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第一章 管理学概述

合集下载

管理学简答题答案

管理学简答题答案

第一章管理概述1.为什么管理者对于一个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十分重要?组织的活动有两类-——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

组织是直接通过作业活动来达成组织目标的,但组织为了确保这一基本过程顺利而有效地进行,还需要开展管理活动,管理是促进作业活动顺利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和保证。

2.为什么说管理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了解管理的这种属性对管理实践有什么指导意义?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指它以反映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管理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管理规律,总结出了许多管理原则。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在管理实践中,不注重管理的科学性只强调管理工作的艺术性,这种艺术性将会表现为随意性;不注重管理工作的艺术性,管理科学将会是僵硬的教条。

管理的科学性来自于管理实践,管理的艺术性要结合具体情况并在管理实践中体现出来,二者是统一的。

3。

在分析企业的市场环境时,应主要考虑哪些要素?●现有竞争者●潜在竞争者●替代品生产者●供应商●用户4。

为什么SWOT分析方法能够在管理工作中受到广泛重视和普遍应用?将内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复杂的非结构问题结构化,为群体决策过程中的有效沟通创造了条件;有助于明确地识别自身的优势、劣势,把握外部机会和威胁;给决策者提供更多的方案.5.概念技能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履行其职责的意义是什么?概念技能是指纵观全局,洞察企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

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而言,概念技能决定了其能否为组织。

确定正确的目标和战略。

概念技能也是高层管理人员有效履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基础。

6。

一个组织中,管理者的工作是如何随着其所处层级的变化而改变的?首先,管理职能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其次,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完成不同管理职能的重点有所不同,相对而言,高层管理者在计划、组织和控制上所花的时间要多于中层和基层管理者,在领导职能上所花的时间要少于中层和基层管理者。

管理学简答题答案

管理学简答题答案

第一章管理概述1.为什么管理者对于一个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十分重要?组织的活动有两类———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

组织是直接通过作业活动来达成组织目标的,但组织为了确保这一基本过程顺利而有效地进行,还需要开展管理活动,管理是促进作业活动顺利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和保证。

2.为什么说管理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了解管理的这种属性对管理实践有什么指导意义?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指它以反映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管理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管理规律,总结出了许多管理原则。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在管理实践中,不注重管理的科学性只强调管理工作的艺术性,这种艺术性将会表现为随意性;不注重管理工作的艺术性,管理科学将会是僵硬的教条。

管理的科学性来自于管理实践,管理的艺术性要结合具体情况并在管理实践中体现出来,二者是统一的。

3.在分析企业的市场环境时,应主要考虑哪些要素?●现有竞争者●潜在竞争者●替代品生产者●供应商●用户4.为什么SWOT分析方法能够在管理工作中受到广泛重视和普遍应用?将内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复杂的非结构问题结构化,为群体决策过程中的有效沟通创造了条件;有助于明确地识别自身的优势、劣势,把握外部机会和威胁;给决策者提供更多的方案。

5.概念技能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履行其职责的意义是什么?概念技能是指纵观全局,洞察企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清为什么。

要做某事的能力。

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而言,概念技能决定了其能否为组织。

确定正确的目标和战略。

概念技能也是高层管理人员有效履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基础。

6.一个组织中,管理者的工作是如何随着其所处层级的变化而改变的?首先,管理职能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其次,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完成不同管理职能的重点有所不同,相对而言,高层管理者在计划、组织和控制上所花的时间要多于中层和基层管理者,在领导职能上所花的时间要少于中层和基层管理者。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管理学基础》1-13章单元自测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管理学基础》1-13章单元自测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管理学基础》1-13章单元自测标题:管理学基础自测题解析引言:《管理学基础》是一门培养学生管理思维和管理能力的重要课程。

我们将从1-13章单元自测开始,对每个章节的题目进行分析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成果。

第一章:管理学基础概述1. 什么是管理学?管理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类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旨在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

2.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如何?管理学经历了科学管理、行为科学、量化管理和系统管理四个阶段的发展。

