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人物对话”写作指导
小学作文辅导——对话式开头法

小学作文辅导——对话式开头法1.什么是对话式开头法文章开头,直接引用人物的独白或对话,使读者一开始便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这种手法,叫对话式开头法。
对话式开头法,主要运用于记叙文。
运用这种方法开头有这样几种作用:由对话引出事件,由对话引出人物,由对话表现性格,由对话展开情节。
有的对话开头,不但交代了事件,还使读者看到了人物性格。
如习作《我的哥哥》的开头:不,我先不睡!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我宁可不睡觉,也要把今天的作业做完!每当妈妈心疼地劝哥哥早点儿睡,别太贪晚用功时,他总是用这样的话回答妈妈。
我的哥哥就是这样一个死心眼儿的人。
这个开头有两个作用:一是表现了哥哥的性格勤奋好学,却又有些固执;二是为后文做了很好的铺垫,后面写哥哥自学英语和高等数学,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也就顺理成章了。
运用对话式开头可以舍弃不必要的描写。
做到先声夺人,使读者迅速进入作者叙述的情景之中。
所以,精心设计的对话开头往往是文章的诱饵,能吸引读者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增添文章的光彩。
2.范例评析我不做小皇帝了哎呀!你这孩子什么事都要父母干,可真成了小皇帝了我听到妈妈说这番话时很不服气:什么皇帝不皇帝的,难道我真的什么都不会干吗?哼,等着瞧吧!星期日,爸爸妈妈还要上班,我决心抓住这个机会锻炼一下自己。
我学着爸爸的样子,拿起小围裙往身上一系,又套上套袖,一照镜子,还挺像厨师的样子。
我看了看表,时间还早,就拿起脸盆和脏衣服来到自来水前,先把衣服浸透,再放入适量的洗衣粉,过了一刻钟,我就使劲地搓,一件一件的衣服被我洗好了,只剩下最后一件,它就是爸爸的牛仔服,哎呀,它又重又硬,真不好洗。
由于我力气小,洗好的牛仔服怎么也拧不干,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候,我想起了妈妈洗被单找爸爸帮忙的情景,我就飞跑到邻居小玲家,请小玲帮我一起把牛仔服拧干。
一看表,这时已十点了。
我晾好衣服,就准备做饭。
我先把淘好的米倒入锅里,再加上适量的水,盖好锅盖,然后点火烧饭。
怎样写好人物对话

提示语后标点的用法
提示语在前, 冒号引号紧相连; 提示语在中, 画个逗号在后面; 提示语在后, 句后画个小圈圈;
直接对话最方便, 用上引号真简洁.
对话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
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要紧密配合,相得益彰。 写人物语言若能适当结合动作神态描写,便会使人 物语言更加生动逼真。
3、 “挑担式”:提示语在中间,一般用于一个人说的话有 两层意思时 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 心疼地说:“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4、 “省略式”:没有提示语,直接引用人物说话的内容, 一般用于知道谁在说话且说话情况紧急,或说话人急于表达. 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 冒了!” 我们在作文时,不要只用一种描述形式,可以几种描述形式交 替使用。这样在表达形式上才不会显得单调。
总结:
要写好人物对话,必须做到:描写人物对 话时,融入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 对话形式要富于变化,不能太单一;想象要大 胆,合理,对话描写要突显人物特点。
我 的 希 望
我希望每位学生都有一双发 现个性的眼睛去观察生活, 都有一支神笔去描绘生活, 都有一颗盲人似的心灵去感 悟生活,这样我们的语言会 靓起来,文章就会多姿多彩、 形象生动。
合理的将对话分段可以让对话 显得更清晰.
老师微笑着说:“上课前我给你们出一个脑筋急转弯吧!” “什么?脑筋急转弯?”同学们都惊奇地看着老师. 老师点点头,边笑边说:“对啊!要做吗?” “好啊好啊,快出吧!”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嚷嚷起来. 急性子小文站了起来,满脸期待的说:“老师,快出啊!什么题目?” 调皮鬼小军也大叫道:“对啊,别卖关子了,脑筋急转弯可难不倒 我.” 老 师用手示意大家安静,慢条斯理的说起来:“好,听清了:小明 的爸爸有三个孩子,老大叫大毛,老二叫二毛,老三叫什么呢?” 小军脱口而出:“这还不简单?三毛呗!”说完还得意的仰起了头. 同学们听后哈哈大笑起来. “不对,应该叫小明吧.”学习委员小丽举手后站了起来,信心十 足的反驳道, “因为是小明的爸爸,除了大毛,二毛就是小明自己了 啊.” 同学们听后都点头赞同,老师也赞赏地看着小丽,语重心长地 说:“小丽分析得对极了.所以说我们听题一定要专心,做题一定要 细心. 不单是做题,做任何事, 只有专心做,细心做才能做好!”
