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品教案 《捕蝶者》教案
捕蝶者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6、《捕蝶者》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鉴赏筱敏散文的文字精美,细腻;学习细节描写的手法,模仿细节描写手法进行写作实践。
(2)第二人称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1)自主探究,品味真切细腻有余味感情。
(2)鉴赏精彩段落,仿写一段突出细节描写抒情文字。
(3)结合实际,探讨“美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到底谁更重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众生平等,万物一体,人类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人应以敬畏生命、呵护生命的态度来面对自我与他者。
(3)教导学生尊重生命,引导他们擦出生命的火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探究本文的细节描写和第二人称作用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2、探讨“美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到底谁更重要?”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学生课外阅读《捕蝶者》这篇散文,并对这篇散文的某一方面特点(如主题、线索、情感、技巧、语言、作者简介等)作自主探究,各小组长负责检查组员的预习落实情况。
课前预习:任何一篇散文都要借助一定的人和事、通过一系列文学手段来传递作者的一种情感或理性的思考,本文中承载作者情思的载体什么?作者在其中的情感有无变化?请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用图表的形式简要述之。
定关键词――生命的美丽与残酷定所托物――情思载体:蝴蝶定所托物――外性内质:外性(象征)内质翅膀:七彩斑斓通身:光泽灿烂美丽精灵舞姿:优雅飘逸鳞片:鲜亮洁净美的象征定所言志――知人论世:作者介绍;他人解读定所言志――所言之志:为绝世之蝶突然失去生命而哀伤,对捕蝶者为了追求美、荣誉等外在价值而扼杀生命而愤激。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出你对敬业的蝴蝶专家猎杀蝴蝶制作标本这件事的感悟。
以下可供参考:1、对事物的过分关爱,可能会演变成一种永恒的伤害。
2、生命是永恒的,它不会由于死亡而终止。
3、对于成功,牺牲是不可避免的。
4、追求不一定要拥有,过分的追求有时会残害到生命。
5、生命是可敬、可畏的,这不单单是体现在人的身上的,植物动物的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
2019粤教版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6《捕蝶者》学案

6 捕蝶者注释:①采采:同“彩彩”;繁茂、鲜艳。
②芣苡:植物名,即车前子,种子和全草入药。
(“芣苡”古时本字是“不以”。
“不以”也是今字“胚胎”的本字。
“芣苡”即是“胚胎”。
见《闻一多全集》) ③薄言:都是语气助词,这里含有劝勉的语气。
④有:采取,指已采起来。
⑤掇:拾取。
⑥捋:顺着枝条把车前子抹下。
⑦袺:提起衣襟兜东西。
⑧襭:翻转衣襟插于腰带以兜东西。
译文:繁茂鲜艳的芣苡,采呀采呀采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采呀采呀采得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一片一片摘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一把一把捋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提起表襟兜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掖起衣襟兜回来。
赏析:“芣苡”(又作芣苢)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
表达了“生虽是艰难的事情,却总有许多快乐在这艰难之中”。
一、基础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C)A.赝.品/梦魇.滂.沱/磅.礴调.和/调.控B.贡.品/供.品贬谪./嫡.系忖度./度.量C.蹩.脚/别.扭怆.然/创.伤拒载./刊载.D.触.目/贬黜.沏.茶/堆砌.复辟./开辟.解析:C项,bié/biè,chuànɡ/chuānɡ,zài/zǎi;A项,yàn/yǎn,pānɡ/pánɡ,tiáo;B项,gònɡ,zhé/dí,duó/dù;D项,chù,qī/qì,bì/pì。
2.下列加点的词语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这家曾在1993年被《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十大餐厅之一的名店,是今天硕果仅存....的不接受预约定位....,要吃小笼包,都得一视..的名店,上自达官贵人(哪怕是总统),下至贩夫走卒同仁,乖乖排队,这也是台湾民主发展至今天,人人平等的一个写照..。
A.硕果仅存 B.定位C.贩夫走卒 D.写照解析:A项,硕果仅存:唯一留存下来的大果子。
7、捕蝶者-粤教版《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案

