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应答及常用血清标志物临床意义

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应答及常用血清标志物临床意义

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应答及常用血清标志物临床意义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病毒科,具有明显的种属及嗜肝特性(尽管其亦可感染肝以外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如脾、辜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等),可致持续性病毒感染。

我国在世界上属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者己超过10%,通常判断mv感染及其状况的指标为HBV的血清学标志物,如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mc(即所谓的"两对半")、抗HBc IgM和HBV DNA等,了解这些指标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及其临床意义,对于我们检验工作者来说,亦具有重要意义。

1. 机体对HBV感染的免疫应答机体感染HBV后,HBV的包膜和核壳抗原作为外来抗原物质可激发机体产生针对其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

细胞免疫应答通过T细胞膜上抗原受体复合体的α自异二聚体识别经抗原提呈细胞处理的与HLA分子结合的病毒抗原短肤进行,而体液免疫应答是基于B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受体特异识别原始的未经处理的分泌型或结构型病毒抗原,且根据在抗原结合中是否需要T细胞辅助,又分为T细胞依赖性和T细胞非依赖性两种方式。

1.1.细胞免疫应答机体对HBV感染的细胞免疫应答包括HLKII和I类限制性T细胞应答。

HBV的包膜抗原和核壳抗原均可激发机体的川一个或多个表位的HLA一II类限制性CD4+和I类限制性CD8+T 细胞应答。

机体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对HBV的T细胞免疫应答针对的是HBV的核壳抗原(HBcAg),且反应强烈,相对来说,针对mv包膜抗原(HBsAg等)的T细胞应答则要弱得多。

一般认为,对HBV核壳抗原的这种强烈的HLA-II类限制性T细胞应答与病毒的清除有重要关系。

其机制主要是通过诱导病毒特异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作用及通过旁路机制辅助HBV 包膜特异性的B细胞产生抗ms中和抗体。

后者在急性乙型肝炎的抗HBs的产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在急性乙肝时,针对msAg的HLA一II类限制性T细胞应答很弱。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目的阐述血清标本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指导临床工作者对乙型肝炎的正确诊治。

方法结合自己工作经验并参考相关文献,阐述检测血清标本的HBV标志物方法和临床参考值的意义。

结果血清标本的HBV 标志物的检测可以作为快速诊断乙肝的简便方法,为临床所应用。

结论正确认识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对临床医生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标签: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临床意义肝炎病毒感染机体后,血液中可产生一种或多种抗原抗体系统。

检测病人血清中的这些病原标志物,对病毒性肝炎的分型、临床诊断、传染性的判定、发病机理的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就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阐述如下。

HBV至少有3个抗原抗体系统:表面抗原抗体系统(HbsAg,HBsAb)、e系统(HbeAg,HBeAb)和核心抗原抗体系统(HbcAg,HBcAb)。

目前HbcAg在一般化验室中尚难直接检测到,临床上常用的指标如下。

(1)HbsAg和HbsAb:HBsAg是HBV感染后第1个出现的血清指标,HbsAg阳性表明有HBV急性感染或持续感染。

持续6个月以上阳性为慢性感染。

HbsAg 在血液中以下列3种形式存在:①Dane颗粒(HBV完整病毒)外壳是HbcAg,内心为HbeAg;②小球形颗粒(HbsAg本身)是Dane颗粒装配后过剩外壳;③管状颗粒可裂解而成为数个小球形颗粒。

HbsAg是HBV感染后最早和最常见的指标,它一般多在感染后4~6周(转氨酶或黄疸升高前2~4周)出现,至恢复期消失(感染后5~7个月)。

如转为慢性肝炎或携带者,可持续数年或终生。

但是:①HbsAg阳性表示有过感染或正在感染,并不说明现在HBV是否复制;②HbsAg滴度与肝脏病变类型无关,也不指示预后好坏;③HbsAg滴度与病情变化无肯定一致的关系,也不应将HbcAg滴度升降作为判定病情好坏和药物疗效的指标。

HbsAg>100mg/L时,多同时伴有HBeAg(+)。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陈有华
【期刊名称】《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0(000)004
【摘要】目前临床上已广泛开展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血清标志物检测,正确应用这些检测结果,不仅对乙肝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和预后以及患者的传染性可作出准确的判断,而且对考核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和指导预防接种也极有价值。

