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矿压分析总结

合集下载

庄旺煤业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及分析

庄旺煤业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及分析

收稿日期:2020-07-03作者简介:张海峰(1983-),男,山西忻州宁武人,2016年7月毕业于东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学历,采矿工程师(中级),现从事综采工作面支护㊁巷道围岩管理等工作㊂庄旺煤业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及分析张海峰(山西宁武大运华盛庄旺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忻州 036700)摘要:为了提高煤矿综采面的产量及工作效率,结合庄旺煤业综采工作面实际情况,对综采面的矿压规律和特征进行了重点分析,从而为提高煤矿综采工作面的产量和效率,减少事故发生概率做出了参考,为类似矿井的矿压研究提供了借鉴作用㊂关键词:煤矿综采面;矿压规律;顶板管理中图分类号:T D 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20)10-0026-02引言煤矿在正常开采过程中主要包括矿压规律㊁控制技术㊁综采设备选型㊁回采巷道支护与回采工艺技术影响因素㊂在采矿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矿压问题[1-2],还需要对顶板管理加大重视度,一旦矿压不够稳定则会直接影响煤矿开采工作的顺利开展㊂因此本研究以庄旺煤矿综采工作面实际情况,分析综采面抗压规律特点及顶板管理问题㊂1 回采工作面概况庄旺煤业20109回采工作面有着较大的煤层产状变化情况,对应地表地形大致为中部高,向东部㊁西部渐低最高处位于工作面中部,西部煤层变薄平均厚度为2.5m ,东部煤层平均厚度为5.12m ;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倾角6ʎ[3],2号煤层普氏系数ɲ<3㊂20109工作面综采放顶煤采煤法时,利用矿方现有的一套放顶煤工作面设备Z F 7200/20/32型液压支架与Z F 7200/20.5/33型过度液压支架,具体参数见表1:表1 20109工作面液压支架参数支架型式重量(k g )高度(mm )宽度(mm )中心距(mm )工作阻力(k N )支护强度(M P a)Z F 7200/20/32放顶煤液压支架220002000-32001500150072000.95-1.01Z F G 7200/20.5/33型过渡支架210002050-33001500150072001.06-1.102 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观测2.1 布设观测点本次研究重点在于对20109工作面矿压规律的观测,如图2,所布设的三个观测点分别位于工作面东(I )㊁中(I I )㊁西(I I I )方位,观测线路布设共计5个,用标号①~⑤表示㊂分别于5个支架立柱安装1台圆图压力自记仪,从而对工作面的矿压规律进行全面观测㊂除此之外还需连续观测液压支柱的支护阻力变化情况,记录参数包括支柱初撑力㊁最大阻力㊁循环时长㊁支架运转特性曲线(P-T )等数据情况,并且观察记录顶板情况㊂图1 管侧点布设图2.2 矿压规律观测结果如表2所示:工作面呈现明显周期性来压,所受两侧顺槽支撑作用影响,东西部的来压步距与强度较中部明显更大㊂在中西观测区域均为33m 的来压步距显示,东部42mm ,滞后9m ;全部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均值为36m ㊂2.3 工作面矿压特征经过本次布设观测点,发现在20109综采工作面中,东部I ㊁中部I I 两个测区分别达到了719mm62 内蒙古石油化工2020年第10期表2 综采工作面的基本顶来压观测情况来压类测区持续期步距(m )支架阻力P mP 1强度初次Ⅰ2424531.64110.163.19Ⅱ2334889.263505.962.59Ⅲ23344553712.93.27均值Ⅰ1.7623.65386.294698.62.46Ⅱ2.2616.74987.73799.51.43Ⅲ1.622.45380.23569.91.69与831mm 的片帮深度,最大深度1.0m ,综合增加幅度不大,较来压之前增加明显㊂在初次来压过程中,工作面的冒顶高度通常处于0.6~0.8m 范围内,中部的冒顶高度最高可达1.2m ㊂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较大的来压强度,而来压之前综采工作面的支架工作阻力较低,所以观测中来压期间,支架初撑力也明显较低㊂随着逐渐增快的推进速度及时控制㊂为了分析模型在工作面推进各个过程中的顶板运动状况,根据实验现场拍摄照片,结合理论,分析实验模拟结果㊂由于实际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实验室模拟只能定性的分析煤层上覆岩层运动规律,而所得的具体实验数据仅供参考,例如初次来压,周期来压等数据㊂因此,定量分析还需依现场实测数据为准㊂工作面沿切眼开采推进,第一次初次来压到来时,基本顶发生初次断裂,作面基本顶沿着煤壁正上方垮落,上覆基岩各分层之间产生裂缝,裂缝宽度较大,详见图3(A )㊂随着工作面的继续推进,推进距达到90m 时,基岩最顶分层的粉砂岩发生较大下沉,同时随着工作面向前推进,工作面上方裂缝前移,当工作面推进距为100m 时,基岩顶部粉砂岩层断裂,其上部承载的表土层发生弯曲下沉波及地表图3(B )㊂实验室模拟可知:工作面基本顶第一次垮落后,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裂隙向上㊁向前延伸,最终贯穿地表,地表出现裂缝,可见工作面覆岩中不存在完整 三带 ,基本上为冒落带和裂隙带,顶板基岩基本沿煤壁全厚切落㊂(A )第一次垮落观测结果 (B )第二次垮落观测结果图3 垮落结果观测数据3 结语各煤矿综采面矿压规律各不相同,在实际生产中,不仅需要重视掌握工作面的矿压规律,还应注意顶板管理工作,确保综采工作面可以安全高效地推进,真正从技术及管理层面,为矿井安全生产奠定基础㊂[参考文献][1] 史增利.关于坚硬顶板回采工作面矿压和顶板管理研究[J ].江西化工,2019.[2] 谢杰鹏.综采工作面末采及回撤矿压显现规律与顶板控制技术探析[J ].能源技术与管理,2019,044(002):91-92.[3] 王水利.榆神矿区浅埋高强度开采综采面矿压显现规律及其控制研究[D ].2019.[4] 袁小春,邵小平,郑继锐.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不同条件下的矿压显现规律[J ].陕西煤炭,2019,038(002):35-39.[5] 崔慧斌.缓倾斜煤层综采工作面覆岩运动规律及矿压特征分析[J ].煤矿现代化,2019,000(005):81-83.72 2020年第10期张海峰 庄旺煤业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及分析。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分析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分析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Hu a i n a n , 2 3 2 0 0 1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72 2 9 wo r k i n g f a c e o f Xu t u a n c o a l mi n e o f Hu a i b e i Mi n i n g Gr o u p i s t h e wo r k i n g f a c e wi t h l a r g e c u t —
第 1 1卷 第 3期 2 0 1 4年 3月
华 北科 技 学 院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No r t h C h i n a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wo r k i n g f a c e wi t h l a r g e c u t t i ng h e i g h t i n Xu t ua n c o a l mi n e . Ke y wor d s: l a r g e c u t t i n g h e i g h t ;mi n e r a l pr e s s u r e;s a f e a n d e f ic f i e n t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V0 L 11 No .3 Ma t . 201 4
大 采 高 综 采 工 作 面 矿压 显现 特征 分 析
井欢庆 , 李 占魁
( 1 .国投晋城能源投资有 限公司 , 山西 晋城 0 4 8 0 2 6 ; 2 .安徽理工大学 , 安徽 淮南 2 3 2 0 0 1 )

