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教案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教案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教案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第一课,主要内容有:第1目“国门

洞开”侧重于说明列强以军事侵略中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第2目“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侧重说明列强以政治手段企图使中国完全沦为

其殖民地的过程及其结果,旨在说明由于外国的入侵造成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西方列强侵华的史实。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②识记《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逐条剖析不平等条约中各条内容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性,理解列强入侵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使得中国逐渐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了解19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在政治方面的手段:三国干涉还辽和“门户开放”政策,概括出其危害。

过程与方法:

①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19世纪中期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对比,理解在同

一个时代两个地区的发展差异,思考列强侵华的原因。

②问题探究法: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探究,让学生思考列强为何侵略中国,又是如何侵略中国的等一系列问题,得出结论,并在最后得出对列强侵略的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学习西方列强在近代发动的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

重灾难,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学生切身感悟历史,深刻体会

民族危机的严重性。

②通过学习,认识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差距,深切理解自身国力的衰落是其一败涂地的最主要原因,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内容及其危害。

难点:列强侵华的原因以及中国为何会一败涂地的深层次原因。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展示清朝前期的疆域图、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疆域图,提问:两幅疆域图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疆域版图缩小,我国的领土丢失了。

专题内容及线索:四条线索,交织并行,1840--1945年

展示时间轴,说明从1840-1900年间,分别经历了1840年-184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年-1885年的中法战争、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海战、1900年-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每场战争都分别签定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列强侵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统治—屈辱史

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反侵略反封建斗争—抗争史

仁人志士不懈寻找救国救民真理道路—探索史(文化)

发展资本主义,以谋求国家富强—近代化史(经济)

(二)讲授新课

【引导过渡】在鸦片战争之前,这个地球上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世界的人认为地球是圆的,从一个地方出发绕一圈能回到原点(展示图片:麦哲伦环球航行)。而另一个世界的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我们处在世界的中心,自称为天朝上国。因而,这两个世界就是我们所知的列强所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和我们自称为天朝上国的大清国。

【播放视频】请观看视频,思考一下这两个世界有何不同,他们存在着什么样的差距。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观看中国与西方在经济、武器等方面的图片对比,组织小组讨论,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外交、军事这几个方面进行中西方的对比,提问学生,完成表格。

探究一:列强为何要入侵中国?

【地图展示】指出在当时西方主要国家正在进行的变化有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法国进行了法国大革命,美国进行了独立战争,而中国却处在闭关锁国的状态中。从以上史实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列强侵华的原因(完成导学案上的填空):

1.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急需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根本原因)

2.中国市场广阔:面积大,人口多

3.清政府腐朽落没,国力衰微,内部危机严重

【过渡】展示时间轴,说明从1840-1900年间,分别经历了1840年-184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年-1885年的中法

战争、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海战、1900年-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每场战争都分别签定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引导学生,逐条分析条约的内

容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探究二:列强是如何侵略中国的?

1.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具体含义:

从“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的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和租地权……”出发,解释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而

不是全部国家主权,半封建社会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而随着清政府的不断战败,多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

质逐渐演变加深,因而也导致民族危机不断的加深。

2. 展示地图上割地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思考割地有何特点和危害:

鸦片战争之后割让香港岛,第二次鸦片战争:九龙司地方一区甲午中日

战争:辽东半岛(因三国干涉未得逞)、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都是在

沿海地区,割了岛屿,侵犯领土主权、领海权、海上安全受到威胁

3. 展示地图上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思考通商口岸的分布有何特点:东南沿海-整个沿海-内地侵略由沿海深入内地

4.史料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得出赔款带来的危害:

还有就是赔款,使得白银大量流失,赔款造成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赔款还加重了百姓的负担。羊毛出在羊身上,赔款的钱通过增加对百姓的赋税得来的

银元俗称“大洋”、“洋钱”或“花边钱”。银元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是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通货币

白银是当时中国的流通货币。明朝中后期,白银大量流入,促成白银成为流通货币。白银是一种资源,白银的大量流失导致了“银贵钱贱”,即白银的购买力不变,而铜钱的价值急剧贬值,致使全国性经济衰退。

5.逐条分析各条约中关键的内容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的程度逐步加深:

(1)《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是一种经济侵略。

(2)《北京条约》《天津条约》中“华工出国、外国人可在通商口岸传教、游历“是一种文化侵略。

(3)《马关条约》中“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修建铁路以及政治贷款”说明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4)《辛丑条约》中“禁中国人参加反帝活动,拆除炮台,派兵驻守铁路沿线”说明了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我们说列强侵华不仅仅体现在他们签订不平等条约、进行各方面的侵夺,在战争过程中呢也进行了烧杀抢掠、犯下滔天罪行。

(三)列强侵略的影响

1、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严重践踏中国国家主权:

a.杀:无视中国人民的生存权,对中国人民进行血腥地屠杀,如:旅顺大屠杀

b.烧:毁坏中华文明遗产,如:火烧圆明园

c.抢:掠夺中国人民财产和国家财富,如:八国联军在北京公开抢劫三日政治: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地赔款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

经济: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同时通过政治贷款、勒索赔款,在中国设厂筑路,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2、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过渡】列强是否满足于此呢?不是的,列强开始了一轮新的侵略方式。

【问题引导】列强为什么掀起了瓜分狂潮?是什么刺激了他们?

【自主学习】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1.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的原因:

(1)国际:19世纪末,西方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对殖民地的掠夺和资本输出加大

(2)国内:《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野心

问题:为何是《马关条约》的签订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呢?

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注: 在《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出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一一个新阶段的是: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资本输出)。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侵华的发展趋势是: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商品输出指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品到国外市场倾销,获取利润; 资本输出指:帝国主义为获得高额利润对国外的贷款和投资。]

2.过程:

(1)三国(俄、法、德)干涉还辽(开端)

(2)德国抢占胶州湾

(3)俄国占领旅顺口和大连湾

(4)法、英、日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教师简单介绍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的概念。

租借地:是列强先用武力强占,然后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借的方式,将他国领土的一部分“借去”使用的地区。租借期限长短不一,最长不超过100年,期满归还。

势力范围:是指列强凭借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宣称它享有独占的特殊权利,不许其他国家染指。

3.危害: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

【过渡】展示19世纪末列强在华划分的“势力范围”示意图,提问:少了哪个国家?答:美国

【问题引导】哪一个国家没有加入到瓜分狂潮中?该国为此提出了什么政策?【自主学习】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的新阶段——门户开放政策

1.背景:①跃居于世界强国的美国忙于美西战争,无暇东顾;②打败西班牙、占领菲律宾,想染指中国,但军事力量却不能与其他列强抗衡;③美国工

商界需要整个中国市场。

2、目的:企图用“机会均等”的手段,防止列强瓜分中国,以保持整个中国市场对美国的商品的开放。从而为美国利用其经济优势与其他列强争夺创造条件3.内容: 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权益;②各国货物,均按中

国现行税率增税;③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也能从中“利益均

沾“。

4、实质:为了缓和列强间的矛盾和消弭中国人的反抗

5、影响:①对中国:列强在名义上尊重中国领土主权与完整,中国得以暂免被瓜分之祸。实际是在共同支配和宰割中国;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对列强:缓和了列强在华争夺激烈的矛盾,使帝国主义势力之间保持了一段时间的相对平衡。承认了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有利于它们在华的进一步扩张,因此得到了列强不同程度的赞同,从而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③对美国:表明美国在侵华问题上从此有了自己独立的政策,美国的对华侵略

进入了新阶段。

探究三:中国为何会一败涂地?

【过渡】材料一:道光年间(1821─1851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世界

之首,高于整个欧洲的总和,1700─1820年间的经济增长高于日本。据当时统计,1820年中国GNP(国民生产总值)是欧洲的1.22倍,1890年中国GNP是日

本的5.28倍;中国的GNP增长率从1700至1820年间一直领先于欧洲和日本。

说明当时中国在鸦片战争前期,经济实力不输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为

何在为何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会败给英国?原因何在?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角度一:军事力量