1 反映HBV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 HBsAg(乙肝表面抗原)不单是HBV的衣壳蛋白(即表面抗原),还包括无核酸(无传染性)的小球型颗粒和管状体。

由于HBsAg并不始终与HBV同时存在。

【总页数】1页(P70)
【作者】陈有华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620.4
【相关文献】
1.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J], 陈秀美
2.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定量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J], 覃小梅;曾显媛;秦丽容
3.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定量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J], 马春静;邹薇;王丽
4.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J], 韩文明;黄燕
5.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J], 陈秀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五项标志物(“两对半”)的临床意义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BsAg是机体感染HBV的标志,也是在机体血清中首先出现的病毒标志物。

HBsAg出现的时间,与机体感染HBV的途径和感染的剂量有关。

如果系输用HBsAg 阳性血,2周后即可检测到HBsAg,如用RIA法检测,于接种后6天,血清中即可出现HBsAg阳性;如感染剂量少,HBsAg出现阳性的时间可达3~4个月,甚至6个月;一般在感染HBV后4~6周可出现HBsAg阳性。

HBsAg出现阳性后1~7周(平均约4周)才出现肝炎症状和肝功能异常。

经血感染者,其潜伏期约为2个月;经口感染者,其潜伏期大约为3个月。

急性乙肝病程一般持续1-3个月,80%~90%的患者可以临床治愈[1]。

H BsAg阳性在血中一般持续1-6周,长者可达20周(14-148天);在肝炎症状出现后1~4周或血清转氨酶达高峰后1~12周消失,如果HBsAg阳性持续超过6个月仍不转阴则称为持续阳性或慢性携带状态; 如系急性乙肝,HBsAg 持续阳性超过6个月则提示慢性化。

我国HBV感染(急性和慢性)的人群中每年大约有4%~10%的HBsAg阳性者转阴,同时每年又有约4%~10%的人群由易感人群成为受感染者,因而,人群HBV感染状态在不断变化[2]。

HBsAg阳性持续的时间和急性乙肝慢性化的比例与感染者的年龄有关,年龄愈小,形成持续感染或病情慢性化的概率愈大;围产期感染的婴儿80%将成为HBsAg的携带者;幼儿期感染者约30%将成为持续HBsAg携带者,正常成年人感染HBV后形成持续性感染的比例可能在5%以下;社会普通人群中约35%~50%的HBsAg阳性携带者是在母婴围产期感染的[3]。

临床上,HBsAg阳性可见于急性乙肝患者的潜伏期、急性期;慢性乙肝,无症状携带者;部分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血清中和受HBV感染的肝细胞浆中。

HBsAg阳性一般来说表明机体内存在HBV感染,但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H BV感染。

乙型肝炎感染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感染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感染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乙型肝炎感染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临床意义-- -- --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 -- -- -- (1)急性HBV感染早期,急性HBV感染潜伏期;(2)慢性HBV携带者,传染性弱。

+ -- + --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

提示HBV复制,传染强。

即俗称的“大三阳”。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

即俗称的“小三阳”。

+ + -- -- +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3)免疫复合物的存在。

+ -- -- -- + (1)急性HBV感染;(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

-- + -- + + 急性HBV感后康复。

-- -- --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抗-HBs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者。

-- + -- -- -- (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③假阳性。

-- + -- -- + 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现病毒已基本清除,身体在康复。

-- -- -- + + (1)既往感染过HBV; (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3) 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携带者。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 + -- -- --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 -- -- + -- (1)慢性HBsAg携带者易转阴;(2)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 + + -- -- 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HBV感染。

