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分秒教案(汇编)
时分秒教学设计(共五篇)

时分秒教学设计(共五篇)第一篇:时分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时间单位秒,体验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以及秒在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帮助学生建立“1秒”概念;通过创设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几秒”,并从中培养学生估算时间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探索、猜测、验证,发现1分=60秒;3、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去年的10月12日我国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吗?(神六发射成功)对了,全国人民期待已久、全世界瞩目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在这一天发射成功了!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吧!(画面演示神六发射倒计时,学生随着画面一起倒计时:3、2、1),这样的倒计时你们还在哪里见到过呢?(出示主题图:春节联欢晚会现场,载歌载舞,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10、9、8、7、6、5、4、3、2、1)2、刚才这样的倒计时你知道是用什么作时间单位的吗?(秒)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秒也是一种时间单位。
大家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是用秒来计时的?(学生举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课件动态画面)3、揭题,看来呀,生活中用秒计时的地方还真不少呢!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认识时间单位“秒”。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观察钟面,认识秒针和1秒。
(画面演示:钟面)(1)师:你知道钟面上哪根针是秒针吗?(又长又细红色的就是秒针)问:秒针从12走到1走了几秒?秒针走了几小格?引导学生一起得出: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一秒,走了5小格就是5秒,5个小格就是一个大格,那么一个大格就是5秒。
板书: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再看秒针从2走到4,走了几秒?(10秒)再接着看,从6走到12,经过了多少秒?(30秒)为什么?(2)你还能说一说,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就是走了几秒。
《时、分、秒》教学设计(通用14篇)

《时、分、秒》教学设计(通用14篇)《时、分、秒》篇1时、分、秒本单元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时、分、秒的知识,初步养成珍惜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在实际的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3、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会读会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1分=60秒。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本单元教学建议:1、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多设计具体的、不同形式的操作活动,使抽象变直观。
2、关于“说出经过的时间”的教学,要注意围绕“作息时间表”,借助钟面指导学生操作,引导出经过的时间,不要求列式计算。
3、重视复习,可以利用“月球旅行”这个故事,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学习情景,以利于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
本单元课时安排:5课时第1课时我们赢了教学内容:教材第64、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从“审奥情景”引入钟面,使学生认识钟面。
2、初步了解时、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及按时作息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认时间、了解时、分的关系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教学手段:钟表模型(教具、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出示申请奥运会成功情景图。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场面?在什么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得出:从文中的文字和钟面上知道的。
师:还可以怎样知道具体时间?3、日常生活钟表的种类很多,(教师出示一些钟表)你能说出哪些关于钟面上的知识来?二、问题探究1、引导学生观察钟面:教师拔出9时整问:现在是几时?时针指着几?分针指着几?2、教师再拨一时刻继续问:这时时针指着几?分针指着几?再拨几个整时一次类推……问:你发现了什么?3、教师板书: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时就是几时。
4、教师拨出9时10分问:现在是几时又过了几分?这时时针怎么样?分针指着几?5、教师再拨一时刻继续问:这时时针怎样?分针指着几?再拨几个一次类推……问:你有什么新发现?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分针刚走过几,分针走过几个小格就是几时几分。
时分秒第一课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时分秒第一课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时分秒第一课教案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一节秒的认识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2.通过观察与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
3.借助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珍惜时间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教具学具钟表、课件、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1、谜语导入,弟弟长,哥哥短,两人赛跑大家看,弟弟跑了十二圈,哥哥一圈才跑完。
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钟表)出示钟表,提问时间。
