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生产质量控制计划

合集下载

铸造质量控制

铸造质量控制

铸造质量控制铸造是一种重要的创造工艺,用于生产各种金属和非金属制品。

在铸造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可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本文将介绍铸造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

一、原材料控制1.1 原材料选择:选择适合铸造工艺的原材料,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1.2 原材料检测: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确保其化学成份和物理性能符合标准。

1.3 原材料存储:妥善存储原材料,防止受潮、氧化等影响。

二、工艺控制2.1 模具设计:设计合理的模具结构,保证产品的形状和尺寸准确。

2.2 浇注工艺:控制浇注温度、速度和压力,确保铸件充填完整。

2.3 固化工艺:控制固化温度和时间,保证铸件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三、设备控制3.1 设备维护:定期对铸造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3.2 设备调试:在生产前对设备进行调试,保证其工作稳定。

3.3 设备更新:及时更新老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工艺参数控制4.1 温度控制:控制熔炼温度和浇注温度,确保金属液体的质量。

4.2 时间控制:严格控制各个工艺环节的时间,避免过早或者过晚的操作。

4.3 压力控制:根据产品要求控制浇注压力,确保铸件的密度和强度。

五、质量检验控制5.1 外观检验:对铸件的表面质量进行检查,包括气孔、裂纹等缺陷。

5.2 尺寸检验:测量铸件的尺寸和几何形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5.3 化学成份检验:对铸件的化学成份进行分析,确保符合标准。

综上所述,铸造质量控制是确保铸件质量的关键环节,需要在原材料、工艺、设备、工艺参数和质量检验等方面进行全面控制。

惟独做好质量控制,才干生产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优质铸件。

铸件质量控制计划

铸件质量控制计划

铸件质量控制计划一、背景介绍铸件是制造业中常见的一种零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铸件的质量,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铸件质量控制计划至关重要。

二、质量控制目标1. 提高铸件的成品率:通过合理的工艺控制和质量检测手段,减少次品率,提高铸件的成品率。

2. 保证铸件的尺寸精度:严格控制铸件的尺寸偏差,确保铸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3. 提高铸件的材质性能:通过对原材料的选择和熔炼工艺的控制,提高铸件的材质性能,确保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4.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提高工艺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质量控制措施1. 原材料控制:a. 严格选择合格的原材料供应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

b. 对每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

c. 建立原材料质量档案,对原材料的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和追溯。

2. 工艺控制:a. 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包括砂型制备、熔炼、浇注、冷却等各个环节。

b. 对每个工艺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每个环节的操作符合标准要求。

c. 建立工艺参数记录表,对每次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记录和分析。

3. 设备控制:a. 对铸造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b. 对设备进行校准,保证设备的测量精度。

c. 建立设备使用记录,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

4. 检测控制:a. 制定全面的检测方案,包括外观检测、尺寸检测、材质性能检测等。

b. 对每批铸件进行全面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c. 建立检测记录,对每次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5. 不良品处理:a. 对发现的不良铸件进行分类和记录,分析不良原因。

b. 制定不良品处理方案,包括返修、报废等措施。

c. 定期对不良品处理情况进行评估和改进。

四、质量控制计划执行1. 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计划,包括质量控制目标、控制措施、执行责任人等。

2. 将质量控制计划下发到各个相关部门,并进行培训和宣贯。

铸件质量控制计划

铸件质量控制计划

铸件质量控制计划一、背景介绍铸件是一种常见的创造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铸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铸件质量控制计划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质量目标1. 提高铸件的成品率,降低次品率;2. 确保铸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符合要求;3. 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

三、质量控制流程1. 原材料控制1.1 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商符合质量要求,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单;1.2 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入库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化学成份分析、金相组织检查等;1.3 对不合格原材料进行退货或者重新加工处理。

2. 铸造工艺控制2.1 制定详细的铸造工艺流程,包括熔炼、浇注、凝固等环节;2.2 对熔炼炉温度、浇注温度、冷却时间等参数进行严格控制;2.3 对铸件的壁厚、孔洞、缩孔等缺陷进行检测和控制。

3. 热处理控制3.1 制定合理的热处理工艺流程,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率等;3.2 对热处理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温度和时间的准确性;3.3 对热处理后的铸件进行硬度测试、金相组织观察等检验。

4. 机械加工控制4.1 制定详细的加工工艺流程,包括铣削、钻孔、车削等操作;4.2 对加工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4.3 对加工件进行尺寸测量和表面质量检查,确保符合要求。