综采队工作总结

综采队工作总结

综采队工作总结综采队工作总结「篇一」1月份以来,我队在安全管理上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安全会议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的原则,坚持岗位培训,提高全员操作技能,狠抓落实,实现了安全生产,杜绝了重大恶性事故,采面质量标准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安全生产保持了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下面就1月份安全工作做一简要总结:一、安全生产平稳发展1月份综采一队,始终坚持以“以现场为阵地,以学习为手段,以提高自我安全素质为中心”的原则,扎实地搞好本质安全工作。

牢固树立“三不生产”的原则,不断提高自我安全生产意识和自主保安能力。

杜绝了轻伤及以上安全事故,“三违”现象明显减少。

其次,结合“日清日安,日学日高”安全教育理念,进一步加强岗位工操作能力,提高安全生产能力。

二、工作面质量标准化水平有所提高但由于工作面支架工矿比较差,缺少安全阀配件,工作面顶板来压频繁,加之生产组织方面有一定欠缺,致使工作面工程质量多次达不到规定要求。

同时S1210工作面,刚初采时间不常,设备方面需一定磨合期,发生了几起机电事故,面对客观条件,我队认真反思总结,制定了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加强了工作面工程质量监督力度及设备检修、维护力度,夯实标准化基础工作,以工序质量促工程质量,严格要求自己按质量标准进行作业,在矿进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检查的强大压力下,我队坚持工程质量自检,验收员严格把关对班组进行质量验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面工程质量和质量标准化水平,为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学习提高素质充分利用班前会、周五安全学习日组织职工学习《S1210作业规程》、《每周一案例》等及相应安全措施。

实施了“班组长讲安全”“安全每日一题”“安全知识提问”“安全宣誓”等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教育职工牢固树立“生命至高无上,安全发展第一”的安全理念,从根源上杜绝了三违现象。

四、积极完善安全设施及各类保护加强了采空区、顶板及两巷的.排水力度,为迎接生产系统验收工作奠定了基础。

综采工作面矿压分析

综采工作面矿压分析

十一月份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报告本月通过对33405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掌握了该工作面煤层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工作面支架支护强度、围岩破坏活动过程煤壁中应力变化大小和应力影响范围。

为工作面现场管理提供完善、准确的资料,以直接指导生产实践和解决施工生产问题。

一、煤质和煤层赋存情况,该工作面所采(3+4)#煤层是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主要可采煤层,根据现有巷道揭露的煤层资料分析,该面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属稳定煤层,煤层厚度为 3.65m。

煤层倾角3°~7°平均6°。

1、煤层顶、底板情况:(1)、顶板:顶板依次为伪顶、直接顶、基本顶。

伪顶为灰黑色碳质泥岩,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厚度平均约为0.18m;直接顶为黑色砂质泥质结构,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斜层理较发育,底部含碳质,厚度平均约为7.75m;基本顶为灰色粉砂岩、中间含中粒砂岩,为粉砂状结构,薄层状构造,厚度平均约为8.05m。

(2)、底板:直接底板为灰黑色泥岩,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厚度平均约8.5m。

3#+4#煤层顶板以泥岩为主,抗压强度平均13.8MPa;抗拉强度平均0.95MPa;单项抗剪强度平均6.79 MPa;底板也多为泥岩,抗压强度平均10.6MPa。

2、地质构造:据掘进揭露的地质资料分析,33405工作面煤层整体形态为一单斜构造,工作面沿倾向布置,从工作面巷道揭露资料看,该面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古河床冲刷带和F28正断层横穿整个工作面。

工作面里段为易冒落的顶板,顶板随回采而垮落,顶板来压比较稳定。

二、原始记录汇总:①工作面支架支护载荷的观测根据,33405工作面的顶板支护动态监测记录:每5天进行一组数据分析,数据平均值如下:1-5:16.68 Mpa、6-10:20.1Mpa、11-15:20.86 Mpa、16-20 21.94Mpa、21-25:20.34MPa、26-30:22.5 Mpa, 本月共出现4个压力峰值,分别是6日的25.1Mp、12日的20.2 MPa、22日的28MPa、28日的29.2Mpa,其它时间都相对平缓。

综采工作面初采矿压观测分析

综采工作面初采矿压观测分析

综采工作面初采矿压观测分析摘要:随着矿产开采的延伸,由于受地质条件的限制和采区边界的影响,为提高资源回收率,为确保顺利回采,文章针对综采工作面初采矿压观测分析,为综采工作面初采矿压观测分析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综采工作;采矿;分析1 工作面概况及工作面支护1.1工作面概况寸草塔二矿31202综放工作面位于31煤二盘区,22煤22111、22113采空区下方,31煤回风大巷西北侧,为31煤层二盘区第二个工作面,辅运外侧为31201工作面采空区。

工作面推进长度2635.7m,工作面宽度310m,煤层厚度为4.0-7.8m,平均煤厚6.42m。

工作面掘进过程中揭露6条断层,所有断层均为正断层,产状分别为:F3170:311°∠55°H=1.2m、F3169:111°∠60°H=1.0m、F3168:303°∠55°H=2.5m、F3145:164°∠55°H=2.4m、F3144:228°∠40°H=5.8m、F3149:256°∠55°H=1.5m。