备落后陈旧,进而在战争中败于英国。

角度二:思想观念

材料二:一八三九年九月,林则徐在分析“边衅”不会启的夹片中称:“夷兵

除枪炮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而结束严紧,屈伸皆所不便,若

至岸上更无能力,是其强非不可制。”到了一八四零年,林的说法较前更进一步,竟说其“一仆不能起”。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道光帝。他接到颜伯焘厦门失陷的奏折,见有“伪陆

路提督郭”的字样,竟然十分诧异,原来英军也会陆战。于是,他立即通令沿

海各将军督抚,并下令各地注重陆路防守:“倘逆夷竟敢率众登岸,所有火炮

及一切设伏机宜,务当先事准备,操必胜之权,褫奸夷之胆”。——茅海建

《天朝的崩溃》

材料说明了中国人思想愚昧无知,当时思想先驱代表林则徐竟然认为外国

人的腿是不能弯的,认为他们只要被扑倒竟无法站起,故而认为英军不能进行

陆地上作战,厦门也因此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由于岛上没有设立防御措施以致

被英军占领。

角度三:政治体制

材料三:鸦片是显示剂,它把中国专制统治的腐败暴露无遗;鸦片又是腐蚀剂,使这个本来就已经腐败不堪的体制更加腐败。恰如马克思所说:“浸透了天朝

的整个官僚体系和破坏了宗法制度支柱的营私舞弊行为,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

泊在黄埔的英国趸船上偷偷运进了天朝。”

材料说明了鸦片暴露了中国人的人性,反映了中国政治体制的黑暗腐朽,

贪污腐败严重。

【图片展示】比较中国与西方世界在农业、工业、军事上的对比,得出中国一

败涂地的原因在于中国是一种落后的农耕文明和腐朽的封建制度,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先进的工业文明和进取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而失败的源头在于两种发展水平不同的文明形态之间的交流,而我们所处于落后的文明形态中,固然

会败于先进的文明国家。

【结束】回到先前谈到的两个世界,分别是资本主义世界和大清国的世界,请学生谈谈对这两个世界的感悟,并说出通过本课的学习得到的一些启示。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第一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案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第一课,主要内容有:第1目“国门洞开”侧重于说明列强以军事侵略中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第2目“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侧重说明列强以政治手段企图使中国完全沦为其殖民地的过程及其结果,旨在说明由于外国的入侵造成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②识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性,理解列强入侵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使得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认识19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和“门户开放”政策,概括出其危害。 (2)过程与方法 ①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理解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以及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②问题探究法:通过讨论问题,使学生共同探究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得出结论,并思考解决危机的根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西方列强在近代发动的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使中国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②通过学习,认识英国发动战争是无耻的、非正义的,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通过分析、综合、比较认识列强侵华不同时期的特征,侵华方式的变化以及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列强多种方式的侵略是中国民族危机始终存在的根因。 四、学情分析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讲稿)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讲稿) 导入新课: 师:上课之前大家先看一段视频和一组图片;(展示视频和图片) 师:视频和图片反映的内容是什么? 生:列强的暴行 师:对,我们知道从1840年开始,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他们在中国土地上烧杀抢掠,疯狂的掠夺中国的财富,毁坏中国的文明遗产,他们还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造成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使将中国一步一步的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么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中国又为什么会被侵略呢?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的沦为外国列强的半殖民地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回到一百多年前,回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中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师(板书):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背景: 师:大家先想一想,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其目的是什么? 生:(为了打开中国大门,打开中国市场) 师:对,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机器代大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突飞猛进,铁路、轮船等现代交通工具开始普遍使用;煤、铁等工业产量也迅速增加;法国、美国等国也紧随其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等方式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并开始工业革命,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各国急需要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列强侵略的必要性);中国作为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地大物博,自然也就成为了列强侵略的最理想目标; 师:除此之外,列强侵略中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国力逐渐衰落,政治腐败,国家内部危机严重,这就给列强侵略我国提供了可乘之机。