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成语复习
新部编版【人教】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复习专项练习:成语运用

部编版【人教】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复习专项练习:成语运用例1:这四个小伙子都正当豆蔻年华....,显得朝气蓬勃,活力四射。
例2:翘首西望,海面托着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ěr)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解析:例1“豆蔻年华”中“豆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少女。
指女子十三四岁;例2“巧夺天工”适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指人工的技艺胜过自然。
类似成语还有:1、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2、风度翩翩(多指青年男子);3、姹紫嫣红(形容多种花);4、汗牛充栋(形容书多,不能指人);5、抛砖引玉(自谦之辞,只用于自己,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6、相敬如宾(只用于夫妻);7、举案齐眉(只用于夫妻);8、破镜重圆(只用于夫妻);9、天伦之乐(指家庭骨肉团聚的欢乐);10、炙手可热(比喻气焰之盛,权势很大,只可指人。
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11、行云流水(比喻诗文流畅自然);12、呼之欲出(形容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明逼真);13、相濡以沫(指穷困时互助互济);14、洛阳纸贵(形容文章);15、日理万机(用于当政者);16、青梅竹马(指青年男女);17、亭亭玉立(多指少女);18、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极快);19、气宇轩昂(形容人很有气概。
不能形容建筑物);20、脱颖而出(一般指同类的,多指人);21、血气方刚(一般指年轻人);22、长命富贵(旧时用于对小孩的祝福);23、不耻下问(只用于不如自己的人);24、楚楚动人(姿态娇柔、秀美,形容女子或柔媚的景物,不形容文章动人)25、鳞次栉比(指建筑物或船只排列整齐);26、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27、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
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28、蓬荜生辉(谦敬之辞,对方的来访或赠送的字画使自己的寒门增添光辉)二、褒贬失当例1:我班班长李玲同学,不仅学习成绩突出,而且乐于助人,她做的好事真是罄竹难书....。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2 词语(成语)

【专项练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A.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
的情境,当我感到忘.乎.所.以.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
上的那一课。
B.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
【解析】“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不能用来形容小
女孩。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A.他驾起船小.心.翼.翼.地向对岸驶去。
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六一”晚会上,两个小朋友的表演让人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D.玻璃栈道的建设和管理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部分项目的确存
太较真。
D.每一年的绿化成果看似微.不.足.道.,但是积年累月,曾经种下的树苗已
经长成大树,为沙地的植被恢复做出了巨大贡献。
【解析】A.“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 不好的事情。不合语境。B.“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与句 意矛盾。C.“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正确的”。用在这里不合语 境,可用“不以为意”。
【解析】“人迹罕至”意为少有人来。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B )
A.广场上花.团.锦.簇.,一片节日的气氛。
B.“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邻居家小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可爱极
了。
C.我恍.然.大.悟.,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小屋,推开门,果然发现了他。 D.早读的时候,同学们放开喉咙大声读书,真是人.声.鼎.沸.。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成语运用复习题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成语运用复习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行其是....,终不愿意B.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
C.在众目睽睽之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
D.“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答案】:A (解析:各行其是,比喻各自按照对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含有贬义,此处应该换成“各得其所”。
)2、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答案】:C (解析:A 随声附和: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没有主见,该成语为贬义词。
B 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该成语与语境不符。
D 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真的一样,该成语用错对象。
)3、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 、襄阳产业发展能够见异思迁:从汽车、纺织、食品、化工4个传统产业,转向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再生资源利用、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B 、深化医改后的一些做法与过去大相径庭:宜城公立医院全面实行“先住院后付费”便民服务。
C 、入冬以来,全国多省份发生重度雾霾污染,湖北虽不在其中,但襄阳很多人戴上口罩绝非杞人忧天。
D 、米庄镇的某女士微整形弄成“危”整形,脸被整得参差不齐,痛苦不堪。
【答案】:C4、下列加线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 .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词语(成语)知识梳理