3.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管理学主要研究组织、管理者和管理过程等。

第二章:管理者的角色与能力1. 管理者的角色有哪些?管理者的角色包括领导者、决策者、人际协调者、资源分配者等。

2. 管理者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管理者需要具备技术能力、人际能力和概念能力等。

第三章:组织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 什么是组织?组织是一种运用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经过一系列活动达到特定目标的社会系统。

2. 组织可以按照哪些方式分类?组织可以按照所有制形式、经济性质、企业规模等方式进行分类。

第四章:组织的结构与设计1. 组织结构的类型有哪些?组织结构的类型包括职能性、事业性、矩阵性、虚拟性等。

2. 组织设计的原则有哪些?组织设计的原则包括工作分工、协调一致、垂直层次、职权与责任等。

第五章:组织文化1. 什么是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一组共享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共同特征所形成的组织氛围和风格。

2. 组织文化的作用是什么?组织文化可以提高组织成员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第六章:领导与领导力1。

什么是领导?领导是指在组织中通过影响、指导和激励他人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 领导力的类型有哪些?领导力的类型包括权力领导、道德领导、情感领导和智能领导等。

第七章:决策与决策模型1. 什么是决策?决策是指在多个选项中选择一种行动方案,并为其承担风险和后果的过程。

2. 常见的决策模型有哪些?常见的决策模型包括理性经济人模型、满足模型和限制模型等。

管理学基础1-管理学概述

管理学基础1-管理学概述

• 第四节 学习管理的理由与方法
• 一 、学习管理的理由
• 二 、学习管理的方法
2
第一节 管理的含义
一、管理的定义
几种主要说法 :
––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去做什么,并设 法使他们用最好的方法去干。(泰勒) ––管理就是经由他人完成任务。 (孔茨) ––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 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罗宾斯) ––管理就是决策。(西蒙)。 ––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 职能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法约尔)。
8
(一) 计划职能 主要包括对将来趋势的预测,根据预测 的结果建立目标,然后制订各种方案政 策,以及达到目标的具体步骤,以保障 组织目标的实现。
9
(二)组织职能 一方面是指为了实施计划而建立起来的 一种结构,该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计 划能否得以实现; 另一方面是指为了实现 计划目标所进行的组织过程。
• (书《管理工作的实质》)》
20
管理者的角色
The Mintzberg Studies
人际关系维度 信息传递维度 决策制定维度
人际关系角色
Interpersonal Roles
挂名领导 Figurehead
联络者 Liaison
领导者 Leader
信息传递角色
Informational Roles
一、学习管理的理由
• 鉴于管理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效率和 效果。
• 基于这样的事实:人一旦走上社会,不是从事管 理就是被人管。
• 一个人也需要管理:个人资源相对于个人追求的 有限性。
34
二、学习管理的方法
•多读书,多实践 •多看,多听,多想,多问 •热爱生活,有热情 •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做好每一件事 •计算机技术和外语是管理的两个重要的工具

管理学原理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来说,组织的外部要素是()A.可以控制的B.无法控制的C.部分可控的D.不可以控制的2.作为学习研究管理学的总的方法论指导的是()A.系统方法B.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C.唯物辩证法D.比较分析法3.管理是生产过程固有的属性,是指()A.管理的目的性B.管理的必要性C.管理的科学性D.管理的民主性4.决定学习、研究管理必要性的是()A.管理的自然性B.管理的社会性C.管理的重要性D.管理的历史性5.管理学应属于()A.社会科学B.边缘科学C.经济学D.自然科学6.管理是一种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A.复杂性B.有效性C.实践性D.精确性7.管理的核心是()A.决策B.处理好人际关系C.组织D.控制二、多项选择题1.组织内部要素包括()A.目标B.信息C.机构D.人E.物2.()是系统的特征A.整体性B.复杂性C.模糊性D.控制性E.目的性3.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承担的职能是() A.计划B.组织C.人员配备D.指导和领导E.控制4.管理学的特点有()A.一般性B.边缘性C.历史性D.多样性E.实践性5.组织外部环境包括的要素有()A.行业B.原材料供应C.产品市场D.政治状况E.社会文化6.管理这种社会现象存在的必要条件是()A.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B.有机构C.有一致认可的目标D.有管理者E.有各种资源7.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A.科学性B.自然属性C.艺术性D.社会属性E.实践性8.德鲁克认为管理者在组织中应承担()责任A.管理一个组织B.管理管理者C.管理工作和人D.决策E.计划三、填空题1.管理的载体是_______.2.管理的______是管理者。

