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第三章读后感7

合集下载

红岩第三章的读后感

红岩第三章的读后感

红岩第三章的读后感《红岩》第三章,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惊心动魄的斗争年代,心情也随着书中的情节起起伏伏。

这一章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许云峰在茶园与李敬原交流的场景。

那看似平常的茶园,却隐藏着无数的玄机和危险。

许云峰的镇定自若、机智勇敢,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许云峰一出场,那种沉稳和果敢的气质就扑面而来。

他身着普通的长衫,却在人群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仿佛能看穿一切迷雾。

茶园里人来人往,喧闹声此起彼伏,可他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敏锐地察觉到潜在的危险。

当他与李敬原接头时,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传递着重要的信息。

他们的对话简短而高效,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许云峰用极其平常的语气,讲述着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这种反差让我感受到了地下工作的艰难和革命者的非凡智慧。

“老李,情况怎么样?”许云峰看似随意地问道,眼睛却不停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

李敬原微微皱了皱眉,压低声音说:“不太乐观,敌人最近盯得紧。

”许云峰轻轻点了点头,手指不经意地在桌上敲了敲,“那咱们得更加小心,不能有丝毫的疏忽。

”他们的交流看似云淡风轻,实则暗藏玄机。

许云峰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充满了紧张和警惕。

茶园里的茶香弥漫在空气中,可他们哪有心思去享受这份宁静。

许云峰的心思全在如何应对敌人的围追堵截,如何保护同志,如何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上。

我仿佛能看到他额头上渗出的细密汗珠,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焦急与坚定。

他知道,稍有不慎,不仅自己会陷入危险,更会给党组织带来巨大的损失。

在这一章中,我还看到了革命者之间深厚的情谊。

许云峰和李敬原不仅仅是同志,更是可以将后背交给对方的战友。

他们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在艰难的环境中共同前行。

这种情谊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在每一个细节中体现出来的。

当李敬原提到可能会有同志暴露时,许云峰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痛苦和担忧,但随即又被坚定所取代。

他说:“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尽全力保护好每一个同志。

”这句话虽然简单,却包含了无尽的责任和担当。

红岩第三章阅读感悟

红岩第三章阅读感悟

红岩第三章阅读感悟读了《红岩》第三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一章的内容就像一场惊心动魄的电影,在我脑海中不断放映。

第三章里,江姐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她刚一出场,那种坚定、勇敢和从容不迫的气质就扑面而来。

当她得知丈夫牺牲的消息,这个坚强的女子强忍着内心的巨大悲痛,继续投身到革命工作中。

这种坚韧的精神让我想起了我曾经的一次经历。

那是一次学校组织的长跑比赛,我报名参加了。

在比赛的过程中,跑到一半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每迈出一步都无比艰难。

我心里开始打起了退堂鼓,想要放弃。

就在这时,我想到了江姐,想到她在面对那么多艰难险阻时都没有退缩,我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于是,我咬咬牙,继续坚持跑下去。

最终,我跑完了全程,虽然没有拿到很好的名次,但我战胜了自己。

在这一章中,特务的阴险狡诈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想方设法地破坏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试图从被捕的同志口中获取情报。

可咱们的革命者们,个个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

这种对信仰的坚守,让我深受感动。

比如成岗,他在特务的严密监视下,依然机智地完成了印刷《挺进报》的任务。

他的那份冷静和勇敢,真的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还有许云峰,他在与特务的周旋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胆略。

他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着同志们前进的道路。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幸福和安宁。

我们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

这一切,都是无数像江姐、成岗、许云峰这样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而付出一切的英雄们。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红岩》第三章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让我从革命先烈们身上汲取了无穷的力量。

我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都会想起江姐他们,然后鼓起勇气,坚定地走下去。

红岩第三章观后感

红岩第三章观后感

红岩第三章观后感
这一章里,那些革命者们可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你看他们啊,虽然被关在监狱里,但那股子精气神儿,就像黑暗里的火把一样耀眼。

