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型的试戴与全口义齿完成

合集下载

第六章蜡型教学文稿

第六章蜡型教学文稿
第六章 蜡型的试戴与 全口义齿的完成
蜡型的试戴
蜡型的塑型
全口义齿的完成
学习目的: 1.掌握蜡型的塑形 2.掌握装盒及树脂充填 3.了解蜡型的试戴
第一节 蜡型的试戴
一、试戴前的准备
(一)按照排牙与平衡合理论检查其义齿排列情况
1.正中合是否达到最大面积的尖窝交错接触关系。 2.牙列是否整齐,两侧是否协调,覆合覆盖关系,后牙排
形成腭皱襞的方法:1.按个人原来的形态;2. 可用典型的腭皱襞模型复制;3.采用雕刻成 形、滴蜡成形的方法制作。
四、塑形技术
(一)软化蜡条 一般温度为43~47℃,蜡保持软化、可
塑而又不熔化的状态。
(二)压蜡
方法:取一条烤软的蜡条放在模型上,一手持 蜡条,另一手将蜡压入牙间隙内,并包住牙 颈部,按顺序从颊侧、舌侧逐渐压入各牙的 间隙内。
三、牙龈、牙根及腭皱的塑形
(一)牙龈塑形
1.龈缘的位置
龈缘线与牙颈缘线一致,龈缘最高点多在中 线略偏远中处,近中龈弧度较小,远中龈弧度 较大。
龈缘弧度向最高点收缩明显,牙呈尖圆形,适合 女性。
龈缘弧度向最高点收缩不明显者呈方形,多适合 男性
2.龈缘的形态
基托向牙冠颈部近颈缘线0.5mm处形成逐渐变薄 的斜坡;龈缘应薄,紧贴牙颈缘;龈乳头处 适当凹陷,形成外展隙。
(二)牙根塑形 在基托的唇、颊侧相当于牙根的部位,
顺着每个牙齿的自然趋势,形成微微隆起隐 约可见的牙根外形。近牙冠处宽且明显,向 根尖方向逐渐变细且不明显。
(三)腭皱襞的塑形
为了符合生理要求,有利于发音,增加真实感, 上颌基托的腭侧可以模拟中缝和两侧黏膜不规 则的突起,形成腭皱襞。并从前向后形成“S” 状隆起。
(3)前牙开合:咬合时上下后牙接触,前牙 不接触。

全口义齿工艺技术

全口义齿工艺技术

全口义齿工艺技术第一章绪论全口义齿(complete denture)是为牙列缺失患者制作的修复体。

全口义齿工艺技术是研究全口义齿制作过程、技术、材料、器械设备及相关理论与实践的一门科学。

常规方法修复的全口义齿由人工牙(artificial teeth)和基托(denture base)两部分组成。

1、详细了解、检查患者牙列缺失情形,作出初步诊断和修复治疗打算;2、获得精确的口腔组织形状的模型;3、垂直距离与正中关系位的确定,做好颌位关系记录;4、上牙合架并转移颌位关系;5、人工牙的选择与排列,调整平稳牙合;6、在患者口腔中试戴义齿蜡型,进一步调整咬合;7、义齿制作完成;8、初戴义齿。

第二章相关差不多理论和基础知识第一节无牙颌与全口义齿修复的关系无牙颌是指牙列缺失的上下颌。

牙列缺失后,因为口腔软硬组织缺乏正常的功能刺激,会显现一些改变,这些变化与全口义齿的修复有紧密关系。

一、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一)骨组织改变拔牙,造成缺牙局部的牙槽嵴萎缩程度不同。