七年级上册词语(成语)的运用知识梳理答题技巧(一)选词填空。
1. 辨析词义的轻重近义词虽然表达的意思是相近的,但在表现事物的某种特征或程度上,往往有轻重之别。
我们辨析时就要注意区别。
例如:“损坏”“毁坏”“破坏”其表现的程度就层层升级,依次加重。
再如:“陌生”与“生疏”,两个词都有“不熟悉”的意思。
但“陌生”表示对一个人或事物因初次接触而不熟悉;“生疏”则可表示对一个人或事物以前熟悉或曾经有过接触,因相隔时间长变得不熟悉了,或者因接触时间不长次数不多所以不熟悉。
2. 辨析词义的范围有些近义词虽指同一事物,但所指范围却有大有小,这种分别也是辨析近义词的一个标准。
例如:“边疆”“边境”“边界”范围是越来越小。
“边疆”指远离中心的地方,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大,同时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边境”指靠近国界的地方,范围较小,同时这个概念比较具体。
“边界”仅指一条界限,范围最小。
再如:“年纪”与“年龄”。
“年纪”专指人的年龄,词义范围小,“年龄”指人或动物植物已生存的年数,词义范围大。
如:(1)校园里的两棵银杏树,看上去它们的年龄足有千年。
(2)你这把年纪还带头干活,我们这些年青人哪敢怠慢?这里的例(1)的“年龄”就不能换成“年纪”。
3.辨析词义侧重点有些近义词虽指意义相似,但由于词素构成不同往往所指的侧重点不同,使用就有所不同。
例如:“景色”与“景点”,“景色”侧重指景象、情景。
“景点”侧重指景物的地点。
再如:“诡辩”与“狡辩”都指无理强辩,但“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似是而非的论证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
“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辩”是歪曲事实,狡猾的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4.结合语境,区分词义汉语语意丰富,有时一个词语有多重意思,那就要结合语境来区分。
也就是说,同一语境中,根据上下文的因果、对比、修饰等关系来明确词语语意;(二)成语运用一看词义,忌重复赘余成语使用中的意义重复是指句中已含有与成语本身的意义相互重叠或重复的部分,进而造成使用失当。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 病句成语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伙伴。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翻来覆去:指不断地翻转身体。形
容多次重复。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
特别高兴。
暴怒无常:指经常没有理由的生气愤怒。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
合适的安顿。
不知其所: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C.这些正值豆蔻年华的男同学,站在阳光下,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D.在学生的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书画因诗文而生辉,诗文因书画而典雅,中国的诗文与书画可谓是相得益彰。 B.司马迁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遗闻轶事,断章取义,终于写成了《史记》。 C.冬天到来,匠师们精心打磨的冰雕作品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真可谓是巧夺天工。 D.良好得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 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辨析: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它与前面的主语“悬 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无从搭配,属 于用错对象。
4.不合情境 例如: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 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其他常见的褒义成语有:凤毛麟角、蔚然成风、无微不至、自食其力等。
贬义成语有:无所不为、倾巢而出、罄竹难书、弹冠相庆、八面玲珑等。 中性成语有:侃侃而谈、名噪一时、耿耿于怀等。
尤其要注意褒贬两可的成语如:登峰造极、按部就班、标新立异、左右 逢源等的辨别和使用。
新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成语专题复习

