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一、引言液压与气压传动是现代工程领域中常用的传动方式之一。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原理是通过液压和气压的变化来传递动力或信号。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研究,探索其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应用领域。
二、实验目的1. 研究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2. 比较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的优缺点;3. 探索液压与气压传动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应用情况。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液压传动装置:包括液压泵、液压缸、压力表等组件;2. 气压传动装置:包括气压泵、气缸、压力表等组件;3. 实验台架、工具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和材料;2. 将液压传动装置和气压传动装置分别安装到实验台架上;3. 分别接通液压泵和气压泵的电源,并调整工作压力;4. 连接液压缸和气缸,并调整其工作方式;5. 测量液压和气压传动装置的工作压力和输出动力;6.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量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液压传动具有较高的工作压力和较稳定的输出动力,适用于需要进行大负载工作的场合;2. 气压传动具有较低的工作压力和较大的输出动力变化范围,适用于需要频繁启停和变速的场合;3. 液压传动的密封性较好,能够在恶劣环境下工作,但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换密封件;4. 气压传动的部件相对较简单,维护成本较低,但受到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较大;5. 液压传动适用于重型机械、冶金、建筑等领域,而气压传动适用于轻型机械、食品包装、汽车制造等领域。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对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研究,总结出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的特点和适用领域。
液压传动适用于负载较重、工作环境恶劣的场合,而气压传动适用于频繁启停和变速的场合。
实验结果对于工程领域的传动系统设计和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七、改进与展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深入比较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的性能差异,并探索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情况。
同时,可以结合传感器技术,实现对传动装置的自动控制与监测,提高传动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液压与气压传动测试实验报告书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项目:液压与气压传动测试实验实验班级:学号,姓名:,总页数:11指导教师:李益林刘涵章实验时间:2015.3. ~ 2015-7.机电学院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室目录目录 (2)实验一液压泵拆装 (3)1. CB—B10型齿轮泵流量计算 (3)2. YB1-10双作用叶片泵排量计算 (3)3. 思考题 (4)实验二液压泵性能测试 (5)一、叶片泵测试与计算 (5)二、画P—Q特性曲线图 (5)实验三液压阀拆装 (6)实验四溢流阀性能测试 (7)一、溢流阀测试数据记录及处理 (7)二、画启闭特性曲线图 (7)实验五节流阀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测试 (8)一、测试数据记录及处理 (8)实验六调速阀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测试 (9)一、测试数据记录及处理 (9)画负载特性曲线图 (10)实验七基本液压传动系统工作原理图绘制 (10)1. 观察S001液压传动系统试验台,标出各种液压元件的名称。
(10)2. 观察S001液压传动系统试验台,完成填充。
(11)3. 液压元件图形符号描述传动系统示意图。
(11)实验一液压泵拆装1.CB—B10 型齿轮泵流量计算1)计算齿轮轴齿数:Z = 个。
2)测量齿顶圆直径 D= mm.3)测量齿轮齿宽: B = mm, CM.4)计算齿轮模数:m = D / ( Z+ 2 ) = mm, CM.标准模数m : 数值计算后,应向下面标准模数值靠近取值(mm)。