单纯拔牙引起的骨吸取显著少于拔牙后又作牙槽嵴修整术者。

牙槽嵴的吸取速度在牙缺失后头3个月(即伤口愈合期)最快,大约6个月后吸取速度显著下降,拔牙后2年吸取速度趋于稳固。

然而,剩余牙槽嵴的吸取将终生连续,一样稳固在每年约0.5mm的水平。

牙槽嵴吸取多少与骨质致密度直截了当有关,上颌骨外侧骨板较内侧骨板疏松,而下颌骨内板较外侧骨板疏松。

上颌牙槽嵴吸取的方向呈向上向内,结果上颌骨的外形逐步缩小。

下颌牙槽嵴的吸取方向是向下前和向外,与上颌骨相反,结果使下牙弓逐步变大,面下1/3距离也随之变短,表现出下颌前突、下颌角变大、髁突变位。

从总的趋势看,上下颌前牙区吸取比较明显,而后牙区、上颌结节、下颌磨牙后垫的改变最少。

(二)软组织的改变唇颊部因失去硬组织的支持,向内凹陷,上唇丰满度丧失,面部皱褶增加,鼻唇沟加深,口角下陷,面下1/3距离变短,而窬明显呈衰老状。

(三)颞下颌关节的改变由于失去天然牙咬合的支持与限制,颌间距离变短,髁状突可发生移位。

全口义齿的试代、代入与复诊、修理、半口义齿)

全口义齿的试代、代入与复诊、修理、半口义齿)
乎美学要求。
颌位关系及咬合情况检查
检查颌位关系
咬合时有无垂直距离过高或过低、有无前伸、 偏斜现象,颌位关系错误,需重新求取颌位关系。
检查咬合情况
前牙、后牙位置是否适当; 正中牙合、侧向牙合、前伸牙合时有无早接触和牙 合障碍; 后牙咬合时,义齿两侧咬合力应同等大小,基 托保持稳定 ; 如有差错,应重新调整。
调前伸牙合:调磨前伸牙合时的牙合干 扰,至有前伸平衡为止;
修整
三、复诊常见问题及处理
(一)疼痛 (二)固位不良 (三)咬唇颊、咬舌 (四)咀嚼功能不良
原因 : 疼痛;固位不良;牙合面形态 不良;垂直距离过低。
造成疼痛的原因
基托的原因: 1. 基托组织面有塑料瘤子; 2. 与牙槽嵴骨尖、骨突相应的组织面未作缓冲; 3. 基托边缘过长、过锐; 4.印模、模型不准确;
窝锁结关系;可调牙合架应调整至前伸和侧向平衡牙合。
与患者达成共识的美观性评价
局部比例是否协调:垂直距离是否过高或过 低;正面、侧面观面形是否和谐自然。
唇颊的丰满度。 人工牙的大小、形态、颜色是否合乎要求。 中线是否正确,义齿是否对称。 牙合平面是否倾斜。 口腔功能状态下人工牙和基托的暴露是否合
(二)单颌全口义齿的修复原则
改善天然牙列的牙合曲线 排牙时,优先考虑单颌全口义齿的固位
和稳定 减小牙合力 增强基托强度
(三)单颌全口义齿的修复方法 -----上颌半口义齿
调整下颌天然牙列过高过锐牙尖,必要的时候,可 用高嵌体、牙合垫改善下颌牙合曲线。
取功能性印模。
排牙:前牙浅覆牙合,适当增大覆盖;后牙尽量排在 牙槽嵴顶。
时易于脱落;(原因) (3)固位尚好,但在咀嚼食物时容易脱落。(原因)
咬唇颊、咬舌

全口义齿试戴时的检查内容

全口义齿试戴时的检查内容

全口义齿试戴时的检查内容作为口腔科医生, 最怕的就是全口总义齿! 我也是! 不知道各位同行高手们有没有这种体会? 总义牙齿做法有很多详细的介绍,但是我觉得好象少了一样,就是试戴!我以前听过一个关于这方面的课程,稍为整理一下自己的笔记,拿出来,就是希望对有兴趣的人有一点点的帮助!全口义齿试戴的检查内容:•一、检查基托•二、验证合位关系•三、检查人工牙排列与美观效果•四、发音检查一、检查基托1、义齿蜡型与模型:检查基托是否贴合有无翘动。