人物对话描写作文指导(教学设计)

学会写人物对话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嘴一张就能说话,在你的周边谁最能说会道?师:他怎么厉害?(生答)生活中有些人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把假的说成真的,把笑的说哭的。
但遗憾的是在同学们的作文中,总会看到不少的哑巴,不信,请瞧瞧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读的真不错)文中谁成了哑巴?生:(同学们)师:是啊,一群人都成了哑巴。
同学们会怎么安慰小明呢?生自由发言师:听了你们的安慰,小明心理舒服多了!瞧,这么一开口,人就活了,内容就更具体了,所以让文中的人物开口说话真的很有必要。
板书:人物开口说话再看一段:请同学们先自己读读这句话,谁能给句子做个加法,让文中的人物开口说话?马上让人物鲜活起来?瞧,文中的妈妈这么一开口,文中的妈妈就“活”了,事件也清楚了,人物就更形象了。
过渡:那是不是只要人人物开口说话就完事大吉了呢?请看这一组句子,谁来读一读:二、发现与欣赏提示语的变化。
人物说了很多话,你感觉有什么不妥吗?生:(可以把这些“说”改成别的词)你的意思是说这里的提示语反复用一个字——说,单调、乏味。
那能不能不用“说”换一个字,但同样表达说这个意思的字?(生讨论)师:不用说,换成两个字?(生讨论)换成多个字的词呢?请同学们快速地记一遍这些词其实这些词同学们平常都有积累过,但要学会运用。
我们再向教材学习,看看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对话的。
(出示课文片段)师:请同学读一读这组对话,发现和刚才的一组句子的提示语有什么不同?(生自由读句子)不同点一这一组对话中前两句省略了提示语。
当不写提示语也可以知道是谁说的话时,可以不写提示语。
不同点二第三句话的提示语放在了句子后面,第四句的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的位置有变化)提示语可以在前,可以在后,可以在中间。
师:提示语的位置不同,后面的标点符号相同吗?(提示语在前,说后面是冒号,提示语在中间,说后面是逗号。
提示语在后面,说后面是句号。
)不同点三不用说这组句子中都“说”用什么来代替了“说”字,请读一读。
如何写好人物对话于永正作文教学实录

如何写好人物对话于永正作文教学实录一、回顾文段,作文入格请一位学生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三自然段师:朗读得真好。
这段写人物最多的是什么?生:对话。
师:对,人物的对话。
同学们,写好对话相当重要,因为好多事情,就是在对话当中进行的,对话一完,事儿也就结束啦,所以说,我们要学会写对话。
再有,人的语言是表现人物思想的,也表现人物性格,从这个角度上说,写好对话也是非常重要的。
再看,作者在写人物对话的时候,表现形式有什么特点。
谁发现啦?请站起来告诉我们。
生:我发现了每说一次话就是一段。
师:哦,作者在写人物对话的时候是分段的。
分段,不管你说多少话,哪怕只有几个字也占一个自然段。
比如说“那怎么”三个字儿就占了一个自然段。
写对话分自然段写,有什么好处呢?你说说看。
生:我觉得这们写能把人物说的话非常清楚地描述出来。
如果都合在一个段落里面的话,就不容易分清楚谁说的是什么。
师:有道理,请坐。
写对话分自然段,第一能使文章显得非常清晰,看上去非常舒服。
第二,老师改作业,读者读你的文章,眼睛不疲劳。
比如说,当人读到这儿,目光从这儿移到这儿的时候,有一个短暂的休息,读这样的文章,眼睛不疲劳。
老师一不疲劳,一高兴,心情一好,马上就给你作文打高分。
第三个原因我一般不给人说,就给你们几个人说。
写对话分段,文章显得很长,是不是啊?老师不是说,作文要写一页、两页、三页吗?这一分段,一页变成两页了,好不好?生:好。
师:这个秘密不要给别人说啊,我们大家知道就行。
再看,作者在写对话的时候使用了大量的提示语。
一起来写这个词好吗?(师板书:提示语)什么叫做提示语?文中表明这句话谁说的,怎么说的,这叫提示语。
比如说,“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再望望伯父的鼻子,后来说的。
这叫什么?生:提示语。
师:记住,告诉人家这个话是谁说的,他怎么说的,什么动作,什么表情,什么语气。
大家看,这些提示语的位置是不是一样的,说说看。
生:我觉得有些是在两句话的中间,有些是在句子的前面或后面。
对话语言描写作文

对话语言描写作文用典型化的人物对话,可以表现人物的特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写出新颖有趣的文章。
个性化的人物对话的语言描写,是指作文中对人物说话的内容、语气、声调等进行文字描写,人物对话是语言描写的一种方式。
古人说“言为心声”,语言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
因此,人物对话应该反映人物的真实感情,表现人物的特点,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关于人物对话的精彩描写,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语言运用的技巧和方法。
(1)对话可以表现人物的特点。
