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阶段9 储位管理与货位分配
货位编码和储位管理课件

测定安全存量、理想最低存量或定额存量,并 有标市牌。
仓区内要留有必要的废次品存放区、物料暂存
区、待验区、发货货位区编码和等储位管。理
3
按存储容器的规格、楼面载重承受能力和叠放的 限制高度将仓区分为若干仓位,并用油漆或美纹 胶在地面标明仓位名、通道和通道走向。
仓区设计必须将安全因素考虑在内,须明确规定 消防器材所在位置,消防通道和消防门的位置及 救生措施等。
货位编码和储位管理
7
(3)纵横式布局是指在 同一保管场所内,横 列式布局和纵列式布 局兼而有之,可以综 合利用两种布局的优 点。
货位编码和储位管理
8
倾斜式布置。 倾斜式布置是指货垛或货架与仓库侧墙或主
通道成60°、45°或30°夹角。具体包括货垛 (架)倾斜式布局和通道倾斜式布局。
(1)货架倾斜式布局 是横列式布局的变形,它是为了便于叉车作业、
缩小的回转角度、提高作业效率而采用的布局方式。
货位编码和储位管理
9
(2)通道倾斜式布局
是指仓库的通道斜穿保管区,把仓库划分为具有不 同作业特点的区域,如大量储存和少量储存的保管区等, 以便进行综合利用。在这种布局形式下,仓库内形式复 杂,货位和进出库路径较多。
货位编码和储位管理
10
仓库空间布置:也称为仓库内部竖向布局,是 指库存物品在仓库立体空间上布局,其目的在于 充分有效地利用仓库空间。
每个货仓的进门处,须张贴货仓平面图,表明该 仓库所在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仓区仓位、仓 门、各类通道、门、窗和电梯等。
货位编码和储位管理
4
三、货区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形式
1 、仓库货区布置
平面布置:平面布置是指对货区内的货垛、通 道、垛间(架间)距、收发货区等进行合理的 规划,并正确处理它们的相对位置。
仓储管理中的货位规划与布局策略

仓储管理中的货位规划与布局策略仓储管理中的货位规划与布局策略是仓储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提高仓库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以及提升客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货位规划与布局策略能够优化仓库内物品的存储和取出过程,最大限度地利用仓库空间,提高工作效率。
货位规划是在仓库内明确划分不同区域的过程,以便存放不同类型和特征的商品。
首先要根据不同产品的属性和特点进行分类,然后确定适宜的存储方式。
一种常见的货位规划方法是ABC法。
根据商品的重要性和销售频率来进行分类,A类商品为最重要且销售频率最高的商品,B类商品为次重要且销售频率适中的商品,C类商品为较不重要且销售频率相对较低的商品。
通过对不同类别商品的分类,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货位,并根据销售数据动态调整货位规划。
另一种常用的货位规划方法是按照商品特点进行分类。
例如,将易碎商品与其他商品分开存放,避免产品损坏;将易燃品与非易燃品分开存放,降低潜在风险;将高价值商品与普通商品分开存放,加强安全措施等。
按照商品特点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保护商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货位布局是指在仓库内合理地设置货位的过程。
合理的货位布局可以优化仓库的工作流程,提高取货效率,减少物品之间的相互干扰。
在进行货位布局时,首先要考虑货物的进出流向。
将货物流向分为去向市场和来向市场的流向,以及从供应商来的货物和客户退回的货物的流向。
根据货物流向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货位布局策略。
对于去向市场和来向市场流向的货物,可以通过设置靠近出口的货位来提高取货效率。
对于从供应商来的货物和客户退回的货物,可以设置与入口相邻的货位,方便装卸货物。
要考虑货位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
货位应该布局在仓库内能够方便仓库员工进行操作和管理的区域,避免过于密集或分散,以免对工作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货位应该设置在仓库内能够清晰观察的区域,方便员工对货物进行视觉管理。
