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整理)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第六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第六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复习第五、第六单元的重点知识,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基础语法等。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1.第五、第六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包括生字词、课文理解、语法知识等。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3.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他们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三、教学内容第五单元复习内容1.课文内容复习:对课文进行逐段朗读,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生字词复习:针对生字词进行拼音、读音、意思等方面的复习。
3.词语解释: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含义,并能在句子中正确使用。
4.语法知识:复习第五单元的语法知识,如句子成分、句子结构等。
第六单元复习内容1.课文内容复习:对第六单元的课文进行朗读,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生字词复习:复习第六单元的生字词,巩固学生的词汇积累。
3.阅读理解:进行课文阅读理解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4.写作训练: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训练,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听说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听、说、读、写四个环节的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分组合作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3.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趣味性和吸引力。
五、教学过程1.开篇活动:通过趣味性的开篇活动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第五单元复习:师生共同复习第五单元的重点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解释等。
3.第六单元复习:进行第六单元复习,包括课文朗读、阅读理解题、写作训练等。
4.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课文问题、解答难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5.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强化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表现。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复习题及答案(三套)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复习题及答案(三篇)目录: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复习题及答案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强化训练及答案二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必考题及答案三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复习题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读拼音,写词语。
(10分)duàn liàn zhēn cánɡ ɡào jiè lǚ t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èi bù ān rán wú yànɡ bù rónɡ zhēnɡ b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浇(_____)销(______)诵(______)斩(_______)津(_______)挠(_____)消(______)涌(______)暂(_______)律(_______)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5分)心(____)神(____)应(____)不(____)不(___)计(___)无(____)无(____)(____)(____)相觑不(____)而飞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0分)不但…而且…… 如果……就……只有……才…… 因为……所以……1.我们( )要有优秀的成绩,( )要有高尚的品格。
2.( )没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 )不可能过着幸福的生活。
3.( )汉族和少数民族都是一家人,( )我们要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祖国。
4.( )全国人民团结一心,( )能战胜一切困难。
五、按要求写句子。
(15分)(1)一色雪白的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没有人知道我们是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
人教版本小学五年级的下册的第五单元总结复习精品作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草船借箭》缩写(1)周瑜十分忌妒诸葛亮的才华。
一天周瑜在商讨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 万枝箭,并说不要推辞。
诸葛亮说,都督拜托,理应照办,并答应三天造好,立下了军令状。
诸葛亮过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军士和草把子。
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
这日,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
天还不亮,诸葛亮命令开船,并让士兵擂鼓呼喊。
曹操命令说,雾大,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来船射箭。
太阳出来了,雾还没散。
船两边都插满了箭。
诸葛亮命令回师,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
10 万支箭“借”到了手。
周瑜得悉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草船借箭》缩写缩写《草船借箭》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华,心理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和诸葛亮商讨军事,决定水上于曹军作战,用箭。
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十万支箭,并立下了军令状。
周瑜告诉鲁肃说,他要成心延误造箭,好定诸葛亮的罪。
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借二十条船,每条船要有 30 名军士,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旁,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
鲁肃答应了。
前两天诸葛亮都没有动静,到了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上江上取箭。
这时江上雾大,天还没亮,这时诸葛亮把船凑近曹军水寨,而后擂鼓呼喊,曹操看不见虚实,不敢轻易出动。
只能射箭,就这样,不一会诸葛亮就得了十万支箭,曹操知道上了当想追也来不及了。
鲁肃把借箭的过程告诉周瑜,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
《草船借箭》缩写周瑜很忌妒诸葛亮的才华,到处想诬陷他。
有一次,周瑜请诸葛亮商讨军事,设下骗局:想让诸葛亮在三天以内好十万支箭。
诸葛亮,并立下军令状。
周瑜派鲁肃打听信息。
诸葛亮要求鲁肃借二十条船。
两边排上一千多个草把子,并用青布幔子遮起来。
且说不要告诉周瑜。
第一天,他们没什么动静;次日,仍旧不见动静;第三天四更。
大雾漫时节,诸葛亮请鲁肃到船上取箭。
他叫人用绳子把二十条船连起来,朝北岸开去。
凑近曹军水寨时,他又命令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
军士们边擂鼓,边呼喊。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试卷含答案试卷分析详解

第五单元测评一、填空。
1.如下图,小旗绕点A()时针旋转了()°。
2.从6:15到6:30,分针旋转了()°。
3.如下图,指针从点B开始,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到点();指针从点B 开始,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点()。
4.看图完成下面各题。
(1)图形1先绕点B顺时针旋转()°,再向()平移()格后与图形2重合。
(2)图形2先绕点C顺时针旋转()°,再向()平移()格后与图形3重合。
(3)图形3先绕点D顺时针旋转()°,再向()平移()格后与图形4重合。
二、画一画。
1.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画出锤形图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3.画出小旗先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3格后的图形。
三、选择。
1.下面的图形中,以点B为旋转中心的是()。
图1图2图3A.图1 B.图2 C.图32.下列图形中,由通过旋转变换得到的是()。
A. B. C.3.如下图,图形A通过怎样的运动才能与图形C重合?正确答案为()。
A.图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B.图形A绕点O逆时针旋转90°C.图形A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再绕点O逆时针旋转90°1.将方格纸中的图形以点O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连续三次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观察下面方格纸中的图形。