各种人说话不一样呀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在《桌米》一文中,写农民大清早到河埠头后、急切询问米价,同米行先生进行了这样的对话:“糙米五块:谷三块。
”米行里的先生有气无力地回答他们。
“什么!旧毡帽朋友几乎不相信他们的耳朵,美满的希望突地一沉,大家都呆了。
“在六月里,你们不是卖十三块吗?” “十五块也卖过,不要说十三块。
”“哪里有跌得这样历害的?” “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不知道吗?各处的米像潮水一样涌来,隔几天还要跌呢!” “还是不要粜的好。
我们摇回去放在家里吧!”从简单的心里喷出了这样激愤的话。
“嗤,”先生冷笑着,“你们不粜,人家就饿死了吗?各地方多的是洋米洋面,头几批还没吃完,外洋大轮船又有几批运来”。
这段人物对话,十分生动、传神、精炼。
先生们冷笑着说,有气没力地回答,对农民的责问热讽,显得傲慢而有恃无恐,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人物特点形象鲜明。
农民呢,听到米价大跌,“几乎不调信他们的耳朵”,“都呆了”,只好喷出愤激的话。
“我们摇回去放在家里吧”。
他们询问米价、急不可耐;听到“大跌”消息,吃惊发呆;争议米价,显得焦急迫切而无可奈何。
(2)对话可以表现人物的神态和身份。
在《田忌赛马》一文中,作者在第一次赛过和第二次赛前,生动地描写了孙膑、田忌、齐威王三人的对话,十分精彩而又耐人寻味,作者这样写道: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对话还能表现人物的身份呢孙膑还没说完,田忌瞪了他一眼,说:“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 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让你取胜。
作文中如何写人物对话 附范文解析

让对话凸现人物个性——作文中如何写人物对话主题阐释:俗话说“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最容易反映对话双方的个性,它可以直接的体现出人物性格,表露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使读者闻其声而知其容。
因此,在叙事类文章中巧妙地设计人物的对话,以此来凸现人物的个性尤其重要。
一、对话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人物的对话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要根据人物的年龄特征、职业习惯、生活阅历来设计,力求达到形象、真实、个性化。
经典对话:孙犁《荷花淀》中几个妇女“探夫”的对话:“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几句对话或温柔,或爽直,或老练,或羞涩,展示出不同的人物个性,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学生原例:忙碌了一天的钓翁,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也是很高兴,他图的是乐呵。
特点解析:这句话告诉读者“钓翁没有钓到鱼”是一种乐呵,因为他在享受生活,享受“钓”的过程。
但是给人的感觉是太平淡,如果把这个“道理”放置在一个场景中,采取对话的形式来表现,既有形象,又能表现人物个性,岂不更好。
升格天地:傍晚,我从湖边走过,一位钓鱼者从身边走过,不经意的一瞥:哇,鱼篓里竟一条鱼也没有!“老张呀,你整天来这儿,图个啥呀?”只听那个人答道:“图个啥,图个乐子呗!生活,不就图个乐子,鱼不上钩,跟我有啥关系?我就钓个乐子,哈哈……”成功体验:同样表达一个道理,直白的语言与形象化的语言效果迥别:原句阅读之后觉得平淡如水,给人印象不深。
而升格之后文段,采用对话形式,有形象,有人物,有个性,给人的感觉是:语言中有哲理,语言中现个性,含蓄表达,印象深刻。
二、对话语言要富有生活气息生活中的语言是最真实感人的语言,它既能表现出人物独有的个性,又能打动读者。
因此,对话源自生活,写对话必须忠实与生活。
做到这些,就要虚心地从生活中学习语言,广泛地吸收大众语言中的精华。
人物对话描写作文怎么写

人物对话描写作文怎么写对话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
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已,他好象什么也没听见。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赞叹地说道:“这个小伙子画得真好啊!这样的画技没有三年五年是练不出来的!”“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活泼的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听到这话,在公园里晨练的老人、公园里的清洁工、在旁边茶室里喝茶的人,活泼可爱的孩子都聚集到这里来了。
他周围顿时围满了人,这里被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
