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生产质量管理方案计划控制体系
《服装生产质量管理控制规范》

引言概述:服装生产质量管理控制规范是指在服装生产过程中,通过制定合理的管理控制规范,确保服装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顾客满意度。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展开,分别是规范生产流程、材料质量控制、工艺控制、工作人员素质要求和质量检测及改进,旨在为服装生产企业提供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控制规范。
正文内容:一、规范生产流程1.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包括物料采购、生产工时、生产周期等,确保生产进度可控。
2.设立匹配的生产设备,保证各个环节的质量和效率。
3.设定生产工艺流程,明确每个工序的标准操作,消除产生次品的环节。
4.定期对生产流程进行追踪与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二、材料质量控制1.选择优质的原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制定进货验收标准,对每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把关,确保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3.定期对仓库内的原材料进行检验和保管,避免因不良储存而导致材料质量下降。
4.对材料进行标识和追溯,确保追踪到每批原材料的质量信息。
三、工艺控制1.制定工艺标准书,明确每个工序的工艺参数和操作要求。
2.建立良好的工艺指导制度,对工人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操作规范。
3.设立工艺审核制度,对新工艺进行评估和验证,确保新工艺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4.定期进行工艺效果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工艺流程。
四、工作人员素质要求1.确保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知识,通过培训和考核提高其素质水平。
2.培养员工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质量管理工作。
3.建立激励机制,奖励表现出色的员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4.定期开展员工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其对新技术和工艺的了解和掌握。
五、质量检测及改进1.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制定检测标准和方法。
2.对每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3.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追溯和处理,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相同问题再次发生。
4.定期进行质量管理评估,了解质量管理的整体水平,制定改进计划和措施。
服装质量管理方案

服装质量管理方案引言服装质量管理是一种关键的管理活动,旨在确保生产和销售的服装产品符合预期的质量标准。
这个质量管理方案旨在帮助组织制定一套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以确保服装产品的质量符合客户的期望。
质量管理目标1.确保服装产品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要求。
2.提高服装产品的质量,并减少缺陷率。
3.保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降低变动性,并提高生产效率。
4.加强供应链管理,确保原材料和生产环节的质量。
质量管理措施1. 质量计划制定一套完整的质量计划,包括以下内容:•定义服装产品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制定质量检验流程和标准,明确质量控制点。
•设定质量检测设备和工具,确保准确度和可靠性。
•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提高员工对质量要求的理解和意识。
2. 供应链管理确保供应链中的所有环节符合质量标准,包括原材料选购、物料接收和加工等。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供应稳定性和质量可控性。
•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审核,确保供应商符合质量要求。
•设立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供应商质量管理的规范和有效性。
•采用严格的入厂检验流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3. 生产过程控制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减少生产中的变动性和缺陷率。
•设立生产工艺流程,明确每个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
•设定生产线平衡和标准作业流程,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实施统计过程控制(SPC),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及时调整并纠正偏差。
4. 质量检验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预期标准。
•制定抽样方案和检验规程,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建立质量检验记录和档案,追踪产品质量情况。
