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解答题压轴题精选解析

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解答题压轴题精选解析
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解答题压轴题精选解析

解答题压轴题选讲

1、已知,如图,一次函数y=kx+b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A点坐标为(3,0),∠OAB=45°.

(1)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点P是x轴正半轴上一点,以P为直角顶点,BP为腰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Rt△BPC,连接CA并延长交y轴于点Q.

①若点P的坐标为(4,0),求点C的坐标,并求出直线AC的函数表达式;

②当P点在x轴正半轴运动时,Q点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它的坐标;如果变化,请求出它的变化范围.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点A坐标为(2,0),点B坐标为(0,b)(b>0),点P是直线AB上位于第二象限内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C垂直于x轴于点C,记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Q,设点P的横坐标为a.

(1)当b=3时:①求直线AB相应的函数表达式;②当S△QOA=4时,求点P的坐标;

(2)是否同时存在a、b,使得△QA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a、b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ABC中,AB=AC,∠BAC=α(0°<α<60°),将线段B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D.

(1)如图1,直接写出∠ABD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

(2)如图2,∠BCE=150°,∠ABE=60°,判断△ABE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3)在(2)的条件下,连接DE,若∠DEC=45°,求α的值.

4.由小学的知识可知: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如图,长方形ABCD中,AB=4,BC=9,在它的边上取两个点E、F,使得△AEF是一个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画出△AEF,并直接写出△AEF的底边长.

(如果你有多种情况,请用①、②、③、…表示,每种情况用一个图形单独表示,并在图中相应的位置标出底边的长,如果图形不够用,请自己画出).

5.如图1,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点D是BC的中点.作正方形DEFG,使点A、C分别在DG 和DE上,连接AE,BG.(1)试猜想线段BG和AE的数量关系是;

(2)将正方形DEFG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α(0°<α≤360°),

①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利用图2证明你的结论;

②若BC=DE=4,当AE取最大值时,求AF的值.

6.(1)问题背景:

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60°.探究图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小明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__________;

(2)探索延伸:

如图②,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BAD,上述结论

是否仍然成立说明理由;

(3)实际应用:

如图③,在某次军事演习中,舰艇甲在指挥中心(O处)北偏西30°的A处,舰艇乙在指挥中心南偏东70°的B 处,并且两舰艇到指挥中心的距离相等,接到行动指令后,舰艇甲向正东方向以6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舰艇乙沿北偏东50°的方向以8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2小时后,甲、乙两舰艇分别到达E、F处,此时在指挥中心观测到两舰艇之间的夹角为70°,试求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

7.如图①,A,D分别在x轴,y轴上,AB∥y轴,DC∥x轴.点P从点D出发,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五边形OABCD的边匀速运动一周,若顺次连接P,O,D三点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S,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已知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②中折线O′EFGHM所示.

(1)点B的坐标为;点C的坐标为;

(2)若直线PD将五边形OABCD的周长分为11:15两部分,求PD的解析式.

8.如图,已知函数y=x+1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B(0,﹣1),与x轴以及y=x+1的图象分别交于点C、D,且点D的坐标为(1,n),

(1)点A的坐标是,n= ,k= ,b= ;

(2)x取何值时,函数y=kx+b的函数值大于函数y=x+1的函数值;

(3)求四边形AOCD的面积;

(4)是否存在y轴上的点P,使得以点P,B,D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9.小李和小陆从A地出发,骑自行车沿同一条路行驶到B地.小陆因为有事,在A地停留小时后出发,1小时后他们相遇,两人约定,谁先到B地就在原地等待.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单位:km)和行驶时间t(单位:h)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

(1)说明图中线段MN所表示的实际意义;(2)求出小李和小陆在途中相遇时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

(3)若小陆到达B地后,立即按原速沿原路返回A地,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再次与小李相遇

(4)小李出发多少小时后,两人相距1km(直接写出答案)

10.如图,已知A(a,0),B(0,b)分别为两坐标轴上的点,且a、b满足a2+b2﹣12a﹣12b+72=0,OC:OA=1:3.(1)求A、B、C三点的坐标;

(2)若点D(1,0),过点D的直线分别交AB、BC于E、F两点,设E、F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 E、x F,当BD平分△BEF的面积时,求x E+x F的值;

(3)如图2,若M(2,4),点P是x轴上A点右侧一动点,AH⊥PM于点H,在BM上取点G,使HG=HA,连接CG,当点P在点A右侧运动时,∠CGM的度数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请求其值,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11.2014年白天鹅大酒店按餐厨垃圾处理费25元/吨、建筑垃圾处理费16元/吨的收费标准,共支付餐厨和建筑垃圾处理费3400元.从2015年元月起,收费标准上调为:餐厨垃圾处理费100元/吨,建筑垃圾处理费30元/吨,若该企业2015年处理的这两种垃圾数量与2014年相比没有变化,就要多支付垃圾处理费5100元.

(1)该酒店2014年处理的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各多少吨

(2)该企业计划2015年将上述两种垃圾处理总量减少到160吨,且建筑垃圾处理量不超过餐厨垃圾处理量的3倍,则2015年该酒店最少需要支付这两种垃圾处理费共多少元

12.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快车到达B地后,原路原速返回A地.图1表示两车行驶过程中离A地的路程y(km)与行驶时间x(h)的函数图象.(1)直接写出快慢两车的速度及A、B两地距离;(2)在行驶过程中,慢车出发多长时间,两车相遇;

(3)若两车之间的距离为skm,在图2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s(km)与x(h)的函数图象.

13.甲、乙两车从A地驶向B地,甲车比乙车早行驶2h,并且在途中休息了,休息前后速度相同,如图是甲乙两车行驶的距离y(km)与时间x(h)的函数图象.(1)求出图中a的值;

(2)求出甲车行驶路程y(km)与时间x(h)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

(3)当甲车行驶多长时间时,两车恰好相距40km.

答案与解析

1.已知,如图,一次函数y=kx+b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A点坐标为(3,0),∠OAB=45°.

(1)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点P是x轴正半轴上一点,以P为直角顶点,BP为腰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Rt△BPC,连接CA并延长交y轴于点Q.

①若点P的坐标为(4,0),求点C的坐标,并求出直线AC的函数表达式;

②当P点在x轴正半轴运动时,Q点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它的坐标;如果变化,请求出它的变化范围.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由∠AOB=90°,∠OAB=45°,可得∠OBA=∠OAB=45°,即OA=OB,由A(3,

0),可得B(0,3),代入y=kx+b可得出k,b的值,即可得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①过点C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D,易证△BOP≌△PDC,进而得出点P,C,的

坐标,所点A,C的坐标代入y=k1x+b1求解即可.

②由△BOP≌△PDC,可得PD=BO,CD=PO,由线段关系进而得出OA=OB,得出AD=CD,

由角的关系可得△AO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出OQ=OA,即可得出点Q的坐标.

解答:解:(1)∵∠AOB=90°,∠OAB=45°∴∠OBA=∠OAB=45°,∴OA=OB,

∵A(3,0),∴B(0,3),∴,解得k=﹣1.∴y=﹣x+3,

(2)①如图,过点C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D,

∵∠BPO+∠CPD=∠PCD+∠CPD=90°,∴∠BPO=∠PCD,

在△B OP和△PDC中,

,∴△BOP≌△PDC(AAS).∴PD=BO=3,CD=PO,

∵P(4,0),∴CD=PO=4,则OD=3+4=7,∴点C(7,4),

设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为y=k1x+b1,

则,解得.∴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为y=x﹣3;

②点Q的位置不发生变化.由①知△BOP≌△PDC,当点P在x轴正半轴运动时,仍

有△BOP≌△PDC,

∴PD=BO,CD=PO,∴PO+PD=CD+OB,即OA+AD=OB+CD,

又∵OA=OB,∴AD=CD,∴∠CAD=45°,∴∠CAD=∠QAO=45°,∴OQ=OA=3,即点Q

的坐标为(0,﹣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综合题,涉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得出△BOP≌△PDC.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点A坐标为(2,0),点B坐标为(0,b)(b>0),点P是直线AB 上位于第二象限内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C垂直于x轴于点C,记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Q,设点P的横坐标为a.

(1)当b=3时:①求直线AB相应的函数表达式;②当S△QOA=4时,求点P的坐标;

(2)是否同时存在a、b,使得△QA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a、b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①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②由①知点P坐标为(a,﹣a+3),可求出点Q坐标,再利用S△QOA=×|OA|×|﹣a+3|求出a的值,即可得出点

P的坐标.