预计该6条断层将会对回采产生影响,其中F3168、F3145和F3144对回采影响大。

工作面回采至距切眼约2070m处可能揭露22煤层揭露的F28(F28:86°∠43°H=6.3m)断层在31煤的延伸,预计断层落差H=6.5m(靠近辅运顺槽)。

断层附近煤层顶底板破碎,容易发生片帮和冒顶。

1.2支护方式工作面选用液压支架共155台,郑煤机生产的ZFY18000/25/39D型支架145台,其中工作面中间支架143台,过渡架头尾各1台,机头组合支架1台,机头、机尾端头头支架ZY12000/20/40D共9台。

表1-1 郑煤ZFY18000/25/39D液压支架主要技术特征表1.3液压支架的确定1.3.1选型原则和要求:1、支架的初撑力和工作阻力要适应直接顶和老顶岩层移动产生的压力;2、支架的结构和支护特性,要能适应和保护暴露顶板的完整性;3、支架底座要适应底板岩石的抗压强度;4、支架支撑高度要与采高或煤层厚度相适应;5、支架的安全性能要好。

综采工作面矿压分析

综采工作面矿压分析
第 7期
21 0 0年 7月
山 西 焦 煤 科 技
S a x kn a ce c hn i Co i gCo lS in e& Te h oo y c n lg
NO. 7
J 12 1 u. 0 0

技术 经 验 ・
综 采 工作 面矿 压 分 析
唐金 柱 ①
( 疆 焦煤 集 团艾 维 尔沟 焦煤 公 司 1 3 新 9 0煤 矿 )

8 5 老顶

侏 八
中砂 岩 、灰 白色 。以石 英 为主 层 理不 明现 。 84 老顶 粗砂 岩 、灰 白色 ,以石英 . 为 主,坚硬 ,裂 隙发育 。

纪 道叶JO 直顶砂流好分,硬 罗 湾 ¨l. 接 状圆,选坚 l 8 块 岩 质结 差 2 l 砾 硅胶 性。 …
时代 分组 主状 图 厚度 名称
( ) m
岩性 描述
主要技 术 特 征 为 : 度 1 6 2 6 m, 度 1 4 ~ 高 . ~ . 宽 .3
1 6 I初 撑力 35 7k 工作 阻 力 40 0k 支 护 . 01, T 1 N, 0 N, 强 度0 6 ~0 6 a 对 地板 平 均 比压 1 4 ~ 1 5 . 6 . 8MP , . 7 .2 MP , a 中心距 15 0mm, 站供 液压力 2 a 立柱 0 泵 8MP ; ( 4个 ) 缸径 / 径 d 0 / 1 5mm, 程 9 6mm, : 柱 2 0 d 8 行 9 初 撑力 8 7k 工 作 阻力 l0 0k 9 N, 0 N。

要 新 疆 焦煤集 团主 焦煤公 司 2 1 2综采 工作 面属 于坚硬 顶板软 煤软底 倾斜 中厚 煤层 开采 42

浅析凉水井煤矿42110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

浅析凉水井煤矿42110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

浅析凉水井煤矿42110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凉水井煤矿属于榆神矿区,直接顶板来压步距较为规律,但老顶来压规律难以掌握,且来压显现明显,较为剧烈。

本人以凉水井煤矿4-2煤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显现为背景,采用工程调查,现场监测数据采集及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凉水井矿42110工作面矿压规律进行了研究。

标签:浅埋深来压步距动载系数0引言凉水井煤矿投产至今已回采9个工作面,但对地表为厚松散风积沙、浅埋藏、顶板不易垮落条件下的矿压规律及老顶来压规律尚未完全充分掌握,经常导致顶板事故发生。

42107综采工作面末采期间,综采工作面部分设备开始拆卸回撤,突然顶板大面积来压,工作面40#-100#支架切顶,顶板下沉1m左右,被压工作面高度约为2m;凉水井煤矿4-2煤层顶板压力的控制已成为困扰安全生产的一大难题。

1工程概况(1)4-2煤赋存状况与地质特征根据凉水井煤矿地质报告及补充勘查报告、施工作业规程等相关资料可知,4-2煤层位于延安组第二段顶部,距3-1煤层底板层距34.99~43.00m,平均37.77m。

最大埋深180m,煤层底板标高1124~1156m。

可采面积56.84km2,占矿区面积83.5%。

矿区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平缓,总体趋势为一个倾角小于1°缓缓向北西方向倾斜的单斜构造。