•设立质量问题分析和改善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定期进行质量检验结果的统计和分析,评估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5. 反馈和改进建立良好的反馈和改进机制,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听取客户的反馈和建议,及时解决客户的质量问题。
•建立内部反馈机制,促进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服装公司生产质量管理制度

服装公司生产质量管理制度众所周知,服装产业竞争激烈,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品牌的形象和市场份额。
因此,构建一套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服装公司而言至关重要。
以下是该制度的核心内容:一、质量方针与目标确立明确的质量方针是制定任何管理制度的基础。
服装公司需提出以顾客满意为中心的质量方针,并据此设定可量化、可执行的质量管理目标。
例如,降低产品不合格率至1%以下,提高顾客满意度至95%以上等。
二、组织结构与职责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清晰的组织结构和明确的职责分工。
公司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统筹监督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
同时,从设计师到生产线工人,每个岗位的职责都应明确划分,确保责任到人。
三、原材料采购与验收优质的原材料是生产高品质服装的前提。
公司应建立严格的供应商选择和评估机制,所有原材料在入库前都必须经过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此举能有效控制原材料质量,为生产高质量产品打下坚实基础。
四、生产过程控制服装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因此,公司需要制定详细的作业指导书,规范操作流程,并进行定期的工艺审核。
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五、成品检验与监控成品检验是质量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
所有成品在出厂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包括尺寸、颜色、缝制等多个维度。
同时,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能迅速定位问题源头,及时进行整改。
六、持续改进与创新质量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求企业不断学习和改进。
服装公司应定期收集顾客反馈、市场信息以及内部审计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鼓励创新思维,持续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以适应市场变化。
七、员工培训与发展员工是质量管理的实施者,他们的技能和意识对产品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公司应定期为员工提供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激发员工的质量意识,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
总结:。
服装厂质量管理目标和计划

服装厂质量管理目标和计划一、引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服装厂的生产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服装厂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目标和计划,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将详细阐述服装厂的质量管理目标和计划。
二、质量管理目标1. 提高产品质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服装厂要始终将提高产品质量放在首位。
我们将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法规、行业标准和客户要求。
具体目标如下:(1)产品合格率≥98%;(2)客户满意度≥95%;(3)产品退货率≤5%。
2. 优化生产流程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服装厂需不断优化生产流程。
我们将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梳理和改进,消除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目标如下:(1)生产效率提高≥10%;(2)生产周期缩短≥15%。
3. 提升员工素质员工是质量管理的主体,服装厂要注重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
我们将通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具体目标如下:(1)员工质量意识培训覆盖率≥95%;(2)员工操作技能合格率≥90%。
4. 强化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对产品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服装厂需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和辅料的质量。
具体目标如下:(1)原材料合格率≥98%;(2)供应商满意度≥90%。
5. 改进售后服务售后服务是企业与客户沟通的重要环节。