(2)分两种情况①当∠QAC=90°且AQ=AC时,QA∥y轴,②,当∠AQC=90°且QA=QC

时,过点Q作QH⊥x轴于点H,分别求解即可.

解答:解:(1)①设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k≠0),

将A(2,0),B(0,3)代入得,解得,所以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

为y=﹣x+3,

②由①知点P坐标为(a,﹣a+3),∴点Q坐标为(﹣a,﹣a+3),

∴S△QOA=×|OA|×|﹣a+3|=×2×|﹣a+3|=|﹣a+3|=﹣a+3=4.解得a=﹣,∴P点的坐标为(﹣,4),

(2)设P点的坐标为(a,n),(a<0,n>0),则点C,Q的坐标分别为C(a,0),Q(﹣a,n),

①如图1,当∠QAC=90°且AQ=AC时,QA∥y轴,∴﹣a=2,

∴a=﹣2,∴AC=4,从而AQ=AC=4,即|n|=4,由n>0得n=4,

∴P点坐标为(﹣2,4).

设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为y=cx+b(c≠0),

将P(﹣2,4),A(2,0)代入得,解得,

∴a=﹣2,b=2.

②如图2,当∠AQC=90°且QA=QC时,过点Q作QH⊥x轴于点H,

∴QH=CH=AH=AC,由Q(﹣a,n)知H(﹣a,0).Q的横坐标﹣a=,解得a=﹣,

Q的纵坐标QH==∴Q(,)∴P(﹣,),由P(﹣,),点A坐标为(2,0),可得直线AP的解析式为y=﹣x+1,∴b=1,∴a=﹣,b=1,综上所述当△QA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a=﹣2,b=2或a=﹣,b=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综合题,涉及一次函数解析式,等腰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数形结合,分类讨论.

3.在△ABC中,AB=AC,∠BAC=α(0°<α<60°),将线段B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D.

(1)如图1,直接写出∠ABD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2)如图2,∠BCE=150°,∠ABE=60°,判断△ABE 的形状并加以证明;(3)在(2)的条件下,连接DE,若∠DEC=45°,求α的值.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旋转的性质.专题:压轴题.

分析:(1)求出∠ABC的度数,即可求出答案;

(2)连接AD,CD,ED,根据旋转性质得出BC=BD,∠DBC=60°,求出∠AB D=∠EBC=30°﹣α,且△BCD为等边三角形,证△ABD≌△ACD,推出∠BAD=∠CAD=∠BAC=α,求出∠BEC=α=∠BAD,证△ABD≌△EBC,推出AB=BE即可;(3)求出∠DCE=90°,△DE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推出DC=CE=BC,求出∠EBC=15°,得出方程30°﹣α=15°,求出即可.

解答:(1)解:∵AB=AC,∠A=α,∴∠ABC=∠ACB=(180°﹣∠A)=90°﹣α,

∵∠ABD=∠ABC﹣∠DBC,∠DBC=60°,即∠ABD=30°﹣α;

(2)△ABE是等边三角形,证明:连接AD,CD,ED,∵线段BC绕B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D,

则BC=BD,∠DBC=60°,∵∠ABE=60°,∴∠ABD=60°﹣∠DBE=∠EBC=30°﹣α,且△BCD为等边三角形,

在△ABD与△ACD中∴△ABD≌△ACD(SSS),∴∠BAD=∠CAD=∠BAC=α,∵∠BCE=150°,

∴∠BEC=180°﹣(30°﹣α)﹣150°=α=∠BAD,

在△ABD和△EBC中∴△ABD≌△EBC(AAS),∴AB=BE,∴△ABE是等边三角形;

(3)解:∵∠BCD=60°,∠BCE=150°,∴∠DCE=150°﹣60°=90°,∵∠DEC=45°,∴△DE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C=CE=BC,∵∠BCE=150°,∴∠EBC=(180°﹣150°)=15°,∵∠EBC=30°﹣α=15°,∴α=30°.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4.由小学的知识可知: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如图,长方形ABCD中,AB=4,BC=9,在它的边上取两个点E、F,使得△AEF是一个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画出△AEF,并直接写出△AEF的底边长.

(如果你有多种情况,请用①、②、③、…表示,每种情况用一个图形单独表示,并在图中相应的位置标出底边的长,如果图形不够用,请自己画出).

考点: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

分析:分点A是顶角顶点和底角顶点两种情况作出图形,然后过点E作EG⊥AD于G,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G:①点A是顶角顶点时,求出GF,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②点A是底角顶点时,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AF=2AG.

解答:解:如图,过点E作EG⊥AD于G,由勾股定理得,AG==3,

①点A是顶角顶点时,GF=AF﹣AG=5﹣3=2,由勾股定理得,底边EF==2,

②点A是底角顶点时,底边AF=2AG=2×3=6,综上所述,底边长为2或6.

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难点在于分情况讨论,作出图形更形象直观.5.如图1,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点D是BC的中点.作正方形DEFG,使点A、C分别在DG 和DE上,连接AE,BG.

(1)试猜想线段BG和AE的数量关系是BG=AE ;

(2)将正方形DEFG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α(0°<α≤360°),

①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利用图2证明你的结论;

②若BC=DE=4,当AE取最大值时,求AF的值.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的性质.

分析:(1)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正方形的性质就可以得出△ADE≌△BDG就可以得出结论;

(2)①如图2,连接AD,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正方形的性质就可以得出△ADE≌△BDG就可以得出结论;

②由①可知BG=AE,当BG取得最大值时,AE取得最大值,由勾股定理就可以得出结论.

解答:解:(1)BG=AE.

理由:如图1,∵△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点D是BC的中点,

∴AD⊥BC,BD=CD,

∴∠ADB=∠ADC=90°.∵四边形DEFG是正方形,∴DE=DG.

在△BDG和△ADE中,

,∴△ADE≌△BDG(SAS),∴BG=AE.

故答案为:BG=AE;

(2)①成立BG=AE.

理由:如图2,连接AD,

∵在Rt△BAC中,D为斜边BC中点,∴AD=BD,AD⊥BC,∴∠ADG+∠GDB=90°.∵四边形EFGD为正方形,

∴DE=DG,且∠GDE=90°,∴∠ADG+∠ADE=90°,∴∠BDG=∠ADE.

在△BDG和△ADE中,

∴△BDG≌△ADE(SAS),

∴BG=AE;

②∵BG=AE,

∴当BG取得最大值时,AE取得最大值.

如图3,当旋转角为270°时,BG=AE.

∵BC=DE=4,

∴BG=2+4=6.

∴AE=6.

在Rt△AEF中,由勾股定理,得

AF==,

∴AF=2.

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的运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勾股定理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正方形的性质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

6.(1)问题背景:

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60°.探究图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小明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EF=BE+DF;

(2)探索延伸:

如图②,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BAD,上述结论

是否仍然成立说明理由;

(3)实际应用:

如图③,在某次军事演习中,舰艇甲在指挥中心(O处)北偏西30°的A处,舰艇乙在指挥中心南偏东70°的B 处,并且两舰艇到指挥中心的距离相等,接到行动指令后,舰艇甲向正东方向以6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舰艇乙沿北偏东50°的方向以8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2小时后,甲、乙两舰艇分别到达E、F处,此时在指挥中心观测到两舰艇之间的夹角为70°,试求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

考点:四边形综合题.分析:(1)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即可证明△ABE≌△ADG,可得AE=AG,再证明△AEF≌△AGF,可得EF=FG,即可解题;

(2)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即可证明△ABE≌△ADG,可得AE=AG,再证明△AEF≌△AGF,可得EF=FG,即可解题;

(3)连接EF,延长AE、BF相交于点C,然后与(2)同理可证.

解答:解:(1)EF=BE+DF,证明如下:

在△ABE和△ADG中,,∴△ABE≌△ADG(SAS),∴AE=AG,∠BAE=∠DAG,∵∠EAF=∠BAD,

∴∠GAF=∠DAG+∠DAF=∠BAE+∠DAF=∠BAD﹣∠EAF=∠EAF,∴∠EAF=∠GAF,

在△AEF和△GAF中,,∴△AEF≌△AGF(SAS),∴EF=FG,∵FG=DG+DF=BE+DF,∴EF=BE+DF;

故答案为 EF=BE+DF.

