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遇春先生作品

合集下载

梁遇春:“春朝”一刻值千金

梁遇春:“春朝”一刻值千金

梁遇春:“春朝”一刻值千金梁遇春:春朝一刻值千金(懒散汉的懒散想头之一)十年来,求师访友,脚印走遍天边,回想起来给我最大优点的却是迟起,由于我现在脑子里一切些聪明的想头,灵敏的意思多半是早上无精打采地赖在床上想出来的。

我真应该写几句话赞许它一番,一起还能够告知有志的人们一点迟起艺术的门径。

谈起艺术,我尽管是外行人,不过关于迟起这门艺术倒可说是一位行家,由于我既具有明察秋毫的批判才能,又带了甘苦备尝的实践精力。

我天天总是在或许规模之内,尽量地滞在床上──是咱们的神庙──看着射在被上的日光,暗笑四围人们无谓的匆忙,回味前夜的痴梦──那是比做梦还有意思的事,──细想迟起的优点,唯我独尊地躺着,东倒西倾的斗室马上变做一座高兴的皇宫。

诗人画家为着要寻求自己的幻梦,完结自己的痴愿,宁可献身全部物质的高兴,受尽亲友的诟骂,他们从艺术里能够得到无量的安慰,那是他们实在的国际,外面的国际关于他们反变成一个空无。

迟起艺术家也具有平等的精力。

戋戋尽管不是一个迟起大师,可是关于本行艺术的确有无限的热忱──艺术家的疯狂。

所以让我拿自己做个比如罢。

当我是个小孩时分,我的日子由家庭替我组织,毫无艺术的自觉,早上六点就起来了。

后来到北方念书去,北方的气候是培育迟起最好的膏壤,许多同学又都是程度很高的迟起艺术专家,所以绝好的环境同朋辈的商讨使我领略到迟起的深味,我的忠于艺术的热度也一天一六合增高。

暑假年假回家时期,总在全家人吃完了早饭之后,我才敢动起床的想法。

老父常常对我说清晨新鲜空气的优点,母亲有时说到重温稀饭的费事,慈祥的祖母也多次向我姑母说早上三日当一工(我的姑母老是起得很早的),我尽管万分不肯意失丢大人们的欢心,可是为着忠于艺术的原因,竟然甘愿开罪老人家。

后来老人家知道我是无可救药的,反动了怜惜的心肠,他们早上九点钟时分走过我的房门前仍是用着足尖;人们温情地放纵咱们的缺点是最简单刺动咱们麻痹的良知,可是我总舍不得违弃了心爱的艺术,所以仍是悔恨地照样地高卧。

梁遇春:途中

梁遇春:途中

梁遇春:途中本文是关于经典美文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梁遇春:途中今天是个潇洒的秋天,飘着零雨,我坐在电车里,看到沿途店里的伙计们差不多都是懒洋洋地在那里谈天,看报,喝茶———喝茶的尤其多,因为今天实在有点冷起来了。

还有些只是倚着柜头,望望天色。

总之纷纷扰扰的十里洋场顿然现出闲暇悠然的气概,高楼大厦的商店好像都化做三间两舍的隐庐,里面那班平常替老板挣钱,向主顾陪笑的伙计们也居然感到了生活余裕的乐处,正在拉闲扯散地过日,仿佛全是古之隐君子了。

路上的行人也只是稀稀的几个,连坐在电车里面上银行去办事的洋鬼子们也燃着烟斗,无聊赖地看报上的广告,平时的燥气全消,这大概是那件雨衣的效力罢!到了北站,换上去西乡的公共汽车,雨中的秋之田野是别有一种风味的。

外面的细雨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只是车窗?喜欢系乩戳俚男∮甑悖用嫔洗碓拥每上驳南讼擞杲拧4送饣褂蟹郯愕男∮甑愦悠屏说牟AТ敖矗苤乖谖业牧成稀N宜淙挥行┖剑鞘芰擞晁南蠢瘢?精神变成格外地清醒。

已撄世网,醉生梦死久矣的我真不容易有这么清醒,这么气爽。

再看外面的景色,既没有像春天那娇艳得使人们感到它的不能久留,也不像冬天那样树枯草死,好似世界是快毁灭了,却只是静默默地,一层轻轻的雨雾若隐若现地盖着,把大地美化了许多,我不禁微吟着乡前辈姜白石的诗句,真是“人生难得秋前雨”。