5. 检验控制5.1 制定全面的检验计划,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力学性能测试等;5.2 对检验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准确可靠;5.3 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类和处理,追溯问题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四、质量控制指标1. 铸件成品率:目标为95%以上;2. 铸件次品率:目标为5%以下;3. 尺寸精度:符合产品图纸要求;4. 表面质量:无裂纹、气孔等缺陷;5. 力学性能: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五、质量控制记录1. 原材料检验记录,包括供应商信息、检验结果等;2. 铸造工艺参数记录,包括熔炼温度、浇注温度、冷却时间等;3. 铸件缺陷记录,包括壁厚、孔洞、缩孔等情况;4. 热处理工艺参数记录,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率等;5. 热处理后铸件的硬度测试记录;6. 机械加工工艺参数记录,包括铣削、钻孔、车削等操作;7. 加工件尺寸测量和表面质量检查记录;8. 检验结果记录,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力学性能测试等;9. 不合格品处理记录,包括分类、原因分析和纠正措施。

铸件质量控制计划

铸件质量控制计划

铸件质量控制计划引言概述:铸件质量控制计划是指在铸造过程中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旨在确保铸件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计划,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铸件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市场竞争力。

一、原材料控制1.1 选择优质原材料:选择适合铸造工艺的原材料,保证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1.2 严格把关供应商: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和审核,确保原材料质量可靠。

1.3 进行原材料检验:对每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检测其外观、尺寸、化学成分等指标,确保原材料符合标准。

二、模具设计控制2.1 合理设计模具结构:根据铸件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合理设计模具结构,确保铸件成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2 优化模具材料选择:选择耐磨、耐热、耐腐蚀的模具材料,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铸件表面质量。

2.3 进行模具试制和调试:在正式生产前进行模具试制和调试,确保模具的精度和稳定性,减少因模具问题导致的废品率。

三、铸造工艺控制3.1 严格控制浇注温度:根据铸件材料和结构要求,控制浇注温度,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铸件缺陷。

3.2 控制浇注速度和压力:合理控制浇注速度和压力,确保铸件充型充实,避免气孔和夹杂等缺陷。

3.3 采取适当的冷却措施:在铸造结束后,采取合适的冷却措施,避免因快速冷却或过慢冷却导致铸件内部应力过大。

四、热处理控制4.1 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根据铸件的材料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合的热处理工艺,提高铸件的强度和硬度。

4.2 严格控制热处理参数:在热处理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时间和冷却速度等参数,确保热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4.3 进行热处理质量检验:对热处理后的铸件进行硬度测试、金相分析等检验,确保热处理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五、表面处理控制5.1 选择适合的表面处理方法:根据铸件的用途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方法,提高铸件的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5.2 严格控制表面处理工艺:在表面处理过程中,严格控制处理时间、温度和液体浓度等参数,确保表面处理效果均匀一致。

铸造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

铸造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

铸造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铸造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1. 原料质量控制1.1 检查原料的组成和质量证书1.2 对原料进行化学分析和物理性能测试 1.3 检查原料的外观和尺寸是否符合要求1.4 对原料的储存条件进行检查和记录2. 模具制造控制2.1 检查模具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2.2 对模具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和测试2.3 对模具制造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2.4 对模具的尺寸和精度进行检验和记录3. 熔炼和浇注控制3.1 监测熔炼炉温度和渣化情况3.2 检查熔炼过程中的化学成分3.3 检查熔炼中金属液体的温度和凝固情况3.4 对铸件的浇注过程进行监控和记录4. 铸造件外观和尺寸控制4.1 对铸件外观进行目测和检验4.2 使用光谱仪和显微镜对铸件进行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的分析4.3 使用激光扫描仪等设备对铸件的尺寸进行测量和记录4.4 对铸件进行外观和尺寸的合格判定5. 热处理控制5.1 对铸件进行退火、正火、淬火等热处理工艺的控制5.2 监测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5.3 对热处理后的铸件进行硬度测试和金相分析5.4 对热处理后的铸件进行尺寸和外观的检验和记录6. 特殊工艺控制6.1 对特殊工艺参数进行监控和调整6.2 对特殊工艺工序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6.3 对特殊工艺产品的性能进行测试和验证附件:1. 铸造原料的质量证书样本2. 模具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范本3. 铸造工艺流程图4. 铸造件外观和尺寸检验记录表5. 热处理工艺参数记录表6. 特殊工艺工序质量检查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质量证书:指由生产厂商或供应商提供的证明原料质量合格的文件。