要考虑货物的存放规则和堆放方式。
货物应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存放,例如按照商品类型、尺寸、重量等进行分类。
简述货位分配的原则

简述货位分配的原则货位分配是仓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货物的存储和出货效率。
合理的货位分配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仓库空间,提高货物的存储密度,减少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将介绍货位分配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1. 相关性原则:将相同或相似的货物放置在相邻的货位上。
这样可以方便操作员的工作,减少搬运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相同或相似的货物放在一起,也方便进行盘点和管理。
2. 货物属性原则:根据货物的属性和特点进行分配。
例如,易碎品可以放置在较低的货位上,以避免高处掉落造成损坏;易腐品可以放置在通风良好的货位上,以防止变质;重货可以放置在坚固的货位上,以防止货位变形或折断。
3. 重要性原则:将重要的货物放置在容易监控和管理的货位上。
例如,贵重物品、高价值物品或需要特殊保管的货物可以放置在仓库的中央位置或安全区域,以便监控和保护。
4. 流通性原则:将流通次数较高的货物放置在离出口或出货口较近的货位上。
这样可以减少搬运时间和距离,提高出货效率。
5. 尺寸合理原则:根据货物的尺寸和体积进行货位分配。
大件货物可以放置在宽敞的货位上,以免占用过多的空间;小件货物可以放置在较小的货位上,以提高存储密度。
6. 批次原则:将同一批次的货物放置在相同的货位上,便于管理和追溯。
这样可以避免不同批次的货物混杂在一起,减少错误发货的概率。
7. 可访问性原则:将常用货物放置在容易取得的货位上,以减少搬运时间和劳动强度。
例如,销售量大的商品可以放置在离出货口较近的货位上,方便及时出货。
8. 安全性原则:在货位分配时,要考虑货物的安全性。
例如,易燃品、易爆品或危险品应该放置在安全的区域,以避免事故发生。
9. 适应性原则:货位分配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
随着业务的发展和变化,货物种类和数量会发生变化,仓库管理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
货位分配是仓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货位分配可以提高仓库的存储效率和操作效率。
行政仓库的库位划分与货位管理规范

行政仓库的库位划分与货位管理规范引言库位划分行政仓库的库位划分是指将仓库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区域,用于存放不同类型、不同属性的商品。
合理的库位划分可以简化仓库的操作流程,提高仓库的工作效率。
原则•合理利用空间:根据仓库的面积和布局,合理划分库位,充分利用仓库的存储能力。
•类型分区:根据商品的类型、特性等划分库位,方便对不同类型的商品进行管理。
•流程优化:库位之间应按照工作流程的顺序进行划分,以减少货物的搬运路径。
库位类型存放区:用于存放商品的主要区域,根据商品的特性和容量需求划分为多个存放区。
拣选区:用于拣选商品,提供给出库人员将商品提取出来的区域。
通常位于仓库的靠近出口的位置。
临时存放区:用于临时存放无法立即归位的商品。
可分为两种:待上架区(用于待上架商品的存放)和待处理区(用于待处理商品的存放)。
质检区:专门用于商品质量检查的区域,确保出库商品的质量。
特殊存放区:用于存放特殊类型的商品,例如易碎品、有等。
库位编号•数字编号:使用数字对库位进行编号,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号,例如按照行号、列号等进行编号。
•字母编号:使用字母对库位进行编号,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号,例如按照字母表顺序进行编号。
•混合编号:使用数字和字母的组合对库位进行编号,例如先使用字母表示行,后使用数字表示列。
货位管理规范货位管理规范是指在仓库中对货位的使用和管理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方法。
通过严格的货位管理规范,可以确保货位的有效利用和货物的快速查找。
货位规划•存储需求:根据不同类型的商品,确定每种商品需要的存储空间。