(1)图形A通过怎样的运动才能与图形B重合?(2)图形B通过怎样的运动才能与图形C重合?(3)图形A通过怎样的运动才能与图形C重合?3.按要求画一画。
(1)把图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2格。
(2)把图形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2格。
(3)把图形D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再向左平移2格。
(4)把图形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再向上平移2格。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第五单元课文,巩固学习成果。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3.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复习第五单元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复习课内容所需教材及辅助教学材料。
•学生预习第五单元课文,准备复习。
2.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复习课文 - 师生共同回顾第五单元的主要内容,学生展示对课文的理解。
- 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僻词和句子,引导学生理解。
第二部分:课文分析 -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 学生分组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进行讨论。
第三部分:语文练习 - 学生进行基础语文练习,巩固课文中的重点知识点。
- 学生分组完成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3. 课堂互动•学生互相提问、讨论,促进彼此之间的思想交流。
•学生表演课文中的对话或情节,锻炼表达能力。
四、课堂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评价,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学生提出对课文的疑问或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五、课堂延伸•学生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拓展阅读,培养阅读能力。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点。
六、教学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需要继续关注和复习的部分。
•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并提出自己的学习感悟。
通过本次复习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第五单元的课文内容,提高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相关练习题

第五单元知识要点归纳第一部分每课知识要点《将相和》1.题目解释“将”是指廉颇,“相”是指蔺相如,“和”是和好的意思。
2.内容中心本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
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3.注意读音允诺(nùo)上卿(qīng)《草船借箭》1.内容简介课文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作者:罗贯中。
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
2.注意读音擂(léi)鼓丞(chéng)相3.重点句子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这句话是全文的起因,从“挺”“很”这两个词中可以体会到周瑜的妒忌心达到了顶峰。
4.人物形象分析①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
②周瑜:智谋过人、妒贤忌能③鲁肃:忠厚老实④曹操:生性多疑。
《景阳冈》内容简介1.《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作者:施耐庵2.中心思想: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敢、倔强、机敏的英雄性格。
3.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4.武松是个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人,《水浒传》中还有很多个性人物: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浪里白条张顺。
《猴王出世》1.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
作者吴承恩2.中心思想: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复习卷(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复习卷(含答案)一、下面的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基本图形旋转而成的?请你用颜色表示出来。
1.二、认真思考细心填。
2.图中秤盘中放入( )kg的物品,指针会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90°。
3.图形B可以看作是由图形A绕点Q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又向( )平移( )格得到的;图形C可以看作是由图形B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又向( )平移( )格得到的;图形D可以看作是由图形( )绕点( )按( )方向旋转( ),又向( )平移( )格得到的。
4.三角形ABC运动到三角形AB′C′的位置,是三角形ABC绕点( )( )时针旋转90°得到的;也可以说是绕点( )( )时针旋转270°得到的。
三、反复比较认真选。
(填序号)5.下面的游戏中是旋转运动的是( )。
A.踢毽子B.碰碰车C.荡秋千D.捉迷藏6.从3:00到3:15,分针围绕钟面中心旋转了( )°。
A.15B.60C.90D.1207.将方格中的图形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图形是( )。
A. B. C. D.8.下面的图形中,不是原七巧板摆成的是( )。
A. B.C. D.四、涂一涂,画一画。
9.观察图形,给风车填上相应的数字。
顺时针旋转90°逆时针旋转90°10.根据前三幅图的变化规律画出第④幅图。
11.下面3组图形,怎样通过平移或旋转使每组图形变成长方形?12.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1)三角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2)长方形绕点B逆时针旋转90°。
五、解决问题。
13.如图,观察下面图形,说一说每个三角形怎样运动能得到下面的正方形,并标出序号。
14.说一说,图中左边的图形怎样变换可以得到右边的图形?15.观察下面的图形,图②是图①按照什么方向旋转得到的?将图③按照这种方法补充完整。
16.爷爷在自家庭院内铺了一个美丽的图案(如图),已知小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 1.2 m²。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1、分数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后再加减)(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同整数.(4)结果要是最简分数2、带分数加减法:带分数相加减,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结果合并起来.附:具体解释(一)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2、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三)分数加减混合运算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1、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注意: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2、求倒数的方法: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注意:1的倒数仍是1;0没有倒数(因为在分数中,0不能做分母);整数n的倒数是:.3、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就是把这个分数平均分成整数份.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4、整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5、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7、用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样的问题.例如:鸭的孵(fū)化期是28天,它是鹅的孵化期的,求鹅的孵化期是多少天?(1)方程解法:根据题目中包含的等量关系:鹅的孵化期×=鸭的孵化期,可设鹅的孵化期为x天,则:答:鹅的孵化期为30天.它是未知的,所以用鸭的孵化期除以它对应的分率,即: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1、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要化为带分数;计算后要验算.2、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分子都是1的分数相加,得数的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两个分母的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分子都是1的分数相减,得数的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两个分母的差.3、分母分子相差越大,分数就越接近0;分子接近分母的一半,分数就接近2(1);分子分母越接近,分数就越接近1.4、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没有小括号,从左往右,依次运算;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5、整数加法的运算律,整数减法的运算性质同样可以在分数加、减法中运用,使计算简便.乘法分配律也适用分数的简便计算.6、裂项公式(用于特殊的简便计算)密铺1、由线段围成的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能够密铺2、由曲线围成的图形(圆)不能够密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 :一饭千金(韩信) 四面楚歌(项羽) 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 破釜沉舟(项羽) 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 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 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 老(项羽)