基托边缘伸展是否合适,局部是否有过厚或过薄的情况。

2、义齿蜡型戴入口内应检查:基托是否贴合,有无翘动、扭转,基托边缘伸展是否合适,是否过度伸展而影响肌肉合韧带的活动,或基托过厚影响面部丰满度。

二、验证颌位关系•垂直距离•面部比列是否协调•口唇闭合和软组织形态•息止颌间隙大小•最大开口度•说话时是否有义齿撞击音和齿音的清晰度•正中关系•髁突位置检查:外耳道内正中咬合,两侧髁突撞击小指指腹,力度是否相同。

无撞击,两侧髁突均未退回至生理后位。

两侧撞击力度不一,下颌偏斜。

颞肌收缩力度检查:两侧颞部,正中咬合。

两侧肌肉收缩动度一致,下颌正中关系,否侧下颌前伸或偏斜。

口内咬合关系检查:正中咬合时上下牙齿尖窝交错对合关系良好,有无偏斜,扭转,对刃,开合等异常,有无义齿后部基托早接触和干扰。

三、人工牙的排列与美观前牙:检查牙齿的形状、大小、排列位置、中线、合平面、切端及龈缘位置,前牙与上下唇的位置关系和丰满度,笑线位置,上下牙的覆合覆盖关系。

1、合平面平分颌间距离,与舌侧缘的位置关系是否正确。

2、人工牙排列在牙槽嵴顶上,下后牙不干扰舌运动。

3、正中咬合接触均匀稳定,无明显早接触和义齿翘动,人工牙的覆合覆盖关系正常。

四、人工牙排列与发音唇音(b,p):前牙唇舌向位置和唇侧基托厚度异常。

唇齿音(f,v):上中切牙切缘与下唇干湿线接触。

上前牙过长、过短。

舌齿音(t,h):舌尖位于上下日新月异牙切缘间。

全口义齿制作步骤

全口义齿制作步骤

2023-11-07contents •制作前的准备•制作暂冠及基托•制作蜡堤和排牙•上瓷和装盒•患者试戴及调整咬合•完成制作及交工目录01制作前的准备了解患者情况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和生活习惯,以便为患者提供适合的义齿设计方案。

询问患者是否有特殊的疾病或药物过敏史,以确保义齿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和药物不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评估患者的口腔状况,包括牙齿缺失情况、牙龈和舌头的情况,以便为患者提供最佳的义齿设计方案。

根据患者的情况,使用蜡片和模型来制作诊断蜡型。

该蜡型是用来模拟患者牙齿的排列和咬合情况,以便为患者提供最佳的义齿设计方案。

通过将诊断蜡型安装在患者口腔内,可以评估患者的咬合和口腔功能,以及预测义齿的效果。

制作诊断蜡型根据诊断蜡型和患者的需求,选择适当的人工牙。

人工牙的材质和颜色都应该与患者自己的牙齿相匹配,以达到最佳的外观和功能效果。

在选配人工牙时,需要考虑患者的面型、牙槽骨情况和口腔功能,以确保人工牙与患者的口腔状况相匹配。

选配人工牙02制作暂冠及基托制作暂冠暂冠是临时覆盖在患者口内的义齿,通常用于在全口义齿制作过程中,起到保护牙龈、保持口腔卫生等作用。

制作暂冠前,需要进行口腔检查和诊断,确定患者口腔情况和需求。

使用合适的材料和工具,根据患者口腔情况制作暂冠。

制作过程包括取模、灌模、修整模型等步骤。

暂冠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试戴,确保合适、舒适。

制作基托基托是全口义齿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支撑和固定义齿的作用。

基托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试戴,确保合适、舒适。

制作基托前,需要进行口腔检查和诊断,确定患者口腔情况和需求。

使用合适的材料和工具,根据患者口腔情况制作基托。

制作过程包括裁剪、打磨、抛光等步骤。

在完成暂冠和基托制作后,需要将暂冠和基托试戴到患者口中,检查其合适性和舒适度。

试戴过程中,医生需要观察患者口内情况,检查暂冠和基托是否贴合、稳定,是否有不适感等。

如果发现存在问题,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以确保全口义齿制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六章 蜡型的试戴与全口义齿完成分解