(2)结论EF=BE+DF仍然成立;理由: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如图②,

在△ABE和△ADG中,,∴△ABE≌△ADG(SAS),∴AE=AG,∠BAE=∠DAG,∵∠EAF=∠BAD,

∴∠GAF=∠DAG+∠DAF=∠BAE+∠DAF=∠BAD﹣∠EAF=∠EAF,∴∠EAF=∠GAF,

在△AEF和△GAF中,,∴△AEF≌△AGF(SAS),∴EF=FG,∵FG=DG+DF=BE+DF,∴EF=BE+DF;(3)如图③,连接EF,延长AE、BF相交于点C,

∵∠AOB=30°+90°+(90°﹣70°)=140°,∠EOF=70°,∴∠EOF=∠AOB,

又∵OA=OB,∠OAC+∠OBC=(90°﹣30°)+(70°+50°)=180°,∴符合探索延伸中的条件,

∴结论EF=AE+BF成立,即EF=2×(60+80)=280海里.答: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是280海里.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求证△AEF≌△AGF是解题的关键.

7.如图①,A,D分别在x轴,y轴上,AB∥y轴,DC∥x轴.点P从点D出发,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五边形OABCD的边匀速运动一周,若顺次连接P,O,D三点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S,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已知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②中折线O′EFGHM所示.

(1)点B的坐标为(8,2);点C的坐标为(5,6);

(2)若直线PD将五边形OABCD的周长分为11:15两部分,求PD的解析式.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1)由于点P从点D出发,根据图②中S与t的图象可知,点P按顺时针方向沿五边形OABCD的边作匀速运动,又运动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秒,所以DC=5,BC=5,AB=2,AO=8,OD=6,由此得到点C的坐标;过点B作BP ⊥OD于P,过点C作CQ⊥BP于Q,根据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求出点B的坐标;

(2)先求出五边形OABCD的周长为26,根据直线PD将五边形OABCD的周长分为11:15两部分,确定点P的位置有两种可能的情况:①在AB的中点;②在OA上,并且距离点A3个单位长度.再分别表示出点P的坐标,然后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PD的解析式.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点P的运动路线是:D→C→B→A→O→D,DC=5,BC=10﹣5=5,AB=12﹣10=2,AO=20﹣12=8,OD=26﹣20=6,所以点C的坐标为(5,6);如图①,过点B作BP⊥OD于P,过点C作CQ⊥BP于Q,则四边形DCQP、ABPO均为矩形,PQ=DC=5,CQ=DP=OD﹣AB=6﹣2=4,

在Rt△BCQ中,∵∠BQC=90°,∴BQ===3,∴BP=BQ+PQ=3+5=8,∴点B的坐标为(8,2);

(2)设PD的解析式为y=kx+b.∵五边形OABCD的周长为:5+5+2+8+6=26,

∴直线PD将五边形OABCD的周长分为11:15两部分时,点P的位置有两种可能的情况:

①如果点P在AB的中点,那么DC+CB+BP=5+5+1=11,PA+AO+OD=1+8+6=15,点P的坐标为(8,1).

∵P(8,1),D(0,6),∴,解得,∴PD的解析式为y=﹣x+6;

②如果点P在OA上,并且距离点A3个单位长度,那么DC+CB+BA+AP=5+5+2+3=15,PO+OD=8﹣3+6=11,点P的坐标为(5,0).∵P(5,0),D(0,6),∴,解得,∴PD的解析式为y=﹣x+6.

综上所述,PD的解析式为y=﹣x+6或y=﹣x+6.故答案为(8,2),(5,6).

8.如图,已知函数y=x+1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B(0,﹣1),与x轴以及y=x+1的图象分别交于点C、D,且点D的坐标为(1,n),

(1)点A的坐标是(0,1),n= 2 ,k= 3 ,b= ﹣1 ;

(2)x取何值时,函数y=kx+b的函数值大于函数y=x+1的函数值;(3)求四边形AOCD的面积;

(4)是否存在y轴上的点P,使得以点P,B,D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1)由函数y=x+1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可求点A的坐标,由y=x+1的图象过点D,且点D的坐标为(1,n),可得D的坐标,由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B(0,﹣1)与D(1,2),即可求出k,b的值.

(2)根据图象即可得出答案;

(3)先求出点D的坐标,再求出BD的解析式,然后根据S四边形AOCD=S△AOD+S△COD即可求解;

(4)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DP=DB时,②当BP=DB时,③当PB=PD时分别求解.

解答:解:(1)∵函数y=x+1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

∴令x=0时,y=0+1,解得y=1,∴A(0,1),

∵y=x+1的图象过点D,且点D的坐标为(1,n),∴n=1+1=2,∴D(1,2),

∵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B(0,﹣1)与D(1,2),∴解得,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3x﹣1故答案为:(0,1),2,3,﹣1.

(2)由一次函数图象可得当x>1时,函数y=kx+b的函数值大于函数y=x+1的函数值;

(3)∵D(1,2),∴直线BD的解析式为y=3x﹣1,∴A(0,1),C(,0)

∴S四边形AOCD=S△AOD+S△COD=×1×1+××2=

(4)①当DP=DB时,设P(0,y),∵B(0,﹣1),D(1,2),∴DP2=12+(y﹣2)2=DB2=12+

(2+1)2,∴P(0,5);

②当BP=DB时,DB=,∴P(0,﹣1﹣)或P(0,﹣1);

③当PB=PD时,设P(0,a),则(a+1)2=1+(2﹣a)2,解得a=,∴P(0,).

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0,5),(0,﹣1﹣),P(0,﹣1)或(0,).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综合知识,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

9.小李和小陆从A地出发,骑自行车沿同一条路行驶到B地.小陆因为有事,在A地停留小时后出发,1小时后他们相遇,两人约定,谁先到B地就在原地等待.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单位:km)和行驶时间t(单位:h)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1)说明图中线段MN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2)求出小李和小陆在途中相遇时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

(3)若小陆到达B地后,立即按原速沿原路返回A地,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再次与小李相遇

(4)小李出发多少小时后,两人相距1km(直接写出答案)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1)通过观察图象可得到线段MN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2)根据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可求解;

(3)求得2h后小李和小陆的距离,以及他们两人的速度,再根据路程和÷速度和=时间,列式计算即可求解;(4)分四种情况:第一种:小李出发而小陆未出发;第二种:小李停留时小陆出发;第三种:两人相遇之后且小陆未到达B地,;第四种:小陆到达B地而小李未到达;讨论即可求解.

解答:解:(1)线段MN说明小李在行驶过程中停留小时.(2)20÷(÷)=km.

(3)(20﹣)÷(÷1)=÷=km, 20﹣﹣=km,

÷[÷+(20﹣)÷]=÷[+]=÷=小时.

故还需要小时时间才能再次与小李相遇.

(4)第一种:小李出发而小陆未出发,小时后,两人相距1km;第二种:小李停留

时小陆出发,小时后,两人相距1km;第三种:两人相遇之后且小陆未到达B地,

小时后,两人相距1km;

第四种:小陆到达B地而小李未到达,小时后,两人相距1km.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运用,学会看函数图象,理解函数图象所反映的实际

意义,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并且解决有关问题.

10.如图,已知A(a,0),B(0,b)分别为两坐标轴上的点,且a、b满足a2+b2﹣12a﹣12b+72=0,OC:OA=1:3.(1)求A、B、C三点的坐标;(2)若点D(1,0),过点D的直线分别交AB、BC于E、F两点,设E、F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 E、x F,当BD平分△BEF的面积时,求x E+x F的值;

(3)如图2,若M(2,4),点P是x轴上A点右侧一动点,AH⊥PM于点H,在BM上取点G,使HG=HA,连接CG,当点P在点A右侧运动时,∠CGM的度数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请求其值,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1)配方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可求得a和b,可求得A、B坐标,再由条件可求得OC的长,可求得C的坐标;(2)过F、E分别向x轴引垂线,垂足分别为M、N,可证明△FMD≌△END,可得MD=ND,可求得x E+x F的值;

(3)连接MA、MC,过C作CT⊥PM于T,证明△CMT≌△MAH,可证明△CGT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求得∠CGM=45°.解答:解:(1)∵a2+b2﹣12a﹣12b+72=0,∴(a﹣6)2+(b﹣6)2=0,∴a=b=6,∴A(6,0),B(0,6),

∴OA=6,且OC:OA=1:3,∴OC=2,∴C(﹣2,0);

