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控制疼痛的标准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控制疼痛的标准1. 特殊病例评估:在应用麻醉药品之前,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了解患者的疼痛类型、程度和相关风险因素。
2. 麻醉药品选择:根据患者的疼痛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麻醉药品进行应用。
常用的麻醉药品包括局部麻醉药、镇痛药、全身麻醉药等,医务人员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并选择最适合的药品。
3. 个体化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这包括药物剂量的调整、给药途径的选择、应用时机的确定等,以确保疼痛在可接受范围内得到控制。
4. 常规监测:在应用麻醉药品期间,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常规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5. 不良反应预防:在应用麻醉药品时,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充分告知,包括麻醉药品的可能不良反应和风险,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预防措施。
6. 病情动态评估:在应用麻醉药品期间,医务人员应定期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计划。
7. 多学科合作:在控制疼痛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与麻醉科、疼痛科、护理人员等多个学科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以确保疼痛控制的协调性和综合性。
8. 患者教育:对患者及其家人进行疼痛管理相关的教育,包括麻醉药品的作用与副作用、自我监测与管理技巧等,增强患者的主动性和合作性。
9. 定期随访:对于接受麻醉药品治疗的患者,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和治疗效果,并根据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10. 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麻醉药品管理制度和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麻醉药品的正确应用和患者的安全。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份基于临床实践经验的通用原则,具体的麻醉药品临床应用需根据医生的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决策。
在应用麻醉药品之前,医务人员应详细阅读相关药品说明书、参考国家相关指南,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疼痛状况及不良反应,确保符合临床实践的规范和要求。
卫生部关于印发《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01.25•【文号】卫医发[2007]38号•【施行日期】2007.01.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卫生部关于印发《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卫医发[2007]3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加强对麻醉药品临床应用的管理,保证麻醉药品安全、合理使用,规范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用药行为,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我部组织中华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编写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现予发布施行。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工作中要认真贯彻执行,并将执行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告我部医政司和中华医学会。
附件: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二00七年一月二十五日附件: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前言药物滥用已经成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的全球化问题,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药物滥用是指与医疗目的无关,由用药者采用自我给药的方式,反复大量使用有依赖性的药物,利用其致欣快作用产生松弛和愉快感,从而逐渐产生对药物的渴望和依赖,由于不能自控而发生精神紊乱,并产生一些异常行为,经常会导致严重后果。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容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
这类药品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有很强的镇痛等作用,是医疗上必不可少的药品,同时不规范地连续使用又易产生依赖性,若流入非法渠道则成为毒品,造成严重社会危害。
根据国际《麻醉药品单一公约》,对于麻醉药品的医疗和科学价值给予充分肯定;滥用这些药物会产生公共卫生、社会和经济问题;必须采取严格管制措施,只限于医疗和科研应用;需开展国际合作,以协调有关行动。
公约要求各缔约国限制这类药品的可获得性;需要者必须持有医师处方;对其包装和广告宣传加以控制;建立监督和许可证制度;对其合理医疗和科研应用建立评估和统计制度,限制这类药品的贸易;各国向联合国药品管制机构报送有关资料;加强国家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药物滥用。
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疼痛病人药物治疗严重不足 !
86%受调查医生表示:
“大多数病人未能得到足够的 药物镇痛治疗!”
Von Roenn JH, Cleeland CS, Gonin R, et al. Ann Intern Med, 1993
消除疼痛是基本的人权!
Pain relief is a basic human right!
