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区农广校2017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发达国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经验及对我国启示-杨妍玮

发达国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经验及对我国启示-杨妍玮杨妍玮(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400041)[【摘要】:^p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文章借鉴发达国家在职业农民培育方面的经验,指出了我国目前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最后结合国外经验,指出了如何从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面的立法、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精细化三个方面做好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关键词】:^p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启示发达国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而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新型职业农民又是农民群体中具有高素质、高技能、高收入的一类。
至20__“大力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以来,连续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
在20__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出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主席在考察山东省时,也指出“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战略要求。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因此,借鉴发达国家职业农民培育经验,做好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为当下之急。
一、发达国家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一)完善的法律制度发达国家对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非常重视,首先体现在法律法规制定上。
美国从1862年就开始了有关农业教育方面的立法。
如《莫里尔赠地法案》就规定,将出售“赠地”的收益用于建立农工学院,发展农业高等教育,培养农工专门人才;以及1890年第二个《莫里尔法案》保证了赠地学院受联邦政府拨款。
《哈奇实验站法案》(1887年)要求联邦政府用出售土地的收入向各州拨款15万美元,建立“农业试验站”。
而随着农民短期培训班和函授教育的发展,《史密斯·利佛农业推广法案》(19___年)通过,农技推广组织和推广站成立。
至此,“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合作推广体系基本建立。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一、问题的提出在新时代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有力的生力军,是“三农工作队伍最可靠的同盟伙伴,是农村产业调整升级的关键力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人才是关键。
从我国农村发展现状来看,农民整体科学文化水平较低,人才流失情况严重,“空心村”现象愈演愈烈。
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31422万人,初中及以下(初中、小学、未上过学)文化水平人员占比91.8%,高中及以上(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人员占比8.3%。
我国义务教育政策实施以来,虽然国民素质普遍得到提升,但由于农村教育水平不发达、优质师资力量匮乏、教育观念落后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水平仍然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农业农村现代化首要问题就是农民现代化,如何对现阶段的新生代农民进行职业培训,把他们培育成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个概念或提法,是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逐步形成的。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明确了新型职业农民应该是“会经营、善管理、懂科技”的农村新型人才。
学术界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特征和培育路径等问题也提出诸多观点。
邱立民、钟宇红、马浩认为新型职业农民将务农视为是终身职业,是能够应对社会大市场及大生产的专业人士,是农业经济真正的市场主体。
刘家富、余志刚、崔宁波认为新型职业农民是使用土地等生产资料,运用现代手段[摘要]基于乡村振兴的时代发展背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仅在数量方面需求较大,在培训内容、培育方式、培育体系和培育成效等质量改善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
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培训内容陈旧、培育方式传统单一、培育资源未能有效统筹、培育成效难以检测等问题。
对此,文章提出分类管理与精准教育相结合、内容创新与模式创新相结合、政策保障与资金保障相结合、准入制度与动态调整相结合等对策,以期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改革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供有效建议。
新型职业农民在线培育平台的设计

新型职业农民在线培育平台的设计彭 宾1,李素梅2,张振锋3,谢秋波4(1.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30;2.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广东 中山 528403;3.开平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广东 江门 529300;4.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30)摘 要:自2012年国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后,全国掀起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高潮。
本文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学员技能培训的特点和需求,对当前的新型职业农民的技术培训进行了研究,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平台及运行机制:采用基于J2EE的技术架构、MVC设计模式、B/S的多层结构,开发了新型职业农民在线培育平台,为农民建立合理的“学习计划”,实现“订单式”学习课程,为广大农民参加教育培训、自主学习、技能认证提供便利。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农民培育平台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54(2019)04-0034-060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在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中,第二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大量的农村适龄劳动人口往城市的第二三产业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现象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国家相关部门的重点关注[1]。
2017—2019年,中央相继发文提出重点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民工技能提升工作,把乡村人才纳入各级人才培养计划,并予以重点支持,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大力发展面向乡村需求的职业教育,加强高等学校涉农专业建设,抓紧出台政策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2]。
针对国家 “三农”问题的提出,广东省政府结合相关政策文件,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2017〕118号)中提出要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3]。
由于农村地域分散、农忙时节持续时间长,传统培训手段存在明显效能瓶颈,亟需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管理和信息化培训体系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在线培育平台,一方面可以提高上级部门的管理效率,另一方面方便广大农民参加教育培训。
农广校系统积极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推动者