忽然想到今天早上她皱着眉头说道:“这样凄风苦雨的天气,你也得跑那么远的路程,这真可厌呀!”我暗暗地微笑。

她那里晓得我正在凭窗赏玩沿途的风光呢?她或者以为我现在必定是哭丧着脸,像个到刑场的死囚,万不会想到我正流连着这叶尚未凋,草已添黄的秋景。

同情是难得的,就是错误的同情也是无妨,所以我就让她老是这样可怜着我的仆仆风尘罢;并且有时我有什么逆意的事情,脸上露出不豫的颜色,可以借路中的辛苦来遮掩,免得她一再追究,最后说出真话,使她凭添了无数的愁绪。

其实我是个最喜欢在十丈红尘里奔走道路的人。

梁遇春:第二度的青春

梁遇春:第二度的青春

梁遇春:第二度的青春梁遇春:第二度的青春人们到了相当年纪,大概不会再有春愁。

就说偶然还涉遐思,也不好意思出口了。

乡愁,那是许多人所逃不了的。

有些人天生一副怀乡病者的心境,天天惦念着他精神上的故乡。

就是住在家乡里,仍然忽忽如有所失,像个海外飘零的客子。

就说把他们送到乐园去,他们还是不胜惆怅,总是希冀企望着,想回到一个他所不知道的地方。

这些人想象出许多虚幻的境界,那是宗教家的伊甸园,哲学家的伊比鸠鲁斯花园,诗人的ElysiumElDorado,Arca-dia理想主义者的乌托邦,来慰藉他们彷徨的心灵;可是若使把他们放在他们所追求的天国里,他们也许又皱起眉头,拿着笔描写出另个理想世界了。

思想无非是情感的具体表现,他们这些世外桃源只是他们不安心境的寄托。

全是因为它们是不能实现的,所以才能够传达出他们这种没个为欢处的情怀;一旦不幸,理想变为事实,它们应刻就不配做他们这些情绪的象征了。

说起来,真是可悲,然而也怪有趣。

总之,这一班人大好年华都消磨于绻怀一个莫须有之乡,也从这里面得到他人所尝不到的无限乐趣。

登楼远望云山外的云山,淌下的眼泪流到笑涡里去,这是他们的生活。

吾友莫须有先生就是这么一个人,久不见他了,却常忆起他那泪痕里的微笑。

可是,人们到了相当年纪,(又是这么一句话)对于自己的事情感到厌倦,觉得太空虚了,不值一想,这时连这一缕乡愁也将化为云烟了。

其实人们一走出情场,失掉绮梦,对于自己种种的幻觉都消灭了,当下看出自己是个多么渺小无聊的汉子,正好像脱下戏衫()的优伶,从缥渺世界坠到铁硬的事实世界,砰的一声把自己惊醒了。

这时睁开眼睛,看到天上恒河沙数的群星,一佛一世界,回想自己风尘下过千万人已尝过,将来还有无数万人来尝的庸俗生活,对于自己怎能不灰心呢?当此“屏除丝竹入中年”时候,怎么好呢?可是,人们到了相当年纪,免不了儿女累人,三更儿哭,可以搅你的清梦,一声爸爸,可以动你的心弦。

烦恼自然多起来了,但是天下的乐趣都是烦恼带来的,烦恼使人不得不希望,希望却是一服包医百病的良方。

吻火-梁遇春

吻火-梁遇春

银灰色的眸子、吻火
3.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答:精选了两个典型的侧 面——“惊奇”的眼睛和 “吻火”的动作,来展示 诗人灵魂和风采。
4.徐志摩的眼睛不是银灰色的, 作者为什么说“我记得最清楚 的是他那双银灰色的眸子”?
答:这是作者的感觉。作者看到 他的眼神总是惊奇的,好像是猜 人生之迷,揭开宇宙的神秘;他 的眼睛像希腊雕像那含有无穷情 调的眼睛。
锤炼准确的词语
片段二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 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 本片段通过鲁迅先生的“笑”和 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跟我开的“玩笑”,小小生活片 有一天下午鲁迅先生正在校对着瞿秋白的《海上 段,结合几个动作,反复抓住 述林》,我一走进卧室去,从那圆转椅上鲁迅先 “笑”来描写,给我们一个常人 生转过来了,向着我,还微微站起了一点。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 眼中完全不同的鲁迅,是那么的 我点头。 和蔼、可爱,平易近人。 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 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生忘记了,可是我也每天 来呀……怎么都忘记了吗? 周先生转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来,他是 在开着玩笑。——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5.说说“吻火”的含义。
答:“吻火”象征徐志摩先生人生的 态度,就是诗人亲“吻”生活之 “火”、投身生活烈焰的精神境界和 人生态度。无论是对“人世的悲 欢”“自然的美景”还是“日常的琐 事”,诗人都对其充满“惊奇”,探 索人生的真谛。
6.“惊奇的眼睛”和“吻火”的动作有 什么联系?
答:文章前两节主要写诗人的眼睛,后两 节主要写“吻火”的动作。对诗人徐志摩 而言,“惊奇”的眼睛和“吻火”的行为 是互为表里的,对人生的“惊奇”是“吻 火”的动力,“吻火”的行动是“惊奇” 最彻底的表现。没有“惊奇”的眼睛,就 没有“吻火”的惊人之举。文章前后两部 分在“人生态度”的层面上实现了有机 “对接”。

