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语气知识讲解
播音主持朗读技巧——语气

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播音主持朗读技巧——语气语气,给人的感觉就是态度。
“你这是什么语气?”,说的就是态度。
播音主持朗读技巧中,关于语气,有专门的学习和训练。
语气,包含了个人内心对人、事、物的理解、看法和态度,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看法和态度决定了朗读可问的语气。
语气包括陈述语气、疑问语气、感叹语气和祈使语气。
在播音主持培训中,这些语气都有具体的训练方法。
(1)陈述语气,指客观叙述、描写、判断、说明特定事实的语气,如“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朗读陈述句时,可以运用平直调:全句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从头至尾,句调平直舒缓;气息运用上均匀、平稳;常用于叙述、说明和解释的语气,表示冷淡、迟疑、思索、严肃的感情。
(2)疑问语气包括:①询问语气,如“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②反诘语气,如“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③揣度语气,如“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朗读疑问句时,可以运用高升调:全句调子由低到高,在句末有明显的上扬,气息多呈短促状态;常用来表现惊讶、疑问、号召、命令、鼓动的语气。
(3)感叹语气是表示喜怒哀乐等强烈的感情,句末常用感叹号。
朗读感叹句时,可以运用曲折调;句调变化多样,或者前升后降(\),或者前降后升(/),或者两头低中间高(/\),或者两头高中间低,音波像“U”形;气息呈深浅、长短、缓急、粗细等复杂状态;常用于表示感叹、讽刺、愤怒、怀疑的语气,同样的感叹语气,因为表达的感情色彩不同,朗读的语气就不一样。
比如《凡卡》,朗读“多么快乐的日子呀!”就要用较快的语速和既强又高昂的语气,语调趋于上升,表示欢快的心情;朗读“要不,我就要死了!”表示悲痛、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哀惋的语句时,则要用较慢的语速和下降、低沉的语气,语调趋于下滑,表示沉痛悲悯的心情。
学生在播音主持培训中,老师会针对多样的感叹语气做指导训练。
(4)祈使语气是表示请求、命令或让某人做某事的语气,如“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朗读祈使句时,可以运用降抑调:由高至低,句末有明显下降;气息一般呈缓慢、深长的状态;多用于表示肯定、感叹、请求的语气。
播音主持创作基础教学大纲

播音主持创作基础教学大纲第一章播音主持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
1.1 播音主持的定义与概述
- 播音主持的概念与特点
- 播音主持的职责与要求
1.2 声音基础知识
- 音高与音色的认识与辨析
- 声音的音量与节奏掌控
1.3 发声与咬字训练
- 声带的使用与呼吸技巧
- 清晰准确地发声和咬字能力的培养
第二章播音主持的写作与编导技巧
2.1 文稿撰写技巧
- 文稿结构与内容要点
- 文字表达的准确与流畅
2.2 文稿语言的特点
- 语言简练明了,恰当得体
- 避免长句和生僻用词
2.3 编导技巧
- 脚本的编写与改编
- 节目的时长控制与内容组织
第三章播音主持的演绎与表达能力培养3.1 语言表达技巧
- 抑扬顿挫的运用
- 语调的掌控与情感的表达
3.2 身体语言与仪表
- 姿势与手势的运用
- 衣着与形象的搭配
3.3 情绪管理与情感交流
- 情绪的调控与应变能力
- 与听众的情感沟通与互动
第四章播音主持的实践与评估
4.1 模拟演练与实习
- 基础演练与模拟直播
- 实际电台、电视台实习经验分享
4.2 评估与反馈
- 音频/视频回放与点评
- 同行评议与自我评价
4.3 成果展示与总结
- 自己的录音/录像作品展示
- 主持能力的成长总结与规划
结语
通过本大纲的学习,广大学员将能够全面了解播音主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写作与编导的关键技术,培养自信的演绎与表达能力,为成为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也是一个持续学习和不断实践的过程,希望学员能够在不断探索中迈向更高的创作高度。
