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猫》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猫》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猫》课文原文及知识点【课文原文】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这可都凭它的高兴。
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
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
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
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它们到院子里来了。
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
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
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__________本文作者老舍,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知识点】一、词语解释1、尽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猫的天职就是捉老鼠,文中写猫在捉老鼠时既警觉又有决心和耐心,所以说它在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2、变化多端:变化多样。
作家笔下的这只猫的叫声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富有变化。
3、生气勃勃:充满生机与活力。
文中意在表现猫的天真可爱、淘气顽皮及作者的喜爱之情。
二、句子理解1、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知识点+同步练习

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3课《猫》知识点+同步练习知识点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先从三个方面具体表现猫的性格古怪:讲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讲它高兴时和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讲它“什么都怕”,但又那么“勇猛”。
这三个方面的表现,看起来相互矛盾,但都是事实,所以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再讲它小时候十分淘气。
表现在:一是刚满月,腿脚还站不稳时就爱玩;二是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更加淘气。
这篇课文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首先是表达了真挚的感情。
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实无雕琢的语言风格。
作者介绍: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主要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我会写:忧:忧愁忧患隐忧无忧无虑忧国忧民虑:忧虑过虑顾虑考虑深谋远虑贪:贪玩贪睡贪婪贪心贪得无厌职:尽职称职职业职务官职辞职屏:屏息屏气屏除屏弃屏退屏迹蹭:蹭吃蹭车磨蹭蹭破皮蹭一身泥稿:稿纸草稿书稿投稿脱稿稿子腔:腔调唱腔口腔胸腔南腔北调解:解闷解恨解约瓦解难解难分闷:解闷烦闷闷雷闷得慌闷闷不乐蛇:毒蛇蟒蛇蛇蝎画蛇添足杯弓蛇影遭:遭殃遭灾遭难遭遇第一遭殃:遭殃灾殃殃及池鱼祸国殃民盆:花盆脸盆水盆盆地盆栽盆景勃:蓬勃生气勃勃英姿勃勃勃然大怒形近字:忧(忧愁)优(优秀)虑(考虑)虎(老虎)蹭(蹭饭)赠(赠送)稿(草稿)搞(搞鬼)腔(口腔)控(控制)遭(遭遇)糟(糟糕)多音字:屏:bǐng屏气píng屏幕折:shé折本zhé打折zhē折腾近义词:古怪——奇怪凝视——凝望勇猛——勇敢淘气——调皮开辟——开拓变化多端——变化无常反义词:老实——顽皮丰富——贫瘠勇猛——怯懦变化多端——一成不变生气勃勃——死气沉沉理解词语:【古怪】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使人觉得诧异的;稀奇罕见的。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猫》名师教学课件

lǜ
的区别。
虑 组词:忧虑 思虑 谚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3 猫
tān
贪
上半部分是“今”。
组词:贪玩 贪心 造句:弟弟一味贪玩,连作业都不做了。
13 猫
小猫跳跳跳
识字游戏
尽职 稿件
贪玩 忧虑
腔调
遭受 屏息凝神
解闷
13 猫
词语解释
任凭:不论,无论。
无忧无虑:没有忧愁和担 心。在本课中是丝毫不 会忧虑的意思。
男女生齐读,读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13 猫
一起来听听猫丰富多腔的叫唤吧!
粗声的猫叫
细声的猫叫
柔和的猫叫
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13 猫
词语积累(和变化有关的词语)
变化多端 千变万化 变幻莫测 变化无常 风云变幻 瞬息万变
13 猫
作者非常喜欢猫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 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孩子的童年总是无忧 无虑,任凭日子过得多 艰难,他们都觉得快乐。
13 猫
屏息凝视:指屏住呼吸,聚 精会神地看。本课猫注意 力集中地等到老鼠。
太阳升起的瞬间,那绚丽的底色转为金黄,我屏息 凝视,为之惊叹。
13 猫
生气勃勃:形容富有朝 气,充满活力。本课指 小猫精力旺盛,活泼可 爱的意思。
生气勃勃的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大猫和小猫的特点, 你喜欢大猫和小猫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 看作者是如何描写猫的,也来体会一下作者对 猫的感情。
13 猫
互动课堂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猫的可 爱讲了哪几层意思。(课后第1题)
13 猫
中心句
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 觉得可爱。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精美PPT课件

