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教案及反思:黄鼠狼又又

合集下载

幼儿园阅读教案及评析 活动课题:《豆豆和大黄狗》

幼儿园阅读教案及评析 活动课题:《豆豆和大黄狗》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与动物友好相处,培养幼儿的爱心。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豆豆和大黄狗》故事卡片、挂图。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阅读角。

三、活动过程1. 引导幼儿观察故事卡片,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

a. 出示豆豆和大黄狗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他们的名字。

b. 让幼儿观察图片,猜测故事情节。

c. 教师简要介绍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豆豆和大黄狗的互动。

2. 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a.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注意语气、表情和肢体动作。

b. 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如豆豆的心情变化、大黄狗的友善行为等。

c.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分析讨论故事主题,教育幼儿学会与动物友好相处。

a.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豆豆和大黄狗为什么能成为好朋友?b. 让幼儿分享自己与动物相处的经历,引导幼儿尊重和关爱动物。

c. 教育幼儿在遇到陌生动物时,要学会礼貌、友善地与它们交流。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带领幼儿观察身边的动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爱心。

2. 区域活动:在阅读角设置“动物好朋友”主题区,投放相关图书、图片,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关注幼儿在现实生活中与动物相处的行为,评估他们的关爱意识。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家园共育活动的实施效果。

六、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豆豆和大黄狗》故事视频或音频。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阅读角。

七、活动过程1. 观看故事视频或音频,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a. 教师播放故事视频或音频,让幼儿跟随故事情节发展。

b. 观看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细节。

c. 观看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简要讨论,分享感受。

2. 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交技能。

寓言黄鼠狼和小鸡教案设计

寓言黄鼠狼和小鸡教案设计

寓言黄鼠狼和小鸡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寓言黄鼠狼和小鸡教案目标:1. 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目的。

2. 理解寓言故事中的道德和价值观。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寓言故事《黄鼠狼和小鸡》的故事书或故事视频。

2. 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马克笔。

3. 学生练习册或活动手册。

4. 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忆或思考他们之前听过的寓言故事,例如《乌鸦喝水》或《狐狸与葡萄》等,并讨论这些故事的特点和目的。

阅读理解:1. 向学生介绍寓言故事《黄鼠狼和小鸡》的背景和作者,并提供故事书或故事视频。

2. 学生阅读或观看故事后,进行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a. 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b. 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c. 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d. 故事中有什么道德或价值观?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答案,并进行整体讨论。

道德教育:1. 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道德和价值观,例如互助、诚实、勇敢等。

2. 提问学生关于道德选择的问题,例如:你认为小鸡是否应该相信黄鼠狼?为什么?3. 鼓励学生提供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并进行讨论和辩论。

扩展活动:1. 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重新编写故事的结局,使其符合他们认为正确的道德和价值观。

2. 学生可以在纸上绘制他们重新编写的故事结局的插图,并在班级中展示和分享。

评估:1. 分发学生练习册或活动手册,并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和道德教育的练习题。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和参与程度进行评估,并提供必要的反馈和指导。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并进行类似的讨论和分析。

2. 学生可以尝试编写自己的寓言故事,并分享给同学们。

教案设计的关键点:1. 引导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目的。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强调道德教育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4.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5. 提供扩展活动和拓展学习的机会。

幼儿园绘本教案:我不知道我是谁

幼儿园绘本教案:我不知道我是谁

一、活动名称:语言《我不知道我是谁》二、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欣赏童话,能听懂童话的主要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自己吃什么,住哪里,脚有什么用?2、帮助幼儿理解童话内容,引导幼儿找出“达利B”到底是什麽动物。

三、活动准备:1、故事:《我不知道我是谁》2、轻音乐3、题目卡分析:这是一个绘本故事,幼儿在这个故事中认识了两个小动物达利B(兔子)和杰西D(黄鼠狼),通过一系列的问题的深入,达利B终于知道自己是一只兔子,但是当他战胜了黄鼠狼的时候,其他兔子欢呼他为英雄时,他又糊涂了:兔子是谁?四、活动过程:(一)导入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二)介绍封面(观察图,图中有什么?主要引出大脚,题目,作者)1、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看看图上有什么?那我们看看它长着什么呀?(长长的耳朵,大大的脚,那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老师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达利B,我们都知道达利B是一只可爱的兔子,可是,达利B呀并不知道它自己是谁,所以老师今天要给你们讲一个有关达利B的《我不知道我是谁》的故事。