就像江姐,虽然遭受着敌人的各种折磨,但是她坚定得像一块磐石。

我感觉她就像是游戏里那种开了挂的超级英雄,不过她的超能力不是什么飞天遁地,而是钢铁一般的意志。

敌人给她使的那些坏招儿,就像是小怪兽对奥特曼发射的无力光线,根本动摇不了她。

而那些特务们呢,真的是又坏又蠢。

他们以为靠着严刑拷打就能让革命者屈服,这想法就跟想要用一根小树枝捅倒一座大山一样可笑。

他们的那些手段,只会让我觉得他们特别心虚和害怕,因为他们在正义面前就像老鼠见了猫,只能靠这些下三滥的办法来给自己壮胆。

这一章里的描写也特别生动,我就感觉自己像是站在监狱的角落里,亲眼看着这一幕幕发生。

作者肯定是有魔法的,能把那种压抑、紧张的气氛,还有革命者们的英勇和特务们的丑恶都刻画得那么细致。

这让我对后面的故事更加好奇了,就像追剧追到关键时刻,迫不及待想知道下一集发生了啥。

我想,这些革命者们肯定会像勇士一样继续战斗,把那些坏蛋打得屁滚尿流的,我已经准备好跟着他们在这个充满热血和信仰的故事里继续冒险啦!。

红岩第三章的读后感

红岩第三章的读后感

红岩第三章的读后感《红岩》是一部描写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小说,由曾经参与红军长征的作家萧红所著。

小说以红岩学校为背景,通过描写主人公们的成长和抗日斗争,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坚韧和勇敢。

其中第三章是整个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章节,它以一种动人的方式展现了主人公们的爱国情怀和牺牲精神。

第三章以红岩学校的学生们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为主线,通过描写他们的行动和思想变化,展示了他们从追求个人利益到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奋斗的转变。

在这一章节中,我最为深刻的是主人公刘峰的形象。

刘峰是一个在红岩学校受过良好教育的学生,他原本是一个文静内敛的人,对政治并不感兴趣。

然而,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和祖国的危难,刘峰逐渐觉醒,成为了一名积极参与抗日斗争的学生领袖。

他带领着同学们组织起来,进行各种抗日活动,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深深热爱。

在这一章节中,我被刘峰的坚定信念和勇敢精神所打动。

尽管他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但他从不放弃,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

他相信只有通过抗日斗争,才能够拯救祖国,保卫家园。

他用自己的行动鼓舞着身边的同学们,让他们也相信自己的力量。

刘峰的形象给予了我很大的启示,他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行动,就能够改变自己和世界。

除了刘峰,小说中还有其他一些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

比如,女主人公王二小,她是一个勇敢而坚强的女孩,她不畏艰难困苦,积极参与抗日斗争。

她的形象展示了女性的坚强和无畏,在那个男权社会中,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女性的价值和力量。

还有主人公们的老师,他们是红岩学校的中坚力量,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他们是这个时代的楷模和榜样。

通过阅读《红岩》第三章,我深深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爱国情怀和牺牲精神。

他们在面对敌人的时候毫不退缩,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

他们的精神是可贵的,他们的行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只有爱国才是最伟大的,只有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才是最有意义的。

红岩第三章观后感

红岩第三章观后感

红岩第三章观后感《红岩第三章观后感》在阅读《红岩》第三章的时候,我被深深吸引且感触颇多。

从一开篇,我就被那种紧张压抑的气氛笼罩着。

看到敌人对待革命者时的残暴手段,我感觉特别气愤。

那些敌人就像是没有人性的野兽,用尽各种酷刑,妄图让革命者屈服。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敌人把竹签子钉进江姐的手指缝里这个场景。

当时看到这里,我仿佛能感受到江姐所遭受的巨大痛苦,那种钻心的疼好像透过书页直刺向我。

我就想到,这是怎样的一种信念支撑着江姐,让她在如此非人的折磨下依然不肯吐露半点儿机密啊。

还有许云峰在狱中那泰然自若的神态也让我惊叹。

他面对敌人的审讯,机智而从容,没有丝毫的慌乱。

他不屑于与敌人做无谓的斗争,同时又巧妙地戏弄敌人,那个场景让我感觉他就像一个智慧超群的勇士,哪怕深陷囹圄,也有着绝对的主动权。

同时,我不太理解那些敌人为何如此穷凶极恶。

他们试图摧毁的,不仅是肉身,更是试图消灭革命者心中的那一团火。

在我看来,这团火是不可能被扑灭的。

那些革命者在狱中互相扶持的片段也让我感动。

他们虽然遭受重重磨难,但是心始终在一起。

读完这一章,我明白了革命胜利的艰难。

我们今天的幸福是多少像江姐、许云峰一样的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联想到我们现在,在小小的困境面前有时候就怨天尤人,而他们面临着生死威胁,却始终坚守信仰。