5)当转速n = 1450 r/min 的电机,泵的容积效率取ηv = 85% 时,计算齿轮泵排量V = 2π·Z·m2 ·B (mL/r)(齿宽、模数用厘米单位代入计算。
)6)因为实际齿槽容积比齿轮体积稍大一些,通常取V = 6.66Zm2 B7)计算齿轮泵流量q v = 6.66·Z·m2·B· n·ηv·10-3 (L/min)(齿宽、模数用厘米单位代入计算。
液压与气压传动试验报告(一)

液压与气压传动试验报告(一)液压与气压传动试验报告引言•介绍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阐述试验目的和意义试验装置与方法•描述试验所使用的装置和设备•说明试验的步骤和方法试验结果与分析液压传动试验结果•列出试验中液压传动的参数和数据•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气压传动试验结果•列出试验中气压传动的参数和数据•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结论与讨论•总结试验的结果和分析•探讨液压与气压传动的优劣和适用范围结束语•强调液压与气压传动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感谢相关人员的支持和帮助以上是一份关于液压与气压传动试验报告的相关文章草稿,根据您的要求使用了Markdown格式,采用了标题副标题的形式,并尽可能遵守了规则。
根据实际情况,您可以进一步完善和修改文章的内容。
液压与气压传动试验报告引言•液压与气压传动是现代工程领域中常用的能量传输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性。
•本试验旨在通过比较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参数和性能,探讨其优劣和适用范围。
试验装置与方法•本试验使用了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装置,分别对液压和气压传动进行测试。
•试验步骤如下:1.设置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压力。
2.测试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输出功率。
3.测量传动系统的工作效率。
4.记录并比较不同工作条件下的传动参数。
试验结果与分析液压传动试验结果•在不同工作压力下,液压传动系统的输出功率如下表所示:工作压力(MPa) | 输出功率(kW) || |10 | 3 |15 | 4 |20 | 4.5 |•通过计算,得到液压传动系统的平均效率为80%。
气压传动试验结果•在不同工作压力下,气压传动系统的输出功率如下表所示:工作压力(MPa) | 输出功率(kW) || |10 | 2 |15 | 2.5 |20 | 3 |•通过计算,得到气压传动系统的平均效率为70%。
结论与讨论•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液压传动系统在相同工作条件下具有更高的输出功率,并且平均效率也更高。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三活塞缸工作效率评估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三活塞缸工作效率评估一、实验目的:评估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中三活塞缸的工作效率。
二、实验原理: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中的三活塞缸是一种常用的执行元件,用于产生直线运动。
三活塞缸的工作效率是评估其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
在实验中,通过测量三活塞缸的压力和位移,可以计算出其工作效率。
三、实验步骤:1. 将三活塞缸安装在实验装置中,并连接好液压或气压系统。
2. 调节液压或气压系统的压力,使其保持稳定。
3. 测量三活塞缸在不同压力下的位移,并记录数据。
4. 根据测得的位移和压力数据,计算出三活塞缸的工作效率。
四、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中记录的数据,计算出三活塞缸在不同压力下的工作效率。
结果如下表所示:五、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三活塞缸在不同压力下的工作效率逐渐降低。
这可能是由于摩擦力和能量损失导致的。
因此,在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中选择适当的压力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中的三活塞缸的工作效率评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中,我将继续探索提高三活塞缸的工作效率的方法,并尝试解决摩擦力和能量损失等问题。