•工作流程:根据仓库操作流程,设计货位布局,提高操作效率。
•货位容量:根据仓库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货位的容量,确保足够存放商品。
货位标识•库位编号:每个货位应标注其所属的库位编号。
•货位用途:标明货位的用途,例如存放区、拣选区等。
•商品类别:标明该货位主要存放的商品类别,例如A类商品、B类商品等。
货位使用管理为了确保货位的有效使用和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货位使用管理制度。
物控中的仓库管理与货位规划

物控中的仓库管理与货位规划仓库管理与货位规划是物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影响着仓库的运作效率和成本控制。
合理的仓库管理与货位规划能够使得货物存储、出入库操作更加高效、便捷,减少仓库内物品的损失和遗漏,提高仓库的整体管理水平。
仓库管理的目标是高效利用资源,提高仓库的货物周转率。
货物的周转率是衡量仓库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高周转率能有效地减少库存积压和物资滞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而实现高周转率的关键在于合理的货位规划。
货位规划是指根据库房的布局和货物种类,合理划定不同货物应存放的位置。
合理的货位规划能够提高仓库货物的存储密度,节约存储空间,降低存储成本。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正确分类货物。
不同种类的货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因此需要根据货物的性质、尺寸、重量等进行合理的分类。
比如,易损品可以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易碎品需要对其进行特殊的保护措施。
根据货物的特点确定适宜的存放区域。
根据货物的性质,可以将货位划分为普通货架、冷藏货架、保险柜等不同区域。
同时,还应注意货位的高度和宽度,以便适配不同种类的货物存放。
再次,合理安排货物的存放顺序。
根据货物的类别和流动性,可以将存放频率较高的货物放置在易取得的位置,以提高出库效率。
同时,也可以将存放量较大的货物放置在较高的位置,以达到高效利用空间的目的。
仓库管理中还需要注意控制库存,定期进行库存盘点。
库存盘点是确保库存准确性的一项重要活动,通过盘查库存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比如物品过期、破损、丢失等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除了以上的仓库管理措施,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提升仓库管理的效率与精度。
通过使用仓库管理软件,我们可以实时监控库存情况,预测需求变化,优化仓库操作流程。
同时,也可以通过条码技术、RFID等自动化设备对货物进行标识和管理,进一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总的来说,仓库管理与货位规划是物控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决定着仓库整体的运作效率和成本控制。
简述货位分配的原则

简述货位分配的原则货位分配是仓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货物在仓库中的存放位置以及整个仓库的运营效率。
合理的货位分配可以提高仓库的利用率,减少货物损坏和错误出库的风险,提升仓库作业效率。
在进行货位分配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货物的安全、高效存放。
货位分配的原则之一是相似性原则。
相似性原则是指将相似的货物放在相邻的货位中,便于管理和查找。
相似的货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如尺寸、重量、形状等。
将相似的货物放在一起,可以减少查找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货位分配的原则之二是频度原则。
频度原则是指将经常出入库的货物放在离出入库口较近的货位中,以减少货物的运输距离和搬运时间。
经常出入库的货物通常是热销品或季节性商品,将其放在靠近出入库口的货位,可以缩短货物的运输路径,提高作业效率。