2005
理性认识 NSAID应用白皮 书 COX2抑制剂安全
性问题引起广泛 关注
扶他林上市
1998 布洛芬上市 消炎痛上市
保泰松上市
阿司匹林 诞生
COX2抑制剂上市
Xie和Chipman提出COX 存在两种同工酶假说 Dr. John Vane 解释 NSAIDs作用机制
1991
1974
1971 1968
4647疼痛评分4出现疼痛急症临床征象口服60min峰作用剂量增加50100给药60min后再评估按需给予当前有效剂量再评估以确定有效剂量期后疗效不佳改变策略或全面疼痛评估重复相同剂量未使用阿片类使用阿片类初始剂量后续剂量计算前24小时所需总量转换为等效的口服总剂量给予总量的1020口服515mg盐酸吗啡或等效药物给药60min后评估疗效和副作用疼痛评分未变或增加疼痛评分降至46疼痛评分降至03疼痛的后续治疗短效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或持续加重的疼痛的疗效4849当患者应用美菲康后达不到12小时镇痛并需要加用即释吗啡时即应当考虑增加下一次控缓释剂型的用量当爆发性疼痛发生时如果用即释吗啡来处理其剂量为12小时等效吗啡总量的1413每24小时调整剂量一次time原则manageiincreasettitrate50可以增加吗啡类药物的止痛效果可以减少吗啡类药物的使用可以减轻吗啡类药物的副作用可以提高晚期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51骨痛类药物如双磷酸盐类同位素类放疗抗抑郁治疗52镇痛剂量常低于抗抑郁剂量镇痛作用通常更早出现联合应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
医院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南

医院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南医院麻醉药品在临床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帮助医生进行手术、疼痛管理以及其他治疗过程中的麻醉。
正确的应用和使用麻醉药品可以确保手术过程顺利进行,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同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为了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掌握医院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本指南将对常用的麻醉药品进行介绍和说明。
一、全身麻醉药品1. 巴比妥类药物巴比妥酸盐主要用于全身麻醉中,具有较强的镇静和催眠作用。
临床上常用的巴比妥类药物包括戊巴比妥、苯巴比妥等。
在使用时需注意剂量控制,避免出现严重的抑制作用。
2. 酮类药物异丙酚是一种常用的全身麻醉药品,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手术麻醉中。
在使用异丙酚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确保安全有效。
3. 吸入麻醉药氧氟醚、七氟醚等是常用的吸入麻醉药,它们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使患者产生麻醉状态。
在使用吸入麻醉药时,需要控制浓度和通气量,以确保麻醉效果的达到和维持。
二、局部麻醉药品1. 利多卡因利多卡因是一种常用的局部麻醉药品,适用于表浅手术和镇痛处理。
在使用利多卡因时,需注意避免过量使用,以防止对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
2. 利多卡因利多卡因也是一种常用的局部麻醉药品,适用于手术和疼痛处理。
在使用利多卡因时,需密切观察局部反应和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并调整用药方案。
三、镇痛药品1. 吗啡类药物吗啡和芬太尼是常用的镇痛药品,能够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和慢性疼痛。
在使用吗啡类药物时,需注意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等指标,避免呼吸抑制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
2. 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也常用于镇痛治疗,适用于轻至中度疼痛。
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需要注意剂量和用药频率,避免出现胃肠道和肾脏方面的不良反应。
在使用医院麻醉药品时,医护人员需严格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和用药指南,确保合理、安全地应用药品。
同时,对患者的疾病情况、生理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适合的麻醉药品和用药方案,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是指在临床实践中,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和手术需求,合理应用麻醉药品的原则。
以下是一般的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1. 个体化治疗:麻醉药品的使用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基础疾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麻醉药品和用量。
2. 安全性优先:麻醉药品的应用需要考虑患者的安全性。
选择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麻醉药品,并遵循安全使用的原则,如适当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等。
3. 确定麻醉深度:根据手术的类型和患者的需要,确定麻醉的深度和持续时间。
可以根据患者的反应和监测指标,调整麻醉药品的用量。
4. 多模式麻醉:不同的手术可能需要多个麻醉药品的组合使用,以达到多模式麻醉的效果。
例如,局部麻醉结合全身麻醉,可以减少全身麻醉药品的用量,降低麻醉的风险。
5. 麻醉后恢复:麻醉药品使用后,需要注意患者的恢复情况。
监测
患者的意识状态、血压、心率等,以及管理有效的镇痛措施,帮助
患者尽快恢复。
综上所述,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是根据患者情况和手术需求,个体化选择麻醉药品,确保安全、有效的麻醉效果,并监测患者的
恢复情况。
最新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最新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麻醉药品是指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使其处于抑制状态或产生身体上的疼痛感减轻的药品。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最新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应运而生。
麻醉药品的分类根据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程度和产生的效果,麻醉药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全身麻醉药:包括丙泊酚、依托咪酯等,主要用于手术期间的全身麻醉。
2、局部麻醉药:包括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等,主要用于手术期间的局部麻醉。
3、止痛药:包括吗啡、芬太尼等,主要用于缓解疼痛。
4、镇静药:包括咪达唑仑、地西泮等,主要用于缓解紧张和焦虑。
麻醉药品的使用原则在使用麻醉药品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只有在具备医疗资质和条件的医院或者诊所,才可以使用麻醉药品。
2、严格控制使用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麻醉药品的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3、严格遵守使用方法:在使用麻醉药品时,应该按照药品说明书的用法和用量使用,不得随意更改使用方法。
4、严格监测患者情况:在使用麻醉药品时,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最新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以下是一些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品和剂量,以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