这章文字让我意识到,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们也要在生活中坚守自己正确的信念,勇往直前,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轻易低头放弃。

红岩中的英雄好汉就是我们永远的榜样。

我想这也是《红岩》这本书永远都不会过时的原因之一吧。

红岩第三章读后感范文(3篇)

红岩第三章读后感范文(3篇)

红岩第三章读后感范文(3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红岩第三章读后感的文章3篇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之前的章节中,稻盛和夫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人生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_热情_能力,并且阐释了思维方式对于一个人的重大影响。

在这一章中,他进一步的对于如何改进思维方式进行了具体讲解,这一章里,思维方式一词改成了心智一词,也就是一个人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而这个改进思维方式也就是磨砺心智的过程,不是要让自己至美至善,而是达到让我们与生俱来的心灵更美好的目的。

作者明确提出了六个精进作为磨砺心智的途径: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2戒骄戒躁3每天自我反省4感谢生命5行善积德6摒弃掉感性所带来的烦恼。

这些都是我们平时无数次受到教育的道理,是一些最简单的原则,但是真正做起来确实不简单,而精进就在于身体力行之中。

其中对于感谢生命作者格外提到一是要随时有感激之心,做好准备说谢谢,二是当喜则喜,也就是面对喜悦保持一颗率真的心。

上面的六个精进是作者多年实践出的经验,而精髓我认为是接下来的观点:不惜努力拼命的工作是磨砺心智最容易实践,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

这一点对我自己启发也比较大。

首先努力的工作学习看似普通看似是每日的日常活动,但是磨砺心智本身也并不需要困难的修行,而是要求我们在平常生活中做好被赋予的角色,在平凡中精进。

努力的工作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磨砺,能踏实下来认真努力的工作就是每日对自己的一种打磨。

其次在这种每日都会做的工作中,积极努力,便会有所涉及到所有需要精进的内容,无论是付出努力,还是自我反省,亦或是摒弃烦恼,每天能在工作中坚持一点,日久足以达到各方面的精进,从而提高心智。

对于我自己来说,读到这个观点之前,对于努力学习工作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其实就像指导人生仅仅需要简单的原则,提高自己改掉各种缺点也往往在于几个简单的行动。

有时候感到行动力不强,做事情容易拖延,又不够踏实,注意力不够集中,兴趣又不强烈,其实每天努力的学习,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是不是也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了呢。

红岩第三章读后感(精选5篇)

红岩第三章读后感(精选5篇)

红岩第三章读后感(精选5篇)红岩给人们塑造了革命者的光辉形象,骤然间矗立在读者面前,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读完红岩并写一篇红岩读书心得会让自己得到更多的收获。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红岩第三章读后感”,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红岩第三章读后感精选篇1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红岩》,这本书描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在山城重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收到国名党反动的特务机关残酷的压迫,但是,他们在监狱中顽强的与敌人进行抗争。

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一位伟大的人,她的名字叫江竹筠,大家都亲切的叫他江姐。

在这本书中,敌人在狱中残忍的折磨她,用夹手指,灌辣椒水,做老虎凳去折磨一个弱女子,想让她吐露事情,一次次酷刑使她疼晕过去,但是她却咬紧牙关。

她的坚强令我佩服,她的不屈令我震撼。

我想,要是我必须会经不住折磨而说出军情,比起她,我们是多么的渺小。

在书中,我还认识了“小萝卜头”他的眼睛很大而有神,正因营养不良而又瘦又高。

因此大家爱怜的称他为“小萝卜头”虽然他看起来瘦弱,但是却肩负着为狱友送信的重任。

读了以后,我不禁潸然泪下。

我在想,是什么让他们都不畏强敌,是什么让他们坚强不屈,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在一次次折磨中,晕死过去,却不吐露事情。

此刻我最后知道,是一份对国家的爱,是抱着对国家的期望,是为了祖国的亿万人民。

为了我们他们牺牲了,虽然惨痛,却也壮烈!红岩第三章读后感精选篇2我在这个假期中读了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一本关于红色经典的书,一本对我影响很大的书。

那就是《红岩》。

这本书所记述的是一九四八至一九四九年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下共产党组织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的激烈斗争。