服装厂要积极改进售后服务,及时解决客户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
具体目标如下:(1)售后服务响应时间≤24小时;(2)客户问题解决率≥95%。
三、质量管理计划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国家法规和行业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和员工的质量职责,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
2. 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包括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检验、不合格品处理等方面的规定,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3. 实施质量改进项目开展质量改进项目,针对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服装质量管理制度

服装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公司对服装产品质量的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产品达到客户期望的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服装产品生产、质量检验和销售的部门,包括生产车间、质检部门、质量管理部门、销售部门等。
三、质量管理体系1. 确立质量管理责任制,明确制定质量目标,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提高员工质量意识。
2. 成立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监督和协调各部门间的质量管理工作,定期开展质量管理培训和交流。
3. 制定和实施质量管理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确保每个环节的操作达到质量管理要求。
四、原材料采购1. 选择合格的原材料供应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
2. 对供应商进行定期审核和评估,建立供应商档案,对不合格的供应商实施管理措施。
3. 严格控制原材料进货质量,对每批原材料都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五、生产过程控制1. 制定严格的生产作业流程,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一致性。
2. 建立生产过程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避免次品的产生。
3. 加强工艺改进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六、质量检验1. 严格执行质量检验标准,对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抽检和全面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要求。
2. 设立质量检验岗位,对每个批次产品进行检验记录和评价,确保产品合格率达到预定目标。
3. 对不合格产品立即停止生产,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继续生产。
七、产品包装1. 严格执行产品包装标准,确保产品包装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要求。
2. 设立包装检验岗位,对每批产品包装进行检验记录和评价,确保产品包装符合公司要求。
3. 对产品包装不合格的,立即停止包装作业,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确保产品包装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继续包装。
八、售后服务1.建立客户投诉管理制度,接受客户投诉并采取迅速的整改措施,确保客户的合理诉求。
服装行业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服装行业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一、引言在服装行业,产品质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建立一套完善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质量目标1. 产品质量目标:确保产品达到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要求,提供安全、环保、优质的服装产品。
2. 顾客满意度目标:满足顾客需求,提供良好的产品品质和服务体验。
三、质量管理体系1. 组织架构:建立质量管理部门,设立质量管理岗位,明确职责与权限,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 质量管理流程:a. 产品设计阶段:制定严格的产品设计标准,包括尺码、面料、工艺等方面,开展样衣、尺码试穿及工艺评审。
b. 采购阶段: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选择合格的供应商,严格把关原材料的质量。
c. 生产阶段:实行严格的生产工艺流程控制,设立质量检验岗位进行各个环节的过程检验,确保每个环节符合标准要求。
d. 成品检验:对每批次成品进行外观、尺寸、性能等多方面的检验,确保产品达到标准要求。
e. 售后服务:建立客户投诉反馈渠道,及时处理客户投诉,保证客户权益。
四、质量控制1. 自检制度:生产线上设立自检岗位,操作工人进行自我检验,确保自己操作环节的质量。
2. 互检制度:生产线上工人之间进行互相检查,防止质量问题沉淀。
3. 专检制度:质检人员定期对产品进行专业检验,确保产品质量。
4. 抽检制度:从成品中随机抽取部分产品进行抽检,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统一性。
