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交流,悟出课文中蕴含着的深刻道理。
2、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3.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山谷中有过这样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
请同学们看一看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并用学过的描写风景的词把所看到画面进行描绘。
2、导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方式自学课文,然后说说小村庄最后怎样了?2、让学生谈自学课文之后的心情。
(抓住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三、深入感悟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
(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2、鼓励学生对朗读学生进行点评。
(让学生在点评别人的同时自发的去感悟朗读技巧)3、教师进行点评。
(从读中要让听者感受到小村庄的美)(二)、学习二、三自然段:1、指名学生进行朗读。
2、教师进行点评。
(从朗读者所融入的情感入手)3、教师进行范读。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所要范读文字)4、让学生谈谈在脑海中所产生的画面。
(让文字形成画面,升化对文中字、词、句的理解)5、教师谈在脑海中产生的画面,并利用多媒体出示画面,帮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6、到这些场景你想对村民们说些什么呢?(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及思维能力)(三)、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1、多媒体出示小村庄被洪水冲走的画面。
(将小村庄最后的结局用图片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给学生最直接的视觉感受。
)2、让我们带着悲痛、惋惜的心情齐读第四自然段。
3、让学生想象当洪水来是那些村民人的心里是怎样想的?4、回顾课文。
5、通过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文中章的主题蕴意。
)四、知识拓展:1、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写出环保小标语。
(训练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语文三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版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件

城市垃圾
水 污 染
砍伐森林,动 物无家可归!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我决定:—————— —————————— —————————— ————————.
作业: 1.设计有关环境保护的广告语。 2.《一个——的故事》为题, 写一篇有关环保的作文。
北田小学 吴小宁
自学要求:
请同学们自由 都课文,画出你认 为使小村庄发生变 化的句子反复读一 读,说一说你从中 体会到了什么?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 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 一棵一棵 砍下来。
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 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 树 不断 减少,裸露的土地 不断 扩 大 ……
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
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 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
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回忆 一下
树木变成了 树木变成了 树木变成了 树木变成了
应有尽有:
房子 工具 家具 柴烟
, , , 。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 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 错。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 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都不错。
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 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 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 雨才停下来。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课文《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课文《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正如它的题目,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
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
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
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
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本文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理解课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蕴含着的道理。
3、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教学方法:通过小村庄前后情景的的对比,揭示要爱护环境的道理。
语文微课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优质课公开课微课课件精品课程

创新微课
整体感知,就是要从总体上把握文段的中心和主旨,把握作者的意思和思路。
首先要清楚写了什么。
然后再分析各个段落 是怎么写的和为什么 这么写等问题。
总之,要把一篇文章 或一个语段作为一个 整体来考虑,不要孤 立片面地分析问题。
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整体感知所包含的内容
一、 写作 背景
创新微课
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创新微课
五、感情基调
1
感情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观点的情感取向,即作品的 总的感情态度,总的感情色彩。
感情基调: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闲适、 激愤、坚守节操、思念。
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创新微课
看基调 和情感
看背景 和用意
看文章的线 索与思路
阅读时要注重
看文章结
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整体感知《一个小村庄 的故事》的内容:
1
庄终满村 卷导足庄 走致自周山 了了己围谷 ,山的是中 村洪欲郁有 庄暴望郁一 的发,葱个 一。不葱环 切咆断的境 都哮地森优 不的砍林美 存洪伐。的 在水树人小 了将木们村 。小,为庄—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 了解时代背景,更能彰显人物的高贵品质。 2 了解时代背景,更清楚深入地理解课文。
创新微课
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创新微课
二、写作意图、 题目含义
1
即作者想要在作品中表达 的主题、内容和思想。
意图是隐藏在作品的形象或情节、形式之中。
作者的创作意图来自两个方面——他所生存的社会和文 化情境,其意图针对的也是这两个方面。
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四、文章线索
作用 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这是明线。如果有暗线,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引言人们常说,小村庄是一颗闪耀的明珠,散发着宁静、温馨的光芒。
小村庄是一片属于自然的净土,也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每个小村庄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在那里生活的人们也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经历和遭遇。
本文将带您走进一个小村庄,聆听那里的故事。
小村庄的起源与发展这个小村庄位于山谷中,四周环山,景色优美。