2、在使用麻醉药品时,应该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药品准备、人员配备和应急预案等。
3、在使用麻醉药品时,应该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用法和用量使用,不得随意更改使用方法。
4、在使用麻醉药品时,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5、在使用麻醉药品时,应该注意患者的营养和水分摄入,保持患者的身体健康。
6、在使用麻醉药品时,应该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麻醉药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为了保证麻醉药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药品的采购、存储、使用和报废等环节。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南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南引言麻醉药品在临床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使患者无痛感并安静入睡,同时也为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提供了便利。
然而,不正确的麻醉药物使用可能会带来诸多风险,包括过度麻醉、呼吸抑制以及心血管抑制等。
因此,为了确保麻醉药物的安全有效应用,制定一份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南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目的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南的目的是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份详细的参考,以在麻醉药品使用过程中遵循标准化的程序和操作步骤,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获得最佳的麻醉效果,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的麻醉风险。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所有麻醉操作,并涵盖了常见的麻醉药品。
这些药品包括全身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镇痛药物以及麻醉辅助药物等。
同时,本指南还包括了不同年龄段患者的麻醉管理,如成人、儿童和老年患者等。
麻醉药品选择原则在选择麻醉药品时,医生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手术类型和持续时间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麻醉药物选择原则:1.全身麻醉药物:常用的全身麻醉药物包括吸入性麻醉药物(如七氟醚、异氟醚等)和静脉麻醉药物(如芬太尼、硫喷妥钠等)。
医生应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
2.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常用于表面麻醉和周围神经阻滞。
常见的局部麻醉药物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医生应根据手术区域和疼痛程度选择适当的局部麻醉药物。
3.镇痛药物:镇痛药物常用于手术后的疼痛管理。
常见的镇痛药物包括吗啡、氯胺酮等。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预期疼痛持续时间选择适当的镇痛药物。
4.麻醉辅助药物:麻醉辅助药物用于增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物的剂量以及预防并发症。
常见的麻醉辅助药物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肌松药物等。
医生应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辅助药物。
麻醉药品管理麻醉药品管理是麻醉操作的重要环节之一,目的是确保麻醉药物的正确用量、正确配制以及正确给药途径。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麻醉药品管理原则:1.麻醉药品存放和保管:麻醉药品应存放在专用的药品柜中,柜子内部应干燥、通风,并设置有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装置。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麻醉药品的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类型和手术时
间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麻醉药品。
常用的麻醉药品包括静
脉麻醉药、插管麻醉药和吸入麻醉药等。
2. 剂量的确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的需要,确定
合适的麻醉药品剂量。
剂量过大可能导致意识障碍、呼吸
抑制等副作用,剂量过小则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
3. 给药途径的选择:根据手术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常用的给药途径包括静脉给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
4. 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症的考虑:麻醉药品的应用需考虑
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和患者的禁忌症。
例如,麻醉药品与
局部麻醉药、镇痛药的相互作用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5. 监测和管理:麻醉过程中需进行持续的监测和管理。
包
括心电图监测、呼吸监测、血压监测等,以及麻醉深度的
监测和调节。
总之,麻醉药品临床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的需
要进行个体化的选择和管理,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患者的
舒适。
此外,麻醉过程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医护
人员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痛少于3次
来源于滴定过程和后续治疗中每日吗啡总量的正确转换
即释剂及剂量(Prn)
滴定过程中控制疼痛的主要手段之一
滴定过程中次日控/缓释量的依据之一
后续治疗过程中控/缓剂量欠缺的补充
后续治疗过程中爆发痛的主要控制药物
阿片类药物的处方、滴定和维持(1)
疼痛强度的描述
对轻微疼痛,患者和医师描述相似。
对中~重度疼痛的描述,患者相对于医师的 评价,倾向于更强些。患者和护士、家庭 医师、癌症专家的一致性从78%下降至 20%。
J Pain Symptom Manage 1991;6:53
疼痛的临床评价
相信患者关于疼痛的诉说。 详细记录患者的疼痛诉说。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 体检和神经系统的检查。 亲自进行诊断性检查。 镇痛治疗下完成必要的诊断性检查。 重新评估治疗的反应 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方案。 确定治疗目标。 与患者及家属讨论晚期治疗计划。
•肿 瘤 经 常 转 移 到骨骼,导致骨 骼的破坏,这是 癌症患者最常见 的疼痛原因
疼痛对癌症患者的影响
痛不欲生的感觉
使患者失去尊严,失去 生活信心,自杀率提高。
坐卧不安的感觉
使生活全无乐趣,生命失去 意义,严重影响生命质量。
疼痛对癌症患者的影响
影响QOL
使患者本人和亲友难以正常 生活,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麻醉药品在癌痛治疗中 的临床应用
公安县中医院 呙清临
疼痛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 受,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
中国人对疼痛的认识
疼痛要忍受 忍痛是美德
----------关公刮骨疗毒成为 千古佳话
对疼痛的认识
有很多时候我们对疼痛是漠然的。这在非癌 痛中非常常见(如:生孩子、做手术),一 个健康人突然说自己很痛,就连其最亲近的 人也未必相信。 疼痛常常被低估。 疼痛永远是恶性的,需要治疗,癌痛更是如 此。
癌痛
进入21世纪,肿瘤问题日显突出,肿瘤发病率逐年增 高,已居死亡原因的第一或第二位,并且大部分患者伴有 疼痛!
