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比较文学的历史、现状与背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本:将同本 史前史(萌芽期· 二)


异译的经典汇 集加以参校, 最早萌芽:《史记》“安息传说” 供读者对比取 “格义”概念 舍。 “合本”概念
中 国
印度佛教
两次文化 交流 格义:用中国 固有的概念来 比附、翻译佛 西学东渐 典名相。如用 况义:有意探求事 “生死”译 理同异并作套释阐 “轮回”。 发的比较研究。
法国学派
流传学 媒介学 渊源学
美国学派:
1958年,美国学者韦勒克发表文章《比较文学的
危机》,公然挑战法国学派,也标志着美国学派的形
成和发展。
美国学派代表学者:韦勒克、 厄尔·迈纳、 雷马克
美国学派的基本主张和特点有四个:
①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文学之间的
关系,比如但丁和屈原的关系;以及文学与其他知识体系
限的文学研究 。
3.总体文学:研究超越国家、民族、语言界限的那些 文学运动、文学题材文体和技巧,它以文学为一个整体
去追溯文学的发生和演进。
史前史(萌芽期· 一)


亚里士多德 《诗学》 贺 拉 斯 《诗艺》 但 丁 《论俗语》 西方 17 世 纪 “古今之争” 伏 尔 泰 《论史诗》 司汤达《拉辛与莎士亚》 两位先驱 斯达尔夫人 歌德
文类 文学影响 作家 理论 “况义”概念 影响特点 文学翻译 梁启超 文学研究 王国维 鲁 迅
学科形成(形成期)

标志:(1)名称提出;(2)讲座、课程开设;(3)创办 杂志;(4)出版专著 时间:19世纪后半期 主要发源地:法国 维尔曼“比较文学之父” 三位奠基人 安 培“创建比较文学史” 圣伯夫“理论上的肯定” 代表人物 第一位比较文学教授(戴克斯特) 三 个 第一 第一本比较文学刊物(梅茨尔) 第一本理论专著(波斯奈特)
比较文学的发展
1、法国学派
2、美国学派 3、中国学派
法国学派:
是指20世纪20至5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一个比较文学
学派。代表人物有梵·第根、卡雷、基亚和阿扎尔等。
1931年,法国著名的比较文学家梵·第根针对学界
对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批评,发表了他著名的《比较文
学论》,全面地阐述了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观点。
之间的关系。
②研究过程是综合的美学批评。
③研究方法是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
④西方中心主义。
美国学派
比较诗学 主题学 文类学 类型学 文学与艺术 文学与宗教、历史、哲学 文学与社会科学 文学与自然科学
本科研究:
跨学科研究:
中国学派:
20世纪60、70年代,台湾和香港的学者提出了中
国学派,而海外华族学者一直是美国比较系中的一支
一时代的一种思想体系来进行研究的。它的主要对象是
文学的共性、基本原理、类别和标准等。 2、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指的是对某一具体文学作品的研 究,它要求 对具体文学现象作出分析与评价。 3、 文学史: 主要研究文学的发展和演变。
文学研究的新途径
1. 国别文学:研究一国之内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
学史被称为国别文学研究。如德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学 研究等。 2. 比较文学:研究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的不同文学之间的 各种现象,以及其间的各种关系,是超越国界和语言界
比较
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
——比较文学第二章
选修课程
2011年3月8日 白城师院中文系 王艳梅
本讲提纲
一、比较文学的史前史
二、比较文学的发展阶段
法国学派
美国学派 中国学派 三、比较文学的前景
三个阶段
一、比较文学的史前史
文学研究的三种途径
1、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本体、文学的内在规律、文学作 品的构成及特征等等,它基本上是将文学现象作为 同
中国学派的基本主张和特点:
①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立足中国文学的中外文学关系。
②研究过程是用西方的文学理论来解释中国文学或者用中
国的文学理论来解释西方文学。
③研究方法是阐发研究。
④东方中心和中国中心。
⑤中西方的平等对话。
中国学派
跨文明研究
跨文明双向阐发 异质比较研究 文化探源研究 异质话语对话理论 异质文化融会研究 总体文学研究
世界文学可理解为三个层次
①世界各个民族文学静态上的组合。
②世界上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家等。
③原本静态存在,老死不相往来的民族文学在资
本主义文化的大环境下,开始相互交流认识,从 而形成一个动态的共同体。而这才是歌德所说的 “世界文学”的真正含义。
二、比较文学的发展
自从19时末期产生以来, 立足中国本土来看,比较文 学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 即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中 国学派
比较文学的产生时间和背景
1818年,法国人诺埃尔和拉普拉斯编写了一本
书《比较文学教程》,是第一次用到这个名称, 而这两个人也是“比较文学”这门课程的先祖。 19世纪末20世纪初,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 科的地位已经确立。
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标志: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产生在19世纪末 期,标志有4个: ①1897年,戴克斯特在法国里昂大学创设了历史上 第一个经常性、正式的比较文学讲座。 ②1877年,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比较文学杂志》 在匈牙利出版。 ③1886年,英国人波斯奈特出版了第一本比较文学 专著《比较文学》。 ④第一位比较文学教授戴克斯特产生。
法国学派的基本主张和特点有四个:
①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不同文学之间有事实联系的
关系,即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
②研究过程是考证和考据。
③研究方法是影响研究。 ④欧洲中心和法国中心。
负面影响:
从梵· 第根到基亚,“法国学派”一个突出的 特点,就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 纳在一起,解释每一个事实,找到尽可能多 的种种结果的原因,阐明欧洲百度文库学传统的互 相关联的错综复杂的交织关系,但却把艺术 品当成了来源和影响的总和。
21世纪比较文学新趋势





对文化理论与比较文学的探讨; 东西方文化的平等对话; 主 题 学 (thematics) 形 象 学 (imagologie) 媒 介 学 (Mesologie) 比较诗学(comparative poetics)
的深层开拓
重要力量。80年代后,大陆学者也鼓吹这种提法。我
国比较文学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代表学者有吴宓、
钱钟书、朱光潜、季羡林等。
中外文化交流有四大高潮::
1.张骞通西域和佛教的传入到唐太宗时期;
2.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 3.五四之后; 4.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比较文学开始复兴,以 1979年钱钟书的《管锥篇》出版为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