这就是列强入侵的背景和根本原因。 (二)经过: 师:既然列强入侵中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那么他们是用什么手段来达到其目的的呢?生:战争,通过军事手段 师:现在我和同学们简单的回顾一下初中所学的知识,回忆一下从1840年到1900年,列强发动了几次侵略中国的战争?战争的名称、发动的时间、发动的国家、战争的结果及其影响是什么?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案(DOC)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②识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性,理解列强入侵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使得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认识19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和“门户开放”政策,概括出其危害。 (2)过程与方法 ①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理解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以及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②问题探究法:通过讨论问题,使学生共同探究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得出结论,并思考解决危机的根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西方列强在近代发动的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使中国失去了独立发展 的环境,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 因。 ②通过学习,认识英国发动战争是无耻的、非正义的,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通过分析、综合、比较认识列强侵华不同时期的特征,侵华方式的变化以及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列强多种方式的侵略是中国民族危机始终存在的根因。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开始进入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学习。大家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说课稿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说 课稿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第一课。 课文下分为两个子目:“国门洞开”介绍列强通过军事手段打开中国大门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介绍列强通过政治手段使中国沦为其殖民地的原因、过程及其结果。两个子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勾画出列强践踏中国国家主权、中华民族陷于严重危机的历史轮廓。而本节课则是讲解第一个子目的内容,侧重于说明列强以军事手段侵略中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及其结果。 二、说学情 由于初中阶段已经对侵华战争的经过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因此,事件的过程不作为教学重点。高中阶段着重对事件的危害,影响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抽象思维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单元教材的教学要求、本课内容和课型特点,以 及本班学情特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和能力】 在回忆初中所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材和幻灯片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进 一步认识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即鸦片战争等一系列战争的影响。 通过对列强侵华史实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出列强侵华的危害,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 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过程和方法】 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推进教学手段、方法和形式多样化与现代化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指 导学生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案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1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发动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史实,说明西方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教学重点】列强侵华史实以及对中国产生的危害。 【教学难点】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阻碍。 一、独学指导: 1.知识指导: 外: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市场 原因 列强入侵内:清朝腐朽落后提供可乘之机 与五次侵华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民族危机概况瓜分中国的狂潮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剥夺……掠夺…… 影响政治上:破坏主权结论: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 经济上:控制经济命脉