(2)如图2,过F、E分别向x轴引垂线,垂足分别为M、N,

∵当BD平分△BEF的面积,∴D为EF中点,∴DF=DE,

在△FMD和△END中∴△FMD≌△END(AAS),∴MD=ND,即1﹣x F=x E﹣1,∴x E+x F=2;

(3)不改变,理由如下:如图3,连接MA、MC,过C作CT⊥PM于T,过M作MS⊥x轴于点S,

∵M(2,4),C(﹣2,0),A(6,0),∴S(2,0),∴MS垂直平分AC,

∴MC=MA,且MS=SC,∴∠CMA=90°,

∴∠CMT+∠AMH=∠TCM+∠CMT=90°,∴∠TCM=∠AMH,

在△CMT和△MAH中∴△CMT≌△MAH(AAS),∴TM=AH,CT=MH,

又AH=HG,∴MT=GH,∴GT=GM+MT=MG+GH=MH=CT,∴△CGT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GM=45°,

即当点P在点A右侧运动时,∠CGM的度数不改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主要知识点有点的坐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在(1)中配方得到非负数的和为0是解题的关键;在(2)中确定出D为EF的中点是解题的关键,构造全等三角形可找到点E、F横坐标的关系;在(3)中构造三角形全等,证得△CGT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

11.2014年白天鹅大酒店按餐厨垃圾处理费25元/吨、建筑垃圾处理费16元/吨的收费标准,共支付餐厨和建筑垃圾处理费3400元.从2015年元月起,收费标准上调为:餐厨垃圾处理费100元/吨,建筑垃圾处理费30元/吨,若该企业2015年处理的这两种垃圾数量与2014年相比没有变化,就要多支付垃圾处理费5100元.

(1)该酒店2014年处理的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各多少吨

(2)该企业计划2015年将上述两种垃圾处理总量减少到160吨,且建筑垃圾处理量不超过餐厨垃圾处理量的3倍,则2015年该酒店最少需要支付这两种垃圾处理费共多少元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分析:(1)设该酒店2014年处理的餐厨垃圾x吨,建筑垃圾y吨,根据条件建立方程组求出其解即可;

(2)设该酒店2015年处理的餐厨垃圾x吨,建筑垃圾y吨,需要支付这两种垃圾处理费共w元,先求出x的取值范围,在求出w与x的关系式由一次函数的性质就可以得出结论.

解答:解:(1)设该酒店2014年处理的餐厨垃圾x吨,建筑垃圾y吨,根据题意,得

,解得答:该酒店2014年处理的餐厨垃圾40吨,建筑垃圾150吨;

(2)设该酒店2015年处理的餐厨垃圾x吨,建筑垃圾y吨,需要支付这两种垃圾处理费共w元,根据题意得,,解得x≥40.w=100x+30(160﹣x)=70x+4800,∴k=70>0,∴w的值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x=40时,w值最小,最小值=70×40+4800=7600(元).

答:2015年该酒店最少需要支付这两种垃圾处理费共7600元.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运用,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实际问题的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运用,解答时求出函数的解析式是关键.

12.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快车到达B地后,原路原速返回A地.图1表示两车行驶过程中离A地的路程y(km)与行驶时间x(h)的函数图象.

(1)直接写出快慢两车的速度及A、B两地距离;

(2)在行驶过程中,慢车出发多长时间,两车相遇;

(3)若两车之间的距离为skm,在图2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s(km)与x(h)的函数图象.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由速度=路程÷时间就可以得出结论,由函数图象的数据意义直接可以得出A、B两地之间的距离;(2)设OA的解析式为y=kx,AB的解析式为y1=k1x+b1,CD的解析式为y2=k2x+b2,由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就可以求出结论;(3)先求出两车相遇的时间,找到关键点的坐标就可以画出图象.

解答:解:(1)由题意,得,A、B两地距离之间的距离为2250km,快车的速度为:2250÷10=225km/h,

慢车的速度为:2250÷30=75km/h;(2)设OA的解析式为y=kx,AB的解析式为y1=k1x+b1,CD的解析式为y2=k2x+b2,由题意,得2250=10k,,,

解得:k=225,,,∴y=225x,y1=﹣225x+4500,y2=﹣75x+2250

当225x=﹣75x+2250时,x=.

当﹣225x+4500=﹣75x+2250时,解得:x=15.答:慢车出发小时或15小时时,两车相遇;

(3)由题意,得小时时两车相遇,10时时,两车相距(225+75)=750km,15时时两车相遇,20时时两车相距750km,由这些关键点画出图象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了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运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运用,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运用,作函数图象的运用,解答时求出函数的解析式是关键.

13.甲、乙两车从A地驶向B地,甲车比乙车早行驶2h,并且在途中休息了,休息前后速度相同,如图是甲乙两车行驶的距离y(km)与时间x(h)的函数图象.

(1)求出图中a的值;

(2)求出甲车行驶路程y(km)与时间x(h)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

(3)当甲车行驶多长时间时,两车恰好相距40km.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求出甲的速度,根据休息前后速度相同和距离等于速度乘时间求出a的值;(2)根据图象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别求出各段的函数表达式;

(3)(3)分别从甲在乙前和甲在乙后两种情况列出方程,求出时间.

解答:解:(1)由题意120÷(﹣)=40,a=1×40=40,

(2)当0≤x≤1时,设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1x,把(1,40)代入,得k1=40∴y=40x,

当时y=40;当设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2x+b,由题意,得解得

∴y=40x﹣20,∴,

(3)设乙车行驶的路程y与时间x之间的解析式为y=k3x+b3,

由题意,得,解得,

∴y=80x﹣160,

当40x﹣20﹣(80x﹣160)=40时,解得:x=.

当80x﹣160﹣(40x﹣20)=40时,解得:x=.

答:甲车行驶1小时(或1﹣小时)或小时或小时,两车恰好相距40km,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认真观察图象,从中获取正确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待定系数法在解题中的运用,和分情况讨论思想的运用.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压轴题

1.如图,在△ABC中,∠ACB=90°,∠A=60°,AC=3,点D是边AB上的动点(点D 与点A、B不重合),过点D作DE⊥AB交射线AC于E,连接BE,点F是BE的中点, 连接CD、CF、DF.(1)当点E在边AC上(点E与点C不重合)时,设AD=x,CE=y.①直接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及定义域;②求证:△CDF是等边三角形; (2)如果BE=2,请直接写出AD的长.

2.已知:三角形纸片ABC中,∠C=90°,AB=12,BC=6,B′是边AC上一点.将三角形纸片折叠,使点B与点B′重合,折痕与BC、AB分别相交于E、F.(1)设BE=x,B′C=y,试建立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 (2)当△AFB′是直角三角形时,求出x的值.

3.已知:如图,正比例函数y=a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点A(3, 2) (1)试确定上述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根据图象回答,在第一象限内,当x取何值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正比例函数的值; (3)M(m,n)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动点,其中0<m<3,过点M作直线MN ∥x轴,交y轴于点B;过点A作直线AC∥y轴交x轴于点C,交直线MB于点D.当四边形OADM的面积为6时,请判断线段BM与DM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4.已知在△ABC中,AD⊥BC,垂足为D点在边BC上,BF⊥AC分别交射线DA、射线CA于点E、F,若BD=4,∠BAD=45°. (1)如图:若∠BAC是锐角,则点F在边AC上, ①求证:△BDE≌△ADC; ②若DC=3,求AE的长; (2)若∠BAC是钝角,AE=1,求AC的长.

