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五年级水墨画风景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水墨画风景湘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水墨画风景湘美版
师:我看有好多同学都画得很好,我选了几张画,请同学来说说他们眼里的家乡。
(请同学到讲台上讲评,自评、师评,必须围绕浓淡干湿展开点评)
师:我看很多同学都已经画完了,那么也请你举起你的画,让旁边的老师看看,你心中的家乡建筑!现在,我们一起来拍个照,留下这美好的一刻吧!
(拿出自拍杆)
师:我数一个三,你们喊茄子!
师:是的,要做到浓淡干湿相结合,画面才会有层次,才会更漂亮。相信这个同学,之后会画得更好。
师:同学们,吴老师想问下你们完了吗?
生:没有!太短了。
师:两分钟太短了,都没画完就结束了。其实我想告诉大家这个结束,仅仅是一个开始!除了用手,吴老师还有更好玩的方法,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生:想!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生:想!
师:请看大屏幕!
(师播放视频,视频播放暂停,提问:
师:视频里的画家,他用的是什么在作画?
生回答:手。
师:那请大家认真观察,他是用手的哪些部分来作画的?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玩的——指墨游戏。
(师板书,揭示课题。)
师:刚刚大家都看得非常的仔细,请问你看到了画家是用手的哪些部分来画画的?我要请同学来告诉我。
(生举手回答问题:手心、手指、手背、指……)
(师边听回答的问题边示范。)
示范:手心,我们可以用手心沾墨直接画到纸上去,手指,除了直接画,我们还可以用点的方法。如果我们要画很细的线的时候,可以运用手的哪里?(指甲)同学们可真聪明,我们还可以用手的哪些部分来画画呢?手背、手关节等。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是仔细!现在请同学们再认真观察下,这幅画的墨色,有什么样的变化?
生:加水。
师:直接把手放进墨擦一擦,在把手放进去,这样,既不会大面积污染水,也让我们更快地把浓墨变成淡墨。

【最新湘教版美术教案】湘教小学美术五上《第10课水墨画风景》word教案

【最新湘教版美术教案】湘教小学美术五上《第10课水墨画风景》word教案

《水墨画风景》教案安庄镇中江小学梁中华一、导入:1、让学生看幻灯片,猜画面的内容。

2、继续展示下一页幻灯片,让学生仔细观察。

师提问:有谁知道是一幅什么画吗?3、生答,师总结,导出本课的课题《水墨画风景》,板书课题:《水墨画风景》。

二、赏析作品:1、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幻灯片中得作品。

A、师提问:大家仔细观察,在这幅画的空白处,表现的事物形象是什么?生答师总结:空白处表现的事物形象是——天空、云雾、水、地。

B、师提问:大家再仔细观察画面,除了刚才这些事物形象外,画面当中还画了哪些事物形象。

生答师总结:树、石、山、房子等。

2、引导学生欣赏一组水墨山水作品(幻灯),学生边欣赏老师边介绍水墨山水的特点:水墨山水画是通过对树木、山石等形象的描写,来表现山川自然风景,其笔法以勾、皴、擦、点、染为主,其墨法在于浓淡干湿,笔墨结合,作画讲究立意,借景抒情,往往还在空白画面中留白,表达虚实相生的意境。

3、引导学生赏析比较本课首页中的三幅作品。

引导学生在如下三个方面赏析比较:A、水墨表现的整体效果,浓淡干湿的墨色变化所营造的氛围。

B、树木、山石造型的生动姿态,大小、前后、轻重、呼应组合关系和效果。

C、树木、山石的画法。

三、学画树木:1、单树树干的画法。

(幻灯)A、下笔先取势,确定树干姿态。

B、从上往下画起,注意树枝的穿插,前后左右的关系。

C、注意树木自然的生长规律。

老师讲解完后,作现场示范。

学生尝试练习。

2、树叶的画法。

(幻灯)点叶法、夹叶法老师讲解完后,作现场示范。

学生尝试练习。

3、完整一棵树的画法。

(幻灯)强调在向树干加叶子的时候,要注意叶子的疏密关系,注意树木整体造型。

学生尝试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四、学生展示、评价。

学生分组展示、生评、师评。

五、板书设计:水墨画风景一、赏析作品二、学画树木。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课 水墨画风景 ︳湘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课 水墨画风景 ︳湘美版