3.管理作为一种艺术,强调运用管理的______性,要求管理者具备一定的______.4.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和______.四、名词解释1.管理2.管理学3.系统五、简答题1.简述管理的基本特征.2.简述系统的观点。

管理学各章练习题

管理学各章练习题

第一章管理概述一、管理的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 )。

A.科学性B.艺术性C.自然属性D.社会属性E.实践性二、概念和职能1.以下不属于管理职能的是()。

A.组织活动B.控制活动C.有效获取资源D.计划与决策2.综合各种管理职能理论的研究,管理的最基本的职能有()。

A.生产B.计划 C.组织 D.经营 E.控制3.古人云:“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里的“运筹帷幄”反映了管理中的 ( )。

A.计划职能 B. 组织职能 C. 领导职能 D. 控制职能4.企业组织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带领就是带领员工一道实现()的目标。

A、全社会B、全体员工C、本组织D、管理者E、员工个人5.某公司总经理白手起家,从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发展为今天拥有百万资产的企业的经营者,目前公司已经有了自己的生产线。

但这位总经理却常常为管理生产工人的事发愁。

因为他被工人们称为“白面书生”,很难与他们沟通。

你认为最可能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A.采取严厉的措施,板起脸来。

B.招聘对生产管理有经验的专家,代替自己来管。

C.与生产工人坐在一起开座谈会,放下架子,逐步缓和关系。

D.开除给自己起外号的工人,杀一儆百。

三、管理者1.企业管理者可以分成基层、中层、高层,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制定()。

A.日常程序性决策B.长远全局性决策C.局部程序性决策D.短期操作性决策2.上层主管人员的重要任务是( )。

A.监督执行B.协调执行C. 监督控制D.决策控制3.某技术专家,原来从事专业工作,业务精湛,绩效显著,近来被提拔到所在科室负责人的岗位。

随着工作性质的转变,他今后应当注意把自己的工作重点调整到()。

A.放弃技术工作,全力以赴,抓好管理工作和领导工作B.重点仍以技术为主,以自身为榜样带动下级C.以抓管理工作为主,同时参与部分技术工作,以增强与下级的沟通和理解D.在抓好技术工作的同时,作好管理工作4.管理者履行管理职能的根本目的是( )。

管理学原理复习答案

管理学原理复习答案

管理学原理复习答案第一章管理概述重点内容一、管理的基本概念1、管理的概念2、管理的职能3、管理者的基本技能二、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科学管理理论、2。

霍桑实验与人群关系论、3、X理论、Y理论4、管理科学学派、5、决策理论学派、6、权变学派复习题一、选择题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C )A。

提高管理水平B。

提高人的积极性C。

提高劳动生产率D。

提高市场占有率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A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配备“第一流的工人”C.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 D.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3、1927年到芝加哥附近的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一系列试验的是( A )A.梅奥B.马斯洛C.麦格雷戈 D.法约尔4、梅奥的霍桑试验表明( D ).A。

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目标的达成是有害的B.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目标的达成是有益的C.企业应采取一切措施来取缔非正式组织D.企业应该正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5、梅奥通过其领导的霍桑试验建立了人际关系学说,该学说属于( A )A.行为管理理论 B.古典管理理论C.系统管理理论D.权变管理理论6、在对管理者对人性的假设方面,认为员工天生好逸恶劳的消极理论是( X )。

A.X理论 B.U理论 C. Y理论D. Z理论7、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认为( C )A.保健因素能直接起激励职工的作用 B.保健因素改善后会导致积极的后果C。