播音主持的发声技巧和注意事项

播音主持的发声技巧和注意事项什么是播音播音是通过传输设备利用电波进行传递的,所以要求播音发声,声音集中、均匀、对比适度,纯净度要求很高。
音高音强的变化,这个幅度不要过大,但是在其它声音背景当中应该具有比较强的穿透力。
播音语言信息覆盖密度大,受众的层次不同、收听收视的环境也各不相同,这样就要求播音发声吐字清晰准确,同时还要求圆润流畅。
由于播音员主持人的特殊身份,在节目中出现,对社会有一定影响,受众对他们的发声也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要求亲切自如,优美动听,感染力强,并且具有比较鲜明的特色。
播音发声是源于生活中口语的发声,但是绝不能等同于生活中口语的发声,它们是生活当中口语发声的规范、提炼和升华。
那么我们对播音发声的要求,我想可以归纳成这样几句话:准确规范,清晰流畅;圆润集中,朴实明朗;刚柔并济,虚实结合;色彩丰富,变化自如。
由于发声条件不同,每个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我们只能在自己发声条件的基础上发挥所长克服所短,逐步扩展自己的发声能力,找到自己最好的声音,用好自己的声音,由于每个人的发声器官都各不相同,那么在音高上就体现出每个人的音域范围的不同。
一般人的音域范围大约在一个半到两个八度之间,这叫自然音域。
生活中口语的音高变化它的幅度仅仅有自然音域底部的不到一个八度的范围,在我们的自然音域当中除去最高和最低的几个发的不自如的音之外,中间的一段我们叫它自如声区。
播音发声一般要求自如声区能够达到一个半八度以上为好,在自如声区范围内偏低的部分运用的最多,更要练扎实,如果自己的音域比较窄,最好也是在自己的自如声区偏低部分练扎实的基础上逐渐进行扩展,每个人的自然音域是由自己的发声器官的构造,特别是声带的形状、长短、薄厚所决定了的,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声音条件进行训练和使用,不要人为的拔高或者是压低,使喉部处于不自然状态,因为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将有损发声器官的健康。
我要讲的内容是播音发声,大体上准备分成这么几个部分:播音发声概说以及播音发声的特点,播音发声当中的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头部及共鸣的控制,还有声音的弹性和情声气的结合。
播音主持发声的技巧

播音主持发声的技巧很多同学说,自己声音就这样,做不到标准的发声,其实发声都是可以练出来的,只要掌握一些技巧,再加上平时多练习,就可以发的很标准。
给大家分析了以下几点技巧:一、播音的要求1.发音正确,吐字正确。
用标准的普通话读,不加字不少字。
2.语速适当,抓住特点,流利和谐,缓急结合。
3.语调生动,轻重适宜。
二、播音中换气1.停顿换气,语法停顿包括自然段落,标点符号,要显示条理分明。
2.重音,扩大音和延长音,可突出重点,从而表达自己的感情。
三、气息控制1.不同的用气方法,补气和换气根据不同的内容来变化。
2.补气的方法:偷气,抢气,就气。
边听边读边体会。
可用绕口令散文做练习。
3.口唇的紧张,要做口唇练习,比如舌头在口腔内360度大回旋十五次左右。
四、声音的魅力1.正确的呼吸才会有更美妙的声音,坐如钟,头背一线,双脚垂直,深呼吸时要深。
2.用心去读,让自己心情好,才能更融入到文章中,才会体现出真正的感情。
3.鼻音前后不分要练习:an en in un vn ang eng ing ong4.平翘舌一定要读准:zhi chi shi ri z c s对于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来说科学的发声显得异常重要,因为科学的发声能够保证发音器官的持久健康,同时从专业上讲也是为了做到声音的饱满圆润。
音色:发虚,小声小气的声音,有时在换气时带有一种明显的呼气声产生原因:虚声是一种故意破坏口腔共鸣的声音。
它的特点是气多、声少、字少。
声音发糠、松散无力。
这是由于声带过于松弛,声带的挡气量小,而且与口咽等共鸣腔配合不紧密,因而也就推不动气流,产生不了共鸣。
声带与气流失去了对抗作用,呼气的力量大,气息短浅,浪费很多。
声带的消耗要比正常的消耗大许多倍。
长期使用这种发声方法,声带的弹性会逐渐减弱。
这种声音的音域窄,即使努力去扩大音域效果也不会明显。