丰富多腔 : 指腔调变化很多。 造句:海豚丰富多腔的叫声吸引了很多游客。 变化多端 : 变化多样。文中指猫的叫声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富有
变化。 造句:天上的火烧云变化多端,瑰丽无比。 生气勃勃 : 充满生机与活力。文中意在表现猫的天真可爱、淘气顽皮
及作者的喜爱之情。 造句:春天来了,青草绿了,花儿笑了,到处都是生气勃勃的景象。
课外习题
1.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 2.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写下你想对
它们说的话。
下课啦!
13.猫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虑、职、屏”8个生字,认准多音字“屏、折”,会写“忧、 虑、贪、职、屏”等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 3.体会猫难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难点)
2.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改为陈述句)
_要__不__不__会__一__天__一__夜_不__回__家__。___________
三、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两到三个,写一写猫给 你的印象。
无忧无虑 温柔可亲 尽职 变化多端 屏息凝视 古怪 淘气
示例:猫白日里看着无忧无虑的,时而扑扑 蝴蝶,玩玩羽毛,时而趴在地上懒洋洋地睡大觉。 但到了晚上,它就摇身一变,成了一位尽职的捕 鼠官,勤勤恳恳地守护人们的财产安全。
课后习题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猫的可爱讲了哪几层 意思。
示例:作者先总说猫这种古怪的小动物 让人觉得可爱,然后分别从猫的玩具多样, 玩耍时不怕摔跤、撞疼,胆子越来越大,开 辟新的游戏场所三层意思讲了猫的可爱。
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 猫,再把你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出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3课《猫》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3课《猫》优秀说课稿13《猫》说课稿一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猫》一文是部编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
《猫》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本文主要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特点的描写,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以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为主线,贯穿了猫的古怪性格及满月小猫的可爱形象,描写栩栩如生。
2.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学目标三个纬度的有机整合,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知识和技能目标:①学会认读本课“虑、职”等8个生字,会写“忧虑”等15个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跌倒、变化多端、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过程和方法目标:以“自读,感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了解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
4.教学方法:导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法等。
5.学习方法(1)“读书、思考、感悟”的学习方法贯串始终。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6.教学课时:二课时二、说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文作者表达了深厚的思想感情,因此,让学生反复诵读,读中悟情,读中表情,同时抓住重点词句的理解,图文结合创设情境的方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应用“读—悟—说—议—读—写”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程序(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谁养过猫,能给大家说一说吗?(最好能讲一下发生在你们之间的有趣的小故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13课《猫》讲解

我家的小猫,很可爱。它那双双黑溜溜的大眼睛,好似两颗黑宝石机灵地转着;那对小耳朵每天到晚都直竖着,哪个地方有声音,马上往那边转,活像一架有特殊性能的雷达;有时还会摇摇胡须表现出很无奈的样子;那光滑而有润泽的虎皮色皮毛,摸起来就像在摸一条丝绸一样;那时候大尾巴总是缓缓地摇着,非常可爱。小猫有时特别好动。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玩耍( )(suǎshuǎyào)折磨( )(zhéshézé)
二、给句中加点的词语换上意思相近的词。
1.说它老实( )吧,它的确( )有时候很乖。
2.它若是( )不高兴,无论谁说多少好话……
3.它们逐渐( )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
1.小猫什么都怕,可是。
2.今天的劳动任务很重,可是。
3.上午的自习课,虽然老师没有来,可是。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古怪”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课文的第_____段着重写了猫性格的古怪,是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写的。课文的第2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这句话可作为该段的段落大意。课文反映了作者对猫的______________之情。
三、小练笔
读一读,体会这段话的表达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写。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作者觉得猫像顽皮可爱的小孩似的,性格古怪,所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说明作者非常喜欢猫。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精美课件

二、将句中画线部分换成文中的词语。
(1)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
细各异,变化多种多样。(变化多端 )
(2)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充满
生机与活力,天真可爱!( 生气勃勃)
三、词语积累。
【描写性格的词语】 温柔可亲 活泼开朗 和蔼可亲 多愁善感 少言寡语 胆小怕事 成熟稳健 优柔寡断 刚直不阿 正直无私 圆滑世故 风趣幽默
稿( 稿纸 ) 搞( 搞好 ) 贪( 贪玩 ) 贫( 贫穷 )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 3.体会猫难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难点)
脚穿钉鞋走无声, 不吃素菜吃鱼腥, 日间无事打瞌睡, 半夜三更鼠辈惊。 (打一动物)
猜一猜
谜底( 猫 )
同学们,你们喜欢猫吗?作家老舍先生就特 别喜欢猫。在与猫为伴的日子里,他感到无 比的快乐。这只可爱的小家伙究竟有什么特 别之处呢?让我们走进《猫》这篇课文一探 究竟吧。
你认为作者喜欢猫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 出来。
作者在写猫的性格古怪时,用“出去玩玩” “不回家”等短语,说明他已经把猫当作家里 的一个成员。“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 乖”“说它贪玩吧……又是多么尽职”,这些 句子就像一个深爱子女的父母在在向别人讲自
己的孩子。又如“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 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明明是猫的脚印把稿纸 弄脏了,却说成是“踩印几朵小梅花”,可见其爱 之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 各异,变化多端”,把猫的叫声形容得悦耳动听, 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还有写刚满月的小 猫很淘气的句子,也都表达了它的
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 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 大觉,无忧无虑,什么 事也不过问。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