小说的主要情节集中在“中美合作所”这个关押政治犯的监狱里。

在这样的魔窟里,避免不了对血肉酷刑的描写,但小说着重表现的是两种政治力量和两种精神力量的较量。

对许云峰、江姐等共产党人,敌人尽管可以进行肉体上的摧残,但在由精神和信仰筑成的铜墙铁壁面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一败涂地。

红岩第三章的读后感

红岩第三章的读后感

红岩第三章的读后感读了《红岩》的第三章,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黑暗却又充满希望的时代,心情也随着书中的情节起起伏伏。

这一章里,许云峰出场了,他的那种果敢、睿智和坚定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在那样紧张危险的局势下,他依然能够冷静地分析情况,指挥着同志们与敌人周旋。

当他在茶馆与李敬原碰面时,那看似平常的交流,实则充满了玄机。

他们用眼神、用简短的话语传递着重要的信息,这种默契和谨慎让我感受到了地下工作的艰难与不易。

还有成瑶这个小姑娘,她的成长和变化让我感到既欣慰又心疼。

原本有些稚嫩和冲动的她,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后,逐渐变得成熟和坚强。

她偷偷地把《挺进报》带回家,还差点被二哥成岗发现,那紧张的气氛,仿佛我就站在旁边,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成岗对妹妹的关心和担忧,以及成瑶想要为革命贡献力量的决心,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书中描写的那些特务们的狡猾和凶残,也让我恨得牙痒痒。

他们无处不在的监视、突然的搜查,让革命者们时刻处于危险之中。

但即便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同志们依然没有放弃,没有退缩。

他们想尽办法传递情报,保护组织,为了心中的信仰,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让我感触特别深的是,书中对于革命者们生活细节的描写。

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吃着简单的食物,穿着破旧的衣服,却依然充满了热情和斗志。

他们住的地方简陋狭小,但每个人的眼神中都透着坚定和不屈。

这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以及对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真的让我无比敬佩。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衣食无忧,和平稳定。

可在当时,那些革命者们每天都面临着生死考验,却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动摇。

他们的勇气和毅力,就像是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我仿佛看到了许云峰在夜深人静时,还在思考着下一步的计划,眉头紧锁,却又目光坚定;成瑶在灯光下,一笔一划地写着宣传标语,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热情;成岗在印刷《挺进报》时,小心翼翼,生怕出现一点差错。

他们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高大。

这一章的内容让我明白,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岩第三章读后感7
每当我听到《红梅赞》这首歌,面前就浮现出江姐在赴刑场时和渣滓洞的难友们告别的那一
幕,于是满怀悲愤而激动的心情,回想起《红岩》这本书来。

《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着。

它刻画了众多革命英雄的形象——有成岗的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的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后的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
门,却依然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们的团结奋斗,令敌人闻风丧胆;白公馆志士们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都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人悲愤、感叹而倍受鼓舞的画面!
最令我难忘的情节是江姐被捕后第三次受刑的场景,凶恶的特务用长长的竹签子钉入江
姐的指缝中间进行逼供时的场面,而且还是十指连心,那得多疼呀!但是江姐即便是承受着
钻心地疼痛,也依然保持着革命者坚贞不屈的顽强精神……每次我读到这里,眼泪都会情不
自禁地流下来……特务们的目的,是想把从许云峰口里得不到的,从其他共产党员身上得到,因此他们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这位重要的女共产党员身上,妄图从她口里得到川东地下党组织
暴动的名单。

可是特务们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

每读完一遍,我都会想,是什么样的精神让这些志士们在那潮湿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馆,令人近乎窒息的地牢,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咽着发馊的残羹冷炙,拖着遍体鳞伤的身体,强忍旧脓新创袭来的阵阵剧痛,并且还禁锢着沉重的手镣和脚镣……还能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
力和反动派抗战到底?
国民党反动派仅仅只能给予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革命者的斗志,狱中的艰苦生活,反而还磨炼了他们的意志!想到自己以前学英语作文,花了不少时间却只能得低分,
便泄气了;学习上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或一道难题,就非常气馁……再想想渣滓洞白公馆里
的革命志士,一比起来,总会令我感到十分羞愧和内疚。

我要向他们学习,磨炼出坚韧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惧困难,勇往直前!
从前我总以为现在的时代不同了,我们能过上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是理所当然的事。

读《红岩》及其他相关作品后,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幸福也是许多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
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
我要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的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
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英勇坚强、不惧困难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