苏教版中考数学压轴题动点问题

苏教版中考数学压轴题动 点问题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运动变化型问题专题复习 【考点导航】 运动变化题是指以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几何图形为载体,设计动态变化,并对变化过程中伴随着的等量关系、变量关系、图形的特殊状态、图形间的特殊关系等进行考察研究的一类问题,这类试题信息量大,题目灵活多变,有较强的选拔功能,是近年来中考数学试题的热点题型之一,常以压轴题的面目出现.解决此类问题需要运用运动和变化的观点,把握运动和变化的全过程,动中取静,静中求动,抓住变化过程中的特殊情形,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模型.【答题锦囊】 例1 如图在Rt△ABC中,∠C=90°,AC=12,BC=16,动点P从点A出发沿AC边向点C 以每秒3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出发沿CB边向点B以每秒4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PCQ关于直线PQ对称的图形是△PDQ.设运动时间为t(秒). (1)设四边形PCQD的面积为y,求y与t的函数关系式; (2)t为何值时,四边形PQBA是梯形 (3)是否存在时刻t,使得PD∥AB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通过观察、画图或折纸等方法,猜想是否存在时刻t,使得PD⊥AB若存在,请估计t的值在括号中的哪个时间段内(0≤t≤1;1<t≤2;2<t≤3;3<t≤4);若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 例2如图2,直角梯形CD ,AD=4,DC=3,动点P从点 A出发,沿A→D→C→B方向移动,动点P移动的路程为x,点Q移动的路程为y,线段 PQ平分梯形ABCD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x y ,的取值范围;(2)当PQ∥AC时,求 x y ,的值; (3)当P不在BC边上时,线段PQ能否平分梯形ABCD的面积若能,求出此时x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 例3 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O为圆心,2 为半径画⊙O,P是⊙O上一动点,且P的切线与x轴相交于点A,与y轴相交于点B. (1)点P在运动时,线段AB的长度也在发生变化,请写出线段AB长度的最小值,并说明理由; (2)在⊙O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以Q、O、A、P为顶点的四边形时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Q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4如图7①,一张三角形纸片ABC沿斜边AB的中线CD把这张 纸片剪成 11 AC D ?和 22 BC D ? 11 AC D沿直线 2 D B(AB)方向平 移(点 12 ,,, A D D B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当点.在平移过程中,11 C D与 2 BC交于点E, 1 AC与222 C D BC 、分别交于点F、P. ⑴当 11 AC D ?平移到如图7③所示的位置时,猜想图中的 1 D E与 2 D 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⑵设平移距离 21 D D为x, 11 AC D ?与 22 BC D ?重叠部分面积为y,请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以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⑶对于(2)中的结论是否存在这样的x的值,使重叠部分的面积等于原ABC ?面积的 1 4 .若存在,求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中考预 测】 ⒈如图8①,有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ABC和EFG叠放在一起(点A与点E重合),已知AC=8cm,BC=6cm,∠C=90°,EG=4cm,∠EGF=90°,O是△EFG斜边上的中点. 如图8②,若整个△EFG从图①的位置出发,以1cm/s 的速度沿射线AB方向平移,在△EFG 平移的同时,点P从△EFG的顶点G出发,以1cm/s 的速度在直角边GF上向点F运动,当点P到达点F时,点P停止运动,△EFG也随之停止平移.设运动时间为x(s),FG的延长线交 AC于H,四边形OAHP的面积为y(cm2)(不考虑点P与G、F重合的情况). (1)当x为何值时,OP∥AC Q B M 图1 AC D Q P B 图2 1 2 2 D ① 2 1 ②

最新八上数学期末压轴题汇编

八上数学期末压轴题汇编 1.如图,已知A(a,0)、B(0,b),且a、b +22 2 a a b b -+=0,点C在直线AB上,△COD为等 腰三角形,且∠COD=900. (1)△BOD与△AOC全等吗?为什么? (2)若点C的纵坐标为2,求四边形AODB的面积. 2.如图,已知A(a,0),B(0,b),且分式 1 a b + 无意义. (1)求证:OA=OB. (2)若C的坐标为(-1,0),且AH⊥BC于H,AH交OB于点P,求点P的坐标. (3)连HO,求证:∠OHP=45.

3.如图,已知A (a ,0),B (0,b ),且a 为方程(a +1)(a -5)-(a +7)(a -5)=66的根,且2 2 2a ab b -+=0. (1)求A 、B 两点的坐标. (2)如图,直角∠EPF 的顶点P 是AB 的中点,两边PE 、PF 分别交OA 、OB 于E 、F 两点,已知Rt △EOF 的三边满足关系式:2 2 2 EO FO EF +=,当S △OEF =11 4 时,求EF 4.如图,已知A (a ,0),B (0, b )且a 、b 满足2 2 2a ab b ++=0,C 、D 同时从原点O 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分别在OA 、OB 上运动,过点O 作OE ⊥AD 交AB 于点E ,过点E 作EF ⊥BC 交BC 于点F . (1)求证:△AOD ≌△BOC . (2)求AD EF OE -的值.

5.如图1,已知A (0,2)、B (-1,0)两点,以B 为直角顶点在第二象限作等腰Rt △ABC . (1)求点C 的坐标. (2)如图2,直线CB 交y 轴于E ,在直线CB 上取一点D ,连接AD ,若AD =AC ,求证:BE =DE .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交x 轴于A (a ,0),交y 轴于点B (0,b ),且a 、b 满足 2(2)0b -=,已知M (m ,m ). (1)求S △AOB (2)过点M 作MC ⊥AB 交y 轴于点C ,求点C 的坐标.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压轴题汇编)

2017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压轴题汇编 1.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x、y的正半轴上,点B的坐标为(3,4)一次函数 2 3 y x b =-+的图象与边OC AB分别交于点D、E,并且满足OD=BE.点M是线段DE上的一个动点. (1)求b的值;(2)连结OM,若三角形ODM的面积与四边形OAEM的面积之比为1:3,求点M的坐标; (3)设点N是x轴上方的平面内的一点,当四边形OM DN是菱形时,求点N的坐标;

2.如图,正方形ABCD中,P为BD上一动点,过点P作PQ⊥AP交CD边于点Q, ⑴求证:PA=PQ;⑵用等式表示PB2、PD2、AQ2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⑶点P从点B出发,沿BD方向移动,若移动的路径长为2,则AQ的中点M移动的路径为---------------;(直接写出答案)

3.已知矩形ABCD的一条边AD=8,E是BC边上的一点,将矩形ABCD沿折痕AE折叠,使得顶点B落在CD边上的点P处,PC=4(如图1); (1)求AB的长; (2)擦去折痕AE,连结PB,设M是线段PA的一个动点(点M与点P、A不重合).N是AB沿长线上的一个动点,并且满足PM=BN.过点M作MH PB,垂足为H,连结MN交PB于点F(如图2). ①若M是PA的中点,求MH的长; ②试问当点M、N在移动过程中,线段FH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线段FH的长度;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90°,AD=6,BC=9,动点P从D点出发沿DA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A点运动,动点Q从B点出发沿BC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两点同时出发,当Q点到达C点时,点P随之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 (1)求t的取值范围; (2)求t为何值时,PQ与CD相等?

江苏各市中考数学压轴题汇编

江苏省13市2015年中考数学压轴题 1. (2015年江苏连云港3分)如图是本地区一种产品30天的销售图象,图①是产品日销售量y(单位:件)与时间t(单位;天)的函数关系,图②是一件产品的销售利润z(单位:元)与时间t(单位:天)的函数关系,已知日销售利润=日销售量×一件产品的销售利润,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第24天的销售量为200件 B. 第10天销售一件产品的利润是15元 C. 第12天与第30天这两天的日销售利润相等 D. 第30天的日销售利润是750元 2. (2015年江苏南京2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AD=5,AD、AB、BC分别与⊙O相切于E、F、G三点,过点D作⊙O的切线交BC于点M,则DM的长为【】 A. 13 3 B. 9 2 C. 4 13 3 D. 25 3. (2015年江苏苏州3分)如图,在一笔直的海岸线l上有A、B两个观测站,AB=2km,从A测得船C在北偏东45°的方向,从B测得船C在北偏东22.5°的方向,则船C离海岸线l的距离(即CD的长)为【】 A.4km B.() 22 +km C.22km D.() 42 -km 4. (2015年江苏泰州3分)如图,△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D、AB于点E、O、F,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的对数是【】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5. (2015年江苏无锡3分)如图,Rt △ABC 中,∠ACB =90o,AC =3,BC =4,将边AC 沿CE 翻折,使点A 落在AB 上的点D 处;再将边BC 沿CF 翻折,使点B 落在CD 的延长线上的点B ′处,两条折痕与斜边AB 分别交于点E 、F ,则线段B ′F 的长为【 】 A. 35 B. 45 C. 2 3 D. 32 6. (2015年江苏徐州3分)若函数y kx b =-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不等式()3>0k x b --的解集为【 】 A. <2x B. >2x C. <5x D. >5x 7. (2015年江苏盐城3分)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剪去一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CEFG ,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A →D →E →F →G →B 的路线绕多边形的边匀速运动到点B 时停止(不含点A 和点B ),则△ABP 的面积S 随着时间t 变化的函数图像大致为【 】

八年级下数学压轴题及答案

八年级下数学压轴题 1.已知,正方形ABCD中,/ MAN=45,/ MAN绕点A顺时针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 CB、DC(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M、N, AH丄MN于点H. (1)如图①,当/ 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请你直接写出AH与AB的数量关 (2)如图②,当/ MAN绕点A旋转到BM丰DN时,(1)中发现的AH与AB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如果不成立请写出理由,如果成立请证明; (3)如图③,已知/ MAN=45 , AH丄MN于点H,且MH=2, NH=3,求AH的长.(可利用(2)得到的结论) 图①图②图③

2 .如图,△ 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边BC上的一点,以AD为边作等边△ ADE,过 点C作CF// DE交AB于点F. (1)若点D是BC边的中点(如图①),求证:EF=CD (2)在(1)的条件下直接写出△ AEF和厶ABC的面积比; (3)若点D是BC边上的任意一点(除B、C外如图②),那么(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 (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F是AD延长线上一点,且DF=BE 求证: CE=CF (2)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G是AD上一点,如果/ GCE=45, 请你利 用(1)的结论证明:GE=B^GD. (3)运用(1) (2)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完成下题: 如图3,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BO AD) , / B=90°, AB=BC, E 是AB 上一点,且/ DCE=45 , BE=4, DE=10,求直角梯形ABCD的面积.