13.猫[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两个多音字“屏”和“折”。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以及赏析语句,体会猫的古怪、淘气等特点以及总分式写作手法的妙处,学习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猫的特点的手法。
3.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猫的古怪与淘气的特点以及学习用具体事例表现猫的特点的手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各种猫的挂图)学生描述他们喜欢的猫的特点。
教师予以归纳,猫:属于猫科动物,机敏灵活,行动敏捷。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猫。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标注段落序号,识读生字词。
(屏幕出示生字词,指名读)2.再读课文,并概括本篇课文写了哪两个时期的猫?圈点勾画出这两个时期的猫都有什么核心特点?(板书:大——古怪;小——淘气)3.快速阅读全文,找到概括猫特点的句子,说说它与上下文的关系,即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手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妙处?(总分式写法)三、初步体会猫的古怪1.紧接着,让我们分别体会猫的古怪与淘气。
2.说说猫的古怪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指名概括)指名回答,分别用下列句子概括。
它既,又,又。
(老实、贪玩、尽职)它高兴时会,不高兴时会。
(温柔可亲、一声不吭)它既又。
(什么都怕、勇猛敢斗)3.我们知道了猫性格的古怪之处,作者如何具体去写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朋友——猫,课文主要写大猫性格古怪和小猫淘气可爱。
2.作者写小猫淘气可爱是对它们怀着怎样的感情?又是怎样把大猫的古怪性格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我们继续学习,进一步感受猫的古怪。
二、再读课文,深入品味1.细读第1—2自然段,找到描写猫老实、贪玩、尽职的句子,体会它的这些特点,并且朗读出老实、贪玩、尽职的感觉。
(教师指导朗读)(1)理解“无忧无虑”“屏息凝视”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猫》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猫》课文原文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这可都凭它的高兴。
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
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
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
它们的胆子越来
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它们到院子里来了。
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
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
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__________
本文作者老舍,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猫》知识点
一、词语解释
1、尽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猫的天职就是捉老鼠,文中写猫在捉老鼠时既警觉又有决心和耐心,所以说它在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2、变化多端:变化多样。
作家笔下的这只猫的叫声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富有变化。
3、生气勃勃:充满生机与活力。
文中意在表现猫的天真可爱、淘气顽皮及作者的喜爱之情。
二、句子理解
1、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古怪”是指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或生疏罕见,使人觉得诧异,在本文中是指猫的性格让人难以捉摸。
这句话是前三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对猫的性格的集中概括。
这句话明贬实褒,表现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任凭”是“无论、不管”的意思,这句话用“任凭……也……”这组关
联词语,突出了猫的极其贪玩,一玩起来就要玩个痛痛快快。
3、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屏息凝视”指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屏,抑制;凝,注意力集中。
“非……不可”,写出了猫等老鼠的决心与耐心,突出地表现了猫的尽职尽责。
4、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无论”用来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这句话写出了猫在不高兴时极端冷漠的表现,可以替换为“任凭……也……”。
三、问答题
1、课文从哪三方面介绍了猫的性格古怪?
(1)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2)它高兴时和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3)它“什么都怕”,但又那么“勇猛”。
2、猫小时候十分淘气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一是刚满月,腿脚还站不稳时就爱玩;二是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更加淘气。
四、多音字
屏:bǐng(屏气、屏息) 闷:mèn(闷闷不乐、解闷)
píng(屏障、屏风) mēn(闷热、闷声闷气)
的:dí(的确) 折:zhē(折腾、折跟头)
dì(目的) zhé(白纸、折叠)
de(吃的)shé(折本、枝折花落)
五、造句
1、任凭……也……──任凭大家怎样劝说,他也执迷不悟。
2、非……不可──这件事他非做不可。
3、无论……也……──无论什么困难,也难不倒他。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猫》作者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作家、戏剧家,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二马》《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创作题材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
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
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
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
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
在现代文学,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
人情)画家。
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
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作出的特殊贡献。
老舍的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
老舍的作品中往往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从不同侧面描写它们的经济、文化、宗教渗透和种族歧视所给予中国人民种种伤害。
他表现民族觉醒、表彰民族气节,同时抨击在这些侵略和渗透面前卑躬屈节、为虎作伥的洋奴汉。
1960年是义和团起义的六十周年,于是写出了话剧《神拳》,再现了北京居民抗击八国联军的壮烈情景。
文学奖项
为纪念老舍先生以及鼓励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北京市文联和老舍文艺基金会于1999年创立了老舍文学奖,该奖项主要奖励北京籍作者的创作和在京出版和发表的优秀作品,每两至三年评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