2.独立学习: 知识点一国门洞开 (1)背景 ①19世纪上半期,随着发展,急需 和。 ②国内形势:中国,内部危机严重,处于巨变的前夜。 (2)经过 ①1840年英国发动,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 ②1894年日本挑起,第二年强迫清政府签订。 ③1900年列强发动,第二年强迫清政府签订。 (3)危害 ①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无视中国人民的。 ②破坏了中国、和等方面的主权完整。 ③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同时通过、、等手段,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知识点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1)瓜分狂潮的背景:。 (2)瓜分狂潮的经过:1895年的成为开端。1897年11月,德国派军队占领了。12月,俄国强占旅顺口和大连湾。随后,法、英、日等国纷纷在中国强占,划分。

(3)瓜分狂潮的危 害: 。 (4)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①目的:。 ②实质: 。 ③影 响: 。 3.抛砖引玉: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案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本课课题】: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计划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高一学生 【设计理念】: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认识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从而对现实 和历史产生深刻的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过程。通过历史学习,从而使学生增强历史知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分析】: 教材地位: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学习有关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一课的相关知识,不仅有益于全面认识我们民族的历史变化,同时也有益于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今天中国的国情。而本课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的第一课,本课内容是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开篇,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时间顺序上和逻辑关系上都是承上启下的。 内容分析:本课内容主要分为两个子目,包括“国门洞开”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主要是讲述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列强入侵下包括军事侵略和政治手段的侵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 【教学目标】: 目标依据: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同时结合《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的重新整合。 本课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知道1840年—1900年西方列强侵 华战争的主要史实: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简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危害。 认识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的国家主权受到严重践踏,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国家变为受列强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过程与方法:掌握历史学习三步曲(了解-理解-见解),粗读、精读、快速 浏览、圈点批划以提高阅读能力。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列强入侵的相关材料(图片、文字、视频等),以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借助形象思维感知历史。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史从论出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分析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1840年—1900年西方列强侵华战争,引导 学生深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分析】: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时练习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课时练习(五) (建议用时:30分钟) [学业达标练] 1.有人说:“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扫除中国设在贸易往来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53082044】A.鸦片贸易合法化B.开放通商口岸 C.协定关税D.获得最惠国待遇 C[英国为适应工业革命对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需求发动鸦片战争,战后《南京条约》中规定“协定关税”以便于列强以低关税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最能反映其发动战争的目的,故选C项。] 2.某条约对中方赔款作如下规定:条约签字后中方交付600万元;其后分三年六次偿付,癸卯年六月和十二月各交付300万元;甲辰年六月和十二月各交付250万元;乙巳年六月和十二月各交付200万元。该条约应该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还款共2100万银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2 100万银元,A项符合题意。] 3.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这样的做法() A.表明英国对清政府存有明显歧视 B.使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地位 C.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近代化 D.反映了此条约的屈辱性 C[“照会”“申陈”等都是近代外交用语,“平行照会”使清王朝被迫放下“天朝上国”的架子,这些外交礼仪及用语的变化,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4.1895年4月,俄国财政大臣表示,“假使日本占领南满(今东北南部),对我们将是威胁”,为保护西伯利亚铁路的修筑,应“采取适当措施”。此措施是() A.阻止签订《马关条约》B.联合德、法干涉还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案完美版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从1840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历史步入近代社会。随着西方列强入侵,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列强以军事(发动一次次侵略战争)、政治(破坏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和经济(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等手段侵略中国,严重践踏了中国国家主权,中华民族陷于灭亡的危机之中。 ●教材分析 教材用“国门洞开”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两个子目分别介绍列强通过军事手段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通过政治手段使中国沦为其殖民地的原因、过程及结果。两个子目的逻辑关系:“国门洞开”侧重于说明列强以军事手段侵略中国,“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侧重于说明列强以政治手段进一步侵略中国。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使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两个子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勾画出列强践踏中国国家主权、中华民族陷于严重危机的历史轮廓。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普遍存在初中阶段的基础知识、基本历史线索、基本阶段特征掌握不到位,这就给高一学生进行专题模块学习带来一定困难。这些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想方设法解决。 ●教学建议。 1.教法:问题探究法。 2.学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法。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研读教材,自主思考、互动探究讨论,形成一定答案,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背景,剖析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目的和实质。

