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禅推法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一指禅推拿流派代表手法(一指禅推法)-PPT文档资料

一指禅推拿流派代表手法(一指禅推法)-PPT文档资料
其二,《景德传灯录》称宋俱胝和尚尝参天龙和尚, 天龙竖一指示之,俱胝大悟,亦常竖一指对学者参问。 当欲圆寂时,曰:“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受用不 尽”这里的一指禅有万物归一,不二法门的含意。
一指禅推拿的开山鼻祖李鉴臣
李鉴臣,生卒不详。约道光、咸丰年间。河 南人。精少林武术,尤精一指禅推拿。 “在达 摩一指禅十大手法外,又增加了摇、抖两法,演 为十二法。”(朱春霆语) 相传曾为清宫御医。 咸丰年间(约1861年前后),以一指禅手法为江 苏邗江(扬州)人丁凤山治病,病愈后收为弟子, 由此开创一指禅推拿流派。故后世尊李鉴臣为江 南一指禅推拿开山鼻祖。
丁 树 山(1886-1931)
丁树山(1886~1931),丁凤山 堂侄,丁季峰父。20年代在上海开业。 门人有丁鹤山、朱春霆、丁伯玉等。 丁树山的弟子,对中国近代推拿贡献 尤多。著名者有上海华东医院推拿科 主任和上海推拿学校校长朱春霆,滚 法推拿的创始人丁季峰等。
丁凤山的其他弟子
沈希圣(1892-1975),上海人。曾任教于上海推拿学校。 钱砚堂(1881-1933),杭州人。1912年拜丁凤山为师。民国初
丁 凤 山 师 徒 合 影
前排(左起):钱福卿、钱砚堂、王松山、丁凤山、丁兆槐、黄海山、丁树山。
后排(左起):丁宝山、吴大嘴、沈希圣、翁瑞午、周昆山、丁兆兴、丁鹏山。
(1913年 上海市海宁路照相馆)
王 松 山(1873-1962.2)
王松山,原名王涟,江苏江都人。丁 凤山大弟子。1920年在上海创建推拿研究 会。曾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上海中医学 院前身)推拿教师,上海神州国医学会常 务理事 。1958年受聘于上海推拿学校和上 海市中医推拿门诊部。 传王子余、王纪 松、王少松、 王百川等。得丁凤山所传 《一指定禅》抄本, 1958年献出。晚年任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享年89岁。

推拿手法 PPT课件

推拿手法 PPT课件
2、压力、频率、 摆幅度要均匀,动作 要 协调而有节律。
3、手法频率 120—160次/分。
❖(四)临床应用
本法由于腕关节伸屈幅度较大,所以接 触面较广,压力较大,掌背尺侧面着力柔和 而舒适,故适用于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较 丰厚的地方。
本法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缓解肌 肉、韧带痉挛,增强肌肉韧带活动功能,促 进血液循环及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
5.皮肤破损、水火烫伤患处 6.骨与关 节结核患者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以指、掌、腕关节作协调的连续的摆 动,称摆动类手法。 本类手法包括一指 禅推法、缠法、滚法和揉法。
❖一、一指禅推法
一指禅推法是一指禅推拿流派的主要手 法,因在国内有较大影响,治疗范围广泛, 故有“手法宗一指禅”之说。
❖(一)动作要领
❖(三)临床运用
本法轻柔缓和,刺激量小,适用于全 身各部,老幼皆宜。
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滞,活血祛瘀, 消肿止痛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脘腹胀痛, 胸闷胁痛,便秘泄泻等胃肠道疾患,以及 因外伤引起的红肿疼痛等。
❖ 第二节 摩擦类手法
以掌、指或肘贴附在体表作直线或环 旋移动称摩擦类手法。
本类手法包括摩法、擦法、推法、搓 法、抹法等。
❖四、注意事项:
1、手法操作过程中,要耐心细致,认 真负责,精神集中,手到神到。
2、医者要保持双手清洁和适当温度, 勤剪指甲,操作时不准戴手饰。
3、诊断明确,辨证施治,合理选用手 法。
4、操作时,一般由轻而重,以病人对 手法反应敏感度为准。压力一般因人、因病、 因部位而异。
❖五、手法的禁忌证:
1.恶性肿瘤部位 2.骨折部位 3.正在出血或内出血的部位 4.皮肤疾病(湿疹、癣、疙疹、脓肿等) 患处
❖2、指揉法:

一指禅推法中医正课件

一指禅推法中医正课件

悬腕
手腕自然垂屈,不可将腕关节 用力屈曲。腕部放松。
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 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作 屈伸运动。
总起来说,本法动作要领贯穿着 一个“松”字。只有将肩肘腕掌各 部都放松,才能使功力集中于拇指, 做到蓄力于掌,发力于指,动作灵 活,力量沉着,刚柔相济,柔和有 力,才能称得上为“一指禅” 功夫。
(四)[要求及注意事项]
1.宜姿势端正,心和神宁。姿势端正, 有助于一指禅推法的正确把握;心和神 宁,则有利于手法操作的功贯拇指。
2.操作时要沉肩、垂肘、悬腕、掌虚 指实、紧推慢移。
沉肩。指肩关节放松,肩胛骨自然下沉,
以腋下空松,能容纳一拳为宜;
垂肘。指肘部下垂,一般体位下肘部直
低于腕部;
悬腕。指腕关节悬屈,弓背向上,有如
一指禅推法如以指端操作,其 接触面最小,易于施力,刺激相 对较强,而如以罗纹面操作,则 接触面相对较大,刺激亦相对较 平和,两者多用于躯干部及四肢 部的经络俞穴。
由一指禅推法演变而来的一指 禅偏峰推法和跪推法,前者接触 面小而窄,以其"少商劲"的轻快 柔和,多用于颜面部,而后者接 触面亦小,刺激却刚劲有力,一 般多用于颈项及四肢关节部。
一指禅偏峰推法。是以拇指偏峰
部着力,拇指伸直并内收,余指掌指部 伸直,腕关节徽屈,前臂主动运动,带 动腕关节做轻度摆动,使其功力作用于 拇指偏峰部。
一指禅屈指推法,又称跪推。
将拇指屈曲,指端顶于食指桡侧缘,或 以罗纹面压在食指的第二节指背上,余 指握拳,以拇指指间关节桡侧或背侧着 力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其运动过程同 一指禅推法。
(二)操作要求
1、腕部摆动时,尺侧要低于桡侧, 使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治疗部 位上。

一指禅推法PPT课件

一指禅推法PPT课件

-
4
丁 凤 山 师 徒 合 影
前排(左起):钱福卿、钱砚堂、王松山、丁凤山、丁兆槐、黄海山、丁树山。
后排(左起):丁宝山、吴大嘴、沈希圣、翁瑞午、周昆山、丁兆兴、丁鹏山。
(1913年 上海市海宁路照相馆) -
5
王 松 山(1873-1962.2)
王松山,原名王涟,江苏江都人。丁
凤山大弟子。1920年在上海创建推拿研
• 其二,《景德传灯录》称宋俱胝和尚尝参天龙和尚, 天龙竖一指示之,俱胝大悟,亦常竖一指对学者参问 。当欲圆寂时,曰:“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受用 不尽”这里的一指禅有万物归一,不二法门的含意。
-
2
一指禅推拿的开山鼻祖李鉴臣
李鉴臣,生卒不详。约道光、咸丰年间。河 南人。精少林武术,尤精一指禅推拿。 “在达 摩一指禅十大手法外,又增加了摇、抖两法,演 为十二法。”(朱春霆语) 相传曾为清宫御医 。咸丰年间(约1861年前后),以一指禅手法为 江苏邗江(扬州)人丁凤山治病,病愈后收为弟 子,由此开创一指禅推拿流派。故后世尊李鉴臣 为江南一指禅推拿开山鼻祖。
钱福卿,一名钱焘。从丁凤
山 学 习 推 拿 11 年 。 1911 年 在 上
海开业,曾为梅兰芳、黄炎培等
名 流 推 拿 治 疗 。 50 年 代 起 任 教
于上海推拿学校。擅长“缠、滚
、抄、弹”手法。一指禅推法的
特点是频率较快,大于每分钟
200次,称为缠法,又称小步子
推法。曾任上海市黄浦区政协委
员、上海市中医推拿学会常务理
究会。曾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上海中医
学院前身)推拿教师,上海神州国医学会
常务理事 。1958年受聘于上海推拿学校
和上海市中医推拿门诊部。 传王子余、