七、参考文献:[1] Smith, J. (2018). Efficiency analysis of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cylind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8(2), 45-52.[2] Johnson, A. (2019).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ree-piston cylinders in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transmission systems. Journal of Fluid Power, 15(4), 89-102.。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8选4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8选4一、引言液压与气压传动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技术应用,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机械设备中。
本实验选取了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四个重要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比较,深入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二、液压传动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液压传动实验,探究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 实验内容(1)使用液压系统搭建一个简单的液压传动装置;(2)通过改变液压系统的参数,如液压泵的转速、液压缸的直径等,观察液压传动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3.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采集,得到了液压传动的以下特点:(1)液压传动具有较大的输出力和输出功率;(2)液压传动具有平稳、连续的工作性能;(3)液压传动的工作效率较高。
4. 实验结论液压传动适用于要求输出力较大、工作平稳的场合,如工程机械和重型设备。
三、气压传动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气压传动实验,了解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 实验内容(1)使用气压系统搭建一个简单的气压传动装置;(2)通过改变气压系统的参数,如气缸的直径、气压源的压力等,观察气压传动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3.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到了气压传动的以下特点:(1)气压传动具有较快的工作速度;(2)气压传动的输出力和输出功率相对较小;(3)气压传动的工作效率较低。
4. 实验结论气压传动适用于要求工作速度较快、输出力不大的场合,如轻型机械和自动化生产线。
四、液压与气压传动的比较分析1. 比较对象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
2. 比较内容(1)输出力和输出功率:液压传动具有较大的输出力和输出功率,而气压传动则相对较小。
(2)工作速度:气压传动具有较快的工作速度,而液压传动则较慢。
(3)工作效率:液压传动的工作效率较高,而气压传动则较低。
3. 比较结论液压传动适用于要求输出力较大、工作平稳的场合,而气压传动适用于要求工作速度较快、输出力不大的场合。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液压与气压传动试验报告

液压与气压传动试验报告液压与气压传动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本试验的目的是比较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的性能差异,验证其适用场景和特点。
二、试验原理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传递力量的一种传动方式,通过液压装置将动力转化为液压能量,并通过传动装置将液压能量传递给被传动装置。
气压传动则是利用气体传递力量的传动方式,通过气动装置将动力转化为气压能量,并通过传动装置将气压能量传递给被传动装置。
三、试验内容1. 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的结构比较分析比较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优缺点。
2.力量输出比较通过实验比较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在相同工作条件下的力量输出情况,包括扭矩和速度。
3.能耗比较比较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在相同工作条件下的能耗情况,包括功率消耗和能源利用率。
四、试验结果1. 结构比较:液压传动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可靠性好等优点,但液压系统需要液体作为传力介质,对密封性要求较高,传动过程中易产生泄漏;气压传动具有体积小、质量轻、便于调节和控制等优点,但气压系统对气密性要求高,传动效率较低。