保健因素能防止职工产生不满的情绪D。

激励因素不能产生使职工满足的积极效果8、美国管理学家卡茨认为,一个主管人员至少应具有的三大基本技能是( A ) A。

技术技能、人事技能、概念技能B.技术技能、学习技能、人事技能C。

人事技能、学习技能、概念技能D.概念技能、学习技能、技术技能9、管理的基本职能是:( B )A.计划、组织、指挥、协调B。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C. 计划、决策、选人、用人 D。

决策、计划、领导、协调二、简答题1、泰罗对管理作出了哪些重大的贡献?主要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公司管理学》学位考试复习题

《公司管理学》学位考试复习题

《公司管理学》学位考试复习题第一章管理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认为管理只是经营的六种职能活动之一的是A哈德罗·孔茨B亨利·法约尔C赫伯特·西蒙D彼得·德鲁克2.在整个管理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A管理主体B管理客体C信息D目标3.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A管理客体B环境C信息D目标4.管理的首要职能是A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二、多项选择题1.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A管理的主体B管理的客体C信息D目标E环境2.按管理者担负的职责任务划分,可以将其分为A决策指挥者B职能管理者C决策参谋人员D中层管理者E基层管理者三、填空题1.美国的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

2.美国的管理学家哈德罗·孔茨提出: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的目标。

3.管理的主体是(),管理的客体是()。

4.管理者所处的层次越高,其面临的问题越复杂,越无先例可循,就越需要()。

四、名词解释1.管理:2.管理者:五、简答题1.管理的基本要素。

2.管理的职能。

3.管理者的技能。

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被西方管理学界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A弗雷德里克·泰勒B亨利·法约尔C马斯洛D梅奥2.被称为“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之父”的是A弗雷德里克·泰勒B亨利·法约尔C哈德罗·孔茨D梅奥3.人类最原始、最迫切也是最基本的需要是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社交需要D尊重需要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五个层次中属于低级需要的是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社交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五个层次中属于高级需要的是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社交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填空题1.韦伯在管理学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提出的()体系理论。

2.行为科学的早期研究是从()方面的试验开始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在各管理职能上所花时间的相对多少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第一章管理学概述一、名词解释1.管理2.管理者3.概念技能4.管理学二、单项选择题1.管理这种社会现象存在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二是( )。

A.有管理者B.组织成一定机构C.有各种资源D.有一致认可的目标2.()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E.创新3.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最宝贵的资源是()A.机器、厂房B.流动资金C.人力资源D.无形资产4.按照管理者的职责任务划分,基层的班组长属于()A.决策指挥者 B职能管理者 C.决策参谋者5.()对于高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不重要。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6()对于所有层次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7.对于基层管理而言,最重要的是()。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8.计划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属于()A.决策指挥者B.职能管理者C.决策参谋者9.下面是一个关于各层次管理人员在不同管理职能上所花时间与精力分配模型的示意图,有人对此模型表示困惑。

根据你对管理实践的理解,你对此模型的评价是:A.不正确,因为模型认为基层管理者用于控制工作的时间要比高层管理者少。

B.正确,因为模型认为高层管理者在战略计划与组织方面所花的时间更多。

C.不正确,因为模型认为基层管理者在计划上所花的时间要比高层管理者少。

D.正确,因为模型认为基层管理者花在计划与控制上的时间比花在领导上少。

10.从发生的时间顺序看,下列四种管理职能的排列方式,哪一种更符合逻辑些?A.计划.控制.组织.领导。

B.计划.领导.组织.控制。

C.计划.组织.控制.领导。

D.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11.在做出是否收购其他企业的决策中,管理者必须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分析拟购企业的目前状况及可能的发展余地等情况,这时管理人员需要的技能主要是()。

A.诊断技能B.人际关系技能C.概念性技能D.技术技能12.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人们对“管理”一词本身也有不同的理解。