救火夫 梁遇春阅读附答案

救火夫 梁遇春阅读附答案

救火夫梁遇春阅读附答案救火夫梁遇春①三年前一个夏天的晚上,我正坐在院子里乘凉,忽然听到接连不断的警钟声音,跟着响三下警炮,我们都知道城里什么地方的屋子又着火了。

我的父亲跑到街上去打听,我也奔出去瞧热闹。

远远来了一阵嘈杂的呼喊,不久就有四五个赤膊工人个个手里提一只灯笼,拼命喊道,“救”“救”……从我们面前飞也似的过去,后面有六七个工人拖一辆很大的铁水龙同样快地跑着,当然也是赤膊的。

他们只在腰间系一条短裤,此外棕黑色的皮肤下面处处有蓝色的浮筋跳动着,他们小腿的肉的颤动和灯笼里闪烁欲灭的烛光有一种极相协的和谐,他们的足掌打起无数的尘土,可是他们越跑越带劲,好像他们每回举步时,从脚下的地都得到一些新力量。

水龙隆隆的声音杂着他们尽情的呐喊,他们在满面汗珠之下现出同情和快乐的脸色。

他们只顾到口里喊“救”,那么不在乎地拖着这笨重的家伙往前直奔,他们的脚步和水龙的轮子那么一致飞动,真好像铁面无情的水龙也被他们的狂热所传染,自己用力跟着跑了。

一霎间他们都过去了,一会儿只剩些隐约的喊声,我的心却充满了惊异,愁闷的心境顿然化为晴朗,真可说拨云雾而见天日了。

那时的情景就不灭地印在我的心中。

②从那时起,我就想当一个救火夫,他们真是世上最快乐的人们。

当他们心中只惦着赶快去救人这个念头,其他万虑皆空,一面善用他们活泼泼的躯干,跑过十里长街,像救自己的妻子一样去救素来不识面的人们,他们的生命是多么有目的,多么矫健生姿。

他们一心一意想营救难中的人们,他们尝到无数人心中的哀乐,那班人们的生命同他们的生命息息相关,他们忘记了自己,将一切火热里的人们都算做他们自己,这样子他们生活的内容丰富到极点,又非常澄净清明,他们才是真真活着的人们。

③救火夫不单是从他们这神圣的工作得到无限的快乐,他们从同拖水龙,同提灯笼的伴侣又获到强度的喜悦。

他们那时把肯牺牲自己,去营救别人的人们都认为比兄弟还要亲密的同志。

不管村俏老少,无论贤愚智不肖,凡是努力于扑灭烈火的人们,他们都看做生平的知己,因为是他们最得意事的伙计们。

梁遇春灵智散文小品的文体创新

梁遇春灵智散文小品的文体创新

梁遇春灵智散文小品的文体创新梁遇春一生写了36篇灵智与文化内涵浑融的抒情言志散文,其散文的内容涉及到文艺、教育、爱情、朋友、家庭、社会等各种知识领域,有些作品自由挥洒了他的超人见解和文化积累,在对人生的灵性的剖析中浓缩了他洞悉世事的智慧,这一类的文章以《一个“心力克”的微笑》、《谈“流浪汉”》、《途中》、《春朝一刻值千金》、《泪与笑》、《天真与经验》、《观火》等为代表。

在梁遇春的这些散文小品中,灵智的言说和文化的书写总是融会得那么灵巧、严密。

读梁遇春的抒情散文小品,总感到作者文思飞腾,语出惊人,对事理的见识别有洞天。

在《春醪集》中,他作出这样的陈述:“我觉得我们年轻人都是偷饮了春醪,所以醉中做出许多好梦,但是正当我们梦得有趣时候,命运之神同刺史的部下一样匆匆地把我们带上衰老同坟墓之途。