第一节一指禅推拿流派

第一节一指禅推拿流派

第一节一指禅推拿流派第一节一指禅推拿流派一指禅推拿流派属于内功手法流派之一,因其以一指禅推法为代表手法而得名。

一指禅是佛教禅宗用语,禅即禅那(梵文),意为坐禅或将散乱的意念集中于一个部位,概括的讲,一指禅乃万物归一,不二法门之义。

据《景德传灯录》记载:“当宋朝的倶骶和尚向天龙和尚询问有关佛教的教义时,天龙只竖起一只手指,倶骶大悟。

从此以后,凡是有人来求教,他也经常竖起一个大手指。

倶骶临终前说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用不尽也”。

由此不难看来,一指禅手法的命名与此不无关系。

在我国最早的一指禅推拿流派的代表作是《一指定禅》手抄本,成书于1894年,作者自称为干江钓叟,又名趾禅、趾道人。

近期于1996年出版的《推拿名家朱春霆学术经验集》,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一指禅推拿流派的学术思想渊源和发展概况。

一指禅推拿流派中主要代表手法是一指禅推法,辅助手法包括有拿法、按法、摩法、滚法、捻法、抄法、搓法、缠法、揉法、摇法、抖法,共计12法。

一指禅推拿流派手法的特点是:①非常重视手法操作的柔和性与深透性,要求柔中有刚,刚柔相济,以柔和为贵,其主要手法和辅助手法配合默契,动作细腻。

②强调坚持推拿功法练习,提倡初习者最好首先从锻炼易筋经开始,并结合使用米袋或沙袋苦练基本功,达到强身健体,直至手法达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的基本要求后,就可进行人体操作训练,只有这样手法技术才会日益成熟。

③临床治疗要遵守循经取穴的原则。

取穴定位要准确,手法操作要灵活、渗透力强。

④在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和营卫气血学说等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依靠四诊八纲为诊查总则,注重审证求因,因人而异、因病而施法、因病位而治。

⑤一指禅推拿流派手法适合在头顶、颜面、颈项、肩背、脘腹、胸胁及四肢等部位操作,且无副作用,安全系数高。

一指禅推拿流派以擅长治疗内科杂病为其显著特点,例如头痛、眩晕、不寐、劳倦内伤、高血压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病症;其次是胃肠道疾病,如胃脘疼痛、胃下垂、泄泻、便秘、肠粘连等病症;还可用于骨伤科疾病,如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腰腿痛、四肢关节酸痛等病症;此外该流派的手法也适用于小儿科疾病,比如婴儿腹痛、腹泻、咳嗽、遗尿、小儿疳积、小儿肌性斜颈、近视、斜视、小儿麻痹后遗症等病症。

医学类-一指禅推拿流派代表手法--一指禅推法26页PPT

医学类-一指禅推拿流派代表手法--一指禅推法26页PPT
医学类-一指禅推拿流派代表 手法--一指禅推法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推拿六大基本手法ppt课件

推拿六大基本手法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4
▪ 【临床应用】
▪ 揉法是推拿临床常用手法之一,适用于全 身各部。大鱼际揉法适用于头面、胸腹部 及四肢急性损伤所致的肿痛处;掌根揉法、 肘揉法、前臂揉法多用于腰背、臀及四肢 肌肉丰厚处;指揉法用于全身各部经穴以 及需要做点状刺激的部位。在治疗操作时, 揉法可起到宽胸理气、健脾和胃、活血散 瘀、消肿止痛、温经通络、祛风散寒、安 神镇静等功效。
完整版PPT课件
11
三、揉法
▪ 用肢体某部位着力,揉动所施部位皮下组 织的一种手法,称之为揉法。根据所用部 位不同,可将其分为指揉、掌揉、拳揉、 前臂揉、肘揉、足揉等;指揉又可分为拇 指揉、中指揉、食中指揉和食中环三指揉; 掌揉可分为全掌揉、掌根揉、大鱼际揉、 小鱼际揉;拳揉可分为指间关节揉、掌指 关节揉和拳尺面揉;足揉可分为足趾揉、 足掌揉和足根揉。
完整版PPT课件
15
第二节 摩擦类手法
▪ 我们把含有摩擦运动的手法归类为摩擦类 手法,主要包括摩法、擦法、推法、抹法、 搓法等手法。
完整版PPT课件
16
一、摩 法
▪ 用指面或掌面等部位 着力,对所施部位进 行摩动刺激的一种手 法,称之为摩法。可 将其分为指摩法和掌 摩法,掌摩又可分为 全掌摩、掌根摩、大 鱼际摩和小鱼际摩。
完整版PPT课件
3
▪ 用拇指指端着力做一指禅推法,即为一指 禅指峰推法。
▪ 用拇指偏峰着力做一指禅推法,即为一指 禅偏峰推法。
▪ 拇指屈曲,指端顶于食指桡侧缘,或以罗 纹面压在食指的指背上,余指握拳,用拇 指指间关节桡侧及背侧着力,做一指禅推 法,即为一指禅屈指推法
完整版PPT课件
4
▪ 【操作及要领】
▪ (1)轻推法具有镇静止痛、缓和不适感等 作用;重推法具有疏通经络、理筋整复、 缓解痉挛、加速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等作 用。