虚声是一种特殊发声和变化力度的技巧,只能服务于一定的作品内容的表达。
如盲目滥用,就会给人一种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感觉。
中国播音学重音、语气

第二十九章重音(287-293)《中国播音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张颂主编一什么是重音什么是重音呢语言是由各个句子组成的,句子又是由词和短语构成的,而词语在稿件中所占的分量有重要些的,又有次要些的。
其中,那些最能体现语句目的、最能表达思想感情的词或短语就是重音。
因此,我们给重音下的定义是:在播音中,那些根据语句目的、思想感情需要而给以强调的词或短语就叫重音。
二重音不同于词的轻重格式重音是对语句而言,是指句子中间根据内容和思想感情运动的需要所强调的词语。
它是针对语句目的而言的,语句目的不同,重音的强调也就不同。
例:“我去看电影。
”如果语句目的要回答“谁去”的问题,那么重音就放在“我”上。
语句目的是回答“做什么”的意思时,那么重音就应放在“看电影”上。
而语句目的是要说明“去还是不去”的时候,重音就应放在“去”上。
这就是语句重音。
但是,还要强调,语句重音虽然是指一句话的重点,但也不能孤立地只在一句话里确定。
因为在节目中,每一个句子都是系统中的一分子,尽管是语句重音也不能脱离开具体的上下文而独立存在。
词的轻重格式是指音节之间的音强比较,多数情况下词的轻重格式在语流中是不变的,即相对稳定,这是受语音规律限定的。
例如:“政府”是中重格式,而不能读成重中格式,这是约定俗成的。
可很多人在初学播音时往往把中重格式错读成重中格式,听起来似乎是重音问题,但实质上是词的“轻重格式”问题。
这样一来对语句重音的强调就起了很大的干扰作用。
三重音不等于重读顾名思义,“重读”就是加重声音朗读,它只是加重声音这一种表达方法。
而重音是有主有次的,那么,光从有主有次这一点来说,强调重音都用加重声音来处理也是矛盾的。
主要重音用加重声音来处理,次要重音也用加重声音来处理,就没有主次之分了。
再者,重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要求每个人强调的重音必须一致。
因为,播音重音是在语流中体现出来的。
所谓在语流中体现是指:在发声时,语音不是一个个孤立地发出,而是连续发出的。
播音主持——语气

语气语气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
一是具体的思想感情在语气中处支配地位,它是语气的灵魂。
二是语气要通过具体的声音形式来体现.三是语气以句子为单位,也就是语气是通过一个个句子展现它的不同风采或个性特征的。
语气的感情色彩语气的感情色彩,主要是指“语句所包含的是非和爱憎"。
是非是指态度方面的具体性质.比如:是赞扬、支持、亲切、活泼,还是批评、反对、严肃、郑重等等。
爱憎是指感情方面的具体性质。
比如是喜悦、热爱、焦急,还是悲伤、憎恨、冷漠等等.在把握具体语句的感情色彩时,应该做到准确贴切,丰富细腻.语气的分量语气的分量是指“在把握语气感情色彩的基础上,区分是非、爱憎的不同分寸的‘度'.强调语气的分量,就是要求我们掌握语气感情的分寸、火候,表达时不瘟不火,恰倒好处。
”语气的分量可以从两方面去把握:一是语气感情色彩本身的级差;一是外部相关因素影响下态度分寸方面的级差,二者融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语气的分量。
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将语气的分量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
语气的声音形式当我们把握了语气的思想感情后,就必须用一定的声音形式表现出来。
我们不能停留在内心体验这一阶段,而一定要找到恰当的方法来体现具体的思想感情,对其载体-—声音形式的构成要素进行具体分析。
感情色彩声音形式爱的感情气徐声柔:口腔宽松,气息深长。
憎的感情气足声硬:口腔紧窄,气息猛塞.悲的感情气沉声缓:口腔如负重,气息如尽竭。
喜的感情气满声高:口腔似千里轻舟,气息似不绝清流。
惧的感情气提声凝:口腔象冰封,气息象倒流。
欲的感情气多声放:口腔积极敞开,气息力求畅达。
急的感情气短声促:口腔似弓箭,飞剑流星;气息如穿梭.冷的感情气少声平:口腔松软,气息微弱。
怒的感情气粗声重:口腔如鼓,气息如椽.疑的感情气细声黏:口腔欲松还紧,气息欲连还断.有声语言的表达是动态的,一个个字,一句句话从我们的口中流淌出来就形成了不断起伏的语流.思想感情的不断运动是语流曲折性的内在力量,口腔、气息、声音的丰富变化是语流曲折变化的关键.语势练习波峰类:声音的发展态势是由低向高再向低行进。