“孩子,你瞧,那个叔叔画得多好呀!”“妈妈,如果我也能橡叔叔这样专心,就可以画好画了。
”“这样的画技,真的很少见。
”一个商人模样的人,认真的说道:“小伙子,你画得太好了,把它卖给我行吗?”有一位黄头发高鼻梁的外国友人羡慕地说:“你画得真好,画得好像和活的一样。
”一个挎着书包的学生称赞道:“叔叔,你画得真好,能不能教我呢?”青年人没有任何反应。
天渐渐黑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渐渐散去,只有那个青年还在画画。
篇二:人物对话在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在喝茶,就在这放松之际,我也不会放过学习的机会。
“妈妈!”我问,“喝茶对人有什么好处呀?”“喝茶可以提神醒脑,在茶香中还可以平静心情呢!”妈妈慢慢地说道。
“对了,是不是可以放一点儿像古筝之类的音乐呢?” 作文爸爸回答我:“可以呀!再看些古诗古文,细细品味,那很是享受了。
”“这茶里含有什么成分呢?”我好奇地问。
作文“茶里的主要成份是茶 ..写人,一般都要写人物的对话;而人物对话在人物描写中占有非常的地位。
但是,在当前小学生作文中,这是比较薄弱的一环。
大家仅仅满足于人物对话书面表达的四种形式:1、提示语在前面。
---他说:“今天的天气真好!”2、提示语在后面。
---“你功课完成了吗?”李刚问。
3、提示语插在一段话的中间。
---“小明,你要认真想想!”王老师严肃地说,“你这样做,应该吗?”4、在清楚地知道双方的对话人是谁的前提下,省略提示语,连续地写双方对话。
---小刚和小明的悄悄话,我听得很清楚。
“人物对话”写作指导

“人物对话”写作指导人物对话是一种常见的写作形式,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性格、思维方式和故事情节的发展。
以下是六篇“人物对话”的写作指导:1. 方式一:对话突出冲突在这种对话中,两个人物之间存在明显的冲突和分歧。
写作时可以通过言辞激烈、观点对立的对话方式来突出冲突,使读者更加紧张和关注故事的发展。
例子:A:你每天都迟到,这不是第一次了!你不觉得这样很不尊重我吗?B:我只是不小心睡过头,你也不要太计较嘛!A:这不是一次两次了!我觉得你不在乎我的感受。
2. 方式二:对话展示人物性格在这种对话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展现他们的性格特点。
可以通过选择恰当的词汇和反应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思维方式,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
例子:A:我听说他们要举办一场慈善义演,你打算参加吗?B:不会吧,我真的很不喜欢参加这种活动。
凑一大堆人在一起表演,感觉太无聊了。
A:我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你怎么就这么无动于衷呢?3. 方式三:对话揭示事件发展在这种对话中,人物之间的对话可以揭示事件的发展和转折。
可以通过人物的互动来暗示或提示故事的发展方向,充满悬念和扣人心弦。
例子:A:你知道今天发生了什么吗?B: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A:你不会相信的,昨晚有人闯进我们的家,把所有贵重物品都偷走了!B:这可怎么办?我们怎么办?4. 方式四:对话暴露人物内心矛盾在这种对话中,人物之间的对话可以揭示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可以通过人物之间的互动和心理活动的展示,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子:A:你觉得我们应该继续下去吗?B:我不知道,我们之间的相处真的越来越难了。
A:是不是我们走到了一个很难决定的地步?B:也许我们需要一些时间来冷静思考。
5. 方式五:对话推动剧情发展在这种对话中,人物之间的对话可以推动剧情的发展和故事的进展。
可以通过对话的问答、议论和解释来引导和拉动故事的情节。
例子:A:你觉得我们应该去参加那个舞会吗?B:当然,这是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可以展示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出示第二段文字:大象和蚂蚁比力气(二)
师:根据对话人的动作、神态,在“说”字前面加上适当的修饰词,文章就更生动了。你还发现了什么?
要想写好人物对话,除了适当运用不同的表示“说”的意思的词语,加以适当的表示人物动作、神态的词语之外,还可以运用不同的表示说话的形式。
8、你能看出在这一片段中,一共用了几种对话形式?(四种)
由于是分段写的对话,因此在提示语的运用上也是非常讲究的。
9、板书:提示语
10、小结:老师认为,写好人物对话,一要注意分段、二要写好提示语,要有变化。
二、小品表演,对话素描。
师:写好对话,除了形式和对话的要求,还有方法运用。你要仔细倾听,认真观察。
观看小品表演《
鲸是鱼吗》。
甲: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
乙:那还不是大象?