无大型褶皱和断裂发育,仅发育小型宽缓的波状起伏。

(2)水文地质条件4-2煤层上覆基岩段孔隙裂隙含水层厚度9.37-81.81m,平均厚度42.98m,在开拓区东部没有分布。

水位埋深沟谷区0.20m,梁峁区48.0m,泉的流量0.08-4.459L/s,据L4、LK5、LK9号钻孔抽水资料,涌水量0.146-1.981L/s,单位涌水量0.00362-0.094L/s·m,渗透系数0.00968-0.1670m/d,富水性弱。

水质属于HCO3-Ca或HCO3-Ca、Mg、Na型,矿化度237-252mg/L。

(3)煤层上覆地层含水性弱,但遇适宜补水条件,工作面会有一定的涌水会影响施工。

神东矿区300米加长综采工作面利弊及矿压

神东矿区300米加长综采工作面利弊及矿压

7
二、首个300米加长综采工作面实施情况 首个300米加长综采工作面实施情况 300
2、设备选型: 设备选型:
综采设备主要考虑刮板输送机的最大铺设长度、输送能力以 及支架承载能力、支架对软岩底板的适应性,其它设备按常规要 求选取。 2.1采煤机选型 2.1采煤机选型 根据煤层条件,选用JOY6LS5型采煤机,主要技术特征如下:
14
二、首个300米加长综采工作面实施情况 首个300米加长综采工作面实施情况 300
4)计算结果。 通过计算,在工作面长度300m,最大采高3.5m、截深0.865m、 采煤机割煤速度8m/min的条件下,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输送能力 2440t/h就可以满足,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装机功率应大于1661kW。 可选用JOY公司生产的3×700kW输送机,装机功率为2100Kw,运 输能力3500t/h,远远大于计算所需功率和运输能力,满足工作 面要求。
13
二、首个300米加长综采工作面实施情况 首个300米加长综采工作面实施情况 300
β—工作面倾角,取00; q0—刮板链每米重量,160kg/m; ω/—刮板链在溜槽中的运行阻力系数,取0.2; L—刮板输送机铺设长度,按305m,计算; g—重力加速度,取9.8m/s2; η—传动装置效率,取0.85; ±—向上运输用“+”号,向下运输用“-”号。 将以上数值代入得: N=1661Kw。
2
神东公司为进一步提高综采工作面单产水平和资源 回收率,降低万吨掘进率及生产成本,减少搬家倒面次 数,缓解工作面接续和设备大修紧张的局面,在已有 240米综采工作面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大胆 决策,2004年9月,在榆家梁煤矿44202工作面进行了国 内首个300米加长综采工作面尝试。经过认真实践,科 学组织,到2004年12月份回采圆满结束,取得了显著的 经济效益。下面就榆家梁煤矿44202加长综采面的应用 情况作一介绍,并与大家予以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压分析总结
一、工作面位置
1-101综采工作面位于一采区皮带巷右翼,1-1011巷沿矿井边界布置,1-1012巷沿一采区轨道巷下山方向布置,切割巷靠边界与许北煤矿相邻。

该工作面地面东南有许村村庄,地面有一座废弃洗煤厂,有零星的房屋建筑,其余为山脊沟谷及农用耕地。

地面标高+580m—+630m,工作面煤层底板标高为+470m—+534m,盖山厚度为
163.0~245m。

二、工作面情况
该工作面正巷长为1372m,副巷长为780m,切巷220m,回采煤层为1#煤层,1#煤层位于山西组中上部,煤层发育稳定,厚度一般为1.5-1.7m,平均1.6m。

顶板为伪顶、直接顶、老顶;伪顶为泥岩(0.5m);直接顶为细砂岩(4m),老顶为砂纸泥岩(5m).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多。