2. 模具设计图纸:指铸造过程中用于指导模具制造的图纸和规范要求。

3. 化学成分:指铸件材料中各元素的含量。

4. 光谱仪:用于分析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的仪器。

5. 显微镜:用于观察和分析铸件的微观结构和缺陷的仪器。

6. 激光扫描仪:用于测量和记录铸件尺寸的仪器。

7. 退火:指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方式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工艺。

铸件质量控制计划

铸件质量控制计划

铸件质量控制计划一、引言铸件是创造行业中常见的零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铸件的质量符合要求,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全面的质量控制计划。

本文将详细介绍铸件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过程和内容。

二、质量控制目标1. 提高铸件的外观质量:包括铸件表面的光洁度、无气孔、无夹杂物等。

2. 提高铸件的尺寸精度:确保铸件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 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包括铸件的强度、韧性等力学性能指标。

4. 提高铸件的化学成份:确保铸件的化学成份符合要求。

三、质量控制方法1. 原材料检验:对铸件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 模具设计和创造:根据产品的要求,设计和创造适合的模具,确保模具的精度和质量。

3. 铸造工艺控制:控制铸造温度、浇注速度、冷却时间等工艺参数,确保铸件的质量。

4. 机械加工控制:对铸件进行机械加工时,控制加工参数,确保铸件的尺寸精度。

5. 热处理控制:根据产品要求,对铸件进行适当的热处理,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

6. 检测与测试:使用适当的检测和测试方法,对铸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铸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四、质量控制流程1. 原材料检验流程:a. 对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检查是否有明显的缺陷。

b. 进行化学成份分析,确保原材料的化学成份符合要求。

c. 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包括硬度、抗拉强度等指标的测试。

2. 模具设计和创造流程:a. 根据产品要求,设计模具的结构和尺寸。

b. 创造模具,并进行精度检验,确保模具的精度符合要求。

3. 铸造工艺控制流程:a. 设定铸造温度、浇注速度、冷却时间等工艺参数。

b. 进行铸造过程监控,记录关键参数,确保铸件的质量。

4. 机械加工控制流程:a. 设定机械加工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等。

b. 进行机械加工过程监控,记录加工参数和尺寸精度。

5. 热处理控制流程:a. 根据产品要求,选择适当的热处理工艺。

b. 进行热处理过程监控,确保铸件的力学性能符合要求。

铸造质量控制

铸造质量控制

铸造质量控制一、引言铸造是一种常见的创造工艺,用于生产各种金属制品,如汽车零部件、机械零件等。

在铸造过程中,质量控制是确保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详细介绍铸造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包括质量控制的目标、方法、流程和指标等。

二、质量控制目标铸造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客户的需求。

具体目标如下:1. 减少铸造缺陷:通过控制铸造工艺参数,减少缺陷的产生,如气孔、夹杂物等。

2. 提高产品性能:通过优化合金成份和热处理工艺,提高产品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3. 降低成本: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减少废品率,降低生产成本。

4.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时间。

三、质量控制方法铸造质量控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1. 检验原材料:对铸造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包括金属合金、砂型材料等。

2. 控制工艺参数:对铸造工艺参数进行监控和调整,确保铸件的凝固过程和冷却过程符合要求。

包括浇注温度、浇注速度、冷却时间等。

3. 检测铸件缺陷:使用无损检测技术,如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对铸件进行缺陷检测,及时发现和修复缺陷。

4. 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对铸件进行拉伸、弯曲等力学性能测试,确保产品的力学性能符合要求。

5. 进行化学成份分析:对铸件进行化学成份分析,确保合金成份符合要求。

6. 进行金相组织分析:对铸件进行金相组织分析,了解铸件的组织结构和缺陷情况。

四、质量控制流程铸造质量控制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 设计铸造工艺:根据产品要求和材料特性,设计合适的铸造工艺,包括模具设计、浇注系统设计等。

2. 检验原材料:对铸造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3. 控制工艺参数:根据设计要求,控制铸造工艺参数,如浇注温度、浇注速度等。

4. 监控铸造过程:通过实时监控铸造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参数,确保铸造过程的稳定性。

5. 进行缺陷检测:对铸件进行缺陷检测,如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发现并修复缺陷。

铸件质量控制计划

铸件质量控制计划

铸件质量控制计划一、引言铸件质量控制计划是为了确保铸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以满足客户的要求和产品标准。

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铸件质量控制计划的内容和步骤,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控制活动、质量控制方法和质量控制人员的职责等。