一指禅推法

一指禅推法

➢动作要领
沉肩 垂肘 悬腕 掌虚
指实 紧推慢移
➢注意事项
✓ 临床操作时有屈伸拇指指间关节和不屈伸拇 指指间关节两种。屈伸拇指指间关节活动, 刺激显得更为柔和。不屈伸拇指指间关节操 作,具有力稳、刺激强等特点。
✓ 操作中自然压力,不可用蛮力。 ✓ 频率均等,不可时快时慢。
➢临床应用
一指禅推法的着力点较小,因 而压强较大,加上对经络穴 位作持续不断的柔和而有力 的刺激,所以有较强的深透 作用,可适用于全身各部的 穴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内、 外、妇、儿、伤各科的多种 疾患,具有舒筋通络,调和 营卫,行气活血,健脾和胃 以及调节脏腑功能等作用。
➢临床应用
缠法
偏峰推法
屈指推法
常用于外科痈 肿等实热证, 具有较好的消 肿止痛作用。
常用于头面、胸 胁、腹部等,治 疗头痛、失眠、 面瘫、胸胁痛、 胃腕痛以及便秘 、泄疗颈项痠 痛,掌指(或足 背)痠痛麻木等 症。
一指禅推法
➢概念
用大拇指指端、罗纹面或偏峰拇指桡 侧面着力于经络穴位或部位上,肩肘 关节及上肢肌肉放松,通过腕部的连 续摆动和拇指关节的屈伸活动,使产 生的力持续作用于经络、穴位或部位 上,称为一指禅推法。
➢操作方法
术者手握空拳,拇指自然伸 直,并盖住拳眼,用拇指指 端偏峰或罗纹面着力于治疗 部位或穴位,沉肩、垂肘、 悬腕,以肘关节为支点,前 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 拇指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的 屈伸运动,使产生的功力轻 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 治疗部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指禅推法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康复保健系推拿教研室
一、定义
用拇指的指端、罗纹面着力于 一定的部位或是穴位上,沉肩垂肘, 腕关节悬屈,通过前臂旋转和腕关 节的协调摆动,使产生的轻重交替 的功力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 或是穴位上。
二、动 作 要 领
第一步:准备姿势 第二步:操作过程 第三步:操作要求
腕关节左右摆动 前臂主动旋转
肘部为支点
第三步:操作要求
1.压力: 自然压力,不可用蛮力。 2.频 率:摆动频率一般控制在 120—160次/分钟。 3.幅度:左右摆动的幅度尽可能大, 不能前后摆动。 4.移动:紧推慢移——摆动速度要 快,移动速度要慢 5.操作时动作灵活、协调、自然
(一)偏峰推法

偏峰推法



跪推法
第一步:准备姿势
沉肩:两肩放松,自然 下垂。
垂肘:上臂略外展、两 肘自然下垂。
悬腕:手腕自然屈曲。 指实:拇指指端着力吸
定操作部位。 掌虚:从小指到食指,
掌指关节自然弯曲, 形成空拳。
第二步:操作过程
以肘部为支 点,前臂主动旋 转用力(外旋用 力,内旋放松), 带动腕关节的摆 动。
术者用拇指桡 侧缘着力,前臂作 主动摆动,带动腕 部往返摆动和拇指 掌指关节或指间关 节的屈伸运动,频 率120-160次/分钟。
(二)屈指推法(跪推法)
拇指指间关节与 指甲盖着力于一定部 位,作一指禅推法。 屈指推法力矩短,重 心低,具有着力稳, 吸定性好,刚劲有力 的特点,适合于项枕 部、关节骨缝处操作。
三、临 床 应 用
本法是推拿流派的代表手法。 1.手法特点:操作时接触面积小,深透 力强,刺激量中等,适用于各部的穴位及压痛 点。 2.作用及适应症:具有疏经通络,行气 活血,调和营卫,理气消积,健脾和胃,调节 脏腑的功能。常用于头痛,失眠,面瘫,胃痛, 腹痛以及关节筋骨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