.5-2.0 三 秋 2.0 2.0-0.0 三 秋冬 2.0 1.5-1.0 三 冬 1.5 1.5-0.0 三 春 1.5 1.5-0.0 三 春 2.0 1.5-1.0 三 春
i 读其他大类的大类课程或跨专业自主修读其他专业的专业课程。
a (2)学生境内外交流学习的课程、学分所转换的课程、学分。
ng (3)学生修读的各类综合性的分析类系列课程、工程设计类系列课程,以及各类具有专业
与学科特色的科研实践、人文成果、工程设计成果、学科成果等创新创造类系列课程。
University 5.第二课堂
计划学制 4 年
最低毕业学分 160+6+4
University 学科专业类别 电子信息类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说明
浙
江 辅修专业:29.5 学分。修读标注“*”的课程 23.5 学分,以及选修其他专业课程 6 学分。
大 双专业: 46.5 学分。修读标注“*”号的课程 23.5 学分,修读标注“**”号的课程 9 学分,及专业选
浙 江 大 学
66190200 激光技术及应用
Z 66190210 光纤传感技术及应用 he 66190220 集成光电子器件及设计
ji (3)实践教学环节
a 1)必修课程
ng 课程号课程名称Fra bibliotek9 学分 6 学分
1.5 1.5 2.0
浅谈浙江大学的通识教育

浅谈浙江大学的通识教育陈哲本文通过对浙江大学通识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实践的探讨,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对于浙江大学而言,在低年级本科生中大力推行通识教育是个关乎浙江大学未来百年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不应动摇。
浙江大学应该坚持不懈地将通识教育做精、做深、做实,这是浙江大学作为中国顶尖大学所必须承担的义务与责任。
“大不自多 海纳江河 惟学无际 际于天地”。
浙江大学校歌一开场,就表达了“大海浩瀚而不自满,所以能容纳千江万河;大学学问广阔无际,延伸到整个宇宙天地”的意思。
自从2008年7月求是学院成立以来,浙江大学本科生的低年级阶段大类培养模式已经走过了多年的历程。
在谈到大类培养时,我们不妨深入思考我们当初为什么要搞大类培养?大类培养到底有何优势?大类培养的目的是贯彻通识教育的理念。
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理论和实践,力图为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使得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注重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正确人生态度的养成,旨在把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个人和负责任的社会公民。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一起共同构成一个人完整的大学教育,二者不可分割。
考虑到通识教育在大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世界上很多大学在积极探索实施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而另外一部分教育专家则认为专业化、职业化才是大学培养人才的正确途径,因为当今社会对人才和专业的需求越来越细化,专业细分的趋势非常明显,仅靠广博而不深入的知识结构已经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
即使在美国,大部分学校也是以专业教育、培养专才来保持竞争力。
只有少数顶尖的大学才是以通识教育为主。
中美两国人力资源禀赋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同,造成两国对大学培养人才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首先,中国人口基数巨大,大学毕业生供应充沛,将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就业环境中,本科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将长期存在,这一点不能不引起中国大学的足够重视。
此外,中国目前依然处于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为主阶段,对理工科、医科等专业人才的需求依然非常充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e(τ )dτ
0
t
在控制系统中,采用积分控制器可以提高 系统的型别,消除或减小稳态误差,使系统 的稳态性能得到改善。
积分控制规律
z 积分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积分成正比 关系。 z 对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如果在进入稳态后存在稳 态误差,则称这个控制系统是有稳态误差的或简 称有差系统。 z 为了消除稳态误差,在控制器中必须引入“积分 项”。积分项对误差取决于时间的积分,随着时 间的增加,积分项会增大。这样,即便误差很 小,积分项也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加大,它推动 控制器的输出增大使稳态误差进一步减小,直到 等于零。 z 因此,比例+积分(PI)控制器,可以使系统在进 入稳态后无稳态误差。
浙江大学本科生通识课程
自动化技术概论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宋执环
第三讲
PID控制器
模拟PID控制
模拟反馈控制回路
PID控制简介
