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换公司债券涉及交易费用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可转换公司债券一般公司债券业务的会计分录处理

可转换公司债券一般公司债券业务的会计分录处理我国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采取记名式无纸化发行方式。
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既含有负债成份又含有权益成份,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规定,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负债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分别进行处理。
企业在进行分拆时,应当先确定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并以此作为其初始确认金额,确认为应付债券;再按照该可转换公司债券整体的发行价格扣除负债成份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确认为资本公积。
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是合同规定的未来现金流量按一定利率折现的现值。
其中,利率根据市场上具有可比信用等级并在相同条件下提供几乎相同现金流量,但不具有转换权的工具的适用利率确定。
发行该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其初始确认金额的相对比例进行分摊。
企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有关账务处理如下: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应付债券”科目下设置“可转换公司债券”明细科目核算。
企业应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可转换公司债券包含的负债成份面值,贷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科目,按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负债成份,在转换为股份前,其会计处理与一般公司债券相同,即按照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确认利息费用,按照面值和票面利率确认应付债券或应付利息,差额作为利息调整。
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利,将其持有的债券转换为股票的,按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余额,借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科目,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科目,按其权益成份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股票面值和转换的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贷记“股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费用怎么处理

一、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费用怎么处理(一)所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发行公司依法发行、在一定期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
其期限最短为一年,最长为六年,每张面值一百元。
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费用怎么处理1、可转换公司债券具有债权和股权双重属性,发行时与一般公司债券相同,定期发放利息;但它还赋予债权人在未来一定期间可依合约上的转换价格,将其持有的公司债券转换成发行公司普通股的权利。
可转换公司债券自发行结束之日起六个月后方可转换为公司股票,转股期限由公司根据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存续期限及公司财务状况确定,所谓转换期是指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股份的起始日至结束日的期间。
债券持有人对转换股票或者不转换股票有选择权,并于转股的次日成为发行公司的股东。
2、可转换债券的利率一般比不可转换债券的利率低,因而发行企业可以用较低的利率筹措资金。
例如海马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1月16日发行的5年期“海马转债”,第一至五年的利率分别为1.5%、1.8%、2.2%、2.5%、2.7%,是当时银行同期利率的36%~43%,可见,可转债的发行企业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
3、发行人赎回性和投资人回售性。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募集说明书可以约定赎回条款和回售条款,[3]所谓的赎回是指公司股票价格在一段时期内连续高于转股价格达到某一幅度时,公司按事先约定的价格买回未转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而回售则是指公司股票价格在一段时期内连续低于转股价格达到某一幅度时,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按事先约定的价格将所持债券卖给发行人。
为了保障债券持有人的权益,债券发行人有可能在回售日或赎回日承担一定的利息补偿金。
由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一般比不可转换债券要低得多。
如果发行公司的股价不能如预期上涨,使得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转换价值低于公司债券面额时,则持有人必定不会执行转换权利,只能得到较低的利息。
为此,多数可转换公司债券附有回售权,允许债券持有者可于持有该债券满一定期间后,要求发行公司以面额加计利息补偿金的价格买回该债券。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进展分拆,将负债成份确认为应付债券,将权益成份确认为资本公积。
在进展分拆时,应领先对负债成份的将来现金流量进展折现确定负债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再按发行价格总额扣除负债成份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展分摊。
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分录: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价款〕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借贷方平衡差〕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债券面值〕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或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借贷方平衡差〕〔平衡差只能出如今一方,要么在借方,要么在贷方〕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负债成份,在转换为股份之前,其会计处理与一般公司债券一样,即按照实际利率和摊余本钱〔账面价值〕确认利息费用,按照面值和票面利率确认应付债券,差额作为利息调整进展摊销。
可转换债券持有者在债券存续期间内行使转换权利,将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股票时,对于债券面额缺乏转换1股股份的局部,企业应当以现金归还。
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者行使转换权利,将其转换为股票的会计处理: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利息调整〕〔账面余额〕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属于转换局部的权益成份〕贷:股本〔转换为股票的面值总额〕银行存款〔用现金支付的缺乏转换为股票的局部〕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借贷方平衡差〕企业发行的附有赎回选择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其在赎回日可能支付的利息补偿金,即债券约定赎回期届满日应当支付的利息减去应付债券票面利息的差额,应当在债券发行日至债券约定赎回届满日期间计提应付利息,计提的应付利息,按照借款费用的处理原那么处理,即,利息补偿金视为债券利息,于计提债券利息时计提,计入在建工程或财务费用。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第一篇: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它避免了增配股融资手段所带来的股价下跌、稀释股权等问题,又不象发行一般的债券筹资会导致高资金成本和到期偿还的资金压力,从而越来越受到资金需求者的青睐。
而新会计准则发布后对可转债业务的会计处理作了较大的调整,对于该债券的发行者来说,也就必然关注如何在新准则指导下,对可转债进行合理的会计处理。
本文拟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特点和相关的会计核算问题进行介绍。
一、所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发行公司依法发行、在一定期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
其期限最短为一年,最长为六年,每张面值一百元。
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可转换公司债券具有债权和股权双重属性,发行时与一般公司债券相同,定期发放利息;但它还赋予债权人在未来一定期间可依合约上的转换价格,将其持有的公司债券转换成发行公司普通股的权利。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可转换公司债券自发行结束之日起六个月后方可转换为公司股票,转股期限由公司根据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存续期限及公司财务状况确定,所谓转换期是指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股份的起始日至结束日的期间。
债券持有人对转换股票或者不转换股票有选择权,并于转股的次日成为发行公司的股东。
[3]2、可转换债券的利率一般比不可转换债券的利率低,因而发行企业可以用较低的利率筹措资金。
例如海马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1月16日发行的5年期“海马转债”,第一至五年的利率分别为1.5%、1.8%、2.2%、2.5%、2.7%,是当时银行同期利率的36%~43%,可见,可转债的发行企业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
3、发行人赎回性和投资人回售性。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募集说明书可以约定赎回条款和回售条款,[3]所谓的赎回是指公司股票价格在一段时期内连续高于转股价格达到某一幅度时,公司按事先约定的价格买回未转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而回售则是指公司股票价格在一段时期内连续低于转股价格达到某一幅度时,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按事先约定的价格将所持债券卖给发行人。
可转换公司债券账务处理探讨