1#煤层与2#煤层层间距为10m—14m,不稳定。

根据掘进过程中揭露情况,工作面大约共计16个断层,其中1-3m断层14个,倾角25°-65°;4m断层1个,倾角55°;15m 断层一个,倾角70°。

三、液压支架参数
根据工作面顶底板岩性、底板比压、煤层厚度及有关生产资料,工作面支护选用ZY3300/11/26A掩护式液压支架,其特征见下表:支架型号ZY3300/11/26A型
支撑高度1100-2600mm 支架宽度 1430-1600
支架初撑力1308KN 支架工作阻力1650KN
支护强度0.50-0.61(f=0.2)Mpa 所需泵站压力31.5Mpa
支架中心距1500mm 顶梁长度3050mm
端面距340mm 移架步距600mm
四、分析处理
截止7月15日8点班1-101工作面共推进323m(正巷推进至37#点前17m,副巷推进至16#点前91.5m)。

初次来压规律
综采工作面推进了6m时,工作面45#—73#架顶板开始垮落,落顶厚度在2m左右。

顶板压力较大,顶板帽落的矸石较多。

六号、七号、八号、九号、十号矿压监测分站压力增大。

其中70#支架压力最大(达到38Map),其它支架压力以此处为中心向四周递减。

综采工作面推进了12.6m时,顶板全部垮落。

最大压力在39兆帕。

1、工作面初采期间,来压时支架工作阻力明显增加,来压强度大,工作面现场来压显现明显;随工作面向前推进,来压强度减小,
大多反映在采空区悬顶、出现少量煤壁片帮。

2、从数据看出,初次来压步距为15m、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12m。

周期来压步距应在8m左右。

3、30-50m顶板出现周期性运动,运动的强烈程度与地质条件、开采技术及支护状况密切相关。

4、初采初放前期,由于综采设备故障影响,工作面推进进度缓慢,直接顶有充分的时间垮落,通过在工作面及两端头施工放顶孔,促进了直接顶的顺利垮落,同时降低了老顶的来压强度。

5、直接顶垮落是分段垮落,未出现大面积一次性垮落,避免了因大面积一次性垮落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6、由于初采初放期间工作面推进速度慢(原计划7天完成初采初放,实际20天),给顶板下沉提供了充足时间,并且1-101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构造多,有三个2m—3m的断层,顶板完整性差,造成初次垮落步距小。

矿压规律总结
针对1-101综采工作面从初采到7月15日回采进行了完整的矿压观测的基础上,在工作面上、中、下部各抽取一架液压支架制作矿压阻力图表(表1、表2、表3)分析了工作面周期来压现象规律的影响。

所得的结论如下:
1、周期来压步距的大小和矿压显现程度与工作面的支架初撑力、工作面的推进速度、上覆基岩厚度有很大的关系,老顶周期来压步距在8m左右变化,规律性比较强。

周期来压具有分布的不均衡性,工
作面中部周期来压现象明显,工作面周期来压不同步,有的地方先来压,有的地方后来压(一般以70#—125#支架范围先来压),但来压的持续距离大致相等。

2、工作面中部靠后部处为明显的压力中心,此处的压力最大,其他支架压力以此处支架为中心向四周递减。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压力中心区是漏矸、冒顶、压坏支架的高发区,因此下口做好压力中心区域的支架顶板管理,保证安全生产。

3、据实际观测看到,1#煤层综采工作面在该套液压支架的控制下,顶板压力不很明显。

煤壁偶尔有小型片帮和放煤炮现象出现,工作面冒顶事故未出现过。

4、在正常的生产过程中支架整体出现不接顶的情况,导致所测数据不完整。

队组必须加强支架的利用,确保初撑力。

5、根据现场观察记录,超前20m处在采动影响下,片帮、底鼓和顶板下沉现象依旧比较严重,尤其是进风巷,鼓帮严重,多处需加设贴帮柱,两顺槽超前支护段要加大支护强度,保证支柱初撑力不低于11.4Mpa,支柱要安设卡栏、防倒。

支柱柱底必须穿鞋。

6、过断层时,必须跟机移架,对单体柱和支架进行二次注液。

7、现场支架使用情况基本不影响正常生产,偶尔会出现部分支架千斤串液,因此要求机电部门及队组加强对乳化液浓度监测,防止支架立柱、千斤等配件腐蚀损坏。

五、矿压规律存在问题及建议
1、在矿压观测过程中,存在个别支架压力异常的问题,还需要再以后的工作面矿压观测中给予重点观测。

2、观测人员经验少,且我们分析处理有不足之处,尚须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敬请指正。

生产技术科 2013年7月15日
1-101 工作面矿压观测总结
编制:张宁
兴盛园生产科
2013年7月1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