据传,这里最初是一片荒芜的山地,而后一位勇敢的农夫发现了这里的独特之处,他开始在这片土地上耕种,慢慢地被人们聚集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们来到这里定居,小村庄也逐渐形成。
村庄的人文特色这个小村庄的人文特色独具一格。
村庄里的人们以耕作和畜牧为生,他们勤劳、善良、淳朴。
每年的农忙季节,村庄里的人们会齐心协力地参与农产品的收获和储存工作,为村庄带来了丰饶的收成。
村庄还有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如编织、木雕等,这些手工艺传承至今,成为了村庄的一大特色。
村民的生活方式村庄里的人们过着简单而古朴的生活。
他们早起晚归,通过劳动来谋生。
每天早晨,村民们会一起聚集在村口,交流彼此的近况和工作安排。
每当夕阳西下,村民们会聚集在村庄中心的广场上唱歌跳舞,共度欢乐的时光。
村庄还有一些传统的节日和庆典,如春节、七夕等,人们在这些节日里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增进村民之间的感情。
村庄的故事这个小村庄也有着很多感人的故事。
在这个村庄里,有一个老奶奶,她养了一只受伤的小猫,并用心地照顾它。
小猫逐渐痊愈后,它成了村庄的守护者,帮助村民们抓住了许多损害庄稼的害虫,使村民们的收成更加丰富。
还有一次,村里突然发生了山火,村民们齐心协力地扑灭了火势,保护了村庄的安全。
这些故事都展现出了小村庄的团结和勇敢。
村庄的未来展望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小村庄也在不断变化。
现在,村庄里引入了一些现代科技,如太阳能发电等,提高了村庄的能源利用效率。
村庄的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如修建了更加宽敞的道路,改善了村民们的出行条件。
村庄里的小学也被重建,更好地教育了下一代。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词语盘点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词语盘点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
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
店铺在此整理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词语盘点,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词语盘点【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
【湛蓝】深蓝(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
【锋利】(工具、武器等)头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体。
【裸露】露出,没有遮盖。
【咆哮】野兽的吼声,这里形容河流的波涛声。
【清澈】(水)清而透明。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都有了。
形容非常齐全。
【近义词】清澈──明净湛蓝──深蓝锋利──锐利、犀利清新──清爽咆哮──怒吼各式各样──各种各样裸露──暴露【反义词】扩大──缩小减少──增加清澈──浑浊咆哮──低吟裸露──隐藏应有尽有──一无所有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炊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句子赏析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8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8篇】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8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篇一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齐读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二、感知全文:1、下面就让我们进入课文,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汇报主要内容。
板书:美丽卷走](设计意图:同过网上浏览课文,让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进入课文的情境。
)三、学习第4段:1. 那小村庄被洪水卷走时的情况怎样呢?轻声读第4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汇报3.哪句话写出了当时雨下得特别大?请你们再读读这段话,结合重点词语谈谈你的感受。
(1)指读自己画的句子: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a重点理解没喘气儿、五天五夜、才的意思。
b边理解边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过渡:谁还对其他句子有体会。
(2)可是,小村庄却被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3)(录像:洪水)咆哮的洪水来了你们快看(4)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段。
自己读、找人读、齐读。
4.这年的雨是很大,可是每年在我们这里也有过下大雨的现象,但是你有什么问题吗?(设计意图:通过找句子,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当时雨下得特别大,同时也交给学生一种理解课文的方法。
利用洪水的录像,让学生更身临其境的感受洪水的咆哮,为更好的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过渡:是呀,为什么会形成洪水,为什么洪水又无情的卷走了小村庄?请读二、三段,结合阅读提示看看能不能自己把问题解决。
四、学习2、3段1. 出示阅读提示:(1)默读2、3段(2)找一找小村庄消失的原因的句子,读一读。
(3)和小组交流感受2.汇报:谁把你找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的理解。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2)

小学高效学堂导学案(语文三年级下册)
班级课题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时第二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一、感知课文大意
齐读课文两遍,默读课文两遍。
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然后填空。
(常务组长应提示阅读姿势及注意事项,例如:请端书、读书有三到、默读有两到)
1.这儿原来是一个的小村庄;
2.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
小村庄的树木,裸露的土地;
3.一场大雨之后,小村庄。
二、合作探究
1.阅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早先时候小村庄是多么美丽。
(4号为大家朗读一遍,自己朗读一遍,讨论后再整理。
)
1.森林
美丽 2.河水
3.天空
4 空气
2.阅读第二、三、四自然段,思考并回答。
(1)小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号大声地为大家朗读一遍,自己默读一遍。
可以先在课本上画出来,讨论后整理。
)
A美丽的小村庄
B砍树
C 不断;不断。
D大雨后
(3)小村庄小时的原因是:人们过度地,使遭到极大的破坏。
3.默读第二、三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人们破坏树木、破坏环境的语句。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A.“拎”还可以换成等表示动作的词语。
作者用“拎”字表现了人们
心态和行为。
B.这句话中海油哪些词语也表现出了人们的这种心态?在这些词语下面标上记号。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两个“不断”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目标:
会认澈、咆、啸等9个生字,会写森、郁、葱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郁郁葱葱、清澈见底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体会意思深刻的句子,呼吁人们保护树林,爱护环境,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难点:
通过小村庄的变化明白保护树林,爱护环境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直接切题,质疑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名为《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起齐读课题。
2、读着读着,你有什么疑问?(小村庄发生了怎么样的故事?这是一个好问题,你真会提问。
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故事?你的问题很有价值。
)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带着这些疑问,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小村庄发生了怎么样的故事?