7、捕蝶者-粤教版《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能够:1.了解现代散文的特点和风格;2.理解《捕蝶者》中的寓意和思想;3.能够准确把握文中的词汇和语言表达;4.能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重点1.理解《捕蝶者》的主旨思想;2.掌握文中的重要词汇和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1.理解现代散文的非直观表达方式;2.分析《捕蝶者》中的象征手法。
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2.小组讨论;3.个人写作。
教学材料1.《中国现代散文选读》;2.课件。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让学生回忆什么是散文;2.引入本次课的主旨作品《捕蝶者》。
第二步:讲授散文特点和风格1.介绍现代散文的特点和风格,如:图像化、抒情、寓意象征等;2.通过《捕蝶者》这篇文章的阅读来具体展示现代散文的特点和风格。
第三步:阅读文章1.列出关键词汇:捕蝶者、捕捉、画面;2.让学生通读文章,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互相讨论彼此的理解和看法;3.带领全体学生深入分析文章。
第四步:理解文章思想1.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寓意,即“捕蝶”与“人生”之间的联系;2.解读文章所蕴含的哲理思想,即“静观”,即为其主旨心情。
第五步:分析文章的象征手法1.分析文章中的象征手法,如“习惯性捕鱼”、“夜枭”、“春鸽”等;2.解读这些象征意义,探究与主旨思想之间的关联。
第六步:学生写作1.引导学生以《捕蝶者》为题材,写一篇200-300字的作文,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对作品进行理解和感受的表达;2.需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和文章的结构。
第七步: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讲授的教学目标;2.总结学生在本节课上所学到的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现代散文的风格和特点,同时也能够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和领悟文章的思想和寓意。
同时,通过学生的写作作业,不仅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而且还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捕蝶者》教案

《捕蝶者》教案●教学目标:学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培养“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方法:学案制教学、小组讨论、导训结合●教学时数:一课时●课前预习题一、熟读课文,理清文字障碍(音、字、词);二、分析结构,理清思路。
三、赏析语言特色,探讨主题:1、你认同捕蝶者的行为吗?2、第9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何作用?3、本文用第二人称来写有何妙处?4、文章后面引入那位“远方的诗人”有何作用?5、归纳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一、讨论导入1.讨论:自然界有许多蝴蝶非常漂亮,有些人为了留住蝴蝶的漂亮形象,捕杀蝴蝶并将之制成标本。
你同意捕蝶者这样的做法吗?2.导入:多数同学不同意捕蝶者这样的做法。
我们广东有一位女作家,她也强烈反对捕蝶者的这些行为。
那么,她反对的理由又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她写的文章《捕蝶者》。
3.作者简介:筱敏,1955年生于广州,1969年初中肄业当工人,在一个小山坳里的通讯站中工作了十二年。
面对缄默的星空和呼啸的松涛,她开始在值班日志的背面写诗。
1983年筱敏调入广东作协文学院工作,主要从事诗歌与散文创作。
主要作品有:诗集《米色花》、《瓶中船》,散文集《喑哑群山》、《理想的荒凉》、《悠闲的意义》、《女神之名》、《风中行走》、《成人礼》等,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历史、革命、自由、民主、知识分子、家庭和女性等各方面。
二、理清文字障碍(学生完成,补充)词语镊(niè)子蛱(jiá)蝶喙(huì) 昏厥(jué)凌虐(nuè)虔(qián)诚孑(jié)然词解:凌虐:欺侮;侮辱。
孑然:形容孤独。
三、研讨课文(一)分析结构,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9):细腻描写了捕蝶者对专业的痴迷与热爱第二部分(10-24):详细描绘了捕蝶者捕杀惊世之蝶的过程,并提出诘问。
第三部分(25-27):引入了一位远方的诗人,对捕蝶者的行为进行反讽。
捕蝶者MicrosoftWord文档

《捕蝶者》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体会语言背后的哲理,把握思想主题,领会文章第二人称的妙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来领悟文字的感情,通过互动合作学习探究文章的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众生平等、万物一体、人类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同时,应以敬畏生命、呵护生命的态度来面对自我与他人。