第六章 蜡型的试戴与全口义齿完成分解

第三节 全口义齿的完成 三、树脂充填及聚合方法 (一)树脂充填 2、树脂充填的方法 手工充填法 充填树脂:在20℃左右室温下,树脂粉和液调和后 约20分钟达到面团期,面团期约维持5分钟,此时 进行充填 试压:在树脂表面衬一张浸湿的玻璃纸,将上下层 型盒对合好,放在压榨器上试压,1~2分钟 关盒:去除玻璃纸检查人工牙有无丢失,在人工牙 的盖嵴部滴少量牙托水使其溶胀。封闭上下层型盒

蜡型与工作模型的准备
蜡型基托的塑型 牙龈、牙根突及腭皱的塑型 塑型技术
第二节 蜡型的塑型 一、蜡型与工作模型的准备 (一)明确基托边缘的伸展范围 上下颌基托唇颊侧位于唇颊黏膜转折处,下颌基 托舌侧位于口底黏膜转折处,注意避让系带 上颌基托后缘止于腭小凹后2mm至两侧翼上颌切 迹的连线。下颌基托后缘止于磨牙后垫的前1/2 或全部
第三节 全口义齿的完成 一、装盒 (二)模型准备 将完成蜡型的模型从 架上取下,浸泡在冷水中约 10分钟,使其吸足水分 用模型修整机或工作刀将模型不被义齿蜡型利用的 部分修去,使模型的大小、厚薄与型盒相适应
第三节 全口义齿的完成 一、装盒 (三)装下半型盒 调适量石膏倒入下层型盒中,达1/3即可,将带蜡型 的模型压入石膏浆中,其高度和前后左右的位臵要 适中 装下层型盒时动作要迅速,切记勿形成倒凹 石膏结固(约30分钟)后,其表面均匀涂一层分离剂
第二节 蜡型的塑型 一、蜡型与工作模型的准备 (二)确定基托厚度及其义齿磨光面的外形 原则上基托厚度实训中为1.5~2mm,龈缘处逐渐 加厚 基托边缘、翼上颌切迹、磨牙后垫厚度为2.5~ 3mm,呈圆钝状 缓冲区基托应适当加厚 唇、颊侧基托厚度以恢复患者唇、颊的丰满度为准
第二节 蜡型的塑型 一、蜡型与工作模型的准备 (三)固定暂基托 处理合适的暂基托周缘,用蜡密封固定于模型上