播音主持吐字归音学习:选择语气的技巧

播音主持吐字归音学习:选择语气的技巧语气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它具有多姿多彩的复杂形态。
下面店铺了播音主持发声技巧之吐字归音训练,供你参考。
播音主持吐字归音学习选择语气的技巧:语气,即说话的口气。
它既存在于书面语言之中,更存在于口头语言之中。
在书面语言里,作者语气要通过读者的视觉引起思维才能感受,认识,体会。
而口语表达中的语气,将句式、语调、理性、词采、音色、立场、态度、个性、情感等融为一体,由朗诵者直接诉诸于听众的听觉,听众当即就可直观的感受到,因而,它对口语表达的效果产生直接的、立竿见影的影响。
语气之强弱、长短、清浊、粗细、宽窄、卑亢等变化,均能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
语气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它具有多姿多彩的复杂形态。
语气的多样性是语言本身丰富性的反映,也是语言能力强的一个表现。
语气不同,表情达意也就有不同。
其中尤其以声音和气息状态至为重要。
朗诵者必须通过声音和气息将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而不同的声音和气息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请看下表:气息声音给听众的感觉表达的思想感情气徐声柔温和的感觉爱的感情气促声硬挤压的感觉憎的感情气沉声缓迟滞的感觉悲的感情气满声高跳跃的感觉喜的感情气提声凝紧缩的感觉惧的感情气短声促紧迫的感觉急的感情气粗声重震动的感觉怒的感情气细声粘踌躇的感觉疑的感情气少声平沉着的感觉稳的感情气多声撇烦躁的感觉焦的感情可以主义说,有了恰当的语气,才能使朗诵者具有形象色彩、感情色彩、理性色彩、语体色彩、风格色彩;有了恰当的语气,才能增强语言的魅力,才能恰当的表达思想感情。
才能调动听众的情绪,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
语气是多种多样的,无论从表达主体和听众的关系来看,还是从表达主体的心境和思想感情来看,或者从表述内容和方式来看,它都是丰富多彩的,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不同,变化多端,气象万千。
在朗诵过程中,语气永远不会是单一的,常常出现几种语气交替出现或结伴而行的现象。
不过,在综合运用多种语气的过程中,还是有主次之分的,主要的感情色彩造成主要的语气色彩,即语气的基调。
第二讲 播音主持语言发声基本功

吐字归音训练方法
发音标准:准确 发音避免方言和 口音
气息控制:掌握 呼吸技巧保持气 息稳定
口腔控制:调整 口腔形状使声音 清晰、圆润
共鸣控制:利用 胸腔、口腔、鼻 腔等共鸣腔体使 声音更加饱满、 有力
呼吸问题及纠正方法
声音共鸣训练方法
胸腔共鸣:通过深呼吸使声音从胸腔发出增强声音的深度和厚度
口腔共鸣:通过口腔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使声音从口腔发出增强声音的 明亮度和清晰度
鼻腔共鸣:通过鼻腔的收缩和放松使声音从鼻腔发出增强声音的圆润 度和柔和度
头腔共鸣:通过头腔的收缩和放松使声音从头腔发出增强声音的穿透 力和立体感
吐字归音问题及纠正方法
吐字不清:发音不准确导致听众难以理解 归音不到位:发音不完整导致声音不圆润 纠正方法:加强发音训练提高发音准确性 纠正方法:注意归音确保发音完整圆润
语言创新: 根据节目 内容和听 众需求进 行语言创 新和个性 化表达
语言发声的原理
发音器官:包括声带、口腔、鼻腔、咽腔等
发音过程:气流通过声带振动产生声音经过口腔、鼻腔、咽腔等器官的调节形成不同的音 色和音调
发音技巧:包括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喉部控制等
发音效果:清晰、准确、流畅、富有表现力
呼吸控制技巧
腹式呼吸:通过腹部肌肉的收 缩和放松来控制呼吸
胸式呼吸:通过胸部肌肉的收 缩和放松来控制呼吸
呼吸节奏:保持稳定的呼吸节 奏避免呼吸急促或停顿
呼吸深度:深呼吸确保有足够 的氧气供应
口腔控制技巧
口腔打开:保 持口腔自然放 松避免紧张和
僵硬
舌头位置:舌 头自然平放在 口腔底部避免
影响发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气的声音形式