,2、引出“秒”的概念,出示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视频,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做什么。
(他们正在倒计时:十、九、八、七……二、一)教师提问:人们倒计时时喊的“十、九、八、七……二、一”每个数字之间经历多长时间?(1秒)教师小结: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秒”。
二、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一个有秒针的钟表,请同学们观察,你能从钟面上发现什么?(我发现钟面上有时针、分针,还有秒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还有一些小格)教师说明:同学们说得很正确,钟表上又细又长的针就是秒针。
2、在钟面上怎样表示1秒呢?(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就是1秒)教师用课件演示秒针走1小格的动作,请学生观察。
3.请学生谈一谈对1秒钟有什么感受。
(特别短)4.请学生继续观察课件中的表。
教师演示秒针走一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秒针走一圈,分针正好走1小格,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
所以1分=60秒)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1分=60秒。
5.教师出示有秒针的钟表,和同学们共同感受1分钟有多长。
请学生谈感受。
(1分钟比1秒钟长,但1分钟过得也很快)6.出示教材第4页“做一做”上第2题,了解1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
现在给同学们1分钟的时间,你亲自实践一下,这段时间能做些什么。
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同小组的同学。
《时分秒》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时分秒》教学设计《时分秒》教学设计(精选13篇)《时分秒》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课件(或挂图)、各种钟表,钟面模型,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大家在电视上看过火箭发射卫星吗?发射前要怎样?师生一起倒计时:10,9,8, (1)师: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板书:秒)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还用到时间单位秒?学生可能会举例:火箭发射、跑步比赛等。
二、自主探索,学习1分=60秒1.探索计量“秒”的工具。
师:像“秒”这样小的单位又该怎样计量呢?这里有一个钟表店(课件出示),你认为哪些钟表是可以计量“秒”?把你的想法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广泛发表意见。
可能会有以下的发现:(1)电子表(或钟)。
(2)有秒针的钟表。
2.学习1分=60秒。
教师演示钟表模型,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
学生演示学具,教师巡视。
在反馈汇报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秒针和分针的运行关系,即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1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3.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要求学生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三、体验1分钟有多长。
1.建立1分钟的观念。
师:1分钟到底有多长呢?我们来仔细地看一看。
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数六十下,即六十秒,也就是一分钟。
师: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现在给你们1分钟时间,同学们自己数自己的脉搏。
教师出口算题30个题,看学生能做多少。
2.联系实际,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师:你跑50米需要多少时间?请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长把每个同学的成绩记录下来。
比一比,谁跑得最快?3.初步了解钟表历史。
师:如果没有这些钟表,我们又有什么办法知道时间在1分、1秒地过去呢?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播放课件,出示一些古代计时的工具。
师:有兴趣的同学再去找一些资料,下次开一个新闻发布会。
小学数学时分秒教案篇

小学数学时分秒教案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材说明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
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第二阶段是在一年级下册,主要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主要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具体内容的编排顺序如下表。
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时间单位“秒”↓观察钟表,得出1分=60秒↓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
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
因此,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
例如,“秒的认识”主题图就选择了家喻户晓的春节联欢晚会中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的场景,“做一做”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1分钟有多长”和“1分钟能做些什么”,练习中又编入了一系列与学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以丰富学生对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
教学建议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学习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材选用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如练习十五中让学生估计自己穿衣、刷牙、吃早饭、整理书包等的时间,写出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开始和结束的时刻,等等。
教学时,就要充分运用这些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逐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和意识。