蜡型的试戴与全口义齿完成

蜡型的试戴与全口义齿完成

人工牙选择(前牙)
2.大小 以合堤上两侧口角线间的弧形长度作为选
择6个上前牙总宽度的参考,以颌间距离的大 小来选择前牙的长度。 3.色调
皮肤的颜色和年龄选择
(二)后牙的选择
选择后牙主要从恢复功能和减小牙槽嵴 的负荷方面考虑。磨牙部的人工牙应比天然牙 小,不论是在颊舌向,还是在近远中向,都要 适当减小人工牙径,以减小合力。
二、平衡合的理论
(一)五因素十定律 1.五因素 (1)髁导斜度 (2)切导斜度 (3)牙尖斜度或牙尖高度 (4)补偿曲线曲度 (5)定位平面斜度
2.十定律
(1)髁导斜度增加,补偿曲线曲度也增加。 (2)髁导斜度增加,定位平面斜度也增加。 (3)髁导斜度增加,切导斜度减小。 (4)髁导斜度增加,牙尖斜度也增加。 (5)补偿曲线曲度增加,定位平面斜度减小。
三中性区中性区原则原则由于无牙颌口腔内的上颌弓前牙区唇侧后由于无牙颌口腔内的上颌弓前牙区唇侧后牙区颊侧下颌弓前牙区唇侧和后牙区舌牙区颊侧下颌弓前牙区唇侧和后牙区舌收较多而前牙区唇舌侧骨吸收的收较多而前牙区唇舌侧骨吸收的量相差不多量相差不多因此排列人工牙时上下前牙可排在牙槽嵴的唇侧因此排列人工牙时上下前牙可排在牙槽嵴的唇侧上颌后牙可排在牙槽嵴的颊侧少许下后牙可排在上颌后牙可排在牙槽嵴的颊侧少许下后牙可排在牙槽嵴舌侧少许而前磨牙则不能偏颊也不能偏牙槽嵴舌侧少许而前磨牙则不能偏颊也不能偏舌这样才能使人工牙排在原来天然牙所占据的位舌这样才能使人工牙排在原来天然牙所占据的位置即处于置即处于中性区中性区内可受到唇颊舌侧较均衡内可受到唇颊舌侧较均衡的肌力有利于义齿的固位
前伸平衡合是指下颌牙在由正中合位 依切导及髁导向前下运动到前牙切缘相对 时,上下颌后牙保持接触关系。
三点接触合平衡 多点接触合平衡 完全接触的合平衡

第六章 蜡型的试戴与全口义齿完成

第六章 蜡型的试戴与全口义齿完成

一、论述题1. 论述磨光需注意的问题二、简答题2. 目前常用的水浴加热法有哪三种?3. 判断树脂充填是否足够的标志有哪些4. 简述判断树脂充填是否足够的标志参考答案:①型盒周边有多余的树脂被挤出;②玻璃纸较平整,皱褶不明显;③树脂致密,颜色较深。

5. 简述雕蜡注意事项6. 简述全口义齿的戴入包括的内容7. 简述全口义齿基托边界范围8. 简述选磨的注意事项9. 在全口义齿的试戴中,蜡型戴入口中后,需检查那些项目。

参考答案:(1)检查外观(面部比例)及垂直距离 (br)(2)检查暂基托是否平稳 (br)(3)检查颌位关系 (br)(4)检查咬合关系 (br)(5)检查平衡禾 (br)(6)检查排牙情况 (br)(7)检查发音情况 (br)(8)检查基托(br)10. 简述全口义齿上颌边界11. 全口义齿出盒的方法是什么?12. 简述树脂充填及热处理中常见问题及原因参考答案:(1)气泡(散在小气泡)树脂填塞不足或充填过早;(基托较厚处形成圆形大气泡)热处理过快;(基托表面气泡)单体过多或后填加,调拌不匀;材料本身性能不佳(2)咬合增高树脂过硬;树脂量过多;装盒用石膏强度不够;型盒未压紧(3)基托颜色不一树脂调拌不均匀;树脂充填时过硬;牙托水挥发过快过多,手和水盆不干净;充填时反复多次填塞(4)人工牙与基托树脂连接不牢上下型盒分别充填树脂,时间过长;试压后玻璃纸未去净;人工牙上涂有分离剂;关盒前人工牙与基托间未加牙托水13. 叙述全口义齿基托的伸展范围及厚度要求参考答案:上下颌唇颊舌侧在粘膜反折线处,让开系带;上颌后缘在两侧翼上颌切迹与腭小凹后2mm三点间的连线处,下颌后缘在下颌磨牙后垫的前1/3~1/2处。

(br) 基托的厚度为1.5~2mm,接近人工牙处逐渐加厚;基托边缘、翼颌切迹、磨牙后垫厚度为2.5~3mm,呈圆钝状;缓冲区基托可适当加厚,以备缓冲时留有余地。