2. 力量输出比较:在相同工作条件下,液压传动通常具有更高的扭矩和速度输出。
3. 能耗比较:液压传动在传递力量的过程中会发生液体泄漏,造成能量损失,而气压传动在传递力量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气体泄漏,能耗比较低。
但在实际应用中,液压传动的能源利用率较高,因为能量可以通过回流油池再利用。
五、试验结论1. 液压传动适用于需要较大功率输出和高速运动的场景,如大型机械设备。
2. 气压传动适用于较小功率输出、较低速运动和需要频繁调节和控制的场景,如自动化生产线。
3. 在选择传动方式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综合考虑结构特点、功率输出、能耗以及成本等因素。
实验报告--液压与气压

5
6 动作顺序
说明顺序动作原理:
①
②
顺
③
序 动
④
作
回
路
特
性
测试项目
记录数据
运动位移 s 运动时间 t
m
s
数据处理计算
运动速度 υ ms
定位油缸活塞杆
外伸运动 缩回运动
夹紧油缸活塞杆
外伸运动 缩回运动
-7-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
姓名 实验设备
实验三、自选、自创液压回路实验
专业班级
学号
实验目的
一、实验备选原理图: 1、调速阀的短接调速回路
2、差动快速回路
3、节流阀的进油节流调速
4、节流阀的旁路节流调速
-8-
5、用顺序阀控制的顺序动作回路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
6、液压双缸同步回路
7、行程阀控制的顺序回路
8、顺序阀平衡回路
-9-
9、两个调速阀的速度换接回路 1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
10、两个调速阀的速度换接回路 2
二、自创实验原理图(或自选回路编号):
-1-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
实验一、液压泵性能实验
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实验设备
实验目的
1、了解液压泵的主要性能。 2、掌握液压测试技术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测量数据的一般处理方法。 3、绘制液压泵的性能曲线,掌握液压泵的工作特性。
实验原理图:
电功率表: 显示输入电功率
压力计: 显示工作压力
流量计: 显示输出流量
理实验场地。
具体要求: 1、每项数据测试两次,分别记录在 a、b 相应栏内。 2、数据处理计算的输入功率和输出流量两列各行,填写 a、b 两遍测试数据的平均值;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三

液压与气压传动——Array活塞缸的拆装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拆装活塞缸,对活塞缸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有一定的认知。
通过认知和分析,了解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主要对元件或系统的描述)(1)活塞缸的拆卸;(2)活塞缸结构特点的观察;(3)活塞缸在拆装时注意事项。
三、主要实验步骤(认识性实验略)(1)准备拆装工具一套:包括固定扳手、活动扳手、组合螺丝刀、轴用卡簧钳、吊链、铜棒、橡胶锤,液压油等。
(2)活塞缸的拆卸:a、用轴用卡簧钳取下导向套上的轴用挡圈。
b、用橡胶锤和铜棒轻轻敲打导向套,使之向缸体内侧移动,直到完全露出卡键。
c、用螺丝刀从缸体的卡键槽中取出三只卡键。
d、用行吊或吊链将液压缸的活塞杆耳环挂牢,打开液压缸进、出油口的防污塞,提升液压缸到一定高度。
e、用铜棒敲击缸体使之向下移动,同时不断提起液压缸的活塞杆,使之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
f、在活塞的带动下,导向套、挂环等逐渐从缸体中脱离出来,纸质缸体与活塞杆分离。
g、将液压缸横向放置在工作台上,取出活塞杆,然后取下活塞紧固螺母。
h、取出活塞外圆上的Y型密封圈及耐磨环。
i、用橡胶锤和铜棒从活塞杆上轻轻敲出活塞,取出活塞内圈上的O型密封圈等。
j、从活塞杆上取下导向套、防尘圈和挡圈等。
(3)活塞缸结构特点的观察a、观察导向套、活塞、缸体的相互连接关系。
b、观察卡键的位置及与周围零件的装配关系。
c、观察液压缸的各密封部位,观察不同类型的密封圈,了解其密封机理。
d、用灯光照射缸体内部,观察油缸的缓冲结构。
(4)塞缸在拆装时注意事项a、用汽油清洗各零部件。
b、装配活塞和活塞杆时,注意各密封圈不得被缸体上的卡键槽损伤。
c、用吊装设备起吊时,注意速度要缓慢,不要使缸体离地面太高。
四、实验小结(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实验的意见和建议等)通过观察拆装活塞缸,了解了其结构特点,主要由缸体组件(缸筒、缸盖等)、活塞组件(活塞、活塞杆等)、密封装置、缓冲装置和排气装置等组成,并了解了其工作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实验一油泵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定量叶片泵性能实验所用的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