这里有两种不甚规范但耐人寻味的解释:一种是“管理就是你不管,下属就不理你”;另一种解释是“管理就是先理(梳理)然后才能管”。

对这两种解释,你的看法是:A.前者代表了典型的集权倾向,后者反映出一种民主的气氛。

B.两种解释都片面地强调了管理工作中的控制职能,只是思考和表达角度不同而已。

C.后一种更科学,因为强调了“理”,但也有不妥,似乎“理”好了,就不需要管了。

D.前者可应用于基层管理,后者可应用于高层管理。

13.管理的主体是( )A.管理者B.组织C.人D.管理机构14.管理过程中的首要职能是( )A. 人员配备B.组织C.计划D.指导与控制15.管理的核心是( )A。

建立组织机构B.协调人力物力C.协调入际关系D.尽力减少支出16.管理是一种艺术,是强调管理的( )A.精确性B.沿续性C.随意性D.实践性17. 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是(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管理二重性观点 C. 系统的观点D.发展的观点18.反映管理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是( )A.社会属性B.艺术性C.自然属性D.科学性19.管理学原理区别于专门管理学的特点在于( )A.历史性B.科学性C.一般性D.实践性20.管理学属于边缘性学科,这说明管理学的特点是( )A.一般性B.多样性C.实践性D.历史性21.管理是一种( )A.经济现象B.自然现象C.社会文化现象D.科学现象22.管理学形成的标志是( )A.泰罗科学管理理论B.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C.韦伯理想行政组织理D.梅奥的霍桑实验结论三、多项选择题1.管理的客体是( )A.人B.信息C.机构D.目的E.物2.美国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认为,管理者的责任是( ) A.管理一个组织B.管理管理者C.实现管理目的D.管理工作和工人E.管理计划过程3.一个组织通常划分为如下层次( )A.主管层、执行层和作业层B.经营决策层、执行管理层和监督作业层C.经营管理层、外部管理层和核心管理层D.经营决策层、监督作业层和执行管理层E.上层、中层和基层4.管理的基本特征是( )A.具有内部基本要素和外部环境要素B.主体是管理者C.具有任务、职能和层次D.核心是协调人际关系E.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5.管理的两重性反映出管理的( )A.科学性和艺术性B.必要性和目的性C. 部分可控性和部分不可控性D.技术性和阶级性E.生产力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6.管理的社会属性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管理与下列因素相联系( )A.生产力B.生产关系 C. 社会化大生产D.社会制度E.科学技术7.管理学作为一门不精确的、有待于发展的科学,具有以下特点( ) A.一般性B.专业性C.多样性D.历史性E.实践性8.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具体方法有( )A.系统方法B.比较法C.案例分析法D.综合法E.分析法9.管理学研究生产力方面的内容包括( )A.组织中人、财、物的配置问题B.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与创造性问题C.环境适应问题D.产权关系问题E.寻求最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问题10.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承担的职能是( )。

A.计划B.组织C.人员配备D.指导和领导 E. 控制11.组织外部环境包括的要素有( )。

A.行业B.原材料供应C.产品市场D.政治状况E.社会文化12.管理这种社会现象存在的必要条件是( )。

A.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B.有机构C.有一致认可的目标D.有管理者 E. 有各种资源13.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 )。

A.科学性B.自然属性 C. 艺术性D.社会属性E.实践性14.德鲁克认为管理者在组织中应承担( )责任。

A.管理一个组织B.管理管理者C.管理工作和人D.决策E.计划15.一般可以将一个组织划分为( )几个层次。

A.战略规划层B.高层C.中层D.执行层 E. 基层四、判断题1.用现代管理标准来衡量,没有下属的高级成本会计师不属于管理者。

()2.在西方,CEO(首席执行官)、CFO(首席财务官)都属于高层管理者。

()3.目前,普通职工拥有企业股票,从本质上讲,资本的剥削性已经消除。

()4.管理是形成生产力的条件,也是创造生产力的源泉。

()5.基层管理者的大部分时间用于组织和控制,用于计划的时间较少。

()6.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检查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

()7.管理是一项任务,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 )8.组织分为三个层次,拥有的权力范围最大、担任的职务最高的管理人员是中层主管人员。