二、质量目标1. 提高铸件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2. 减少铸件生产过程中的缺陷率。

3. 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4. 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质量控制活动1. 原材料采购控制-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可控。

- 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包括化学成份、物理性能等。

- 建立原材料质量档案,记录每批次原材料的检验结果。

2. 铸造过程控制- 制定详细的铸造工艺流程,包括熔炼、浇注、冷却等环节。

- 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温度、时间、压力等参数的监控。

- 定期对铸造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3. 检验和测试控制- 制定详细的检验和测试方案,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力学性能测试等。

- 对每批次铸件进行全面的检验和测试,确保其符合产品标准和客户要求。

- 建立检验和测试记录,保留至少五年的时间。

4. 缺陷分析和改进控制- 对铸件生产过程中的缺陷进行分析,找出根本原因。

- 制定改进措施,防止类似缺陷再次发生。

- 定期评估改进效果,对改进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质量控制方法1. 统计过程控制(SPC)- 通过采集和分析数据,监控铸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及时发现和纠正异常。

- 利用控制图和过程能力指数等工具,评估铸件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能力。

2. 全面质量管理(TQM)- 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将质量控制融入到整个铸件生产过程中。

-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政策、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等。

- 实施质量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3. 5S管理- 实施5S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质。

- 维护铸件生产现场的整洁和有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 项 原材料
入场
控制特性 铸造用生铁
硅铁
标准/规 范/公差 铸造原辅助
材料
Z18 C≧ 3.3%,Si S≦0.06%
72%-76%
主控参数
检验 表
铸 造
锰铁 孕育剂 废钢
型砂、芯砂 膨润土 镁粉
混砂
造型
控制
60%-65%
程序
进货检验 作业指导书
粒度:3-8mm
含碳量0.7%以 下,不得严重 锈蚀,高锰钢 /不锈钢(含 铬/ )
实验室报告
1次/批
依据供方合格证 1次/批
连续 连续
依据供方合格证 1次/批 连续
根据手感
依据供方合格证 1次/批 连续
用手检查
取型、次 连续 根据实际情况
造型、次 连续 扣厢、次 连续
根据生产情况
根据使用
芯、件 连续
型砂混碾 评定后确定使用或
记录卡
重混
打芯
制芯作业指导书 芯表面光滑,平整无缺肉,多肉无浮砂
禁止使用 硅砂粒度: 70-140目
钠基
低硫,粒度: 200目;发热 量5000卡
面砂:新砂 100%;镁粉加 入量1.5-5%; 混砂作业指导书 膨润土加入量 6-10%
水分:4-5.5%
粘土砂造型 作业指导书
造型前检查型 具有无破损, 掉字;造型时 将造型砂均匀 盗实; 扣厢前,将型 砂落砂吹干

认真填写配料
单,保证生铁

40%;回炉铁
30%,废钢
熔化
溶解作业指导书 30%,保证
铁水出炉温度 1520度左右, 上下差为10度
浇铸 理化试验
浇铸工艺守则
浇铸铁水温度 应控制在1440 度,浇铸前注 意打渣,浇铸 时不得
中断,一次性 浇满,注意补 丁
根据不同材质要求,做好化学分析和性能试验
落砂 清铲 打磨 抛丸
100%检查
目测
1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检查
目测
100%检查
100% 1次、炉 100% 连续 100% 连续 100% 连续
目测
100%检查
100% 连续
重新调整
事先反馈调整免得 材质报告
批量生产 隔离后检查待定 隔离后检查待定 重新铲磨或隔离磨 重新打磨
清理工艺 守则
铲除飞边毛 刺,叶片等薄 壁处严禁锤击
打磨平整到位
分粗薄两边 抛,粗抛砂 1.0mm,精抛 砂0.5mm
根据生产情况
根据使用
芯、件 连续
机械性能报告
检验报告
单和化验单
炉前分析
1次、炉
配料单
配料员根据化验单
熔化记录单 进行调整
测温枪、三
角试片
依据检测标准 运用必要设备检测
100%检验
目测
打芯
制芯作业指导书 芯表面光滑,平整无缺肉,多肉无浮砂
质量控制计划
测量技术 化学成分
分析
控制方法 实验室 报告单
样本 3块/批
依据供方合格证 1次/批
频率 检测人 记录表
连续 连续
原材料 进货
反应控制 评审后 确定
是退回
依据供方合格证 1次/批
筛选
1次/批
连续 连续
检验 记录
还是降级 使用
低碳钢目测 1次/批 连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