货位分配的原则之三是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指将重要的货物放在易于管理和保护的货位中,以确保货物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重要的货物可能是高价值的商品或易碎品,将其放在容易监控和保护的货位,可以减少货物损坏和丢失的风险。
还有,货位分配的原则之四是流通性原则。
流通性原则是指将货物放在便于流通的货位中,以便于货物的周转和流通。
流通性好的货位通常是靠近交通要道或操作区域的货位,可以方便货物的进出和搬运,提高仓库的作业效率。
货位分配的原则之五是合理利用空间。
合理利用空间是指充分利用仓库的空间,提高仓库的利用率。
在进行货位分配时,应根据货物的尺寸和形状,合理安排货位的大小和布局,确保货物能够紧密堆放,最大限度地利用仓库的空间。
货位分配的原则包括相似性原则、频度原则、重要性原则、流通性原则和合理利用空间。
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提高仓库的作业效率,减少货物损坏和错误出库的风险。
在实际操作中,仓库管理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这些原则,并灵活应用,以实现最佳的货位分配效果。
[精华]仓库货位的布置管理方法与分配原则
![[精华]仓库货位的布置管理方法与分配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021b8d90242a8956bece428.png)
[精华]仓库货位的布置、管理方法与分配原则对整个仓库进行分区,即设置库区后,就可以设置货位了。
货位就是指仓库中货物存放的具体位置,在库区中按地点和功能进行划分,来存放不同类别的货物。
货位的设置,可以方便仓库中对货物的组织,以及出入库时对货物的管理。
规划货位的原则要求为:货位布置要紧凑,提高仓容利用率;便于收货、发货、检查、包装及装卸车,灵活合理;堆垛稳固,操作安全;通道流畅便利,叉车行走距离短。
“储位”规划“储位”,即货物储存的位置。
为方便管理,仓储/配送中心的每个“储位”都应进行编号并输入“WMS”(1)编号一般由通道编号、货架编号、列数、层数组成;(2)通道编号一般采用英文字母,其他的采用阿拉伯数字;(3)编号位数视储位多少而定;(4)通道编号、货架编号、列数、层数应用醒目的字体制成标牌(签),悬挂、粘贴在相应位置。
“储位”分配(1)为方便出入库,物品必须面向通道进行保管;(2)尽可能地向高处码放,提高保管效率;(3)“出货”频率高的放在近处,“出货”频率低的放在远处;(4)“重货”放在近处,“轻货”放在远处:(5)“大型货物”放在近处,“小型货物”放在远处;(6)“一般物品”放在下层,“贵重物品”放在上层;(7)“重货”放在下层,“轻货”放在上层;(8)“大型货物”放在下层,“小型货物”放在上层;(9)加快周转,先入先出。
货物的堆码(1)同类产品按生产日期、规格单独存放。
(2)不同品种的货物分别放置在不同的托盘上。
(3)贴有“标签”的物品,“标签”应向外与通道平行。
(4)严禁倒置,严禁超过规定的层级堆码。
(5)货架上物品存放重量不得超过货架设计载荷。
(6)在托盘上码放货物时,托盘间应预留合理距离,以便于移动,并避免货物错放。
(7)手工操作的,每一货物托盘上应放置一张“储位卡”。
“储位卡” (1)“储位卡”是在每个储位上设置的用以反映所存货物情况的卡片。
在手工操作情况下,“储位卡”是有效的库存管理工具。
货位分配遵循的原则

货位分配:货位分配就是指在存储空间、储存设备、储存策略、储位编码等一系列前期工作准备就绪之后,用什么方法把货品分配到最佳的货位上。
正确的货位分配可以为仓库提高作业效率和降低成本,增加货品吞吐量,改善劳动力的使用,减少工伤,更好地利用空间和减少产品的破损。
但是想要正确的分配货位,首先要清楚货位分配遵循什么原则。
货位分配包含有两层意义:1.为出/入库的物料分配最佳货位(因为可能同时存在多个空闲的货位)即入库货位分配。
2.要选择待出库物料的货位(因为同种物料可能同时存放在多个货位里)。
货位分配考虑的原则是很多的。
专门用于仓储的立体仓库,其货位分配原则是:1、上轻下重原则根据货物重量选择摆放位置。
把重的东西放在下层,把轻放在货架上层。
需要人工搬运的大型货物以腰部的高度摆放。
这样提高效率、保证安全。
2、优先靠近出入口原则根据出入库频率选定位置。
出入库频率高的货物应放在靠近出入口,易于作业的地方;流动性差的货物放在离出入口较远的地方;季节性物品按季节特性来选定场所摆放。
3、先进先出原则一般企业为了加快周转,先入先出一同种物料出库时,先入库的物资,需要先提取出库,以加快物料周转,从而避免因物料长期积压产生锈蚀、变形、变质及其他损坏造成的损失。