9.管理是一门艺术,指主管人员在管理实践中,既要运用管理知识,又需发挥创造性,采取适宜措施,高效地实现目标。

( )10.管理的任务是创造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 )11.管理是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12.管理学的实践性决定了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的总结、扬弃和发展。

()13.研究如何完善组织机构与各种管理体制的问题是管理学内生产力方面的内容。

( )14.有效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带来实效。

( )15.管理的基本职能是合理组织生产力和维护与完善生产关系。

( )五、简答题1.什么是管理?它有哪些特征?认识这些特征对我们有何意义?2.管理人员应具备哪些技能?对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的技能的要求有何不同?3.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4.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这些角色与管理职能是矛盾的吗?5.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6. 你认为学习管理学对你未来的工作有什么意义?7.为什么管理者对组织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8.您们学院的教师是管理者吗?以管理职能和管理者角色的观点讨论。

9.管理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有哪些?10.结合实际谈一谈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六、论述题1.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容及正确认识管理二重性的意义是什么?2.你是如何看待管理的科学性这一特性的?在哪些管理职能中我们应该更注重管理的科学性?3. 强生公司董事会主席拉尔夫• 拉森年收入是美国总统克林顿的4倍。

几乎所有100家美国最大公司的高级经理都比总统收入高。

讨论拉森和总统作为管理者的角色有何异同?为什么拉森作为高级经理比总统工资高?七、案例分析案例1孙寅贵的管理方式当年曾在国内叱咤风云的百龙矿泉壶“壶主”孙寅贵,在一次对下属的批评当中指出:“真正的管理者,他的职责应该是研究政策、建立制度。

然而你们却把大量的精力用在谈客户和酒席桌上,你们应该降职。

这不是说你们偷懒、是因为你们享受着高层的待遇,却干着基层的工作,而没有抓住管理者应该做的事。

我现在之所以有时间写书,是因为我已经把很多制度研究制定得自己觉得差不多了,同时我能够以一个清醒的头脑、很宽松的时间来审视你们,好告诉你们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

设想一下如果我也整天谈客户、累得四脚朝天,我又如何才能监督、评价你们的工作呢?一个劳动模范式的管理者决不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其实,“事必躬亲”和“以身作则”是两回事,“管理者”并不应成为“拼命三郎”,典型的案例在《三国演义》中就有。

诸葛亮绝顶聪明,却为什么六出祁山一无所获反命丧五丈原,而屡战屡败的司马懿却笑到了最后?就在于司马懿抓住了管理的真谛:管理者最需要的并不是自己去拼杀,而是建立起井然有序、行之有效的制度,让它自己顺畅地运转。

而连军士的灶坑如何去挖都要过问的诸葛亮则在“事必躬亲”中拖垮了自己、耽误了事业。

他死之后,流尽了泪水的蜀军上下忽然发现自己连最基本的工作都不会,因为自己以前从没机会去做,丞相全包了。

没有制度,光靠聪明与激情,是害己更害人的。

所以,孙寅贵认为:“越是上层,弄明白自己到底该干什么就越是重要。

我觉得如果一个热爱自己企业的老板能使自己轻松起来,乃至有些无事可做,那这个企业倒会很有希望。

”矿泉壶项目失败后,孙寅贵现在掌管着十几个下级企业,并且在青岛投资建立了亚洲最大的塑钢企业,在国内塑钢产业居遥遥领先的地位。

他现在又是如何管理这么多企业的?“管理企业,第一靠领导人,第二靠领导人,第三还是靠领导人:这个领导应该有理想、有道德。

在我认真地检讨自己如何做人后,我觉得总经理除了要具备懂专业、有经验、会管理等条件外,还得加上很重要的一条:人品好。

选好后,如果经过考核他胜任这个位子,接着就要实行鹭鹭政策。

你不能让他不‘吃鱼’,‘不吃’他不‘抓’了;也不能让他‘吃饱’,‘吃饱’他也不‘抓’了。

你要从他创造的利润中给他适当的提成,但过高的待遇会导致短期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