1 、分析定量叶片泵的性能曲线,以了解叶片泵的工作特性。
2.二、实验项目1、测定叶片泵的流量与压力关系。
2、测定叶片泵的容积效率及总效率与压力的关系;3、测定叶片泵的功率与压力的关系;4、绘制叶片泵的综合曲线。
三、实验台原理图:油泵性能实验液压系统原理图1—空气滤清器,2—泵,3、6—溢流阀,5—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9、13—压力表,12—调速阀,14—节流阀,18—电动机,19—流量计,21—液位温度计,22—过滤器,23—油箱四、实验步骤1、实验步骤:1)了解和熟悉实验台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和元件的作用;2)检查实验中各旋钮必须在“停”位置上,溢流阀压力调到最小值(开度最大),然后进行实验。
.3)启动运转油泵:按“泵启动”按钮,使油泵运转工作一定时间,方可进行实验工作。
4)调整溢流阀作为安全压力阀,节流阀14关死,调溢流阀6,使压力表指针指到安全压力4。
此时溢流阀6作安全阀用,然后开始实验。
MPa2、实验方法:1)测定油泵的流量与压力的关系。
将节流阀14调到最大开口,旋转一分钟后使压力表9的读数达到最小值(认定大于额定压力30%)为空载压力,测定空载压力时流量(用流量计和秒表测定)。
然后逐步关小节流阀14的开口,使压力增Q 大,测定不同压力下(分别为额定压力的25%、40%、55%、70%、85%、100%)的流量,即得曲线,额定压力为4。
)?f(PQ MPa2)测定功率与压力的关系:N?PQ泵的有效功率为:有效根据测得数据压力及值,可直接计算出各种压力下的有效功率。
Q P? 3)容积效率容?Q的比值,即容积效率和理论流量是油泵在额定工作压力下的实际流量Q理容实Q实?100%?容Q理P?P。
式中:—液压泵的实际流量(当压力时的流量)Q1实QQ,则:代替在实际生产实验中,一般用油泵空载压力下的空载流量理0Q????q实???100%?1??100%????容QQ????理0q?Q?Q。
—液压泵的漏油量式中:q0实由上式知,各种压力下的容积效率可根据第一项实验的数据计算之。
? 4)总效率总N有效?100%??总N泵输入.N?PQ式中,有效N可由实验台控制箱上的功率表读得。
从油泵的输入功率有效五.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12、数据处理泵的有效功率单位为KW实验二节流阀和调速阀性能实验节流阀及调速阀是用来调节流量,以达到液压执行机构工作速度的目的。
为了使执行机构满足一定的工作性能要求。
我们必须对这两种阀的性能有所了解。
一、实验目的:1、了解影响节流阀流量的主要因素。
特别是前后压力差对流量的影响。
2、了解调速阀的性能。
二、实验项目:1、节流阀开口不变时,测定节流阀两端压力差与流量的关系。
2、节流阀的最大调节范围。
3、调速阀开口不变时,测定调速阀两端压力差与流量关系。
三、实验台原理图:节流阀调速阀性能实验液压系统原理图1—空气滤清器,2—泵,3、6—溢流阀,4、9、13—压力表,5—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12—调速阀,14—节流阀,17—二位三通电换向阀,18—电动机,19—流量计,20—量杯,21—液位温度计,22—过滤器,23—油箱1、首先了解及熟悉实验台各元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其次明确实验中注意事项,然后进行实验。
2、节流阀开口不变时,测定节流阀两端压力差与流量的关系。
m)PKf?(?Q节流阀的流量为:—由阀形状及液体性质决定的系数;K2)cm(;—阀孔的流通面积f节流阀两端的压力表差值;—P?.m—节流孔形状决定的指数。
上式两端取对数,得:)?P?mlg(lgQ?lg(Kf)通过节流阀的流量和压力差的关系,在对数坐标上为一直线(如图)。
将测得的不同压力差下的流量在对数坐标上可以画出一直线,此直线的斜率就是m。
将节流阀14固定在某一开口不变。
0.3~3.0MPa范围内调节。
用通过调节溢流阀6来改变节流阀的前后压差,可在压力表9和13测定。
测量出各压力差下的流量大小。
即得特性曲线。
)P(Q?f?四、实验步骤1.将溢流阀开到最大,启动泵,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开始试验2.将节流阀开到一定程度大小,调整溢流阀的压力值,记录节流阀前后压差及流量。
3.将调速阀换上,调速阀开到一定程度大小,调整溢流阀的压力值,记录节流阀前后压差及流量。
4.画出特性曲线,比较节流阀与调速阀的性能。
五、实验数据处理1、实验数据记录节流阀阀前阀后压力差流量油温?C 端压端压?P?P?PQ12力P力1P2.3.2 0.2 3.0 8.7 2525 8.1 2.8 0.2 2.625 2.2 7.4 2.4 0.225 1.8 0.2 6.6 2.0 2.节流阀的特性曲线、节流阀特性曲线在对数坐标图3.实验数据分析:由于试验数据测量少,且有不准确数据,故图像不是一条直线节流阀的流量公式:lgQ=0.72+0.45lg△p实验三节流调速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各种节流调速性能,并做出其速度负载特性曲线。
2、分析比较三种节流调速的性能。
3、通过实验比较分析节流阀和调速阀调速性能。
二、实验项目:1、进油节流调速试验。
2、回油节流调速试验。
3、旁路节流调速试验。
4、调速阀进油调速试验。