因此在货位分配时要方便先进物品优先出库。
4、同类物品集中原则同一品种同一地方保管。
为提高作业效率和保管效率同一物品或类似物品应在同一地方保管,提高仓储工作效率。
5、多巷道分布原则货位分配是应提高可靠性,分巷道存放一仓库有多个巷道时,同种物品分散在不同的巷道进行存放。
以防止因某巷道堵塞影响某种物料的出库,造成生产中断。
货位分配除了需要遵循以上原则之外,还有以下注意事项:01尽量提高仓储空间利用率仓储空间的规划,首要先分类,了解使用方向,接着进行评估其在各方面的权重取舍,评估有了权重之比后再设计布置。
如果仓库空间已受限无法进行规划变更,就要寻找方法把现有的仓储空间利用率发挥到极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将周转率大的物品放在储库装卸搬运最便捷的位置。
4)将同一供应商或同一客户的物品集中存放,以便于进 行分拣配货作业。
4、货区布置的形式
货区布置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提高仓库平面和 空间利用率,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物品保管质量, 方便近出库作业,从而降低物品的仓储成本。 1)平面布置。
平面布置是指对货区内的货垛、通道、垛间 (架间)距、收发货区进行合理的规划,并正确处 理他们的相对位置。平面布置时主要依据库存各类 物品在仓库中的作业成本,按成本高低分为A、B、 C类,A类物品作业量大,应占据作业最有利的货位, B类次之,C类再次之。
3、按商品的危险性质进行分区分类
4、按方便作业和安全作业进行分区分类
(二)分区分类规划的原则
1、存放在同一货区的物品必须具有相容性。 2、保管条件不同的不应混存。 3、作业手段不同的不应混存。 4、灭火措施不同的绝不能混存。
二、货位管理计划
进入仓库中储存的每一笔货物在其理化性质、来源、 去向、批号、保质期等各方 面都有独自的特性,仓库 要为这些物品确定一个合理的货位,既要保证保管的需 要,更要便于仓库的作业和管理,仓库需要按照物品自 身的理化性质与储存要求,根据分库、分区、分类的原 则,将物品固定区域与位置存放,此外还应进一步在定 置区域内,依物品材质和型号规格等系列,按一定顺序 依次存放,并进行定位管理,以保证“规格不串、材料 不混、先进先出”。
第1节 仓储作业管理
一、货物保管场所的规划
分区分类规划是指按照库存物品的性质(理化性能或 使用方向)划分出类别,根据各类货物储存量的计划 任务,结合各种库房、货场、起重运输设备的具体条 件,确定出各库房和货场的分类储存方案
(一)分区分类规划的方法
1、按物品的种类和性能进行分区分类 2、按库存物品的发往地区或按货主的不 同进行分区分类
(一)货位管理的基本步骤
1.确定储编码 5.货位管理维护
6.检查改善
(二)货位的存货方式
1、固定型。
2、流动型。
有时为了充分利用这两者的优点,采取分区随机 货位指派的方法,就是每个类别的商品被固定在一个具 体的货物储存区域,采用固定型场所管理方式,在储存 区域内部此类商品每个具体规格商品的储存位置是随机 的,根据其进出库时间要求或流量进行随机安排,此时 采用的又是流动型储存管理方式。
(4)库内办公地点
平面布置的形式可以分为垂直式和倾斜式。 垂直式布置是指货垛或货架的排列与仓库的侧墙相互垂 直或平行 具体包括①横列式布局 ②纵列式布局 ③纵横列式布局
①
横列式
②
纵列式
③纵横式布局,是指在同一保管场所内,横列式布局和 纵列式布局兼而有之,可以综合利用两种布局的优点。 如下图所示。
倾斜式布布置是指货垛或货架与仓库的侧墙或主 通道成 60° 、 45° 或 30° 夹角。具有包括货垛(架)倾斜 式布局和通道倾斜式布局。
(三)仓库货区货位布局
1、影响仓库货区布局的因素 1)仓库的专业化程度。 2)仓库的规模和功能。 2、仓库货区布局的要求 1)适应仓储作业过程的要求,有利于仓储业务的顺利进 行。 2)有利于节省投资。 3)有利于保证安全和职工的健康。
3、货区布置的基本思路
1)根据货物特性分区分类储存,将性质相近的物品集中 存放。 2)将单位体积大、单位质量大的物品存放在货架底层, 并且靠近储库区和作业通道。
2)仓库空间布置。
空间布置也称为仓库内部竖向布局,指库存物品在仓 库立体空间上布局,其目的在于充分有效地利用仓库 空间。空间布局的形式主要有:
就地堆码
上货架存放 架上平台 空中悬挂
(三)非保管场所布置
(1)通道 库房内的通道,分为运输通道(主通道)、作业通道 (副通道)和检查通道。 (2)墙与墙之间的距离 (3)收发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