《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 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神话小说,全 书共一百回,作者展开丰奇特的想象, 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 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真经的 故事。塑造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 沙僧等个性鲜明的神话人物形象。表 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其中“大 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 山”等故事更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
理直气壮:指理由正确充分,说话很有 气势。近义词“振振有词”,反义词 “理屈词穷” 无价之宝: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宝物。 指极其稀有的珍贵东西。 负荆请罪:指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 示完全承认自己的错误,请求对方惩罚。 同心协力:思想一致,共同努力。近义 词“齐心协力”,反义词“离心离德”。 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 己好的人心怀怨恨。近义词“嫉妒”,
诸葛亮能成功借箭的原因: A。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利用大雾天 气,使借箭妙计得以实施。
B。利用曹操谨慎多疑的特点,大雾漫天,
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出兵,只得射箭。
C。考虑周全,安排巧妙。诸葛亮用20
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儿摆开,两面受 箭。
(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 都看不清……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 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 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大雾漫天”,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 气象,预测准确。 正因为“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曹 操才不敢“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射 箭。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 字儿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 散,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大。军士
《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长篇历史 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 容改编的。这部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魏、 蜀、吴的故事,书中塑造曹操、孙权、 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人物形象, 家喻户晓。书中的许多故事,如:“桃 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 壁”、“空城计”,广为流传。作者是 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罗贯中) 《水浒传》(施耐庵) 《西游记》(吴承恩) 《红楼梦》(曹雪芹)
战国: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 耳) 毛遂自荐(毛遂) 纸上谈兵(赵 括) 一鼓作气(曹刿guÌ)千金买骨 (郭隗wěi ) 讳疾忌医(蔡桓公) 卧薪尝胆(勾践) 杀妻求将(吴起) 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 钟子期) 秦 : 一字千金(吕不韦) 指鹿为马 (赵高)焚书 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 (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积累运用——歇后语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徐庶(shù)进曹营——一言不发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我还积累了有关名著的歇后语:
1、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2、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有关三国的歇后语
(1)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 给您看。 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根本无诚意拿城换 玉,就上前一步,故意说璧上有瑕, 巧妙地将和氏璧要回手中。这一言行 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
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 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 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 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 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这段话说了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蔺相如 回避廉颇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 利益,为国家着想。
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 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 箭,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 诸葛亮考虑周全,安排巧妙,抓住曹操 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利用大雾的天 气,前去“借箭”。 (2)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 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这句话照应了课文开头的第一句话, 正因为诸葛亮“挺有才干”,才遭周瑜 的妒忌和暗算;又因为他有才干,才能 挫败周瑜的阴谋,使周瑜自叹不如。
改编 的,作者是汉代的 司马迁 ,这部著作 被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小说 《三国演 义》 中有关情节改写的,作者是元末明初 的 罗贯中 ,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 魏、蜀、吴的故事。《水浒传》的作 者是施耐庵 ,还有一种说法, 是 施耐庵 和 罗贯中 。
2《将相和》文中的“将”指的 廉颇 是 ,“相”指的是 , 蔺相如 最能突出蔺相如机智勇敢、临危不惧的 完璧归赵 故事是 ;最能体现蔺相如顾全 负荆请罪 大局、注意团结的故事是 。 《草船借箭》一文中聪明过人,但又很 自负、妒贤嫉能的人物是 周瑜 。
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煮豆燃萁 (曹植) 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 乐不思蜀(刘禅) 七步成诗(曹植) 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 宝刀不老(黄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 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诸葛亮)
《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 回,略有删改。课文写的是广为流传的 “武松打虎”的故事。《水浒传》是我 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写的是北宋末 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水泊梁山 起义的故事,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 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作者是元 末明初的施耐庵,也有说作者是施耐庵 和罗贯中。塑造的人物有:及时雨宋江、 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 浪里白条张顺。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 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 定策略。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意思是一个人如 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
补充词语并解释所填的字义
5、 理 直
合理正确, 气壮( 跟“曲”相反
)
攻无不克
战胜
6、胜:1.赢,胜利,跟“败”“负”相对 2.打败(对方): 以少~多 3.超过:不是亲人~似亲人。 4.优美的:名胜古迹。 5.能承担,能承受:不~其烦。 6.尽:不~感激。 战无不胜( ) 喜不自胜( 5 ) 引人入胜 (4 )
这个单元,你结识了哪些特点鲜明的人物?