-- -- + -- + 非典型性急性感染。

注意爆发性乙肝-- -- + + + 急性HBV感染中期。

最新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含义及临床诊断意义-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含义及临床诊断意义-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
+ +
+ +
+ + + +
+
+
+
+ + + + + +
不同亚型乙肝病毒重叠感染
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
+ +
+ +
+ + + +
+
+
+
+ + + + + +
恢复期开始产生免疫力
结论
•综上所述,临床上各种血清学标记物之间的
组合多种多样,其最终诊断还需依据病毒学、 影像学、生化学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 需行肝脏穿刺术以明确有无抗病毒指征。
进入恢复期, 对相同HBsAg亚型的HBV感染具有 防御性,但对不同亚型的HBV保护力不完全。
• 疫苗接种后产生的对HBV感染的免疫力的标志只
有抗HBs
HBeAg
• 于HBsAg出现不久后出现
• HBcAg的降解产物,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
e抗原阳性其HBV-DNA阳性率为92%
• 急性感染恢复期的病人,e抗原血清转换优先于
若持续存在则提示感染慢性化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急性或慢性乙肝传染性高低看hbvdna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急性感染早期病毒携带大三阳转变而来传染性小临床极少见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传染性高低应结合hbvdna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感染早期或慢性携带传染性强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慢性病毒携带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乙肝趋向转为小三阳或慢携带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pres1不同亚型乙肝病毒二次感染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pres1不典型急性感染临床极少见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pres1乙肝急性感染中期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pres1乙肝感染早期sag测不出抗hbc尚未产生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pres1急性乙肝早期病毒含量高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pres1急性或慢性乙肝传染性强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pres1急性乙肝即将恢复或慢乙肝携带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乙肝感染恢复期有免疫力无传染性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不同亚型乙肝病毒重叠感染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恢复期开始产生免疫力?综上所述临床上各种血清学标记物之间的组合多种多样其最终诊断还需依据病毒学影像学生化学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需行肝脏穿刺术以明确有无抗病毒指征

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法 ,比较 两 种检 测方 法 的结 果 异 同 。结果 :T FA法 的抗 一 B 检 测结 果 与E IA法 比较 差异 有 统计 学意 义 ( < .5 RI H e LS P 0 ),而其 他单 个 0 H V M检测项 目比较差 异均 无统 计学 意义 ( > . B P 00 5)。另 外 ,T FA法和 E IA 两种 检测 方法 在①④ ⑤ ,①⑤ 和② 组合 模式 中 阳性 RI LS 法 率 比较差 异有 统计学 意义 ( < . 。结 论 :T FA P 0 5) 0 R I 方法对 乙肝 定量 检测方 面具 有重 要 的临床意 义 ,值 得在 临床推 广 。
2 结 果
( < .5),而 其他 单 个 HB P 00 V M检 测 项 目 比较 差 异 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5)。 另外 ,T F A 和 E IA 两 种 检测 方 法 P 00 R I法 LS 法
在① ④ ⑤ ,① ⑤ 和 ② 组 合模 式 中阳 性率 比较 差异 有 统 计学 意 义
l. 02)岁 。 12 方 法 .
3 讨 论
1 . 仪器 :时间分 辨仪 为达 瑞 ( r 6 0 型 ,酶标 仪 与洗板 机 .1 2 D ) 68 均为美 国热 电。 1 . 试剂 :广 州达 瑞抗 体丁 程技 术 有 限公 司生产 ,乙肝 两对半 .2 2
试 剂为 中山生 物工程 有 限公司生 产 。
( . B );⑤ 乙肝 核 心抗 体 ( 一 B )。 以 出现 阳性项 目的 抗 H e 抗 H e
序 号为 该模式 的代码 。 1 统 计学 处理 :使 用 S S 3oq 项 资料 进行 统计 、分 析 , . 3 P S 1. 各 x 使 用 x检验 ,P 0 5 < . 为差 异有 统计学 意义 。 0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及其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及其意义
ALT
肝酶活性指标,升高表示肝脏受损,可能与病毒复制有关。
预测疾病进展和预后
HBeAg转阴、HBsAg转阴:提示病情好转,预后 良好。
HBV DNA转阴:提示病毒复制减弱或无复制,传 染性降低。
ALT持续升高:提示肝脏受损严重,可能进展为肝 硬化或肝癌。
指导抗病毒治疗
根据HBV DNA和ALT水平判断是否 需要抗病毒治疗。
预测预后
血清标志物的水平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例如预测肝硬化和肝癌的风 险。
加强公众教育和筛查工作
提高公众对乙型肝炎的认识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乙型肝炎的认知和理解,包括传播 方式、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等。
推广筛查
鼓励医疗机构和社区开展乙型肝炎筛查,特别是对高风险人群,例 如慢性肝病患者、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和孕妇等。