重点:品悟语言难点:理解内涵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你知道哪些关于蝶的成语、诗句、典故传说吗?招蜂引蝶蝶飞凤舞作茧自缚破茧而出庄周梦蝶梁祝化蝶“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还有杜甫诗句:黄四娘家花满溪,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恋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展示蝴蝶的图片)在人们眼里,蝴蝶象征着美丽、自由,但蝴蝶的美丽也引来杀身之祸,凶手是谁?(捕蝶者)他们为了留住蝴蝶的美丽形象,捕杀蝴蝶并将之制成标本。
女作家筱敏写了一篇文章来表达她对这一行为的看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作者简介筱敏,1955年生于广州,1969年初中肄业当工人,在一个小山坳的通讯站工作了十二年。
面对缄默的星空和呼啸的松涛,她开始在值班日志的背面写诗。
1983年调入广东作协文学院工作。
主要是从事诗歌和散文创作。
主要的作品有:诗集《米色花》《瓶中般》,散文集《暗哑群山》《理想的荒凉》《悠闲的意义》《女神之名》《风中行走》等。
三、注音镊(niè)子蛱(jiá)蝶喙(huì) 虔(qián)诚孑(jié)然四、整体感知1、结合你对课文的初步阅读,请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文中的捕蝶者是一位敬业的蝴蝶研究专家,一位美的狂热追求者。
为了保存这绝世之蝶的美,他不惜一切代价,将这种蝶捕捉后制成了被世界所瞩目的珍贵的标本,“美”留下了,他成功了。
然而蝴蝶却失去了那鲜活的生命。
2、结合你对课文的诵读及分析,请梳理课文的结构第一部分(从开头到42页“更美丽的”):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捕蝶者对专业的痴迷与热爱。
7、捕蝶者-粤教版《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案

7、捕蝶者-粤教版《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现代散文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掌握《捕蝶者》这一篇文章的主题、结构和精神内涵;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分析本节课所选文段为《捕蝶者》,是出自石黑一雄的散文集《生之欢乐》中的一篇文章。
石黑一雄是现代日本著名的散文家、小说家和诗人,被誉为“散文王国的宰相”。
2. 教学重难点1.了解文化意蕴,把握“捕蝶者”形象的象征意义;2.掌握文章的篇章结构,发现文章的文学性;3.运用现代修辞手法分析文章的词语和语句用意。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答式探究教学法”和“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先进行案例解读,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带领学生一起理解文章的主题和精神内涵。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2.学生预习教材,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 课堂探究1.问:文章的题目是什么?为什么要以“捕蝶者”为主题?答:捕蝶者是一种充满了生命力的昆虫,在蝴蝶季节中来来去去地飞舞,而文章中的“捕蝶者”则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代表着人类对自然的掌控和对美的追求。
2.问:文中描述的花园和捕蝶者有什么象征意义?答:花园是一种对大自然的模拟和表现,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和生命力的体现;而捕蝶者则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掌控和对生命的利用,代表着人类对美的占有和欣赏。
3.问: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答:文章的主题是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表现在对花园和捕蝶者的描绘上,强调了生命的永恒和美的可贵。
4.问:文章的篇章结构是怎样的?哪些地方有文学性?答:文章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描绘了花园和蝴蝶的美丽,后半部分介绍了捕蝶者的经历和心情。
整篇文章的文学性体现在紧凑的结构和鲜明的意象上。
5.问:文章中采用了哪些现代修辞手法?答:文章中采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现代修辞手法,配合着作者优美的叙述,表达了对生命和美的深深敬仰。
捕蝶者教案设计 (2)

《捕蝶者》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1、体会作者貌似平淡的语言背后的哲理,把握本文的深层意蕴。
2、品读领会文章第二人称的妙处。
【过程与方法】1、自主探究,品味真切细腻有余味的感情。