农广校系统积极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推动者日期:2012-07-02 作者:梁宝忠来源:农业部网站本网讯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日前组织调研组深入陕北、关中地区,考察洛川、靖边、三原等地职业农民培育情况时发现,当地农广校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探索职业农民培育,为促进当地产业升级、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更多高素质农民成为带动产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位于革命圣地延安南部的洛川县是公认的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
经过十多年发展,洛川苹果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人均3.1亩居全国之首。
洛川县副县长任喜全对记者说,洛川果农长期从事苹果生产,虽然在生产管理方面已掌握了较为先进的技术,懂得了抓果品质量、搞品牌经营,但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应对市场的能力不足。
因此把有潜力的果农培养成优秀的职业果农是实现洛川苹果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核心任务。
任喜全告诉记者,近年来,通过农广校开办职业农民培训班,进行针对性的重点培养,使更多的优秀果农脱颖而出,成为了现代农民中的“先锋军”,也成为了未来洛川苹果经济增长的强力支点。
记者在陕北畜牧大县靖边了解到,该县2008年就提出了“培养职业农民,促进舍饲养羊业规模化发展”的产业规划,根据不同生态和经济发展水平,分区域制定了职业农民标准,并为职业农民提供免费培训、免费配发种羊、场建补贴、防疫补贴、贷款利息补贴等“9免10补”的配套扶持政策。
经过几年的实践,已在职业农民培育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认证、培养、政策扶持体系。
通过针对性的培训和扶持,首批认定的600名职业养羊农民,已经成为发展产业的主要力量,带动当地养羊规模和效益大幅度提高。
2011年全县养羊数量达到175万多只,成为全国著名的陕北绒山羊养殖基地。
畜牧局长田文涛表示,今后将继续借助农广校的优势,选拔、培养更多有潜力的优秀农民,进一步壮大职业农民队伍。
中央农广校常务副校长王守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职业农民作为现代农业理念和技术的承接者和传播者,是农业科技“二传手”和现代农民中的佼佼者,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武汉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7年武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武汉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7年武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农业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9.07•【字号】武农〔2017〕14号•【施行日期】2017.09.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7年武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各新城区农委(农业局)、委相关处室、委属相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2017年1号文件精神,培育壮大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17〕29号)、《省农业厅关于印发2017年湖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农计发〔2017〕30号)精神,我委研究制定了《2017年武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
请各区结合本地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科学制定实施方案,迅速组织开展培育工作。
联系人:张薇联系电话:65683235电子邮箱:nyjkjc 武汉市农业委员会2017年9月7日2017年武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逐步引导农业从业人员走职业化道路,着力构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根据农业部、省农业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紧紧围绕推进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需要,坚持“政府主导、农民自愿,立足产业、突出重点,分类培训、精准培育”的原则,以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农业从业人员为目标,进一步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针对性、规范性、有效性,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能力和培育工作基础保障能力,2017年全市计划培育各类新型职业农民1万人。
二、重点任务和内容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重点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农业创业培训、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农业龙头企业高管培训、绿色证书培训等计划,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