【精品】《水墨画风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能用中锋、侧锋来表现出树的点.线.面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临摹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水墨山水画中树的表现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水墨山水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能够结合毛笔中锋、侧锋以及点、勾、擦各种用笔方法完成一幅关于树的水墨作品。

二、教学难点:能够将墨色的浓淡表现于画面当中。

教学手段多媒体运用教法和学法一、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二、学习方法:观察法、临摹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巩固水墨画的相关知识及用笔、用墨的方法。

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关于水墨画的一课《水墨画风景》。

【设计意图:从复习入手,引出新的教授内容】二、探究学习1.观察课本中的三幅作品,从中得出什么是水墨山水画,我们重点来学习水墨山水画中树的画法。

【设计意图:出示作品直观感受水墨画的特点】{2.通过对三幅作品中树的不同感知,了解中国画的不同表现技法。

3.说一说我们肃南县常见的树(杨树、柏树、松树),重点来学习杨树的水墨画表现。

【设计意图:了解中国画的表现技法】4.微课播放水墨画表现杨树的教学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感受了解水墨画中树的表现】5.师示范分步骤来表现杨树。

(分步讲解并进行示范)步骤一:先立干。

(先画树干)起笔自顶上往下画,用笔以中锋为主,先蘸水,再蘸墨。

步骤二:画枝干。

用笔以中锋为主,有前有后,穿插自然,先蘸水,再蘸墨。

步骤三:添叶。

以中锋为主,给树干添上叶,先蘸水,再蘸墨。

步骤四:晕染。

先蘸水,再蘸墨,用笔以侧锋为主,大面积晕染树的各个部分,适当留有空白。

步骤五:整理画面。

以中锋、侧锋两种表现方法将整个画面的墨色进行调整,让画面色彩微妙,意境丰富。

【设计意图:直观感受画杨树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三、学生创作结合毛笔中锋、侧锋以及点、勾、擦各种用笔方法完成一幅关于树的水墨作品,能够将墨色的浓淡表现于画面当中,可以添加其他内容将画面丰富起来。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课水墨画风景︳湘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课水墨画风景︳湘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课水墨画风景︳湘美版小学美术湘版五年级《水墨画风景》教案宜昌市西陵区得胜街小学苏静教材分析: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文人墨客都为祖国的锦绣山河所倾倒。

画家们走遍三山五岳、大江南北、搜尽奇峰打草稿,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画作品。

中国的水墨风景画既表现了自然景物的景观美,同时又包含着画家对大自然的审美选择和情感寄托。

教材中选用两幅现代写意名家的画,如黄宾虹的《山水》,画家以浑、厚、华、滋四字来体现造化的内美,即把大自然画得雄浑、厚重、华美、滋润,以此透露内在的生生不息之意。

此画山石树木融为一体,同时又觉浓密之极,厚重之极,层次非常丰富,仿佛深层之中蕴含着一种意象。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画的写意风景,初步了解中国水墨风景画发展的概况,并对其材质、形式和内容有所认识。

掌握水墨风景画的步骤方法,能理解“勾、皴、染、点”的含义。

通过对中国水墨风景画作品中表现的传神与魅力特点的欣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中国画绘画表现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活动,掌握美术欣赏、评价、表现等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感情,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让学生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水墨风景画的内容、形式,并掌握风景画的四个步骤。

教学难点:能用笔墨表现树石的特点,理解诗境与画境的统一。

教学准备:教师:共同收集中国古代和现代风景画图片资料和自己喜欢的绘画作品。

学生:水墨画工具材料,如毛笔、墨汁、宣纸、颜料。

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感受水墨风景画全体师生聆听《高山流水》,引导学生吟诵古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对比分析哪幅画为它配画合适?想一想,为什么?国画的意境,追求的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强调的是景中有情,情寓景中。

湖南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0课《水墨画风景》教案

湖南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0课《水墨画风景》教案

湖南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0课《水墨画风景》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