2.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案(精选6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案(精选6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篇1第一课时:秒的认识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引导感知时间单位“秒”,体验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多种感官参与,帮助学生建立“1秒”概念;2、创设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几秒”,并从中培养学生估算时间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发现“1分=60秒”;3、通过对秒的体验、感受,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知道分与秒的进率,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景导入同学们,在今年十月一日国庆节这一天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把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让我们再重新回顾一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火箭马上就要发射了,我们一起跟着倒计时。
)嫦娥二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所有中国人都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所以同学们才这么激动和兴奋。
同学们,我们刚才倒数的5、4、3、2、1用的什么时间单位?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时间单位。
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就需要用到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这个时间单位。
板书:秒的认识。
对于秒这个新朋友,你了解多少?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是用秒来计时的?二、学习新知:1、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秒,咱们看看钟面上哪根针是表示秒的?请看大屏幕,叫什么针?秒针是什么样的?同桌互相说说看。
这根最细最长走的最快的针就是秒针。
秒针是怎么走的?(一小格一小格的走的)秒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呢?(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多说几遍。
板书。
咱们再来感受一下一秒你能不能用一个动作一个手势来表示1秒这个时间呢、经过刚才的活动你对1秒有什么感受?2、一秒的价值。
一秒很短一下就过去了,其实1秒钟能干好多事情呢。
老师搜集了一些资料,一起看一看。
想不到吧,短短的一秒钟那么有价值,不仅如此有时候一秒对事情起决定性作用。
小学数学时分秒教案

小学数学时分秒教案小学数学时分秒教案(集合7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时分秒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时分秒教案1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的基础上编排的。
学生已经知道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能说出钟面上的整时时间,还能识别钟面上的整时刚过或不到整时的时间,这些都是教学本单元可利用的资源。
先编排时、分的教学,然后教学秒。
把时和分结合起来教学,有利于学生感受时间。
由于1小时的时间比较长,一节课的时间还不足1小时,在课堂上可以借助分来体验时。
另外,认识钟面上的非整时时刻,需要综合应用时和分的知识。
1.看看、数数、算算,了解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
第88页例题利用小女孩7时30分上学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看钟表的愿望。
提出的三个问题能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钟面,首先要理解大格和小格的意思,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就很容易知道。
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可以5格5格地数出来,在一年级(下册)教材里曾经有过这样的安排。
认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要能正确、迅速地说出几个大格里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如7个大格里有35个小格),这是顺利说出钟面上的时间是几时几分所需要的能力。
2~9个大格里各有多少小格,要联系乘法口诀记忆。
10个大格、11个大格里面分别有多少个小格,可以通过45加5、再加5帮助记忆。
2.初步形成1时、1分的观念。
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是本单元的教学任务。
1时、1分是基本的时间单位,学生认识1时和1分要经历充分的活动与体验。
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都是有关时、分的知识。
教材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在钟面图上用色块显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的意思,让学生有意义地接受知识。
形成1时、1分的观念必须体验它们的长短。
想想做做编排了许多体验1分的活动,有1分钟脉搏大约跳动的次数、大约做眼保健操的节数、跳绳的下数,还有1分钟能完成口算的题数等。
《时分秒》精品教案

《时分秒》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
2.能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掌握读钟面时间的方法。
2.难点: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和简单的时间计算。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一段关于时间的视频,引出课题。
2.提问学生对时间的认识。
2.认识钟面
1.展示钟面模型,介绍钟面的结构,包括时针、分针、秒针和数字。
3.认识时间单位
1.讲解时、分、秒的概念和关系,通过演示让学生理解1时=60分,
1分=60秒。
4.读钟面时间
1.示范如何读钟面上的整时、半时和几时几分,让学生练习读钟面时
间。
5.时间计算
1.举例讲解时间的简单计算,如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6.巩固练习
1.安排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总结