新 型 职 业 农民的培育文/兰夸加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人才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对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必须要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育。
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为了更好的促进乡村建设就必然要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
在具体的实践中,既要始终贯穿乡村振兴战略也要注重协同发展,明确培育对象、完善培育机制,在整体上为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提供人才力量。
在我国不断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大部分农民逐渐放弃了务农生活加入了城市工作的行列,如此一来就导致现阶段在农村常驻的人口数量有所下降,可参加农业劳动的劳动力减少,农民发展渐渐向老龄化、低文化方向发展,使新农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对此,就要求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优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方式方法,促进农民群体成为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首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农民的农业素质是最为关键的发展动力与人力资本,在振兴乡村的发展中,农民才是创造农业现代化价值最关键的部分,所以农民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要全面促进农民转变传统的职业观念,不能将农民作为一种底层身份,而要将其视为现代农业事业从业者,将其作为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创造者与推动者。
同时,还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在更新农民的思想与观念的同时,使其认识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广阔前景,进而主动提升自身的知识与技能。
其次,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顺应农村新产业发展的有利趋势。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其重点主要在于农业供给侧结构的改革,这也是推动农村新产业发展及农民增产增收的关键所在。
在新时期的发展中,现代农业的发展也不能停留在表面发展中,更需要融合信息技术手段,要不断的提升农民对农业发展的认识,要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念融合到新型农民的培育过程中,要带领农民积极参与到互联网推销与销售农产品的整个农业发展运营中,促进农民更好的跟上时代发展的步法,创造农业发展新业态。
以群众满意为目标 狠抓农广体系建设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狠抓农广体系建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236-01一、农广校基本情况千阳县农广校现拥有三块牌子(千阳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千阳县分校、千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学校);开设了三项学历教育(中专、大专、专升本);实施了三大培训工程(普及性培训、项目培训、实用人才培训)。
专职教师10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6人、助理级3人。
兼职教师64人,其中发聘书45人。
实训基地10处,{海升千阳示范园(苹果)、西农千阳苹果实验站(苹果)、千阳县原种场(食用菌)、千阳县羊场(奶山羊)、千阳县南寨镇三合村(苹果)、千阳县城关镇新兴村(农家乐)、千阳县城关镇段家湾村(农家乐)、千阳县南寨镇大寨村(设施菜)、千阳县城关镇北台村(奶畜)、千阳县西秦民间艺术社(工艺品)}。
办学校舍2170m2,各项教学设施齐全。
二、近年来的具体做法1.抓体系建设,我们组建了一支群众满意的团队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千阳县农广校始终坚持“以农为根,以教为本,特色立校,育才强农”的工作理念,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己任,很抓农广校体系建设。
目前,我们已走出三十多年中专一贯制的老圈子,无所事是的怪圈子,经济拮据的困圈子,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工作人员奋力争先,工作作风过硬,行业风气正,农民群众满意。
2.精心谋划,我们干了几件实实在在让群众满意的实事2.1开展了职业农民培育,我们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面对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千阳县农广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宗旨,以提升农民素质和农业技能为核心,以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农业创业带头人为重点,按照“在企业中培训,在产业链中成长,在服务体系中成熟”的路径,充分整合培训资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了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加强农广校体系建设培育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

加强农广校体系建设培育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邱家荣;周增清【期刊名称】《云南农业》【年(卷),期】2013(000)012【总页数】2页(P15-16)【作者】邱家荣;周增清【作者单位】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云南昆明 650031;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云南昆明 650031【正文语种】中文2013 年7 月,农业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
《意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简称农广校)为基础依托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要求以进一步增强教育培训服务能力为核心加强各级农广校建设,强调努力形成重视支持和办好用好农广校的长效机制。
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未来云南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要实现这个战略最重要的是培育数以百万计的新型职业农民。
在此,就加强云南省农广校体系建设,培育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作一些探讨。
1 加强云南省农广校体系建设各级农广校是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 是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农业部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力军。
农广校经过30 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基本形成了中央,省、市(州)、县四级建制农广校和乡村教学点五级办学体系,在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
1.1 农广校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成效显著30 多年来,农广校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农业部、中央农广校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指导下,学校经历了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过程,形成了以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龙头,有州(市)级分校16 所,县级分校121 所(其中“全国A 级校”31 所),乡(镇)村教学班551 个,专兼职教师5465 余名(其中,在编正高6 人、副高154 人、中职360 人)。
科技直通车11 辆,卫星接收站13 个,卫星教学点172 个。
累计招收12 万余名中专学历生,联办高教招生5 万余人,绿色证书培训250 万人,实用技术培训600 多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80 多万人,农业职业技能鉴定5万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川区农广校2017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农业工人培训
公示
2017年,玉溪市江川区农广校承担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业技能型农业工人培训任务,年龄在16-55周岁、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身体健康、从事蔬菜园艺工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可报名参加培训,现将有关事项公示如下:
一、培训人数: 50人。
二、培训时间:2017年12月12日至12月22日,实行分段培训,累计培训7天。
三、培训地点:玉溪留云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
四、培训内容:现代农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蔬菜水肥管理技术、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肥料科学合理使用技术等。
五、培训费用:不向参训人员收取任何培训费用,农民享受国家的相关补贴政策。
监督电话:8011139
玉溪市江川区农广校
2012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