(指在字上)师: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图上还有什么?(这些字是要告诉小朋友们这本书是英国的乔恩.布莱克写的,由德国的阿克盖尔.舍夫勒画的图,由中国的邢培健翻译的)师:这一页是书的环衬师:这一页是扉页,我们看看上面除了我们提到的还有什么,(格林文化)师:刚才说了这么多,老师要给你们看下张图片,我们看到达利B,达利B说:“我不知道我是谁?”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达利B以为自己是谁?(出示图片5)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总结:(达利B说:“我是一只猴子吗?”“我是一只树袋熊吗?”“我是一只豪猪吗?”接下来,我们看看达利B又遇到什么疑惑了?(达利B不知道自己应该住在哪里?,它在想:“我应该住在山洞里吗?,我应该住在鸟窝里吗?,我应该住在蜘蛛网上吗?”达利B想了好久也没有想到它自己应该住在哪里,那我们的小朋友知道自己应该住在哪里吗?,现在请我们的小朋友来说说?好了,那达利B 除了疑惑自己住的地方之外,它还有什么问题不知道,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图片7);啊,原来达利B还不知道自己应该吃什么?它说:“我应该吃鱼吗?,我应该吃土豆吗?,我应该吃虫子吗?”达利B不知道子应该吃什么,那小朋友说说你们应该吃什么?(讨论)9、对了,小朋友前面我们发现达利B有长长的耳朵和大大的脚,所以呀达利B又遇到麻烦了,它不知道自己的脚为什么会那么大,而且又有什么用呢?它呀在想:“是用来滑冰的吗?,是用来给老鼠坐的吗?,是用来遮雨的吗?”(出示8、9)一下子,达利B就愣在哪儿想:“我是谁?我应该住在哪里?我应该吃什么?我的脚这么大有什么用呢?”(出示10)达利B决定去寻找答案,我们看看它去哪里找答案了,得到答案了没有。

中班社会《黄鼠狼找朋友》说课稿及教案-1

中班社会《黄鼠狼找朋友》说课稿及教案-1

中班社会《黄鼠狼找朋友》说课稿及教案通过观察我发现,这样的孩子不是不喜欢和小朋友们玩,而是不知道如何和小朋友玩,他们缺乏与人交流的经验,交往的方式不正确,交流的语言贫乏,总是以自我为中心,霸道,没有合作和谦让的意识。

所以,总是被大家孤立起来。

我设计这节课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故事中黄鼠狼找朋友的经过来使幼儿懂得一些简单的交往方式和简单的交往语言,使幼儿知道只有尊重别人,看到别人的长处,才能找到朋友。

希望每一位孩子都有朋友,希望所有的孩子都不孤单,都能在集体中得到快乐活动目标:1、学会简单的交往语言和适宜的交往方式。

2、知道只有互相尊重才能找到朋友。

活动重点:学会简单的交往语言和适宜的交往方式。

活动难点:知道只有互相尊重才能找到朋友。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出课题。

问:“妈妈、爸爸上班去了,家里就你一个人的时候你想干什么?”有一只小动物,今天也是一个人在家,他想干什么呢?二、看画面,讲述故事。

(一)、出示画面一:问:大家认识他吗?那听听他的自我介绍吧。

他想去干什么呢?看,这是谁的家呢?大家猜一猜黄鼠狼想和小鸭交朋友一起玩,他该怎么说呢?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小鸭愿意和他玩吗?为什么?小鸭会怎么说?看看他又到哪了,看到谁了。

(二)出示画面二:黄鼠狼看到企鹅会怎么和他说呢?小企鹅会怎么办?黄鼠狼一看,小企鹅也不和他玩,他又接着去找朋友玩,这次他到哪了呢?(三)出示画面三:小青蛙在干什么呢。