(br)14 简述基托磨光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参考答案:(1)磨光需用各种磨具,磨具与义齿直接接触,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研磨的效果,(2)磨具的工作转速对研磨有一定影响,工作转速快,研磨效率高,(3)操作时两手要拿稳义齿,用力得当,防止义齿在高速抛光下脱手飞出造成损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参考患者的意见
三、后牙排牙原则
(一)牙槽嵴顶线原则 上颌后牙的中央窝或舌尖和下颌后牙 的颊尖或中央窝,尽可能排在各自的牙槽
嵴顶上,才能使合力通过牙槽嵴顶传导。
(二)牙槽嵴顶间线原则
上下牙槽嵴顶间的连线称之为牙槽嵴顶 间线。牙槽嵴顶间线,在前磨牙区通过上颌 前磨牙的中央窝和下颌前磨牙的颊尖;在磨 牙区通过上颌磨牙的舌侧尖颊斜面中央和下 颌磨牙颊尖舌斜面中央。另外,一般来说下 颌牙槽嵴较上颌牙槽嵴狭窄,不利于义齿的
第五章 排牙与平衡合
人工牙的选择 排牙原则 人工牙的排牙方法 全口义齿的合平衡
第一节 人工牙的选择
制作义齿时代替天然牙所使用的人工牙冠 部分称之为人工牙。普通法和特殊法。
一、人工牙的种类
(一)人工牙的材料 树脂人工牙、陶瓷人工牙、金属人工牙 1.树脂人工牙 临床上应用最多的一种人工牙。 2.陶瓷人工牙 适合于牙槽嵴丰满,而颌间距离大的病人。 3.金属人工牙 只适合于特殊病人的人工牙排列。
2.十定律
(1)髁导斜度增加,补偿曲线曲度也增加。
(2)髁导斜度增加,定位平面斜度也增加。 (3)髁导斜度增加,切导斜度减小。 (4)髁导斜度增加,牙尖斜度也增加。 (5)补偿曲线曲度增加,定位平面斜度减小。
(6)补偿曲线曲度增加,切导斜度也增加。
(7)补偿曲线曲度增加,牙尖斜度减小。
(8)定位平面斜度增加,切导斜度也增加。 (9)定位平面斜度增加,牙尖斜度减小。 (10)切导斜度增加,牙尖斜度也增加。
人工牙的种类
瓷牙 塑料牙
金属人工牙
(二)人工牙的功能 1.前牙人工牙 2.后牙人工牙
二、人工牙的选择
(一)前牙的选择 1.形状 (1)根据颜面形态分类 (2)根据性别、性格、年龄分类:
性别(sex)、性格(personality)、年龄(age)
三要素(SPA要素)
人工牙选择(前牙)
2.大小
应加大覆盖。
(三)保持唇部丰满度 1.上前牙唇面至切牙乳头中点的距离。 2.年轻人的两侧上颌尖牙顶连线通过切牙 乳头中点,而老年人则与切牙乳头后缘 平齐。
3.前牙切缘一般应露出上唇下方 2mm,上
唇过长时可与上唇下缘平齐。
(四)体现患者的个性 1.模仿患者原有真牙排列
2.根据患者年龄、性格排列
多点接触合平衡
完全接触的合平衡
(三)侧方平衡合
侧方平衡合是指下颌作侧方咬合运动 时,两侧上下颌牙列间相对牙齿均保持着 合接触关系。 三点接触合平衡 多点接触合平衡 完全接触的合平衡
二、平衡合的理论
(一)五因素十定律 1.五因素 (1)髁导斜度 (2)切导斜度 (3)牙尖斜度或牙尖高度 (4)补偿曲线曲度 (5)定位平面斜度
平衡合理论
五因素十定律
(二)三因素四定律 1.三因素 (1)髁道斜度 (2)切道斜度