甲:不对!是鲸。
乙:噢,鲸呀,我在电影里见过,是最大的鱼。
甲:你又错了,鲸不是鱼!
乙:鲸整天生活在海洋里,体形像鱼,为什么不是鱼?
甲:鲸是用肺呼吸的,可鱼是用鲸呼吸的o再说鲸是胎生的,鱼是卵生的。
乙:那鲸是什么动物?
甲:
小鲸是靠吃奶长大的,因此是哺乳动物。
“人物对话”写作指导
人
物
对
王慧
学习目标:
1.了解对话素描对人物描写的作用。
2.
能合适地运用“说”字的近义词。
3.仔细观察,根据对话人的动作、神态,加上适当的修饰词来描写人物的对话。
4.运用四种对话形式来描写,并能灵活交叉使用。
5.展开想象,生动地描述一段对话。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对话是描写人物的一种主要形式。写好对话,就能把人物写活,读了就好像直接听到人物在说话,听到人物的心声,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二点,人物的语言是表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反映人物的性格的,从这个角度上说,写好人物的对话是非常重要的。
5、想象一下,他们三个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说这段话的,他们三个人说话的表情动作语气,甚至于包括他们的穿戴,再想象他们听了那位老者的劝告后会怎么样?
6、先想个题目,题目自拟。
板书:好题文一半。
7、开始写
2、指名一学生和老师表演哑剧。
在剧中分别扮演两名学生,你们分别给两名同学起个名。
想象同学间会说什么?
1、板书课题:人物对话
2、出示短文:大象和蚂蚁比力气(一)
3、指名读,谈谈你读了后的感受。师:这段文字能让读者看懂文章的意思,主要是分段了。
4、板书:分段(不管他说多少话,都占一个自然段)。写话分段首先一看上去非常舒服,很容易读。第二读时眼睛不疲劳。不过有时候可以不分段,连成一段话写,但我主张分段,看上去很清晰。5、但这段文字读起来味同嚼蜡,什么原因?师:要使对话描写生动形象,就要避免词语贫乏、一“说”到底,人人一个腔调的毛病。其实表示“说”意思的词是相当多的,如道、叫、喊、嚷、问、念、骂、劝说、唠叨、嘟囔、请求、反驳、呻吟、吭、吆喝、打招呼等。师:根据你平时的积累,还有哪些动词也表示“说”的意思,交流。
根据小品材料的人物对话,加以描写。请你认真观察,倾听对话。他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说这些话的?表情、动作怎样?
描写要求:(1)要注意分段;(2)要写好提示语,要有变化(提示语在中间的形式至少要用一处,无提示语的形式只能用一次);(3)适当地运用表示“说”的意思的词语。
[学习词语]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得意洋洋、奇怪、纳闷、话音刚落、一本正经、自以为是、半信半疑、疑惑不解、满有把握、羡慕、形影不离、若有所思、眨巴眨巴、神秘地微笑、恍然大悟
第一写人物对话要分段;第二要写好提示语,注意提示语的变化;第三要适当地运用表示“说”的意思的词语。
3、交流
请同学报题目,其他同学想想你喜欢哪个题目?
学生读作文。
四、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在读课外书的时候,在读作家的书的时候,一定会关注作家怎么写人物对话的,这样你们对人物的对话描写一定会更精彩。
3、听一段录音:
女:哎,你挤什么挤,没长眼睛啊?
男:年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
女:哎,你挤着我了,你!
男:来劲了,是吗!
老者:算了,算了,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啦!
4、这段对话你在哪里听到过?(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
想象一下,板书:想象
有一个人说过:想象比知识重要
知道这是谁说的吗?(爱因斯坦)
写作文说到底是考你的想象力的,比如说刚才录音中三个人的对话,你要展开想象,三个人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说这些话的?想象要有根据。接着往下想:表情怎么样动作怎么样?特别是那个老者,他是什么表情,什么语气,用什么表达。当两位年轻人听了老者的劝后结果怎么样?再放录音。
乙:咦,你怎么知道得这么多?
甲:我是从这本《十万个为什么》里看来的。
乙:借给我看看好吗?
甲:好!
三、创设情境,想象对话。
1、有一个人说过:想象比知识重要。知道这是谁说的吗?
(爱因斯坦)
写作文说到底是考你的想象力的,想象要有根据。
接下来老师想请你们看一幕哑剧,顾名思义,哑剧中的演员只表演不讲话,因此请你们看的时候重点要想象剧中的人会说什么,看完以后请大家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人
物
对
话1、
分段;
倾听2、
提示语;
观察3、
运用“说”字的近义词。
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