• 当我们把握了语气的思想感情后,就必须 用一定的声音形式表现出来。我们不能停 留在内心体验这一阶段,而一定要找到恰 当的方法来体现具体的思想感情,对其载 体——声音形式的构成要素进行具体分析。
• 声音形式包括气息、声音、口腔状态三方 面要素。这三方面多层次、多侧面的立体 变化及多重组合构成了丰富多彩,千变万 化的声音形式。
语气色彩与声音形式
• 不同的感情色彩需要通过不同的声音形式来表现,在两者之间是有一 定规律可寻的。张颂先生在《朗读学》中对表现不同感情色彩,气息、 声音、口腔状态的特点进行了如下概括:
• 感情色彩 声音形式 • 爱的感情 气徐声柔:口腔宽松,气息深长。 • 憎的感情 气足声硬:口腔紧窄,气息猛塞。 • 悲的感情 气沉声缓:口腔如负重,气息如尽竭。 • 喜的感情 气满声高:口腔似千里轻舟,气息似不绝清流。 • 惧的感情 气提声凝:口腔象冰封,气息象倒流。 • 欲的感情 气多声放:口腔积极敞开,气息力求畅达。 • 急的感情 气短声促:口腔似弓箭,飞剑流星;气息如穿梭。 • 冷的感情 气少声平:口腔松软,气息微弱。 • 怒的感情 气粗声重:口腔如鼓,气息如椽。 • 疑的感情 气细声黏:口腔欲松还紧,气息欲连还断。
具体的声音形式
• 所谓具体声音形式,不仅要强调声音的高 低、强弱、长短、还应该重视气息的多少, 深浅,气流速度,气息支撑力量的强弱, 在播音创作中语气不仅代表基调的落实, 也关系到停连重音和节奏的变化,它对稿 件的题材风格和播音风格都有重大影响。
语气的感情色彩与分量
• 语气中具体的思想感情包含两个方面: • 一是语气的感情色彩。 • 二是语气的分量。 • 它们是语气的灵魂
语气的感情色彩
• 语气的感情色彩,主要是指“语句所包含的是非 和爱憎”。
• 是非是指态度方面的具体性质。比如:是赞扬、 支持、亲切、活泼,还是批评、反对、严肃、郑 重等等。
• 爱憎是指感情方面的具体性质。比如是喜悦、热 爱、焦急,还是悲伤、憎恨、冷漠等等。
• 爱、憎、悲、喜、惧、欲、急、冷、怒、疑 • 在把握具体语句的感情色彩时,应该做到准确贴
播音主• 张颂先生在《播音创作基础》一书中指出: “语气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 声音形式。”这个解释揭示了播音语气的 内涵,突出了有声语言的特点,易于从有 声语言形式及其思想感情依据两个方面去 把握,对播音理论研究与实践来说,是科 学的、恰切的,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切,丰富细腻。 • “你可真是个好人啊”
语气的分量
• 语气的分量是指“在把握语气感情色彩的基础上,区分是 非、爱憎的不同分寸的‘度’。强调语气的分量,就是要
求我们掌握语气感情的分寸、火候,表达时“不温不火, 恰倒好处” 语气的分量可以从两方面去把握:一是语气
感情色彩本身的级差;一是外部相关因素影响下态度分寸 方面的级差,二者融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语气的分量。
• 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将语气的分量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
• 我再也不想见你 很生气 非常生气 特别生气
• 你真漂亮 很高兴 非常高兴 特别高兴
• 你怎么来了 喜宴上看到了非常不想看到的人
•
丧事中见到了非常想见的人
语气与语境的关系
• 我们在前面说过,语气是以具体的句子为 单位,应体现出“这一句”的个性色彩。 但对于孤立存在的句子来说,其语气必是 多样的,无法把握的。另外,不同的交流 对象、交流方式等对语气也会产生影响。 所以,我们在把握语气时,必须将语句置 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根据具体的语言环 境来把握语气。
如何认识和把握语气
•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语气 : 一是具体的思想感情在语气中处支配地位, 它是语气的灵魂。二是语气要通过具体的 声音形式来体现。三是语气以句子为单位, 也就是语气是通过一个个句子展现它的不 同风采或个性特征的。
具体的思想感情
• 所谓具体的思想感情,不是一个句子的问 题,而应该置于整个思想感情的运作状态 中,去具体把握,不能与全篇割裂开来, 由于语句本身不同,语言环境不同,每个 单个句子应呈现出具体色彩和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