监测和随访
要点一
监测
定期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可以监测病情变化,如 病毒复制水平、肝功能状况等,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恶化 或复发。
要点二
随访
对于已经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定期检测乙型肝 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可以评估治疗效果,监测耐药性的发生 ,以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6
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重要性和意义
诊断乙型肝炎
通过检测血清标志物,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否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以 及感染的具体阶段。
监测疾病进展
通过定期检测血清标志物,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疾病进展,包括病毒 复制程度、肝功能状况和肝纤维化程度等。
指导治疗
根据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医生可以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例如抗 病毒药物的选择和给药方案。
乙型肝炎可导致肝硬化、肝癌和其他严重的肝脏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BV DNA
存在于肝细胞和血清中 HBV复制和传染性强的标志 可以整合到肝细胞DNA序列中——激活附 近的原癌基因——HCC
识别病毒标记物—病原学检测(乙肝)
项目 HBsAg 抗-HBs 抗-HBc IgM 临床意义 现症感染(急性/慢性) 既往感染,疫苗接种(中和保护性抗体) 活动性复制(有传染性)
再感染。
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的临床意义
HBsAg(+)表示HBVDNA整合。 HBsAb(+)表示病后或接种疫苗后获得免疫。
抗 HBc IgG
HBeAg 抗-HBe HBV DNA
低滴度既往感染,高滴度提示复制
活动性复制(传染性大) 复制↓(持续阳性提示 “整合”) 活动性复制(传染性大)
HBV标志物的俗称
“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 “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 “大小三阳”: HBsAg、HBeAg、抗-HBe、抗HBc(+) “小二阳”: HBsAg、抗-HBc(+)
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的临床意义
HBcAb(+)、HBeAb(+)、HBsAb(+)表示HBV 感染恢复阶段。 HBcAb(+)、HBsAb(+)表示HBV感染恢复阶段 。 HBsAg(+)、HBeAg(+)、HBcAb(+)、 HBcAb-IgM(+)、HBsAb(+)表示不同亚型HBV
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的临床意义
HBsAg(+)、HBeAg(+)表示急性HBV感染早期 ,HBV复制活跃。 HBsAg(+)、HBeAg(+)、HBcAb(+)、 HBcAb-IgM(+)表示急慢性HBV感染,HBV复制活 跃。 HBsAg(+)、HBcAb(+)、HBcAb-IgM(+)表示
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的临床意义
HBcAb(+)、HBcAb-IgM(+)表示平静的HBV携 带状态,HBsAg极低测不出,HBsAg/抗HBs空白期 。 HBcAb(+)表示HBV既往感染,未产生HBsAb。 HBcAb(+)、HBcAb-IgM(+)、HBeAb(+)表示 HBsAb出现前阶段,HBV复制低。
e抗原HBeAg
存在于Dane颗粒中 游离存在于血液中 HBeAg为病毒复制及强传染性的指标 产生抗-HBe,HBV复制减弱,传染性降低
核心抗原HBcAg
仅存在于Dane颗粒中 HBV复制时表达于肝细胞内,不易在血液 中检出 可在感染的肝细胞表面存在 刺激机体产生抗-HBc(IgG、IgM) 高滴度的IgM表明病毒在复制,传染性的 标志
急慢性HBV感染· ,HBV复制中度。
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的临床意义
HBsAg(+)、HBeAb(+)、HBcAb(+)、 HBcAb-IgM(+)表示急慢性HBV感染· ,HBV复制低 度,前C基因变异株或C基因启动子变异株HBV感染。 HBsAg(+)、HBeAb(+)、HBcAb(+)表示HBV 复制停止或极低,前C基因变异株或C基因启动子变异 株HBV感染。
乙型肝炎
Dane分为包膜与核心两部分 包膜: HBsAg 核心: DNA
DNAP(DNA聚合酶)
HBcAg
HBeAg
表面抗原HBsAg
存在于三型颗粒中 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 HBV复制时存在于肝细胞膜(浆)、血液、 体液中
血液-体液隔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