瞧,谁来了?黄鼠狼是怎么和青蛙说的呢?小青蛙会怎么做?黄鼠狼一看没有人愿意和他一起玩,他会怎么办呢?(四)出示画面四:小黄鼠狼见到妈妈他会怎么说呢?幼儿说一说,听听小黄鼠狼是怎样和妈妈说的。

妈妈会怎么说呢?幼儿说一说,听听妈妈怎么说的。

小黄鼠狼听了妈妈的话,他会怎么做呢?(五)出示画面五:1、黄鼠狼听了妈妈的话,他是怎么做的呢?他见到小鸭,会怎么和小鸭说呢?小朋友们说一说。

小鸭愿意和他玩吗?会怎么说?幼儿说一说。

幼儿园中班教案《黄鼠狼拉鸡》

幼儿园中班教案《黄鼠狼拉鸡》

幼儿园中班教案《黄鼠狼拉鸡》
一、教学目标:
1. 认得并理解故事《黄鼠狼拉鸡》中的情节,表达本身的观点和感受;
2. 加强幼儿的语言理解、表达和想象本领;
3.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二、教学内容:
1. 故事《黄鼠狼拉鸡》的呈现和讲解;
2. 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3. 制作黄鼠狼的面具和鸡的画板。

三、教学活动:
1. 老师播放动画《黄鼠狼拉鸡》。

2. 了解幼儿对故事情节的表达和感受。

老师首先对故事情节进行简要讲解,然后与幼儿交流探讨,听取幼儿的看法和感受,让幼儿本身去表达,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老师给幼儿呈现一些物体,然后引导和帮忙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这些物体的形状和颜色,如圆形、三角形、方形、红色、蓝色等等。

4. 制作黄鼠狼的面具和鸡的画板。

老师给幼儿发放相应的材料,在老师的帮忙下,幼儿们可以制作本身的黄鼠狼面具和鸡的画板,这有助于加强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表达。

四、教学反思:
在这次课程中,幼儿们经过了一次有趣味的学习经过,讲故事、描述物体、制作手工等活动,使得幼儿在参加中获得了新的理解和启发。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们不仅加深了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表达本领,也在手工制作中得到了磨练和提高。

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察看幼儿的听讲情况和制作过程,了解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制造力,并做出相应的教学反思和调整。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黄鼠狼拜年教学反思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黄鼠狼拜年教学反思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黄鼠狼拜年教学反思
在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的《黄鼠狼拜年》这一教学内容中,我对于教学的运作方式以及
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了一些反思。

首先,我认为教学方式上可以更多地运用互动性的教学方法。

《黄鼠狼拜年》是一篇
寓言故事,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在教学中,我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等手段,使故事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到
故事中,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我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故事内容较长,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
说可能会显得有些无聊和难以理解。

因此,我需要在教学中适当地对故事进行分段和
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节和含义。

其次,我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
讨论和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最后,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认为可以在教学中增加一些相关的阅读练习。

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在阅读故事后回答,并通过讨论和解答问题的方式来加
深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综上所述,通过对《黄鼠狼拜年》教学的反思,我认为在教学方式上应更加注重互动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理解和参与程度,并适当增加相关练习,以提高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绘本阅读教案及反思:黄鼠狼又又

绘本阅读教案及反思:黄鼠狼又又

绘本教案:黄鼠狼又又目标:1、通过引导让幼儿学会从画面中主动获取信息,建构故事的意义,并通过自主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通过绘本的阅读体会做事不能粗心大意。

准备:黑板、大图书、小图书人手一本,遮挡条,大夹子等。

过程:一、封面导入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好看的故事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出示封面,认识题目:黄鼠狼又又)1、你在上面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2、他们俩是谁呀?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少数服从多数)3、这只小黄鼠狼就是“又又”,看!他什么表情呀?爸爸、妈妈的表情怎样?(重点观察)过渡:他们为什么这么生气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一起去书里找找答案。

二、大图书阅读(故事前半部分)第一页1.你们看到了什么?2.小老鼠在干什么?他发现黄鼠狼了吗?3.看黄鼠狼的表情,他发现小老鼠了吗?黄鼠狼发现了小老鼠,他会怎样做呢?过渡: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准备怎样行动。