”这里用了《洛阳伽蓝记》中的一段典故,把青春期的美好和短暂表达得淋漓尽致。

可以说,梁遇春在抒情言志散文中表达的文化内蕴和智慧灵光,伴随着他灵巧捕捉到的思想和情趣俱佳的审美意象,在随笔体的散文结构中焕发着惊人的生命活力。

梁遇春的文化底蕴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的影响,冯至曾说:“从他散文里的旁征博引就可以看出,他还是从书本里得到的更多。

”[1]梁遇春毕业于北大英文系,他对西方文化很熟悉,而且理解得透彻,他的散文小品在针对现实人生问题而纵意挥洒性情时,总能轻巧地将中西方文化的“典故”引入行文中,这些“典故”经他的创造性阐释,十分贴切和深刻地表达了人情事理,也自然、灵活地抒写了他独具情韵和品味的心智、性灵。

梁遇春的中国传统文学功底相当扎实,他那种纵笔驰骋、兼容并包的文风颇有晚明小品风味。

他的散文构思和表达,熔冥想、情韵、哲理于一炉,而且中外语言、句法的融会也能做到轻松自如,也就是说,梁遇春的散文从结构、内涵、行文方式,到语词的运用,都深得西方随笔体散文及中国古代性灵散文的精髓,而且,作者以超群的智慧和才情将中西性灵散文给予会通。

梁遇春美文

梁遇春美文

梁遇春美文
梁遇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散文家,以下是他的一些美文推荐:
1. 《春醪集》:梁遇春的第一部散文集,其中的文章以机智幽默、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性而著称,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爱情、人性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2. 《泪与笑》:这是梁遇春的另一部重要散文集,其中的文章同样以幽默风趣、情感细腻、思想深刻而著称,涉及人生、爱情、艺术、文化等诸多方面。

3. 《观火》:这篇散文以火为主题,通过对火的观察和思考,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途中》:这是一篇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散文,通过对旅行途中所见所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由的追求。

5. 《破晓》:这篇散文以早晨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破晓时分的感受和思考,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梁遇春生平及作品简介

梁遇春生平及作品简介

梁遇春生平及作品简介梁遇春(1906~1932),出生于福州城内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福建闽侯人,别署驭聪,又名秋心,民国散文家,师从叶公超等名师。

其散文风格另辟蹊径,兼有中西方文化特色。

在26年人生中撰写多篇著作,被郁达夫称为“中国的爱利亚”(“爱利亚”今译“伊利亚”,是兰姆影响最大的笔名)。

从梁遇春散文的感伤色彩、夹叙夹议以及华美的词藻与丰富的想象,都可以看到兰姆的影子。

梁遇春(1906~1932),福建闽侯人,别署驭聪,又名秋心,民国散文家,1906年出生于福州城内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18年秋考入福建省立第一中学(今福州第一中学)。

1922年暑假始,梁遇春先入北京大学预科,1924年进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于1928年毕业,因成绩优秀,留系里任助教。

后由于政局动荡,北大工作陷入停顿状态,梁即随温源宁教授赴上海暨南大学任教。

1930年又与温源宁同返北大,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负责管理北大英文系的图书,兼任助教。

1932年夏因染急性猩红热,猝然去世,年仅27岁。

梁遇春在大学读书期间,就开始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并兼写散文,署名梁遇春,别署秋心、驭聪、蔼一等。

他的译著多达二、三十种,多是英国的,也有俄罗斯、波兰等东欧国家的,其中以(英)《小品文选》、《英国诗歌选》影响较大,成为当时中学生喜好的读物。

他的散文则从1926年开始陆续发表在《语丝》、《奔流》、《骆驼草》、《现代文学》及《新月》等刊物上;其中绝大部分后来集成《春醪集》(1930年)和《泪与笑》(1934年)出版。

他的散文总数不过五十篇,但独具一格,在现代散文史上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堪称一家。