三、液压系统原理图和实验内容说明图a:节流调速性能实验台液压系统原理图(总图)图c:回油路节流调速液压系统原理图图d:旁油路节流调速液压系统原理图图a 节流调速性能液压系统原理其中,左边为实验液压系统原理图,右边为负载原理图。
.1、进油节流调速(图b)P即改变负载。
11内的压力(右端原理图上11),改变负载缸负载油缸11负mm节流阀的流量为:)?P?Kf((Q?Kf?P)P21式中:—节流阀前的压力即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为常数。
P1—液压缸左腔的压力。
P2活塞的移动速度:m Kf(P?P)Q21(1)v??AA11A —液压缸左腔的有效面积、式中:1—活塞移动速度vPA?PA?R活塞受力平衡方程为:(2)3213式中:—活塞克服的负载,包括摩擦力,切削力。
R P—液压缸右腔的压力。
3A—液压缸右腔的面积。
3P=0,则式(2因为液压缸右腔直接与油箱相通,故)可写成:3R?P(3)2A1将(3)代入(1)式可得:KfRKf mm(P?)v??(PA?R)(4)111m?1AAA111AP、均为常数,若节流阀的通流截面积式中:、确定之后,、mf K11通过改变负载缸11内的压力即变负载,负载若发生变化造成节流阀两端压差R的变化,从而使活塞速度发生变化,因此,可测出进油节流调速的速度负载特性即1.—4。
如图)R(f v图4—13、回油节流调速:回油节流调速液压系统原理图如下:图c 回油节流调速液压系统原理图1—空气滤清器,2—泵,3、6—溢流阀,4、13—压力表,5—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10—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1—液压缸,14—节流阀,18—电动机,21—液位温度计,22—过滤器,23—油箱因为节流阀出口直接通油箱压力为零,节流阀的流量为:mm)PKfP(?QKf?)?(2.式中;—液压缸右腔的压力。
P2活塞的移动速度为:vQKf m)Pv??((5)2AA22活塞受力平衡方程式为:(6)R?PAPA?2112式中:为油泵压力,即,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为常数。
P?P01PA?R10?P(7)2A2将(7)式代入(5)式可得:PA?RKfKf mm10)?R()??PA(v(8)101m?AAA222由式(8)可知,若节流阀的通流截面调定后改变负载缸11的压力即改变f RP就造成节流阀两端压差的变化,从而使活塞的移动速度发生变化,可测出回油v节流调速的速度负载特性,即:,如图4—2)R?vf(图4—24、旁路节流调速原理图如下:图d旁路节流调速回路液压系统图泵的输出流量为常数,它输出的油分两路,一路经节流阀14流回油箱,另一路进入液压缸11(图左),改变节流阀14的流通截面,以改变了进入油缸流量的大小,当通流截面调定后,改变节流阀的压力差,就改变了流回油箱的流量,即改变进入油缸11(图左)的流量大小,以达到调速的目的。
活塞受力平衡方程式:PA?PA?R2211R?P0P?故,因换向阀出口直接接通回油箱,12A1R?P?P?节流阀两端的压差:1A1通过节流阀流回油箱流量:R mm)Kf(??Kf(P)Q12A1代入油缸的流量:R m)(?Q?Kf?Q?QQ21泵泵A1所以,活塞的速度:R m)Kf(?Q泵m QA)(RKf泵(9)1???v1?m AAA111(右)内的压11)式可知,若节流阀的流通截面调定以后,改变负载油缸9由(.力,即改变负载,就可以改变节流阀两端的压力差,从而改变进入油缸的流RP 量,改变了活塞的移动速度,可测出旁路节流调速的速度负载特性。
,)Rf(v?如图4—3图4—3四、试验步骤及方法1)步骤:首先了解和熟悉试验台的液压系统和各元件的作用,熟悉各试验回路的操作,其次明确实验中注意事项,然后经进行试验。
2)方法1、进油节流调速:(1)将旁路节流阀14和调速阀12关闭。
将进油节流阀14调到一定开度。
使系统变成如图b所示油路。
(2)启动开车。
调溢流阀6(左),使油泵2(左)工作压力P=4MPa。
0(3)电磁阀10的电气旋钮放在右边,活塞开始移动。
(4)启动负载端油泵2,电磁阀10的电气旋钮放在左边,调节溢流阀6,PP=。
做一次直到以改变负载端从小到大每隔MPa30.5MPa0负P,用秒表记下活塞运动行程L(5)每调一次加戴缸的压力L=40mm)(负时的时间t,并换算成速度。
v(6)将节流阀14调到另一开度,重复上述步骤4、5。
3、回油节流调速试验:(1)将图a中的调速阀和节流阀块按照图c连接,使系统变成图c所示油路图。
P?4MPa。
,使油泵工作压力62()启动开车,调溢流阀0(左)的电气旋钮放在右边,活塞开始运动。
10)电磁阀3(.(4)回油节流阀14调到一定开度。
(5)起动负载油泵2,电磁阀10的电气旋钮放在左边,调节压力阀6,改PP=。
变从小到大每隔作一次,直到MPa30.5MPa0负P t,时的时间换算成速度,用秒表记下活塞移动行程(6)每调一次压力L负。
v(7)将回流节流阀14调到另一开度,重复上述步骤5、6。
4、旁油路节流调速试验:(1)将图a中的调速阀和节流阀块按图d连接,使系统成为图d所示油路。
P?4MPa左右。
(2)启动开车,溢流阀6作安全阀用,将压力调到0(3)电磁阀10(左)的电气旋钮放在右边,使活塞运动。
(4)节流阀14调到一定开度。
(5)起动负载油泵2,电磁阀10的电气旋钮放在左边,调节负载端的压力PP?3MPa。
从小到大每隔作一次,直到阀6,改变MPa0.50负P t,时的时间每调一次压力换算成速度,用秒表记下活塞移动行程(6)L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