八年级数学期末难题压轴题

……………………………………………………………最新资料推荐………………………………………………… 26.(本题满分10分) 已知:在矩形ABCD 中,AB =10,BC =12,四边形EFGH 的三个顶点E 、F 、H 分别在 矩形ABCD 边AB 、BC 、DA 上,AE =2. (1)如图①,当四边形EFGH 为正方形时,求△GFC 的面积;(5分) (2)如图②,当四边形EFGH 为菱形,且BF = a 时,求△GFC 的面积(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5分) D (第26题图1) D C A B E (第26题图2) F H G

26.解:(1)如图①,过点G作于M.…………………………………………(1分) 在正方形EFGH中, . …………………………………………………………(1分) 又∵, ∴⊿AH E≌⊿BEF…………………………………………………………(1分)同理可证:⊿MFG≌⊿BEF. …………………………………………………………(1分)∴GM=BF=AE=2. ∴FC=BC-BF=10.…………………………………………………………(1分)(2)如图②,过点G作于M.连接HF.…………………………………………(1分) …………………………………………………(1分) 又 ∴⊿AHE≌⊿MFG.………………………………………………………(1分) ∴GM=AE=2.……………………………………………………………(1分) …………………………………………(1

如图,直线与轴相交于点,与直线相交于点. (1) 求点的坐标. (2) 请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 动点从原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着的路线向点匀 速运动(不与点、重合),过点分别作轴于,轴于. 设运动秒时,矩形与△重叠部分的面积为.求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018年度中考数学压轴题

1、如图,在Rt△ABC中,∠C=90°,AB=10cm,AC:BC=4:3,点P从点A出发沿AB方向向点B运动,速度为1cm/s,同时点Q从点B出发沿B→C→A方向向点A运动,速度为2cm/s,当一个运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运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1)求AC、BC的长; (2)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x(秒),△PBQ的面积为y(cm2),当△PBQ存在时,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当点Q在CA上运动,使PQ⊥AB时,以点B、P、Q为定点的三角形与△ABC 是否相似,请说明理由; (4)当x=5秒时,在直线PQ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BCM得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最小周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设AC=4x,BC=3x,在Rt△ABC中,AC2+BC2=AB2, 即:(4x)2+(3x)2=102,解得:x=2,∴AC=8cm,BC=6cm; (2)①当点Q在边BC上运动时,过点Q作QH⊥AB于H,

∵AP=x ,∴BP=10﹣x ,BQ=2x ,∵△QHB ∽△ACB , ∴ QH QB AC AB = ,∴Q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x ,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BP ?QH=1 2 (10﹣x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x=﹣4 5 x 2+8x (0<x ≤3), ②当点Q 在边CA 上运动时,过点Q 作QH ′⊥AB 于H ′, ∵AP=x , ∴BP=10﹣x ,AQ=14﹣2x ,∵△AQH ′∽△ABC , ∴'AQ QH AB BC =,即:' 14106 x QH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解得:QH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4﹣x ), ∴y= 12PB ?QH ′=12(10﹣x )?35(14﹣x )=310x 2﹣36 5 x+42(3<x <7); ∴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2 248(03)5 33642(37)10 5x x x x x x ?-+<≤????-+<

八年级数学期末难题压轴题汇总

(1 26.(本题满分10分) 已知:在矩形ABCD 中, AB=10, BC=12,四边形EFGH 勺三个顶点E 、F 、H 分别在 矩形 ABCD 边 AB BC DA 上, AE=2. (1)如图①,当四边形EFGH 为正方形时,求△ GFC 勺面积;(5分) (2)如图②,当四边形EFGH 为菱形,且BF = a 时,求△ GFC 勺面积(用含a 的代数式表 示); 26 .解:(1)如图①,过点G 作GM 在正方形EFGH 中, HEF 90,EH EF . 分) 又??? A B 90;, ???/ AHE^/BEF 分)同理可证:/MF Q/BEF (1 分) BC 于M (第26题图

??? GM=BF=A=2. (1

??? FC=BC -BE10. 分) (2 )如图②,过点 G 作GM BC 于 M 连接 HF ........................................................ ( 1 分) AHE MFG. ........................................................................... ( 1 分) 又: A GMF 90;,EH GF, ? / AHE^/MFG ......................................................................... ( 1 分) ? GM=AE2. ................................................................................. ( 1 分) 如图,直线y . 3x 4、3与x 轴相交于点A ,与直线y '、3x 相交于点P . (1)求点P 的坐标. ⑵ 请判断△ OPA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动点E 从原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着O P A 的路线向点A 匀速运动 (E 不与点O 、A 重合),过点E 分别作EF x 轴于F , EB y 轴于B.设运动t 秒时, 矩形EBOF 与厶OPA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1 s 严 2 FC GM 1 於12 a ) 12 a . (1 分)

八年级下学期压轴题(优选.)

一、选择题压轴 1.(2015·硚口区期末)如图,Rt △ABC 中,∠ACB=90°,AC=3,BC=4,D 是AB 上一动点,过点D 作DE ⊥AC 于点E ,DF ⊥BC 于点F ,连接EF ,则线段EF 的最小值是 A. 2.5 B.2.4 C.2.2 D.2 2.(2015·洪山区期末)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点E 是正方形外一动点,∠AED =45°,P 为AB 的中点,当E 运动时,线段PE 的最大值为( ) P E D C B A A .43 B .32 C .223+.222+ 3.(2015·江岸区期末)如图所示,矩形ABCD 中,AB =4,BC =34,点E 是折线段ADC 上的一个动点(点E 与点A 不重合),点P 是点A 关于BE 的对称点.使△PCB 为等腰三角形的点E 的位置共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4.(2015·二中期末)如图,在Rt △ABC 中,∠BAC =90°,∠BAD =30°,AB =AD ,连CD 交AB 于E ,若EC =2DE ,AE =4,则BC 的长是( ) A .34 B .24 C .26 D .64

5.(2015·青山区期末)如图,在矩形ABCD中,∠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AE=BC,DH ⊥AE于点H,连接BH并延长交CD于点F,连接DE交BF于点O,OE=2,OB的长度为() A.4 B.2 3 2+D.2 6-C.2 6.(3分)(2015春?武昌区期末)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BC延长线一点,连接AE 交CD于F,作∠AEG=∠AEB,EG交CD的延长线于G,连接AG,当CE=BC=2时,作FH⊥AG 于H,连接DH,则DH的长为() A.2﹣B.C.D. 7.(3分)(2014春·硚口区期末)如图所示,矩形ABCD中,AB=4,BC=,点E是折线段A﹣D﹣C上的一个动点(点E与点A不重合),点P是点A关于BE的对称点.使△PCB为等腰三角形的点E的位置共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8.(3分)(2014?洪山区期末)如图,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2,△ABE是等边三角形,点E 在正方形ABCD内,在对角线AC上有一点P,使PD+PE的和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 A.B.2 C.3 D.2