5. 过程控制:建立记录制度,对每个环节的质量问题进行追溯,及时纠正并完善工艺流程。
五、质量管理措施1. 设立质量奖惩机制:对产品质量达标且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奖励,对质量问题引起重大影响或重大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罚。
2. 提升员工素质: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品质意识。
3. 定期召开质量管理会议:对过去一段时间的质量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制定改进措施。
六、质量持续改进1. 定期质量审核: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定期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服装行业服装质量管理制度

服装行业服装质量管理制度随着时尚产业的蓬勃发展,服装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制定一套完善的服装质量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服装行业中质量管理制度的研究和总结,旨在为企业提供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以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一、背景分析随着时尚潮流的变化和消费者对服装品质要求的提高,服装企业不得不加强对服装质量的管理。
良好的质量管理制度能够确保企业生产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消费者需求,提高企业声誉和竞争力。
因此,建立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质量管理制度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二、制度目标1.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流程,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和消费者期望。
2.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规范化的生产流程和操作指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提升员工素质: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培养,提高员工的技能和质量意识。
三、质量管理流程1. 前期准备阶段:- 建立质量管理团队: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
- 调研市场需求:对目标市场的消费者需求进行调研,明确产品质量标准。
- 建立供应链管理:选择合适的原材料供应商,并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关系。
2. 生产制造阶段:- 建立产品规范:明确产品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确保产品质量可控。
- 建立质检流程:制定全面的产品检验流程,包括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
- 设置质量指标:制定合理的产品质量指标,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 培训员工:针对不同岗位进行培训,提高员工质量管理意识和技能水平。
3. 售后服务阶段:- 建立客户投诉管理机制:制定客户投诉受理流程,及时处理客户投诉。
- 总结改进经验:对客户投诉进行分析和总结,及时改进产品质量问题。
四、质量管理措施1. 建立质量档案:对每个产品建立质量档案,详细记录产品信息和检验结果。
2. 强化供应商审核: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原材料质量可控。
3. 加强原材料检验:建立严格的原材料检验标准和流程,确保原材料符合要求。
服装企业如何控制产品质量(一)

服装企业如何控制产品质量(一)引言概述:
在竞争激烈的服装行业,产品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如何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成为了服装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本文将重点从五个大点出发,分别探讨服装企业如何控制产品质量的方法和策略。
正文:
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 设立质量部门,明确质量目标和职责
- 制定质量管理手册,建立流程与规范
- 引入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如ISO9001
2.加强供应链管理
- 选择优质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 定期开展供应商评估和审核,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 建立供应链追溯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严格执行产品检验标准
- 制定严格的产品检验标准,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
- 定期进行抽样检验和全面检测,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 加强对工厂生产流程的监督,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4.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