2、设置情境,品味语言,探讨“美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到底谁更重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众生平等、万物一体、人类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2、人应以敬畏生命、呵护生命的态度来面对自我与他人。
【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习通过研读细节,品味重点语段(抒情性,议论性)来阅读哲理性散文的方式。
一、导入展示:蝴蝶图片师:请背诵李商隐的《锦瑟》生:(齐诵)“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师:庄生是一位梦蝶者,他梦蝶,是天人的合一;今天,我们还将见识一位梦蝶者,他因为“迷蝴蝶”而梦蝶,不仅梦,还去捉,是位捕蝶者(板书课题,打出多媒体蝴蝶图)二、研读文本,品味感情《捕蝶者》改成《捕蝶记》不好吗?明确:《捕蝶者》重在人,《捕蝶记》重在事情的过程,而作者是重在对人的评判。
师:很好。
但是,本文没有事情的过程吗?师:这个过程可以看成一些怎样的片段?下面请一位同学结合自己的预习,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的看法。
明确:可以看成:捕蝶准备——捕蝶经过——制作标本这位捕蝶者有什么特点。
明确:他是一位很专业的专家(动作娴熟,专业知识丰富),热爱自己的工作,追求完美……<一>设置情景,捕捉细节,体味感情师:捕蝶者捕捉一只蝴蝶就是对一个生命的杀害,但这样一个专业的捕蝶者他未必会认为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或许它所追求的东西在他心中会更重要。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活动,和作者一起探讨一下捕蝶者的这种行为。
虚拟情景:在画面中出现了一个捕蝶专家入狱的情景,科学家坐在了被告席上,原告是爱蝶保护会,罪名是滥杀蝴蝶,唯一的证物是筱敏的《捕蝶者》。
请同学们分成原告、被告两方,对捕蝶者开庭审理,老师来做法官。
明确:原告的观点:1、捕蝶者残忍地杀害蝴蝶,根本不理会蝴蝶的感受。
捕蝴蝶教案优质6篇

捕蝴蝶教案优质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报告大全、演讲致辞、条据书信、心得体会、党团资料、读后感、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report encyclopedia, speeches, articles and letter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fter reading,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捕蝴蝶教案优质6篇老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提升我们教学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如何制定教案,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捕蝴蝶教案优质6篇,供大家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捕蝶者》教案
教学过程:
一、讨论引入
1.讨论:自然界有许多蝴蝶非常漂亮,有些人为了留住蝴蝶的漂亮形象,捕杀蝴蝶并将之制成标本。
你同意捕蝶者这样的做法吗?为什么?
2.引入:多数同学不同意捕蝶者这样的做法。
我们省里有一位女作家,她也强烈反对捕蝶者的这些行为。
那么,她反对的理由又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她写的文章《捕蝶者》。
3.作者简介。
筱敏,1955年生于广州,1969年初中肄业当工人,在一个小山坳里的通讯站中工作了十二年。
面对缄默的星空和呼啸的松涛,她开始在值班日志的背面写诗。
1983年筱敏调入广东作协文学院工作,主要从事诗歌与散文创作。
主要作品有:诗集《米色花》、《瓶中船》,散文集《喑哑群山》、《理想的荒凉》、《悠闲的意义》、《女神之名》、《风中行走》、《成人礼》等,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历史、革命、自由、民主、知识分子、家庭和女性等各方面。
在实行了市场经济和消费文化盛行的现实社会中,生活于其中的知识分子正逐鹿中原,凭其纵横肆意的才情在各大媒体上嬉笑怒骂,以博得一时的眼球效应。
相形之下,筱敏是孤独的,她离群独居,有那么一点不合时宜。
她安静地写作并坚守着精神散文的那么一块宁谧的净土。
说不定,一不小心就会被人看做矜持清高。
然而,是否合乎时宜不过是人为的划分,游离于喧闹之外,筱敏倔强地举着理想的烛光独行。
林贤治称筱敏为“精神贵族”。
在这个喧哗与骚动的社会中,“贵族”其实并不容易生存,也正因为如此,筱敏这些纯粹的文字才值得我们读一读。
二、词语:镊(niè)子蛱(jiá)蝶喙(huì) 昏厥凌虐虔(qián)诚孑(jié)然
词解:凌虐:欺侮;侮辱。
孑然:形容孤独。
三、课文研讨
(一)梳理课文的层次,写出段意。
——第一部分细腻描写了捕蝶者对专业的痴迷与热爱
捕蝶者对于蝴蝶的美,具有惊人的鉴赏力和敏锐的发现美的触角。
在捕蝶的手段上,他也是一个高超的能手,达到了鬼斧神工的境界。
捕蝶者的出场,代表了一种追逐美与荣誉的价值的诞生。
第二部分,详细描绘了捕蝶者捕杀惊世之蝶的过程,并提出诘问。
作者运用大量的细节描述,详细描绘了捕蝶者在发现了惊世之蝶后,如何进行细致的捕条的过程。
貌似从容平静的笔触,淡淡道出了捕蝶者在猎杀蝴蝶过程中的那种满足和自得的心绪。
然而就在波澜不惊的描述中,从中偶然跳出的诘问与议论,则包孕了作者对捕蝶者残忍的谴责,也引动了读者进一步的思考:美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到底谁更重要?