2、同学们都读得这么投入,相信生词新词都掌握得很好了,老师来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
第一组的词语,请一位同学站起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字正腔圆,平翘舌音都很准确地读出来了。
特别是森林,平舌音发得非常好)
森林河水天空空气
3、接下来是一组四字成语(你的声音很响亮,还读出了四字词语的节奏感。
清澈见底、清澈见底这两个成语读的特别好听,像他这样子,我们一起读读。
)
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渊清新甜润
4、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组词语中,边读边想,这两组词语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你的眼睛可真亮,一下子就发现了第一组是名词,第二组是形容词。
这是他们的不同之处。
)
5、那么他们之间的联系你们发现了吗?(是呀,这两组的词语是一一对应的,你们看,森林对郁郁葱葱,河水对清澈见底,天空对湛蓝深渊,空气对清新甜润。
)
6、下面男生读第一组,女生读第二组,一一对应起来读。
(合作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
师:字词光会读还不够,还要会写。
大屏幕上油几个难写的字,谁来说说要注意什么?(你观察的可真仔细,裸是衣字旁,不能漏掉一点;葱的下面是忽加一点)还有这个“黎”老师忍不住要提醒我们班小朋友了。
不仅比划比较多,而且容易写错,伸出手,跟着老师一起写。
【裸葱黎】
7、回到刚才的问题,小村庄发生了怎么样的故事?(你说的很详细,谁能在他的基础上说的再简单一点;这样就简单多了,像他这样子,我们一起说说:由于砍树,原本美丽的小村庄最后被洪水冲走了。
)
三、品读第一段,体会美丽的村庄
1、那么我们就先去领略一下村庄原来的面貌。
我们知道,村庄原来是非常美丽的。
【美丽】自由朗读第一段,谈谈那你从哪里体会到村庄的美丽。
也可以动笔把找到的的句子画下来。
(你找到的是这句话: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2、老师把这句话请到了屏幕上,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是呀,作者用这些优美的四字词语抓住了森林、河水、天空、空气的特点,表现出了这份美)
3、其实这句话在结构上也有个特别之处,你发现了吗?(最后一位男生来说,是呀,作者描写的方式一样,都是什么怎么样。
一致的语句结构,读起来朗朗上口。
)
4、同学们,这段描写不仅句式整齐,而且非常优美。
谁来读一读,读出节奏,读出美来。
(你把这些四字成语读重音来表达这份美;谁再来试试,你故意把语速放慢了,来表达这种美)
5、同学们,第一段中有一个词语“早先”说明什么?现在这个村庄还有没有呢?(是的,说明我们刚才提到的这些村庄美景已经不复存在。
)用课文中的话来说,就是“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四、寻找原因,研读第二、三自然段
1、为什么小村庄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234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并做上记号。
(同学们都很会读书,都让自己的思考留下了痕迹)
2、汇报汇报你们所找到的句子(你找到的是这句话: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锋利的斧头】
3、那么锋利的斧头和村庄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呢?(对,课文中的这句话就告诉我们了: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自由读读这句话,你从哪里懂得了什么?(你从“谁”“拎”读懂了人们在任意砍树。
)体会得很好。
之前我们碰到的“谁”是疑问词,这里谁是指代任何人。
而“拎”这个动作透出的随意又让我们看到了人们对砍树这回事毫不在意。
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句话。
4、这样随意地一棵一棵砍树的结果是什么?(是呀,原本满是郁郁葱葱森里的山坡居然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足可见人们砍得多没有限制。
一起读出这样的感情。
)
5、当山坡上出现裸露的土地时,人们停止砍树了吗?你又从哪里看出(一年年,一代代,上坡上的数目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
6、我们一起先来读读这句话。
读了以后,说说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你从两个不断认识到人们还在继续砍树。
抓住关键字理解句子,很好;你从省略号知道了破坏还在继续。
你真会读书,注意到注重精妙的标点)
7、面对这样的情况,你的心情怎么样?把你体会到的心情融入句子中读一读。
8、人们砍那么多的树,那它来做什么呢?
出示: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9、同学们,作者运用三个变成了,让树木成为房子、工具、家具,只是变成这些东西吗?(是呀,还可能有很多很多。
)
10、课后的时候,同学们仿照作者的写法,用上三个变成了,写写树木还变成了什么
11、同学们,砍伐树木让人们的生活应有尽有,可是,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这会带给小村庄怎么样的后果,我们下节课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