(3)平衡斜面斜度
2.四定律
(1)髁道斜度增加,平衡斜面斜度增加。
(2)髁道斜度增加,切道斜度减小。 (3)切道斜度增加,平衡斜面斜度增加。 (4)髁道斜度增加,切道斜度减小或平衡斜面 斜度增加。
三、前伸平衡合的调整
碍舌的运动。
3.下颌后牙功能尖应尽量位于磨牙后垫颊 舌缘与下尖牙近中面构成的三角区内。
4.合力应集中在颌弓后段的中份应将承受 合力较大的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集中在 颌弓后段的中份。 5.按照颌弓形状和上下颌骨关系排牙若上 下颌骨关系正常,则按正常颌关系排列人 工牙,即前牙排成轻度覆合和覆盖,后牙 按中性合关系排列,即上颌第一磨牙近中 颊尖正对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沟,上颌第 一磨牙近中舌尖咬在下颌第一磨牙的中央 窝内。
2.颊舌径
3.合龈高度
4.形态 (1)解剖式人工牙
(2)半解剖式人工牙
(3)非解剖式人工牙
人工牙选择(后牙)
第二节 排牙原则
一、人工牙排列原则
一般来说前牙着重考虑美观与发音功能, 而后牙则着重考虑咀嚼功能。
(一)美观原则 全口义齿的美观主要体现在前牙的排
列上。上颌前牙的切缘连线通常与下唇的微
第三节 人工牙的排列方法
一、排牙前的准备
(一)器械及材料的准备
(二)模型的准备 1.标记线记入 (1)颜面中线及口角线 (2)牙槽嵴顶线
2.后堤区形成 呈弓形,外端为覆盖翼上颌切迹的粘 膜凹陷,后界中部约位于腭小凹处。
3.缓冲处置
一般排牙方法
(一)上颌法排列人工牙 是目前国内采用较多的一种排牙方法. (二)下颌法排列人工牙
(四)咬合平衡原则
全口义齿的咬合关系与天然牙列不同,应当具 有其独特的特点。这种咬合关系是通过调整人工牙 的合面,使义齿行使功能时,伴随前伸及左右侧方 运动时的牙列位置变化,上下颌的双侧磨牙仍能保
持同时接触,使义齿获得稳定。
(五)其他
1.合平面尽量平分颌间距离
2.合平面尽量低于舌侧缘1~2mm,以免妨
的排牙方法
(二)无尖牙后牙排列法 无尖牙适用于各种条件的无牙颌,由于 其没有牙尖斜面,故容易形成平衡合。 1.无尖牙形成单一平面的排列法 2.无尖牙形成单一平面后牙合的方法
特殊排牙法
无尖牙后牙排列法
个性排牙法
主要是指前牙的人工牙排列。
男性
女性
老年人
(一)前牙的扭转和倾斜
1.中切牙 2.侧切牙 3.尖牙
(二)修整前牙形态 (三)调整切缘线
(四)调整牙弓形态
第四节 全口义齿的合平衡
全口义齿的平衡合是指下颌在正中合及前 伸、侧方运动时,上下颌相关的牙齿都能同时 接触的一种咬合关系。 平衡合是全口义齿咬合形式与天然牙列咬合
形式的主要区别。
一、平衡合的分类
(一)正中平衡合
(二)前伸平衡合
前伸平衡合是指下颌牙在由正中合位 依切导及髁导向前下运动到前牙切缘相对 时,上下颌后牙保持接触关系。 三点接触合平衡
固位,因此在排列下颌人工后牙时,应优先
考虑这一原则。
(三)“中性区”原则
由于无牙颌口腔内的上颌弓前牙区唇侧、后 牙区颊侧、下颌弓前牙区唇侧和后牙区舌 侧骨吸 收较多,而前牙区唇、舌侧骨吸收的 量相差不多, 因此排列人工牙时,上下前牙可排在牙槽嵴的唇侧, 上颌后牙可排在牙槽嵴的颊侧少许,下后牙可排在 牙槽嵴舌侧少许,而前磨牙则不能偏颊,也不能偏 舌,这样才能使人工牙排在原来天然牙所占据的位 置,即处于“中性区”内,可受到唇颊舌侧较均衡 的肌力,有利于义齿的固位。