2、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把握笔墨的浓淡变化表现出花卉和蔬果的形象特征。

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巧。

教学难点:把握笔墨的浓淡变化表现出花卉和蔬果的形象特征。

用具准备:国画颜料、毛笔、调色盘、宣纸、旧报纸、课本等。

教学过程:一、欣赏激趣。

中国名家花鸟画欣赏,使学生对中国画花卉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在黑板上随意几笔示范花卉的画法(强调随意几笔),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画法,并感受到学中国画并不是很难的事,增强学生信心。

2、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示范,为尝试绘画做准备。

(1)用朱砂画花瓣,侧锋用笔。

(2)淡墨中锋画枝。

(3)淡墨侧锋添叶。

(4)浓墨中锋画花蕊、叶筋。

3、四种用笔的演示:(1)用笔调淡墨后,在笔锋上蘸浓墨一笔画完。

(2)用笔调墨后,在笔锋上蘸较浓的颜色一笔画完。

(3)先用墨画,再用色染。

(4)先用色画,再用墨点。

三、尝试活动。

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尝试绘画,亲身感受一下绘画的乐趣。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讲评,指出不足,发扬优点。

四、学生练习。

运用点和色的变化来表现一幅花卉图。

五、学生掌握笔、墨、色的不同表现方法,试着画自己熟悉的蔬果。

通过用笔的变化和墨的干湿浓淡来表现对蔬果的感受,对蔬果的形状发挥个人想象,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进行造型。

六、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绘画知识,进行自由创作绘画。

七、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激趣,学生自己对自己的绘画进行自评或互评。

湘版五年级第10课水墨画风景教案

湘版五年级第10课水墨画风景教案

湘版五年级第10课水墨画风景教案1、能够运用绘画知识和临摹学习的感受分析山水画作品,说出作品的表现特点,并大胆表述自己对画中所表现意境的理解。

2、掌握树木山石的画法,能够用山水画小品进行表现。

教学重难点墨色浓淡变化和景物虚实处理的方法。

树木的表现方法。

教具准备国画用具、宣纸板书设计水墨风景空间感树木穿插自然枝叶适度前后关系教学反思拓展作业教学流程一、赏析作品:引导学生对首页三幅作品进行比较,探究作品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赏析要点:1、湿润淋漓的画面效果是怎样产生的?感受水墨表现的画面整体效果,浓淡干湿的墨色变化所盈造的气氛,点线的疏密变化以及物象空间的处理等等。

2、画中树木和现实中树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们能感受到树木生动的造型?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树木是对光影照射下的物象的视觉感受,而水墨画中的树木被程式化,类似线条写出的符号,它之所以生动是因为画家抓住了树木生动的姿态。

3、中国画的表现运用以线为主的手段。

以线为主的树木山石的画法(双勾法和没骨法、中锋和侧锋用笔、造型的方圆趋向等)。

树木山石造型的生动姿态以及大小、前后、轻重、呼应组合关系和效果。

4、谈谈你对作品的感受,这些作品表达了什么意境,为什么这样理解?气氛:平静、热烈气候:春夏秋冬、雨后、早晨、黄昏心情:你处在画中会是什么心情?结合学生对作品的感受,教师演示讲解,包括笔墨基本方法,点线的运用,中锋和侧锋的用笔方法。

二、学画树木:要点如下:1、下笔先取势,确定树干的姿态,再根据树木结构规律完成。

2、树木前后左右出枝体现空间感,树枝当争当让,或增或减,穿插自然。

3、树木组合遵循统一变化的原则,强调大小对比,前后空间关系的变换,更注重树木之间相互呼应的情意性。

4、树木的组合要有大小之别,互相顾盼、穿插自然,忌讳根顶俱齐,等距排列。

5、点叶则要注意聚散,增枝点叶须适度。

6、点叶、勾叶演示。

7、画大小两棵树,表现它们之间相互呼应的生动姿态。

三、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欣赏。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0. 水墨画风景》教学设计5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0. 水墨画风景》教学设计5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0. 水墨画风景》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0. 水墨画风景》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对水墨画风景的基本概念、技法和创作方法的介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水墨画风景的特点,掌握一定的创作技巧,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水墨画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水墨画风景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仍需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也有待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墨画风景的基本概念,掌握水墨画风景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独立创作水墨画风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水墨画风景的基本概念、创作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水墨画的技法表现风景的远近、虚实、光影等效果。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水墨画风景的基本概念、技法和创作方法。