- 建立培训体系,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 经常组织质量培训和讲座,使员工了解最新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
-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控制工作
5.建立消费者反馈机制
- 建立客户服务中心,及时回应消费者的投诉和建议
- 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了解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评价
- 运用消费者反馈信息进行产品质量改进和创新
总结:
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供应链管理,严格执行产品检验标准,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建立消费者反馈机制等五个方面的措施,服装企业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只有不断追求卓越的质量,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服装生产质量管理控制规范》是根据服装生产流程制定的一份生产管理规范,它是从生产的计划阶段直到大货出运的整个过程都要进行的质量控制,要求在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对系统和工艺进行实时检查,对于公司的每一份订单,都必须有最终的质量控制报告,以保证质量符合要求。
公司的质量控制人员会在生产期间定期到供货商处查看,监督并确保供货商严格执行了公司质量标准与要求。
公司人员应当有权利在生产前、生产期间以及生产后的任何时间都能随时检查所有服装和查阅所有记录。
《服装生产质量管理控制规范》的主要目的不仅是检查出次品的百分率,而是要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能够在以后的生产中尽早纠正这些问题。
服装生产质量管理控制规范一、原辅材料的检查服装的原辅材料是构成服装成品的基础,把好原辅料的质量关,防止不合格的原辅料投入生产,是整个服装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基础。
(一)原辅料入库前的检查(1)材料的品号、品名、规格、花型、色泽等是否与入库通知单及发货票相符。
(2)材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整洁。
(3)核对材料的数量、尺寸规格及门幅等内容。
(4)检验材料外观及内在质量。
(二)原辅料保管状况的检查(1)仓库环境条件:湿度、温度、通风等条件是否适合有关原辅料的贮存,如储存毛织物的仓库需具备防潮、防蛀等要求。
(2)仓库场地是否整洁、货架是否光洁,以免沾污或损坏材料。
(3)材料堆放是否整齐,标志是否清晰。
二、技术文件的审核技术文件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因,属于生产中的软件部分。
产品投产前,必须对各项技术文件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正确无误。
(一)生产通知单的审核对即将发放到各车间的生产通知单中的各项技术指数,如所要求的规格、颜色件数是否正确,原辅料之间是否一一对应等内容,进行核对与审查,确认无误签字后,再向下发放投入生产。
(二)缝制工艺单的审核对所制定的缝制工艺标准进行复核检查,核对有否遗漏和错误,如:①各部位的缝合顺序是否合理、顺畅,缝迹缝型的形式及要求是否正确;②各部位操作规程、技术要求是否准确明白;③特殊的缝制要求是否明确指出。
(三)样板质量的审核服装样板是排料划样、裁剪和缝制等生产工序中必不可少的技术依据,在服装的技术文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样板的审核及管理要认真细心。
(1)样板的复核内容①大小样板数量是否齐全,有否遗漏;②样板上的书写标记(款号、规格等)是否准确,有无遗漏;③复核样板各部位的尺寸规格,若样板中包括缩水率,需核对缩水量是否留够;④各衣片样板间的缝合处尺寸是否准确一致,形状是否吻合,如前、后衣片的侧缝、肩缝等处的尺寸是否一致,袖山与袖笼的尺寸是否达到要求等;⑤同规格的面、里及衬的样板之间是否相互匹配;⑥定位标记(定位孔、剪口)、省位、褶裥位等是否准确,有无遗漏;⑦按大小规格将样板码齐,观察样板跳档是否正确;⑧经纱标记是否正确,有无遗漏;⑨样板边缘是否光滑圆顺,刀口是否齐直。
当复核审验合格后,需沿样板的边缘加盖审核章,并登记发放使用。
(2)样板的保管①将各种不同种类的样板分类、分档,以便查找。
②做好立卡登记工作,样板登记卡上应记载样板原有编号,大小样板的片数、品名、型号、规格系列及存放位置等信息。
③合理放置,防止样板变形。
如将样板放在搁架上时,应大样板在下,小样板在上,搁放平整。
吊挂存放时,应尽可能使用夹板。
④样板通常放在通风干燥处,以防止受潮变形,同时要避免阳光直接曝晒以及虫蛀鼠咬。
⑤严格执行样板的领用手续及注意事项。
(3)利用计算机绘制的样板,保存和调用均比较方便,同时可减少样板的存放空间,只需注意样板文件多留几个备份,以防文件丢失。
三、裁剪过程的质量控制(一)裁剪前的要求裁剪是服装加工的第一个环节,裁剪质量是保证缝制质量的前提。
在对面料正式裁剪前,应注意以下项目的核查,把好裁剪质量关。
(1)核对原、辅料收缩率测试数据。
(2)原、辅料等级是否符合要求。
(3)面料纬斜有否超标。
(4)样板规格是否准确。
(5)色差、疵点、亏损、残破等有否超标。
(6)大小样板数量与样板登记卡是否一致。
(7)用料率定额是否明确,面料幅宽与生产通知单是否符合。
(8)技术要求和工艺规定是否清楚明确。
(二)排料划样的审核内容(1)排料图上的样板型号、规格及面料的品号、色泽、门幅等与生产通知单是否相符。
(2)面料正、反面有无划错。
(3)大小样板有无漏划或错划。
(4)排料图上衣片经纱方面是否偏斜,有否超差。
(5)衣片的倒顺向、拼接、对条对格等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6)总用料率是否低于额定耗用标准。
(7)划样是否清晰,每个裁片的规格是否准确,定位标记有否漏划或错划。
(三)铺料质量控制内容(1)所铺面料的品号、色号、花号是否与生产通知单相符。
(2)铺料的幅宽、长度是否与排料图相符。