第二页1.小黄鼠狼在干什么?2.他准备打电话给谁?(妈妈还是爸爸?)3.疑问:小黄鼠狼不是要去抓老鼠吗?怎么又打电话给爸爸了呢?他想干什么呢?4.那爸爸能不能接到电话?为什么?(引导幼儿比较电话号码)5.这会,小黄鼠狼知道自己打错电话了吗?那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自由猜测事情的发展)过渡:我们一起去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第三页轻轻、慢慢地拿掉遮挡,停留5秒,让幼儿观察:原来电话打到了老鼠家。

1.接了电话小老鼠什么表情?2.你觉得小黄鼠狼在电话里说了些什么,才会让小老鼠如此害怕?(可让幼儿模仿)3.听了电话,小老鼠们会怎么办?过渡:我们一起去看看小老鼠会怎么做。

第四页1.小老鼠呢?2.小黄鼠狼头顶为什么有个问号?3.爸爸什么表情?为什么这么生气?他会怎么对小黄鼠狼说?(幼儿模仿)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黄鼠狼爸爸为什么那么生气了,那黄鼠狼妈妈又为什么那么生气呢?这就要请小朋友们自己到书里找找答案了。

三、小图书阅读(故事后半部分)1.边说边出示小图书: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相同内容的小图书,请你找一找妈妈生气的原因。

幼儿园口头作文黄鼠狼又又

幼儿园口头作文黄鼠狼又又

黄鼠狼又又
有一只贪吃的黄鼠狼叫又又,吃了几个臭鸡蛋,结果大病一场。

在家躺了好几天才养好病,又瘦又弱的他决定出去找吃的。

又又跟着空气中的香味来到了村边的一座小旅馆,他从墙的缝隙里闻到香味,就拼命的用爪子扒墙上的土,最后竟扒出了一个窟窿。

又又钻了进去,看到里面有许多好吃的东西,高兴极了!
又又在食品中跳来跳去,不停的吃呀吃呀,几天后就变得非常胖了,肥大的肚子圆滚滚的,但他一点都不知道。

一天下午,黄鼠狼还是来到了小旅馆中,当它正在吃东西的时候,听到开门的声音,不好,有人进来了。

黄鼠狼撒腿就跑向墙上的那个窟窿。

可是,尽管头和肩膀钻了进去,但是由于肚子已经长得太肥大,又又被卡住了!于是,两只粗大的手抓住了又又的尾巴。

又又后悔极了,如果当初不那么贪吃,也不会长得这么胖,现在就不会被捉住了。

小朋友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呢?你是不是也像黄鼠狼又又一样呢?美味的东西虽然好吃,但不能太贪吃哦,否则变得肥胖后,即影响我们的健康又会造成行动不变,这样就不好了。

平时,我们要多吃蔬菜和水果,不挑食,吃饭时要细嚼慢咽。

尤其是已经肥胖的孩子,要尽量控制自己的饮食,饭前记得先喝汤,饮食要均衡,当然,平时还要多运动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本教案:黄鼠狼又又
目标:
1、通过引导让幼儿学会从画面中主动获取信息,建构故事的意义,并通过自主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通过绘本的阅读体会做事不能粗心大意。

准备:
黑板、大图书、小图书人手一本,遮挡条,大夹子等。

过程:
一、封面导入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好看的故事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出示封面,认识题目:黄鼠狼又又)
1、你在上面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2、他们俩是谁呀?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少数服从多数)
3、这只小黄鼠狼就是“又又”,看!他什么表情呀?爸爸、妈妈的表情怎样?(重点观察)
过渡:他们为什么这么生气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一起去书里找找答案。

二、大图书阅读(故事前半部分)
第一页
1.你们看到了什么?
2.小老鼠在干什么?他发现黄鼠狼了吗?
3.看黄鼠狼的表情,他发现小老鼠了吗?黄鼠狼发现了小老鼠,他会怎样做呢?过渡: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准备怎样行动。