第三部分,引入了一位远方的诗人,对捕蝶者的行为进行反讽。
筱敏在此开始了哲性的抒情,她以抒情的笔调引入了一位远方的诗人,将他作为生命的代言人,与捕蝶者进行了一场尖锐的思想对诘: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成为一个珍稀标本名扬世界,还是默默耗损掉美丽终老山林?然而,在捕蝶者被荣誉、美所迷惑的狂热中,作为强势的他最终成了这场对话的胜利者,事实的存在无法更改,美终究失去了生命,而成为价值连城的标本。
在这部分的文手中,筱敏痛彻心扉的哀伤不时漫过精致的文字表面,扬起了愤激的思想火花。
(二)思想主题:
1、你认同捕蝶者的行为吗?解答文后练习一
——生命是无价的,不管利用什么借口,哪怕是打着“美”的旗号,也没有权利以牺牲生命的代价去获取。
众生平等,万物有灵,人作为世界的一分子,应该以一种敬畏生命、呵护生命的态度来面对自我与他者。
在追求美和扼杀生命的悖论中,请独立思考生命与美的意义。
2、主题归纳:
——作者详细描绘了捕蝶者捕杀蝴蝶尤其是惊世之蝶的过程,并提出诘问与反讽,既表达了对绝世之蝶遽然失去生命的哀悼,也表达了对捕蝶者为了追求美、荣誉等外在价值而扼杀生命的愤激,强烈地提出了美的价值与生命的价值孰轻孰重的命题,引起我们的深思。
3、本文用第二人称来写有何妙处?回答文后练习三。
——人称的变化对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具有特定的影响。
作者用第二人称写作,这样既以客观的眼光来看待捕蝶者的所作所为,同时又能深入披露捕蝶者的内心世界,展现其思想情感。
如果将“你”换成“我”,那么就很难以一种客观批判的眼光来表述捕蝶者的思想行为。
筱敏的《捕蝶者》是以第二人称的写作方式,向捕蝶者“你”讲述过程,诘问生死。
在筱敏精致、哀婉的文字流中,既有对绝世之蝶遽然失去生命的哀悼,也有对捕蝶者为了追求美、荣誉等外在价值而扼杀生命的愤激,美的价值与生命的价值孰轻孰重,成了文中互为辩驳的命题。
4、《捕蝶者》不啻是一则抒情与哲性相交融的寓言,它不仅以敏感的文字呈现了美、声誉、价值与生命之间的悖论,而且对现实人生诸多表象对本质的漠然杀戮表示了激烈的反抗。
你能否从现实社会生活中举出这样的例子来。
(三)艺术特点
1、描写细致入微。
(文后练习2)
细腻的细节描写是本文在表述上的一个重要特征,请从文章中寻觅并摘抄相关细节描写的句子,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深切感受细节描写对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力量。
比如:隔着纱网。
你清楚地看到你的猎物的处境,清楚地辨别出它们的价值。
你一手轻提网底,小心翼翼取出那只眼蝶或蛱蝶,将它两翅朝后并拢,像它停在叶间歇息时的样子,然后用手指在其胸肌上轻轻一捏,非常之轻,然而必须是致命的,你要保持它外观的完整。
你感觉到那里有不可挽回的破裂声,这声音除你与它之外,连片刻之前与它双飞双栖的情侣也不能听见。
你用质地柔软光滑的三角纸袋把它装好,这是常识,每一只并拢了双翼不动的蝶大体都是三角形的,然而有一些蝶你不这样处理,你不要那胸节间的破裂声,你要一个更完整的标本,于是,你并拢了它的双翼之后,轻轻往它的腹部注射一丁点儿酒精。
它在你手中战栗了一下,是挣扎吧?世界总是遍布着挣扎的,古往今来莫不如此,你将它感受为愉悦就可以了,因为你此时心境实在是愉悦的。
它很快就不动了,杀死一只大尾凤蝶只需要0.5毫升酒精。
或者你往那柔软的胸腹内注射的是一丁点儿福尔马林,为了保持它活着时的柔软。
柔软总是比僵硬更愉悦,更美丽的。
2、文字精致结实。
(文后练习4)
本题的重点在于体会其文字背后的哲理,把握本文的深层意蕴。
答案是主观性的,开放性比较强,可以让学生朗读他所认为精彩的语句,并联系实际谈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