华师大版2016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压轴题集锦

华师大版初二年下册综合压轴题 1.若点(m ,n )在函数12+=x y 的图象上,则代数式124+-n m 的值是( ) A .1 B .1- C .2 D .2- 2. 如图,点P 是反比例函数x y 6 = (0>x )的图象上的 任意一点,过点P 分别作两坐标轴的垂线,与坐标轴构 成矩形OAPB ,点D 是矩形OAPB 内任意一点,连接 DA 、 DB 、DP 、 DO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 A .1 ; B . 2; C .3; D . 4. 3.若点(m ,n )在函数12+=x y 的图象上,则代数式124+-n m 的值是( ) A .1 B .1- C .2 D .2- 4. 观察下列等式:n a =1,1211a a -=,2 31 1a a -=,…;根据其蕴含的规律可得( ). A. n a =2013 B. n n a 12013-= C. 112013-=n a D. n a -=112013 5.设函数x y 3 =与1y x =-的图象的交点坐标为(a ,b ),则11a b -的值为( ) A .3- B .3 C .31- D .3 1 6.小亮从家步行到公交车站台,等公交车去学校. 图中的折线表示小亮的行程()s km 与所花时间()min t 之间的函数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 .他离家8km 共用了30min B .他等公交车时间为6min C .他步行的速度是100/m min D .公交车的速度是350/m min 7.如图所示,一只小虫在折扇上沿O →A →B →O 路径爬行,能大致描述小虫距出发点O 的距离s 与时间t 之间的函数图象是 ( ) 8.小华的爷爷每天坚持体育锻炼,某天他慢步..到离家较远的绿岛 公园,打了一会儿太极拳后跑步..回家.下面能反映当天小华的 爷爷离家的距离y 与时间x 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第2题

【压轴题】八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带答案

【压轴题】八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 1.世界上最小的鸟是生活在古巴的吸蜜蜂鸟,它的质量约为0.056盎司.将0.05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5.6×10﹣1 B .5.6×10﹣2 C .5.6×10﹣3 D .0.56× 10﹣1 2.下列边长相等的正多边形能完成镶嵌的是( ) A .2个正八边形和1个正三角形 B .3个正方形和2个正三角形 C .1个正五边形和1个正十边形 D .2个正六边形和2个正三角形 3.如图所示,小兰用尺规作图作△ABC 边AC 上的高BH ,作法如下: ①分别以点DE 为圆心,大于DE 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F ; ②作射线BF ,交边AC 于点H ; ③以B 为圆心,BK 长为半径作弧,交直线AC 于点D 和E ; ④取一点K 使K 和B 在AC 的两侧; 所以BH 就是所求作的高.其中顺序正确的作图步骤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①② C .②④③① D .④③②① 4.已知关于x 的分式方程213x m x -=-的解是非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3m ≤ B .3m < C .3m >- D .3m ≥- 5.如果解关于x 的分式方程 2122m x x x -=--时出现增根,那么m 的值为 A .-2 B .2 C .4 D .-4 6.若2310a a -+=,则12a a +-的值为( ) A .51+ B .1 C .-1 D .-5 7.若代数式 4x x -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0 B .x =4 C .x ≠0 D .x ≠4 8.如图,在△ABC 中,以点B 为圆心,以BA 长为半径画弧交边BC 于点D ,连接AD .若∠B =40°,∠C =36°,则∠DAC 的度数是( )

八年级下册数学经典压轴题

C2 C1 A2 B2 B1 O1 O A1 D C B A 八年级(下)数学精选压轴题、新题 1. 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AB=12,AC=20,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以OB、OC为邻边作第1个平行四边形C OBB 1 ,对角线相交于 点 1 A;再以C A B A 1 1 1 、为邻边作第2个平行四边形C C B A 1 1 1 ,对角线相交于点 1 O;再以 1 1 1 1 C O B O、为邻边作第3个平行四边形1 2 1 1 C B B O……依此类推.(1)求矩形ABCD的面积;(2)求第1个平行四边形 1 OBB C、第2个平行四边形 111 A B C C和第6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长分别为b a、,以菱形ABCD各边的中点为顶点作矩形A1B1C1D1,然后再以矩形A1B1C1D1的中点为顶点作菱形A2B2C2D2,……,如此下去,得到四边形A2011B2011C2011D2011的面积用含b a、的代数式表示为. 3、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D是斜边AB的高,∠A的平分线AE交CD于F,交BC于E,EG⊥AB于G,求证:CFGE是菱形。 4.如图,在梯形ABCD中,,6,5,30 AD BC AC BD OCB ==∠=?,求BC+AD的值及梯形面积. 5.已知数x1,x2,x3,x4, …,x n的平均数是5,方差为2,则3x1+4,3x2+4, …,3x n+4的平均数是_______________,方差是_______________. 6、一组数据 0,-1,5,x,3,-2的极差是8,那么x的值为() A、6 B、7 C、6或-3 D、7或-3 7.观察式子: a b3 ,- 2 5 a b , 3 7 a b ,- 4 9 a b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知,第8个式子为. 8、如图,每一个图形都是由不同个数的全等的小等腰梯形拼成的,梯形上、下底及腰长如图,依此规律第10个图形的周长为。 …… 第一个图第二个图第三个图 9、如图,矩形ABCD对角线AC经过原点O,B点坐标为(―1,―3),若一反比例函数 x k y=的图象过点D,则其解析式为。 _F _A_B _C _D _E _G B C A D O

初二上数学期末复习压轴题

选择: 1.某洗衣机在洗涤衣服时经历了注水、清洗、排水三个连续过程(工作前洗衣机内无水),在这三个过程中洗衣机内水量y (升)与时间x (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对应的图象大致为 ( 9.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A →B →C →D 的路径匀速前进到点D 为止,在这个过程中,△APD 的面积S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3.如图,点E 是正方形ABCD 的边BC 上一点,将△ABE 绕着顶点 A 逆时针旋转90°,得△ADF ,连接EF ,P 为EF 的中点,则下列结 论正确的是( ) ①AE =AF ;②EF =2EC ;③∠DAP =∠CFE ;④∠ADP =45° ; ⑤PD //AF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③⑤ 4.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O 点,AB =1cm ,过B 作BG ∥AC ,过A 作AE ∥CG ,且∠ACG :∠G =5:1,以下结论:①AE =3cm ;②四边形AEGC 是菱形;③S △BDC =S △AEC ;④ CE =2 1 cm ;⑤△CFE 为等腰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有( )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②④ 5.如图△ABC 中已知D 、E 、F 分别为BC 、AD 、CE 的中点, 且S △ABC =2 acm ,则S 阴影的值为: A 、 2acm 61 B 、2acm 51 C 、2acm 41 D 、2acm 3 1 第3题图 B C E F A D

6. 意大利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繁殖问题时,发现有这样一组数:1、1、2、3、5、8、13、…,其中从第三个数起,每一个数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 现以这组数中的各个数据作为正方形的边长长度构造正方形,再分别依次从左到右取2个、3个、4个、5个正方形拼成如下矩形并记为①、②、③、④,按此规律继续作矩形,则序号为⑧的矩形周长是( ) D. 178 7.按下列方式摆放圆形和三角形,观察图形,第10个图形中圆形的个数有( ). …… (1) (2) (3) A .36 B .38 C .40 D .42 8.张老师把手中一包棒棒糖准备分给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如果每个小朋友分3个棒棒糖,那么还剩59个;如果前面每一个小朋友分5个棒棒糖,则最后一个小朋友得到了棒棒糖,但不足3个.则张老师手中棒棒糖的个数为( ). A .141 B .142 C .151 D .152 填空: 9.某木材加工厂有甲、乙、丙、丁4个小组制造学生桌子和凳子, 甲组每天能制造8张桌子或10条凳子;乙组每天能制造9张桌子或12条凳子;丙组每天能 制造7张桌子或11条凳子;丁组每天能制造6张桌子或7条凳子.现在桌子和凳子要配套制 造(每套为一张桌子和一条凳子).问:21天中这4个小组最多.. 可制造____________套桌凳. 10. 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4cm ,BC =8cm ,CD =6cm , ∠C =∠D = 90,动点P 以每秒1cm 的速度从点A 出发在 AD 上运动,动点Q 以每秒2cm 的速度从点B 出发在BC 上运动, P 、Q 同时出发 秒后,四边形APQB 的面积达到182 cm . 11. 如图,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的△ABC 中,点A 的坐标为(0,2),点C 的坐标为(5,5),如果要 第15题图 A B C 第10题图 Q P D 155332 2111111113 21