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时间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记录自己一天的活动时间,制作时间表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时、分、秒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和几时半的基础上编排的。
学生已经知道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能说出钟面上的时间,还能识别钟面上的整时刚过或不到整时的时间,这些都是教学本单元可利用的资源。
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来认识计量很短的时间单位---认识秒以后让学生把时、分、秒结合起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且能够灵活的换算时分秒。
运用学生自身的实际让他们自己体验一分钟到底有多久?一小时到底有多久?由于1小时的时间比较长,一节课的时间还不足1小时,在课堂上可以借助“分”来体验“时”。
另外,认识钟面上的非整时时刻以及时间的计算,需要综合应用时和分的知识。
单元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
3、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时间单位的进率及推算经过的时间。
学情简析:学生在低年级对“时”和“分”这两个时间单位已有一定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对“秒”这个时间单位也有一些了解,但对“秒”与“分”的关系认识不清,对时间的计算问题接触较少。
因此,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对认识“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强烈求知欲,是教好本单元的坚实基础。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围绕这些条件设计好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秒的认识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1分=60秒。
2、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通过活动体验一分、一秒。
3、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秒,并准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秒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自制钟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课件出示主题图)这是春节联欢晚会现场。
看墙上的大钟,你能告诉大家,现在是几时几分吗?新年钟声就要敲10,9,8, (1)(板书:秒)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还用到时间(教师进行评议)。
、学生了解本课目标:认识秒,体验1秒的长短;理解1分=60秒。
、认识秒针)、说说是几秒,教师提问:秒针走一大格表示几秒,从1走到4表7走到1是几秒,……同桌再互相说一说。
、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适当的给学生讲解秒表的读法)、体验1秒钟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这是什么发出的滴答声?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1秒的时间过得怎样?(学生畅谈11秒的时间很短很短。
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
(出示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1分、每1秒。
、学习1分=60秒,并体验1分钟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60秒,分针正好走一小1分=60秒。
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请你选一个你喜欢的活动,咱们来做1分钟的体验活动。
、填单位 1)一天有24( ),一节课的时间是40( ),(2 )人每天睡觉大约9( ),系红领巾大约20( ),煮饭大约30( )(3)时、分、秒是()单位。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秒。
3、2分=()秒80秒=()分()秒()秒=3分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计量时间的单位---秒。
知道了1分=60秒,一秒过得快不快?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能浪费1秒钟!板书设计:秒的认识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1分=60秒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时间的计算教学内容:教材第62页的内容及练习十四中相应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1、会进行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和换算,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2.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会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用具:挂图、钟面模具。
教学过程:一、复习1、教师报时间,请学生在自制钟面上拨出相应的时间。
7时40分2时25分11时5分2、教师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 分等。
问:1时等于多少分?那么2时呢?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通过类推得出结论)3、在11时5分的基础上,再加15分,分针应拨到什么地方?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计算”。
(板书课题)二、新授(1)学会时间的换算;(2)会计算经过的时间,Array:2时=()分让学生交流讨论,说说自己是1分=()秒5时=()分)时120秒=()分1时30分=()分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学生质疑提问,集体评议。
3、教学例2:(投影出示小明上学的情景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说一说,教师及时的补充、引导。
小精灵要求我们解答的问题是什么?(7:30离家,7:45到校。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小组讨论: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怎样想呢?(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选择最优化的方法。
(在计算方法上肯定学生的多种正确思路,体现算法多样化思想。