好友冯至称他足以媲美中国唐代的李贺,英国的济慈,德国的诺瓦利斯。

尽管梁遇春不是诗人,他的散文却洋溢着浓浓的诗情,成就虽不能与这几位短命的诗人相比,然而短短六年的丰富著述证明他们的才情与勤奋。

主要作品:著作书目:《春醪集》(散文集)1930,北新;《泪与笑》(散文集);1934,开明;《梁遇春散文选集》1983,百花;《春醪集》1序2讲演3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一)4醉中梦话(一)5“还我头来”及其他6人死观7查里斯`兰姆评传8文学与人生9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二)10文艺杂话11醉中梦话(二)12谈“流浪汉”13“春朝”一刻值千金14“失掉了悲哀”的悲哀《泪与笑》1泪与笑2天真与经验3途中4论知识贩卖所的伙计5观火6破晓7救火夫8她走了9苦笑10坟11猫狗12这么一回事13无情的多情和多情的无情14毋忘草15黑暗16一个“心力克”的微笑17善言18KISSING THE FIRE(吻火)19第二度的青春20又是一年春草绿21春雨22GILES LYTTON STRACHEY,1880-1932梁遇春的“流浪汉”散文梁遇春的散文中,《谈“流浪汉”》算是较长的一篇,也是人们比较偏爱的一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遇春(1906~1932),福建闽侯人,别署驭聪,又名秋心,1906年出生于福州城内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1930年与温源宁同返北大,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负责管理北大英文系的图书,兼任助教。

1932年夏因染急性猩红热,猝然去世,年仅27岁。

散文风格:他的散文多谈人生哲理,博学多思。

形成了非绅士的“流浪汉”风格。

怀疑、彷徨、恣肆、追求是其散文复杂的主题。

散文创造受到英国兰姆等散文家的影响。

代表作《梁遇春散文》为作者代表性散文的精选本,包括《春雨》、《泪与笑》、《论麻雀与扑克》、《春醪集》、《人死观》等名篇。

《春醪集》中“偷饮春醪”的豪情,与《泪与笑》中费尽心机而得
的“空心的笑”,恰如少年激情与现实无奈的碰撞,也是梁遇春绚丽一生中的几许黯然。

周国平曾在《泪与笑》中评价:“他不受任何前辈先生的意见支配,他苦讨冥搜,他自己就是「象罔」。

” 在梁遇春的散文里,我们的确能感受到他在《谈“流浪汉”》中所提到的那种“无人无我,不失火气,也不失活气”的气质。

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

梁遇春在短短27年的生命里,他只给我们留下了37篇小品文和二三十部译作。

然而,正如他在给徐志摩的悼文中所写的那个吻火者舞。

他在《观火》中说:“我们的生活也该像火焰这样无拘无束,顺着自己的意志狂奔,才会有生气,有趣味。

我们的精神真该如火焰一般地飘忽莫定,只受里面的热力的指挥,冲倒习俗,成见,道德种种的藩篱,一直恣意下去,任情飞舞,才会迸出火花,幻出五色的美焰。


文学活动始于大学学习期间,主要是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和写作散文。

译作多为英国的,亦有俄罗斯、波兰等东欧国家的。

从1926年始陆续在《语丝》、《奔流》、《骆驼草》、现代文学》、《新月》等刊物上发表散文,后大部分收入《春醪集》和《泪与笑》。

数量虽不多,但善于从“漫话絮语”中表达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

散文的艺术个性鲜明,深受英国随笔影响,在五四以来的散文作品中独树一帜。

[著作书目] 春醪集(散文集)1930,北新泪与笑(散文集)1934,开明梁遇春散文选集 1983,百花 [翻译书目] 近代坛论(论文)英国狄更生著,1929,上海春潮书局英国诗歌选1931,北新草原上(小说)苏联高尔基著,1931,北新荡妇自传(小说)英国笛福著,,1931,北新;再版改名《摩尔?弗兰德斯》,1982,人文红花(小说)俄国迦尔逊著,1931,北新吉姆爷(小说)波兰康拉德著,1934,商务(李丽)
作品集如下:
1序 2讲演 3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一) 4醉中梦话(一) 5“还我头来”及其他 6人死观 7查里斯`兰姆评传 8文学与人生 9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二) 10文艺杂话 11醉中梦话(二) 12谈“流浪汉” 13“春朝”一刻值千金 14“失掉了悲哀”的悲哀《泪与笑》 1泪与笑 2天真与经验 3途中 4论知识贩卖所的伙计 5观火 6破晓 7救火夫 8她走了 9苦笑 10坟 11猫狗 12这么一回事 13无情的多情和多情的无情14毋忘草 15黑暗 16一个“心力克”的微笑 17善言 18KISSING THE FIRE(吻火) 19第二度的青春 20又是一年春草绿 21春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