PID( 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控制是 最早发展起来的控制策略之一,由于其算法简 单、鲁棒性好和可靠性高,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过 程控制,尤其适用于可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确定 性控制系统。 PID控制是一个特定的运算规则,它利用被控量 与设定量之差来确定输出控制量的大小。 PID控制是一种最简单、最实用的控制方法。
PD控制规律
在微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微分(即 误差的变化率)成正比关系。 控制系统在克服误差的调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振荡甚至失 稳。其原因是由于存在有较大惯性环节或有滞后组件,具 有抑制误差的作用,其变化总是落后于误差的变化。 解决的办法是使抑制误差的作用的变化“超前”,即在误差 接近零时,抑制误差的作用就应该是零。 这就是说,在控制器中仅引入“比例”项往往是不够的,比 例项的作用仅是放大误差的幅值,而目前需要增加的是 “微分项”,它能预测误差变化的趋势,这样,具有比例+ 微分的控制器,就能够提前使抑制误差的控制作用等于 零,甚至为负值,从而避免了被控量的严重超调。所以对 有较大惯性或滞后的被控对象,比例+微分(PD)控制器能 改善系统在调节过程中的动态特性。
比例控制规律
e
比例控制算式(P控制) x0 X = KP* e + u0 0 其中:KP:比例系数 u0:输出基值 比例功能:根据当前的偏差幅值决定输出的大小, 偏差越大,输出越大,成线性比例关系。
斜率Kp
比例控制规律
e
比例控制 存在的问题: 1.不能克服较小的偏差e:一般机械电子设备总是存在着 运动阻力f,当输出量的绝对值x小于f时,调节机构不再 动作,使得对应于x的偏差e不能被克服。即:
积分控制规律
优点:积分控制器的输出是反映的输入信 号的积累,因此可以用来消除稳态误差。
积分控制规律
缺点:积分控制器的加入会影响系统的稳 定性,使系统的稳定裕度减小。 带有I控制器的反馈控制系统:
r (t )
−
1 Ti s
K s (Ts + 1)
y (t )
PI控制规律
⎛ 1 ⎞ Gc ( s ) = K p ⎜ PI控制的传递函数: ⎜1 + T s ⎟ ⎟ i ⎠ ⎝
积分功能:根据偏差大小及其存在时间决定输出,偏差乘时 间积越大,输出越大,与下图面积成正比关系
kp Ti
∫
t 0
edt
PI控制规律
e +ui t
解决的问题: -ui 1、消除小偏差e 即:在 x<f 时,小偏差 e 积累一定时间后 xi 增大使x>f, 执行机构动作消除e e up + ui > f up + ui < f t
比例控制规律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Kp Kp 1 G (S ) = = • Ts + 1 + K p 1 + K p ⎛ T ⎞ ⎜ s + 1⎟ ⎜1+ K ⎟ p ⎝ ⎠ 带有P控制器的反馈控制系统:
r (t )
−
KP
1 Ts + 1
y (t )
比例控制规律
z 比例控制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 z 其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成比例关系。 z 当仅有比例控制时系统输出存在稳态误差 (Steady-s统
PID控制算法由三部分组成,即: P —— 比例运算 (Proportional) I —— 积分运算 (Integral) D —— 微分运算 (Derivative) 这三种控制运算均以设定值R与实际值C的偏差e 作为输入变量,计算出输出控制量u。 e=R-C u = f (e)
比例控制规律
具有比例控制规律的控制器称为比例(P)控制器,其传 递函数为:
GC ( S ) = KP
这表明,P控制器的输入信号成比例地反映输出信号。 优点:它的作用是调整系统的开环比例系数,提高系统的 稳态精度,减低系统的惰性,加快响应速度。 缺点:仅用P控制器,过大的开环比例系数不仅会使系统的 超调量增大,而且会使系统稳定裕度变小,甚至不稳定。
f − x0 当e < 时,x < f kp
比例控制规律
2、不能在不同的工作状况下调节到 e = 0
e
给 水 Qin
u
x<f
P
R
H
e
Qout
o
积分控制规律
具有积分控制规律的控制器称为积分(I)控制 器,其传递函数为:
1 G c (s) = Ti s
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的关系:
1 u (t ) = Ti
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的关系:
u (t ) = K p e (t ) +
Kp Ti
∫ e(τ )dτ
0
t
PI控制器不但保持了积分控制器消除稳态误差的 “记忆功能”,而且克服了单独使用积分控制消除 误差时反应不灵敏的缺点
PI控制规律
三种控制作用的对比曲线
PI控制规律
二、比例+积分控制 算式:
1 t u = k p [e + ∫ edt ] + u0 Ti 0 0 ~ t即控制器工作时间 其中,t : 当前时间, Ti : 积分时间常数 重点看积分项的工作,即:ui = 原比例部分记为:u p = k p e + u0
PD控制规律
PD控制的传递函数: G c ( s ) = K p (1 + Td s ) 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的关系:
u (t ) = K de ( t ) ⎞ ⎛ ⎜ e (t ) + T d ⎟ dt ⎝ ⎠
p
PD控制只在动态过程中才起作用,对恒定稳态情 况起阻断作用。因此,微分控制在任何情况下都 不能单独使用。
o 2、在不同状态下调节输出使e=0
PI控制规律
存在的问题: 由于积分概念的引入,当偏差保持符号不变 时,即使偏差已经接近零点(e=0),xi的作用 仍在加强,使得控制出现超调。 这是由于对e的变化趋势未作判断,控制动作滞 后造成的,当设定值也随着时间变化时,问 题更加明显。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引入微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