(3)铺料的方式是否符合工艺技术要求。
(4)铺料的正反面、倒顺向、对条、对格及对花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5)每个色泽或花型所铺层数与裁剪方案是否相符。
(四)分包、编号、捆包的审核(1)有无分错包的现象。
(2)各裁片包的编号是否清楚、准确,有无编错、漏编或重复编号现象。
(3)同包内各部件规格是否相配。
(4)包内部件是否理齐扎好。
(5)包外标签是否标准、清晰、正确,如产品批号、规格、色号、花号、数量等是否与包内相符。
四、缝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缝制是服装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所涉及的工序、人员及设备均较多,是质量易发生问题的部门,也是质量控制的重点。
我们要求用流水线式加工。
这样可以保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质量连续稳定。
质量控制人员应当在生产现场和生产流水线末端监督质量。
主管人员应当经常在生产现场巡查。
一旦发现问题,应当立即停止生产,直到找出问题所在并解决以后,方可重新开始生产。
出现问题要做好记录。
应当有机修工对机器进行维护。
所有机器都应定期检查维修。
建议供货商可以与机器制造公司建立维修服务合同。
机器操作者负责确保机器正常运转。
如果出现大的机器故障,应当立即与机修工或主管取得联系。
出现断针情况应当记录下来。
所有断针的部位应当记录在工作日志中。
(一)缝制前的要求(1)领取衣片时,核对是否与生产通知单中的批号、规格及款式相符合。
(2)核对每包或每扎的裁片数。
(3)核对衣片规格尺寸有否变形。
(4)核对工艺单和样衣是否符合。
(5)核对裁片需组合部位是否吻合。
(6)核对辅料、衬料与面料是否匹配。
(7)操作要求是否清楚、明白、正确。
(二)缝制加工中的质量控制1.加工工艺的核查主要检查实际生产加工是否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规定的工艺设备及规定的工艺方法进行。
2.在制品、半成品的质量检验内容①所使用的各种辅料,如线、带子、扣、填充料及衬料等是否与规定的相符;②缝制质量是否符合工艺技术要求,如兜牙宽窄是否一致,缝迹整齐与否,各部位对条、对格是否在要求范围内,等等;③中间熨烫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如分缝是否熨烫到位且平挺;④商标、规格标志及成分与洗涤标志等是否钉准、钉牢;⑤部件尺寸及半成品尺寸的误差是否在允差范围内;⑥产品是否整洁,无油污、水渍、浆点、擦伤等情况。
(三)缝制过程中检验点的设置在缝制过程中的检验也称中间检验,如果检验点设置得合理,不仅能大大减少返修劳动量,同时能及早找出质量问题的根源,控制不合格品的产生。
不同款式的服装,其检验点位置的设置不同,可参照以下几点:(1)由检验点验出的疵病,应不必为返修疵点而拆开完好的成品。
(2)检验点应不被以后的工序所覆盖。
(3)合理配置检验员,并提供适当的工作量(四)疵品统计对缝制过程中的在制品及半成品进行质量检验的同时,应将检验的结果记录统计,并及时反馈给有关人员,使管理、技术人员对产生废次品的员工进行必要的指导,以控制残次品的增多。
五、锁钉、整烫质量控制(一)锁钉质量检验内容(1)锁眼、钉扣线的性能、颜色是否与面料相匹配。
(2)扣眼间距是否与工艺要求一致。
(3)锁眼的针迹密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纽扣钉得是否与扣眼位置一致,扣上后是否平服。
(5)钉扣是否牢固、耐用。
(二)整烫质量检验内容根据服装的材料和款式调节熨斗的加热温度。
为了避免熨烫后出现极光的痕迹,建议使用尼龙熨斗罩。
对厚重针织物来说,建议在熨烫服装时使用一些定型板,这样可以保持熨烫时服装不走样。
(1)熨烫外观是否平挺或符合设计要求。
(2)有无烫黄、烫焦、变硬、水花、亮光、渗胶等现象。
(3)线头、污渍是否清除。
(4)折叠形式是否符合要求。
(5)零部件是否放于服装的指定位置。
六、成衣检验服装的检验应贯穿于裁剪、缝制、锁眼钉扣、整烫等整个加工过程之中。
在包装入库前还应对成品进行全面的检验,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成品检验的主要内容有:(1)款式是否同确认样相同。
(2)尺寸规格是否符合工艺单和样衣的要求。
(3)缝合是否正确,缝制是否规整、平服。
(4)条格面料的服装检查对格对条是否正确。
(5)面料丝缕是否正确,面料上有无疵点,油污存在。
(6)同件服装中是否存在色差问题。
(7)整烫是否良好。
(8)粘合衬是否牢固,有否渗胶现象。
(9)线头是否已修净。
(10)服装辅件是否完整。
(11)服装上的尺寸唛、洗水唛、商标等与实际货物内容是否一致,位置是否正确。
(12)服装整体形态是否良好。
(13)包装是否符合要求。
服装成品检验标准1、门襟顺直、平服、长短一致。
前抽平服、宽窄一致、里襟不能长于门襟。
有拉链唇的应平服、均匀不起皱、不豁开。
拉链不起浪。
钮扣顺直均匀、间距相等。
2、止口丝路顺直、不反吐、左右宽窄一致(特别要求除外)。
3、开叉顺直、无搅豁。
4、口袋方正、平服,袋口不能豁口。
5、袋盖、贴袋方正平服,前后、高低、大小一致。
里袋高低、大小一致、方正,平服。
6、领缺嘴大小一致,驳头平服、两端整齐,领窝圆顺、领面平服、松紧适宜、外口顺直不起翘,底领不外露。
7、肩部平服、肩缝顺直、两肩宽窄一致。
拼缝隙对称。
8、袖子长短、袖口大小、宽窄一致,袖绊高低、长短宽窄一致。
9、背部平服、缝位顺直、后腰带水平对称,松紧适宜。
10、底边圆顺、平服、橡根、罗纹宽窄一致,罗纹要对条纹车。
11、各部位里料大小、长短应与面料相适宜,不吊里、不吐里。
12、车在衣服外面两侧的提花织带、提花背带,两边的花纹要对称。
13、填充物平服、压线均匀、线路整齐、前后片接缝对齐。
14、面料有绒(毛)的,要分方向,绒(毛)的倒向应整件同向。
15、热封条平整、不起皱、粘合牢固。
16、面料是涂白胶的,针孔处不能有白胶渗出,车缝线要湿线油(最好的方法是用一小块棉湿好线油、夹在机台上的过线孔处、让线从棉里面滑过)。
17、若从袖里封口的款式、封口长度不能超过8CM,封口一致,牢固,整齐。
18、要求要对条纹、对格的面料,条纹要对准确。
七、包装入库服装可分挂装和箱装两种,箱装一般又有内包装和外包装之分。
内包装指一件或数件服装入一胶袋,服装的款号、尺码应与胶袋上标明的一致,包装要求平整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