苏教版中考数学压轴题:动点问题

运动变化型问题专题复习 【考点导航】 运动变化题是指以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几何图形为载体,设计动态变化,并对变化过程中伴随着的等量关系、变量关系、图形的特殊状态、图形间的特殊关系等进行考察研究的一类问题,这类试题信息量大,题目灵活多变,有较强的选拔功能,是近年来中考数学试题的热点题型之一,常以压轴题的面目出现.解决此类问题需要运用运动和变化的观点,把握运动和变化的全过程,动中取静,静中求动,抓住变化过程中的特殊情形,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模型. 【答题锦囊】 例1 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12,BC =16,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AC 边向点C 以每秒3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动点Q 从点C 出发沿CB 边向点B 以每秒4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P ,Q 分别从点A ,C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PCQ 关于直线PQ 对称的图形是△PDQ .设运动时间为t (秒). (1)设四边形PCQD 的面积为y ,求y 与t 的函数关系式; (2)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BA 是梯形? (3)是否存在时刻t ,使得PD ∥AB ?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通过观察、画图或折纸等方法,猜想是否存在时刻t ,使得PD ⊥AB ?若存在,请估计t 的值在括号中的哪个时间段内(0≤t ≤1;1<t ≤2;2<t ≤3;3<t ≤4);若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 例2 如图2,直角梯形ABCD 中,AB ∥CD ,∠A=900,AB=6,AD=4,DC=3,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A →D →C →B 方向移动,动点Q 从点A 出发,在AB 边上移动.设点P 移动的路程为x ,点Q 移动的路程为 y ,线段PQ 平分梯形ABCD 的周长. (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x y ,的取值范围; (2)当PQ ∥AC 时,求x y ,的值; (3)当P 不在BC 边上时,线段PQ 能否平分梯形ABCD 的面积?若能,求出此时x 的值;若不能,说明理 由. 图1 P A C D Q P B 图2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期末难题压轴题

26.(本题满分10分) 已知:在矩形ABCD 中,AB =10,BC =12,四边形EFGH 的三个顶点E 、F 、H 分别在 矩形ABCD 边AB 、BC 、DA 上,AE =2. (1)如图①,当四边形EFGH 为正方形时,求△GFC 的面积;(5分) (2)如图②,当四边形EFGH 为菱形,且BF = a 时,求△GFC 的面积(用含a 的代数式 表示);(5分) D (第26题图1) F D C A B E (第26题图2) F H G

26.解:(1)如图①,过点G 作GM BC ⊥于M . …………………………………………(1分) 在正方形EFGH 中, 90,HEF EH EF ∠==o . …………………………………………………………(1 分) 90. 90,. AEH BEF AEH AHE AHE BEF ∴∠+∠=∠+∠=∴∠=∠o o Q 又∵90A B ∠=∠=o , ∴⊿AH E ≌⊿BEF …………………………………………………………(1 分)同理可证:⊿MFG ≌⊿BEF . …………………………………………………………(1分) ∴GM=BF=AE =2. ∴FC=BC-BF =10. …………………………………………………………(1分) (2)如图②,过点 G 作GM BC ⊥于 M .连接 HF . …………………………………………(1分) //,. //,. AD BC AHF MFH EH FG EHF GFH ∴∠=∠∴∠=∠Q Q .AHE MFG ∴∠=∠ …………………………………………………(1分) 又90,,A GMF EH GF ∠=∠==o Q ∴⊿AHE ≌⊿MFG . ………………………………………………………(1 分) ∴GM=AE =2. ……………………………………………………………(1 分) 11 (12)12. 22 GFC S FC GM a a ∴=?=-=-V …………………………………………(1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压轴题及答案

八年级下数学压轴题 1.已知,正方形ABCD中,∠MAN=45°,∠MAN绕点A顺时针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CB、DC(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M、N,AH⊥MN于点H. (1)如图①,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请你直接写出AH与AB的数量关系:; (2)如图②,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1)中发现的AH与AB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如果不成立请写出理由,如果成立请证明; (3)如图③,已知∠MAN=45°,AH⊥MN于点H,且MH=2,NH=3,求AH的长.(可利用(2)得到的结论)

2.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边BC上的一点,以AD为边作等边△ADE,过点C作CF∥DE交AB于点F. (1)若点D是BC边的中点(如图①),求证:EF=CD; (2)在(1)的条件下直接写出△AEF和△ABC的面积比; (3)若点D是BC边上的任意一点(除B、C外如图②),那么(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F是AD延长线上一点,且DF=BE.求证:CE=CF; (2)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G是AD上一点,如果∠GCE=45°,请你利用(1)的结论证明:GE=BE+GD. (3)运用(1)(2)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完成下题: 如图3,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C>AD),∠B=90°,AB=BC,E是AB上一点,且∠DCE=45°,BE=4,DE=10,求直角梯形ABCD的面积.

4.如图,正方形ABCD中,E为AB边上一点,过点D作DF⊥DE,与BC延长线交于点F.连接EF,与CD边交于点G,与对角线BD交于点H. (1)若BF=BD=,求BE的长; (2)若∠ADE=2∠BFE,求证:FH=HE+HD.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压轴题汇编)

2019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压轴题汇编 1.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x、y的正半轴上,点B的坐标为(3,4)一次函数 2 3 y x b =-+ 的图象与边OC AB分别交于点D、E,并且满足OD= BE.点M是线段DE上的一个动点. (1)求b的值;(2)连结OM,若三角形ODM的面积与四边形OAEM的面积之比为1:3,求点M 的坐标; (3)设点N是x轴上方的平面内的一点,当四边形OM DN是菱形时,求点N的坐标; 2.如图,正方形ABCD中,P为BD上一动点,过点P作PQ⊥AP交CD边于点Q, ⑴求证:PA=PQ;⑵用等式表示PB2、PD2、AQ2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⑶点P从点B出发,沿BD方向移动,若移动的路径长为2,则AQ的中点M移动的路径为---------------;(直接写出答案) 3.已知矩形ABCD的一条边AD=8,E是BC边上的一点,将矩形ABCD沿折痕AE折叠,使得顶点B 落在CD边上的点P处,PC= 4(如图1); (1)求AB的长; (2)擦去折痕AE,连结PB,设M是线段PA的一个动点(点M与点P 、A不重合).N是AB沿长线上的一个动点,并且满足PM=BN.过点M作MH⊥PB,垂足为H,连结MN交PB于点F(如图2). ①若M是PA的中点,求MH的长; ②试问当点M、N在移动过程中,线段FH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线段FH的长度;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90°,AD=6,BC=9,动点P从D点出发沿DA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A点运动,动点Q从B点出发沿BC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两点同时出发,当Q点到达C点时,点P随之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 (1)求t的取值范围; (2)求t为何值时,PQ与CD相等? 5.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是AB边上一点,连接DE,过点D作DF⊥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EF. (1)如图1,求证:DE=DF; (2)若点D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为H,连接CH,过点H作PH⊥CH交直线AB于点P; ①在图2中依题意补全图形;②求证:E为AP的中点; (3)如图3,连接AC交EF于点M,求 2AM AB AE 的值;

近五年徐州中考数学压轴题

27.(10分)(2013?徐州)为增强公民的节约意识,合理利用天然气资源,某市自1月1日起对市区民用管道天然气价格进行调整,实行阶梯式气价,调整后的收费价格如表所示: 每月用气量单价(元/m3) 不超出75m3的部分 2.5 超出75m3不超出125m3的部分a 超出125m3的部分a+0.25 (1)若甲用户3月份的用气量为60m3,则应缴费_________元; (2)若调价后每月支出的燃气费为y(元),每月的用气量为x(m3),y与x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a的值及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在(2)的条件下,若乙用户2、3月份共用1气175m3(3月份用气量低于2月份用气量),共缴费455元,乙用户2、3月份的用气量各是多少? 28.(10分)(2013?徐州)如图,二次函数y=x2+bx﹣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3,0)和点B,以AB为边 在x轴上方作正方形ABCD,点P是x轴上一动点,连接DP,过点P作DP的垂线与y轴交于点E. (1)请直接写出点D的坐标:_________; (2)当点P在线段AO(点P不与A、O重合)上运动至何处时,线段OE的长有最大值,求出这个最大值;(3)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PED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及此时△PED与正方形ABCD 重叠部分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7.(本小题8分) 如图1,A、B、C、D为矩形的四个顶点,AD=4cm,AB=dcm。动点E、F分别从点D、B出发,点E以1 cm/s 的速度沿边DA向点A移动,点F以1 cm/s的速度沿边BC向点C移动,点F移动到点C时,两点同时停止移动。以EF为边作正方形EFGH,点F出发xs时,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ycm2。已知y与x的函数图象是抛物 线 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 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2)d= ,m= ,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