第二页
1.小黄鼠狼在干什么?
2.他准备打电话给谁?(妈妈还是爸爸?)
3.疑问:小黄鼠狼不是要去抓老鼠吗?怎么又打电话给爸爸了呢?他想干什么呢?
4.那爸爸能不能接到电话?为什么?(引导幼儿比较电话号码)
5.这会,小黄鼠狼知道自己打错电话了吗?那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自由猜测事情的发展)
过渡:我们一起去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
第三页
轻轻、慢慢地拿掉遮挡,停留5秒,让幼儿观察:原来电话打到了老鼠家。

1.接了电话小老鼠什么表情?
2.你觉得小黄鼠狼在电话里说了些什么,才会让小老鼠如此害怕?(可让幼儿模仿)
3.听了电话,小老鼠们会怎么办?
过渡:我们一起去看看小老鼠会怎么做。

第四页
1.小老鼠呢?
2.小黄鼠狼头顶为什么有个问号?
3.爸爸什么表情?为什么这么生气?他会怎么对小黄鼠狼说?(幼儿模仿)
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黄鼠狼爸爸为什么那么生气了,那黄鼠狼妈妈又为什么那么生气呢?这就要请小朋友们自己到书里找找答案了。

三、小图书阅读(故事后半部分)
1.边说边出示小图书: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相同内容的小图书,请你找一找妈妈生气的原因。

2.阅读习惯:注意翻书时我们用大拇哥、二拇弟捏着小页码一页一页地往后翻。

看书时保持安静、爱惜书本。

3.指导幼儿阅读:下面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轻轻的拿起书安静的阅读。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正确看书姿势)
4.你找到妈妈生气的原因了吗?妈妈为什么那么生气呢?(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引导提问)
5.带领幼儿一起看大图书,回顾故事后半部分: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说的对不对。

四、讨论并联系实际
为什么小黄鼠狼两次都打错了电话?说说自己做事时应注意什么?
《黄鼠狼又又》中的“又又”是一只糊涂、粗心的小黄鼠狼,由于他的粗心,好心办了坏事。

这个故事很简单却很有趣,通过又又两次拨错电话号码把事情搞砸了,让孩子们体会到做事不能粗心大意。

只是怎么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呢?思前想后,我决定围绕“爸爸和妈妈生气的原因”这一点展开活动。

而《黄鼠狼又又》的整个故事又正好可以分为前后相同的两部分。

前半部分讲了爸爸生气的原因,后半部分讲了妈妈生气的原因。

因此结合故事的大框架,我将本次活动分为三大块:封面赏读、图书阅读、联系生活。

一、封面赏读
这本书的封面就是故事的结尾,它将三只黄鼠狼的情绪完全展现在了孩子们面前,让幼儿通过对结局的观察,联想故事的发生,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希望从中尽快找到答案。

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自然的想到这是发生在黄鼠狼一家之间的事情,为什么妈妈和爸爸会那么生气呢?孩子们有不同的答案,有的说:小黄鼠狼打破了家里的花瓶;有的说:小黄鼠狼太顽皮被爸爸妈妈教育等等等等,虽然孩子们的猜测都与绘本内容无关,但是我们希望孩子更多的发散思维。

二、图书阅读
(一)大图书阅读——集体阅读
主要解决黄鼠狼爸爸为什么生气。

在这一环节的结尾,我想让幼儿来模仿黄鼠狼爸爸怎么教育小黄鼠狼的,从而达到一个小高潮,但是孩子们的反应较冷淡。

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所以我只能以平行者的身份,示范模仿。

可是模仿后却草草的收场了,没有再给孩子们表演的机会。

(二)小图书阅读——自主阅读
我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找找黄鼠狼妈妈生气的原因。

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很好,也能较快的找出原因,但是细节观察的不够仔细。

三、联系生活
这一环节是整个活动的升华,让孩子们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得到一点启示。

整个活动的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活动目标基本达成。

但是在活动中,我还是将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一些能力强,能说会道的孩子身上,对能力较弱幼儿的关注度不够,这使得他们在活动中的积极性更不高。

这是今后有待提高的问题,如何让幼儿都能参与到其中,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