)4、出示商店营业时间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帮助图中的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吗?师:怎么来计算商店的营业时间?小组讨论、交流,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他学生质疑提问。
5、师:知道起始时间,加上经过的时间,就是结束的时间;结束时间减去起始时间就是经过的时间。
三、练习巩固1、填空:(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3)()分=1时3分=()秒()时=120分90分=()时()分180秒=()分()时=300分2、6. 请小朋友计算下面经过的时间。
吃饭:7:15—7:35;锻炼:9:25—9:45看书:3:10—3:55;看少儿节目:5:40—6:00问:你自己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我们几点上的课?现在是几点?上了多长时间?3.第一节课在8时15分上课,8时50分下课.这节课上了().4.工人小李和小王各做24个零件,小王用了6小时,小李用了8小时,谁做得快?四、小结这节课你又收获了什么新知识?你认为用怎样的方法计算有关经过时间最好?一节课3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
板书设计:时间的计算7:30离家,7:45到校。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45-30=15(分钟)答: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
教学反思:第三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十四第3——10题,填一填,说一说。
教学目的:1、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秒”。
3、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4和习惯。
教学重点: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1、时、分、秒之间有什么关系?师: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怎样的?谁能说说。
2、填空。
1时=()分4时=()分1分=()秒3分=(秒()秒=2分()分=3时80分= ()时指名回答。
3、请学生在钟表上拨出:9:35 12:00 3:30 9::556:30 1:12二、练习1、第3题。
生互相交流还了解哪些类似的信息?如:光1秒钟能传播多少路程,声音1秒钟能传播多远,飞机1秒能飞多远,1分钟一般正常呼吸多少下等。
2、第4题。
让学生把认识时间和时间的计算结合起来,既要写出时刻,算一段时间。
注意算法多样,既可数格,也可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第5题。
一列火车本应11:20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
它什么时候到达?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
独立完成,再交流想法。
4、第6题。
穿衣服需要多长时间?刷牙需要多长时间?吃早点需要多长时间?整理书包需要多长时间?同学们不能浪费时间,要节约时间,把自己的每一件事情做的又快又好。
指名说。
、第8题,利用学生的作息表进行时间的综合应用。
1)、(2)小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小题,跟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4)小题,提出问题并解答。
、第9题。
课余独立分组完成66页10题,准备秒表,实践后填空并回答问题。
第四课时:填一填,说一说:教科书67页1、使学生巩固对时间的认识和计算。
2、培养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搜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从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学生作息时间表,完成家庭作业时间表。
:出示本校《崆峒区实验小学作息时间表》,根据时间表回答一下我们每一节课用多少时间?早操用了多少时间?我们的眼保健操用多少时间?一般你早上几点起床?几点从家里走?并说说你的理由是什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那个同学回答?1、师:掌握好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2、小组交流讨论,分享自己合理安排时间的好做法好经验。
3、出示67页的作息时间表,让学生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4、让学生自己动手填写作息时间表格,并分组交流评比、找出设(提示:时间一定要合理)5、各小组展示作息时间表,并进行阐述说明,其他学生提出自让学生自己说说并设计在家做家庭作业的作息时间表,并说说谁挑选出比较合理的几位同学的作息时间评议,之后全班同学共同制作《我们完成家庭作业时间表》。
展示作品。
四、课外作业(1)你们能合理安排周末一天的休息时间吗?小组内讨论。
(2)请你们将讨论设计的方案给爸爸妈妈看看,让他们提提意见,使自己真正过一个有意义的周末。
五、小结法国著名的哲学家伏尔泰生前给人们留下了一则意味深长的话:它最长又最短,它最快又最慢;聪明者计划它,愚蠢者等待它;勤奋者珍惜它,懒惰者浪费它。
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好好的理解这几句话,充分的利用每一秒。
教学反思:单元检测一、填空。
1.60秒=()分 60分=()时 1时=()分4小时=()分2时=()分2分=()秒180分=()时120秒=()分148秒=()分()秒3分12秒=()秒75秒=()分()秒80分=()时()分2.在0里填上">"、"<"或"=".5分○50秒4时○300分200秒○4分400分○6时1时40分○100分150秒○2分30秒3.在()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1)一节课的时间是35().(2)看一场电影要2().(3)从南京坐火车到北京要13().(4)小明跑100米要用16().(5)工人叔叔每天要工作8().(6)张勤洗两块手帕要用10().(7)李勇做50道口算题要用5().(8)小学生每天在学校的时间是6().4.广播电台播讲小说的时间是在下午4:00到4:30,播讲了()5.从上海乘火车到无锡需要2小时,火车上午9时从上海站开出,上午()时到无锡.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60秒.()2.时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12小时.()3.秒针从钟面上的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5.分针从钟面上的2走到7,中间经过了35分.().分针和时针在6时正成一直线.()6.2时30分也可以说2点半.().妈妈上午7:30上班,11:30下班,她上午工作了4小时.().小云从一楼到二楼用了9秒,照这样的速度,他从一楼走到六54秒.()时50分—7时40分= 7时50分—15分=时40分+60分= 12时10分—11时40分=时30分—8时30分= 7时15分+45分=.月亮每秒绕地球行8千米,地球每秒绕太阳行29千米,地球比月.一场大雨从9:20开始下,到10:55雨停止.共下了几小时几分?、联欢晚会在晚上7:30分开始,演出2小时20分钟后结束,结束.小雨每分钟可做2朵花,她从上午8:34做到8:43,一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