可转换公司债券账务处理探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规定,以可转债发行人作为会计主体,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利息费用的确认、部分可转债实行转股到可转债的全部转股探讨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务处理,并针对可转债利息资本化和可转债利息补偿金等会计处理实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论述。
标签:可转换公司债券;账务处理;利息资本化;利息补偿金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发行人依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时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具有股票和债券的双重属性。
在资本市场上,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有保证本金的股票”,“进可攻、退可守”,其投资收益号称“上不封顶、下有保底”,因而广受投资者的欢迎;另一方面,因其具备融资成本较低和避免股权被骤然稀释等优点而备受上市公司的青睐。
1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务处理对于可转债发行人来说,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务处理主要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时的会计处理、存续期间利息的计提、转股的会计处理、赎回或回售的会计处理等,涉及的会计科目主要有“银行存款”、“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应付利息——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股本”、“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在建工程”、“财务费用”等。
例1:A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系上市公司,经批准于2010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可转换公司债券300万份,每份面值为100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价格总额为30,000万元,发行费用为1000万元,期限为3年,实际募集资金已存入银行专户。
票面年利率为:第一年1%,第二年1.5%,第三年为2%;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息在每年的1月1日支付。
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发行1年后可转换为A公司普通股股票,初始转股价格为每股10元。
在当期付息前转股的,不考虑利息的影响,按债券面值及转股价格计算转股数量。
发行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没有附带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6%。
可转换债券会计处理

可转换债券会计处理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具有特殊条款的债券,它允许持有人在一定条件下将债券转换为发行人的股票或其他可转换资产。
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涉及到债券的发行、偿还、转换以及相关利息的确认等方面。
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会计处理需要记录债券的发行成本。
发行成本包括各种与债券发行相关的费用,如律师费、承销费等。
这些费用通常会在发行时一次性计入债券发行成本,并按照债券的期限进行摊销。
可转换债券的偿还会计处理与普通债券相似。
发行人需要按照债券协议规定的偿还方式和时间表偿还债券本金和利息。
偿还时,需要将债券本金和应计利息计入负债,并在偿还时进行相应的减少。
第三,当债券持有人选择将可转换债券转换为股票或其他可转换资产时,会计处理涉及到债券的转换价格和转换比例的确定。
转换价格是指持有人在转换时所需支付的金额或股票数量,而转换比例则是指每一张债券转换所获得的股票数量。
根据转换价格和转换比例,可以计算出转换的股票或其他可转换资产的价值。
在转换发生时,需要将债券负债减少,并计入相应的股票或可转换资产。
同时,还需要确认因转换而产生的任何利息或股利的支出或收入。
这些支出或收入通常会计入损益表。
可转换债券的持有期间,需要确认债券的利息支出或收入。
利息支出通常是按照债券面值和利率计算得出的,而利息收入则根据债券的持有成本和实际利率进行计算。
利息支出和收入会计入损益表。
需要注意的是,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需要根据具体的债券条款和会计准则进行。
不同的债券条款可能涉及到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因此在处理可转换债券时,需要仔细审阅债券协议,并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
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涉及到发行、偿还、转换和利息确认等方面。
通过正确的会计处理,可以准确记录债券的发行成本、偿还情况、转换价格和转换比例,以及相关的利息支出或收入。
这有助于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帮助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了解债券的情况和公司的财务状况。
可转换公司债券涉及交易费用如何进行账务处理【精心整编最新会计实务】