2.掌握《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性,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逐渐形成的。在比较一些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性质和危害中,提高学生的比较和概括能力。 3.认识19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和“门户开放”政策;概括其危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原因和目的。 2.引导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进行纵向比较,让学生从中概括和归纳其危害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西方列强在近代发动的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使中国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是形成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2.通过学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和难点 ●重点 西方列强对中国主权的践踏和侵略。培养学生宏观梳理列强侵华事实,并通过分析、综合和比较,概括出列强侵略使中国由独立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难点 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理解与把握。引导学生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19世纪前期的国际形势图”和“中英实力对比图”从而导入新课。 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在西欧逐步建立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西方各国相继建立了资本主义政体。继而,他们为争夺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疯狂扩张。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命运,也开始了中国一个多世纪的屈辱史。本节课我们学习“列强人侵与民族危机”。(板书课题)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例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概括出列强侵华的危害,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认识19世纪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回忆初中所学有关知识,阅读教材有关文字及图片资料,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 提高质疑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等,锻炼思维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学会客观、全面地评价、比较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提高掌握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形成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通过学习,培养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宏观梳理列强侵华事实,并通过分析、综合和比较,概括出列强侵华危害的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这一问题比较抽象,需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辨证地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 专题导语 本专题围绕两条主线进行讲解:1840——1949年是中国历史的近代时期,由于列强的入侵,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的侵华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贯穿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即屈辱史和抗争史)。列强的侵略是造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 师:请大家看这几张图片,图片的内容是什么? 生:图片反映了列强侵华的许多暴行。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的教学设计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1.发挥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关注情感的教育,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 2.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要有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正确态度,以及掌 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3.改变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 自主构建。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⑴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⑵掌握《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 ⑶概括出列强侵华的危害,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⑷认识19世纪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 2. 方法和能力目标 ⑴阅读教材有关文字及图片资料,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 ⑵提高质疑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等,锻炼思维能力和交流合作 的能力; ⑶提高学生的比较和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⑴通过学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形成社 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⑵通过学习,培养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宏观梳理列强侵华事实,并通过分析、综合和比较,概括出列强侵华危害的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这一问题比较抽象,需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辨证地理解。 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曾创造出辉灿烂煌的文化,但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旧日的辉煌不再,中国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步入存亡危机之秋。列强为什么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被侵略?在列强发动的一次次战争的推动下,中国怎样一步步走向灾难的深渊?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国门洞开(板书) ⑴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板书)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学设计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学设计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专题概述 列强侵略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国际背景 主要战争 侵华方式 爱国官兵 人民群众 工业革命完成 开辟国际市场 鸦片战争 商品输出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边疆危机 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过渡;从瓜分狂潮到“以华治华”。 左宗棠收复x疆 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海战爱国官兵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瓜分中国狂潮八国联军侵华 义和团运动 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日本侵华 军事侵略 殖民统治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高涨 37年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 1840——1949年是中国历史的近代时期,由于列强的入侵,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的侵华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贯穿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列强的侵略,造成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是导致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根本原因。从侵华原因上看:列强侵略是