排后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调整咬合
前伸合平衡和侧向合平衡对 天然牙列是不重要的,而对全口 义齿则是必须具备的重要因素。
调磨
下颌法排列人工牙
采用较少,要求上颌蜡堤的下缘在息 止颌位时应于上唇下缘平齐。此方法优 先考虑了下颌义齿的稳定性,适用于下 颌牙槽嵴低平、难以获得良好固位效果 的病例。
上下颌弓关系异常
1.上下前牙切缘接触而后牙无合接触,这表明
切导斜度过大或牙尖斜度过小,不能适应髁
导斜度。
2.上下前牙切缘无接触而后牙有接触时,这表
明切导斜度过小,或牙尖斜度过大。
四、侧向平衡合的调整
1.工作侧早接触而平衡侧无接触时的调整, 主要是通过加大横合曲线的方法来调整。 2.平衡侧早接触而工作侧无接触时的调整, 可用减小横合曲线的方法。
较少采用.
前牙人工牙的排列
(1)将蜡基托从模型上取下,用水浸湿模型。 (2)将合堤上记录的中线及口角线延伸记录 于上合模型边缘上。 (3)上下前牙排列完成后,口内试戴.
后牙人工牙的排列
(1)将蜡基托从模型上取下,用水浸湿模型。 (2)用小刀削去上颌一侧的部分蜡合堤,按 表的位置要求,依次烫软蜡堤将后牙固 定于基托内。 (3)一侧上颌后牙排列完成后,用小刀削去 该侧下颌的部分蜡合堤。
以合堤上两侧口角线间的弧形长度作为选
择6个上前牙总宽度的参考,以颌间距离的大
小来选择前牙的长度。
3.色调 皮肤的颜色和年龄选择
(二)后牙的选择
选择后牙主要从恢复功能和减小牙槽嵴
的负荷方面考虑。磨牙部的人工牙应比天然牙
小,不论是在颊舌向,还是在近远中向,都要 适当减小人工牙径,以减小合力。 1.近远中宽度 后牙近远中的总长度,以 下颌尖牙远中面至磨牙后垫前缘的距离为参考。
2.下颌前突的排牙方法 (1)轻度下颌前突
(2)严重下颌前突
3.上颌弓宽于下颌弓的排牙方法
(1)上颌弓稍宽于下颌弓者
(2)上颌弓明显宽于下颌弓者,可采用下列
两种方法进行排牙。
4.下颌弓宽于上颌弓的排牙方法 (1)下颌弓稍宽于上颌弓者
(2)下颌弓明显宽于上颌弓者
5.上下颌弓后部关系一侧异常一侧正常
1 .上颌前突的排牙方法 2 .下颌前突的排牙方法 3 .上颌弓宽于下颌弓 4 .下颌弓宽于上颌弓 5 .上下颌弓后部关系一侧异常
上下牙弓关系异常
特殊排牙方法
(一)上下颌弓关系异常的排牙 排牙的基本原则不变。 1.上颌前突的排牙方法 在排牙时应注意建立正常的尖牙关系, 即上颌尖牙的牙尖正对下颌尖牙的远中 面。 (1)轻度上颌前突 (2)严重上颌前突
笑线相一致,形成向下突起的圆弧。
(二)功能原则 在人工牙排列上要将发挥良好的咀嚼
功能放在首位,有效的咀嚼和满意的咬合是
人工后牙的主要功能。
二、前牙排牙原则
(一)牙弓弧度与合堤弓一致 (二)浅覆盖、浅覆合
上下颌弓关系正常时,上下前牙一般
排成轻度覆合和覆盖(约为1~3mm)。若上
下颌弓关系异常,必须排成深覆合时,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