我国每年发病近700万
癌痛发生率51-62%
癌痛是各期肿瘤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
25% 33% 33% 75%
新诊断患者1,2
积极治疗期1,2
完成治疗患者3
肿瘤晚期1,2
1. Principles of Analgesic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in and Cancer Pain. 6th ed. 2008. 2.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for Adult Cancer Pain. V. 1.2010. 3. van den Beuken-van Everdingen MH, et al. Prevalence of pai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past 40 years. Ann Oncol. 2007;18: 1437-1449.
疼痛病人药物治疗严重不足 !
86%受调查医生表示:
“大多数病人未能得到足够的 药物镇痛治疗!”
Von Roenn JH, Cleeland CS, Gonin R, et al. Ann Intern Med, 1993
消除疼痛是基本的人权!
Pain relief is a basic human right!
一般原则 恰当的止痛剂量为既能充分镇痛,又无不可耐受的副作用 出现的剂量 根据前24小时内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总量计算增加剂量 剂量增加速度应参考症状的严重程度 当对乙酰氨基酚剂量大于4g/d时,阿片类药物应由复合制 剂换为单一制剂。 如出现难以耐受的副作用,疼痛评分又小于4分,考虑阿 片类药物减量25%,然后再评估止痛效果。 5个半衰期达到稳态。
判断癌症患者疼痛的标准
患者的述说出于种种考虑,常常有不同的倾向。
患者说痛,就是痛;
患者说有多痛,就有多痛
疼痛评估
全面的疼痛评估和治疗中及时疼痛评估 非常重要 疼痛评估方法 疼痛评估内容
疼痛程度的评估
数字分级法(NRS)
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 痛,10为最剧烈疼痛,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 代表其疼痛的数字。
癌症引起的疼痛
组织浸润
神经压迫 •肿瘤压迫神经组 织,导致神经性 疼痛、麻木或麻 痹
器官阻塞
骨转移
•肿瘤可以直接造 成疼痛
•或浸润周围组织 造成肿胀和炎症 进而引起疼痛
癌
性
疼 痛
•肿瘤可以阻塞空腔 脏器、血管或管道 内的中空区域 (如血 管、淋巴管、胃、 肠道、胆管和膀胱) •一条静脉堵塞意味 着受其运输的组织 内液体聚集,通常 情况下应该被排掉 •重要动脉被阻塞将 导致坏死 (组织的节 段性死亡)
阿片类药物的处方、滴定和维持(2)
阿片类药物维持治疗原则
对持续性疼痛,按时给予阿片类药物,同时处方 prn短效药物治疗爆发痛 24小时止痛剂量达到稳定时,换用长效阿片类药 物控制慢性持续疼痛
阿片类药物的处方、滴定和维持(3) 吗啡即释片每4小时一次的意义
不断增加剂量,达到“每4小时一次”的疼痛缓解,在 缓解疼痛、方便应用、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获得平衡。 易于进行吗啡剂量的滴定,调整稳定的吗啡剂量。 是转换成缓、控释片或透皮贴剂使用量的基础
WHO将吗啡的用量做为衡量
各国癌痛改善状况的重要指标
2002-2006年中国/美国吗啡消耗量
千克
18000
16134
17355
15000
12985
13594
14196
12000 9000 6000 3000
253 281 415 458 548
中国 美国
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1961
1946
对乙酰氨基酚问世
1897 1893
临床医生的困惑
当疼痛患者具有高龄、胃肠道、心血管、肾脏等 使用NSAID类药物的危险因素时,我们怎么办? 虽然不具有上述因素,单用NSAID类药物止痛效 果不好,我们怎么办?