课文
《将相和》 《草船借箭》 《景阳冈》 《猴王出世》
人物
特点
蔺相如 廉颇 诸葛亮 周瑜 武松 孙悟空
机智勇敢、顾全大局 知错就改、有勇有谋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妒贤嫉能、小肚鸡肠 身手不凡、有勇有谋 勇敢顽皮、神通广大
课内重点复习
《廉颇· 蔺相如 1、《将相和》是根据 列传》
2、下列各组中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A、许诺(nuò )召集(zhào)上卿(qīng
) 渑池(miǎn) B、削弱(xiāo)胆怯 (qiè) 诸位(zhū 便宜(pián) C、臣相(chéng)擂鼓(néi)侮辱(wǔ) 调度(diào) D、惩罚(chéng)弓弩(nú)曹操(cáo)
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 诸葛亮斩马谡——不念旧情 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周瑜讨荆州——吃力不讨好。
《将相和》写了三个小故事: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第二个故事“渑 池之会”是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的 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 事“负荆请罪”的起因,合起来构成了 “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 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 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 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字词过关
限期 吓唬 迸裂 镌刻 鼓瑟 击缶 家当 顽劣 踉踉跄跄 天造地设 獐鹿为友
诡计 霹雳 泄气 腰胯 上卿 避暑 弓弩手 明明朗朗 伸头缩颈 猕猿为亲
酥软 簌簌 楷书 喜不自胜 抓耳挠腮
形近字组词 壁(墙壁) 拒(拒绝) 纳(吸纳 璧(璧玉) 矩(矩形) 呐(呐喊) 怯(胆怯) 援(支援) 延(延迟) 却(推却) 缓(缓慢) 廷(朝廷) 荆(荆条) 寨(水寨)甘(甘心) 刑(刑法) 塞(塞车)柑(柑橘) 幔(布幔)玩(玩弄)遂(未遂) 慢(慢走)顽(顽皮)逐(逐渐) 缶(击缶) 岳(五岳)
选择恰当的字填空 (1)顽 玩 ( )抗 ( )弄 ()皮 ( ) 强 ( )疾 ( )笑 (2)涌 俑 勇 踊 ()武 陶() ()现 ()跃 ()猛 ()敢 (3)胜 盛 ()产 ()利 ()况 ()任 ()开()地
字词过关
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酒兴(xīng xì ng) 毡笠儿( diàn zhān) 镌着(xiù juān) 青布幔子( mài mǎn màn) 折做两截(zhé shé chāi) 腿折了(zhé shé chāi)
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 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 (江淹) 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 胸有成竹(文与可)
3.蔺相如生气地要求秦王为赵王击缶, 拒绝 )了。他再次要求,秦王还是 秦王( (拒绝)。
词语意思: 胆怯:指心里非常害怕。 推辞:拒绝。近义词“推却”。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 子。 酥软:身体软弱无力。 喜不自胜:形容非常高 兴。 天造地设:自然形成又合乎理想。 攻无不克: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 形容善于打仗。
第五单元复习
本单元围绕( 中国古典名著 ) 这一主题展开,学习了( )( )
(
)(
)四篇课文。
)。
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课文是(
精读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 略读课文:《景阳冈》 《猴王出世》
字词过关
召集 商议 允诺 隆重 约定 胆怯 推辞 拒绝 能耐 诸位 妒忌 推却 都督 迟延 探听 幔子 私自 调度 水寨 擂鼓 呐喊 支援 丞相 和氏璧 军令状 无价之宝 理直气壮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 神机妙算 完璧归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