为了满足其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两次工业革命是列强对外侵略的原动力;从侵华方式上看:经历了一个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过程。从侵华格局上看:由英法占主导逐步发展为美日争锋,体现了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就是要灭亡中国,实现其罪恶的“大陆政策”。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人民大众自发组织抗击外敌入侵,构成19世纪中国军民捍卫民族尊严的壮烈画面。20世纪持续14年的抗日战争,谱就了共御外侮的最瑰丽的篇章。 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未发动民众进行甚至压制民众的反侵略斗争;加之中国经济、军事的全面落后,近代前期的反侵略斗争均以失败而告终,但中国人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20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在民族危机面前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汇成全民族抗战的洪流,最终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本专题第1目“国门洞开”侧重于说明列强以军事侵略中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侧重说明列强以政治手段企图使中国完全沦为其殖民地的过程及其结果,旨在说明由于外国的入侵造成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第2目“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高中历史《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第一课,主要内容有:第1 目“国门洞开”侧重于说明列强以军事侵略中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第 2 目“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侧重说明列强以政治手段企图使中国完全沦为其殖民地的过程及其结果,旨在说明由于外国的入侵造成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学情分析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属于中国近代史部分,学生在初中时曾细致的学习过,有一定基础。但学生还不能深入分析历史现象的内涵和外延,不能进一步探究事物的因果关系和理解事物的本质。因此本课主要通过分析比较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与影响,引导学生深层次的探究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另外,高一学生探索求知热情高,理性思维能力正在形成阶段,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收集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本课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思考、讨论和探索问题的活动中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 识记1840 年至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② 识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对 中国社会的危害性,理解列强入侵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使得中国逐渐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 认识19 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概括出其危害。 (2)过程与方法 ① 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理解列强侵华方式 的转变以及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② 问题探究法:通过讨论问题,使学生共同探究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得出结论,并思考解决危机的根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西方列强在近代发动的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使中国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给 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是造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练习题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练习题(一)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12题,48分) 1.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2.《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中国被迫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发生的变化有 ①外国商船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②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权利 ③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④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A.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下图是英国对华输出总值走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五口通商促进英国对华贸易发展迅速 B.工业革命后英国加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C.自然经济的强势存在使英国对华贸易徘徊不前 D.英国对华输出的商品不适应中国市场消费需求 4.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 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5.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 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 这种现象 A.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B.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D.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 7.下列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人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的青论,其中不正确 ...的是 A.日本要这么多赔款,中国砸锅卖铁也不够给 B.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还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C.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办厂的人日子更难过了 D.听说有的青年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同盟会 8.“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乃至远东近代历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事件,不仅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巨大的直接影响,而且使远东国际形势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面对该材料 解读不正确 ...的是 A.新兴的近代文明战胜了腐朽落后的封建文明 B.简单的学习西方的器物不足以挽救国家的危亡 C.甲午战争使东方开启了近代化时代 D.甲午战争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9.清末民初,日本“武力派”在中日关系史上造成了“三甲纪念”。“甲午之役”是日本“脱亚”历程的起始,其“入欧”地位因“甲辰之役”得到巩固。“甲寅之役”及其“后幅文章”是日本对华政策和国家目标发生新转折的征兆。下列关于“三甲之役”的说法错误的是 A.日本发动“三甲之役”是其推行大陆政策的结果 B.“甲午之役”后签订的苛刻条约远胜于以前西方列强对华的不平等条约C.“甲辰之役”是一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帝国主义战争 D.“甲寅之役”是指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 10.某年,清政府户部奏议说:“就中国目前财力而论,实属万不能堪。然而和议既成,赔款已定,无论如何窘急,必须竭力支持。”同时,“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据此,与奏议中“和议”“赔款”相关的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 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澳大利亚人)说过:“我们在‘暴乱’(指义和团运动)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这是因为() A.清政府保证“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案(3)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课标要求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专题概述 1840——1949年是中国历史的近代时期,由于列强的入侵,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的侵华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贯穿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列强的侵略,造成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是导致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根本原因。 从侵华原因上看:列强侵略是为了满足其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两次工业革命是列强对外侵略的原动力;从侵华方式上看:经历了一个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过程。从侵华格局上看:由英法占主导逐步发展为美日争锋,体现了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就是要灭亡中国,实现其罪恶的“大陆政策”。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人民大众自发组织抗击外敌入侵,构成19世纪中国军民捍卫民族尊严的壮烈画面。20世纪持续14年的抗日战争,谱就了共御外侮的最瑰丽的篇章。 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未发动民众进行甚至压制民众的反侵略斗争;加之中国经济、军事的全面落后,近代前期的反侵略斗争均以失败而告终,但中国人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20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在民族危机面前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汇成全民族抗战的洪流,最终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本专题第1目“国门洞开”侧重于说明列强以军事侵略中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侧重说明列强以政治手段企图使中国完全沦为其殖民地的过程及其结果,旨在说明由于外国的入侵造成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第2目“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选取了“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等典型事例说明中国军民的斗争是列强未能灭亡中国的原因。第3目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的暴行;以及中国从局部抗战走向全民族抗战并最终取得抗战胜利的过程,烘托出抗日战争的伟大和全民族抗战的必要性。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背景,剖析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目的和实质。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背景,剖析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目的和实质。 2、掌握《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性,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逐渐形成的。在比较一些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性质和危害中,提高学生的比较和概括能力。 3、认识19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和“门户开放”政策;概括出其危害。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原因和目的。 2、引导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进行纵向比较,让学生从中概括和归纳其危害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西方列强在近代发动的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使中国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是形成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2、通过学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3、通过学习,培养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 二、教材要点 国门洞开 (一)原因 1.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2.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 (二)经过 1.1840年~1842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并通过《南京条约》首先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美、法等国也加入了侵华的行列。 2.1894年,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战后,列强争先恐后地对中国进行政治借款和经济投资,疯狂在中国设厂开矿,修建铁路,以攫取利润。 4.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等1l国签订《辛丑条约》。此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三)危害 1.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杀害了数以百万计的无辜百姓;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丧心病狂地毁灭中华文明遗产。 2.政治上,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 3.经济上,列强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同时通过政治借款、勒索赔款、在中