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最古老、最主要的止痛药
“尽管治疗癌痛的药物及非药物疗法多种多样, 但是在所有的止痛治疗方法中,阿片类是癌痛 治疗不可少的药物。对中重度癌痛病人,阿片 类止痛药物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因此,国际 麻管局(INCB)强调必须保证止痛治疗的阿片 类药物供应。
Liebeskind JC & Melzack R 1987
理念的共识:
“疼痛-第五生命体征”
• 疼痛管理新标准:
– – – – 疼痛评价、治疗在临床具有优先地位; 疼痛--第五生命体征, 与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同样重要; 病人有权利要求重视其疼痛的诊治。
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
James Campell, 美国疼痛协会主席
全面的疼痛评估(2)
医疗情况
当前服用的止痛药及其他药物,包括处方药、非 处方药、补充和备选治疗。 肿瘤治疗史,包括既往化疗、放疗和外科治疗。 其他应关注的疾病。
全面的疼痛评估(3)
社会心理
患者抑郁
家庭和其他支持
精神病史,包括当前或既往药物滥用史
与疼痛相关的特殊问题,包括疼痛对患者/家属的 影响、患者/家属对疼痛相关知识的了解和看法、 社会文化对疼痛认识的影响、精神或宗教层面的 考虑。
无痛 —————————————
最剧烈疼痛
疼痛程度的评估
根据主诉的疼痛分级法(VRS)
0级:无痛 1级(轻度)——虽有疼痛但可以忍受,能正常生 活,睡眠不受干扰。 2级(中度)——疼痛明显,不能忍受,入眠浅, 易疼醒,要求服用止痛剂 3级(重度)——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要服用 止痛剂,睡眠受到严重干扰。
阿片类药物的处方、滴定和维持(4)
吗啡即释片每4小时一次计算方法
合计前一天使用的阿片类药物总剂量
换算成吗啡总量
24小时吗啡总量除以6,得出最接近5或10mg的便利剂 量即为 “每4小时一次”的吗啡量
静脉和口服药效比约为1:3(因肝脏的首过效应)
阿片类药物的处方、滴定和维持(5)
爆发疼痛
使用即释吗啡的滴定方法
未使用阿片类药物 已开始使用阿片类药物
短效阿片类药物治疗 中重度或持续加重的疼痛的疗效
疼痛评分≥4 或 出现疼痛急症临床征象 未使用 阿片类
初始剂量
口服5~15 mg盐酸吗啡 或等效药物 疼痛评分 未变或增加
后续剂量
剂量增加
50-100% 重复 相同剂量
免疫能力降低
癌症扩散加速。
情绪低落
抑郁难以接受正常治疗。
对癌症与癌痛的认识
癌症难以治愈
但癌痛可以控制。 战胜癌症
控制癌痛是现实要求
是长期目标。
医务工作者应积极评估和治疗患者 的疼痛!! 应该象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治 疗癌性疼痛!
提倡规范化的疼痛治疗
最大的镇痛效果 最小的副作用 最大限度减少病人的负担 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规范化使用止痛药物! 提倡联合用药、多模式镇痛!
爆发痛在疼痛已经基本控制的病人中比较常见,具体机理 尚不明确
治疗爆发痛需要在“按时给药”治疗剂量的阿片药基础 上加用“解救剂量”
即使增加吗啡剂量可以缓解疼痛,仍然需要加用“解救” 剂量来进一步改善疼痛控制状况
阿片类药物的处方、滴定和维持(6)
爆发痛的救援剂量
爆发痛的救援剂量=“4小时一次”吗啡量的1/2或同等量 救援剂量的使用不影响当天定时剂量的使用时间和使用剂 量,但为下一次定时剂量调整的组成部分 理想的是:随定时剂量的增加,救援剂量的需求减少。 2~3个剂量周期后如疗效不佳,则需考虑再次全面疼痛评 估和改用静脉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