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灵机一动】急忙中转了一下念头(多指临时想出了一个
办法)。 原句: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
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
24.《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 虑和担心。
【妄自尊大】形容人过分狂妄地夸大自己, 以为自己了不起,轻视别人,实际并非如 此。
谢谢大家
13.04.2021
生产计划部
原句: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 对技术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 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原句: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也是一个 极好的教训。
14.《植树的牧羊人》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
原句: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 涌出的神秘泉水。
【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形容 钻研的精神。
原句:四面都是土坡,上面长着参差不齐的矮树丛 和臭椿树苗。
【哄堂大笑】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原句:他们中的一个说道,其他的则哄堂大笑。 【惊慌失措】指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原句: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
第五单元
17.《猫》
【畏罪潜逃】犯罪后害怕被制裁而逃走。
原句: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原句: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 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喜出望外】遇上出乎意料的好事而感到特别高 兴。
原句: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 身体。
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课内成语及运用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成语积累第一单元1 春【花枝招展】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
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3 雨的四季【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第二单元5 秋天的怀念【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翻来覆去】来回翻身;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6 散步【各得其所】指各人都得到满足。
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两全其美】做一件事顾全两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
第三单元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迹,足迹,脚印。
罕,稀少。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10 再塑生命的人【截然不同】彼此差异非常明显,形容两件事物毫无相同之处。
【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
【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
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
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不求甚解】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恍然大悟】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簇,丛集、聚集。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胜,完,尽。
11《论语》十二章【温故知新】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从而自立于社会。
【择善其从】采纳正确的建议,选择好的方法或好的制度加以施行。
【不改其乐】不改变自有的快乐。
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第四单元12 纪念白求恩【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拈,抓,捏。
【麻木不仁】本意指肢体麻木,没有感觉。
文中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漠不关心。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文中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迁,改变。
【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产品等)好了还要求更好。
部编版语文7年级上册成语汇编

部编版语文7年级上册成语汇编1、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中性偏褒)强调喜悦、心情愉快。
2、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
(褒)3、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褒)4、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即:接近,接触。
(贬)5、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弦,指管弦乐。
管,指管乐器。
(褒)6、红灯绿酒: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或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中性)7、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
多指镂空的手工艺品。
(褒)8、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中性)9、不可磨灭:形容功业、事迹或道理永远不会消失。
(褒)10、黯然飘渺:昏暗得看不分明。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中性)11、获益匪浅:得到很多益处。
匪,非、不。
(褒)12、心旷神怡:心情开朗,精神愉快。
旷,开朗;怡,愉快。
13、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患心情。
(贬)14、随声附和:随着别人的声音在哼哼。
比喻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贬)15、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褒)16、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声望很高。
(多用于称颂老年人)(褒)17、苦心孤诣:指刻苦钻研,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褒)18、各得其所:原来表示各如其所愿。
后来也表示每个人或事情都得到适当的位置。
(褒)19、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震惊的事。
(贬)20、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了出来。
(中性)21、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贬)22、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排。
(褒)23、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迹,足迹,脚印。
罕,稀少。
指人的活动。
(中性)24、人声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开了,发出响声。
形容人声喧闹。
(中性)25、不求甚解: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中性)26、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中性)27、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不胜:承担不了,做不完)(褒)28、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仙庄矿中学七年级上册语文成语专题复习
姓名:班级: .
1【】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2【】花儿繁茂叶子嫩绿。
形容美好的春色。
3【】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4【】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5【】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6【】形容说话啰嗦。
7【】遇上出乎意料的好事而感到特别高兴。
8【】形容一次又一次。
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9【】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10【】很少有人到的地方。
11【】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12【】疲倦:疲惫,极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
形容非常疲乏。
13【】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14【】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15【】突然醒悟过来了。
16【】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也比喻花色繁多,华美艳丽。
17【】美景多得看不过来;艺术品太美而目不睱接。
形容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尽。
18【】形容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19【】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20【】用来表示非常快乐的意思。
21【】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22【】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23【】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
指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24【】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工作,害怕繁重的工作。
25【】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26【】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
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27【】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
28【】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29【】不长草木的地方。
30【】比喻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的精神。
31【】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32【】本意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
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33【】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34【】指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35【】犯罪后害怕被制裁而逃走。
36【】将别人的东西拿来作为自己的。
37【】形容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38【】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39【】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40【】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41【】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
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42【】事出怪诞,听起来令人害怕。
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43【】别人说什么。
自己也跟着说什么。
形容没有主见。
44【】本为宗教称神道法力无边、无所不能。
泛指本领极大。
45【】眉头舒展,眼含笑意。
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46【】急忙中转了一下念头(多指临时想出了一个办法)。
47【】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