2.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水墨画风景的绘制过程。

3.练习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水墨画风景作品。

4.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分享创作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水墨画风景的教学课件、视频资料;水墨画颜料、毛笔、画纸等绘画材料。

2.学生准备:绘画本、水彩笔、勾线笔等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优秀的水墨画风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讨论作品的题材、技法和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或视频资料,介绍水墨画风景的基本概念、技法和创作方法。

同时,现场示范水墨画风景的绘制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掌握绘画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技法,尝试绘制水墨画风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创作心得,分享彼此的绘画作品。

湘教版美术五上第10课《水墨画风景》说课稿

湘教版美术五上第10课《水墨画风景》说课稿

湘教版美术五上第10课《水墨画风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水墨画风景》是湘教版美术五上第10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通过观察和描绘自然风景,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水墨画的基本技法介绍、名家的水墨画作品欣赏以及创作自己的水墨画作品。

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练习素材,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水墨画的表现手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水墨画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水墨画技法的掌握程度不同,部分学生可能尚未完全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同时,学生对于自然风景的观察和描绘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和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学会观察和描绘自然风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名家的水墨画作品,学生能启发思考,培养审美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法创作出自己的水墨画作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和描绘自然风景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自然风景的韵味和意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欣赏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水墨画作品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水墨画,引发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导入新课。

2.欣赏与讨论:学生欣赏教材中的名家水墨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技法和意境。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和见解。

3.技法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如线条、墨色、构图等),并进行现场示范。

学生在旁边观察和模仿,尝试运用所学技法进行绘画实践。

4.练习与指导:学生根据所学技法,自主进行水墨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提高表现自然风景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谈谈你对作品的感受,这些作品表达了什么意境,为什么这样理解?
气氛:平静、热烈
气候:春夏秋冬、雨后、早晨、黄昏
心情:你处在画中会是什么心情?
结合学生对作品的感受,教师演示讲解,包括笔墨基本方法,点线的运用,中锋和侧锋的用笔方法。
二、学画树木:
要点如下:
1、下笔先取势,确定树干的姿态,再根据树木结构规律完成。
空间感
树木 穿插自然
枝叶适度
前后关系
教学反思
拓展作业
教学流程
一、赏析作品:
引导学生对首页三幅作品进行比较,探究作品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赏析要点:1湿润淋漓的画面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感受水墨表现的画面整体效果,浓淡干湿的墨色变化所盈造的气氛,点线的疏密变化以及物象空间的处理等等。
2、画中树木和现实中树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们能感受到树木生动的造型?
三、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欣赏。
第十四小学校(10)课教案
课题
水墨画风景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绘画知识和临摹学习的感受分析山水画作品,说出作品的表现特点,并大胆表述自己对画中所表现意境的理解。
2、掌握树木山石的画法,能够用山水画小品进行表现。
教学重难点
墨色浓淡变化和景物虚实处理的方法。树木的表现方法。
教具准备
国画用具、宣纸
板书设计
水墨风景
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树木是对光影照射下的物象的视觉感受,而水墨画中的树木被程式化,类似线条写出的符号,它之所以生动是因为画家抓住了树木生动的姿态。
3、中国画的表现运用以线为主的手段。
以线为主的树木山石的画法(双勾法和没骨法、中锋和侧锋用笔、造型的方圆趋向等)。树木山石造型的生动姿态以及大小、前后、轻重、呼应组合关系和效果。
2、树木前后左右出枝体现空间感,树枝当争当让,或增或减,穿插自然。
3、树木组合遵循统一变化的原则,强调大小对比,前后空间关系的变换,更注重树木之间相互呼应的情意性。
4、树木的组合要有大小之别,互相顾盼、穿插自然,忌讳根顶俱齐,等距排列。
5、点叶则要注意聚散,增枝点叶须适度。
6、点叶、勾叶演示。
7、画大小两棵树,表现它们之间相互呼应的生动姿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