可转换公司债券涉及交易费用如何进行账务处理【2018年最新会计实 务】
【2018年年最新会计实务经验总结,如对您有帮助请打赏!不胜感激!】 今天我们说说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一开始就是一般的债券,但是 和普通的债券不同的是,债券的购买者可以在以后将其转换为股权,这样就导 致了可转换债券除了具有一般的债券的负债性质,同时还具有权益的性质(因 为当债券购买者将其转换为股票后,实际上变成了购买者购买了债券发行方的 股票),所以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初始确认时才需要将其包含的负债成份和权益 成份进行分拆,负债成分确认为应付债券,权益法成份确认为资本公积。 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初始确认的处理,可以参照如下思路: 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发行价格-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 负债成份分摊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负债成份的 公允价值+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 权益成份分摊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负债成份的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20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1144.06(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 21487.87-权益
成份应分摊的发行费用 343.81) (4)负债成份的摊余成本=金融负债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假设负债成份的 实际利率为 r,那么: 200000×1.5%/(1+r)+200000×2%/(1+r) +200000×2.5%/(1+r) (1+r) 利率为 6%的现值=178512.13万元 利率为 r 的现值=175655.94万元 (200000-24344.06) ; 利率为 7%的现值=173638.56万元 (6%-r)/(6%-7%)=(178512.13-175655.94)/(178512.13173638.56 ) 解上述方程 r=6%-(178512.13-175655.94)/(178512.13-173638.56)*(6%7%)=6.59%
可转换公司债券购买方会计处理

公司债券是公司为了筹集资金而发行的一种债务工具,通常可以在证券市场上市交易。
公司债券购物方进行相关会计处理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下面将从购物、持有和处置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购物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1.购物公司债券时,需要确认购物的公司债券是否为可供交易金融资产、持有到期投资或者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根据不同的分类进行会计处理。
2.确认购物公司债券的交易日,以便后续计算应计利息并进行会计确认。
3.记录购物公司债券的金额,包括购物价格、手续费、税费等,并根据购物价格确定债券的初始成本。
4.确认购物公司债券时的支付方式,并及时记录相关的现金流量。
二、持有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1.持有公司债券期间,需要按照公允价值模式或成本模式进行持有公司债券的会计确认。
2.针对公允价值模式,需要按照公允价值变动确认投资收益或损失,同时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
3.针对成本模式,需要按照摊余成本进行计量,同时根据债券的利息计划进行应计利息的确认。
4.定期对持有公司债券进行减值测试,根据相关减值准备标准进行减值准备的确认。
三、处置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1.当公司决定处置公司债券时,需要根据债券的分类确定相应的处置会计处理。
2.根据公司债券的分类,分别进行按公允价值计量或持有到期的会计处理。
3.确认处置公司债券的交易日期及交易金额,并计算处置损益或收益。
4.完成处置公司债券的相关会计确认,包括记录处置损益、减少债券投资等。
在进行公司债券购物方会计处理时,需要特别注意相关的会计准则要求和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应加强与其他部门的交流和协调,保障相关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希望公司债券购物方在进行会计处理时能够遵守相关规定,规范会计行为,保护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
公司债券购物方会计处理是公司财务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购物公司债券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来进行会计处理,以保证公司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由梁老师精心编辑整理(营改增后知识点),学知识,抓紧了!
可转换公司债券涉及交易费用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今天我们说说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一开始就是一般的债券,但是和普通的债券不同的是,债券的购买者可以在以后将其转换为股权,这样就导致了可转换债券除了具有一般的债券的负债性质,同时还具有权益的性质(因为当债券购买者将其转换为股票后,实际上变成了购买者购买了债券发行方的股票),所以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初始确认时才需要将其包含的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负债成分确认为应付债券,权益法成份确认为资本公积。
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初始确认的处理,可以参照如下思路: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发行价格-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
负债成份分摊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
权益成份分摊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
借:银行存款(发行价格-交易费用)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倒挤)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权益成份-权益成份分摊的交易费用)
负债成份应分摊的交易费用实际上是计入了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中。
分摊交易费用后,对于发行方来说,自己承担的实际利率是高于市场的实际利率的。
那么这个时候需要计算包含了相关税费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