人民版必修一2.1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测试题

2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越孤独。但战争大败,‘成中国之巨祸’,它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变,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材料反映的这场“战争” A.导致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 C.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 D.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 【答案】B 【解析】材料“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变,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是指甲午战争,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根据知识可知,A项是鸦片战争的影响,排除;B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符合题意;C项是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排除;D 项是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排除。 点睛:首先通过材料“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变,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判断出甲午中日战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答案。 2.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给清政府的施政启示是() A.采用西洋方式编练军队 B.避战求和,保存实力 C.“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起” D.举借外债,用钱财换和平 第1页/共9页

【答案】A 【解析】清政府不可能认识到战争失败的根源,他们开始采用西洋方式编练新军,故A 项正确;BCD项错误。 3.下表为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表格信息最能说明,当时先进的中国人A.认为只有学习西方才能救中国 B.积极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C.对甲午战败的深刻反思 D.对外来先进技术的渴求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这一阶段的译书从国家来看,翻译日本相关著作明显高于其他两国,从译书的内容上看,史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受到重视。根据材料时间“1902---1904年”可知,甲午战争清朝失败,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转向日本寻找救亡道路;洋务运动破产,让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仅引进西方的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道路,转而重点关注西方人文科学知识,故C正确;A项“只有”表述过于绝对化,错误;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项对材料信息解读不全面,排除。 4.美国独立后,华盛顿总统说:“在对外政策方面,美国的基本原则是扩大对外贸易往来,尽量避免同外国发生政治关系。”19世纪初,拉美各国独立后,美国总统门罗宣称:“今后欧洲任何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已经独立自由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美国此转变 A.说明欧洲殖民国家已开始逐渐瓦解 B.体现拉美各国学习美国民主制度 C.表明美国开始谋求美洲的霸权地位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案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背景,剖析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目的和实质。 2、掌握《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性,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逐渐形成的。在比较一些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性质和危害中,提高学生的比较和概括能力。 3、认识19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和“门户开放”政策;概括出其危害。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原因和目的。 2、引导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进行纵向比较,让学生从中概括和归纳其危害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西方列强在近代发动的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使中国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是形成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2、通过学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3、通过学习,培养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 二、教材要点 国门洞开 (一)原因 1.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 (二)经过 1.1840年~1842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并通过《南京条约》首先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美、法等国也加入了侵华的行列。 2.1894年,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战后,列强争先恐后地对中国进行政治借款和经济投资,疯狂在中国设厂开矿,修建铁路,以攫取利润。 4.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等1l国签订《辛丑条约》。此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三)危害 1.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杀害了数以百万计的无辜百姓;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丧心病狂地毁灭中华文明遗产。 2.政治上,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3.经济上,列强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同时通过政治借款、勒索赔款、在中国设厂筑路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一)瓜分狂潮的背景 1895年,日本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列强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试题

必修一专题二: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知识运用训练) 一. 选择题 1.(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2.英国曼彻斯特的工厂主曾浪漫地想着:“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得忙上数十年!”然而鸦片战争10年后一个叫米契尔的英国人在中国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情形:“在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这个国家9/10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细的本色布都有。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上述材料不能反映 A.英国商人想用经济手段打开中国大门 B.传统的小农经济对工业品的顽强抵抗 C.英国商人很难通过正常的贸易打开中国的市场 D.英国由此展开了罪恶的鸦片贸易 3.同治年间,章京周家楣回奏总理衙门:“其中外办罪,生死出入,不得其平,拟请定约时将中外命案定一公例,凡系交涉之案彼此照办,以得其平,于条约内载明遵守。”导致“中外办罪……不得其平”的原因是 A. 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B.中国关税不能自主 C. 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实施D.列强攫取了领事裁判权 4.近代某条约规定:“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据此判断该条约 A.客观上引发了义和团运动B.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C.导致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D.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5.《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中国被迫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发生的变化有 ①外国商船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②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权利 ③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④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A.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教学设计】《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精品教案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学案(人民版必修一) 知识能力目标 过程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合作:学习要点提炼我思我在——合作从沟通、探究、发现开始 1.列强侵华的五次大规模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其共同特征主要有: (1)从背景来看:五次战争都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它们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 结果,实质上体现了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武力打开和占领中国。中国的落后和政府的腐败,也是列强敢于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其中两次鸦片战争主要是以战争为手段,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则是以侵吞中国邻国和边疆地区,扩大输出为目的,反映出资本主义向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分割世界的要求;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中国革命和瓜分中国为主要目的,是资本输出导致领土瓜分的必然反映。 (2)从发动者来看:侵华国家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再由多国到一国的变化。先是以 为首的欧美列强,接着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加入,最后是美日两国在中国进行激烈的争夺。在地域上由欧洲列强为主到以两国为主,反映了近现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它的两侧转移的变化趋势。 (3)从规模来看:战争的持续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涉及地区一次比一次广,危害程度一 次比一次大。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甲午战争又大大超过了中法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在国家、军队数量上和赔款数目上都有远远超过了以前历次战争。 (4)从结果和影响来看:都以中国的失败宣告结束,失败的基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生产 技术的落后和的腐败。同时,每一次侵华战争,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近代中国落伍的最主要根源。两次鸦片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不仅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不断觉醒,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2.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主要的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这些条约的共同特征主要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